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03500U - 一种立体交互式汽车氛围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体交互式汽车氛围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03500U
CN220303500U CN202321867431.9U CN202321867431U CN220303500U CN 220303500 U CN220303500 U CN 220303500U CN 202321867431 U CN202321867431 U CN 202321867431U CN 220303500 U CN220303500 U CN 2203035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rear cover
light guide
lens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6743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红玉
赵洪岩
陈佳琪
安仲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n Hongde Automotive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Hongde Automotive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Hongde Automotive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Hongde Automotive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6743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035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035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035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立体交互式汽车氛围灯,涉及汽车配件领域,该氛围灯的结构组成中,配光镜内表面分布着多条第一棱线;壳体与后盖内部形成容置空间;光导和线路板安装在容置空间;后盖靠近光导一侧分布着多条第二棱线;光导靠近后盖一侧均布着多个直角圆锥孔;多颗LED均匀安装在线路板上,光导下端作为进光端,以侧发光方式将多颗LED的光线导入光导内,经多个直角圆锥孔一部分被反射到配光镜上,另一部分被反射到后盖上,再经后盖内表面和多个直角圆锥孔反射到配光镜上。该氛围灯制造成本低,结构简单,解决了现有氛围灯样式和模式单一且制造成本高的问题,能够变换不同点亮模式和灯光颜色,提高汽车内饰的氛围感和高级感。

Description

一种立体交互式汽车氛围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体交互式汽车氛围灯。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炫酷的汽车内饰氛围灯层出不穷,不仅兼具了实用性和功能性,而且在感官上更是带来极大的视觉冲击,既增加了汽车内饰的豪华性,又可以通过氛围灯渲染的氛围,极大地提高了司乘体验。
目前市场上的氛围灯大多样式和模式单一,制造成本高,而且设计上不能给消费者带来眼前一亮的视觉冲击。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体交互式汽车氛围灯。本实用新型根据消费者不断产生的需求进行研发设计,能够实现不同的点亮模式和显示效果,极大地提高了汽车内饰的氛围感和高级感,使汽车内饰造型设计更丰富,更贴合消费者的购买需求。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交互式汽车氛围灯,包括:
壳体;
与壳体相连的配光镜,所述配光镜内表面分布着多条第一棱线;
与壳体相连的后盖,所述壳体与后盖内部形成一个容置空间;所述后盖靠近光导一侧镀制有铝膜;
安装在壳体与后盖内部容置空间中的光导和线路板,所述后盖靠近光导一侧分布着多条第二棱线;所述光导靠近后盖一侧均布着多个直角圆锥孔;所述线路板分别与壳体和后盖固定;
均匀安装在线路板上的多颗LED,所述线路板设置在光导下端,所述光导下端作为进光端,以侧发光方式将多颗LED的光线导入光导内,经多个直角圆锥孔反射,一部分光线被反射到配光镜上,另一部分光线被反射到后盖上,再经后盖内表面和多个直角圆锥孔反射到配光镜上。
进一步的,所述配光镜外表面光滑平顺。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有凹槽,所述配光镜安装在此凹槽中;或者所述配光镜与壳体采用机械一体化加工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与后盖采用摩擦焊接方式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后盖上的多条第二棱线与配光镜上的多条第一棱线分布状态、布置方式和数量完全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后盖上设有卡接结构和定位柱,所述卡接结构与壳体相互配合实现线路板的位置固定;所述定位柱用于与汽车车身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交互式汽车氛围灯及其控制系统,解决了现有氛围