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45267U - 一种具有分体固定带的留置针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分体固定带的留置针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045267U CN221045267U CN202322092917.6U CN202322092917U CN221045267U CN 221045267 U CN221045267 U CN 221045267U CN 202322092917 U CN202322092917 U CN 202322092917U CN 221045267 U CN221045267 U CN 22104526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lt
- indwelling needle
- fixing
- velcro
- hoo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802 infu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10000002268 wool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73753 Fear of injec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001121408 Homo sapiens L-amino-acid oxid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000827703 Homo sapiens Polyphosphoinositide phosphat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6388 L-amino-acid oxid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3591 Polyphosphoinositide phosphat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012902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FIG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233916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KAR5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90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243 swea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560 therapeutic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分体固定带的留置针,属于留置针技术领域;包括留置针组件,所述留置针组件的右上方设置有第一固定机构,且第一固定机构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限位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的上端连接有连接带。本实用新型通过医护人员先将第一魔术贴勾面与第一魔术贴毛面分离,再将止流夹放入第一凸起部中,之后再将第一魔术贴勾面与第一魔术贴毛面贴合即可实现第一活动压带对止流夹的限位,第一凸起部的右侧为开放式,不影响固定状态下的止流夹的使用,医护人员先将第二魔术贴勾面与第二魔术贴毛面分离,再将输液接头放入第二凸起部中,之后再将第二魔术贴勾面与第二魔术贴毛面贴合即可实现第二活动压带对输液接头的限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留置针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分体固定带的留置针。
背景技术
留置针适用于间歇性、连续性或每日静脉输液治疗,其使用能减少病患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及对打针的恐惧感,在留置针使用过程中,医院一般采用胶布将留置针的各部件粘在患者身上,但是胶布的粘性变动较大,尤其在夏天患者出汗较多时,胶布易发生脱落,需要反复进行粘贴,因此留置针固定带应运而生。
如申请号:CN202121818177.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可伸缩的留置针固定带,包括限位组件、连接组件、定位组件和安装组件,连接组件连接于限位组件上,定位组件设置于连接组件上,安装组件连接于连接组件的端部,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第一连接带与第二连接带呈对称设置,第一连接带与第二连接带分别设置于限位组件的两侧。本实用新型利用限位组件和连接组件相配合的设置方式,将留置针卡接进留置针卡扣的内部,从而便可通过第一连接带与第二连接带之间的连接,便可实现将连接组件绑缚在患者肢体上,从而使得留置针与肢体之间的位置更加稳定,也就使得患者可以自由活动,而且连接组件还可以重复进行使用。
上述的留置针固定带虽然可通过卡扣对留置针进行限位,但是卡扣为半包围结构,留置针会与皮肤接触造成压迫,同时留置针附属部件较多,卡扣可限位范围有限,患者仍无法有效进行自由活动,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分体固定带的留置针来满足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分体固定带的留置针以解决现有的留置针固定带虽然可通过卡扣对留置针进行限位,但是卡扣为半包围结构,留置针会与皮肤接触造成压迫,同时留置针附属部件较多,卡扣可限位范围有限,患者仍无法有效进行自由活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分体固定带的留置针,包括:留置针组件,所述留置针组件的右上方设置有第一固定机构,且第一固定机构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限位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的上端连接有连接带,且连接带的上端连接有第二固定机构,所述第二固定机构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限位机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垫,且固定垫的右侧连接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