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69618U - 电控模块组件、室外机及暖通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控模块组件、室外机及暖通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69618U
CN220669618U CN202322385359.2U CN202322385359U CN220669618U CN 220669618 U CN220669618 U CN 220669618U CN 202322385359 U CN202322385359 U CN 202322385359U CN 220669618 U CN220669618 U CN 2206696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dissipation
electronic control
control module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8535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彦东
李东坡
陈柯壁
孙盼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8535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696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696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696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控模块组件、室外机以及暖通设备,电控模块组件包括电控模块以及散热部件,电控模块包括电控组件,电控组件包括电控板以及设于电控板的多个元器件,散热部件用于对电控模块散热且包括至少一个散热件,散热件包括散热主体,至少一个散热件的散热主体位于元器件的外周侧。根据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控模块组件,通过设置包括至少一个散热件的散热部件,使得至少一个散热件的散热主体位于元器件的外周侧,由于元器件的外周侧面积相对较大,可以增大元器件与散热部件之间的热传递面积,提升对元器件的散热效果,从而提升整个电控模块的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电控模块组件、室外机及暖通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控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控模块组件、室外机及暖通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电控模块工作时会产生较多的热量,为了保证电控模块稳定工作,通常对电控模块进行散热冷却。例如,有的采用散热部件与电控模块的元器件导热连接,元器件将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散热部件,并通过散热部件将热量散发出去,从而实现对电控模块的散热。
然而,相关技术中,由于散热部件与元器件位置关系的限制,导致散热效果不佳。因此,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控模块组件,通过设置包括至少一个散热件的散热部件,使得至少一个散热件的散热主体位于元器件的外周侧,由于元器件的外周侧面积相对较大,可以增大元器件与散热部件之间的热传递面积,提升对元器件的散热效果,从而提升整个电控模块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包括上述电控模块组件的室外机。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包括上述室外机的暖通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控模块组件,包括:电控模块,包括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包括电控板以及设于所述电控板的多个元器件;散热部件,用于对所述电控模块散热且包括至少一个散热件,所述散热件包括散热主体,至少一个所述散热件的所述散热主体位于所述元器件的外周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控模块组件,通过设置包括至少一个散热件的散热部件,使得至少一个散热件的散热主体位于元器件的外周侧,由于元器件的外周侧面积相对较大,可以增大元器件与散热部件之间的热传递面积,提升对元器件的散热效果,从而提升整个电控模块的散热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主体位于所述元器件的外周侧的所述散热件为第一散热件,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散热件的所述散热主体呈非直线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散热件的所述散热主体的至少部分沿元器件周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散热件的所述散热主体包括一个弯折部或沿所述第一散热件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包括沿所述第一散热件的延伸方向依次连接的多个弯折段,相邻两个所述弯折段之间具有夹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相邻两个所述弯折段之间的夹角范围为90~17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散热件还包括沿直线延伸的非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的与所述非弯折部连接的所述弯折段为第一弯折段,所述非弯折部与所述第一弯折段之间的夹角范围为90~17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主体位于所述元器件的外周侧的所述散热件为第一散热件,所述第一散热件的所述散热主体位于多个所述元器件的外周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主体位于所述元器件的外周侧的所述散热件为第一散热件,多个所述元器件中的至少部分沿所述电控板的长度方向排布并构成元器件组;所述第一散热件的所述散热主体沿所述元器件组的所述元器件的周向延伸;和/或,所述元器件组沿所述电控板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所述第一散热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主体位于所述元器件的外周侧的所述散热件为第一散热件,所述元器件的周侧表面为器件侧面,所述第一散热件的所述散热主体与所述器件侧面导热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主体位于所述元器件的外周侧的所述散热件为第一散热件,所述散热件为多个,多个所述散热件包括所述第一散热件和第二散热件,所述元器件的高度方向上的端面为器件端面,所述第二散热件的所述散热主体与所述器件端面导热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散热件的所述散热主体包括固定部和散热部,所述散热部形成有用于散热介质流动的散热通道,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电控板通过紧固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