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65524U - 一种大宽度预应力钢筋桁架叠合楼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宽度预应力钢筋桁架叠合楼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565524U CN220565524U CN202321868208.6U CN202321868208U CN220565524U CN 220565524 U CN220565524 U CN 220565524U CN 202321868208 U CN202321868208 U CN 202321868208U CN 220565524 U CN220565524 U CN 22056552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inforcement
- concrete layer
- truss
- composite floor
- truss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5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5
- 239000011178 precast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9000004567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15 formwork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29910001294 Reinforcing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7 prefabr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大宽度预应力钢筋桁架叠合楼板,包括预制混凝土层和后浇筑在预制混凝土层顶部的叠合混凝土层,所述预制混凝土层内部设置多根预应力钢筋和多根普通钢筋,所述普通钢筋与预应力钢筋相互垂直,所述预制混凝土层与叠合混凝土层的交界面处设置多个钢筋桁架,所述钢筋桁架位于预应力钢筋上方并与预应力钢筋相互垂直,所述钢筋桁架的下弦钢筋埋入预制混凝土层内部,所述钢筋桁架的上弦钢筋埋入叠合混凝土层内部;本实用新型实现叠合楼板的双向大尺寸设计,减少叠合楼板构件数量以及安装时的拼缝,减少现场拼缝支模、钢筋绑扎等工作量,提高叠合楼板安装效率,缩短工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宽度预应力钢筋桁架叠合楼板,属于结构设计与预制装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楼板是建筑结构中不可或缺的构件,所占面积较大;采用现有叠合楼板技术时,楼板拆分尺寸较小,构件数量较多,现场支模、钢筋绑扎等工作量较大,安装效率较低,同时,目前钢筋桁架叠合楼板、预应力叠合楼板等技术中只能增加叠合楼板长度方向(跨度方向)的尺寸,叠合楼板宽度方向的尺寸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宽度预应力钢筋桁架叠合楼板,实现叠合楼板双向大尺寸设计,减少叠合楼板构件数量以及安装时的拼缝,减少现场拼缝支模、钢筋绑扎等工作量,提高叠合楼板安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宽度预应力钢筋桁架叠合楼板,包括预制混凝土层和后浇筑在预制混凝土层顶部的叠合混凝土层,所述预制混凝土层内部设置多根预应力钢筋和多根普通钢筋,所述普通钢筋与预应力钢筋相互垂直,所述预制混凝土层与叠合混凝土层的交界面处设置多个钢筋桁架,所述钢筋桁架位于预应力钢筋上方并与预应力钢筋相互垂直,所述钢筋桁架的下弦钢筋埋入预制混凝土层内部,所述钢筋桁架的上弦钢筋埋入叠合混凝土层内部。
进一步,所述多个钢筋桁架等距离间隔布置。
进一步,所述钢筋桁架包括一根上弦钢筋和两根下弦钢筋,两根下弦钢筋分别通过波浪形腹杆钢筋与上弦钢筋连接,钢筋桁架的横截面形状是三角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钢筋桁架上设置有吊点,吊点处的钢筋桁架上设置附加钢筋;吊点用于吊具吊装作业。
进一步,多个钢筋桁架中的部分钢筋桁架设置吊点,剩余钢筋桁架不设置吊点;用以合理设置吊点的数量及部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叠合混凝土层内部设置板面钢筋,所述板面钢筋与钢筋桁架绑扎连接;用以增加叠合混凝土层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所述板面钢筋包括多根纵向钢筋和多根横向钢筋,所述纵向钢筋与横向钢筋相互垂直,纵向钢筋或横向钢筋设置在相邻两个钢筋桁架之间,并与钢筋桁架平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叠合混凝土层内部设置有穿线管;穿线管用于穿设设备管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通过结合预应力技术和钢筋桁架技术来提高叠合楼板的双向尺寸,在实施时具有两种布置模式,第一种布置模式是在叠合楼板的主受力方向通过张拉预应力钢筋来增大叠合楼板长度方向(跨度方向)尺寸,在叠合楼板的次受力方向设置钢筋桁架来增大叠合楼板宽度方向尺寸;第二种布置模式是在叠合楼板的主受力方向设置钢筋桁架来增大叠合楼板长度方向(跨度方向)尺寸,在叠合楼板的次受力方向通过张拉预应力钢筋来增大叠合楼板宽度方向尺寸;从而实现叠合楼板的双向大尺寸设计,减少叠合楼板构件数量以及安装时的拼缝,减少现场拼缝支模、钢筋绑扎等工作量,提高