灯样式和模式单一且制造成本高的问题,可通过控制系统进行控制,进而变换不同点亮模式和灯光颜色,达到炫酷且独特的显示效果,极大地提高了汽车内饰的氛围感和高级感,使汽车内饰造型设计更丰富,更贴合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制造成本低、结构简单以及使用条件不受限制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交互式汽车氛围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交互式汽车氛围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交互式汽车氛围灯的各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线路板、壳体、后盖之间的位置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为后盖上的卡接结构、壳体和线路板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6为主控芯片相关电路图。
图7为磁珠相关电路图。
图8为第二连接器相关电路图。
图9为电源相关电路图。
图10为第三连接器、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相关电路图。
图11为第四连接器相关电路图。
图12为第二二极管、电感相关电路图。
图13为第一发光二极管至第三十二发光二极管相关电路图。
图中,1、配光镜,101、第一棱线,2、壳体,201、凹槽,3、后盖,301、第二棱线,302、卡接结构,303、定位柱,4、光导,5、线路板,6、LED。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图3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交互式汽车氛围灯,主要包括:配光镜1、壳体2、后盖3、光导4、线路板5和LED6。
配光镜1外表面光滑平顺,配光镜1内表面分布着多条第一棱线101,这些第一棱线101呈不均匀分布,这样的设计,目的是使氛围灯点亮后呈现出多个棱形图案的视觉效果。
壳体2上设置有用于安装配光镜1的凹槽201,配光镜1安装在壳体2上的凹槽201中,或者,配光镜1还可以与壳体2采用机械一体化加工而成。
壳体2与后盖3采用摩擦焊接方式相连,壳体2与后盖3连接完成后内部形成一个容置空间。
光导4和线路板5均安装在壳体2与后盖3之间的容置空间中。
后盖3靠近光导4一侧分布着多条第二棱线301,这些第二棱线301呈不均匀分布,这样的设计,目的是使氛围灯点亮后呈现出多个棱形图案的视觉效果。
后盖3上的多条第二棱线301与配光镜1上的多条第一棱线101分布状态、布置方式和数量都完全相同。
后盖3靠近光导4一侧还镀制有铝膜,用于增加光线的反射效果。
后盖3上还设置有卡接结构302,用于固定线路板5。
后盖3上还设置有定位柱303,用于与汽车车身固定。
光导4靠近后盖3一侧均匀分布着多个直角圆锥孔401,这些直角圆锥孔401的孔径大小不同,当光线经过这些直角圆锥孔401后被后盖3上的铝膜反射,从而呈现出星光点点的视觉效果。
如图4所示,线路板5通过卡接方式分别与壳体2和后盖3固定,并且线路板5应位于光导4下端。具体的,如图5所示,后盖3上设置有卡接结构302,卡接结构302与壳体2相互配合实现线路板5的位置固定。
线路板5上均匀分布着多颗LED6,这些LED6的参数和尺寸均相同。由于线路板5位于光导4下端,LED6安装在线路板5上,因此,氛围灯的进光端在光导4的下端。将光导4的下端作为进光端,采用侧发光的方式将LED6的光线导入光导4内,经过多个直角圆锥孔401反射,一部分光线经过多个直角圆锥孔401反射到配光镜1上,另一部分光线经过多个直角圆锥孔401反射到后盖3的镀铝区域,之后再经过后盖3内表面的铝膜和多个直角圆锥孔401反射到配光镜1上,使光线反射率大大提高,减小光线损耗量,使亮度最大化。
另外,配光镜1内表面的多条第一棱线101与后盖3上的多条第二棱线301通过多个直角圆锥孔401的作用实现多角度折射面相互连接,静态时呈现出水晶般灵动璀璨的发光图案效果,并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可给消费者带来了眼前一亮的视觉冲击。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交互式汽车氛围灯的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安装在线路板5上的控制电路,通过控制变换点亮模式和RGBLED颜色呈现出不同的灯光效果。
如图6至图13所示,该控制电路主要包括:第一电容C1至第十七电容C17,第一二极管D1至第四二极管D4,磁珠FB1,第一连接器J1至第四连接器J4,电感L1,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至第三十二发光二极管LED32,第一三极管Q1至第八三极管Q8,第一电阻R1至第十六电阻R16和主控芯片U1。
如图6所示,主控芯片U1的第十三引脚13和第十四引脚14分别与第六电容C6两端相连;主控芯片U1的第二十四引脚24与第五电容C5相连,第五电容C5另一端与第二电阻R2相连,第二电阻R2另一端与主控芯片U1的第二十三引脚23相连;主控芯片U1的第十七引脚17与第八电容C8和第九电容C9相连,第八电容C8和第九电容C9另一端相连。
如图7所示,第一连接器J1的第一引脚1分别与第一二极管D1一端、第四电容C4一端和磁珠FB1一端相连,第一连接器J1的第二引脚2分别与第一二极管D1另一端、第四电容C4另一端和第一电容C1一端相连,第一电容C1另一端与磁珠FB1另一端相连。