主体与所述元器件之间设有导热层;所述导热层包括导热胶、导热硅脂、导热垫或导热金属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主体形成为扁平状,所述散热主体的沿厚度方向的至少一侧与所述元器件相对或导热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控模块包括电控盒体,所述电控组件设于所述电控盒体内,所述电控盒体的内壁设有第一限位结构,至少部分所述散热件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配合,以对所述散热件限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槽,所述散热件的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第一限位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件内形成有供散热介质流动的散热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部件包括介质进管和介质出管,所述散热通道连通所述介质进管和所述介质出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件为并联设置的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介质进管和所述介质出管位于所述电控板的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散热件沿所述电控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多个所述散热件沿所述电控板的宽度方向排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控模块包括电控盒体,所述电控组件设于所述电控盒体内,所述电控盒体的内壁设有第二限位结构,所述介质进管以及所述介质出管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配合,以对所述介质进管以及所述介质出管限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件为相变散热元件且包括吸热段和散热段,所述散热件内的散热介质适于在所述吸热段与所述散热段之间循环流动,所述吸热段包括所述散热主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室外机,包括:室外机壳;室外换热器以及室外风机,设于所述室外机壳内;压缩机组件,设于所述室外机壳内;电控模块组件,设于所述室外机壳内且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控模块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室外机,通过设置包括至少一个散热件的散热部件,使得至少一个散热件的散热主体位于元器件的外周侧,由于元器件的外周侧面积相对较大,可以增大元器件与散热部件之间的热传递面积,提升对元器件的散热效果,从而提升整个电控模块的散热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室外机的冷媒循环系统包括用于对所述电控模块散热的冷却部,所述冷却部与所述散热部件导热连接或所述冷却部的至少部分构成所述散热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室外机还包括水路换热组件,所述水路换热组件包括水路换热器,所述水路换热器具有相互换热的水流通道和冷媒通道,所述水路换热器具有与所述冷媒通道均连通的冷媒进口以及冷媒出口,所述冷却部连接在所述冷媒出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进口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暖通设备,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室外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暖通设备,通过设置上述室外机,室外机通过设置包括至少一个散热件的散热部件,能够使得至少一个散热件的散热主体位于元器件的外周侧,由于元器件的外周侧面积相对较大,可以增大元器件与散热部件之间的热传递面积,提升对元器件的散热效果,从而提升整个电控模块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电控模块组件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电控模块组件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电控模块组件的散热部件与电控组件的位置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电控模块组件的电控盒体与散热部件的位置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的电控模块组件的散热部件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散热部件的第二散热件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电控模块组件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的电控模块组件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9是图7中的电控模块组件的散热部件与电控组件的位置示意图;
图10是图7中的电控模块组件的电控盒体与散热部件的位置示意图;
图11是图7中的电控模块组件的散热部件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室外机的简示图。
附图标记:
100、电控模块组件;101、室外机;
10、电控模块;11、电控组件;12、电控板;13、元器件;131、器件侧面;132、器件端面;14、元器件组;15、电控盒体;16、第一限位结构;17、第一限位槽;18、第二限位结构;
20、散热部件;21、散热件;22、第一散热件;23、散热主体;24、弯折部;25、弯折段;25a、第一弯折段;26、非弯折部;27、散热通道;28、介质进管;29、介质出管;
30、第二散热件;31、固定部;32、散热部;
40、室外机壳;41、室外风机;42、压缩机组件;43、水路换热器;431、第一冷媒进出口;432、第二冷媒进出口;44、水路进口;45、水路出口;46、节流部件;47、冷却部;48、连接管路;49、冷却旁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控模块组件100。
参照图1-图11,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控模块组件100,包括电控模块10以及散热部件20,电控模块10包括电控组件11,电控组件11包括电控板12以及设于电控板12的多个元器件13,散热部件20用于对电控模块10散热且包括至少一个散热件21,散热件21包括散热主体23,至少一个散热件21的散热主体23位于元器件13的外周侧。通过设置散热部件20,电控模块10在工作工程中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散热部件20进行散热,从而将电控组件11的温度控制在正常工作温度以内,以保证电控模块10运行的稳定性。
散热部件20包括至少一个散热件21,至少一个散热件21的散热主体23设置于元器件13的外周侧,元器件13与设置于外周侧的散热主体23进行热量交换,以实现散热部件20对元器件13的散热功能,由于元器件13的周侧面积相对较大,可以增大元器件13与散热部件20之间的热传递的面积,从而能够提升电控组件11中多个元器件13的散热效果,提升整个电控模块10的散热效果。另外,至少一个散热件21的散热主体23设置于元器件13的外周侧,能够充分利用元器件13外周侧的空间,使得散热部件20与元器件13的排布更加紧凑,从而使得电控模块组件100的结构更加紧凑,有利于减少电控模块组件100的体积。