叠合楼板安装效率,缩短工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长度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预制混凝土层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宽度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预制混凝土层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1-预制混凝土层,2-叠合混凝土层,3-钢筋桁架,4-吊点,11-预应力钢筋,12-普通钢筋,21-纵向钢筋,22-横向钢筋,31-下弦钢筋,32-上弦钢筋,33-腹杆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实施例一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大宽度预应力钢筋桁架叠合楼板,包括预制混凝土层1和后浇筑在预制混凝土层1顶部的叠合混凝土层2,预制混凝土层1内部设置多根预应力钢筋11和多根普通钢筋12,普通钢筋12与预应力钢筋11相互垂直,预制混凝土层1与叠合混凝土层2的交界面处设置多个钢筋桁架3,钢筋桁架3位于预应力钢筋11上方并与预应力钢筋11相互垂直,钢筋桁架3的下弦钢筋31埋入预制混凝土层1内部,钢筋桁架3的上弦钢筋32埋入叠合混凝土层2内部。
本实施例所述叠合楼板的主受力方向为叠合楼板的长度方向,次受力方向为叠合楼板的宽度方向,本实施例中的预应力钢筋11沿主受力方向延伸布置,本实施例中的钢筋桁架3沿次受力方向延伸布置。
本实施例中,多个钢筋桁架3等距离间隔布置;钢筋桁架3包括一根上弦钢筋32和两根下弦钢筋31,两根下弦钢筋31分别通过波浪形腹杆钢筋33与上弦钢筋32连接,钢筋桁架3的横截面形状是三角形。
本实施例在钢筋桁架3上设置有吊点4,吊点4处的钢筋桁架3上设置附加钢筋;吊点4用于吊具吊装作业;为了合理设置吊点4的数量及部位,本实施例在多个钢筋桁架3中的部分钢筋桁架3上设置吊点4,剩余钢筋桁架3上不设置吊点4。
本实施例在叠合混凝土层2内部设置板面钢筋,板面钢筋与钢筋桁架3绑扎连接;用以增加叠合混凝土层2的结构强度;板面钢筋包括多根纵向钢筋21和多根横向钢筋22,纵向钢筋21与横向钢筋22相互垂直,纵向钢筋21设置在相邻两个钢筋桁架3之间,并与钢筋桁架3平行;实际应用时,在叠合混凝土层2内部设置有穿线管,穿线管用于穿设设备管线。
实施例二
如图3和4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大宽度预应力钢筋桁架叠合楼板,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结构相似,其区别仅在于:
本实施例中的钢筋桁架3沿主受力方向延伸布置,本实施例中的预应力钢筋11沿次受力方向延伸布置;叠合混凝土层2内部板面钢筋的横向钢筋22设置在相邻两个钢筋桁架3之间,并与钢筋桁架3平行。
上述两个实施例在施工时,首先在预制模具内配置普通钢筋12、预应力钢筋11、钢筋桁架3以及吊点4处的附加钢筋;然后张拉预应力钢筋11,使预应力钢筋11符合设计张拉控制应力;浇筑预制混凝土层1,预制混凝土层1达到设计强度后可剪断预应力钢筋11端部,完成预制楼板生产;通过专用吊具吊装预制楼板至安装位置,然后安装设备管线、绑扎板面钢筋后浇筑叠合混凝土层2,叠合混凝土层2达到设计强度后完成施工过程。
本实用新型结合预应力技术和钢筋桁架技术来提高叠合楼板的双向尺寸,本实用新型具有两个实施例,两个实施例代表两种布置模式,即两种实施方案,第一种布置模式是在叠合楼板的主受力方向通过张拉预应力钢筋来增大叠合楼板长度方向(跨度方向)尺寸,在叠合楼板的次受力方向设置钢筋桁架来增大叠合楼板宽度方向尺寸;第二种布置模式是在叠合楼板的主受力方向设置钢筋桁架来增大叠合楼板长度方向(跨度方向)尺寸,在叠合楼板的次受力方向通过张拉预应力钢筋来增大叠合楼板宽度方向尺寸;从而实现叠合楼板的双向大尺寸设计,减少叠合楼板构件数量以及安装时的拼缝,减少现场拼缝支模、钢筋绑扎等工作量,提高叠合楼板安装效率,缩短工期。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否则术语“安装”、“连接”、“设置”、“形成”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者是采用一体式结构;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大宽度预应力钢筋桁架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混凝土层和后浇筑在预制混凝土层顶部的叠合混凝土层,所述预制混凝土层内部设置多根预应力钢筋和多根普通钢筋,所述普通钢筋与预应力钢筋相互垂直,所述预制混凝土层与叠合混凝土层的交界面处设置多个钢筋桁架,所述钢筋桁架位于预应力钢筋上方并与预应力钢筋相互垂直,所述钢筋桁架的下弦钢筋埋入预制混凝土层内部,所述钢筋桁架的上弦钢筋埋入叠合混凝土层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宽度预应力钢筋桁架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钢筋桁架等距离间隔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大宽度预应力钢筋桁架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桁架包括一根上弦钢筋和两根下弦钢筋,两根下弦钢筋分别通过波浪形腹杆钢筋与上弦钢筋连接,钢筋桁架的横截面形状是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大宽度预应力钢筋桁架