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50188U - 皮带定位开孔工装 - Google Patents

皮带定位开孔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50188U
CN220550188U CN202322098134.9U CN202322098134U CN220550188U CN 220550188 U CN220550188 U CN 220550188U CN 202322098134 U CN202322098134 U CN 202322098134U CN 220550188 U CN220550188 U CN 2205501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
die
fit
belt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9813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忽高峰
谭璜
缪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fei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fei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fei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fei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9813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501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501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501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皮带定位开孔工装,涉及开孔工装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工装框架、压装驱动组件、压装模具组件及压装定位组件;压装模具组件与压装驱动组件连接,包括上模、下模、弹性复位件、冲针、限位部及冲模孔,冲模孔用于供冲针通过;压装定位组件包括开孔台及定位槽;定位槽用于供皮带嵌入,且各个侧壁均分别用于与皮带的各个侧壁相抵;限位部用于抵接皮带的上表面,限位部与皮带抵接的区域包括皮带的待打孔区域;压装驱动组件安装于工装框架,用于驱动压装模具组件移动,以完成冲针对皮带的打孔。通过设置定位槽和限位部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开孔位置的精确定位,实现皮带的精确打孔,减少开孔过程中对皮带导线的损害,提高通孔的加工精度。

Description

皮带定位开孔工装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开孔工装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皮带定位开孔工装。
背景技术
空中运输系统(OHT:Overhead Hoist Transportation)是一种搬运物料的系统,因其具有更大的空间自由度而经常被用在自动物料搬运系统中。目前,晶片厂(Fabrication,Fab)之间的晶片传送,一般以OHT小车为载体来完成各个工序之间的衔接。以OHT小车为载体进行搬运,需要保证在搬运过程中Foup(Front Open Unified Pod)的水平度,因此对OHT小车提升部件的水平度要求较高,其中,OHT小车的提升部件包括具有柔性的多条皮带组件,皮带组件的端部需要开孔以连接相应的组件,因此,前述开孔相对于皮带端部的位置需要足够精确,同时确保用于同一OHT小车的多条皮带组件的前述开孔位置统一,进而使得各皮带组件的连接端悬挂高度尽可能一致以保障提升部件水平度。
如图1所示,图中的横向线条为皮带的内部导线,皮带表面需要开设两个通孔,通孔横向上的位置需要位于两条竖向的粗黑色线条之间。此外,通常皮带沿其纵向布置有较为密集的前述内部导线,这导致在开孔时难以避免地切断部分内部导线。对此,若尽量减少开孔时切断的内部导线的数量,则需要提高开孔的定位确定性,因此,通孔的加工十分困难,需要精确定位。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皮带加工装置,能够实现开孔位置的精确定位,一次完成通孔的加工,减少工具开孔对皮带导线的损害,提高皮带上通孔的加工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皮带定位开孔工装,能够实现开孔位置的精确定位,一次性实现皮带的精确打孔,减少工具开孔过程中对皮带导线的损害,提高皮带上通孔的加工精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皮带定位开孔工装,包括工装框架、压装驱动组件、压装模具组件及压装定位组件;
所述压装模具组件与压装驱动组件连接,包括上模、下模、连接上模和下模的弹性复位件、设置于上模的冲针、设置于下模的限位部及开设于下模的冲模孔,所述冲模孔贯穿下模和限位部以供冲针通过;
所述压装定位组件包括设置于工装框架下部的开孔台及开设于开孔台的定位槽;
所述定位槽供皮带嵌入,且所述定位槽的各个侧壁均分别与皮带的各个侧壁相抵;
所述压装驱动组件安装于工装框架,用于驱动压装模具组件向开孔台移动,使得抵接部抵接于皮带背离定位槽的表面,所述限位部与皮带抵接的区域包括皮带的待打孔区域,并使得冲针通过冲模孔对皮带打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定位槽和限位部,两者相互配合,对嵌入定位槽内的皮带进行限位,从而在冲针对皮带进行冲孔的过程中,可以减少因挤压或者皮带形变而导致冲孔位置偏移的情况发生,确保冲孔位置的精确性,提高皮带的打孔精度,有效减少工具开孔过程中对皮带导线的损害,且整个皮带打孔过程可以一次完成,效率较高。
