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93961U - 一种汽车配件制造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配件制造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93961U
CN220593961U CN202322066364.7U CN202322066364U CN220593961U CN 220593961 U CN220593961 U CN 220593961U CN 202322066364 U CN202322066364 U CN 202322066364U CN 220593961 U CN220593961 U CN 2205939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se
die
upper die
side wall
cooling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6636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建国
卢林林
刘斌斌
李相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Filter Fei Automotive Part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Filter Tefei Auto Part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Filter Tefei Auto Part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Filter Tefei Auto Part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6636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939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939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939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汽车配件制造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壳体,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模顶部设置冷却液箱和壳体,壳体侧壁与冷却液箱之间连接第一软管,壳体侧壁伸出第二软管,第二软管伸出上模顶部并伸入下模内部后从下模侧壁伸出,第二软管贴紧上模与下模的型腔,壳体内部设置有活塞,当上下模合模时,驱动螺纹杆旋转推动活塞在壳体内部往复移动,将冷却液箱内的冷却液输送至第二软管,冷却液在经过型腔时带走型腔内温度,对上下模进行均匀冷却,防止模具温度过高而发生形变而影响汽车配件的加工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配件制造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配件制造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配件的种类繁多,现如今汽车的品牌越来越多,汽车的类型也越来越多,随着人们生活冷却液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消费也越来越多,汽车配件的这个市场变得也越来越大,近些年来汽车配件制造厂也在飞速的发展。
现有的汽车配件在制造时需要用到模具进行加工,在模具热塑过程中,缺少对模具的降温结构,容易导致模具温度过高而发生形变,影响汽车配件的加工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一种汽车配件制造模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配件制造模具,通过在上模顶部设置冷却液箱和壳体,壳体侧壁与冷却液箱之间连接第一软管,壳体侧壁伸出第二软管,第二软管伸出上模顶部并伸入下模内部后从下模侧壁伸出,第二软管贴紧上模与下模的型腔,壳体内部设置有活塞,当上下模合模时,驱动螺纹杆旋转推动活塞在壳体内部往复移动,将冷却液箱内的冷却液输送至第二软管,冷却液在经过型腔时带走型腔内温度,对上下模进行均匀冷却,防止模具温度过高而发生形变而影响汽车配件的加工精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配件制造模具,其包括:
上模,所述上模顶部安装有热嘴,所述上模顶部安装有冷却液箱,所述上模顶部可转动的连接有往复螺纹杆;
下模,所述下模位于所述上模底部,所述下模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延伸至所述下模侧壁;
壳体,安装在所述上模顶部,所述壳体侧壁安装有第一软管,所述第一软管另一端与所述冷却液箱连接,所述第一软管管身安装有第一单向阀,所述壳体侧壁安装有第二软管,所述第二软管贯穿所述上模,所述通孔内部安装有第三软管,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侧壁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侧端开设有往复螺纹孔,所述往复螺纹杆旋转伸入所述往复螺纹孔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配件制造模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往复螺纹杆侧端安装有第一皮带轮,所述上模底部可转动的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与所述第二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侧壁安装有齿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配件制造模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下模侧壁安装有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配件制造模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顶端与所述下模底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配件制造模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底座对称侧壁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侧壁开设有导向槽,所述下模对称侧壁安装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伸入所述导向槽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配件制造模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软管底端与所述第三软管顶端连接有波形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上模顶部设置冷却液箱和壳体,壳体侧壁与冷却液箱之间连接第一软管,壳体侧壁伸出第二软管,第二软管伸出上模顶部并伸入下模内部后从下模侧壁伸出,第二软管贴紧上模与下模的型腔,壳体内部设置有活塞,当上下模合模时,驱动螺纹杆旋转推动活塞在壳体内部往复移动,将冷却液箱内的冷却液输送至第二软管,冷却液在经过型腔时带走型腔内温度,对上下模进行均匀冷却,防止模具温度过高而发生形变而影响汽车配件的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配件制造模具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配件制造模具上模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配件制造模具活塞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配件制造模具下模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配件制造模具,通过在上模顶部设置冷却液箱和壳体,壳体侧壁与冷却液箱之间连接第一软管,壳体侧壁伸出第二软管,第二软管伸出上模顶部并伸入下模内部后从下模侧壁伸出,第二软管贴紧上模与下模的型腔,壳体内部设置有活塞,当上下模合模时,驱动螺纹杆旋转推动活塞在壳体内部往复移动,将冷却液箱内的冷却液输送至第二软管,冷却液在经过型腔时带走型腔内温度,对上下模进行均匀冷却,防止模具温度过高而发生形变而影响汽车配件的加工精度。
图1-4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配件制造模具实施方式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图4,本实施方式的一种汽车配件制造模具包括上模100、下模200、壳体300和底座400。
上模100顶部安装有热嘴110,上模100顶部安装有冷却液箱120,上模100顶部可转动的连接有往复螺纹杆130,往复螺纹杆130侧端安装有第一皮带轮140,上模100底部可转动的连接有第二皮带轮150,第二皮带轮150与第二皮带轮150之间通过皮带连接,第二皮带轮150侧壁安装有齿轮160,上模100底部与下模200顶部都开设有型腔,热嘴110顶端与外部注塑设备连接,热嘴110底部与型腔连通。
下模200位于上模100底部,下模200顶部开设有通孔210,通孔210延伸至下模200侧壁,下模200侧壁安装有齿条220,齿条220与齿轮160啮合,当上模100向下移动时,上模100带动第二皮带轮150和齿轮160向下移动,齿轮160与齿条220啮合,当齿轮160向下移动时与齿条220配合旋转,齿轮160带动第二皮带轮150旋转,第二皮带轮150利用皮带带动第一皮带轮140旋转,第一皮带轮140带动往复螺纹杆130旋转。
壳体300安装在上模100顶部,壳体300侧壁安装有第一软管310,第一软管310另一端与冷却液箱120连接,第一软管310管身安装有第一单向阀320,壳体300侧壁安装有第二软管330,第二软管330贯穿上模100,通孔210内部安装有第三软管331,壳体300内部设置有活塞350,活塞350侧壁安装有固定杆360,固定杆360侧端开设有往复螺纹孔370,往复螺纹杆130旋转伸入往复螺纹孔370内部,第二软管330底端与第三软管331顶端连接有波形管332,当往复螺纹杆130旋转时,利用丝杆结构推动固定杆360带动活塞350在壳体300内部往复移动,当活塞350向外移动时,此时第一单向阀320打开,第二单向阀340关闭,冷却液箱120内部冷却液通过第一软管310进入壳体300内部,当活塞350向内移动时,此时第一单向阀320关闭,第二单向阀340打开,壳体300内部冷却液进入第二软管330,冷却液沿着第二软管330输送时带走上模100与下模200型腔热量,对上模100与下模200进行降温冷却。
底座400顶部安装有弹簧410,弹簧410顶端与下模200底部连接,底座400对称侧壁安装有固定板420,固定板420侧壁开设有导向槽430,下模200对称侧壁安装有导向块230,导向块230伸入导向槽430内部,当上模100与下模200抵接时,上模100推动下模200向下移动并挤压弹簧410,弹簧410对下模200向下的力进行缓冲,将上模100与下模200之间的硬性接触转化为弹性接触,防止上模100向下力量过大造成下模200损伤。
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6)