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桁架上设置有吊点,吊点处的钢筋桁架上设置附加钢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宽度预应力钢筋桁架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多个钢筋桁架中的部分钢筋桁架设置吊点,剩余钢筋桁架不设置吊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宽度预应力钢筋桁架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混凝土层内部设置板面钢筋,所述板面钢筋与钢筋桁架绑扎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大宽度预应力钢筋桁架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面钢筋包括多根纵向钢筋和多根横向钢筋,所述纵向钢筋与横向钢筋相互垂直,纵向钢筋或横向钢筋设置在相邻两个钢筋桁架之间,并与钢筋桁架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大宽度预应力钢筋桁架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混凝土层内部设置有穿线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868208.6U CN220565524U (zh) | 2023-07-17 | 2023-07-17 | 一种大宽度预应力钢筋桁架叠合楼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868208.6U CN220565524U (zh) | 2023-07-17 | 2023-07-17 | 一种大宽度预应力钢筋桁架叠合楼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565524U true CN220565524U (zh) | 2024-03-08 |
Family
ID=90091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868208.6U Active CN220565524U (zh) | 2023-07-17 | 2023-07-17 | 一种大宽度预应力钢筋桁架叠合楼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565524U (zh) |
-
2023
- 2023-07-17 CN CN202321868208.6U patent/CN22056552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245934A (zh) | 一种装配式钢‑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小箱梁 | |
CN108978856B (zh) | 一种装配式蜂窝梁板结构体系 | |
CN211114235U (zh) | 叠合剪力墙 | |
CN103953147A (zh) | 拼装式钢筋桁架双向叠合板 | |
CN202990197U (zh) | 搭接筋式预应力双向叠合板 | |
CN102839773A (zh) | 带抗剪键的混凝土叠合板楼板、预制构造和施工方法 | |
CN110644662A (zh) | 一种基于受力的预制无梁楼盖叠合板及其拆分方法 | |
CN114482400A (zh) | 一种与预制竖向构件相连的叠合梁 | |
CN101230659A (zh) | 一种承力式底板构件 | |
CN113802740A (zh) | 一种基于正交波纹钢板抗弯拉结组合楼板的联合抗剪装配式梁板组合体系 | |
CN212224355U (zh) | 一种新型叠合板 | |
CN220565524U (zh) | 一种大宽度预应力钢筋桁架叠合楼板 | |
CN215484069U (zh) | 一种钢管混凝土桁架预应力叠合梁 | |
CN210766388U (zh) | 一种无箍筋带肋底钢板的肋板 | |
CN213087072U (zh) | 一种叠合梁与薄壁钢管砼柱刚结联结节点 | |
CN210766389U (zh) | 一种无横肋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密肋板 | |
CN114351564A (zh) | 无预应力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桥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112922207A (zh) | 一种板底外露平板网架的混凝土单向叠合板 | |
CN101230664A (zh) | 一种承力式底板构件 | |
CN101230667A (zh) | 一种承力式叠合构件 | |
CN220099642U (zh) | 一种开孔丄型钢格栅-高强混凝土现浇组合桥面板 | |
CN219690843U (zh) | 一种混凝土预制板叠合楼盖结构 | |
CN111535489A (zh) | 一种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多用途附加钢筋的设置方法 | |
CN217000411U (zh) | 一种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 | |
CN217579708U (zh) | 无预应力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桥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