优选地,所述压装驱动组件包括压装驱动件、模具固定座及第一导向件;
所述第一导向件固定于工装框架的底部;
所述模具固定座滑动连接于第一导向件;
所述压装驱动件与模具固定座连接,用于驱动模具固定座相对第一导向件滑动;
所述压装模具组件安装于模具固定座,通过模具固定座实现相对工装框架的移动,所述开孔台设置于压装模具组件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压装模具组件包括第二导向件;
所述第二导向件的一端固定于下模,所述第二导向件的另一端穿设于上模并与上模滑动连接,所述上模相对下模沿第二导向件滑动,且滑动方向为竖直方向。
优选地,所述模具固定座开设有第二导向孔;
所述上模固定于模具固定座的下方;
当所述弹性复位件压缩时,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相互靠近,所述第二导向件的上端穿出上模并沿着第二导向孔滑动。
优选地,所述限位部突出于下模的尺寸等于定位槽的槽深减去皮带的厚度,以使限位部抵接于皮带背离定位槽的表面时,下模的下端抵接于开孔台的上端。
优选地,所述定位槽的一端设有侧壁,另一端贯穿开孔台并且为皮带入口。
优选地,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同轴套设于第二导向件;
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上模或者抵接于上模的端面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下模或者抵接于下模的端面上。
优选地,所述定位槽的槽底设有让位孔,所述让位孔与冲模孔对应设置,用于供完成打孔的冲针伸入。
优选地,所述模具固定座设有导向轴套,所述第一导向件穿设于导向轴套并通过导向轴套与模具固定座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压装驱动件包括压装手柄、连杆及压装推杆;
所述压装手柄转动连接于工装框架;
所述连杆一端转动连接于压装手柄,另一端连接于压装推杆;
所述压装手柄相对工装框架的转动轴线、连杆相对压装手柄的转动轴线及连杆相对压装推杆的转动轴线均呈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
所述压装推杆远离连杆的一端与模具固定座连接;
所述压装手柄、连杆及压装推杆构成曲柄滑块机构,以带动模具固定座相对工装框架沿竖直方向滑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通过定位槽和限位部的相互配合,可以对皮带多个方向的位移进行限制,从而在冲针对皮带进行冲孔的过程中,可以减少因挤压或者皮带形变而导致冲孔位置偏移的情况发生,确保冲孔位置的精确性,提高皮带的打孔精度,有效减少工具开孔过程中对皮带导线的损害,且整个皮带打孔过程可以一次完成,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关于皮带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中的一种皮带定位开孔工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中的工装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中的压装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中的压装模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中的压装模具组件中弹性复位件处于初始状态下的剖视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中的压装模具组件中弹性复位件处于压缩状态下的剖视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中的压装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工装框架;101、底板;102、竖板;103、横板;2、压装驱动组件;201、压装驱动件;2011、压装手柄;2012、连杆;2013、压装推杆;202、模具固定座;203、第一导向件;204、导向轴套;205、第二导向孔;3、压装模具组件;301、上模;302、下模;303、弹性复位件;304、冲针;305、限位部;306、冲模孔;307、第二导向件;4、压装定位组件;401、开孔台;402、定位槽;4021、皮带入口;4022、让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申请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申请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要说明的是,下文描述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实施例的各种方面。应显而易见,本文中所描述的方面可体现于广泛多种形式中,且本文中所描述的任何特定结构及/或功能仅为说明性的。基于本申请,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个方面可与任何其它方面独立地实施,且可以各种方式组合这些方面中的两者或两者以上。举例来说,可使用本文中所阐述的任何数目和方面来实施设备及/或实践方法。另外,可使用除了本文中所阐述的方面中的一或多者之外的其它结构及/或功能性实施此设备及/或实践此方法。
