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04896U - 车辆、电源管理器及其休眠唤醒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电源管理器及其休眠唤醒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04896U
CN220904896U CN202322349512.6U CN202322349512U CN220904896U CN 220904896 U CN220904896 U CN 220904896U CN 202322349512 U CN202322349512 U CN 202322349512U CN 220904896 U CN220904896 U CN 2209048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switch
control
switch unit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4951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斌
苟江锋
袁鸿杰
杨雪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4951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048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048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048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车辆、电源管理器及其休眠唤醒装置,休眠唤醒装置包括供电模块、开关模块以及检测模块,开关模块用于在处于断开状态时,控制模块处于休眠状态,检测模块检测到电池开始充电或者放电时,向开关模块的控制端输出导通控制信号以唤醒控制模块。该技术方案逻辑控制简单,不需要用户做多余的动作唤醒控制模块,只需要开启用电模块即可,操作和实现的方式简便,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Description

车辆、电源管理器及其休眠唤醒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管理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电源管理器及其休眠唤醒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车辆设有电池、BMS和负载,BMS连接电池,电池连接负载。当车辆停止且需要用电设备工作时,需要激活BMS。目前激活BMS的方式为按键激活BMS和打火发动机对电池进行充电来激活BMS,需要用户操作按键或者启动发动机,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启动用电设备的过程比较繁琐导致用户的体验感较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电源管理器及其休眠唤醒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启动驻车用电设备的过程比较繁琐导致用户的体验感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源管理器的休眠唤醒装置,应用于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内设有电池,所述电源管理器具有控制模块,所述休眠唤醒装置包括:
供电模块;
开关模块,用于连接在所述供电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之间,在处于断开状态时,所述控制模块处于休眠状态;
检测模块,其连接电池与所述开关模块,当所述控制模块处于休眠状态时,所述检测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电池开始充电或者放电时,向所述开关模块输出导通信号;
所述开关模块用于接受所述导通信号并导通,以使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进而唤醒所述控制模块。
可选的,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供电模块的输出端,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启动端,所述开关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
可选的,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单元,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为所述开关模块的控制端。
可选的,所述开关模块包括:
第一开关单元,其第一端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端,其第二端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端;
第一电阻,其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和控制端;
第二开关单元,其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其第二端接地,其控制端为所述开关模块的控制端。
可选的,所述开关模块包括:
第一开关单元,其第一端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端,其第二端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端;
第一电阻,其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和控制端;
第二开关单元,其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其第二端接地,
第三开关单元,其第一端连接第一参考电压源,其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其控制端为所述开关模块的控制端。
