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40079U - 防松脱螺母 - Google Patents

防松脱螺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40079U
CN220540079U CN202321796864.XU CN202321796864U CN220540079U CN 220540079 U CN220540079 U CN 220540079U CN 202321796864 U CN202321796864 U CN 202321796864U CN 220540079 U CN220540079 U CN 2205400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ud
nut
hole
input end
di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9686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垚
张永建
谈华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HAO AUTOMOBILE SYSTEM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HAO AUTOMOBILE SYSTEM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HAO AUTOMOBILE SYSTEM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HAO AUTOMOBILE SYSTEM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9686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400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400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400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防松脱螺母,至少包括螺栓,以及套接于螺栓外周的螺母;螺栓包括螺柱和与螺柱输入端过盈配合的端盖;螺柱上设置有螺纹,且螺柱输入端直径与螺纹的内径相当;螺柱上形成有无攻丝区,且无攻丝区位于螺柱的输出端;螺柱的输出端直径与螺纹的外径相当;螺母的内壁形成有与螺柱上的螺纹匹配的内螺纹结构;螺母自螺柱的输入端装配,并由端盖将其位置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螺柱上形成有螺纹区和无攻丝区,螺纹区的内径与螺柱的输入端直径相当,无攻丝区的外径与螺纹区的外径相当,螺柱的输入端由端盖限定,其输出端由无攻丝区限定,使得螺母无法螺柱的输入端旋出,与螺柱脱离。

Description

防松脱螺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松脱螺母。
背景技术
螺母是机械领域中最常用的连接紧固件,一般使用的螺母大多是普通标准紧固件,具体如附图1至图2所示,由于现有技术中在螺母的螺柱部分全部攻丝,所以其不具备止退功能,在冲击、振动或者重载荷的作用下,螺纹副间的摩擦力逐渐减小或瞬间消失,从而出现螺纹连接松动,甚至紧固件脱落、丢失,由此会使设备出现故障。目前很多场合下人们会使用防松螺母代替普通标准螺母,以防螺母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松动现象。但是现在使用的防松螺母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而且大多是破坏性的防松方式。
例如,中国专利CN203081978U揭示了专利名称为“锁式防松螺母”,该技术方案中提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但是该技术需要在螺柱上开设限位槽,增加了加工难度,提高了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205154869U揭示的专利名称为“一种防脱螺母件”中将螺柱设置成两段直径不同,且两端螺柱的螺纹设置方向相反。该技术方案无需在螺柱上开设限位槽,但是其加工程序复杂。是以,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加工难度低的防松脱螺母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防松脱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防松脱螺母,至少包括螺栓,以及套接于所述螺栓外周的螺母;所述螺栓包括螺柱和与所述螺柱输入端过盈配合的端盖;所述螺柱上设置有螺纹,且所述螺柱输入端直径与螺纹的内径相当;所述螺柱上形成有无攻丝区,且所述无攻丝区位于所述螺柱的输出端;所述螺柱的输出端直径与所述螺纹的外径相当;所述螺母的内壁形成有与所述螺柱上的螺纹匹配的内螺纹结构;所述螺母自所述螺柱的输入端装配,并由所述端盖将其位置限定。
优选的,所述螺柱的输入端至其输出端形成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螺柱同轴设置;且所述通孔中靠近所述螺柱中输入端部分的孔径大于靠近所述螺柱中输出端部分的孔径。
优选的,所述通孔中靠近所述螺柱中输入端的部分为花形状,并与一花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端盖上居中设置有过孔,所述过孔与所述通孔同轴设置,且其直径与所述螺柱的输入端外径相当。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螺母外侧的卡套;所述卡套至少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上形成有与所述螺母远端的外轮廓匹配的穿孔,靠近所述卡套外端处的穿孔的孔径大于靠近所述卡套内端处的所述穿孔的孔径。
优选的,所述卡套的外端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卡钩,所述卡钩向所述卡套的外壁折弯;所述卡钩靠近所述穿孔上方设置有与所述螺母的端面抵接的接触块。
优选的,所述接触块呈三角状,其下底面不低于所述卡钩与所述卡套的连接处。