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申请的基本构想,图式中仅显示与本申请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另外,在以下描述中,提供具体细节是为了便于透彻理解实例。然而,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可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践。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皮带定位开孔工装,包括工装框架1、压装驱动组件2、压装模具组件3及压装定位组件4。
如图3所示,工装框架1包括底板101、两块竖板102及一块横板103。两块竖板102垂直固定于底板101的上端,且两块竖板102分别位于底板101的两侧,在两块竖板102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进而构成可容纳其他组件/部件的空间。横板103的两端分别与两块竖板102固定连接,且横板103位于底板101的上方。横板103与底板101之间的也具有一定的间距,进而构成可容纳其他组件/部件的空间。
如图2和图4所示,压装驱动组件2安装于工装框架1,压装驱动组件2包括压装驱动件201、模具固定座202及第一导向件203。
其中,第一导向件203为导柱,共设置有两根。两根第一导向件203均垂直固定于底板101的上端,且分别位于底板101中部的两侧。两根第一导向件203的分布方向与两块竖板102的分布方向平行。
模具固定座202上开设有两个第一导向孔,第一导向孔内固定安装有导向轴套204。两根第一导向件203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导向轴套204。模具固定座202通过第一导向件203与导向轴套204的配合,实现与工装框架1的滑动连接,且模具固定座202相对工装框架1沿竖直方向滑动。
压装驱动件201包括压装手柄2011、连杆2012及压装推杆2013。
压装手柄2011转动连接于工装框架1。具体的,横板103上固定有转动架,压装手柄2011转动连接于转动架,通过转动架实现相对工装框架1的转动连接。
连杆2012一端转动连接于压装手柄2011,另一端连接于压装推杆2013。
压装手柄2011相对工装框架1的转动轴线、连杆2012相对压装手柄2011的转动轴线及连杆2012相对压装推杆2013的转动轴线均呈水平设置,且均平行于两个第一导向件203的分布方向。
压装推杆2013远离连杆2012的一端与模具固定座202固定连接。压装手柄2011、连杆2012及压装推杆2013构成曲柄滑块机构,以带动模具固定座202相对工装框架1沿竖直方向滑动。
压装驱动件201还可以采用其他公知的曲柄滑块结构,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在其它的一些实施例中,压装驱动件201也可以为气缸或者液压缸。
如图2、图5至图7所示,压装模具组件3与压装驱动组件2连接,包括上模301、下模302、连接上模301和下模302的弹性复位件303、设置于上模301的冲针304、设置于下模302的限位部305及开设于下模302的冲模孔306。
具体的,上模301和下模302滑动连接,且上模301和下模302的相对滑动方向为竖直方向。限位部305位于下模302下端的中心区域,为突出于下模302下端表面的凸块。冲针304设置于上模301的下端,且设置有两根。两根冲针304的分布方向平行于两块竖板102的分布方向。冲模孔306开设有两个,两个冲模孔306的位置与两根冲针304一一对应。冲模孔306的上端开设于下模302的上端面,冲模孔306的下端开设于限位部305的下端面,以使得上模301相对下模302下压时,冲针304能够通过冲模孔306,从限位部305下方伸出,以便于对皮带进行打孔。
具体的,上模301固定于模具固定座202的下端。上模301和下模302之间设置有两根第二导向件307,第二导向件307为导向销。两根第二导向件307的分布方向平行于两根第一导向件203的分布方向。第二导向件307的一端固定于下模302的上端,第二导向件307的另一端穿设于上模301并与上模301滑动连接。上模301和下模302之间通过两根第二导向柱实现滑动连接,且滑动方向为竖直方向。
进一步的,模具固定座202开设有两个第二导向孔205,两个第二导向孔205的位置与两根第二导向件307的位置一一对应。第二导向孔205的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二导向孔205的两端分别贯穿模具固定座202的上下两端。
当弹性复位件303压缩时,上模301和下模302之间间距缩小并相互靠近,第二导向件307的上端穿出上模301并沿着对应的第二导向孔205滑动,从而保证上模301和下模302之间具有足够大的压缩间隙,可以确保冲针304具有较大的位移量,以在冲孔过程中可以将皮带完全贯穿。
上模301与第二导向件307的一端防脱地联接,其中,第二导向件307的上端从上模301的下端向上穿过,且第二导向件307的上端设有螺孔,将一螺栓拧入该螺孔中,在螺栓与上模301之间设有套设于该螺栓外侧的垫片,该垫片可挡在上模301的上端面上,防止第二导向件307从上模301向下脱出。当然,前述防脱的结构还可以采用其他公知的或者进一步变形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下模302与第二导向件307的另一端防脱地联接,其中,第二导向件307的下端从上模301的上端向下穿入,且第二导向件307的下端设有螺孔;下模302的下端面设有一台阶孔,并且该台阶孔向上同轴地连通至第二导向件307下端的螺孔,如此,将一螺栓从下穿过下模302下端面上的台阶孔并且进一步穿入第二导向件307下端的螺孔中,通过螺纹配合固定在一起时,该螺栓的一上端面可抵在下模302下端面上的台阶孔的一下端面上,防止第二导向件307从下模302向上脱出。当然,前述防脱的结构还可以采用其他公知的或者进一步变形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具体的,弹性复位件303为弹簧,且设置有两根。两根弹簧分别同轴地套设于两根第二导向件307。弹簧的一端与下模302的上端固定,弹簧的另一端与上模301的下端固定。实际应用过程中,在完成一次皮带上的打孔后,弹簧用于驱动上模301和下模302之间相互远离并恢复至初始状态,以便于再次进行皮带的打孔加工。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复位件303与上模301和下模302不连接,而是抵接的方式,可被夹在上模301和下模302之间,上模301和下模302相互靠近时,弹性复位件303被压缩。