可选的,所述开关模块还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二参考电压源,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单元的第二端。
可选的,所述供电模块包括BUCK模块,所述BUCK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池的正极,所述BUCK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端,所述BUCK模块的接地端与地连接,当所述开关模块处于导通状态时,所述BUCK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开关模块连接,为所述控制模块供电;
或,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第三参考电压源,所述第二参考电压源与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端连接,当所述开关模块处于导通状态时,所述第三参考电压源与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开关模块连接,为所述控制模块供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源管理器,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池休眠唤醒装置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开关模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电源管理器、电池、用电模块、充电开关以及放电开关,所述电池、所述充电开关、所述放电开关以及所述用电模块串联连接,所述检测模块分别连接所述充电开关的控制端和所述放电开关的控制端;
当所述控制模块处于休眠状态时,所述检测模块控制所述充电开关和所述放电开关处于导通状态。
可选的,所述车辆还包括发电机,所述发电机与所述用电模块并联连接;
当所述控制模块处于休眠状态时,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发电机对所述驱动电池充电时,向所述开关模块的控制端输出导通控制信号以唤醒所述控制模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效果为:通过检测模块检测到电池输出工作电流时,控制开关模块导通,供电模块为控制模块提供稳定的电源,通过唤醒控制模块确保用电模块能够正常工作。该技术方案控制简单,不需要用户做多余的动作唤醒控制模块,只需要开启用电模块即可,操作和实现的方式简便,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电源管理器的休眠唤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电源管理器的休眠唤醒装置中的开关模块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电源管理器的休眠唤醒装置中的开关模块的另一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电源管理器的休眠唤醒装置中的开关模块的另一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电源管理器的休眠唤醒装置中的开关模块的另一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电源管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车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车辆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01、电池;102、用电模块;103、检测模块;104、控制模块;105、开关模块;106、供电模块;111、第一开关单元;112、第二开关单元;113、第一电阻;114、第三开关单元;121、第一二极管;122、第二二极管;131、BUCK模块;132、稳压模块;133、隔离电源;134、隔离模块;135、RS485;141、发电机;142、负载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不同形式实施,而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将使公开彻底和完全,并且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全地传递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层和区的尺寸以及相对尺寸可能被夸大自始至终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应当明白,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上”、“与…相邻”、“连接到”或“耦合到”其它元件或层时,其可以直接地在其它元件或层上、与之相邻、连接或耦合到其它元件或层,或者可以存在居间的元件或层。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上”、“与…直接相邻”、“直接连接到”或“直接耦合到”其它元件或层时,则不存在居间的元件或层。应当明白,尽管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层和/或部分,这些元件、部件、区、层和/或部分不应当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仅用来区分一个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与另一个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教导之下,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可表示为第二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