远离固定垫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活动压带,且第一活动压带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活动压带的左端后侧连接有第一魔术贴勾面,且第一魔术贴勾面的后方设置有第一魔术贴毛面,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弹力带,且弹力带的左端连接有第二活动压带,所述第二活动压带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凸起部,且第二活动压带的左端中部连接有拉扯部,所述第二活动压带的左端后侧连接有第二魔术贴勾面,且第二魔术贴勾面的后方设置有第二魔术贴毛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活动压带通过第一魔术贴勾面与第一魔术贴毛面相粘接,且第一魔术贴毛面与第一固定机构之间相缝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活动压带通过弹力带与第二固定机构构成旋转结构,且第二活动压带与第二凸起部之间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留置针组件包括留置针本体,且留置针本体的右侧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外部套设有止流夹,且软管的上端连接有输液接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第一柔性垫,且第一柔性垫的左端连接有第一毛绑带,所述第一柔性垫的右端连接有第一勾绑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柔性垫分别与第一毛绑带、第一勾绑带相连接,且第一毛绑带与第一勾绑带之间相粘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包括第二柔性垫,且第二柔性垫的左端连接有第二毛绑带,所述第二柔性垫的右端连接有第二勾绑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柔性垫分别与第二毛绑带、第二勾绑带相连接,且第二毛绑带与第二勾绑带之间相粘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亲肤材质的第一柔性垫与第一限位机构相连接,并通过第一毛绑带与第一勾绑带之间的粘接配合将第一柔性垫固定于患者手臂上,采用亲肤材质的第二柔性垫与第二限位机构相连接,并通过第二毛绑带与第二勾绑带之间的粘接配合将第二柔性垫固定于患者手臂上。
医护人员先将第一魔术贴勾面与第一魔术贴毛面分离,再将止流夹放入第一凸起部中,之后再将第一魔术贴勾面与第一魔术贴毛面贴合即可实现第一活动压带对止流夹的限位,由于第一凸起部与止流夹之间形状结构相匹配,因此提高了限位稳固性,第一凸起部的右侧为开放式,不影响固定状态下的止流夹的使用。
医护人员先将第二魔术贴勾面与第二魔术贴毛面分离,再将输液接头放入第二凸起部中,之后再将第二魔术贴勾面与第二魔术贴毛面贴合即可实现第二活动压带对输液接头的限位,由于第二凸起部与输液接头之间形状结构相匹配,因此提高了限位稳固性。
附图说明
并入本文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一起进一步用来对本公开的原理进行解释,并且使相关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和使用本公开。
图1为具有分体固定带的留置针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有分体固定带的留置针分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具有分体固定带的留置针第一限位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具有分体固定带的留置针第二限位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留置针组件;101、留置针本体;102、软管;103、止流夹;104、输液接头;2、第一固定机构;201、第一柔性垫;202、第一毛绑带;203、第一勾绑带;3、第一限位机构;301、固定垫;302、连接绳;303、第一活动压带;304、第一凸起部;305、第一魔术贴勾面;306、第一魔术贴毛面;4、连接带;5、第二固定机构;501、第二柔性垫;502、第二毛绑带;503、第二勾绑带;6、第二限位机构;601、弹力带;602、第二活动压带;603、第二凸起部;604、拉扯部;605、第二魔术贴勾面;606、第二魔术贴毛面。
如图所示,为了能明确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结构,在图中标注了特定的结构和器件,但这仅为示意需要,并非意图将本实用新型限定在该特定结构、器件和环境中,根据具体需要,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将这些器件和环境进行调整或者修改,所进行的调整或者修改仍然包括在后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分体固定带的留置针进行详细描述。同时在这里做以说明的是,为了使实施例更加详尽,下面的实施例为最佳、优选实施例,对于一些公知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采用其他替代方式而进行实施;而且附图部分仅是为了更具体的描述实施例,而并不旨在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的限定。
需要指出的是,在说明书中提到“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等指示所述的实施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但未必每个实施例都包括该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另外,在结合实施例描述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时,结合其它实施例(无论是否明确描述)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特性应在相关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内。