如图2和图8所示,压装定位组件4包括设置于工装框架1下部的开孔台401及开设于开孔台401的定位槽402。
具体的,开孔台401固定于底板101的上端,且位于下模302的下方。定位槽402开设于开孔台401的上端面,定位槽402的槽口正对于下模302的下端。
开孔台401还位于两个第一导向件203之间的区域。
定位槽402用于供皮带嵌入,且定位槽402的各个侧壁均分别用于与皮带的各个侧壁相抵。
进一步的,定位槽402为长条槽。定位槽402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横板103的长度方向,定位槽402于长度方向上的一端设有侧壁,另一端贯穿开孔台401以形成供皮带导入的皮带入口4021。
限位部305用于抵接皮带背离定位槽402槽底的表面,限位部305与皮带抵接的区域包括皮带的待打孔区域。
实际打孔过程中,先将皮带通过皮带入口4021导入到定位槽402,将皮带长度方向的两侧及长度方向的一端分别与定位槽402的各个侧壁相抵,完成初定位。再扳动压装手柄2011,压装手柄2011通过连杆2012将动力传递至压装推杆2013,压装推杆2013向下带动模具固定座202相对工装框架1滑动,模具固定座202带动上模301和下模302一同向下移动,待限位部305相抵于皮带的上表面时,一方面,完成皮带的最终定位,另一方面,上模301通过压缩弹性复位件303,继续下压,带动冲针304通过冲模孔306,对皮带进行打孔。
由于定位槽402长度方向两侧的侧壁可以分别对皮带长度方向的两侧进行限位,定位槽402长度方向一端的侧壁可以对皮带长度方向的一端进行限位,配合限位部305对皮带上表面进行限位,使得在冲针304对皮带进行冲孔过程中,皮带存在多个方向上的限位,皮带相对定位槽402的位置不易发生滑动,可以被精准的限定。所以,无论是因外力导致的偏移,还是冲孔过程中因形变导致的偏移,均可以有效的避免。从而可以有效保证冲孔过程中,冲针304与皮带接触位置的精确性,确保皮带上打出的两个通孔均符合工艺要求,并且可以有效减少开孔对皮带导线的损害。且整个冲孔过程,可以一次直接完成皮带上两个通孔的加工,效率较高。
进一步的,定位槽402的槽底开设有两个让位孔4022,两个让位孔4022一一对应于两个冲模孔306设置,用于供完成皮带打孔的冲针304伸入,确保皮带上的通孔能够完全贯穿。
进一步的,限位部305突出于下模302的尺寸等于定位槽402的槽深减去皮带的厚度,以使限位部305抵接于皮带的上表面时,下模302的下端也正好抵接于开孔台401的上端。从而通过增加下模302与开孔台401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限位部305在与皮带接触的过程中,可以保持位置上的稳定性,进而减少限位部305在冲孔过程中发生的偏移量。
限位部305的宽度略小于或者等于定位槽402的宽度,从而使得限位部305以嵌入的方式与定位槽402配合,限位部305的两侧可以分别与定位槽402的两侧相抵,进一步提高限位部305抵接于皮带时的稳定性。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侧重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皮带定位开孔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装框架、压装驱动组件、压装模具组件及压装定位组件;
所述压装模具组件与压装驱动组件连接,包括上模、下模、连接上模和下模的弹性复位件、设置于上模的冲针、设置于下模的限位部及开设于下模的冲模孔,所述冲模孔贯穿下模和限位部以供冲针通过;
所述压装定位组件包括设置于工装框架下部的开孔台及开设于开孔台的定位槽;
所述定位槽供皮带嵌入,且所述定位槽的各个侧壁均分别与皮带的各个侧壁相抵;
所述压装驱动组件安装于工装框架,用于驱动压装模具组件向开孔台移动,使得限位部抵接于皮带背离定位槽的表面,所述限位部与皮带抵接的区域包括皮带的待打孔区域,并使得冲针通过冲模孔对皮带打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定位开孔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驱动组件包括压装驱动件、模具固定座及第一导向件;
所述第一导向件固定于工装框架的下部;
所述模具固定座滑动连接于第一导向件;
所述压装驱动件与模具固定座连接,以驱动模具固定座相对第一导向件滑动;
所述压装模具组件安装于模具固定座,通过模具固定座实现相对工装框架的移动,所述开孔台设置于压装模具组件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带定位开孔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模具组件包括第二导向件;
所述第二导向件的一端固定于下模,所述第二导向件的另一端穿设于上模并与上模滑动连接,所述上模相对下模沿第二导向件滑动,且滑动方向为竖直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皮带定位开孔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固定座开设有第二导向孔;
所述上模固定于模具固定座的下方;
