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23906U - 驾驶室升降装置 - Google Patents
驾驶室升降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023906U CN221023906U CN202322658073.7U CN202322658073U CN221023906U CN 221023906 U CN221023906 U CN 221023906U CN 202322658073 U CN202322658073 U CN 202322658073U CN 221023906 U CN221023906 U CN 22102390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de plate
- cab
- outer beam
- inner beam
- lift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驾驶室升降装置,涉及除雪车制造技术领域,它包括有由前横杆、后横杆与左侧板、右侧板围合而成的驾驶室连接座,该驾驶室连接座的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外侧面开有沿侧板长度方向的滑槽,在所述左侧板、右侧板下分别设有呈交叉连接的内梁和外梁,内梁和外梁下端连接有下滑槽或者安装座,内梁和外梁上端连接在滑槽内,内梁和外梁均为其中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滑动连接;两根内梁之间通过中间连接杆连接;安装座上装有升降油缸,该升降油缸的伸缩杆与所述内梁或外梁连接;在驾驶室连接座的内侧于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内侧前后设有减震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使得除雪设备驾驶室可实现升降且升降可靠性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雪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驾驶室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除雪车是北方冬季除雪必不可少的特殊车辆,大部分的除雪设备的驾驶室都是直接固定安装在底盘上,当除雪过程中需要扩展视野范围时,驾驶室不能进行升降调整,视野范围有限,而且驾驶室下底盘上管路错综复杂,安装零件比较多,空间狭窄,当需要维修各类管路或零件时,由于驾驶室的存在,不便于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升降且升降可靠性好的驾驶室升降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有由前横杆、后横杆与左侧板、右侧板围合而成的驾驶室连接座,该驾驶室连接座的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外侧面开有沿侧板长度方向的滑槽,在所述左侧板、右侧板下分别设有呈交叉连接的内梁和外梁,所述内梁和所述外梁下端连接有下滑槽或者安装座,所述内梁和所述外梁上端连接在所述滑槽内,所述内梁和所述外梁均为其中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滑动连接;两根所述内梁之间通过中间连接杆连接;所述安装座上装有升降油缸,该升降油缸的伸缩杆与所述内梁或外梁连接;在所述驾驶室连接座的内侧于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内侧前后设有减震器。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内梁的上端通过开槽螺母与所述驾驶室连接座的滑槽固定连接,所述内梁的下端通过滚动轴承滑接在所述下滑槽内;所述外梁的上端通过滚动轴承滑接在所述驾驶室连接座的滑槽内,所述外梁的下端通过开槽螺母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油缸有两个,其缸体与所述安装座铰接,其伸缩杆与所述外梁上设有的铰接座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内梁与所述外梁中间段交叉连接处通过中连接杆轴接。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连接杆为一拱形,该中间连接杆两端通过螺栓与两根所述内梁上设有的连接座固定连接,该固定连接位置高于所述内梁与所述外梁交叉连接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内侧分别相对应设有两组减震器座,所述减震器装在所述减震器座内。