优选的,所述卡套的下端面向所述端盖处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面与所述端盖抵接;所述端盖朝向所述卡套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块,所述支撑杆的侧壁与所述凸块的侧壁抵接;所述支撑杆与所述螺柱平行设置,并与所述螺母的主体部分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螺柱上形成有螺纹区和无攻丝区,螺纹区的内径与螺柱的输入端直径相当,无攻丝区的外径与螺纹区的外径相当,螺柱的输入端由端盖限定,其输出端由无攻丝区限定,使得螺母无法螺柱的输入端旋出,与螺柱脱离;
螺栓拆分螺柱和端盖两个部分,螺母自螺柱的输入端装配,并由端盖将其位置限定,螺母由设置于螺柱输出端的无攻丝区限制,保证螺母不会与螺柱脱离,起到防丢失的作用;
螺柱的输入端至其输出端形成有一通孔,其他配件可从通孔处贯穿螺栓,起到节省装配空间,且结构更加紧凑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背景技术立体图;
图2:背景技术爆炸图;
图3: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第一方向立体图;
图4: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第二方向立体图;
图5: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6: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在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并且,在方案的描述中,以操作人员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方向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方向为远端。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防松脱螺母,至少包括螺栓1,以及套接于所述螺栓1外周的螺母2。如图所示,所述螺栓1包括螺柱11和与所述螺柱11输入端过盈配合的端盖12;所述螺柱11和所述端盖12相互垂直设置。本实用新型将所述螺栓1拆分所述螺柱11和所述端盖12两个部分,以便于后续安装。所述螺柱11上设置有螺纹,及所述螺柱11上设置有螺纹区。进一步的,所述螺柱11输入端直径与螺纹的内径相当;所述螺母2的内壁形成有与所述螺柱11上的螺纹匹配的内螺纹结构;所述螺母2自所述螺柱11的输入端装配,并由所述端盖12将其位置限定;使得所述螺母2无法所述螺柱11的输入端旋出,与螺柱11脱离。
所述螺柱11上形成有无攻丝区111,且所述无攻丝区111位于所述螺柱11的输出端;所述螺柱11的输出端直径与所述螺纹的外径相当。当所述螺母2向所述螺柱11的输出端处旋转时,由于所述无攻丝区111的直径大于所述螺母2的内螺纹的直径,所以位于所述螺母2最内的的螺纹将旋转至最靠近所述螺柱11输出端上的螺纹时停止,即通过所述无攻丝区111将所述螺母2限定至所述螺柱11上的螺纹处,有效防止所述螺母2从所述螺柱11的输出端旋出,与所述螺柱11脱离,所述无攻丝区111对所述螺母2起到止退作用。
如图所示,所述螺柱11的输入端至其输出端形成有一通孔10,所述通孔10与所述螺柱11同轴设置,并用于与其他配件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通孔10中靠近所述螺柱11中输入端部分的孔径大于靠近所述螺柱11中输出端部分的孔径,且两者之间形成有台阶。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10中靠近所述螺柱11中输入端的部分为花形状,并与一花件4固定连接,所述花件4的底部与上述台阶处抵接。所述花件4形成有与所述通孔10连通的过孔,其他配件可从所述通孔10以及该过孔处贯穿所述螺栓1,起到节省装配空间,且结构更加紧凑的效果。
如图所示,所述端盖12上居中设置有过孔120,所述过孔120与所述通孔10及所述花件4上的过孔同轴设置,且其直径与所述螺柱11的输入端外径相当,以便将所述螺柱11的输入端插接至所述过孔120内,并与所述端盖12过盈配合,以保证两者稳定连接,不会脱离。
本申请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螺母2外侧的卡套3,所述卡套3至少包括主体部31,所述主体部31呈圆柱状。所述主体部31上形成有与所述螺母2远端的外轮廓匹配的穿孔310,所述穿孔310的内截面呈T型,即所述穿孔310中靠近所述卡套3外端处的穿孔310的孔径大于靠近所述卡套3内端处的所述穿孔310的孔径。
如图所示,所述卡套3的外端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卡钩32,所述卡钩32向所述卡套3的外壁折弯,以用于与其他配件配接。本实用新型中优选设置有两个所述卡钩32,但对于所述卡钩32的具体个数可根据使用情况进行调整,在此不做限定。所述卡钩32靠近所述穿孔310上方设置有与所述螺母2的端面抵接的接触块321。进一步的,所述接触块321呈三角状,其下底面不低于所述卡钩32与所述卡套3的连接处。所述接触块321的下底面位于所述螺母2的端部,用于限定所述螺母2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卡套3的下端面向所述端盖12处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杆33,所述支撑杆33的底面与所述端盖12抵接。本实用新型中包括但不限定两个所述支撑杆22。所述端盖12朝向所述卡套3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块121,所述支撑杆33的侧壁与所述凸块121的侧壁抵接。通过所述凸块121限定所述卡套3的旋转幅度。