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25220U - 一种光伏电缆的走线槽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电缆的走线槽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25220U
CN220325220U CN202322010848.XU CN202322010848U CN220325220U CN 220325220 U CN220325220 U CN 220325220U CN 202322010848 U CN202322010848 U CN 202322010848U CN 220325220 U CN220325220 U CN 2203252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casing
wire
wire slot
plate
pla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1084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dian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dian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dian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Jidian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1084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252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252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252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Laying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utsid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缆走线槽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光伏电缆的走线槽结构,包括第一线槽、第二线槽和第三线槽,第一线槽、第二线槽和第三线槽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第一线槽、第二线槽和第三线槽的顶面共设有盖板,盖板的两端均通过螺钉分别与第一线槽、第二线槽和第三线槽相连接;本申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第二线槽的个数,通过腔室、连接板和螺栓相配合,可以将第一线槽、第二线槽和第三线槽相固定组合,当其中一个线槽损坏时,无需将整个线槽进行更换,便于操作,大大提高了线槽的维修效率,且使得电缆能够有序整齐的排列在线槽的内部,并且通过固定槽和定位板相配合,可以将位于上方的底板取下,便于后期对位于下方的电缆进行维护。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电缆的走线槽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缆走线槽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伏电缆的走线槽结构。
背景技术
光伏组件一般都安装于楼顶位置,连接光伏组件的电缆线比较杂乱,且电缆线在楼顶位置容易受到暴晒,雨淋等造成腐蚀,从而会使用到线槽和其进行搭配使用,现有线槽在使用时,有的是一体式的,在长时间使用后,有的线槽会出现上锈破损的现象,从而需要将线槽整个拆下并换上新的线槽,保证整个电缆线槽组的正常使用,然而将整个线槽拆下进行更换较为麻烦,且费时费力,并且传统的电缆线槽是将各种电缆直接铺设在槽体内,由于电缆种类较多,在多次维修和保养后,常导致各种电缆混在一起,安全隐患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需要将线槽整个拆下并换上新的线槽,保将整个线槽拆下进行更换较为麻烦,并且各种电缆混在一起,安全隐患较大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光伏电缆的走线槽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光伏电缆的走线槽结构,包括第一线槽、第二线槽和第三线槽,所述第一线槽、第二线槽和第三线槽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线槽、第二线槽和第三线槽的顶面共设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两端均通过螺钉分别与第一线槽、第二线槽和第三线槽相连接,所述第一线槽、第二线槽和第三线槽的内部均设有固定组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线槽靠近第二线槽的一侧侧壁两端均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线槽的两侧内壁且靠近第一线槽的一端均开设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一连接板通过螺栓相配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线槽与第三线槽相对的一侧侧壁两端均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三线槽的两侧内壁且靠近第二线槽的一端均开设有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和第二连接板通过螺栓相配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设有两个,且呈上下平行分布,位于下方的所述底板的顶面四角均设有竖杆,每个所述竖杆的顶面均设有固定槽,四个所述固定槽的内部均设有定位板,四个所述定位板分别设置于位于上方的底板的底面四角。
