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20232U - 一种行李箱外壳生产中的搬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行李箱外壳生产中的搬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20232U
CN220720232U CN202322164848.5U CN202322164848U CN220720232U CN 220720232 U CN220720232 U CN 220720232U CN 202322164848 U CN202322164848 U CN 202322164848U CN 220720232 U CN220720232 U CN 2207202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rod
frame
rod
hinging
lif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6484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应岑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Jinshun Tourism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Jinshun Tourism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Jinshun Tourism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xing Jinshun Tourism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6484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202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202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202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李箱外壳生产中的搬运装置,包括吊装架,吊装架通过升降机构安装于移动架上,移动架的上端通过滑动座滑动安装于横梁上,吊装架的下方平行设置有两块移动板,两块移动板相向或者相反移动,两块移动板的下方均通过至少两条吊装杆连接有至少两个夹头,夹头朝向内侧的一端转动设有对称设置的上转动杆以及下转动杆,上转动杆以及下转动杆通过推进气缸驱动转动,上转动杆以及下转动杆上分别固定设有对应的上夹块以及下夹块,推进气缸带动上转动杆以及下转动杆转动,从而带动上夹块以及下夹块相向转动夹住行李箱周围残留的边沿,通过此方式抓取行李箱外壳能够解决真空吸附抓取不牢的问题,此外还能避免烫伤。

Description

一种行李箱外壳生产中的搬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李箱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行李箱外壳生产中的搬运装置。
背景技术
行李箱通常由两个外壳转动连接构成,行李箱的外壳在进行生产时是将混合树脂制成的板材经过吹塑工艺成型制得,成型后的行李箱外壳在其四周还会有一圈多余的残留边沿,之后需要对该部分进行裁剪,由于在进行吹塑时需要进行加热,因此成型后的行李箱外壳温度较高,通过手工取下行李箱外壳放置输送带上容易造成烫伤,表面平整的行李箱外壳则可以通过真空吸附的方式进行抓取,而对于表面具有纹路凹凸不平的行李箱外壳来说,真空吸附的方式不容易完全密封,因此抓取并不牢固容易掉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行李箱外壳生产中的搬运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行李箱外壳生产中的搬运装置,包括吊装架,所述吊装架通过升降机构安装于移动架上,所述移动架的上端通过滑动座滑动安装于横梁上,所述滑动座通过移动机构驱动滑动,所述吊装架的下方平行设置有两块侧立设置的移动板,两块移动板通过同步驱动机构驱动进行相向或者相反移动,两块移动板的下方均通过至少两条吊装杆连接有至少两个夹头,两块移动板上的夹头一一对称设置,所述夹头朝向内侧的一端转动设有对称设置的上转动杆以及下转动杆,所述上转动杆位于下转动杆的上方,所述上转动杆以及下转动杆通过推进气缸驱动转动,所述上转动杆以及下转动杆上分别固定设有对应的上夹块以及下夹块。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夹头包括间隔设置的两块组合块,所述吊装杆的下端与两块组合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推进气缸通过一安装板安装在两块组合块朝向外侧的一端,所述推进气缸的伸缩杆水平伸入两块组合块之间固定连接有滑动架,所述滑动架通过导向滑轨滑动安装在两块组合块之间,所述滑动架的上端以及下端分别设有上铰接头以及下铰接头,所述上铰接头以及下铰接头沿着夹头的水平中线对称设置,所述上转动杆以及下转动杆均位于两块组合块之间并沿着夹头的水平中线对称设置,所述上转动杆朝向夹头内的一端设有上铰接端,所述上转动杆的另一端连接上夹块,所述上转动杆上设有位于上铰接端与上夹块之间的上铰接部,所述上转动杆通过上铰接部转动安装在两块组合块之间,所述下转动杆朝向夹头内的一端设有下铰接端,所述下转动杆的另一端连接下夹块,所述下转动杆上设有位于下铰接端与下夹块之间的下铰接部,所述下转动杆通过下铰接部转动安装于两块组合块之间,所述上铰接头与下铰接头之间的距离大于上铰接部与下铰接部之间的距离,所述上铰接头与上铰接端之间通过倾斜设置的上连杆铰接,所述下铰接头与下铰接端之间通过倾斜设置的下连杆铰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同步驱动机构包括安装于吊装架下端的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位于两块移动板之间,所述双轴电机两端的输出轴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一根螺纹杆,两根螺纹杆分别朝向两块移动板延伸,所述螺纹杆与吊装架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板上具有与螺纹杆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螺纹杆穿过对应的移动板上的螺纹孔设置。