CN221134097U - 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自动装夹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自动装夹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134097U CN221134097U CN202323118933.4U CN202323118933U CN221134097U CN 221134097 U CN221134097 U CN 221134097U CN 202323118933 U CN202323118933 U CN 202323118933U CN 221134097 U CN221134097 U CN 22113409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
- bevel gear
- rods
- rod
- box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44000309464 bull Speci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自动装夹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上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夹持机构,所述箱体的上表面固定有四个电动推杆,左右两个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于箱体内腔正面的双轴电机。该用于数控车床的自动装夹设备,通过电动推杆将工件移动到夹持机构上,对其进行夹持,双轴电机带动第一转杆和第一锥齿轮一起旋转,通过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和第一螺纹杆一起旋转,带动移动块、两个固定块、固定杆和固定板一起移动,方便改变壳体的位置,加工完毕后,夹持机构将其放于移动板上,方便工件的上下料。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车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自动装夹设备。
背景技术
数控车床是使用较为广泛的数控机床之一,它主要用于轴类零件或盘类零件的内外圆柱面、任意锥角的内外圆锥面、复杂回转内外曲面和圆柱、圆锥螺纹等切削加工,并能进行切槽、钻孔、扩孔、铰孔及镗孔等,对工件,需要通过装夹设备对其进行固定。
例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 219403340U)中公开一种数控车床用的夹具,涉及数控机床设备领域,该夹具旨在解决现在的数控机床使用的夹具不方便调整对圆柱形工件的夹持部位的技术问题,该夹具包括一号基板、设置于一号基板左侧的二号基板,一号基板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一号对撑架,一号对撑架对向一侧安装有齿条,二号基板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二号对撑架,二号对撑架右侧上端固定连接有端头台,端头台对向一侧设置有齿轮,一号基板和二号基板上侧均设置有滑动座,滑动座对向一侧固定连接有端头夹座,该夹具采用对向夹持在圆柱形工件两端的端头夹座和夹持在圆柱形工件侧壁的夹持杆,方便在对工件的不同部位进行加工时切换夹持部位,不需要将工件取出调整位置,使用方便。
上述数控车床用的夹具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采用对向夹持在圆柱形工件两端的端头夹座和夹持在圆柱形工件侧壁的夹持杆,方便在对工件的不同部位进行加工时切换夹持部位,不需要将工件取出调整位置,使用方便,但它需要将工件手动放到夹具的内部,再对其进行夹持,操作失误时,容易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不方便自动上下料,不仅延长了工作时间,而且降低了工作效率,故而,提出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自动装夹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自动装夹设备,具备方便上下料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用于数控车床的自动装夹设备不便上下料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自动装夹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上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夹持机构,所述箱体的上表面固定有四个电动推杆,左右两个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有移动板;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于箱体内腔正面的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外表面固定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外表面啮合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背面固定有第一螺纹杆,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固定有固定杆。
进一步,两个所述第一转杆相背的一侧分别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于箱体内腔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螺纹杆的背面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于箱体内腔的背面,所述固定板固定于两个固定杆的上表面。
进一步,所述箱体内腔的左右两侧之间固定有竖板,所述竖板的背面固定有两个限位杆,所述移动块滑动连接于限位杆的外表面。
进一步,所述竖板的正面开设有两个圆孔,所述第一螺纹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圆孔的内部。
进一步,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固定于壳体内腔背面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的外表面固定有第三锥齿轮,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于壳体内腔左右两侧的两个第二螺纹杆,两个所述第二螺纹杆相对的一侧均固定有与第三锥齿轮相啮合的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活动块,两个所述活动块相背的一侧均固定有贯穿并延伸至壳体外部的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相对的一侧均固定有夹块。
进一步,所述第二转杆的正面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于壳体内腔的正面,所述连接杆呈U形。
进一步,所述壳体内腔的前后两侧之间固定有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相背的一侧均固定有滑杆,所述活动块滑动连接于滑杆的外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用于数控车床的自动装夹设备,通过电动推杆将工件移动到夹持机构上,对其进行夹持,双轴电机带动第一转杆和第一锥齿轮一起旋转,通过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和第一螺纹杆一起旋转,带动移动块、两个固定块、固定杆和固定板一起移动,方便改变壳体的位置,加工完毕后,夹持机构将其放于移动板上,方便工件的上下料。