散热部件20用于对电控模块10散热且包括至少一个散热件21,即散热部件20可以包括一个散热件21,也可以包括多个散热件21,以保证散热部件20对电控模块10的散热效果。
至少一个散热件21的散热主体23位于元器件13的外周侧,即可以是一个散热件21的散热主体23位于元器件13的外周侧,也可以是多个的散热件21的散热主体23位于元器件13的外周侧,以保证散热部件20对电控模块10的散热效果。
可选地,位于元器件13外周侧的散热件21可以与元器件13之间有一定的间隙以保持安全距离,元器件13可以通过热辐射的方式与设置于外周侧的散热件21的散热主体23进行热量交换,从而将元器件13的温度控制在正常工作温度以内。
可选地,位于元器件13外周侧的散热件21可以与元器件13直接接触,元器件13与设置于外周侧的散热件21的散热主体23直接导热连接并进行热量交换,从而将元器件13的温度控制在正常工作温度以内。
可选地,位于元器件13外周侧的散热件21可以与元器件13之间设置导热层,通过导热层进行导热连接,当元器件13在未绝缘密封的情况下时,导热层还可以起到绝缘保护的作用。例如,导热层可以选用导热胶、导热硅脂、导热垫,保证元器件13与散热件21热传递效果的同时,还可以起到绝缘保护的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控模块组件100,通过设置包括至少一个散热件21的散热部件20,使得至少一个散热件21的散热主体23位于元器件13的外周侧,由于元器件13的外周侧面积相对较大,可以增大元器件13与散热部件20之间的热传递面积,提升对元器件13的散热效果,从而提升整个电控模块10的散热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指的是两个及两个以上。
参照图3-图5及图9-图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散热主体23位于元器件13的外周侧的散热件21为第一散热件22,至少部分第一散热件22的散热主体23呈非直线延伸,例如可以是部分第一散热件22的散热主体23呈非直线延伸,也可以每个第一散热件22的散热主体23均呈非直线延伸。通过使得至少部分第一散热件22的散热主体23呈非直线延伸,非直线延伸的第一散热件22的散热主体23能够增大与元器件13的热传递的面积,从而提升散热效果。另外,电控模块10中的元器件13数量较多时,非直线延伸的散热件21能够与元器件13在电控模块10中的排布更加匹配,从而能够充分利用电控模块组件100的内部空间,使得散热部件20与元器件13的排布更加紧凑。
参照图3-图5及图9-图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散热件22的散热主体23的至少部分沿元器件13周向延伸。第一散热件22的散热主体23的至少部分沿元器件13周向延伸,即可以是第一散热件22的散热主体23的部分沿元器件13周向延伸,也可以是第一散热件22的散热主体23均沿元器件13的周向延伸
通过此设置,沿元器件13周向延伸的第一散热件22可以增加第一散热件22的散热主体23与元器件13的热传递的面积,一定程度上提高第一散热件22的散热效率,从而能够保证第一散热件22对元器件13的散热效果。
需要解释的是,元器件13的高度是指元器件13相对于电控板12的凸出高度尺寸,元器件13的周向是指与元器件13的高度方向垂直的方向。
参照图3、图5、图9以及图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散热件22的散热主体23包括一个弯折部24或沿第一散热件22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弯折部24,弯折部24包括沿第一散热件22的延伸方向依次连接的多个弯折段25,相邻两个弯折段25之间具有夹角。通过设置弯折部24,能够增加散热主体23与元器件13热传递的面积,从而能够保证散热主体23对元器件13的散热效果。弯折段25沿第一散热件22的延伸方向以此连接形成弯折部24,结构较为简单,一定程度上能够方便弯折部24的加工制作。
需要解释的是,若相邻两个弯折段25均为平直结构,相邻两个弯折段25之间的夹角指的是两个平直结构所在的直线之间的夹角;若两个弯折段25的至少部分均包含圆弧结构,相邻两个折弯段之间的夹角指的是其中一个弯折段25的圆弧结构处的任意一点的切线与另一个弯折段25的圆弧结构处的任意一点的切线之间的夹角;若两个弯折段25的其中一个为平直结构,另一个弯折段25的至少部分包含圆弧结构,相邻两个弯折段25之间夹角指的是平直结构所在的直线与另一个弯折段25的圆弧结构处的任意一点的切线之间的夹角。
例如,参照图3及图5,第一散热件22包括沿第一散热件22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的三个弯折部24,通过此设置,能够提升散热主体23对元器件13的散热效果。
例如,参照图3及图5,弯折部24包括沿第一散热件22的延伸方向依次连接的三个弯折段25,相邻两个弯折段25之间具有夹角。通过此设置,可以使得弯折部24的结构较为简单,方便生产加工。
参照图3、图5、图9以及图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相邻两个弯折段25之间的夹角范围为90~170°,例如相邻两个弯折段25之间的夹角可以为9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等。通过将相邻两个弯折段25之间的夹角设置在90~170°,能够使得两个弯折段25之间有较大的夹角,使得弯折部24的弯折程度较小,方便加工制造;另外,在散热件21内形成有供散热介质流动的散热通道27时,在散热介质流经两个弯折段25之间的部分时,若两个弯折段25之间的夹角过小,会对散热介质的流动造成较大的阻力,通过将两个弯折段25之间的夹角设置为90°~170°,可以降低散热介质流经两个弯折段25之间的部分时的阻力,能够保证弯折段25的导流效果,从而保证散热件21中的散热介质能够流动顺畅,保证散热件21对元器件13的散热效果,避免散热介质流动不畅的情况发生。
参照图3、图5、图9以及图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散热件22还包括沿直线延伸的非弯折部26,弯折部24的与非弯折部26连接的弯折段25为第一弯折段25a,非弯折部26与第一弯折段25a之间的夹角范围为90~170°。通过设置非弯折部26,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第一散热件22的加工难度及生产成本。另外,在散热件21内形成有供散热介质流动的散热通道27时,在散热介质流经非弯折部26与第一弯折段25a之间的部分时,若非弯折部26与第一弯折段25a之间的夹角过小,会对散热介质的流动造成较大的阻力,通过将非弯折部26与第一弯折段25a之间的夹角设置为90°~170°,可以降低散热介质流经非弯折部26与第一弯折段25a之间的部分时的阻力,能够保证第一散热件22的导流效果,从而保证散热件21中的散热介质能够流动顺畅,保证散热件21对元器件13的散热效果,避免散热介质流动不畅的情况发生,同时,通过设置非弯折部26,能够进一步有利于散热介质在散热通道27中的流动。另外,非折弯部26还可以用于对发热量较小的元器件进行散热,或对排布紧密的元器件区域进行散热。
需要解释的是,若第一弯折段25a位平直结构,非弯折部26与第一弯折段25a之间的夹角指的是非弯折段25与第一弯折段25a所在直线之间的夹角;若第一弯折段25a的至少部分包括圆弧结构,非弯折部26与第一弯折段25a之间的夹角指的是非弯折段25所在直线与第一弯折段25a的圆弧结构的任意一点的切线之间的夹角。
参照图3、图5、图9以及图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散热主体23位于元器件13的外周侧的散热件21为第一散热件22,第一散热件22的散热主体23位于多个元器件13的外周侧。通过此设置,同一个第一散热件22能够提升多个元器件13的散热效果,从而能够减少第一散热件22的设置,一定程度上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能够降低散热部件20在电控模块组件100中的空间占有率,提升电控模块组件100的空间利用率。