进一步的:所述内梁上端左右焊接有一对弯折型连接板,所述弯折型连接板的上端设有相对应的螺纹孔,弯折型连接板抱接在驾驶室连接座侧板的内外侧,并通过所述开槽螺母锁定。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由于将本驾驶室升降装置安装在驾驶室与底盘之间,通过将驾驶室连接座内的减震器装置与驾驶室底端固定,再将安装座固定在底盘大梁侧面,下滑槽固定在抛雪头提升臂上,通过控制本升降装置两侧的升降油缸来实现驾驶室升降位置调整,驾驶室理论可实现举升高度500mm,解决了现有除雪设备驾驶室不能升降的问题;又由于在两根内梁之间通过中间连接杆连接,两侧起到支撑作用的内梁互相牵制,支撑可靠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在除雪设备上的上升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装在除雪设备上的下降状态示意图。
序号说明:
驾驶室连接座1,前横杆1-1,后横杆1-2,左侧板1-3,右侧板1-4,减震器2,缓冲胶3,下滑槽4,滚动轴承5,驾驶室6,右内梁7,底盘8,开槽螺母9,上连接杆10,中连接杆11,右外梁12,安装座13,法兰面螺栓14,中间连接杆15,左内梁16,连接座17,铰接座18,升降油缸19,减震器座20,左外梁2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所示的本实施例1,它包括有由前横杆1-1、后横杆1-2与左侧板1-3、右侧板1-4围合而成的驾驶室连接座1,该驾驶室连接座的左侧板1-3、右侧板1-4外侧面开有沿侧板长度方向的滑槽,在左侧板1-3、右侧板1-4下分别设有呈交叉连接的内梁和外梁,与左侧板连接的内梁为左内梁16,与左侧板连接的外梁为左外梁21,与右侧板1-4连接的内梁为右内梁7,与右侧板1-4连接的外梁为右外梁12;左内梁16的上端通过开槽螺母9与左侧板1-3的滑槽固定连接,左内梁16的下端通过滚动轴承5滑接在下滑槽4内,右内梁7的上端通过开槽螺母9与右侧板1-4的滑槽固定连接,右内梁7的下端通过滚动轴承5滑接在下滑槽4内;左外梁21的下端通过开槽螺母9与安装座固定连接,左外梁21的上端通过滚动轴承5滑接在左侧板1-3的滑槽内,右外梁12的下端通过开槽螺母9与安装座13固定连接,右外梁12的上端通过滚动轴承5滑接在右侧板1-4的滑槽内;每个安装座上装有一个升降油缸,在右侧的升降油缸19的伸缩杆与右外梁12上设有的铰接座18铰接,在左侧的升降油缸19的伸缩杆与左外梁21上设有的铰接座铰接;左内梁16和右内梁7之间通过中间连接杆15连接;在驾驶室连接座1的内侧于左侧板1-3和右侧板1-4内侧前后分别相对应设有两组减震器座20,减震器2装在减震器座20内,内梁与外梁中间段交叉连接处通过中连接杆11轴接,中间连接杆15为一拱形,该中间连接杆两端通过法兰面螺栓14与左内梁16和右内梁7上分别设有的连接座17固定连接,该固定连接位置高于内梁与外梁交叉连接的位置;左内梁和右内梁上端左右焊接有一对弯折型连接板,弯折型连接板的上端设有相对应的螺纹孔,弯折型连接板抱接在驾驶室连接座侧板的内外侧,通过上连接杆10将弯折型连接板与驾驶室连接座侧板连接,并用开槽螺母锁定。
将本驾驶室升降装置安装在驾驶室6与底盘8之间,驾驶室连接座支撑在驾驶室底部四周,将驾驶室连接座内的减震器座与驾驶室底端固定连接,减震器能起到驾驶室减震的作用,再将安装座通过螺栓固定在底盘大梁的两侧面,下滑槽通过焊接固定在抛雪头提升臂上,再将缓冲胶3用螺栓安装在抛雪头提升臂上,当驾驶室降落及刹车时起到一定缓冲效果;通过升降油缸行程来实现驾驶室升降位置调整,驾驶室理论可实现举升高度500mm;当需要宽阔视野或者需要维修各类管路或零件时,可将驾驶室升起,即可达到目的。
其他实施例中,内梁的下端通过开槽螺母9与安装座13固定连接,内梁上端滑接在滑槽内;外梁的下端通过滚动轴承5滑接在下滑槽4内,外梁的上端通过开槽螺母9与滑槽固定连接,安装座上装有升降油缸,升降油缸与内梁连接;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Claims (6)
1.一种驾驶室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由前横杆(1-1)、后横杆(1-2)与左侧板(1-3)、右侧板(1-4)围合而成的驾驶室连接座(1),该驾驶室连接座的所述左侧板(1-3)、右侧板(1-4)外侧面开有沿侧板长度方向的滑槽,在所述左侧板(1-3)、右侧板(1-4)下分别设有呈交叉连接的内梁和外梁,所述内梁和所述外梁下端连接有下滑槽(4)或者安装座,所述内梁和所述外梁上端连接在所述滑槽内,所述内梁和所述外梁均为其中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滑动连接;两根所述内梁之间通过中间连接杆(15)连接;所述安装座上装有升降油缸,该升降油缸的伸缩杆与所述内梁或外梁连接;在所述驾驶室连接座(1)的内侧于所述左侧板(1-3)和所述右侧板(1-4)内侧前后设有减震器(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梁的上端通过开槽螺母(9)与所述驾驶室连接座的滑槽固定连接,所述内梁的下端通过滚动轴承(5)滑接在所述下滑槽(4)内;所述外梁的上端通过滚动轴承(5)滑接在所述驾驶室连接座的滑槽内,所述外梁的下端通过开槽螺母(9)与所述安装座(13)