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102308U - 一种软包电芯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软包电芯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102308U
CN221102308U CN202322753488.2U CN202322753488U CN221102308U CN 221102308 U CN221102308 U CN 221102308U CN 202322753488 U CN202322753488 U CN 202322753488U CN 221102308 U CN221102308 U CN 2211023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bar
cell
battery cell
battery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75348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光亮
高伟
冯玉川
李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Qingtao New Energy S&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Qingtao New Energy S&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Qingtao New Energy S&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Qingtao New Energy S&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75348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1023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1023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1023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软包电芯模组。该软包电芯模组包括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包括至少两层电芯组,所述电芯组包括多个沿厚度方向层叠设置的电芯,相邻两层电芯组沿电芯的宽度方向排列;软包电芯模组还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于相邻两层所述电芯组之间,并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支撑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的加强楞。该软包电芯模组不仅能够提高能量密度,支撑板还能绝缘上下层电芯组、分摊下层电芯组的受力并对上层电芯进行限位固定,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软包电芯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包电芯模组。
背景技术
汽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交通出行工具,现如今新能源汽车产业兴起,纯电动汽车已经占据汽车市场的大面积份额,动力电池系统也随之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核心,因此动力电池系统的轻量化设计对于其能量密度、使用安全性以及整车续航里程等非常重要。
目前为了提高汽车电池包整体的能量密度,通常会采用软包电芯组装成模组,此种方式制成的软包电芯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方壳电池来说,结构更简单,占用空间小,能量密度更大。市场上电动汽车型号越来越多,不同型号的汽车能储存电池的空间也不同,随着人们对汽车能源需求的增加,对模组结构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若单纯的将若干电芯模组堆叠在一起以提高电池整体的容量,会导致下层电芯所受压力过大,容易将电芯压坏,造成安全隐患,同时也会造成空间浪费,导致电池整体能量密度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包电芯模组,解决能量电池底层电芯所受压力过大,电芯容易松动,空间浪费以及能量密度低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软包电芯模组,包括电源组件,该电源组件包括至少两层电芯组,该电芯组包括多个沿厚度方向层叠设置的电芯,相邻两层该电芯组沿该电芯的宽度方向排列;
