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93924U - 一种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生物选择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生物选择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93924U
CN221093924U CN202322455615.0U CN202322455615U CN221093924U CN 221093924 U CN221093924 U CN 221093924U CN 202322455615 U CN202322455615 U CN 202322455615U CN 221093924 U CN221093924 U CN 2210939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inner tank
baffle
sludge
aeration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5561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雪阳
皮尤什·肖纳克
张钞
郭逸凡
孟迪
韩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voc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voc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voc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voc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5561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939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939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939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生物选择器,包括曝气池和内池,内池通过第一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曝气池的内腔上方位置,内池内腔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与内池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杆,丝杆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位移块,位移块通过第一连接杆与控制封板相连接;内池侧壁开设有进水口;内池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污泥回流管,污泥回流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曝气池的外侧。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利用气提回流方式,将沉积在内池底部的污泥吸入到污泥回流管中,并通过污泥回流管排出,从而使厌氧颗粒污泥排出内池,并且不会破坏好氧颗粒污泥的形状。

Description

一种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生物选择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生物选择器。
背景技术
随着污水排放要求的提高,对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效率要求也随之提高。传统生物池内接种普通絮状污泥,污泥沉降速度缓慢,沉淀时间较长。且生物池内絮状污泥浓度为2g/L至4g/L之间,污泥浓度较低,导致生物处理效率较低。
好氧颗粒污泥是由微生物自絮凝形成的颗粒状的活性污泥,形状规则,结构密实,有良好的沉淀性能和和较低的污泥容积指数(SVI),能大幅度减少反应器容积及占地面积,因此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技术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废水生物处理技术之一,颗粒污泥在生物池内污泥浓度可以达到6-15g/L,生物处理效率较高。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生物选择器,其授权公告号为(CN216549807U)包括生物选择器,生物选择器设置进水区、集水区以及污泥回流区,进水区和集水区位于生物选择器上部,污泥回流区位于生物选择器底部;在污泥回流区设置有污泥回流管,污泥回流管伸出生物选择器和曝气池至缺氧池中。当水流进入生物选择器时,经过进水区引导水流进水,水到达容器底部污泥回流区利用污泥回流管将重颗粒污泥回流出生物选择器,上方集水区将轻质污泥和水聚集流出。
该专利技术通过挡板二也是长方形形状,与挡板一平行并与挡板一存在一定的间隙设置于生物选择器内,挡板二借助于曝气池池壁和/或横梁支撑焊接,挡板二底部与V型槽底存在一定距离,挡板一与挡板二之间形成的间隙空间称为气泡释放区,气泡释放区可以使从进水口流入的水流中携带的气泡在这里快速释放,从而避免气泡进入生物选择器,对生物选择器中的污泥沉淀造成不利影响。同时,挡板二与挡板一也具有导流功能,可引导水流从挡板二与挡板一的下端顺流进入生物选择器中,起到使入水水流平稳的作用。但是在实际使用时,该专利技术通过挡板二对水流进行导流,但是当水位下降时,水位低于进水口最高位置时,水流将直接从进水口流进生物选择器,此时水流不会与挡板二进行接触,从而挡板二不能对水流进行导流的作用,进而使水流直接冲击生物选择器底部的沉淀物,使其沉淀物重新与水混合,因此不利于实际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生物选择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利用气提回流方式,将沉积在内池底部的污泥吸入到污泥回流管中,并通过污泥回流管流出到曝气池外,从而使厌氧颗粒污泥排出内池,并且不会破坏好氧颗粒污泥的形状;同时通过出水堰底部的出水管将轻质污泥排出内池外。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生物选择器,包括曝气池和内池,所述内池外侧表面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内池通过第一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曝气池的内腔上方位置,所述内池内腔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平行于内池的侧壁设置,且所述第一挡板下端面高于内池内腔底面,所述第一挡板与内池的侧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穿过第二固定板且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位移块,所述位移块两侧分别与第一挡板和内池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位移块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控制封板相连接;