1.一种汽车配件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模(100),所述上模(100)顶部安装有热嘴(110),所述上模(100)顶部安装有冷却液箱(120),所述上模(100)顶部可转动的连接有往复螺纹杆(130);
下模(200),所述下模(200)位于所述上模(100)底部,所述下模(200)顶部开设有通孔(210),所述通孔(210)延伸至所述下模(200)侧壁;
壳体(300),安装在所述上模(100)顶部,所述壳体(300)侧壁安装有第一软管(310),所述第一软管(310)另一端与所述冷却液箱(120)连接,所述第一软管(310)管身安装有第一单向阀(320),所述壳体(300)侧壁安装有第二软管(330),所述第二软管(330)贯穿所述上模(100),所述通孔(210)内部安装有第三软管(331),所述壳体(300)内部设置有活塞(350),所述活塞(350)侧壁安装有固定杆(360),所述固定杆(360)侧端开设有往复螺纹孔(370),所述往复螺纹杆(130)旋转伸入所述往复螺纹孔(370)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配件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螺纹杆(130)侧端安装有第一皮带轮(140),所述上模(100)底部可转动的连接有第二皮带轮(150),所述第二皮带轮(150)与所述第二皮带轮(150)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150)侧壁安装有齿轮(16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配件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00)侧壁安装有齿条(220),所述齿条(220)与所述齿轮(160)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配件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400),所述底座(400)顶部安装有弹簧(410),所述弹簧(410)顶端与所述下模(200)底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配件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00)对称侧壁安装有固定板(420),所述固定板(420)侧壁开设有导向槽(430),所述下模(200)对称侧壁安装有导向块(230),所述导向块(230)伸入所述导向槽(430)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配件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软管(330)底端与所述第三软管(331)顶端连接有波形管(332)。
CN202322066364.7U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汽车配件制造模具 Active CN2205939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66364.7U CN220593961U (zh)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汽车配件制造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66364.7U CN220593961U (zh)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汽车配件制造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93961U true CN220593961U (zh) 2024-03-15

Family

ID=90168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66364.7U Active CN220593961U (zh)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汽车配件制造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939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239266U (zh) 一种模具生产用快速脱模冷却的模具装置
CN209633740U (zh) 一种汽车塑料零件模具
CN220593961U (zh) 一种汽车配件制造模具
CN112008071A (zh) 一种具有重力增压功能的汽车轮毂铸造设备及铸造方法
CN211413377U (zh) 一种用于汽车模具的可降温模架
CN216297712U (zh) 一种笔电外壳冲压定型装置
CN220574703U (zh) 一种用于汽车零件生产的压铸装置
CN111001785A (zh) 一种快速脱模的压铸成型模具
CN212554884U (zh) 一种汽车副仪表板骨架用脱模机构
CN216782562U (zh) 一种后模莱复杆螺纹模具
CN222790625U (zh) 镜杆的金属材料注塑设备
CN217968103U (zh) 一种座椅靠背注塑模具
CN220409555U (zh) 一种半导体引线框架加工注塑装置
CN219817514U (zh) 高温合金棒材用冷拉拔外模
CN222245775U (zh)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定位式螺口瓶模具
CN220720042U (zh) 一种望远镜配件挤出成型装置
CN220329707U (zh) 一种分离器加工模具
CN214562721U (zh) 一种高清镜片注塑快速成型精密模具
CN221339215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制蜡模具
CN220973218U (zh) 一种注塑模具可快速脱模结构
CN221417259U (zh) 一种汽车控制器外壳铸造模具
CN219543923U (zh) 一种非球面光学镜片快速成型装置
CN221391880U (zh) 一种聚氨酯模具
CN217621913U (zh) 一种汽车配件注塑模具
CN222768930U (zh) 塑胶件倒扣脱模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34300 plant 3, chuanggu Industrial Park, intersection of G343 and Nanliu Road, Si county, Suzho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nhui Filter Fei Automotive Part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34300 plant 3, chuanggu Industrial Park, intersection of G343 and Nanliu Road, Si county, Suzho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nhui filter Tefei Auto Parts Manufactur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