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72694U - 电池包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电池包及汽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672694U CN220672694U CN202322336158.3U CN202322336158U CN220672694U CN 220672694 U CN220672694 U CN 220672694U CN 202322336158 U CN202322336158 U CN 202322336158U CN 220672694 U CN220672694 U CN 22067269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tery pack
- battery
- heat dissipation
- sub
-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2788 cri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及汽车。该电池包包括放置腔和电芯组,上述电芯组置于上述放置腔内;上述电芯组包括极柱面以及与上述极柱面相对设置的底面,上述极柱面设有连接极柱以及连接上述连接极柱的连接巴片,上述电池包还包括第一散热组件和第二散热组件,上述第一散热组件与上述连接巴片导热接触,上述第二散热组件与上述底面导热接触。该电池包结构简单,安装与装配方便,能够从电芯组的两端对电芯组进行散热,散热效果更好,保证了使用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及汽车。
背景技术
主流电池包在整车上安装的方式为挂载式,也即电池包挂在整车底盘下方,电池包与整车底盘互相独立,电池包壳体与整车底板之间留有5mm至30mm间隙,竖直方向上空间利用率低,不利于人机工程,同时限制了电池包高度和电池包电量提升。同时,电池包上壳体与整车底盘的地板有结构重复和功能重复,造成整车制造成本增大和成本浪费,并且汽车重量增加导致能耗也随之增加。
近两年市场上出现CTC(Cell to Chassis,电池-底盘一体化)的电池包结构,但当前市场上CTC结构基本是使用电池包上壳体代替整车底盘的地板,或者整车底盘地板代替电池包上盖,即电池包上壳体和整车底盘地板合并为一个部件,节省的部件有限,减重和降本效果有限。但是这种结构的设置,会使得电池包上盖与下壳体密封面、电池包与整车底盘密封面在同一高度,增加了密封难度和密封面积需求。同时,当前市场上CTC结构中电池包与整车底盘密封时,电池包内电池需参与密封受力,可能对电池造成应力损伤。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新型的电池包及汽车,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其结构简单,安装与装配方便,能够从电芯组的两端进行同时冷却和散热,提高了散热效果,保证了电池包的使用可靠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电池包包括放置腔和电芯组,上述电芯组置于上述放置腔内;上述电芯组包括极柱面以及与上述极柱面相对设置的底面,上述极柱面设有连接极柱以及连接上述连接极柱的连接巴片,上述电池包还包括第一散热组件和第二散热组件,上述第一散热组件与上述连接巴片导热接触,上述第二散热组件与上述底面导热接触。
可选地,上述电池包还包括电池框架,上述电池框架用于安装于车架本体的安装槽内,上述电池框架的下方开口处安装有上述第一散热组件,上方开口处安装有上述第二散热组件,上述电池框架、上述第一散热组件和上述第一散热组件围设成上述放置腔。
可选地,上述第二散热组件至少包括顶板,上述顶板内设置有液冷流道,上述底面与上述顶板之间的缝隙涂覆有导热结构胶,上述顶板用于与上述底面换热。
可选地,上述顶板与上述电池框架焊接连接,且上述顶板与上述安装槽的上端口齐平。
可选地,上述电芯组包括若干个沿第一方向堆叠的子模组,上述子模组包括若干列沿第二方向堆叠的若干个电芯单体以及分设于上述子模组两端的两个端板,两个上述端板之间夹设有若干个上述电芯单体。
可选地,上述第一散热组件包括底护板和设置于上述底护板与上述电芯组之间的子液冷板,上述子液冷板沿上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且固接于上述底护板,上述子液冷板与沿上述第一方向的至少一列上述连接巴片换热连接。
可选地,上述连接巴片与上述子液冷板之间的缝隙涂覆有导热结构胶。
可选地,相邻两个上述子模组之间夹设有缓冲件。
可选地,上述电池框架内沿上述第二方向延伸设置有压接横梁,上述压接横梁能够沿上述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上述电池框架内,并向上述子模组施加预设值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如上述任一方案所述的电池包。该汽车使用上述的电池包进行供电,降低了电池包的重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保证了电池包的机械强度和使用可靠性。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池包通过将电芯组容置于放置腔内,并且电芯组的底面与第二散热组件导热接触,极柱面上的连接极柱和连接巴片与第一散热组件导热接触,使得电芯组通过第一散热组件和第二散热组件进行换热,从而电芯组能够快速进行散热,并且散热均匀,电芯组内部温度也更加均匀。