所述内池侧壁开设有进水口,所述内池内腔通过进水口与曝气池内腔相连通,所述控制封板与进水口相匹配;所述内池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污泥回流管的一端,所述污泥回流管的另一端穿过内池和曝气池并延伸至曝气池的外侧,所述曝气池为上端开口的池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曝气池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外侧等距固定安装有曝气头,所述进气管的一端延伸至曝气池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板中间竖直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两端分别连接有两个限位块,两个限位块分别位于第一固定板的上方和下方,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开关,两个限位块分别与两个限位开关相互配合,所述滑杆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浮板,所述限位开关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控制电路与伺服电机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曝气池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限位开关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伺服电机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控制封板包括支撑板和第二挡板,所述支撑板一侧面与第一连接杆的底端相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挡板的一侧面相连接,所述第二挡板的另一侧面与进水口相匹配,所述第二挡板侧面固定安装有导向杆的一端,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穿过支撑板且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优选地,所述内池内部固定连接有出水堰,所述出水堰底部固定连接出水管的一端,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穿过内池和曝气池并延伸至曝气池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内池的底部为V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挡板靠近进水口的一侧底部设置有缓冲斜面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生物选择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上涨的水位带动浮板向上移动,从而带动控制组件移动,进而连接控制组件使调节组件移动,同时利用第一挡板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的缓冲板对水流进行缓冲,从而防止水流冲击内池底部的好氧颗粒污泥,进而利用气提回流方式,将沉积在内池底部的污泥吸入到污泥回流管中,并通过污泥回流管流出到曝气池外,从而使厌氧颗粒污泥排出内池,并且不会破坏好氧颗粒污泥的形状;同时通过出水堰底部的出水管将轻质污泥排出内池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 为图2中A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 为图2中B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曝气池;2、污泥回流管;3、出水管;4、内池;5、出水堰;6、第一挡板;7、伺服电机;8、控制器;9、滑杆;10、浮板;11、进气管;12、曝气头;13、第一固定板;14、丝杆;15、位移块;16、第一连接杆;17、缓冲斜面板;18、第二固定板;19、限位块;20、限位开关;22、第二滑杆;23、支撑板;24、弹簧;25、第二挡板;26、进水口;27、放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一种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生物选择器,包括曝气池1和内池4,内池4外侧表面设置有第一固定板13,内池4通过第一固定板13固定安装在曝气池1的内腔上方位置,内池4内腔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板6,第一挡板6平行于内池4的侧壁设置,且第一挡板6下端面高于内池4内腔底面,第一挡板6与内池4的侧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板18,第二固定板18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7,伺服电机7的输出端穿过第二固定板18且固定连接有丝杆14,丝杆14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位移块15,位移块15两侧分别与第一挡板6和内池4内壁滑动连接,位移块15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16的一端,第一连接杆16的另一端与控制封板相连接;
内池4侧壁开设有进水口26,内池4内腔通过进水口26与曝气池1内腔相连通,控制封板与进水口26相匹配;内池4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污泥回流管2的一端,污泥回流管2的另一端穿过内池4和曝气池1并延伸至曝气池1的外侧,曝气池1为上端开口的池体结构。
其中,内池4内部固定连接有出水堰5,出水堰5底部固定连接出水管3的一端,出水管3的另一端穿过内池4和曝气池1并延伸至曝气池1的外侧;曝气池1侧面底部设置有放水管27,放水管27上安装有控制阀。