具体的所述支撑杆33与所述螺柱11平行设置,并与所述螺母2的主体部分间隔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33与所述螺母2的主体之间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防松脱螺母,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螺栓(1),以及套接于所述螺栓(1)外周的螺母(2);所述螺栓(1)包括螺柱(11)和与所述螺柱(11)输入端过盈配合的端盖(12);所述螺柱(11)上设置有螺纹,且所述螺柱(11)输入端直径与螺纹的内径相当;所述螺柱(11)上形成有无攻丝区(111),且所述无攻丝区(111)位于所述螺柱(11)的输出端;所述螺柱(11)的输出端直径与所述螺纹的外径相当;所述螺母(2)的内壁形成有与所述螺柱(11)上的螺纹匹配的内螺纹结构;所述螺母(2)自所述螺柱(11)的输入端装配,并由所述端盖(12)将其位置限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松脱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柱(11)的输入端至其输出端形成有一通孔(10),所述通孔(10)与所述螺柱(11)同轴设置;且所述通孔(10)中靠近所述螺柱(11)中输入端部分的孔径大于靠近所述螺柱(11)中输出端部分的孔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松脱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0)中靠近所述螺柱(11)中输入端的部分为花形状,并与一花件(4)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松脱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12)上居中设置有过孔(120),所述过孔(120)与所述通孔(10)同轴设置,且其直径与所述螺柱(11)的输入端外径相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松脱螺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螺母(2)外侧的卡套(3);所述卡套(3)至少包括主体部(31),所述主体部(31)上形成有与所述螺母(2)远端的外轮廓匹配的穿孔(310),靠近所述卡套(3)外端处的穿孔(310)的孔径大于靠近所述卡套(3)内端处的所述穿孔(310)的孔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松脱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套(3)的外端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卡钩(32),所述卡钩(32)向所述卡套(3)的外壁折弯;所述卡钩(32)靠近所述穿孔(310)上方设置有与所述螺母(2)的端面抵接的接触块(3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松脱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块(321)呈三角状,其下底面不低于所述卡钩(32)与所述卡套(3)的连接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松脱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套(3)的下端面向所述端盖(12)处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杆(33),所述支撑杆(33)的底面与所述端盖(12)抵接;所述端盖(12)朝向所述卡套(3)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块(121),所述支撑杆(33)的侧壁与所述凸块(121)的侧壁抵接;所述支撑杆(33)与所述螺柱(11)平行设置,并与所述螺母(2)的主体部分间隔设置。
CN202321796864.XU 2023-07-10 2023-07-10 防松脱螺母 Active CN2205400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96864.XU CN220540079U (zh) 2023-07-10 2023-07-10 防松脱螺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96864.XU CN220540079U (zh) 2023-07-10 2023-07-10 防松脱螺母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40079U true CN220540079U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73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96864.XU Active CN220540079U (zh) 2023-07-10 2023-07-10 防松脱螺母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400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91943B2 (ja) 軟質材料のための締結具及び締結具システム
CN110608225A (zh) 一种可实现自锁式的抗振防松螺栓组件
CN220540079U (zh) 防松脱螺母
CN214314307U (zh) 一种线缆锁紧结构
CN216407444U (zh) 一种单螺母锁止结构
CN217735986U (zh) 一种锁紧螺母
CN210218371U (zh) 组合锁紧螺母
WO2023050604A1 (zh) 一种可拆卸防解体螺母组件
CN219345239U (zh) 一种锁紧螺母组件
CN219888461U (zh) 一种防松防脱螺母
CN215370549U (zh) 一种具有正反螺旋式锁死结构的螺栓
CN111577736B (zh) 螺栓螺母组件
CN215058777U (zh) 一种紧固连接件
CN216055205U (zh) 一种连接组件
CN212106553U (zh) 一种具有防脱落功能的紧定组件
CN216691780U (zh) 一种新型双头螺柱
CN222596532U (zh) 一种防松动的螺柱
CN220668036U (zh) 一种螺栓连接防松装置
CN221990751U (zh) 整体式防松动螺栓结构
CN219874071U (zh) 一种接地柱
CN212536399U (zh) 一种防松脱螺栓螺母组件
CN213017210U (zh) 螺母及连接组件
CN221569145U (zh) 一种防松脱紧固组件
CN209943313U (zh) 外六角螺母
CN220668038U (zh) 一种锁紧组件及连接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