当所述弹性复位件压缩时,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相互靠近,所述第二导向件的上端穿出上模并沿着第二导向孔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皮带定位开孔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突出于下模的尺寸等于定位槽的槽深减去皮带的厚度,以使限位部抵接于皮带背离定位槽的表面时,下模的下端抵接于开孔台的上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定位开孔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的一端设有侧壁,另一端贯穿开孔台并且为皮带入口。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皮带定位开孔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同轴套设于第二导向件;
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上模或者抵接于上模的端面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下模或者抵接于下模的端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定位开孔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的槽底设有让位孔,所述让位孔与冲模孔对应设置,用于供完成打孔的冲针伸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带定位开孔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固定座设有导向轴套,所述第一导向件穿设于导向轴套并通过导向轴套与模具固定座滑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带定位开孔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驱动件包括压装手柄、连杆及压装推杆;
所述压装手柄转动连接于工装框架;
所述连杆一端转动连接于压装手柄,另一端连接于压装推杆;
所述压装手柄相对工装框架的转动轴线、连杆相对压装手柄的转动轴线及连杆相对压装推杆的转动轴线均呈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
所述压装推杆远离连杆的一端与模具固定座连接;
所述压装手柄、连杆及压装推杆构成曲柄滑块机构,以带动模具固定座相对工装框架沿竖直方向滑移。
CN202322098134.9U 2023-08-04 2023-08-04 皮带定位开孔工装 Active CN2205501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98134.9U CN220550188U (zh) 2023-08-04 2023-08-04 皮带定位开孔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98134.9U CN220550188U (zh) 2023-08-04 2023-08-04 皮带定位开孔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50188U true CN220550188U (zh) 2024-03-01

Family

ID=90009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98134.9U Active CN220550188U (zh) 2023-08-04 2023-08-04 皮带定位开孔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501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931942U (zh) 一种芯片测试用下压测试座
US5392629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multi-level features in an object
CN210572603U (zh) 一种fpc测试用治具
CN220550188U (zh) 皮带定位开孔工装
US6481076B2 (en) Riveting die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positioning device
CN110272190B (zh) 一种合模定位机构
CN114769459A (zh) 一种5g及新能源汽车电感弯脚成型高精密模具机构
CN207272022U (zh) 散热片与插脚的冲压铆接一体机
CN221202871U (zh) 一种便于定位的电路板穿孔机
CN210850564U (zh) 一种散热器冲孔装置
CN218798478U (zh) 一种冲压装置
CN214135799U (zh) 3c精密组件组装结构
CN210702237U (zh) 一种管状电容器件引脚折弯整形的工装
CN219336684U (zh) 穿线装置
CN215852070U (zh) 一种编带定位装置及编带机
CN220679783U (zh) 一种汽车散热器生产用焊接设备
CN221159333U (zh) 一种多规格铆焊料模具
CN211297188U (zh) 一种简易塑形支撑装置
CN216017306U (zh) 一种pcb解锁治具
CN217648316U (zh) 一种外壳扣合辅助工装
CN220278028U (zh) 一种侧方位定位的冲孔模具
CN211789950U (zh) 一种usb母头组装机的冲压机构
CN215745845U (zh) 一种五金冲压模具
CN220805093U (zh) 一种高强合金对拉片建筑模板压槽机
CN212577736U (zh) 上压头机构及具有该上压头机构的热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