该电池包的结构简单,安装与装配方便,能够从电芯组的两端进行同时冷却和散热,提高了散热效果,保证了电池包的使用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池包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池包隐去车架本体后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池包部分机构的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散热组件未扣合时的电池包的轴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散热组件的轴测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池包的部分截面图。
图中:
100、车架本体;101、安装槽;110、安装横梁;
210、电池框架;211、压接横梁;212、连接梁;220、顶板;230、第一散热组件;231、子液冷板;232、底护板;233、支撑件;
300、电芯组;301、连接极柱;302、防爆阀;310、电芯单体;311、连接巴片;320、端板;330、缓冲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方向为图3中所示的X方向,也即子模组和电芯单体310的宽度方向;第二方向为图3中所示的Y方向,也即子模组和电芯单体310的长度方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互相垂直。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电池包包括放置腔和电芯组,上述电芯组置于上述放置腔内;上述电芯组包括极柱面以及与上述极柱面相对设置的底面,上述极柱面设有连接极柱以及连接上述连接极柱的连接巴片,上述电池包还包括第一散热组件和第二散热组件,上述第一散热组件与上述连接巴片导热接触,上述第二散热组件与上述底面导热接触。
该电池包通过将电芯组容置于放置腔内,并且电芯组的底面与第二散热组件导热接触,极柱面上的连接极柱和连接巴片与第一散热组件导热接触,使得电芯组通过第一散热组件和第二散热组件进行换热,从而电芯组能够快速进行散热,并且散热均匀,电芯组内部温度也更加均匀。该电池包的结构简单,安装与装配方便,能够从电芯组的两端进行同时冷却和散热,提高了散热效果,保证了电池包的使用可靠性。
具体而言,该电池包具体包括车架本体100、电池框架210和电芯组300,上述车架本体100具有安装槽101;上述电池框架210安装于上述安装槽101,上述电池框架210的上方开口处安装有顶板220,下方开口处安装有第一散热组件230,上述第二散热组件覆盖上述安装槽101,上述电池框架210、上述第二散热组件和上述第一散热组件230围设成放置腔;上述电芯组300包括设置有连接极柱301的极柱面以及与上述极柱面相对设置的底面;上述电芯组300堆叠设置于上述放置腔中,上述底面与上述第二散热组件导热连接,上述极柱面与上述第一散热组件230连接,上述第一散热组件230用于上述连接极柱301的换热。
在本实施例中,该电池包通过车架本体100和电池框架210互相连接,实现电池包与车辆的连接,车架本体100上的安装槽101用于安装电池框架210,电池框架210上下两个开口分别安装有第二散热组件和第一散热组件230,从而形成放置腔,放置腔内安装有电芯组300,电芯组300的底面与顶板220连接,极柱面与第一散热组件230连接,从而将电芯组300倒置,使得连接极柱301通过第一散热组件230进行换热,使得电芯组300能够快速进行散热;在进行电池包的安装时仅需先安装电池框架210与内部的电芯组300,再将电池框架210与车架本体100进行安装,减少了搬运车架本体100的步骤,安装更加方便。该电池包的结构简单,安装与装配方便,能够在降低电池包和整车重量、提高装配效率的同时,保证了电池包的机械强度和使用可靠性。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散热组件至少包括顶板220,顶板220内设置有液冷流道,上述底面与上述顶板220之间的缝隙涂覆有导热结构胶,上述顶板220用于与上述底面换热。这样设置的电池包,能够从上下两端对电芯组300进行散热,保证电芯组300的温度均匀,并且散热效率更高,提高了电池包的使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请继续参考图1,上述顶板220与上述电池框架210焊接连接,且上述顶板220与上述安装槽101的上端口齐平。顶板220还起到车架本体100的底盘作用,用于装配承载安装横梁110,安装横梁110用于安装驾驶室座椅等部件,省去在安装槽101的顶部额外安装防护板,从而简化了电池包的整体结构,进一步提高了电池包的装配效率、减轻了电池包的重量、减少了电池包的生产成本。