空间关系术语例如“在…下”、“在…下面”、“下面的”、“在…之下”、“在…之上”、“上面的”等,在这里可为了方便描述而被使用从而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当明白,除了图中所示的取向以外,空间关系术语意图还包括使用和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翻转,然后,描述为“在其它元件下面”或“在其之下”或“在其下”元件或特征将取向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面”和“在…下”可包括上和下两个取向。器件可以另外地取向(旋转90度或其它取向)并且在此使用的空间描述语相应地被解释。
在此使用的术语的目的仅在于描述具体实施例并且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明白术语“组成”和/或“包括”,当在该说明书中使用时,确定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更多其它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组的存在或添加。在此使用时,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及所有组合。
为了彻底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及步骤,以便阐释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一种电源管理器的休眠唤醒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启动驻车用电设备的过程比较繁琐导致用户操作复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电源管理器的休眠唤醒装置,应用于电池包,电池包内设有电池101,电源管理器具有控制模块,休眠唤醒装置包括:
供电模块106;
开关模块105,用于连接在供电模块106和控制模块104之间,用于在处于断开状态时,控制模块104处于休眠状态;
检测模块103,其连接电池101与开关模块105,电池101连接用电模块102,当控制模块104处于休眠状态时,检测模块103用于在检测到电池101开始充电或者放电时,向开关模块105输出导通信号;
开关模块105用于接受导通信号并导通,以使供电模块106与控制模块104连接,进而唤醒控制模块104。
其中,开关模块105可以为继电器、晶体管开关、IGBT开关等等其中的一种开关或者多种开关的组合。
其中,检测模块103采集电池输出电流或者输入电流时,控制开关模块105导通。检测模块103可以包括采集电阻和控制芯片,控制芯片通过采集电阻检测电池输出电流或者输入电流时,控制开关模块105导通。检测模块103也可以为具有相同功能的控制芯片等。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检测模块103可以为电源管理器中的AFE(Analog Front-End,模拟前端)模块,电源管理器中通常采用AFE模块和控制模块配合使用,当车辆处于驻车状态或者熄火状态时,通常控制电源管理器进入休眠状态,以节约电耗。此时,开关模块105处于断开状态,电源管理器中的控制模块104处于休眠状态。
其中,AFE模块和控制模块104在电源管理器中具有以下功能:
AFE模块可以测量不同电源或电池的电压水平,AFE模块通常连接到各种电源和电池的正负极,以实时监测它们的电压值。
AFE模块可以测量电源或电池的电流流动情况,AFE模块通常连接到电源或电池的电流路径上,以获取电流值的反馈信息。
AFE模块可以测量各种关键元件或系统的温度,AFE模块通常连接到温度传感器或热敏电阻上,以实时监测温度变化。
AFE模块可以对采集到的模拟信号进行调理和处理,以使其适用于后续的数字信号处理,包括放大、滤波、采样和模数转换等操作。
控制模块104通过对AFE模块发送的数字信号的处理和分析,能够实时监测电源的状态、工作条件和性能,例如电压水平、电流流向、温度变化等。
其中,控制模块104可以为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单片机),用来计算,处理以及分析检测模块输出的相关信号。
控制模块104根据采集到的电源状态信息,利用内部的控制算法和逻辑,根据系统需求和设计要求,对开关模块105、供电模块106等进行控制,以实现对电源的开关、切换、调节和保护等操作。
控制模块104接收到故障信号后,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断开开关、触发报警、记录故障日志等,以保护电源和整个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控制模块104接收来自AFE模块的数字信号后,可以对其进行处理、分析和计算,以得到更加精确和有用的电源状态信息。同时,控制模块104还可以通过通信接口与其他系统或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如与车辆控制单元、显示屏、网络接口等进行数据交互,以实现更高级的功能和集成。
其中,当控制模块104处于休眠状态时,检测模块103检测到电池101为用电模块102供电或者外部电源对电池101充电时,向开关模块105的控制端输出导通控制信号以唤醒控制模块104。检测模块103监测电池101的电源状态,包括电压和电流等参数。当检测到电池101为用电模块102供电时,检测模块103会识别这一状态,向开关模块105输出导通控制信号。导通控制信号的目的是控制开关模块105的状态,使其导通,从而使供电模块106为控制模块104供电。开关模块105导通后,供电模块106开始为控制模块104提供电源,将控制模块104从休眠状态唤醒,控制模块104可以根据需求对电池101进行控制和操作。
本实施例一提供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检测模块检测到电池为用电模块供电时,控制开关模块导通,供电模块为控制模块提供稳定的电源,通过唤醒控制模块确保驻车空调能够正常工作。该技术方案通过使用检测模块,可以减少组件数量和连接线路,需要外加的部件少,降低了成本,并且逻辑控制简单,不需要用户做多余的动作唤醒控制模块,只需要开启用电模块即可,操作和实现的方式简便,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当电池不需要供电时,开关模块会断开连接,从而避免为控制模块持续供电,减少能源消耗,同时控制模块的休眠状态可以延长控制模块的使用寿命,增加了车辆的使用时间。
其中,开关模块105的第一端连接供电模块的输出端,开关模块105的第二端连接控制模块104的启动端,开关模块105的控制端连接检测模块103的信号输出端。
其中,控制模块104的启动端是指在集成电路或微控制器中,用于控制设备或系统启动过程的特定引脚。这些引脚通常与硬件或软件操作相关,用于触发设备的初始化、配置和启动流程。