参照图3、图5、图9以及图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散热主体23位于元器件13的外周侧的散热件21为第一散热件22,多个元器件13中的至少部分沿电控板12的长度方向排布并构成元器件组11,第一散热件22的散热主体23沿元器件组11的元器件13的周向延伸。通过设置元器件组11,可以使得电控模块组件100内部的空间布局区域化、合理化,同时能够方便第一散热件22的布置,充分利用电控模块组件100的内部空间。第一散热件22的散热主体23沿元器件组11的元器件13的周向延伸,能够保证元器件组11中的多个元器件13的散热效果,从而提升整个电控模块10的散热效果。
多个元器件13中的至少部分沿电控板12的长度方向排布并构成元器件组11,即可以多个元器件13中的部分元器件13沿电控板12的长度方向排布并构成元器件组11,也可以是多个元器件13均沿电控板12的长度方向排布并构成元器件组11。
例如,参照图3,七个元器件13沿电控板12的长度方向排布并构成元器件组11,第一散热件22的散热主体23沿元器件组11中的七个元器件13的周向延伸,以保证元器件组11中每个元器件13的散热效果。
参照图9及图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散热主体23位于元器件13的外周侧的散热件21为第一散热件22,多个元器件13中的至少部分沿电控板12的长度方向排布并构成元器件组11,元器件组11沿电控板12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第一散热件22。通过设置元器件组11,可以使得电控模块组件100内部的空间布局区域化、合理化,同时能够方便第一散热件22的布置,充分利用电控模块组件100的内部空间。通过在元器件组11沿电控板12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第一散热件22,能够增大散热主体23与元器件13外周侧的热传递的面积,从而能够提高元器件13的散热效果,从而提升整个电控模块10的散热效果。
多个元器件13中的至少部分沿电控板12的长度方向排布并构成元器件组11,即可以多个元器件13中的部分元器件13沿电控板12的长度方向排布并构成元器件组11,也可以是多个元器件13均沿电控板12的长度方向排布并构成元器件组11。
例如,参照图8,七个元器件13沿电控板12的长度方向排布并构成元器件组11,元器件组11沿电控板12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散热件22,两个第一散热件22能够保证元器件组11中每个元器件13的散热效果。
参照图3-图5及图9-图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散热主体23位于元器件13的外周侧的散热件21为第一散热件22,元器件13的周侧表面为器件侧面131,第一散热件22的散热主体23与器件侧面131导热连接。通过此设置,与第一散热件22的散热主体23导热连接的元器件13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能够在器件侧面131与第一散热件22的散热主体23进行热量交换,从而将元器件13的温度控制在正常工作温度以内,以保证元器件13工作的稳定性。元器件13的器件侧面131的面积相对较大,因此可以增大散热主体23与元器件13的导热面积,从而提升第一散热件22对元器件13的散热效果。
可选地,第一散热件22的散热主体23与器件侧面131导热连接,可以使第一散热件22的散热主体23与器件侧面131直接导热连接,也可以是第一散热件22的散热主体23与器件侧面131通过导热层导热连接。
参照图3-图5及图9-图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散热主体23位于元器件13的外周侧的散热件21为第一散热件22,散热件21为多个,多个散热件21包括第一散热件22和第二散热件30,元器件13的高度方向上的端面为器件端面132,第二散热件30的散热主体23与器件端面132导热连接。通过此设置,与第二散热件30的散热主体23导热连接的元器件13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能够在器件端面132与第二散热件30的散热主体23进行热量交换,从而将元器件13的温度控制在正常工作温度以内,以保证元器件13工作的稳定性。
其中,一个第二散热件30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元器件23的器件端面132导热连接,一个第二散热件30可以对其中一个元器件23散热,一个第二散热件30可以对多个元器件23散热。
可选地,第二散热件30可以是平直结构,使得第二散热件30的结构简单,方便加工成型,并且在第二散热件30内流动散热介质时,有利于散热介质的顺畅流动,保证散热效果。
可选地,第二散热件30可以是弯折设置,例如第二散热件30与多个元器件23导热连接或导热接触时,第二散热件30可以在元器件23的高度方向上进行折弯,以使得第二散热件30可以与多个高度不同的元器件的器件端面132均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导热连接,该设置可以减少第二散热件30的数量,实现单个第二散热件30同时对多个元器件23进行散热。
例如,参照图3及图9,散热主体23位于元器件13外周侧的散热件21为第一散热件22,与第一散热件22产生热传递的元器件13数量较多、排布复杂且元器件13的外周侧的面积相对较大,通过设置第一散热件22,能够增大元器件13与散热部件20之间的热传递的面积,从而能够提升电控组件11中多个元器件13的散热效果;散热主体23位于器件端面132的散热件21为第二散热件30,与第二散热件30导热连接元器件13数量为一个,此元器件13的器件端面132为平直结构且器件端面132的面积相较于外周侧的面积较大,通过设置与器件端面132导热连接的第二散热件30,能够增大元器件13与散热部件20之间的导热面积,从而能够提升此元器件13的散热效果,另外,与器件端面132导热连接的第二散热件30,结构较为简单,能够便于第二散热件30的加工及制作。
参照图3-图6及图9-图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二散热件30的散热主体23包括固定部31和散热部32,散热部32形成有用于散热介质流动的散热通道27,固定部31与电控板12通过紧固件连接。通过设置固定部31,固定部31与电控板12可以通过紧固件连接,能够对第二散热件30起到定位作用,保证第二散热件30位置的稳定性,避免第二散热件30因为位置不稳定而影响对元器件13的散热效果。散热部32形成有用于散热介质流动的散热通道27,散热通道27对散热介质起到导流的作用,散热介质通过散热通道27流经元器件13,能够与元器件13进行热量交换,从而实现对元器件13的散热功能。
参照图1-图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散热主体23与元器件13之间设有导热层,以保证散热主体23与元器件13之间的连接及导热效果。
可选地,导热层包括导热胶、导热硅脂、导热垫以及导热金属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例如,导热层可以为导热胶、导热硅脂、导热垫或导热金属;导热层也可以包括导热胶、导热硅脂、导热垫和导热金属中的至少两种,在导热层包括导热胶、导热硅脂、导热垫和导热金属中的至少两种时,两种导热结构可以是沿导热层的厚度方向叠置,两种导热结构也可以相互混合形成导热层。
参照图3-图5及图9-图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散热主体23形成为扁平状,散热主体23的沿厚度方向的至少一侧与元器件13相对或导热连接。扁平状的散热主体23与元器件13的接触面结较大,能够较大程度的提高元器件13与散热主体23之间的热传递的面积,从而提升元器件13的散热效果,同时,扁平状的散热主体23能够较大程度的降低散热件21的空间占有率。