优选的,两个所述底板的顶面均设有顶板,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形成有若干线孔,所述顶板的顶面两端均开设有凹槽,每个所述凹槽的内部均设有支杆。
优选的,所述支杆的外壁套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自由端穿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部套设有上螺母,所述固定杆的底部与位于下方的底板相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外壁套设有下螺母,所述固定板位于上螺母和下螺母之间。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第二线槽的个数,通过腔室、连接板和螺栓相配合,可以将第一线槽、第二线槽和第三线槽相固定组合,当其中一个线槽损坏时,无需将整个线槽进行更换,便于操作,大大提高了线槽的维修效率;
2.通过将电缆依次贯穿线孔,通过顶板可以将电缆固定在线孔的内部,并且将顶板两端的固定板穿过固定杆,并且通过上螺母和下螺母将固定板进行固定,从而可以将底板和固定板及线孔内的电缆进行固定,使得电缆能够有序整齐的排列在线槽的内部,并且通过固定槽和定位板相配合,可以将位于上方的底板取下,便于后期对位于下方的电缆进行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申请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申请实施例的线槽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申请实施例的线槽的结构爆炸图;
图4是申请实施例的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线槽;2、第二线槽;3、螺栓;4、第三线槽;5、固定组件;6、盖板;7、螺钉;8、第一连接板;9、第一腔室;10、第二连接板;11、第二腔室;12、线孔;13、支杆;14、固定板;15、固定杆;16、竖杆;17、固定槽;18、底板;19、凹槽;20、顶板;21、定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光伏电缆的走线槽结构,参照图1-图3,包括第一线槽1、第二线槽2和第三线槽4,第一线槽1、第二线槽2和第三线槽4之间通过螺栓3可拆卸连接,第一线槽1、第二线槽2和第三线槽4的顶面共活动设有盖板6,盖板6的两端均通过螺钉7分别与第一线槽1、第二线槽2和第三线槽4相连接,第一线槽1靠近第二线槽2的一侧侧壁两端均固定设有第一连接板8,第二线槽2的两侧内壁且靠近第一线槽1的一端均开设有第一腔室9,第一腔室9和第一连接板8通过螺栓3相配合连接,第二线槽2与第三线槽4相对的一侧侧壁两端均固定设有第二连接板10,第三线槽4的两侧内壁且靠近第二线槽2的一端均开设有第二腔室11,第二腔室11和第二连接板10通过螺栓3相配合连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第二线槽2的个数,通过腔室、连接板和螺栓3相配合,可以将第一线槽1、第二线槽2和第三线槽4相固定组合,当其中一个线槽损坏时,无需将整个线槽进行更换,便于操作,大大提高了线槽的维修效率。
图2和图4,第一线槽1、第二线槽2和第三线槽4的内部均可拆卸设有固定组件5,固定组件5包括底板18,底板18设有两个,且呈上下平行分布,位于下方的底板18与线槽的内底壁可拆卸连接,且位于下方的底板18的顶面四角均可拆卸设有竖杆16,每个竖杆16的顶面均固定设有固定槽17,四个固定槽17的内部均活动设有定位板21,四个定位板21分别固定设置于位于上方的底板18的底面四角,两个底板18的顶面均活动设有顶板20,顶板20和底板18之间形成有若干线孔12,顶板20的顶面两端均开设有凹槽19,每个凹槽19的内部均固定设有支杆13,支杆13的外壁活动套设有固定板14,固定板14的自由端穿设有固定杆15,固定杆15与固定板14活动连接,固定杆15的顶部套设有上螺母,上螺母与固定杆15相螺纹连接,固定杆15的底部与位于下方的底板18相固定连接,固定杆15的外壁套设有下螺母,下螺母与固定杆15相螺纹连接,固定板14位于上螺母和下螺母之间,通过将电缆依次贯穿线孔12,通过顶板20可以将电缆固定在线孔12的内部,并且将顶板20两端的固定板14穿过固定杆15,并且通过上螺母和下螺母将固定板14进行固定,从而可以将底板18和固定板14及线孔12内的电缆进行固定,并且通过固定槽17和定位板21相配合,可以将位于上方的底板18取下,便于后期对位于下方的电缆进行维护。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首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第二线槽2的个数,通过腔室、连接板和螺栓3相配合,将第一线槽1、第二线槽2和第三线槽4相固定组合,然后通过将电缆依次贯穿线孔12,通过顶板20可以将电缆固定在线孔12的内部,并且将顶板20两端的固定板14穿过固定杆15,并且通过上螺母和下螺母将固定板14进行固定,从而可以将底板18和固定板14及线孔12内的电缆进行固定,并且通过固定槽17和定位板21相配合,可以将位于上方的底板18取下,便于后期对位于下方的电缆进行维护。