工作原理:首先将水放进曝气池1内部,然后利用曝气池1进行曝气处理,随着水位的上涨,当到达进水口26处时,会通过进水口26进入到内池4内部,并且通过第一固定板13也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而进入到内池4中的污水会逐渐将污泥沉积到内池4的底部,接着当上涨的水位到达合适位置后,再控制伺服电机7带动丝杆14转动,从而带动位移块15沿丝杆14轴向向下移动,进而通过第一连接杆16移动带动控制封板向下移动,使得控制封板靠近进水口26以将进水口26闭合,从而使得不再进入内池4内部;当内池4内污水沉淀一段时间后,再利用气提回流方式,可将沉积在内池4底部的污泥吸入到污泥回流管2中,并通过污泥回流管2流出到曝气池1外,从而使厌氧颗粒污泥排出内池4,并且不会破坏好氧颗粒污泥的形状。另外,再通过内池4内部的出水堰5可将内池4内的轻质污泥排出生物选择器4外。而当曝气池1内水位随着下降到指定位置后,再控制伺服电机7带动丝杆14转动,从而带动位移块15沿丝杆14轴向向上移动,进而通过第一连接杆16移动带动控制封板向上移动,使得控制封板远离进水口26,从而使得水流可以通过进水口26进入内池4内部。重复上述步骤,以持续运行,从而可连续产生好氧颗粒污泥。
实施例二,作为实施例一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曝气池1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气管11,进气管11外侧等距固定安装有曝气头12,进气管11的一端延伸至曝气池1的外侧。通过进气管11将气通入曝气池1内部,从而利用曝气头12可对曝气池1内腔进行曝气处理。
实施例三,作为实施例一的进一步优选方案,第一固定板13中间竖直滑动连接有滑杆9,滑杆9两端分别连接有两个限位块19,两个限位块19分别位于第一固定板13的上方和下方,第一固定板1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开关20,两个限位块19分别与两个限位开关20相互配合,滑杆9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浮板10,限位开关20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控制电路与伺服电机7电性连接。其中,曝气池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8,限位开关20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8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控制器8的信号输出端与伺服电机7电性连接。
从而当水位上升时,会带动浮板10上升,继而带动滑杆9向上移动,当滑杆9下端的限位块19与第一固定板13下表面的限位开关20相接触时,会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再由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7运行,以带动控制封板闭合进水口26;同理当水位下降到指定位置后,会使滑杆9上端的限位块19与第一固定板13上表面的限位开关20相接触,从而会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再由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7运行,以带动控制封板远离进水口26,以打开进水口26。 实施例四,作为实施例一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控制封板包括支撑板23和第二挡板25,支撑板23一侧面与第一连接杆16的底端相连接,支撑板23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弹簧24的一端,弹簧24的另一端与第二挡板25的一侧面相连接,第二挡板25的另一侧面与进水口26相匹配,第二挡板25侧面固定安装有导向杆22的一端,导向杆22的另一端穿过支撑板23且固定连接有限位块。通过在支撑板23和第二挡板25之间设置弹簧24,从而可通过弹簧24的弹性作用力,使得第二挡板25能够更好的贴合在进水口26处,以保证其密封性。
实施例五,作为实施例一的进一步优选方案,内池4的底部为V型结构。通过内池4的底部设置为V型结构,从而方便好氧颗粒污泥沉淀在内池4的底部,进而方便利用污泥回流管2将厌氧颗粒排出内池4内部。
实施例六,作为实施例一的进一步优选方案,第一挡板6靠近进水口26的一侧底部设置有缓冲斜面板17。通过缓冲斜面板17可对进入的水流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防止水流冲击内池4底部的好氧颗粒污泥。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生物选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曝气池(1)和内池(4),所述内池(4)外侧表面设置有第一固定板(13),所述内池(4)通过第一固定板(13)固定安装在曝气池(1)的内腔上方位置,所述内池(4)内腔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板(6),所述第一挡板(6)平行于内池(4)的侧壁设置,且所述第一挡板(6)下端面高于内池(4)内腔底面,所述第一挡板(6)与内池(4)的侧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板(18),所述第二固定板(18)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7),所述伺服电机(7)的输出端穿过第二固定板(18)且固定连接有丝杆(14),所述丝杆(14)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位移块(15),所述位移块(15)两侧分别与第一挡板(6)和内池(4)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位移块(15)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16)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杆(16)的另一端与控制封板相连接;