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油缸(19)有两个,其缸体与所述安装座(13)铰接,其伸缩杆与所述外梁上设有的铰接座(18)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驾驶室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梁与所述外梁中间段交叉连接处通过中连接杆(11)轴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驾驶室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杆(15)为一拱形,该中间连接杆两端通过螺栓与两根所述内梁上设有的连接座(17)固定连接,该固定连接位置高于所述内梁与所述外梁交叉连接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驾驶室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1-3)和所述右侧板(1-4)的内侧分别相对应设有两组减震器座(20),所述减震器(2)装在所述减震器座(20)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驶室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梁上端左右焊接有一对弯折型连接板,所述弯折型连接板的上端设有相对应的螺纹孔,弯折型连接板抱接在驾驶室连接座侧板的内外侧,并通过所述开槽螺母锁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658073.7U CN221023906U (zh) | 2023-09-28 | 2023-09-28 | 驾驶室升降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658073.7U CN221023906U (zh) | 2023-09-28 | 2023-09-28 | 驾驶室升降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023906U true CN221023906U (zh) | 2024-05-28 |
Family
ID=91187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658073.7U Active CN221023906U (zh) | 2023-09-28 | 2023-09-28 | 驾驶室升降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023906U (zh) |
-
2023
- 2023-09-28 CN CN202322658073.7U patent/CN22102390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161535A (zh) | 一种铰接式自卸汽车底盘 | |
CN212637655U (zh) | 一种边梁式越野车车架 | |
CN210665080U (zh) | 一种重型卡车侧翻试验回正支架 | |
CN104149571A (zh) | 一种四连杆两气囊空气悬架装置 | |
CN101665059B (zh) | 高承载半挂运输车或专用运输车的车轴 | |
CN221023906U (zh) | 驾驶室升降装置 | |
CN110539601A (zh) | 一种不匹配推力杆的复合式空气悬架系统 | |
CN102837573B (zh) | 一种v型推力杆总成及其组装方法 | |
CN117230745A (zh) | 除雪车 | |
CN202319809U (zh) | 前稳定杆装置 | |
CN205149979U (zh) | 一种客车用多功能横梁总成 | |
CN219840006U (zh) | 推雪铲换向装置 | |
CN216184298U (zh) | 一种重卡板簧支架的安装结构 | |
CN110525393B (zh) | 一种车用支撑腿 | |
CN212046763U (zh) | 一种半挂车用轻量化美式空气悬架系统 | |
CN209920966U (zh) | 路轨两用车辆的导向轮机构和路轨两用车辆 | |
CN221138287U (zh) | 半挂车支架总成 | |
CN201511761U (zh) | 高承载半挂运输车或专用运输车的车轴 | |
CN219382286U (zh) | 整体侧翻卸料半挂车 | |
CN219044254U (zh) | 车体前部前桥结构 | |
CN206427123U (zh) | 一种重型卡车的车架 | |
CN219806873U (zh) | 一种内置于车架内侧的前副车架总成 | |
CN215590837U (zh) | 一种货车底架结构 | |
CN113844540B (zh) | 横梁和车架 | |
CN221563223U (zh) | 一种轻量化汽车车架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