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光伏电缆的走线槽结构,包括第一线槽(1)、第二线槽(2)和第三线槽(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槽(1)、第二线槽(2)和第三线槽(4)之间通过螺栓(3)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线槽(1)、第二线槽(2)和第三线槽(4)的顶面共设有盖板(6),所述盖板(6)的两端均通过螺钉(7)分别与第一线槽(1)、第二线槽(2)和第三线槽(4)相连接,所述第一线槽(1)、第二线槽(2)和第三线槽(4)的内部均设有固定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电缆的走线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槽(1)靠近第二线槽(2)的一侧侧壁两端均设有第一连接板(8),所述第二线槽(2)的两侧内壁且靠近第一线槽(1)的一端均开设有第一腔室(9),所述第一腔室(9)和第一连接板(8)通过螺栓(3)相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电缆的走线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槽(2)与第三线槽(4)相对的一侧侧壁两端均设有第二连接板(10),所述第三线槽(4)的两侧内壁且靠近第二线槽(2)的一端均开设有第二腔室(11),所述第二腔室(11)和第二连接板(10)通过螺栓(3)相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电缆的走线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5)包括底板(18),所述底板(18)设有两个,且呈上下平行分布,位于下方的所述底板(18)的顶面四角均设有竖杆(16),每个所述竖杆(16)的顶面均设有固定槽(17),四个所述固定槽(17)的内部均设有定位板(21),四个所述定位板(21)分别设置于位于上方的底板(18)的底面四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伏电缆的走线槽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底板(18)的顶面均设有顶板(20),所述顶板(20)和底板(18)之间形成有若干线孔(12),所述顶板(20)的顶面两端均开设有凹槽(19),每个所述凹槽(19)的内部均设有支杆(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伏电缆的走线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13)的外壁套设有固定板(14),所述固定板(14)的自由端穿设有固定杆(15),所述固定杆(15)的顶部套设有上螺母,所述固定杆(15)的底部与位于下方的底板(18)相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外壁套设有下螺母,所述固定板位于上螺母和下螺母之间。
CN202322010848.XU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光伏电缆的走线槽结构 Active CN2203252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10848.XU CN220325220U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光伏电缆的走线槽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10848.XU CN220325220U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光伏电缆的走线槽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25220U true CN220325220U (zh) 2024-01-09

Family

ID=89420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10848.XU Active CN220325220U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光伏电缆的走线槽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252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39235U (zh) 一种复合型母线
CN220325220U (zh) 一种光伏电缆的走线槽结构
CN108336649B (zh) 一种船舶配电板的新型母排架构
CN219875058U (zh) 转接箱箱体
CN101197492A (zh) 低压配电母线夹
CN213027663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铜排出线结构
CN210693319U (zh) 一种便于更换的电缆固定架
CN220510459U (zh) 低压配电盘
CN215420271U (zh) 一种新型语音终端
CN208581043U (zh)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母线槽
CN208478848U (zh) 一种配电柜母排安装结构
CN207801404U (zh) 一种电气设备配线装置
CN217388301U (zh) 一种太阳能控制器
CN211308371U (zh) 一种移动式车载变压器
CN220963779U (zh) 隔爆电机用接线端子
CN218891785U (zh) 一种电力配电箱用线路固定装置
CN215121543U (zh) 一种机柜零部件的快速连接装置
CN215267192U (zh) 一种新型低压配电柜
CN218386550U (zh) 一种模块集成型风水电集成桥架
CN212875122U (zh) 一种mns经济型固定分隔柜
CN217607267U (zh) 一种组合式配电箱
CN220616177U (zh) 一种机载电源安装支架
CN219677791U (zh) 一种配电盒的铜排组件及配电盒
CN218633233U (zh) 一种设有独立走线槽的中分式母线连接器
CN218603445U (zh) 一种双面光伏组件的布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