对于开关模块105,本实施方式提供技术方案一,如图2所示,开关模块105包括:
第一开关单元111,第一开关单元111的第一端为开关模块105的第一端,第一开关单元111的第二端为开关模块105的第二端,第一开关单元111的控制端为开关模块105的控制端。
其中,第一开关单元111可以为继电器、晶体管开关或者IGBT开关,可以实现接收到高电平时处于导通状态,使供电模块为控制模块供电。
对于开关模块105,本实施方式提供技术方案二,如图3所示,开关模块105包括:
第一开关单元111,其第一端为开关模块105的第一端,其第二端为开关模块105的第二端;
第一电阻113,其第一端连接第一开关单元111的第一端和控制端;
第二开关单元112,其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113的第二端,其第二端接地,其控制端为开关模块105的控制端。
其中,第一开关单元111和第二开关单元112可以为继电器、晶体管开关或者IGBT开关。第一电阻113用于在第二开关单元112导通时在第一开关单元112的控制端上形成启动电压,该启动电压用于控制第一开关单元112导通。
本技术方案二的技术效果在于使用第一开关单元、第一电阻以及第二开关单元相互配合,提升了开关模块的可靠性,避免了误启动。
对于开关模块105,本实施方式提供技术方案三,如图4所示,开关模块105包括:
第一开关单元111,其第一端为开关模块105的第一端,其第二端为开关模块105的第二端;
第一电阻113,其第一端连接第一开关单元111的第一端和控制端;
第二开关单元112,其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113的第二端,其第二端接地;
第三开关单元114,其第一端连接第一参考电压源,其第二端连接第二开关单元112的控制端,其控制端为开关模块105的控制端。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检测模块103向第三开关单元114发送导通控制信号,实现对开关模块105的控制,可以方便地通过外部信号来控制开关模块105的状态。第三开关单元114导通后,将第一参考电压源的第一电压输出给第二开关单元112,可以将输入的电压信号传递到后续的开关单元中,实现电压的传递和控制。第二开关单元112导通后,使第一电阻113与地连接形成分压。通过这种分压方式,可以在电路中实现不同电压水平的分配和调节,适应第一开关单元111的电压导通要求。第一开关单元111导通后,使供电模块106对控制模块104供电,可以确保控制模块104得到稳定的供电,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本技术方案三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使用三个开关单元配合导通,第三开关单元根据导通控制信号导通后,第二开关单元和第一开关单元再依次导通,可以提升开关模块的可靠性,避免出现误导通的现象。
对于开关模块105,在技术方案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增加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作为技术方案四,如图5所示,开关模块105包括:
第一开关单元111,其第一端为开关模块105的第一端,其第二端为开关模块105的第二端;
第一电阻113,其第一端连接第一开关单元111的第一端和控制端;
第二开关单元112,其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113的第二端,其第二端接地;
第三开关单元114,其第一端连接第一参考电压源,其第二端连接第二开关单元112的控制端,其控制端为开关模块105的控制端;
第一二极管121和第二二极管122,第一二极管121的阳极连接第二参考电压源,第一二极管121的阴极连接第二开关单元112的控制端和第二二极管122的阴极,第二二极管122的阳极连接第三开关单元114的第二端。
其中,第一二极管121的作用为根据第二参考电压源直接开启第二开关单元,第一二极管121的作用是防止第一二极管121输出的电压倒灌至第三开关单元114。
本技术方案四的技术效果在于:可以直接在第二开关单元施加电压,开启第二开关单元,增加了开关模块的导通方式,可以实现不经过第三开关单元直接唤醒MCU,同时设置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避免第二电压倒灌至第三开关单元,以及避免第三开关单元输出的电压倒灌至第一参考电压源的提供模块。其中,第一参考电压源由检测模块103对外输出得到,第二参考电压源可以由检测模块103或者控制模块104对外输出得到。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示例,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关单元111为第一场效应管,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为第一开关单元111的第一端,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为第一开关单元111的第二端,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为第一开关单元111的控制端;第二开关单元112为三极管,三极管的基极为第二开关单元112的第一端,三极管的漏极为第二开关单元112的第二端,三极管的栅极为第二开关单元112的控制端;第三开关单元114为第二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为第三开关单元114的第一端,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为第三开关单元114的第二端,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为第三开关单元114的控制端。
本示例中,检测模块103向开关模块105的控制端输出导通控制信号为低电平脉冲信号,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检测模块103的电源输出端。