请参考图3和图4,电池框架210沿第二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梁212,连接梁212用于将该电池框架210安装于车架本体100上,具体是使用螺栓等连接件将连接梁212与车架本体100固接,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上述电芯组300包括若干个沿第一方向堆叠的子模组,上述子模组包括若干列沿第二方向堆叠的若干个电芯单体310以及分设于上述子模组两端的两个端板320,两个上述端板320之间夹设有若干个上述电芯单体310。通过将电芯组300分设为若干个堆叠的子模组,并且子模组由端板320和端板320之间的电芯单体310组成,使得子模组分别受力,将顶板220所受到的力分散至各个子模组,壁面中间的电芯单体310受力过大,保证了电池包的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可选地,相邻两个上述子模组之间夹设有缓冲件330。缓冲件330能够改善各子模组之间的受力情况,避免子模组内的电芯单体310受力过大,还能防止子模组之间发生碰撞,提高了电池包的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可选地,上述电池框架210内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有压接横梁211,上述压接横梁211能够沿上述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上述电池框架210内,并向上述子模组施加预设值的压力。压接横梁211将多个子模组压接固定,使得子模组内的电芯单体310能够收到预设值的压力,保证电池包内的电芯单体310在最佳压力下运行,提高其使用的可靠性和充放电时的效率。
如图4所示,相邻两个上述电芯单体310的上述连接极柱301通过连接巴片311导电连接。本实施例中,每个子模组包括2列电芯单体310,电芯单体310沿自身的长度方向堆叠设置有6个,一共沿第一方向堆叠有9列子模组;其中,沿第二方向堆叠的且位于最外侧的两列电芯单体310通过连接巴片311串联,其它相邻的电芯单体310通过连接巴片311并联,实现所有电芯单体310的电连接。具体连接巴片311的连接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所需的电压来设置,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4和图5所示,可选地,上述第一散热组件230包括底护板232和设置于上述底护板232与上述电芯组300之间的子液冷板231,上述子液冷板231沿上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且固接于上述底护板232,上述子液冷板231与沿第一方向的至少一列上述连接巴片311换热连接。由于连接极柱301位于电芯单体310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也即沿第二方向相邻的电芯单体310的相邻的连接极柱301距离较近,可以使用宽度较宽的子液冷板231覆盖两组连接极柱301也即两列连接巴片311,从而减少子液冷板231的数量,进一步减少部件数量,降低电池包的重量和生产成本,并降低安装难度。
可选地,上述连接巴片311与上述子液冷板231之间的缝隙涂覆有导热结构胶。导热结构胶不仅起到固定连接巴片311和子液冷板231的作用,还能够增大导热效率,更快地将电芯单体310的热量通过连接巴片311散出,从而增强电池包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如图6所示,电芯单体310沿长度方向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防爆阀302,用于防爆泄压,底护板232设置有与防爆阀302位置相对应的且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支承件,支撑件233内部中空,且开设有与防爆阀302位置对应的泄压孔,该支撑件233用于支撑电芯单体310,且不会阻挡防爆阀302的泄压功能,保证了电池包的使用安全性。
进一步地,子液冷板231由塑料材质挤压成型出流道而成,保证底护板232与电芯单体310之间的绝缘性,还能降低电池包的重量,提升能量密度并降低成本。
优选地,模组框架和连接梁212均为中空结构,且设置有加强筋,在降低重量的同时,保证机械强度不会降低。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如上述任一方案所述的电池包。该汽车使用上述的电池包进行供电,降低了电池包的重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保证了电池包的机械强度和使用可靠性。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电池包,包括:
放置腔;
电芯组(300),所述电芯组(300)置于所述放置腔内;
所述电芯组(300)包括极柱面以及与所述极柱面相对设置的底面,所述极柱面设有连接极柱(301)以及连接所述连接极柱(301)的连接巴片(311),
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还包括第一散热组件和第二散热组件,所述第一散热组件与所述连接巴片(311)导热接触,所述第二散热组件与所述底面导热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还包括电池框架(210),所述电池框架(210)用于安装于车架本体(100)的安装槽(101)内,所述电池框架(210)的下方开口处安装有所述第一散热组件,上方开口处安装有所述第二散热组件,所述电池框架(210)、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和所述第一散热组件(230)围设成所述放置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组件至少包括顶板(220),所述顶板(220)内设置有液冷流道,所述底面与所述顶板(220)之间的缝隙涂