散热主体23的厚度方向上的至少一侧与元器件13导热连接,即可以是散热主体23厚度方向上的一侧与元器件13导热连接,也可以是散热主体23厚度方向的两侧均与元器件13导热连接。
参照图5及图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电控模块10包括电控盒体15,电控组件11设于电控盒体15内,电控盒体15的内壁设有第一限位结构16,至少部分散热件21与第一限位结构16配合,以对散热件21限位。电控盒体15能够对其内部的电控模块10和散热部件20起到隔绝或保护作用,避免电控盒体15外部的灰尘进入电控盒体15的内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电控盒体15内部零部件的使用寿命。电控盒体15的内壁设有第一限位结构16,至少部分散热件21与第一限位结构16配合,此设置能够实现对散热件21的限位作用,能够保证散热件21位置的稳定性,从而保证散热件21对元器件13散热效果的稳定性。
至少部分散热件21与第一限位结构16配合,即可以是部分散热件21与第一限位结构16配合,也可以是所有散热件21均与第一限位结构16配合。
参照图5及图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限位结构16包括第一限位槽17,散热件21的至少部分容纳于第一限位槽17,例如可以是散热件21的部分容纳于第一限位槽17,也可以是整个散热件21均容纳于第一限位槽17。第一限位结构16通过第一限位槽17实现对散热件21的限位作用,散热件21的部分容纳与第一限位槽17使得散热件21的装配过程较为简单,且限位效果好。
散热件21的部分容纳于第一限位槽17,即可以是散热件21的部分容纳于第一限位槽17,也可以是散热件21的整体均容纳于第一限位槽17,以实现第一限位槽17的限位效果。
参照图3-图6以及图9-图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散热件21内形成有供散热介质流动的散热通道27。散热介质通过在散热通道27中流动,可以吸收元器件13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从而实现散热部件20的散热功能。同时,散热通道27对散热介质还可以起到导流的作用。
参照图3-图5及图9-图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散热部件20包括介质进管28和介质出管29,散热通道27连通介质进管28和介质出管29。散热介质从介质进管28进入散热通道27,在散热通道27中吸收元器件13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后,从介质出管29流出。通过此设置,结构简单的同时散热效率较高。
参照图3-图5及图9-图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散热件21为并联设置的多个。散热件21通过并联设置,能够共用同一个介质进管28和同一个介质出管29,因此能够减少电控模块组件100中介质进管28及介质出管29的设置,降低生产成本,同时,结构简单,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另外,并联设置的多个散热件21能够对元器件13的散热更加均匀,从而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
例如,参照图3及图5,散热部件20包括两个散热件21,两个散热件21并联设置,能够提升元器件13的散热效果,同时,结构简单,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散热介质从介质进管28分别进入两个散热件21的散热通道27,在流动过程中吸收与两个散热件21的散热主体23分别进行热传递的元器件13的热量后,于介质出管29汇集后从介质出管29流出,从而使得元器件13的散热更加均匀,能够进一步提高散热部件20的散热效果。
再例如,参照图9及图11,散热部件20包括三个散热件21,三个散热件21并联设置,能够提升元器件13的散热效果,同时,结构简单,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散热介质从介质进管28分别进入三个散热件21的散热通道27,在流动过程中吸收与三个散热件21的散热主体23分别进行热传递的元器件13的热量后,于介质出管29汇集后从介质出管29流出,从而使得元器件13的散热更加均匀,能够进一步提高散热部件20的散热效果。
参照图3-图5及图9-图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介质进管28和介质出管29位于电控板12的长度方向(参照图3及图8的e1方向)的两侧,散热件21沿电控板12的长度方向延伸,多个散热件21沿电控板12的宽度方向(参照图3及图8的e2方向)排布。通过此设置,使得介质进管28、介质出管29及散热通道27的结构简单,同时能够充分利用电池模块组件的内部空间,布局较为合理。另外,散热件21沿电控板12的长度方向延伸,能够接触电控板12上更多的元器件13,从而提升散热部件20的散热效果;并且,可以减少散热件21的数量,可以缩短介质进管28以及介质出管29的长度。
例如,参照图3,散热件21沿电控板12的长度方向延伸,两个散热件21沿电控板12的宽度方向排布。
再例如,参照图8,散热件21沿电控板12的长度方向延伸,三个散热件21沿电控板12的宽度方向排布。
参照图5及图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电控模块10包括电控盒体15,电控组件11设于电控盒体15内,电控盒体15的内壁设有第二限位结构18,介质进管28以及介质出管29与第二限位结构18配合,以对介质进管28以及介质出管29限位。电控盒体15能够对其内部的电控模块10和散热部件20起到隔绝或保护作用,避免电控盒体15外部的灰尘进入电控盒体15的内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电控盒体15内部零部件的使用寿命。电控盒体15的内壁设有第二限位结构18,能够实现电控盒体15对介质进管28及介质出管29的限位作用,能够保证介质进管28以及介质出管29的位置的稳定性,从而保证散热件21对元器件13的散热效果的稳定性。
参照图1-图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件21为相变散热元件且包括吸热段和散热段,所述散热件21内的散热介质适于在所述吸热段与所述散热段之间循环流动,所述吸热段包括所述散热主体23。散热件21的吸热段用于吸收元器件13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以实现对元器件13散热功能,散热件21的散热段用于散热介质的散热,可以使得散热介质散热完成后再次流动至散热段吸收热量,从而实现散热介质在吸热段与散热段之间的循环流动。
散热件21在工作过程中,位于吸热段的散热介质处于液态的状态,液态的散热介质吸收元器件13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后,将从液态转换为气态并通过散热通道27流至散热段,气态的散热介质在散热段冷凝,由高温气态转再次化为低温液态,最后再通过散热通道27流至吸热段,再次吸收元器件13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下一次散热循环。散热介质在吸热段与散热段之间循环流动,通过散热介质在散热通道27内的相变完成吸热和散热的功能,从而实现散热件21对元器件13的循环散热的功能。