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吊装架的下方还设有两根第一导向杆,两根第一导向杆分别位于双轴电机的两侧并且与螺纹杆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导向杆的两端固定连接与吊装架上,所述移动板上具有两个分别与两根第一导向杆相匹配的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杆穿过对应的第一导向孔设置。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竖直安装于移动架上的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伸缩杆朝下与吊装架的上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吊装架连接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两根分别位于升降气缸两侧的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二导向杆竖直设置,所述第二导向杆的下端与吊装架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架上具有与第二导向杆匹配的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杆的上端穿过对应的第二导向孔设置。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水平贯穿滑动座设置的丝孔,所述丝孔平行于横梁设置,所述横梁上转动设有一根与丝孔配合的丝杆,所述丝杆通过旋转电机驱动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若干夹头分列在行李箱外壳的两侧,推进气缸带动上转动杆以及下转动杆转动,从而带动上夹块以及下夹块相向转动夹住行李箱周围残留的边沿,通过此方式抓取行李箱外壳能够避免直接作用到行李箱外壳上造成行李箱外壳的损坏,也能解决真空吸附抓取不牢的问题,此外还能避免烫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部分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夹头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内部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抓取行李箱外壳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1、吊装架;2、移动架;3、升降气缸;4、第二导向杆;5、滑座;6、横梁;7、丝孔;8、双轴电机;9、螺纹杆;10、移动板;11、吊装杆;12、夹头;13、上转动杆;14、上夹块;15、下转动杆;16、下夹块;17、推进气缸;18、第一导向杆;19、组合块;20、滑动架;21、导向滑轨;22、上铰接头;23、下铰接头;24、上连杆;25、下连杆;26、上铰接部;27、下铰接部;28、上铰接端;29、下铰接端;30、上限位杆;31、行李箱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一种行李箱外壳生产中的搬运装置,包括吊装架1,所述吊装架1通过升降机构安装于移动架2上,所述移动架2的上端通过滑动座滑动安装于横梁6上,所述滑动座通过移动机构驱动滑动,所述吊装架1的下方平行设置有两块侧立设置的移动板10,两块移动板10通过同步驱动机构驱动进行相向或者相反移动,两块移动板10的下方均通过至少两条吊装杆11连接有至少两个夹头12,两块移动板10上的夹头12一一对称设置,所述夹头12朝向内侧的一端转动设有对称设置的上转动杆13以及下转动杆15,所述上转动杆13位于下转动杆15的上方,所述上转动杆13以及下转动杆15通过推进气缸17驱动转动,所述上转动杆13以及下转动杆15上分别固定设有对应的上夹块14以及下夹块16,上夹块14以及下夹块16设置于上转动杆13以及下转动杆15伸出夹头12外的一端。
现有技术中一种吹塑装置中,其模具安装在输送机构上,当行李箱外壳通过吹塑的方式成型之后,行李箱外壳随着模具移动至吹塑装置外,本实用新型中的移动架2在横梁6上移动,带动吊装架1运动至行李箱外壳的上方,升降机构驱动吊装架1下降,使两块移动板10上的夹头12分别位于行李箱外壳的两侧,然后两块移动板10相向移动靠近行李箱外壳,推挤气缸驱动上转动杆13以及下转动杆15转动,使上夹块14与下夹块16合拢夹住行李箱外壳边沿的多余部分,从而通过多个夹头12固定住行李箱外壳,升降气缸3抬起吊装架1将行李箱外壳移动至输送带上,通过此方式能够避免手工拿取造成烫伤的问题,也能够解决真空吸附不稳的问题。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夹头12包括间隔设置的两块组合块19,所述吊装杆11的下端与两块组合块19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推进气缸17通过一安装板安装在两块组合块19朝向外侧的一端,所述推进气缸17的伸缩杆水平伸入两块组合块19之间固定连接有滑动架20,所述滑动架20通过导向滑轨21滑动安装在两块组合块19之间,两块组合块19的内壁上均凸出设有导向滑轨21,滑动架20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导向滑轨21匹配的滑槽,滑动架20两侧的滑槽分别卡在两侧的导向滑轨21上滑动,所述滑动架20的上端以及下端分别设有上铰接头22以及下铰接头23,所述上铰接头22以及下铰接头23沿着夹头12的水平中线对称设置,所述上转动杆13以及下转动杆15均位于两块组合块19之间并沿着夹头12的水平中线对称设置,所述上转动杆13朝向夹头12内的一端设有上铰接端28,所述上转动杆13的另一端连接上夹块14,所述上转动杆13上设有位于上铰接端28与上夹块14之间的上铰接部26,所述上转动杆13通过上铰接部26转动安装在两块组合块19之间,所述下转动杆15朝向夹头12内的一端设有下铰接端29,所述下转动杆15的另一端连接下夹块16,所述下转动杆15上设有位于下铰接端29与下夹块16之间的下铰接部27,所述下转动杆15通过下铰接部27转动安装于两块组合块19之间,所述上铰接头22与下铰接头23之间的距离大于上铰接部26与下铰接部27之间的距离,所述上铰接头22与上铰接端28之间通过倾斜设置的上连杆24铰接,上连杆24的两端分别与上铰接头22以及上铰接端28铰接,所述下铰接头23与下铰接端29之间通过倾斜设置的下连杆25铰接,下连杆25的两端分别与下铰接头23以及下铰接端29铰接。