其中,当检测模块103检测到电池101为驻车空调102供电时,其一个引脚的状态会由高电平转换为低电平脉冲信号,低电平脉冲信号输入至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使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栅极形成导通电压,使第二场效应管导通。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可以连接检测模块103的电源输出端,检测模块103的电源输出端向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提供稳定的电源电压,避免了与额外的其他电源连接,简化的电路的连接方式。
进一步的,作为技术方案五,提供一种供电模块106,供电模块106包括BUCK模块131和第三参考电压源,BUCK模块131的输入端连接电池101的正极,BUCK模块131的输出端连接第三参考电压源和开关模块105的第一端,BUCK模块131的接地端与地连接;当开关模块105处于断开状态时,BUCK模块131或者第三参考电压源为第一开关单元111供电,当开关模块105处于导通状态时,BUCK模块131通过第一开关单元111为控制模块104供电。
此外,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供电模块106包括BUCK模块131,BUCK模块13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池的正极,BUCK模块131的输出端连接开关模块105的第一端,BUCK模块131的接地端与地连接,当开关模块105处于导通状态时,BUCK模块131与控制模块104通过开关模块105连接,为控制模块105供电。
此外,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供电模块106包括第三参考电压源,第二参考电压源与开关模块105的第一端连接,当开关模块105处于导通状态时,第三参考电压源与控制模块104通过开关模块105连接,为控制模块104供电。其中,第三参考电压源可以由车辆中的发电机提供。
其中,BUCK模块131为降压型电路,用于电池101的电压进行降压后对控制模块104供电,当开关模块105断开时,控制模块104处于休眠状态,一种供电方式为BUCK模块131处于工作状态,输出电压为第一开关单元111供电,另一种供电方式为设置第三参考电压源持续对第一开关单元111供电,当第一开关单元111接收到导通信号时,第一开关单元111的控制端上形成对第三参考电压源的分压,进而形成第一开关单元111的开启电压,可以实现立即导通,第一开关单元111导通后,BUCK模块131直接为控制模块104供电。
本技术方案五的技术效果在于:将BUCK模块与控制模块分别设置于开关模块的两侧,可以完全切断控制模块的供给电源,使BUCK模块和控制模块处于休眠状态,同时设置第三参考电压源为开关模块提供开启所需要的电源,即可以实现降低功耗,又可以实现开关模块的正常工作。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提供一种电源管理器,如图6所示,包括实施例一提供的休眠唤醒装置和控制模块104,控制模块104连接开关模块105。
其中,电源管理器还包括稳压模块132,稳压模块132的第一端连接开关模块105的第二端,稳压模块132的第二端连接控制模块104的供电端,稳压模块132的接地端与地连接。
其中,稳压模块132用于提供稳定电压,作为一种实施地方时,稳压模块132为LDO(Low Dropout Regulaor,低压差线性稳压器)模块,LDO模块用于向控制模块104提供稳定电压,LDO模块与控制模块104处于开关模块105的同侧,当开关模块105断开时,LDO模块与控制模块104均处于休眠状态,进而降低了功耗。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三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源管理器、电池101、用电模块102、充电开关M1以及放电开关M2,电池101、充电开关M1、放电开关M2以及用电模块102串联连接,检测模块103分别连接充电开关M1的控制端和放电开关M2的控制端;当控制模块104处于休眠状态时,检测模块103控制充电开关M1和放电开关M2处于导通状态。
其中,充电开关M1和放电开关M2均为MOS管,充电开关M1和放电开关M2处于导通状态,用电模块102可以为驻车空调,用户开启驻车空调时,检测模块103可以检测到回路中的电流,进而控制导通开关模块105,唤醒控制模块104,使驻车空调正常工作。
本实施例三还提供技术方案一,如图7所示,车辆还包括发电机141,发电机141与用电模块102并联连接,当控制模块104处于休眠状态时,检测模块103检测到发电机对电池101充电时,向开关模块105的控制端输出导通控制信号以唤醒控制模块104。
其中,当发电机141开始工作时,发电机141对电池101进行充电,发电机141产生的电流经过回路输出给电池101,检测模块103检测到回路中有电流流过时,向开关模块105的控制端输出导通控制信号以唤醒控制模块104。
本技术方案一的技术效果在于:当发电机141发电时,检测模块103自动激活唤醒控制模块,使控制模块开始正常的工作状态,读取电池101的信息,时刻监控着电池的状态,保证电池101在充电过程中的安全。
本实施例三还提供技术方案二,车辆还包括负载模块142,负载模块142与驻车空调并联连接;当控制模块104处于休眠状态时,检测模块103检测到电池101为负载模块142供电时,向开关模块105的控制端输出导通控制信号以唤醒控制模块104。
其中,负载模块142为车辆上的其他用电器件,当负载模块142开始工作时,电池101对负载模块142进行放电,电池101产生的电流经过回路输出给负载模块142,检测模块103检测到回路中有电流流过时,向开关模块105的控制端输出导通控制信号以唤醒控制模块104。
本技术方案二的技术效果在于:当负载模块工作时,检测模块自动激活唤醒控制模块,使控制模块开始正常的工作状态,读取电池的信息,时刻监控着电池的状态,保证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的安全。
下面通过具体的电路结构对本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7和图8所示,本技术方案提供的电源管理器的休眠唤醒装置包括:ATE103、BUCK模块131、LDO模块132、驱动模块143、MOS管T1、MOS管T2、三极管Q、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二极管D1、二极管D2以及二极管D3。电池101的正极连接BUCK模块131的第一端,BUCK模块131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4的第一端、MOS管T1的源极以及12V电压,MOS管T1的漏极连接二极管D3的阳极,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2的第一端和MOS管T1的栅极,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三极管Q的集电极,三极管Q的基极连接电阻R3的第二端,三极管Q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和二极管D2的阴极,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启动电压,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MOS管T2的漏极,MOS管T2的源极连接电阻R5的第一端和ATE103的电源端,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MOS管T2的栅极和ATE103的管脚。