参照图1-图12,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室外机101,包括室外机壳40、室外换热器、室外风机41、压缩机组件42以及电控模块组件100。室外换热器、室外风机41、压缩机组件42以及电控模块组件100均设于室外机壳40内,且电控模块组件10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控模块组件100。室外机101在工作过程中,电控模块10的温度升高,通过在电控模块组件100中设置散热部件20,电控模块10在工作工程中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散热部件20进行散热,从而将电控组件11的温度控制在正常工作温度以内,以保证电控模块10运行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室外机101,通过设置包括至少一个散热件21的散热部件20,使得至少一个散热件21的散热主体23位于元器件13的外周侧,由于元器件13的外周侧面积相对较大,可以增大元器件13与散热部件20之间的热传递面积,提升对元器件13的散热效果,从而提升整个电控模块10的散热效果。
参照图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室外机101的冷媒循环系统包括用于对电控模块10散热的冷却部47,冷却部47与散热部件20导热连接或冷却部47的至少部分构成散热部件20。室外机101的冷媒循环系统包括用于对电控模块10散热的冷却部47,通过此设置,可以利用冷媒循环系统中的冷媒带走电控模块10产生的热量。
其中,冷却部47与散热部件20导热连接,电控模块10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部件20传递至冷却部47,再通过流经冷却部47的冷媒将热量带走,从而可以实现冷媒对电控模块10的间接散热冷却
冷却部47的至少部分构成散热部件20,即可以使冷却部47的部分构成散热部件20,也可以是冷却部47均属于散热部件20。电控模块10产生的热量可以直接传递给冷却部47,通过流经冷却部47的冷媒将热量带走,从而可以实现冷媒对电控模块10的间接散热冷却。此种设置结构简单,可以省去连接在冷却部47与电控模块10之间的导热件,并且可以使得冷却部47更好地吸收电控模块10产生的热量。
参照图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室外机101还包括水路换热组件,水路换热组件包括水路换热器43,水路换热器43具有相互换热的水流通道和冷媒通道,水路换热器43具有与冷媒通道均连通的冷媒进口以及冷媒出口,冷却部47连接在冷媒出口与室外换热器的进口之间。水路换热器43中的水流通道和冷媒通道通过相互换热,能够实现水路换热器43的换热功能。冷媒循环系统中的冷媒进入水路换热器43的冷媒通道后,水流通道中的水与冷媒通道中的冷媒进行相互换热,水流通道中的水经过换热流出水路换热器43后,可以改变水的温度,将温度调节至预设温度的水可以引入至室内以与生活用水进行换热或者引入室内机的室内换热器中,以调节室内空气温度。
可选地,水路换热器43可以为板式换热器。
水路换热器43具有与冷媒通道均连通的第一冷媒进出口431以及第二冷媒进出口432,冷媒从第一冷媒进出口431和第二冷媒进出口432中的一个流入冷媒通道且从第一冷媒进出口431和第二冷媒进出口432中的另一个流出冷媒通道。室外换热器具有第一换热进出口以及第二换热进出口,冷媒从第一换热进出口以及第二换热进出口中的一个流入室外换热器且从第一换热进出口以及第二换热进出口中的另一个流出室外换热器。其中,冷却部47连接在第二冷媒进出口432与第一换热进出口之间。
例如,在室外换热器起到蒸发器的作用,水路换热器43起到冷凝器的作用的情况下,从压缩机组件42排出的冷媒经第一冷媒进出口431流入水路换热器43的冷媒通道中,并从第二冷媒进出口432流出,从水路换热器43流出的冷媒,可以流经冷却部47,并带走电控模块10产生的热量,从冷却部47流出的冷媒从第一换热进出口流入室外换热器中,并从第二换热进出口流出室外换热器,再次回到压缩机继续压缩循环。冷媒循环系统中的冷媒进入水路换热器43的冷媒通道后,水流通道中的水与冷媒通道中的冷媒进行相互换热,换热完成后冷媒流经冷却部47,此时,流入冷却部47的冷媒经水路换热器43换热后温度较低,流经冷却部47的冷媒可以实现对电控模块10的散热功能。并且,相对于冷媒循环系统中回气管部分的冷媒温度,利用流经水路换热器43后且流入室外换热器之前的冷媒在实现满足对电控模块10散热的同时,该部分冷媒的温度相对回气管部分的冷媒温度高一些,可以降低利用冷媒对电控模块10散热导致的凝露风险。此外,利用流经水路换热器43后的冷媒对电控模块10进行散热,可以优先保证水路换热器43的换热性能,确保室内换热需求得到满足。
在室外换热器起到冷凝器作用,水路换热器43起到蒸发器的作用的情况下,从压缩机组件42排出的冷媒经第二换热进出口流入室外换热器中,并从第一换热进出口流出,从室外换热器流出的冷媒,可以流经冷却部47,并带走电控模块10产生的热量,从冷却部47流出的冷媒从第二冷媒进出口432流入水路换热器43中,并从第一冷媒进出口431流出水路换热器43,再次回到压缩机继续压缩循环。冷媒循环系统中的冷媒进入室外换热器进行换热,换热完成后冷媒流经冷却部47,此时,流入冷却部47的冷媒经室外换热器换热后温度较低,流经冷却部47的冷媒可以实现对电控模块10的散热功能。并且,相对于冷媒循环系统中回气管部分的冷媒温度,利用流经室外换热器后且流入水路换热器43之前的冷媒在实现满足对电控模块10散热的同时,该部分冷媒的温度相对回气管部分的冷媒温度高一些,可以降低利用冷媒对电控模块10散热导致的凝露风险。
参照图1-图12,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暖通设备,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室外机101。其中,暖通设备可以为空调系统、热泵系统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暖通设备,通过设置上述室外机101,室外机101通过设置包括至少一个散热件21的散热部件20,能够使得至少一个散热件21的散热主体23位于元器件13的外周侧,由于元器件13的外周侧面积相对较大,可以增大元器件13与散热部件20之间的热传递面积,提升对元器件13的散热效果,从而提升整个电控模块10的散热效果。
下面参照图1-图6以及图1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电控模块组件100。
参照图1-图6以及图12,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室外机101,在该实施例中,该室外机101为空调室外机101,空调室外机101包括室外机壳40、室外换热器、室外风机41、压缩机组件42、电控模块组件100、冷媒循环系统、水路换热组件以及节流部件46。室外机壳40内具有风机腔和压缩机腔,室外换热器以及室外风机41位于风机腔,压缩机组件42位于压缩机腔。
电控模块组件100包括电控模块10和散热部件20,电控模块10包括电控组件11及电控盒体15,电控组件11包括电控板12以及设于电控板12的多个元器件13,散热部件20用于对电控模块10散热且包括两个散热件21,分别为第一散热件22以及第二散热件30,散热件21包括散热主体23,其中一个散热件21的散热主体23位于元器件13的外周侧。
散热主体23位于元器件13的外周侧的散热件21为第一散热件22,第一散热件22的散热主体23呈非直线延伸。第一散热件22的散热主体23沿元器件13的周向延伸。第一散热件22的散热主体23三个弯折部24,弯折部24包括沿第一散热件22的延伸方向依次连接的三个弯折段25,相邻两个弯折段25之间具有夹角,相邻两个弯折段25之间的夹角范围为90~170°。第一散热件22还包括沿直线延伸的非弯折部26,弯折部24的与非弯折部26连接的弯折段25为第一弯折段25a,非弯折部26与第一弯折段25a之间的夹角范围为90~170°。多个元器件13中的至少部分沿电控板12的长度方向排布并构成元器件组11,第一散热件22的散热主体23绕设于元器件组11的元器件13的外周侧。
元器件13的周侧表面为器件侧面131,第一散热件22的散热主体23与器件侧面131导热连接,元器件13的高度方向上的端面为器件端面132,第二散热件30的散热主体23与器件端面132导热连接。第二散热件30的散热主体23包括固定部31和散热部32,散热部32形成有用于散热介质流动的散热通道27,固定部31与电控板12通过紧固件连接。散热主体23与元器件13之间设有导热层,导热层为、导热硅脂。散热主体23形成为扁平状,散热主体23的沿厚度方向的至少一侧与元器件13相对或导热连接。