如图10所示,第三连接器J3的第一引脚1分别与第四电阻R4一端、第四二极管D4一端、第十电容C10一端、第三二极管D3一端相连;第十电容C10另一端与第十七电容C17一端相连;第三二极管D3另一端分别与第十四电容C14一端、第十五电容C15一端相连;第四电阻R4另一端、第四二极管D4另一端、第十七电容C17另一端、第十四电容C14另一端、第十五电容C15另一端相连。
如图11所示,第四连接器J4的第二引脚2分别与第一电阻R1一端、第七电容C7一端相连,第七电容C7另一端与第四连接器J4的第一引脚1相连。
如图12所示,第三电阻R3与第十六电容C16连接后,其两端分别与第二二极管D5、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第十三电容C13并联。
如图13所示,第五电阻R5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S端相连,第五电阻R5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三极管Q1的G端和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相连,第九电阻R9一端分别与第十三电阻R13和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相连,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相连;第一三极管Q1的D端分别与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五发光二极管LED5、第九发光二极管LED9、第十三发光二极管LED13、第十七发光二极管LED17、第二十一发光二极管LED21、第二十五发光二极管LED25和第二十九发光二极管LED29相连;同理,第六电阻R6一端与第二三极管Q2的S端相连,第六电阻R6另一端分别与第二三极管Q2的G端和第六三极管Q6的集电极相连,第十电阻R10一端分别与第十四电阻R14和第六三极管Q6的基极相连,第六三极管Q6的发射极与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相连;第二三极管Q2的D端分别与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第六发光二极管LED6、第十发光二极管LED10、第十四发光二极管LED14、第十八发光二极管LED18、第二十二发光二极管LED22、第二十六发光二极管LED26和第三十发光二极管LED30相连;同理,第七电阻R7一端与第三三极管Q3的S端相连,第七电阻R7另一端分别与第三三极管Q3的G端和第七三极管Q7的集电极相连,第十一电阻R11一端分别与第十五电阻R15和第七三极管Q7的基极相连,第七三极管Q7的发射极与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相连;第三三极管Q3的D端分别与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第七发光二极管LED7、第十一发光二极管LED11、第十五发光二极管LED15、第十九发光二极管LED19、第二十三发光二极管LED23、第二十七发光二极管LED27和第三十一发光二极管LED31相连;同理,第八电阻R8一端与第四三极管Q4的S端相连,第八电阻R8另一端分别与第四三极管Q4的G端和第八三极管Q8的集电极相连,第十二电阻R12一端分别与第十六电阻R16和第八三极管Q8的基极相连,第八三极管Q8的发射极与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相连;第四三极管Q4的D端分别与第四发光二极管LED4、第八发光二极管LED8、第十二发光二极管LED12、第十六发光二极管LED16、第二十发光二极管LED20、第二十四发光二极管LED24、第二十八发光二极管LED28和第三十二发光二极管LED32相连。
其中,磁珠FB1与第一电容C1的连接端与主控芯片U1的第十六一引脚16相连;第二连接器J2的第二引脚2和第三引脚3分别与主控芯片U1的第二引脚2和第一引脚1相连;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的一端均接地,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与主控芯片U1的第四引脚4和第五引脚5相连;第三二极管D3与第十四电容C14和第十五电容C15的连接端与主控芯片U1的第十七引脚17相连;第四连接器J4的引脚2与主控芯片U1的第十二引脚12相连;电感L1与第三电阻R3的连接端与主控芯片U1的第十九引脚19相连;电感L1与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和第十三电容C13的连接端分别与第一三极管Q1的S端、第二三极管Q2的S端、第三三极管Q3的S端、第四三极管Q4的S端相连;同时,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第三引脚3、第一引脚1和第四引脚4分别与主控芯片U1的第二十七引脚27、第二十六引脚26和第二十五引脚25相连;同理,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第三引脚3、第一引脚1和第四引脚4,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第三引脚3、第一引脚1和第四引脚4,第四发光二极管LED4的第三引脚3、第一引脚1和第四引脚4均分别与主控芯片U1的第二十七引脚27、第二十六引脚26和第二十五引脚25相连;第五发光二极管LED5的第三引脚3、第一引脚1和第四引脚4分别与主控芯片U1的第三十引脚30、第二十九引脚29和第二十八引脚28相连;同理,第六发光二极管LED6的第三引脚3、第一引脚1和第四引脚4,第七发光二极管LED7的第三引脚3、第一引脚1