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96214U - 一种移动底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底座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296214U CN220296214U CN202321718103.2U CN202321718103U CN220296214U CN 220296214 U CN220296214 U CN 220296214U CN 202321718103 U CN202321718103 U CN 202321718103U CN 220296214 U CN220296214 U CN 22029621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fting
- connecting piece
- supporting
- working position
- b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底座,包括升降底座和设置于升降底座上的夹具座,夹具座以及升降底座的下方分别设置有滚轮和撑脚,滚轮具有两个工作位置,第一工作位置下,滚轮的底端低于撑脚的底端;第二工作位置下,滚轮的底端不低于撑脚的底端;升降底座与夹具座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夹具座在第一工作位置与第二工作位置之间切换的切换组件,切换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夹具座上的第一连接件、升降设置于升降底座上的第二连接件、驱动第二连接件升降的第一驱动组件,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上述移动底座结构合理,可以轻松将焊装夹具移动至指定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架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移动底座。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焊装夹具在使用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弊端,装置整体结构笨重,当需要对其进行移动时费时费力。
现有技术中,如CN208800961U所述的一种汽车焊装夹具,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底端螺丝固定有储物箱,且储物箱的底端活动设置有移动底座,所述移动底座的两端四角边缘处均固定安装有竖向滑轨,四组所述竖向滑轨的一端均与工作台连接,四组所述竖向滑轨的外侧壁均滑动设置有滑动座,四组所述滑动座的一侧均设置有滑动轮,四组所述滑动轮的内壁均贯穿设置有活动轴,四组所述活动轴的一端均与四组所述滑动座固定连接,四组所述滑动座的内壁均穿插有定位销,四组所述竖向滑轨上均开设有多组与四组所述定位销端部相配合的限位孔,四组所述竖向滑轨的内壁均平行开设有两组与滑动座相配合的呈L形的滑槽。
上述夹具在移动时,先将滑动座上的定位销松动脱离,并握住滑动座向下方按压使其在竖向滑轨的滑槽中向下方滑动,移动底座上面的滑动轮直至与地面接触,再将定位销穿插进对应位置滑动座和竖向滑轨上的限位孔中,拧紧固定,即可推动装置并在作用力的带动下将滑动轮在活动轴中进行自转和装置的移动。
由于操作者手动将滑动座下压使滚动轮与地面接触,正常操作者的施力也仅仅只能使滚动轮与地面接触,无法将撑脚抬起与地面脱离,此时撑脚仍与地面接触,在移动夹具的过程中仍需要克服地面与撑脚之间的摩擦力,并未达到移动省力效果;若在移动时将撑脚利用调节螺栓调整高度,当夹具移动到位后,仍需操作每一个调节螺栓来使所有撑脚撑地,费时费力,效率低下。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移动底座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移动底座,可以轻松将焊装夹具移动至指定位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移动底座,包括升降底座和设置于所述升降底座上的夹具座,所述夹具座以及升降底座的下方分别设置有滚轮和撑脚,所述滚轮具有两个工作位置,第一工作位置下,所述滚轮的底端低于所述撑脚的底端;第二工作位置下,所述滚轮的底端不低于所述撑脚的底端;所述升降底座与所述夹具座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夹具座在第一工作位置与第二工作位置之间切换的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夹具座上的第一连接件、升降设置于所述升降底座上的第二连接件、驱动所述第二连接件升降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缸体与所述升降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升降底座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穿设于所述支撑板中且与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用于减小所述升降气缸受到所述夹具座压力的辅助组件。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辅助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的凸块以及与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的支撑块,所述支撑板的滑动方向水平设置,所述凸块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上方;第一工作位置下,所述支撑块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分离,所述凸块与所述支撑板相抵设置;第二工作位置下,所述支撑块夹设于所述凸块与所述支撑板之间。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升降底座与所述支撑块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支撑块在第一工作位置以及第二工作位置之间切换的第二驱动组件。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缸体与所述升降底座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支撑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支撑块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支撑块分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两侧。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升降底座固定连接的电机、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丝杠,所述丝杠具有两段螺纹旋向相反的螺纹段,两组所述支撑块分别与两段螺纹段螺纹连接,所述丝杠与所述支撑板仅转动连接,两组所述支撑块均与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切换组件同步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切换组件分设于所述升降底座的四角。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移动底座结构合理,通过设置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第二连接件的升降,带动第一连接件的升降,从而驱动夹具座的升降,设置于夹具座上的滚轮相对于设置在移动底座上的撑脚升降,从而实现了滚轮在第一工作位置与第二工作位置之间切换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手动调节,提高夹具座转运效率,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移动底座实施例第一工作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移动底座实施例第二工作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移动底座实施例第二工作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另一视角);