电控组件11设于电控盒体15内,电控盒体15的内壁设有第一限位结构16,第一散热件22与第一限位结构16配合,以对第一散热件22限位。第一限位结构16包括第一限位槽17,第一散热件22的部分容纳于第一限位槽17。
散热件21内形成有供散热介质流动的散热通道27,散热部件20包括介质进管28和介质出管29,散热通道27连通介质进管28和介质出管29,第一散热件22与第二散热件30并联设置。介质进管28和介质出管29位于电控板12的长度方向的两侧,散热件21沿电控板12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散热件22与第二散热件30沿电控板12的宽度方向排布。电控盒体15的内壁还设有第二限位结构18,介质进管28以及介质出管29与第二限位结构18配合,以对介质进管28以及介质出管29限位。
水路换热组件包括水路换热器43,水路换热器43包括水路进口44以及水路出口45,水路换热器43还具有相互换热的水流通道和冷媒通道,冷媒循环系统中的冷媒进入水路换热器43的冷媒通道后,水流通道中的水与冷媒通道中的冷媒进行相互换热,水流通道中的水从水路进口44进入,并经过换热流出水路换热器43后从水路出口45流出,可以改变水的温度,将温度调节至预设温度的水可以引入至室内以提供生活用水或者引入室内机的室内换热器中,以调节室内空气温度。
水路换热器43具有与冷媒通道均连通的第一冷媒进出口431以及第二冷媒进出口432,冷媒从第一冷媒进出口431和第二冷媒进出口432中的一个流入冷媒通道且从第一冷媒进出口431和第二冷媒进出口432中的另一个流出冷媒通道。室外换热器具有第一换热进出口以及第二换热进出口,冷媒从第一换热进出口以及第二换热进出口中的一个流入室外换热器且从第一换热进出口以及第二换热进出口中的另一个流出室外换热器。其中,冷却部47连接在第二冷媒进出口432与第一换热进出口之间。
冷却部47连接在室外换热器与水路换热器43之间,由于是利用室外换热器与水路换热器43之间的冷媒对电控模块10进行散热,流经水路换热器43与室外换热器之间的冷媒的温度可以满足对电控模块10的散热冷却效果,同时由于该部分的冷媒温度相对回气管部分的冷媒的温度高一些,可以减少或避免利用冷媒对电控模块10进行冷却散热而产生的凝露现象,从而提高整机的安全性。其中,室外换热器与水路换热器43之间设置有节流部件46,以调节室外换热器与水路换热器43之间冷媒的流量。
冷媒循环系统包括连接在水路换热器43的冷媒通道与换热器之间的连接管路48和冷却旁路49,冷却旁路49和连接管路48的部分并联连接,冷却旁路49的一部分构成冷却部47。冷媒系统的连接管路48中的冷媒用于保证室内换热性能,以实现温度调节的功能;冷却旁路49的冷却部47中的冷媒用于满足电控模块10的降温需求,实现对电控模块10的散热功能。通过将主管路的出口段的至少部分与冷却旁路49并联设置,在完成电控模块10散热功能的同时,能够保证室外机101的性能。
室外机101通过设置包括两个散热件21的散热部件20,能够使得第一散热件22的散热主体23位于元器件13的外周侧,由于元器件13的外周侧面积相对较大,可以增大元器件13与散热部件20之间的热传递面积,提升对元器件13的散热效果,从而提升整个电控模块10的散热效果。
下面参照图7-图1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电控模块组件100。
参照图7-图12,在该实施例中,与图1-图6中的电控模块组件100的不同点在于,散热部件20包括三个散热件21,分别为两个第一散热件22以及一个第二散热件30,两个第一散热件22设置有一个折弯部,且折弯部包含三个折弯段。
另外,两个第一散热件22设置于元器件组11沿电控板12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两个第一散热件22以及一个第二散热件30并联连接。两个第一散热件22位于元器件13的外周侧,且沿电控板12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可以增大元器件13与散热部件20之间的热传递面积,提升对元器件13的散热效果,从而提升整个电控模块10的散热效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5)

1.一种电控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控模块,包括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包括电控板以及设于所述电控板的多个元器件;
散热部件,用于对所述电控模块散热且包括至少一个散热件,所述散热件包括散热主体,至少一个所述散热件的所述散热主体位于所述元器件的外周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主体位于所述元器件的外周侧的所述散热件为第一散热件,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散热件的所述散热主体呈非直线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件的所述散热主体的至少部分沿元器件周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件的所述散热主体包括一个弯折部或沿所述第一散热件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包括沿所述第一散热件的延伸方向依次连接的多个弯折段,相邻两个所述弯折段之间具有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控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弯折段之间的夹角范围为90~17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控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件还包括沿直线延伸的非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的与所述非弯折部连接的所述弯折段为第一弯折段,所述非弯折部与所述第一弯折段之间的夹角范围为90~17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主体位于所述元器件的外周侧的所述散热件为第一散热件,所述第一散热件的所述散热主体位于多个所述元器件的外周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主体位于所述元器件的外周侧的所述散热件为第一散热件,多个所述元器件中的至少部分沿所述电控板的长度方向排布并构成元器件组;
所述第一散热件的所述散热主体沿所述元器件组的所述元器件的周向延伸;和/或,所述元器件组沿所述电控板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所述第一散热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主体位于所述元器件的外周侧的所述散热件为第一散热件,所述元器件的周侧表面为器件侧面,所述第一散热件的所述散热主体与所述器件侧面导热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主体位于所述元器件的外周侧的所述散热件为第一散热件,所述散热件为多个,多个所述散热件包括所述第一散热件和第二散热件,所述元器件的高度方向上的端面为器件端面,所述第二散热件的所述散热主体与所述器件端面导热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控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件的所述散热主体包括固定部和散热部,所述散热部形成有用于散热介质流动的散热通道,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电控板通过紧固件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主体与所述元器件之间设有导热层;所述导热层包括导热胶、导热硅脂、导热垫以及导热金属中的一种或多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主体形成为扁平状,所述散热主体的沿厚度方向的至少一侧与所述元器件相对或导热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模块包括电控盒体,所述电控组件设于所述电控盒体内,所述电控盒体的内壁设有第一限位结构,至少部分所述散热件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配合,以对所述散热件限位。