和第四引脚4,第八发光二极管LED8的第三引脚3、第一引脚1和第四引脚4均分别与主控芯片U1的第三十引脚30、第二十九引脚29和第二十八引脚28相连;第九发光二极管LED9的第三引脚3、第一引脚1和第四引脚4分别与主控芯片U1的第三十三引脚33、第三十二引脚32和第三十一引脚31相连;同理,第九发光二极管LED9的第三引脚3、第一引脚1和第四引脚4,第十发光二极管LED10的第三引脚3、第一引脚1和第四引脚4,第十一发光二极管LED11的第三引脚3、第一引脚1和第四引脚4,第十二发光二极管LED12的第三引脚3、第一引脚1和第四引脚4均分别与主控芯片U1的第三十三引脚33、第三十二引脚32和第三十一引脚31相连;第十三发光二极管LED13的第三引脚3、第一引脚1和第四引脚4分别与主控芯片U1的第三十六引脚36、第三十五引脚35和第三十四引脚34相连;同理,第十三发光二极管LED13的第三引脚3、第一引脚1和第四引脚4,第十四发光二极管LED14的第三引脚3、第一引脚1和第四引脚4,第十五发光二极管LED15的第三引脚3、第一引脚1和第四引脚4,第十六发光二极管LED16的第三引脚3、第一引脚1和第四引脚4分别与主控芯片U1的第三十六引脚36、第三十五引脚35和第三十四引脚34相连;第十七发光二极管LED17的第三引脚3、第一引脚1和第四引脚4分别与主控芯片U1的第三十九引脚39、第三十八五引脚38和第三十七引脚37相连;同理,第十八发光二极管LED18的第三引脚3、第一引脚1和第四引脚4,第十九发光二极管LED19的第三引脚3、第一引脚1和第四引脚4,第二十发光二极管LED20的第三引脚3、第一引脚1和第四引脚4均分别与主控芯片U1的第三十九引脚39、第三十八五引脚38和第三十七引脚37相连;第二十一发光二极管LED21的第三引脚3、第一引脚1和第四引脚4分别与主控芯片U1的第四十二引脚42、第四十一引脚41和第四十引脚40相连;同理,第二十二发光二极管LED22的第三引脚3、第一引脚1和第四引脚4,第二十三发光二极管LED23的第三引脚3、第一引脚1和第四引脚4,第二十四发光二极管LED24的第三引脚3、第一引脚1和第四引脚4均分别与主控芯片U1的第四十二引脚42、第四十一引脚41和第四十引脚40相连;第二十五发光二极管LED25的第三引脚3、第一引脚1和第四引脚4分别与主控芯片U1的第四十五引脚45、第四十四引脚44和第四十三引脚43相连;同理,第二十六发光二极管LED26的第三引脚3、第一引脚1和第四引脚4,第二十七发光二极管LED27的第三引脚3、第一引脚1和第四引脚4,第二十八发光二极管LED28的第三引脚3、第一引脚1和第四引脚4均分别与主控芯片U1的第四十五引脚45、第四十四引脚44和第四十三引脚43相连;第二十九发光二极管LED29的第三引脚3、第一引脚1和第四引脚4分别与主控芯片U1的第四十八引脚48、第四十七引脚47和第四十六引脚46相连;同理,第三十发光二极管LED30的第三引脚3、第一引脚1和第四引脚4,第三十一发光二极管LED31的第三引脚3、第一引脚1和第四引脚4,第三十二发光二极管LED32的第三引脚3、第一引脚1和第四引脚4均分别与主控芯片U1的第四十八引脚48、第四十七引脚47和第四十六引脚46相连。
其中,各元器件的参数和型号分别如下:
第一电容C1至第十七电容C17的电容分别为:110pF/100V、4.7μF/10V、4.7μF/10V、110pF/100V、110nF/100V、4.7μF/10V、110nF/100V、10μF/50V、110nF/100V、110nF/100V、22μF/10V、22μF/10V、22μF/10V、2.2μF/50V、110nF/100V、2.2nF/100V、100nF/100V。
第一二极管D1至第四二极管D4的型号分别为:PESD1LIN、GS1M-AU、1N5819和SMAJ33CAHE3-TP。
磁珠FB1的型号为:NFZ18SM701SZ10D。
第一连接器J1至第四连接器J4的型号分别为:debug、CON2、CON2和CON2。
电感L1的型号为:AMMA00050530100MV1。
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至第三十二发光二极管LED32的型号均为:LED_RGB/PLCC-6。
第一三极管Q1至第四三极管Q4的型号均为:AO3401。
第五三极管Q5至第八三极管Q8的型号均为:BC817-25-AU。
第一电阻R1至第十六电阻R16的电阻值分别为:10K、20R、20R、10K、10K、10K、10K、10K、4.7K、4.7K、4.7K、4.7K、10K、10K、10K和10K。
该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为:
主控芯片U1具体可采用主控MCU,具体型号为Indi83213A,可实现同时驱动8颗RGBLED,经过外部扩展电路,实现4路扫描,实现32颗RGBLED的驱动,通过程序控制实现不同的点亮和显示效果。具体为:
(1)通过该控制电路可实现氛围灯的四种点亮模式,分别为:
点亮模式一:变色流体条模式;
点亮模式二:动态滚动显示模式;
点亮模式三:8色呼吸显示模式;
点亮模式四:变色流水显示模式。
(2)通过该控制电路可改变点亮模式,即通过第四连接器J4端输入大于200ms的低电平即可改变当前的点亮模式。
(3)通过该控制电路可改变RGBLED的显示颜色,即通过主控芯片U1的第二十五引脚25至第四十八引脚48输出PWM信号来改变RGBLED的三色混光比例,进而改变RGBLED的显示颜色。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需求,将该控制电路与汽车的车身控制器连接,并能根据汽车状态显示不同的动态灯光效果,实现整车信息交互。例如,车载多媒体的音乐律动或电影场景氛围;车门开启时红色点亮,警示交通参与者;车辆故障时红色闪烁;电量不足时蓝色动态提醒。本实用新型既实现了科技、舒适的驾乘乐趣,也实现了车与人的信息交互与传达。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立体交互式汽车氛围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与壳体相连的配光镜,所述配光镜内表面分布着多条第一棱线;