该软包电芯模组还包括支撑组件,该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该支撑板设置于相邻两层该电芯组之间,该支撑板采用绝缘材料制成,该支撑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的加强楞。
作为优选地,该电芯包括:主体部,该主体部用于提供电能;包覆膜层,该包覆膜层包覆该主体部并形成围绕该主体部的外周的边缘部,该边缘部的底端弯折形成抵接部;
该支撑板上于相邻两个该加强楞之间形成限位槽,该抵接部伸入该限位槽内。
作为优选地,该电芯组内的多个该电芯两两一组,同一组的两个该电芯中,每个该电芯的该边缘部向另一个该电芯方向弯折形成该抵接部,同一组的两个该抵接部围成限位腔,同一组的两个该电芯中的一个设置于该限位腔内,同一组该电芯的两个该抵接部位于同一该限位槽,同一组的两个该电芯中的另一个与该加强楞抵接。
作为优选地,该支撑组件还包括限位柱,每个该限位腔内均设置有限位柱,该限位柱与该抵接部抵接。
作为优选地,该软包电芯模组还包括铜排组件,该电芯包括极耳,该铜排组件用于连接该极耳;
该软包电芯模组还包括多联支架件,该多联支架件设置在该铜排组件与该电芯之间,该多联支架件上开设有与该极耳对应的铜排通孔,该极耳穿过对应的该铜排通孔连接在该铜排组件上。
作为优选地,该电芯组中位于端部的至少一个电芯为端部电芯;
该铜排组件包括端部铜排件和主体铜排件,该端部铜排件用于与该电芯组的该端部电芯的一侧该极耳连接,该主体铜排件用于连接该电芯组中未与该端部铜排件连接的该电芯上的该极耳,相邻两个该主体铜排件间隔设置。
作为优选地,该多联支架件上设置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
该端部铜排件上对应该第一凸台设置有第一连接孔;该主体铜排件设置与该电芯组对应的层数,并于相邻两层该主体铜排件之间形成间隙;
该第一凸台穿过该第一连接孔,该第二凸台穿过相邻两层该主体铜排件之间形成的该间隙,用以加强该多联支架件与该铜排组件之间的连接。
作为优选地,该多联支架件设置有卡接楞,该铜排组件的边缘上对应每个该卡接楞均设置有卡接槽,该卡接楞与所述卡接槽卡接固定。
作为优选地,该端部铜排件上设有导电结构,该导电结构上设有导电插件,该导电插件用于电连接外部器件。
作为优选地,该软包电芯模组还包括:
外壳,该电源组件和该支撑组件均设置于该外壳内,该外壳上设置有插电孔,该导电插件穿过该插电孔,伸出该外壳外;
铆接螺栓,紧固连接该多联支架件和该外壳;
绝缘端板,该绝缘端板采用绝缘材料制成,该绝缘端板设置于该电源组件与该外壳之间。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软包电芯模组。该电芯模组的电源组件的每层电芯组是由多个独立电芯沿厚度方向堆叠而成,相邻两层电芯组沿所述电芯的宽度方向排列,该堆叠方法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最大程度的提高电芯模组的能量密度;除此之外每层电芯组之间设置的支撑板21不仅能够将每层电芯组之间绝缘,还能分担下层电芯组所受的压力。
由于支撑板设置有加强楞,强度好,能够更好支撑上层电芯组,从而保证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相邻电芯的边缘部之间填充限位柱,能够防止由于使用过程中的积压,造成相邻电芯的边缘部相接,从而避免短路;
在电芯与铜排组件之间设置多联支架件,在保证软包电芯模组正常导电的同时,确保了多层电芯组的安装便捷性、牢固性以及整体模组的结构的紧凑型;
外部连接端板上设置的铆接螺栓,既固定了内部多联支架件,在使用过程中也可直接与外部机架连接,保证了使用过程的安全性与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包电芯模组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包电芯模组电源组件与固定组件的轴侧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包电芯模组支架组件的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芯与主体铜排件连接关系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包电芯模组外部结构的轴侧图。
图中:
1、电源组件;11、电芯组;111、电芯;1111、主体部;1112、边缘部;1113、极耳;
2、支撑组件;21、支撑板;22、限位柱;211、加强楞;212、限位槽;
3、多联支架件;31、支架通孔;32、凸台;311、卡接楞;321、第一凸台;322、第二凸台;
4、铜排组件;41、铜排通孔;42、端部铜排件;43、主体铜排件;44、卡接槽;421、第一连接孔;422、导电结构;4221、导电插件;
5、外壳;51、盖板;52、侧板;53、外部连接端板;531、铆接螺栓;
