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86934U - 一种新型分段式天沟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分段式天沟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86934U
CN220486934U CN202322131675.7U CN202322131675U CN220486934U CN 220486934 U CN220486934 U CN 220486934U CN 202322131675 U CN202322131675 U CN 202322131675U CN 220486934 U CN220486934 U CN 2204869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tter
main section
drainage gutter
sectional
drain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3167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国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Jiurui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Moller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Moller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Moller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3167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869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869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869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分段式天沟结构,属于天沟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分段式天沟结构,包括主段排水天沟和分段排水天沟,所述分段排水天沟设置在主段排水天沟的两端,且主段排水天沟的内部设置有排水沟渠。为解决现有的天沟是由多个段落拼接组合而成,这种段落与段落之间的拼接区域如果不进行承重加固,不然会出现松动分离的情况,而承重加固会导致工时和费用的增长的问题,通过拖拽的方式来将分段排水天沟从主段排水天沟的内部延展出来,两者之间采用滑动桥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当分段排水天沟内部存在雨水时,雨水自身的重量会向主段排水天沟,也就是中心区域靠拢,这样可以避免重心的偏移导致承重不均的情况出现。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分段式天沟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分段式天沟结构。
背景技术
天沟指建筑物屋面两跨间的下凹部分。屋面排水分有组织排水和无组织排水,有组织排水一般是把雨水集到天沟内再由雨水管排下,集聚雨水的沟就被称为天沟,天沟分内天沟和外天沟,内天沟是指在外墙以内的天沟,一般有女儿墙;外天沟是挑出外墙的天沟,一般没女儿墙,天沟多用白铁皮或石棉水泥制成。
现有的天沟是由多个段落拼接组合而成,这种段落与段落之间的拼接区域如果不进行承重加固,不然会出现松动分离的情况,而承重加固会导致工时和费用的增长;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分段式天沟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分段式天沟结构,通过拖拽的方式来将分段排水天沟从主段排水天沟的内部延展出来,两者之间采用滑动桥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当分段排水天沟内部存在雨水时,雨水自身的重量会向主段排水天沟,也就是中心区域靠拢,这样可以避免重心的偏移导致承重不均的情况出现,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分段式天沟结构,包括主段排水天沟和分段排水天沟,所述分段排水天沟设置在主段排水天沟的两端,且主段排水天沟的内部设置有排水沟渠,所述主段排水天沟一侧的上方设置有主段外檐架,且主段排水天沟另一侧的上方设置有主段内檐架,所述分段排水天沟一侧的上方设置有分段外檐架,且分段排水天沟另一侧的上方设置有分段内檐架,所述排水沟渠的底部设置有落水网窗,且落水网窗贯穿延伸至主段排水天沟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主段内檐架和主段外檐架与主段排水天沟设置为一体式结构,且分段内檐架和分段外檐架与分段排水天沟设置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主段外檐架和分段内檐架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限位轴条,且主段内檐架和分段外檐架的内侧均设置有顶合滑槽,所述分段排水天沟与主段排水天沟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分段排水天沟一端的底部设置有分水坡边,且分水坡边与分段排水天沟设置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主段排水天沟的下方设置有集水斗,且集水斗与主段排水天沟通过螺钉连接,所述集水斗的底部设置有管道筛套,且管道筛套与集水斗通过螺钉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主段外檐架表面的限位轴条与分段外檐架内侧的顶合滑槽契合,而主段内檐架内侧的顶合滑槽同样与分段内檐架表面的限位轴条契合,这样可以通过拖拽的方式来将分段排水天沟从主段排水天沟的内部延展出来,两者之间采用滑动桥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当分段排水天沟内部存在雨水时,雨水自身的重量会向主段排水天沟,也就是中心区域靠拢,这样可以避免重心的偏移导致承重不均的情况出现,且区别与传统的安装结构,无需花费额外的费用以及人力;
2、本实用新型,分段排水天沟一端的底部设置有分水坡边,分水坡边朝向主段排水天沟一侧,这样从两侧分段排水天沟的来水可以借助坡体快速流入到排水沟渠中,同时坡体还可以防止主段排水天沟内部的积水漫入到分段排水天沟中,从而出现倒流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水坡边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水斗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段排水天沟;2、分段排水天沟;3、排水沟渠;4、限位轴条;5、顶合滑槽;6、落水网窗;7、分水坡边;101、主段内檐架;102、主段外檐架;201、分段内檐架;202、分段外檐架;601、集水斗;602、管道筛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新型分段式天沟结构,包括主段排水天沟1和分段排水天沟2,分段排水天沟2设置在主段排水天沟1的两端,且主段排水天沟1的内部设置有排水沟渠3,主段排水天沟1一侧的上方设置有主段外檐架102,且主段排水天沟1另一侧的上方设置有主段内檐架101,分段排水天沟2一侧的上方设置有分段外檐架202,且分段排水天沟2另一侧的上方设置有分段内檐架201,排水沟渠3的底部设置有落水网窗6,且落水网窗6贯穿延伸至主段排水天沟1的底部,主段内檐架101和主段外檐架102与主段排水天沟1设置为一体式结构,且分段内檐架201和分段外檐架202与分段排水天沟2设置为一体式结构,主段外檐架102和分段内檐架201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限位轴条4,且主段内檐架101和分段外檐架202的内侧均设置有顶合滑槽5,分段排水天沟2与主段排水天沟1滑动连接,主段外檐架102表面的限位轴条4与分段外檐架202内侧的顶合滑槽5契合,而主段内檐架101内侧的顶合滑槽5同样与分段内檐架201表面的限位轴条4契合,这样可以通过拖拽的方式来将分段排水天沟2从主段排水天沟1的内部延展出来,两者之间采用滑动桥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当分段排水天沟2内部存在雨水时,雨水自身的重量会向主段排水天沟1,也就是中心区域靠拢,这样可以避免重心的偏移导致承重不均的情况出现,且区别与传统的安装结构,无需花费额外的费用以及人力。
请参阅图2-3,分段排水天沟2一端的底部设置有分水坡边7,且分水坡边7与分段排水天沟2设置为一体式结构,分水坡边7朝向主段排水天沟1一侧,这样从两侧分段排水天沟2的来水可以借助坡体快速流入到排水沟渠3中,同时坡体还可以防止主段排水天沟1内部的积水漫入到分段排水天沟2中,从而出现倒流的情况,主段排水天沟1的下方设置有集水斗601,且集水斗601与主段排水天沟1通过螺钉连接,集水斗601的底部设置有管道筛套602,且管道筛套602与集水斗601通过螺钉连接,集水斗601可以通过垂直的排水管道进行连接,从而实现排水操作,管道筛套602可以谁水渠中的雨水进行简单的异物过滤,避免造成管道的堵塞。
综上,主段外檐架102表面的限位轴条4与分段外檐架202内侧的顶合滑槽5契合,而主段内檐架101内侧的顶合滑槽5同样与分段内檐架201表面的限位轴条4契合,这样可以通过拖拽的方式来将分段排水天沟2从主段排水天沟1的内部延展出来,两者之间采用滑动桥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当分段排水天沟2内部存在雨水时,雨水自身的重量会向主段排水天沟1,也就是中心区域靠拢,这样可以避免重心的偏移导致承重不均的情况出现,且区别与传统的安装结构,无需花费额外的费用以及人力。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新型分段式天沟结构,包括主段排水天沟(1)和分段排水天沟(2),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排水天沟(2)设置在主段排水天沟(1)的两端,且主段排水天沟(1)的内部设置有排水沟渠(3),所述主段排水天沟(1)一侧的上方设置有主段外檐架(102),且主段排水天沟(1)另一侧的上方设置有主段内檐架(101),所述分段排水天沟(2)一侧的上方设置有分段外檐架(202),且分段排水天沟(2)另一侧的上方设置有分段内檐架(201),所述排水沟渠(3)的底部设置有落水网窗(6),且落水网窗(6)贯穿延伸至主段排水天沟(1)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分段式天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段内檐架(101)和主段外檐架(102)与主段排水天沟(1)设置为一体式结构,且分段内檐架(201)和分段外檐架(202)与分段排水天沟(2)设置为一体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分段式天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段外檐架(102)和分段内檐架(201)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限位轴条(4),且主段内檐架(101)和分段外檐架(202)的内侧均设置有顶合滑槽(5),所述分段排水天沟(2)与主段排水天沟(1)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分段式天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排水天沟(2)一端的底部设置有分水坡边(7),且分水坡边(7)与分段排水天沟(2)设置为一体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分段式天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段排水天沟(1)的下方设置有集水斗(601),且集水斗(601)与主段排水天沟(1)通过螺钉连接,所述集水斗(601)的底部设置有管道筛套(602),且管道筛套(602)与集水斗(601)通过螺钉连接。
CN202322131675.7U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新型分段式天沟结构 Active CN2204869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31675.7U CN220486934U (zh)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新型分段式天沟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31675.7U CN220486934U (zh)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新型分段式天沟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86934U true CN220486934U (zh) 2024-02-13