如图7和图8所示,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当车辆处于驻车状态时,电源管理器中的控制模块104休眠后,ATE103处于工作状态,12V电压持续处于供电状态,ATE103通过驱动模块143控制充电开关M1以及放电开关M2保持接通状态,电池B可以随时对外输出电流,也可以从外部对电池B充电。MOS管T1关闭时,切断LDO模块132、隔离电源133、隔离模块134、RS485模块135、控制模块104及周围的控制电路的电源,降低整个电源管理器的功耗,ATE103随时检测电池101的工作电流,如果用户开启驻车空调102或者其他负载的时候,或者点火启动车辆的时候,发电机在工作,输出28.8V的电压对电池充电,这三种情况都会使检测模块103上的引脚输出低电平的脉冲,当没有充放电电流的时候,ATE103上的ALARM引脚保持着3.3V的电平,MOS管T2不导通,当AFE103检测有充放电电流时,ALARM引脚会输出低电平的脉冲,与AFE103上的电源输出端形成压差,MOS管T2导通,当三极管Q导通时,12V电压、电阻R4、电阻R2以及三极管Q形成回路,进而在电阻R2上形成分压,构成了MOS管T1的启动电压,驱动三极管Q使MOS管T1导通,BUCK模块131通过LDO模块132开始给控制模块104及外围电路通电,完成了MCU104的激活。检测模块103可以实时监测到驻车空调102、负载模块142,发电机141的工作状态,从而自动唤醒MCU104,不需要每次开启驻车空调102前,先点火发动机,也不需要关注电池B的工作状态,减轻了用户的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针对电池的BMS中MCU进入休眠状态后,ATE自动监测驻车空调、负载模块、发电机的工作状态,使得驻车空调、负载模块、发电机在工作时自动唤醒BMS中的MCU,并且在不工作时自动休眠BMS,使电池更好的降低功耗,延长寿命及电池的使用时长。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电源管理器的休眠唤醒装置,应用于电池,所述电源管理器具有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休眠唤醒装置包括:
供电模块;
开关模块,用于连接在所述供电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之间,在处于断开状态时,所述控制模块处于休眠状态;
检测模块,其连接所述电池与所述开关模块,当所述控制模块处于休眠状态时,所述检测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电池开始充电或者放电时,向所述开关模块输出导通信号;
所述开关模块用于接受所述导通信号并导通,以使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进而唤醒所述控制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休眠唤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供电模块的输出端,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启动端,所述开关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休眠唤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单元,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为所述开关模块的控制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休眠唤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包括:
第一开关单元,其第一端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端,其第二端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端;
第一电阻,其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和控制端;
第二开关单元,其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其第二端接地,其控制端为所述开关模块的控制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休眠唤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包括:
第一开关单元,其第一端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端,其第二端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端;
第一电阻,其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和控制端;
第二开关单元,其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其第二端接地,
第三开关单元,其第一端连接第一参考电压源,其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其控制端为所述开关模块的控制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休眠唤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还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二参考电压源,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单元的第二端。