与壳体相连的后盖,所述壳体与后盖内部形成一个容置空间;所述后盖靠近光导一侧镀制有铝膜;
安装在壳体与后盖内部容置空间中的光导和线路板,所述后盖靠近光导一侧分布着多条第二棱线;所述光导靠近后盖一侧均布着多个直角圆锥孔;所述线路板分别与壳体和后盖固定;
均匀安装在线路板上的多颗LED,所述线路板设置在光导下端,所述光导下端作为进光端,以侧发光方式将多颗LED的光线导入光导内,经多个直角圆锥孔反射,一部分光线被反射到配光镜上,另一部分光线被反射到后盖上,再经后盖内表面和多个直角圆锥孔反射到配光镜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交互式汽车氛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光镜外表面光滑平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交互式汽车氛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凹槽,所述配光镜安装在此凹槽中;或者所述配光镜与壳体采用机械一体化加工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交互式汽车氛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与后盖采用摩擦焊接方式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交互式汽车氛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上的多条第二棱线与配光镜上的多条第一棱线分布状态、布置方式和数量完全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交互式汽车氛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上设有卡接结构和定位柱,所述卡接结构与壳体相互配合实现线路板的位置固定;所述定位柱用于与汽车车身固定。
CN202321867431.9U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立体交互式汽车氛围灯 Active CN2203035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67431.9U CN220303500U (zh)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立体交互式汽车氛围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67431.9U CN220303500U (zh)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立体交互式汽车氛围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03500U true CN220303500U (zh) 2024-01-05

Family

ID=89374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67431.9U Active CN220303500U (zh)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立体交互式汽车氛围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035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64914A (zh) 一种多功能led火焰灯
CN109555855A (zh) 一种多色挡位指示灯结构
CN220303500U (zh) 一种立体交互式汽车氛围灯
CN202546551U (zh) 产生星空效果的汽车装饰灯
CN101532615A (zh) 一种管式柔性霓虹灯
CN116906852A (zh) 一种立体交互式汽车氛围灯及其控制系统
CN211780563U (zh) 一种具有led背光源的车内氛围灯总成及汽车内饰
CN205768969U (zh) 具有流转灯功能的光导式汽车外后视镜侧转向灯结构
CN209386191U (zh) 一种led火焰发光组件
CN103775940A (zh) 光信号装置
CN202791740U (zh) 一种led后组合灯发光体
CN206686408U (zh) 带背光的汽车逐档照明指示灯总成
CN109519860A (zh) 一种led火焰发光组件
CN2617963Y (zh) 可发光的散热风扇
US20140185314A1 (en) Edge Lit LED Header System
CN212644309U (zh) 一种新型的柔性led发光灯带
CN110517598A (zh) 显示组件、显示装置和热水器
CN211574993U (zh) Led前照灯多透镜结构
CN213983101U (zh) 一种智能化的led灯带
CN2700693Y (zh) 一种手电筒
CN203686887U (zh) 一种条形灯具配光系统
CN201068124Y (zh) 具有导光镀覆层的车用装饰灯
CN218671869U (zh) 一种光导式流水灯
CN211969295U (zh) 一种具有霓虹亮化功能的led照明灯
CN220974035U (zh) 一种车内氛围灯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