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控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槽,所述散热件的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第一限位槽。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内形成有供散热介质流动的散热通道。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控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件包括介质进管和介质出管,所述散热通道连通所述介质进管和所述介质出管。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控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为并联设置的多个。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控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进管和所述介质出管位于所述电控板的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散热件沿所述电控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多个所述散热件沿所述电控板的宽度方向排布。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控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模块包括电控盒体,所述电控组件设于所述电控盒体内,所述电控盒体的内壁设有第二限位结构,所述介质进管以及所述介质出管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配合,以对所述介质进管以及所述介质出管限位。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控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为相变散热元件且包括吸热段和散热段,所述散热件内的散热介质适于在所述吸热段与所述散热段之间循环流动,所述吸热段包括所述散热主体。
22.一种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室外机壳;
室外换热器以及室外风机,设于所述室外机壳内;
压缩机组件,设于所述室外机壳内;
电控模块组件,设于所述室外机壳内且为根据权利要求1-2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控模块组件。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的冷媒循环系统包括用于对所述电控模块散热的冷却部,所述冷却部与所述散热部件导热连接或所述冷却部的至少部分构成所述散热部件。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路换热组件,所述水路换热组件包括水路换热器,所述水路换热器具有相互换热的水流通道和冷媒通道,所述冷却部连接在所述水路换热器的所述冷媒通道与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
25.一种暖通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22-24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外机。
CN202322385359.2U 2023-09-01 2023-09-01 电控模块组件、室外机及暖通设备 Active CN2206696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85359.2U CN220669618U (zh) 2023-09-01 2023-09-01 电控模块组件、室外机及暖通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85359.2U CN220669618U (zh) 2023-09-01 2023-09-01 电控模块组件、室外机及暖通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69618U true CN220669618U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38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85359.2U Active CN220669618U (zh) 2023-09-01 2023-09-01 电控模块组件、室外机及暖通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696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55644B1 (ko) 자동 항온 제습 장치
BRPI0904073A2 (pt) dispositivo de absorção ou dissipação de calor com fluidos de diferença de temperatura transportados reversamente por múltiplos canais
KR20190080923A (ko) 온도 조절 가능한 4중 효과 제습 건조 시스템
CN203628875U (zh) 散热器组件、空调器及空调系统
CN109959182B (zh) 制冷系统以及空调器
US20230235969A1 (en) Temperature control apparatus with heat exchanging unit divided into evaporator and condenser sections
CN104654475A (zh) 散热器组件、空调器及空调系统
CN104932571A (zh) 智能温度调节系统及其应用
CN211953038U (zh) 空调室外机
CN220669618U (zh) 电控模块组件、室外机及暖通设备
CN211953039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8514733U (zh) 空调装置
CN216903126U (zh) 一种电池热管理装置及车辆
CN220669615U (zh) 电控模块组件、室外机及暖通设备
CN217241225U (zh) 散热系统及电子设备
CN220669616U (zh) 室外机及暖通设备
CN109959181B (zh) 制冷系统以及空调器
CN220356126U (zh) 一种冷却塔系统
CN220669617U (zh) 电控模块组件、室外机及暖通设备
CN110671953A (zh) 针对高温热源设备的散热降温系统及散热降温方法
CN220209159U (zh) 动力系统及动力电池包
CN112902324B (zh) 空调系统
CN207994431U (zh) 一种带有虹吸热管的风冷复合式机箱散热器
CN218379665U (zh) 空调装置
CN220524328U (zh) 电控部件以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