所述内池(4)侧壁开设有进水口(26),所述内池(4)内腔通过进水口(26)与曝气池(1)内腔相连通,所述控制封板与进水口(26)相匹配;所述内池(4)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污泥回流管(2)的一端,所述污泥回流管(2)的另一端穿过内池(4)和曝气池(1)并延伸至曝气池(1)的外侧,所述曝气池(1)为上端开口的池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生物选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池(1)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气管(11),所述进气管(11)外侧等距固定安装有曝气头(12),所述进气管(11)的一端延伸至曝气池(1)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生物选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3)中间竖直滑动连接有滑杆(9),所述滑杆(9)两端分别连接有两个限位块(19),两个限位块(19)分别位于第一固定板(13)的上方和下方,所述第一固定板(1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开关(20),两个限位块(19)分别与两个限位开关(20)相互配合,所述滑杆(9)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浮板(10),所述限位开关(20)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控制电路与伺服电机(7)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生物选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池(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8),所述限位开关(20)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8)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8)的信号输出端与伺服电机(7)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生物选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封板包括支撑板(23)和第二挡板(25),所述支撑板(23)一侧面与第一连接杆(16)的底端相连接,所述支撑板(23)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弹簧(24)的一端,所述弹簧(24)的另一端与第二挡板(25)的一侧面相连接,所述第二挡板(25)的另一侧面与进水口(26)相匹配,所述第二挡板(25)侧面固定安装有导向杆(22)的一端,所述导向杆(22)的另一端穿过支撑板(23)且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生物选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池(4)内部固定连接有出水堰(5),所述出水堰(5)底部固定连接出水管(3)的一端,所述出水管(3)的另一端穿过内池(4)和曝气池(1)并延伸至曝气池(1)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生物选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池(4)的底部为V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生物选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6)靠近进水口(26)的一侧底部设置有缓冲斜面板(17)。
CN202322455615.0U 2023-09-11 2023-09-11 一种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生物选择器 Active CN2210939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55615.0U CN221093924U (zh) 2023-09-11 2023-09-11 一种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生物选择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55615.0U CN221093924U (zh) 2023-09-11 2023-09-11 一种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生物选择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93924U true CN221093924U (zh) 2024-06-07

Family

ID=91315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55615.0U Active CN221093924U (zh) 2023-09-11 2023-09-11 一种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生物选择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939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33100A (zh) 复合流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废水的方法及装置
CN221093924U (zh) 一种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生物选择器
CN216549807U (zh) 一种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生物选择器
CN114262127B (zh) 一种水体污染治理设备控制系统
CN204661401U (zh) 两级双流式自养脱氮生物滤池
CN113336392B (zh) 一种sbr一体化控制系统及其设备
CN212050745U (zh) 一体化污水反应器
CN201842738U (zh) 一体化ao污水处理装置
CN101186386A (zh) 一体化高效低耗城镇综合污水处理技术
CN117263303A (zh) 气浮泡沫收集管、水质净化设备、水生生物种养设备
CN206457310U (zh) 一种用于势能复氧污水处理反应槽的排水控制装置
CN212731372U (zh) 一种农业污水过滤箱
CN210286917U (zh) 一种用于泥水分离的污水处理装置
CN111498993B (zh) 集约式升流一体化反应器及其反应控制系统
CN215403212U (zh) 一种平流式气浮液位调节装置
CN212982572U (zh) 一种新型恒水位滗水器
CN202322483U (zh) 自回流式生物曝气池
CN219730677U (zh) 一种新型厌氧罐倒三角溢流装置
CN210683339U (zh) Uasb厌氧反应器
CN210176684U (zh) 一种人工湿地系统
CN222665593U (zh) 一种可泥水分离的生化池
CN216614159U (zh) 一种高效曝气生物沉淀池
CN217479153U (zh) 一种好氧沉淀一体化设备
CN219792674U (zh) 一种好氧mbbr工艺用三相分离装置
CN221254275U (zh) 小型生活污水多功能净化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