6、绝缘端板;61、塑胶盖板;62、塑胶端板;63、侧边绝缘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软包电芯模组,该产品用于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动力发电,能量密度高,动力足,安全性高。
如图1所示,该软包电芯模组具体包括电源组件1、支撑组件2和外壳5。电源组件1和支撑组件2均设置于外壳5内,外壳5用于包裹内部电源组件1和支撑组件2;电源组件1包括至少两层电芯组11;支撑组件2用于至少两层电芯组11分隔,并对上层与下层电芯组11进行绝缘与固定。
具体地参见图2,电源组件1包括至少两层的电芯组11,并沿着电芯组11的宽度方向堆叠,减小电源组件1的高度;电芯组11包括电芯111,且电芯组11是由多个电芯111沿着厚度方向堆叠而成,在电芯组11的沿厚度方向尺寸不变的基础上增加电芯111数量。通过此种堆叠方式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提高堆叠数量与堆叠密度,以使软包电芯模组的能量密度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在本实施例中,电芯组11共具有两层,所示为双层电芯组11,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需求调整电芯组11的层数。
为避免相邻电芯组11之间接触短路以及上层电芯组11对下层电芯组11施加压力过大导致下层电芯组11变形损坏,支撑组件2包括支撑板21,用以分隔多层电芯组11,确保层与层之间处于绝缘状态,不会造成短路。此外,支撑板21能分摊下层电芯组11所承受的压力,使下层的电芯组11的单个电芯111受力均匀,进而保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支撑板21可以采用虫胶、树脂、橡胶等有机绝缘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21采用的是塑胶的材料。因此支撑板21不仅能分摊上层电芯组11对下层的压力,同时也起到绝缘,避免该软包电芯模组内部短路的情况。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板21的材料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由于支撑板21设于双层电芯组11上下层之间的间隔部位,支撑板21的上表面抵接在上层电芯组11的下表面,支撑板21的下表面抵接在下层电芯组11的上表面。鉴于此情况,为提高支撑板21的强度,支撑板21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加强楞21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加强支撑板21的局部厚度形成加强楞211,以使支撑板21的抗弯折能力得到极大程度的提升;另一方面,由于支撑板21设置于两层电芯组11之间,通过加强支撑板21的局部厚度形成加强楞211也可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易被双层电芯组11积压而造成形变,进而影响使用寿命。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冲压支撑板21形成加强楞211,也可以达到增加支撑板21强度的目的。本实施例中,加强楞211沿电芯111的长度方向延伸,多个加强楞211平行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加强楞211也可以沿电芯111的厚度方向延伸,或多个加强楞211交叉设置,均可以提高支撑板21强度。
由图2和图3所示,为方便电芯组11与支撑板21定位,电芯111包括主体部1111、包覆膜层以及极耳1113,主体部1111用于储存并给外界提供电能,为电芯111的核心部位;包覆膜层包覆整个电芯111的主体部1111,并形成围绕主体部1111的外围的边缘部1112,边缘部1112的底端弯折形成抵接部。而支撑板21上相邻的两个加强楞211之间形成限位槽212,限位槽212的底面呈矩形,且恰好能够容纳边缘部1112底端弯折形成的抵接部。该抵接部伸入限位槽212内,用以与限位槽212抵接。通过抵接部与限位槽212配合,能够在节省空间的同时,保证在使用过程中,电芯111因为受到支撑板21的限制而不会移动,从而实现对电芯111的初步定位。
具体地,同一电芯组11内的多个电芯111中,位于限位腔内的电芯111为第一电芯,位于限位腔外的电芯111为第二电芯,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交替设置;支撑板21上加强楞211和限位槽212交替设置,第一电芯与限位槽212正对,第二电芯与加强楞211正对,第一电芯的底端被抵接部包裹,通过抵接部抵接限位槽212实现对第一电芯的支撑和定位,第二电芯直接与凸出的加强楞211接触,实现对第二电芯的支撑和定位,这样即可使得双层电芯组11中的全部电芯111均对应有定位和支撑结构,能够保证上层的全部电芯111位于同一高度,以使电芯组11的使用稳定性得到提升。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电芯111的包覆膜层为本技术领域的常规结构,本实施例中的包覆膜层包括现有技术中耐穿刺性、高阻隔性、耐电解液性、耐高温绝缘性以及高冷冲压成型性任一种性能,只要能够实现对电芯111进行密封,保护内部电极、隔绝外界环境的作用即可,本实施例不再具体介绍。