覆有导热结构胶,所述顶板(220)用于与所述底面换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20)与所述电池框架(210)焊接连接,且所述顶板(220)与所述安装槽(101)的上端口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组(300)包括若干个沿第一方向堆叠的子模组,所述子模组包括若干列沿第二方向堆叠的若干个电芯单体(310)以及分设于所述子模组两端的两个端板(320),两个所述端板(320)之间夹设有若干个所述电芯单体(3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组件(230)包括底护板(232)和设置于所述底护板(232)与所述电芯组(300)之间的子液冷板(231),所述子液冷板(231)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且固接于所述底护板(232),所述子液冷板(231)与沿所述第一方向的至少一列所述连接巴片(311)换热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巴片(311)与所述子液冷板(231)之间的缝隙涂覆有导热结构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子模组之间夹设有缓冲件(330)。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框架(210)内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设置有压接横梁(211),所述压接横梁(211)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电池框架(210)内,并向所述子模组施加预设值的压力。
10.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336158.3U CN220672694U (zh) | 2023-08-29 | 2023-08-29 | 电池包及汽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336158.3U CN220672694U (zh) | 2023-08-29 | 2023-08-29 | 电池包及汽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672694U true CN220672694U (zh) | 2024-03-26 |
Family
ID=90337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336158.3U Active CN220672694U (zh) | 2023-08-29 | 2023-08-29 | 电池包及汽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672694U (zh) |
-
2023
- 2023-08-29 CN CN202322336158.3U patent/CN22067269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7114799B2 (ja) | 電池パック、車両及びエネルギー蓄積装置 | |
EP4447197A1 (en) | Battery cooling system,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 |
CN110676421B (zh) | 电池模组及电动汽车 | |
CN213026305U (zh) | 动力电池包和车辆 | |
CN219203262U (zh) | 一种液冷组件和电池包 | |
CN220672694U (zh) | 电池包及汽车 | |
CN119812559A (zh) | 电池模组组件、电池包及车辆 | |
CN221009121U (zh) | 电池包和车辆 | |
CN210040357U (zh) |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 |
CN118315747A (zh) | 一种圆柱电池包及其组装方法 | |
CN219873701U (zh) | 一种用于电池包的冷却结构及电池包 | |
CN219267752U (zh) | 液冷板及具有该液冷板的液冷散热pack结构 | |
CN217788545U (zh) | 一种电池装置 | |
CN217823040U (zh) | 电池装置 | |
CN110649348A (zh) | 一种快速散热的电池包 | |
JP7480754B2 (ja) | 蓄電装置 | |
CN116759756A (zh) | 电池模组、电池模组装配方法及动力电池包 | |
CN212874588U (zh) | 一种电芯模组及电池包 | |
CN207602744U (zh) | 一种电池包及汽车 | |
CN222320344U (zh) | Ccs组件、电池包和车辆 | |
CN219610570U (zh) | 电池包及车辆 | |
CN219106291U (zh) | 电池模组及电池 | |
CN219979663U (zh) | 动力电池模块及具有其的电动车辆 | |
CN217062327U (zh) | 电池包 | |
CN216750117U (zh) |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