7.如权利要求3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休眠唤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包括BUCK模块,所述BUCK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池的正极,所述BUCK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端,所述BUCK模块的接地端与地连接,当所述开关模块处于导通状态时,所述BUCK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开关模块连接,为所述控制模块供电。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休眠唤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第三参考电压源,所述第二参考电压源与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端连接,当所述开关模块处于导通状态时,所述第三参考电压源与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开关模块连接,为所述控制模块供电。
9.一种电源管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休眠唤醒装置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开关模块。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源管理器、电池、用电模块、充电开关以及放电开关,所述电池、所述充电开关、所述放电开关以及所述用电模块串联连接,所述检测模块分别连接所述充电开关的控制端和所述放电开关的控制端;
当所述控制模块处于休眠状态时,所述检测模块控制所述充电开关和所述放电开关处于导通状态。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发电机,所述发电机与所述用电模块并联连接;
当所述控制模块处于休眠状态时,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发电机对所述电池充电时,向所述开关模块的控制端输出导通控制信号以唤醒所述控制模块。
CN202322349512.6U 2023-08-30 2023-08-30 车辆、电源管理器及其休眠唤醒装置 Active CN2209048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49512.6U CN220904896U (zh) 2023-08-30 2023-08-30 车辆、电源管理器及其休眠唤醒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49512.6U CN220904896U (zh) 2023-08-30 2023-08-30 车辆、电源管理器及其休眠唤醒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04896U true CN220904896U (zh) 2024-05-07

Family

ID=90913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49512.6U Active CN220904896U (zh) 2023-08-30 2023-08-30 车辆、电源管理器及其休眠唤醒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048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67843B (zh) 对电动车辆充电的充电控制装置
CN109017309A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蓄电池控制系统、蓄电池系统和车辆
CN209765306U (zh) 整车控制器和车辆
CN111327094A (zh) 一种低压bms休眠与唤醒电源控制装置
CN205930591U (zh) 一种常带电车载控制器电源
EP4329137A1 (en) Battery management circuit and battery apparatus
CN211456745U (zh) 一种低压bms休眠与唤醒电源控制装置
CN220904896U (zh) 车辆、电源管理器及其休眠唤醒装置
CN114884179A (zh) 一种电源管理系统及其失效判别方法
US20240154186A1 (en) Low-voltage lithium battery circuitry and protection method for low-voltage lithium battery
US20240055879A1 (en) Battery management circuit, battery assembly and power tool system thereof
CN214626426U (zh) 一种锂电池组自动休眠保护控制装置
EP4167430A1 (en) Switch power supply, power battery system, and vehicle
CN211493729U (zh) 一种低功耗汽车蓄电池检测终端和系统
CN116653597A (zh) 一种车辆及其低压供电系统
CN203690986U (zh) 车载充电器的休眠控制装置
CN110597127B (zh) 一种带有激活功能的电动车控制系统
CN113126586B (zh) 唤醒诊断装置及唤醒诊断方法
KR20220170513A (ko) 배터리관리시스템의 충전검출 웨이크업 장치
CN113415249B (zh) 域控制器关断路径电路及车辆
CN112910052A (zh) 一种锂电池组自动休眠保护控制装置
CN215552558U (zh) 一种电动汽车低压电源电路及电动汽车
CN221408821U (zh) 芯片唤醒电路及电池管理系统
CN114301119B (zh) 一种唤醒电路、电池管理系统、电池包和用电装置
CN218243111U (zh) 一种控制gprs工作模式提升在线率的故障指示器汇集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