为保证使用过程的绝对安全性,支撑组件2还包括限位柱22。如图3所示,该限位柱22呈四棱柱状,且限位柱22的高度与上述限位腔的高度相等,以使限位柱22顶端和底端分别抵接与限位腔的顶端和底端,用于保证电芯111在宽度方向上受力挤压后不易造成形变,进而导致短路,影响使用的安全性。本实施例中,限位柱22沿电芯111厚度方向的宽度与限位腔开口处的宽度相等,使得限位柱22的左侧壁与限位腔的左侧内壁形成抵接,限位柱22的右侧壁与限位腔右侧内壁形成抵接,即使限位柱22的四周均与限位腔的四周内壁相抵接,这样可以保证在使用过程中电芯111沿着厚度方向受力挤压后不易发生形变,造成短路。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不对限位柱22的宽度进行限定,仅需保证限位柱22的顶端与底端能够抵接与限位腔内即可,这样即使电芯111沿厚度方向受力后发生弯折,弯折的部分也是与限位柱22接触,并不会造成短路。
如图4所示,为确保软包电芯模组在使用过程中双层电芯组11的结构稳定性,该软包电芯模组还包括多联支架件3和铜排组件4,铜排组件4用于将多个电芯组11中的电芯111电连接,以形成供电回路;多联支架件3设置于铜排组件4与电芯111之间,多联支架件3用于安装铜排组件4,并保证铜排组件4的非连接位置与电芯111绝缘。
多联支架件3上设有支架通孔31,该支架通孔31的数量和孔的大小与极耳1113的是一一对应的。铜排组件4设置于多联支架件3的外侧,电芯111的极耳1113穿过多联支架件3上的支架通孔31后与铜排组件4形成不可拆卸连接。多联支架件3上的支架通孔31设置的层数与电芯组11的层数相同,通过多联支架件3还能够加固多层电芯组11之间的连接,保持电芯模组结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铜排组件4上设置有与支架通孔31对应的铜排通孔41,铜排通孔41的数量和孔径也与极耳1113是一一对应的。极耳1113穿过铜排通孔41后,进行弯折,并在弯折后与铜排组件4的背离多联支架件3的一侧焊接固定,以使电芯111与铜排组件4连接更牢固,使用过程中更安全。
为实现多联支架件3与铜排组件4连接,如图4所示,多联支架件3的上部和下部对称设置有卡接楞311,上部的卡接楞311与下部的卡接楞311之间的高度等于铜排组件4的高度;铜排组件4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分别对应卡接楞311设置有卡接槽44,通过多联支架件3上的卡接楞311与铜排组件4上的卡接槽44对应卡接,使得多联支架件3与铜排组件4相连接。
如图4所示,为使铜排组件4的加工更容易量产,将铜排组件4设置为相互独立的端部铜排件42和主体铜排件43。电芯组11中位于端部的至少一个电芯111为端部电芯。其中端部铜排件42设置在电芯组11堆叠方向的两端,每个端部铜排件42分别与电芯组11对应一端的端部电芯的一侧极耳1113连接,且多层端部电芯的一侧极耳1113均连接于同一个端部铜排件42上,形成多层电芯组11对一个端部铜排件42的连接。
多层电芯组11中未与端部铜排件42进行连接的电芯111上的极耳1113均与主体铜排件43连接。具体地参见图5,将电芯组11中间部分的电芯111分成A、B、C等若干组,其中A组电芯111的一侧极耳1113与B电芯111上的同侧极耳1113连接在一个主体铜排件43上,A组电芯111的另一侧极耳1113与下C组电芯111上的同侧极耳1113连接在一个主体铜排件43上,电芯组11的极耳1113一端两侧的主体铜排件43交替设置,从而实现若干电芯111的串并联。
具体的,主体铜排件43上的铜排通孔41可以为一层也可以为多层。可以理解的是主体铜排件43的层数根据铜排通孔41的层数相匹配。例如,若主体铜排件43上的铜排通孔41为一层,则主体铜排件43的层数与电芯组11的层数相同,多层主体铜排件43间隔绝缘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电芯组11为双层,对应端部铜排件42设置两个,主体铜排件43设置两层,分别为第一主体铜排件和第二主体铜排件,主体铜排件43与端部铜排件42相互独立,且间隔设置。位于上层的电芯111与第一主体铜排件相连接,位于下层的电芯111与第二主体铜排件相连接。此外,端部电芯穿过多联支架件3的支架通孔31后,与位于铜排组件4中端部铜排件42上的铜排通孔41连接完之后进行焊接,其余除端部电芯外的电芯111均在穿过多联支架件3的支架通孔31后,与对应的主体铜排件43上的铜排通孔41连接完之后进行焊接。
如图4所示,为加固多联支架件3与铜排组件4的连接,铜排组件4中端部铜排件4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孔421,且第一连接孔421间隔设置于端部铜排件42的上下对称轴线上;此外主体铜排件43按上下层之间两两独立且间隔设置。多联支架件3上设置有凸台32,凸台32包括第一凸台321和第二凸台322,第一凸台321对应上述端部铜排件42上的第一连接孔421设置,第二凸台322对应相邻两个主体铜排件43之间的间隙设置。多联支架件3上的第一凸台321端部铜排件42上穿过第一连接孔421,多联支架件3上的第二凸台322穿过相邻两个主体铜排件43之间的间隙,用以加强所述多联支架件3与所述铜排组件4之间的连接。