Family

ID=89838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31675.7U Active CN220486934U (zh)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新型分段式天沟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869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83331U (zh) 一种长隧道斜井进洞施工分段排水系统
CN220486934U (zh) 一种新型分段式天沟结构
CN217326129U (zh) 一种房屋建筑防水结构
CN214116927U (zh) 一种市政道路施工用路基排水结构
CN220058592U (zh) 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
CN211714175U (zh) 阳光房的漏水结构及阳光房
CN209162987U (zh) 一种新型建筑屋顶排水结构
CN222252401U (zh)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
CN214329512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水结构
CN205530624U (zh) 横槽式导流雨水口
CN215802165U (zh) 一种加强型水沟盖板
CN2934441Y (zh) 房顶雨水管防堵罩
CN221837633U (zh) 地下室窗井盖
CN221031039U (zh) 一种建筑幕墙天窗排水沟系统
CN216007194U (zh) 一种具有过滤排水的地下室集水坑
CN219825880U (zh) 一种绿色建筑节能屋面
CN220768644U (zh) 一种排水沟导流结构及建筑物
CN221502230U (zh) 一种雨水排水装置
CN220100427U (zh) 一种金属屋面天沟伸缩缝
CN217054068U (zh) 一种屋面侧排水防水结构
CN222541824U (zh) 一种带有拼接结构的天沟接水槽
CN222798481U (zh) 一种带有杂物拦截功能的聚丙烯排污管
CN222084167U (zh) 防汛地下车库
CN220620359U (zh) 一种用于水土保持工程的生态排水沟
CN221001687U (zh) 一种钢结构厂房屋面防漏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11

Address after: 311100 No. 66-29, Donghu North Road, Donghu Street, Linpi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Jiurui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19, Xianxing Road, Xianlin street,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Moller Building Material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