要进行夹取使,推进气缸17的伸缩杆回缩拉动滑动架20朝向远离上转动杆13以及下转动杆15的方向移动,从而上铰接头22以及下铰接头23分别通过上连杆24以及下连杆25拉动上铰接端28绕上铰接部26顺时针转动,以及下铰接端29绕下铰接部27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上夹块14以及下夹块16相向转动,合拢夹紧行李箱外壳;反之,推进气缸17的伸缩杆伸出时,带动上夹块14以及下夹块16朝相反的方向转动,松开行李箱外壳进行放下。
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两块组合块19之间设有上限位杆30以及下限位杆,上限位杆30位于两块组合块19的上端与上转动杆13相对应,位于上转动杆13与滑动架20之间,上转动杆13转动至竖直时,上转动杆13抵在上限位杆30上;下限位杆位于两块组合块19的下端与下转动杆15相对应,位于下转动杆15与滑动架20之间,下转动杆15转动至竖直时,下转动杆15抵在下限位杆上;通过此设计,避免推进气缸17推动滑动架20时,上转动杆13以及下转动杆15过度转动。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同步驱动机构包括安装于吊装架1下端的双轴电机8,所述双轴电机8位于两块移动板10之间,所述双轴电机8两端的输出轴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一根螺纹杆9,两根螺纹杆9分别朝向两块移动板10延伸,所述螺纹杆9与吊装架1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板10上具有与螺纹杆9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螺纹杆9穿过对应的移动板10上的螺纹孔设置。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吊装架1的下方还设有两根第一导向杆18,两根第一导向杆18分别位于双轴电机8的两侧并且与螺纹杆9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导向杆18的两端固定连接与吊装架1上,所述移动板10上具有两个分别与两根第一导向杆18相匹配的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杆18穿过对应的第一导向孔设置。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竖直安装于移动架2上的升降气缸3,所述升降气缸3的伸缩杆朝下与吊装架1的上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吊装架1连接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两根分别位于升降气缸3两侧的第二导向杆4,所述第二导向杆4竖直设置,所述第二导向杆4的下端与吊装架1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架2上具有与第二导向杆4匹配的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杆4的上端穿过对应的第二导向孔设置。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水平贯穿滑动座设置的丝孔7,所述丝孔7平行于横梁6设置,所述横梁6上转动设有一根与丝孔7配合的丝杆,所述丝杆通过旋转电机驱动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行李箱外壳生产中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装架(1),所述吊装架(1)通过升降机构安装于移动架(2)上,所述移动架(2)的上端通过滑动座滑动安装于横梁(6)上,所述滑动座通过移动机构驱动滑动,所述吊装架(1)的下方平行设置有两块侧立设置的移动板(10),两块移动板(10)通过同步驱动机构驱动进行相向或者相反移动,两块移动板(10)的下方均通过至少两条吊装杆(11)连接有至少两个夹头(12),两块移动板(10)上的夹头(12)一一对称设置,所述夹头(12)朝向内侧的一端转动设有对称设置的上转动杆(13)以及下转动杆(15),所述上转动杆(13)位于下转动杆(15)的上方,所述上转动杆(13)以及下转动杆(15)通过推进气缸(17)驱动转动,所述上转动杆(13)以及下转动杆(15)上分别固定设有对应的上夹块(14)以及下夹块(1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外壳生产中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头(12)包括间隔设置的两块组合块(19),所述吊装杆(11)的下端与两块组合块(19)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推进气缸(17)通过一安装板安装在两块组合块(19)朝向外侧的一端,所述推进气缸(17)的伸缩杆水平伸入两块组合块(19)之间固定连接有滑动架(20),所述滑动架(20)通过导向滑轨(21)滑动安装在两块组合块(19)之间,所述滑动架(20)的上端以及下端分别设有上铰接头(22)以及下铰接头(23),所述上铰接头(22)以及下铰接头(23)沿着夹头(12)的水平中线对称设置,所述上转动杆(13)以及下转动杆(15)均位于两块组合块(19)之间并沿着夹头(12)的水平中线对称设置,所述上转动杆(13)朝向夹头(12)内的一端设有上铰接端(28),所述上转动杆(13)的另一端连接上夹块(14),所述上转动杆(13)上设有位于上铰接端(28)与上夹块(14)之间的上铰接部(26),所述上转动杆(13)通过上铰接部(26)转动安装在两块组合块(19)之间,所述下转动杆(15)朝向夹头(12)内的一端设有下铰接端(29),所述下转动杆(15)的另一端连接下夹块(16),所述下转动杆(15)上设有位于下铰接端(29)与下夹块(16)之间的下铰接部(27),所述下转动杆(15)通过下铰接部(27)转动安装于两块组合块(19)之间,所述上铰接头(22)与下铰接头(23)之间的距离大于上铰接部(26)与下铰接部(27)之间的距离,所述上铰接头(22)与上铰接端(28)之间通过倾斜设置的上连杆(24)铰接,所述下铰接头(23)与下铰接端(29)之间通过倾斜设置的下连杆(25)铰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外壳生产中