为保证软包电芯模组的使用完整性,软包电芯模组还包括外壳5,外壳5整体呈长方体状,具体包括盖板51、侧板52、外部连接端板53、以及底板。其中,盖板51和底板沿双层方向排列,盖板51位于外壳5的顶端,在顶部覆盖住软包电芯模组,底板位于软包电芯模组的最底层,承载整个软包电芯模组的重量,盖板51和底板相对设置。侧板52共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软包电芯模组的左右两侧,包裹住多层电芯组11,且极耳1113朝向侧板52的内侧,但侧板52不与极耳1113直接接触。在软包电芯模组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外部连接端板53,外部连接端板53沿电芯111的厚度方向对侧设置于软包电芯模组的两端。板与板之间可采用铆接、螺栓连接的工艺方法进行连接,形成能够容纳多层电芯组11的容纳槽。
如图1所示,为确保电芯组11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软包电芯模组还包括绝缘端板6,绝缘端板6设置于上述外壳5与电芯组11之间,其中绝缘端板6包括设置在端部塑胶盖板61和塑胶端板62,其中塑胶盖板61紧贴电芯组11的顶端设置,塑胶盖板61设置于塑胶端板62与外部连接端板53之间,塑胶盖板61与塑胶端板62表面上均设置有方形的导电孔,以确保内部的电芯组11有足够的空间向外界进行输送电能。在本实施例中电芯组11的端部共设置塑胶盖板61和塑胶端板62两层绝缘结构,此方法能对内部电芯组11与外部连接端板53之间起到充分绝缘的作用,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塑胶盖板61和塑胶端板62合并设置为一层绝缘结构,材料可根据需求自行更换为其他可用绝缘材料。为确保内部电芯组11在极耳1113处能够与外接处于充分绝缘状态,绝缘端板6还包括侧边绝缘片63,侧边绝缘片63设置于铜排组件4与侧板52之间,对软包电芯模组的内部电芯组11与外壳5之间起到进一步绝缘保护的作用,增加了使用安全性。
如图4所示,为保证软包电芯模组的导电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将端部铜排件42上双层支架通孔31之间的端部铜板向前延伸设置,并向内弯折九十度形成导电结构422,在该导电结构422的末端处对称且间隔设置有两个导电插件4221。软包电芯模组中共设置有两处导电结构422,该两处导电结构422对称设置于软包电芯模组的两端,其中一端作为电源的正极,一端作为电源的负极。外界用电设备通过与软包电芯模组导电结构422的正负极相连,即可从中获取电能,达到电驱动汽车的目的。
如图5所示,为缩小导电插件4221过多占用外部空间,两端的外部连接端板53上均设置有插电孔,插电孔整体形状呈方形,并向内凹陷,底面上设置有两个与上述导电插件4221对应的连接插孔,导电插件4221可通过连接插孔伸出,并且由于整体插电孔是向内凹陷的,既保证了导电插件4221不会伸出与外壳5之外单独占用空间,也保护了导电插件4221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受外力作用而损坏,增加了使用寿命与使用安全性。此外,与导电结构422正极相连的插电孔,在外部连接端板53上标有“+”字样,与导电结构422负极相连的插电孔,在外部连接端板53上标有“-”字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轻易分辨软包电芯模组的正负极,也可防止接错接口造成电芯111损坏。
为保证使用过程中的方便性,如图5所示,外部连接端板53还包括铆接螺栓531,在外部连接端板53上设置铆接螺栓531,以使软包电芯模组能够直接原图外界的设备机架进行连接,让次软包电芯模组使用起来更方便;在本实施例中,铆接螺栓531在嵌入外壳5后与多联支架件3连接,也进一步加固了多联支架件3与整体模组的连接,保证了使用过程中稳定性与安全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软包电芯模组内部连接关系如下:
软包电芯模组包括双层电芯组11,电芯组11是通过单个电芯111沿厚度方向堆叠而成,相邻两层电芯组11沿电芯111的的宽度方向排列;双层电芯组11之间设置有支撑板21,支撑板21设置有凸起的加强楞211,相邻两个加强楞211之间形成限位槽212,上层两两一组的电芯111形成的抵接部伸入限位槽212中,同一组的两个电芯111中的另一个与所述加强楞211抵接,下层电芯组11直接抵接于支撑板21的底面;限位柱22填充与电芯111的边缘部1112弯折后形成的限位腔内,形成抵接,保证其不会因为受力而发生形变。双层电芯组11固定后,极耳1113穿过多联支架件3的支架通孔31后再穿过铜排组件4的铜排通孔41,并弯折焊接与铜排组件4上,形成不可拆卸连接。多联支架件3的第一凸台321和第二凸台322分别穿过铜排组件4的第一连接孔421和相邻两个主体铜排件43之间的间隙,从而形成第一次固定,多联支架件3上的卡接楞311与铜排组件4上的卡接槽44对应卡接,形成第二次固定。导电结构422上的导电插件4221穿过塑胶盖板61与塑胶端板62后与外部连接端板53上的连接插孔相连,可将内部电能供给外界。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软包电芯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源组件(1),所述电源组件(1)包括至少两层电芯组(11),所述电芯组(11)包括多个沿厚度方向层叠设置的电芯(111),相邻两层所述电芯组(11)沿所述电芯(111)的宽度方向排列;
支撑组件(2),所述支撑组件(2)包括支撑板(21),所述支撑板(21)设置于相邻两层所述电芯组(11)之间,所述支撑板(21)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所述支撑板(2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的加强楞(2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111)包括:
主体部(1111),所述主体部(1111)用于提供电能;
包覆膜层,所述包覆膜层包覆所述主体部(1111)并形成围绕所述主体部(1111)的外周的边缘部(1112),所述边缘部(1112)的底端弯折形成抵接部;所述支撑板(21)上于相邻两个所述加强楞(211)之间形成限位槽(212),所述抵接部伸入所述限位槽(21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包电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组(11)内的多个所述电芯(111)两两一组,同一组的两个所述电芯(111)中,每个所述电芯(111)的所述边缘部(1112)向另一个所述电芯(111)方向弯折形成所述抵接部,同一组的两个所述抵接部围成限位腔,同一组的两个所述电芯(111)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限位腔内,同一组所述电芯(111)的两个所述抵接部位于同一所述限位槽(212),同一组的两个所述电芯(111)中的另一个与所述加强楞(211)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包电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还包括限位柱(22),每个所述限位腔内均设置有限位柱(22),所述限位柱(22)与所述抵接部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软包电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包电芯模组还包括:
铜排组件(4),所述电芯(111)包括极耳(1113),所述铜排组件(4)用于连接所述极耳(1113);
多联支架件(3),所述多联支架件(3)设置在所述铜排组件(4)与所述电芯(111)之间,所述多联支架件(3)上开设有与所述极耳(1113)对应的铜排通孔(41),所述极耳(1113)穿过对应的所述铜排通孔(41)连接在所述铜排组件(4)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包电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组(11)中位于端部的至少一个电芯(111)为端部电芯;
所述铜排组件(4)包括端部铜排件(42)和主体铜排件(43),所述端部铜排件(42)用于与所述电芯组(11)的所述端部电芯的一侧所述极耳(1113)连接,所述主体铜排件(43)用于连接所述电芯组(11)中未与所述端部铜排件(42)连接的所述电芯(111)上的所述极耳(1113),相邻两个所述主体铜排件(43)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软包电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联支架件(3)上设置有第一凸台(321)和第二凸台(322);
所述端部铜排件(42)上对应所述第一凸台(321)设置有第一连接孔(421);所述主体铜排件(43)设置与所述电芯组(11)对应的层数,并于相邻两层所述主体铜排件(43)之间形成间隙;