2、该用于数控车床的自动装夹设备,通过夹持机构,电动推杆带动移动板和工件移动到两个夹块之间,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转杆和第三锥齿轮旋转,带动第四锥齿轮和第二螺纹杆一起旋转,使两个活动块同时相对移动,活动块通过连接杆带动夹块移动,对工件进行夹持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移动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夹持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移动机构、201双轴电机、202第一转杆、203第一锥齿轮、204第二锥齿轮、205第一螺纹杆、206移动块、207固定块、208固定杆、3固定板、4壳体、5夹持机构、501第二电机、502第二转杆、503第三锥齿轮、504第二螺纹杆、505第四锥齿轮、506活动块、507连接杆、508夹块、6电动推杆、7移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自动装夹设备,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部设有移动机构2,移动机构2上设有固定板3,固定板3的上表面固定有壳体4,壳体4的内部设有夹持机构5,通过夹持机构5夹持工件,通过移动机构2带动夹持机构5移动,箱体1的上表面固定有四个电动推杆6,左右两个电动推杆6的输出端固定有移动板7。
需要说明的是,当工件放置于前端移动板7的上表面,前端电动推杆6带动移动板7移动到合适的高度后,夹持机构5对其进行夹持固定,用于自动上料,移动机构2带动工件移动到后方加工,当加工完毕后,后端电动推杆6带动移动板7移动到合适的高度,夹持机构5使工件掉落到移动板7上,方便下料。
请参阅图2,为了方便上下料,本实施例中的移动机构2包括固定于箱体1内腔正面的双轴电机201,双轴电机201的输出轴固定有第一转杆202,第一转杆202的外表面固定有第一锥齿轮203,第一锥齿轮203的外表面啮合有第二锥齿轮204,第二锥齿轮204的背面固定有第一螺纹杆205,双轴电机201带动第一转杆202和第一锥齿轮203一起旋转,通过第一锥齿轮203带动第二锥齿轮204和第一螺纹杆205一起旋转,两个第一螺纹杆205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块206,移动块206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固定块207,箱体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孔,固定块207滑动连接于滑孔的内部,固定块207的上表面固定有固定杆208,固定板3固定于两个固定杆208的上表面,通过两个第一螺纹杆205旋转,带动移动块206、两个固定块207、固定杆208和固定板3一起移动。
其中,两个第一转杆202相背的一侧分别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于箱体1内腔的左右两侧,增加第一转杆202旋转时的稳定性,第一螺纹杆205的背面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于箱体1内腔的背面,增加第一螺纹杆205旋转时的稳定性。
另外,箱体1内腔的左右两侧之间固定有竖板,竖板的背面固定有两个限位杆,移动块206滑动连接于限位杆的外表面,增加移动块206移动时的稳定性,防止移动块206跟随第一螺纹杆205旋转,竖板的正面开设有两个圆孔,第一螺纹杆205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圆孔的内部,增加第一螺纹杆205旋转时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的移动机构2,双轴电机201带动第一转杆202和第一锥齿轮203一起旋转,通过第一锥齿轮203带动第二锥齿轮204和第一螺纹杆205一起旋转,带动移动块206、两个固定块207、固定杆208和固定板3一起移动,方便改变壳体4的位置。
请参阅图3,为了对工件固定,本实施例中的夹持机构5包括固定于壳体4内腔背面的第二电机501,第二电机501的输出轴固定有第二转杆502,第二转杆502的外表面固定有第三锥齿轮503,夹持机构5还包括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于壳体4内腔左右两侧的两个第二螺纹杆504,两个第二螺纹杆504相对的一侧均固定有与第三锥齿轮503相啮合的第四锥齿轮505,第二电机501带动第二转杆502和第三锥齿轮503旋转,带动第四锥齿轮505和第二螺纹杆504一起旋转,第二螺纹杆504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活动块506,通过两个第二螺纹杆504同时反向旋转,带动两个活动块506同时相对或相背移动,两个活动块506相背的一侧均固定有贯穿并延伸至壳体4外部的连接杆507,连接杆507呈U形,两个连接杆507相对的一侧均固定有夹块508,用于对工件夹持固定。
其中,第二转杆502的正面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于壳体4内腔的正面,增加第二转杆502旋转时的稳定性,壳体4内腔的前后两侧之间固定有两个连接板,两个连接板相背的一侧均固定有滑杆,活动块506滑动连接于滑杆的外表面,增加活动块506移动时的稳定性,防止活动块506跟随第二螺纹杆504旋转。
本实施例中的夹持机构5,电动推杆6带动移动板7和工件移动到两个夹块508之间,第二电机501带动第二转杆502和第三锥齿轮503旋转,带动第四锥齿轮505和第二螺纹杆504一起旋转,使两个活动块506同时相对移动,活动块506通过连接杆507带动夹块508移动,对工件进行夹持固定。
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1)开启双轴电机201,双轴电机201带动第一转杆202和第一锥齿轮203一起旋转,通过第一锥齿轮203带动第二锥齿轮204和第一螺纹杆205一起旋转,通过两个第一螺纹杆205旋转,带动移动块206移动,移动块206会在限位杆的外表面滑动,增加移动块206移动时的稳定性,移动块206移动时,会带动两个固定块207同时移动,固定块207会通过固定杆208带动固定板3一起移动,方便改变壳体4的位置。
(2)电动推杆6带动移动板7和工件移动到两个夹块508之间,启动第二电机501,第二电机501带动第二转杆502和第三锥齿轮503一起旋转,通过第三锥齿轮503带动两个第四锥齿轮505同时反向旋转,通过第四锥齿轮505带动第二螺纹杆504一起旋转,通过两个第二螺纹杆504旋转,使两个活动块506同时相对移动,活动块506会在滑杆的外表面滑动,增加活动块506移动时的稳定性,活动块506通过连接杆507带动夹块508一起移动,对工件进行夹持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自动装夹设备,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有移动机构(2),所述移动机构(2)上设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上表面固定有壳体(4),所述壳体(4)的内部设有夹持机构(5),所述箱体(1)的上表面固定有四个电动推杆(6),左右两个所述电动推杆(6)的输出端固定有移动板(7);