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驱动机构包括安装于吊装架(1)下端的双轴电机(8),所述双轴电机(8)位于两块移动板(10)之间,所述双轴电机(8)两端的输出轴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一根螺纹杆(9),两根螺纹杆(9)分别朝向两块移动板(10)延伸,所述螺纹杆(9)与吊装架(1)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板(10)上具有与螺纹杆(9)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螺纹杆(9)穿过对应的移动板(10)上的螺纹孔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李箱外壳生产中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架(1)的下方还设有两根第一导向杆(18),两根第一导向杆(18)分别位于双轴电机(8)的两侧并且与螺纹杆(9)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导向杆(18)的两端固定连接与吊装架(1)上,所述移动板(10)上具有两个分别与两根第一导向杆(18)相匹配的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杆(18)穿过对应的第一导向孔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外壳生产中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竖直安装于移动架(2)上的升降气缸(3),所述升降气缸(3)的伸缩杆朝下与吊装架(1)的上端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行李箱外壳生产中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架(1)连接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两根分别位于升降气缸(3)两侧的第二导向杆(4),所述第二导向杆(4)竖直设置,所述第二导向杆(4)的下端与吊装架(1)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架(2)上具有与第二导向杆(4)匹配的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杆(4)的上端穿过对应的第二导向孔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外壳生产中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水平贯穿滑动座设置的丝孔(7),所述丝孔(7)平行于横梁(6)设置,所述横梁(6)上转动设有一根与丝孔(7)配合的丝杆,所述丝杆通过旋转电机驱动转动。
CN202322164848.5U 2023-08-12 2023-08-12 一种行李箱外壳生产中的搬运装置 Active CN2207202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64848.5U CN220720232U (zh) 2023-08-12 2023-08-12 一种行李箱外壳生产中的搬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64848.5U CN220720232U (zh) 2023-08-12 2023-08-12 一种行李箱外壳生产中的搬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20232U true CN220720232U (zh) 2024-04-05

Family

ID=90484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64848.5U Active CN220720232U (zh) 2023-08-12 2023-08-12 一种行李箱外壳生产中的搬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202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01462A (zh) 一种适用于无模复合成形工艺的砂型装配工作台
CN220720232U (zh) 一种行李箱外壳生产中的搬运装置
JP2007261151A5 (zh)
CN112122594B (zh) 一种砂型翻转装置
CN110902605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锂电池模块自动堆垛设备
CN112776244A (zh) 人机协作的模具脱模生产线
CN204149386U (zh) 双模农业工程胎硫化机
CN212763378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维修用工作台
CN210188873U (zh) 一种焊接生产线
CN114347324B (zh) 硫化后胶塞片自动收集的装置及其收集方法
CN219155769U (zh) 一种机电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用下料抓取装置
CN220880464U (zh) 一种四脊喇叭天线生产压铸设备
CN221952029U (zh) 一种铝型材挤出设备中的调直交接装置
CN218227607U (zh) 立式注塑机快速换模辅助机构
CN218314759U (zh) 一种便于快速脱模的注塑模架
CN114571558B (zh) 自动打钉设备
CN220946515U (zh) 一种注塑成型塑料件自动化夹取下料装置
CN214816942U (zh) 管件截断设备用辅助搬运设备
CN216683035U (zh) 一种汽车顶棚成型装置
CN215625047U (zh) 一种布料打包机用提升装置
CN217945808U (zh) 一种自动化包装生产线
CN111590299B (zh) 一种全自动铁芯翻转出料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213622500U (zh) 一种薄膜卷轴芯自动上架机构
CN220947146U (zh) 一种光伏熔断器底座的自动侧面移印设备
CN219683948U (zh) 一种旋拆搬运机构及脱模旋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