通常,可以至少部分从上下文中的使用来理解术语。例如,至少部分取决于上下文,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于描述单数意义的任何特征、结构或特性,或者可以用于描述复数意义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的组合。另外,术语“基于”可以被理解为不一定旨在传达一组排他性的因素,而是可以替代地,至少部分地取决于上下文,允许存在不一定明确描述的其他因素。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中的“在……上”、“在……之上”和“在……上方”的含义应当以最宽方式被解读,以使得“在……上”不仅表示“直接在”某物“上”而且还包括在某物“上”且其间有居间特征或层的含义,并且“在……之上”或“在……上方”不仅表示“在”某物“之上”或“上方”的含义,而且还可以包括其“在”某物“之上”或“上方”且其间没有居间特征或层的含义。
此外,诸如“在…之下”、“在…下方”、“下部”、“在…之上”、“上部”等空间相关术语在本文中为了描述方便可以用于描述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个或多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如在附图中示出的。空间相关术语旨在涵盖除了在附图所描绘的取向之外的在设备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取向。设备可以以另外的方式被定向,并且本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关描述词可以类似地被相应解释。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分体固定带的留置针,包括留置针组件1,留置针组件1的右上方设置有第一固定机构2,且第一固定机构2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限位机构3,第一固定机构2的上端连接有连接带4,且连接带4的上端连接有第二固定机构5,第二固定机构5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限位机构6,留置针组件1包括留置针本体101,且留置针本体101的右侧连接有软管102,软管102的外部套设有止流夹103,且软管102的上端连接有输液接头104,第一固定机构2包括第一柔性垫201,且第一柔性垫201的左端连接有第一毛绑带202,第一柔性垫201的右端连接有第一勾绑带203,第一柔性垫201分别与第一毛绑带202、第一勾绑带203相连接,且第一毛绑带202与第一勾绑带203之间相粘接,采用亲肤材质的第一柔性垫201与第一限位机构3相连接,并通过第一毛绑带202与第一勾绑带203之间的粘接配合将第一柔性垫201固定于患者手臂上,第二固定机构5包括第二柔性垫501,且第二柔性垫501的左端连接有第二毛绑带502,第二柔性垫501的右端连接有第二勾绑带503,第二柔性垫501分别与第二毛绑带502、第二勾绑带503相连接,且第二毛绑带502与第二勾绑带503之间相粘接,采用亲肤材质的第二柔性垫501与第二限位机构6相连接,并通过第二毛绑带502与第二勾绑带503之间的粘接配合将第二柔性垫501固定于患者手臂上。
如图3-4所示,一种具有分体固定带的留置针,第一限位机构3包括固定垫301,且固定垫301的右侧连接有连接绳302,连接绳302远离固定垫30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活动压带303,且第一活动压带303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凸起部304,第一活动压带303的左端后侧连接有第一魔术贴勾面305,且第一魔术贴勾面305的后方设置有第一魔术贴毛面306,第一活动压带303通过第一魔术贴勾面305与第一魔术贴毛面306相粘接,且第一魔术贴毛面306与第一固定机构2之间相缝合,医护人员先将第一魔术贴勾面305与第一魔术贴毛面306分离,再将止流夹103放入第一凸起部304中,之后再将第一魔术贴勾面305与第一魔术贴毛面306贴合即可实现第一活动压带303对止流夹103的限位,由于第一凸起部304与止流夹103之间形状结构相匹配,因此提高了限位稳固性,第一凸起部304的右侧为开放式,不影响固定状态下的止流夹103的使用,第二限位机构6包括弹力带601,且弹力带601的左端连接有第二活动压带602,第二活动压带602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凸起部603,且第二活动压带602的左端中部连接有拉扯部604,第二活动压带602的左端后侧连接有第二魔术贴勾面605,且第二魔术贴勾面605的后方设置有第二魔术贴毛面606,第二活动压带602通过弹力带601与第二固定机构5构成旋转结构,且第二活动压带602与第二凸起部603之间为一体结构,医护人员先将第二魔术贴勾面605与第二魔术贴毛面606分离,再将输液接头104放入第二凸起部603中,之后再将第二魔术贴勾面605与第二魔术贴毛面606贴合即可实现第二活动压带602对输液接头104的限位,由于第二凸起部603与输液接头104之间形状结构相匹配,因此提高了限位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将留置针本体101通过医用无菌贴贴好,通过第一毛绑带202与第一勾绑带203之间的粘接配合将第一柔性垫201固定于患者手臂上,通过第二毛绑带502与第二勾绑带503之间的粘接配合将第二柔性垫501固定于患者手臂上,之后医护人员先将第一魔术贴勾面305与第一魔术贴毛面306分离,再将止流夹103放入第一凸起部304中,之后再将第一魔术贴勾面305与第一魔术贴毛面306贴合即可实现第一活动压带303对止流夹103的限位,由于第一凸起部304与止流夹103之间形状结构相匹配,因此提高了限位稳固性,第一凸起部304的右侧为开放式,不影响固定状态下的止流夹103的使用,同理医护人员先将第二魔术贴勾面605与第二魔术贴毛面606分离,再将输液接头104放入第二凸起部603中,之后再将第二魔术贴勾面605与第二魔术贴毛面606贴合即可实现第二活动压带602对输液接头104的限位,限位后的止流夹103与输液接头104不与患者皮肤直接接触,减少皮肤压迫不适感,同时对留置针大范围限位,使得患者可自由活动。
本实用新型涵盖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为了使公众对本实用新型有彻底的了解,在以下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详细说明了具体的细节,而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另外,为了避免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造成不必要的混淆,并没有详细说明众所周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具有分体固定带的留置针,其特征在于,包括:留置针组件,所述留置针组件的右上方设置有第一固定机构,且第一固定机构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限位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的上端连接有连接带,且连接带的上端连接有第二固定机构,所述第二固定机构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