所述第一凸台(321)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421),所述第二凸台(322)穿过相邻两层所述主体铜排件(43)之间形成的所述间隙,用以加强所述多联支架件(3)与所述铜排组件(4)之间的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包电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联支架件(3)设置有卡接楞(311),所述铜排组件(4)的边缘上对应每个所述卡接楞(311)均设置有卡接槽(44),所述卡接楞(311)与所述卡接槽(44)卡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软包电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铜排件(42)上设有导电结构(422),所述导电结构(422)上设有导电插件(4221),所述导电插件(4221)用于电连接外部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软包电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包电芯模组还包括:
外壳(5),所述电源组件(1)和所述支撑组件(2)均设置于所述外壳(5)内,所述外壳(5)上设置有插电孔,所述导电插件(4221)穿过所述插电孔,伸出所述外壳(5)外;
铆接螺栓(532),紧固连接所述多联支架件(3)和所述外壳(5);
绝缘端板(6),所述绝缘端板(6)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所述绝缘端板(6)设置于所述电源组件(1)与所述外壳(5)之间。
CN202322753488.2U 2023-10-13 2023-10-13 一种软包电芯模组 Active CN2211023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53488.2U CN221102308U (zh) 2023-10-13 2023-10-13 一种软包电芯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53488.2U CN221102308U (zh) 2023-10-13 2023-10-13 一种软包电芯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102308U true CN221102308U (zh) 2024-06-07

Family

ID=91303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753488.2U Active CN221102308U (zh) 2023-10-13 2023-10-13 一种软包电芯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1023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52933B (zh) 一种软包锂电池模组及绝缘组件及电源模块
WO2013183945A1 (ko) 안정성이 향상된 구조 및 높은 냉각 효율성을 갖는 전지모듈
CN211507809U (zh) 锂离子电池、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101999184A (zh) 模块化电池、这种电池用的互连器和与模块化电池有关的方法
CN111477804A (zh) 电池模块、电池包和车辆
CN218569029U (zh) 电芯、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13150964U (zh) 电极组件、电芯及电池模组
CN219303812U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4505696U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电池模组
WO2024103581A1 (zh) 一种电芯转接件、电芯堆及无模组电池包
CN221102308U (zh) 一种软包电芯模组
CN112117426B (zh) 单体电池、动力电池包和车辆
CN216145744U (zh) 一种锂电池极耳结构及锂电池
CN211858734U (zh) 电池模块、电池包和车辆
CN114122411A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CN218939952U (zh) 一种软包电芯的连接结构及电池模组
CN111477803A (zh) 电池模块、电池包和车辆
CN220544113U (zh) 一种电池包结构及电池
CN111477800A (zh) 电池模块、电池包和车辆
CN111933852A (zh) 大型软包电池模组、装配方法、动力电池及电动车辆
CN218788418U (zh) 电池包
CN220042207U (zh) 电池及电池装置
CN218548719U (zh) 一种电池盖板、大容量电池及大容量电池组
CN219321581U (zh)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11789193U (zh) 电池模块、电池包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