所述移动机构(2)包括固定于箱体(1)内腔正面的双轴电机(201),所述双轴电机(201)的输出轴固定有第一转杆(202),所述第一转杆(202)的外表面固定有第一锥齿轮(203),所述第一锥齿轮(203)的外表面啮合有第二锥齿轮(204),所述第二锥齿轮(204)的背面固定有第一螺纹杆(205),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205)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块(206),所述移动块(206)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固定块(207),所述固定块(207)的上表面固定有固定杆(2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自动装夹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转杆(202)相背的一侧分别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于箱体(1)内腔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螺纹杆(205)的背面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于箱体(1)内腔的背面,所述固定板(3)固定于两个固定杆(208)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自动装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腔的左右两侧之间固定有竖板,所述竖板的背面固定有两个限位杆,所述移动块(206)滑动连接于限位杆的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自动装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的正面开设有两个圆孔,所述第一螺纹杆(205)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圆孔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自动装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5)包括固定于壳体(4)内腔背面的第二电机(501),所述第二电机(501)的输出轴固定有第二转杆(502),所述第二转杆(502)的外表面固定有第三锥齿轮(503),所述夹持机构(5)还包括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于壳体(4)内腔左右两侧的两个第二螺纹杆(504),两个所述第二螺纹杆(504)相对的一侧均固定有与第三锥齿轮(503)相啮合的第四锥齿轮(505),所述第二螺纹杆(504)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活动块(506),两个所述活动块(506)相背的一侧均固定有贯穿并延伸至壳体(4)外部的连接杆(507),两个所述连接杆(507)相对的一侧均固定有夹块(50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自动装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杆(502)的正面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于壳体(4)内腔的正面,所述连接杆(507)呈U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自动装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内腔的前后两侧之间固定有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相背的一侧均固定有滑杆,所述活动块(506)滑动连接于滑杆的外表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118933.4U CN221134097U (zh) | 2023-11-20 | 2023-11-20 | 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自动装夹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118933.4U CN221134097U (zh) | 2023-11-20 | 2023-11-20 | 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自动装夹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134097U true CN221134097U (zh) | 2024-06-14 |
Family
ID=91387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118933.4U Active CN221134097U (zh) | 2023-11-20 | 2023-11-20 | 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自动装夹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134097U (zh) |
-
2023
- 2023-11-20 CN CN202323118933.4U patent/CN22113409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7290428U (zh) | 一种用于卧式数控车床的自动装夹机构 | |
CN118977126A (zh) | 一种数控加工中心加工用的工件多角度调整装置 | |
CN216370316U (zh) | 一种方便对成品进行检测的铣床 | |
CN110773768A (zh) | 摇臂钻床 | |
CN221134097U (zh) | 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自动装夹设备 | |
CN220196443U (zh) | 一种具有双向铣头的龙门加工中心 | |
CN219325090U (zh) | 一种数控车床的磨削机构 | |
CN216178509U (zh) | 一种精密加工机床用转台 | |
CN212330349U (zh) | 一种长轴工件内孔车削辅助工装 | |
CN221435655U (zh) | 一种机械零件多功能加工平台 | |
CN221791779U (zh) | 一种数控车床用的旋转式夹具 | |
CN218363575U (zh) | 一种自动上料的数控加工中心 | |
CN221246951U (zh) | 一种精密金属加工用一体式数控车床 | |
CN221110774U (zh) | 一种键槽铣刀对中装置 | |
CN219945326U (zh) | 一种义齿模型车针式切削设备 | |
CN221363897U (zh) | 一种加工中心用物料上料装置 | |
CN220943212U (zh) | 一种数控车床的走刀机构 | |
CN219188907U (zh) | 一种轴端面螺纹孔自动攻丝机 | |
CN211614450U (zh) | 双头铣槽设备 | |
CN215317121U (zh) | 一种适用于管体加工的卧式加工中心 | |
CN221158621U (zh) | 一种便于工装装卸的数控车床 | |
CN222344245U (zh) | 一种开口式三爪动力卡盘 | |
CN218799171U (zh) | 一种数控车床用夹具 | |
CN218396013U (zh) | 一种车床加工圆柱壳形体工件用钻孔装置 | |
CN220880556U (zh) | 一种高效高精度的车床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