限位机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垫,且固定垫的右侧连接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远离固定垫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活动压带,且第一活动压带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活动压带的左端后侧连接有第一魔术贴勾面,且第一魔术贴勾面的后方设置有第一魔术贴毛面,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弹力带,且弹力带的左端连接有第二活动压带,所述第二活动压带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凸起部,且第二活动压带的左端中部连接有拉扯部,所述第二活动压带的左端后侧连接有第二魔术贴勾面,且第二魔术贴勾面的后方设置有第二魔术贴毛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分体固定带的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压带通过第一魔术贴勾面与第一魔术贴毛面相粘接,且第一魔术贴毛面与第一固定机构之间相缝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分体固定带的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动压带通过弹力带与第二固定机构构成旋转结构,且第二活动压带与第二凸起部之间为一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分体固定带的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留置针组件包括留置针本体,且留置针本体的右侧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外部套设有止流夹,且软管的上端连接有输液接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分体固定带的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第一柔性垫,且第一柔性垫的左端连接有第一毛绑带,所述第一柔性垫的右端连接有第一勾绑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分体固定带的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垫分别与第一毛绑带、第一勾绑带相连接,且第一毛绑带与第一勾绑带之间相粘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分体固定带的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包括第二柔性垫,且第二柔性垫的左端连接有第二毛绑带,所述第二柔性垫的右端连接有第二勾绑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分体固定带的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柔性垫分别与第二毛绑带、第二勾绑带相连接,且第二毛绑带与第二勾绑带之间相粘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092917.6U CN221045267U (zh) | 2023-08-04 | 2023-08-04 | 一种具有分体固定带的留置针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092917.6U CN221045267U (zh) | 2023-08-04 | 2023-08-04 | 一种具有分体固定带的留置针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045267U true CN221045267U (zh) | 2024-05-31 |
Family
ID=91223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092917.6U Active CN221045267U (zh) | 2023-08-04 | 2023-08-04 | 一种具有分体固定带的留置针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045267U (zh) |
-
2023
- 2023-08-04 CN CN202322092917.6U patent/CN22104526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21045267U (zh) | 一种具有分体固定带的留置针 | |
CN205867220U (zh) | 一种可自行固定的静脉留置针 | |
CN203861688U (zh) | 一种留置针固定贴 | |
CN212854261U (zh) | 一种舒适型儿科上肢输液固定板 | |
CN211327399U (zh) | Picc置管固定装置 | |
CN210873430U (zh) | 一种留置针固定胶带 | |
CN211068633U (zh) | 一种颈静脉置管固定装置 | |
CN220309525U (zh) | 一种输液留置针固定器 | |
CN221654844U (zh) | 一种固定中药敷贴的臂带 | |
CN213220008U (zh) | 一种小儿静脉留置针简易固定装置 | |
CN206081207U (zh) | 一种医用固定手环 | |
CN211751519U (zh) | 一种输液固定装置 | |
CN221384667U (zh) | 一种静脉输液针的固定装置 | |
CN206045077U (zh) | 一种小儿输液防滑脱可视手套 | |
CN213220367U (zh) | 一种picc导管新型固定装置 | |
CN216629330U (zh) | 一种便于留置的多通道注射管路集成装置 | |
CN215740997U (zh) | 一种可视的输液绷带固定装置 | |
CN221061380U (zh) | 一种患儿无针输液的一体式留置针敷贴 | |
CN213994457U (zh) | 一种静脉留置针输液保护装置 | |
CN216855419U (zh) | 静脉留置针的防压固定垫 | |
CN221932049U (zh) | 一种一次性静脉压迫止血束带联合止血器 | |
CN221513203U (zh) | 一种picc体外导管保护贴及其组件 | |
CN216456379U (zh) | 一种输液用医用手套 | |
CN210992213U (zh) | 一种小儿头部输液固定装置 | |
CN219001477U (zh) | 一种用于静脉输液时防止输液针移位的固定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