图4是切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爆炸示意图;
图6是辅助组件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爆炸示意图;
图中:1、升降底座;11、撑脚;12、第二连接件;13、凸起;14、支撑板;15、凸块;16、导向槽;2、夹具座;21、滚轮;22、第一连接件;23、导向杆;3、升降气缸;4、支撑块;5、驱动气缸;6、电机;61、丝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竖直”、“顶”、“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
如图1-5所示,实施例的移动底座,包括升降底座1和设置于升降底座1上的夹具座2,夹具座2以及升降底座1的下方分别设置有滚轮21和撑脚11,滚轮21具有两个工作位置,第一工作位置下,滚轮21的底端低于撑脚11的底端;第二工作位置下,滚轮21的底端不低于撑脚11的底端;升降底座1与夹具座2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夹具座2在第一工作位置与第二工作位置之间切换的切换组件,切换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夹具座2上的第一连接件22、升降设置于升降底座1上的第二连接件12、驱动第二连接件12升降的第一驱动组件,第一连接件22与第二连接件12固定连接。
通过这样的设计,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第二连接件12升降,与第二连接件12相连的第一连接件22升降,第一连接件22设置于夹具座2上,从而夹具座2升降,设置于夹具座2上的滚轮21跟随升降,无需工人手动推拉滚轮21即可实现滚轮21位置的切换,省时省力,提高效率。
具体的,第一连接件22与第二连接件12之间设置有相插接配合的凸起13与凹槽。
通过这样的设计,利用夹具座2的自重实现了第一连接件22与第二连接件21的相固定连接。
具体的,第一驱动组件包括升降气缸3,升降气缸3的缸体与升降底座1固定连接,升降气缸3的活塞杆与第二连接件12固定连接。
通过这样的设计,实现了第二连接件12升降的目的。
进一步的,升降底座1固定设置有支撑板14,升降气缸3的活塞杆穿设于支撑板14中且与支撑板14滑动连接。
通过这样的设计,活塞杆与支撑板14的滑动连接可以对活塞杆的升降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当滚轮21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整个装置呈放置状态,升降气缸3将夹具座2顶起,撑脚11着地,夹具座2的重量完全由升降气缸3的活塞杆来承担,为了延长升降气缸3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减小升降气缸3受到夹具座2压力的辅助组件。
具体的,辅助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第二连接件12上的凸块15以及与支撑板14滑动连接的支撑块4,支撑板14的滑动方向水平设置,凸块15设置于支撑板14的上方;第一工作位置下,支撑块4与第二连接件12相分离,凸块15与支撑板14相抵设置;第二工作位置下,支撑块4夹设于凸块15与支撑板14之间。
通过这样的设计,无论第一工作位置还是第二工作位置,夹具座2施压于活塞杆上的重力都被支撑板14分担。
进一步的,升降底座1与支撑块4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支撑块4在第一工作位置以及第二工作位置之间切换的第二驱动组件。
通过这样的设计,无需手动切换支撑块4的位置。
具体的,第二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气缸5,驱动气缸5的缸体与升降底座1固定连接,驱动气缸5的活塞杆与支撑块4固定连接。
通过这样的设计,实现了切换支撑块4位置的目的。
进一步的,切换组件同步设置有四组,四组切换组件分设于升降底座1的四角。
通过这样的设计,保证了夹具座2升降的稳定性以及升降气缸3的使用寿命,且对升降气缸3的功率大小要求降低。
进一步的,升降底座1与夹具座2之间设置有相滑动连接的导向槽16与导向杆23,导向槽16的延伸方向竖直设置。
通过这样的设计,对夹具座2的升降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辅助组件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6-7所示,支撑块4设置有两组,两组支撑块4分设于第二连接件12的两侧。
通过这样的设计,增大支撑块4与凸块15、支撑板14的接触面积,提高支撑稳定性,降低凸块15以及支撑板14单位面积所受压力大小。
具体的,第二驱动组件包括与升降底座1固定连接的电机6、与电机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丝杠61,丝杠61具有两段螺纹旋向相反的螺纹段,两组支撑块4分别与两段螺纹段螺纹连接,丝杠61与支撑板14仅转动连接,两组支撑块4均与支撑板14滑动连接。
通过这样的设计,实现了两组支撑块4同步远离或靠近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移动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底座(1)和设置于所述升降底座(1)上的夹具座(2),所述夹具座(2)以及升降底座(1)的下方分别设置有滚轮(21)和撑脚(11),所述滚轮(21)具有两个工作位置,第一工作位置下,所述滚轮(21)的底端低于所述撑脚(11)的底端;第二工作位置下,所述滚轮(21)的底端不低于所述撑脚(11)的底端;所述升降底座(1)与所述夹具座(2)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夹具座(2)在第一工作位置与第二工作位置之间切换的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夹具座(2)上的第一连接件(22)、升降设置于所述升降底座(1)上的第二连接件(12)、驱动所述第二连接件(12)升降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连接件(22)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升降气缸(3),所述升降气缸(3)的缸体与所述升降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气缸(3)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底座(1)固定设置有支撑板(14),所述升降气缸(3)的活塞杆穿设于所述支撑板(14)中且与所述支撑板(14)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减小所述升降气缸(3)受到所述夹具座(2)压力的辅助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件(12)上的凸块(15)以及与所述支撑板(14)滑动连接的支撑块(4),所述支撑板(14)的滑动方向水平设置,所述凸块(15)设置于所述支撑板(14)的上方;第一工作位置下,所述支撑块(4)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2)相分离,所述凸块(15)与所述支撑板(14)相抵设置;第二工作位置下,所述支撑块(4)夹设于所述凸块(15)与所述支撑板(14)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底座(1)与所述支撑块(4)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支撑块(4)在第一工作位置以及第二工作位置之间切换的第二驱动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气缸(5),所述驱动气缸(5)的缸体与所述升降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气缸(5)的活塞杆与所述支撑块(4)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4)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支撑块(4)分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12)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升降底座(1)固定连接的电机(6)、与所述电机(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丝杠(61),所述丝杠(61)具有两段螺纹旋向相反的螺纹段,两组所述支撑块(4)分别与两段螺纹段螺纹连接,所述丝杠(61)与所述支撑板(14)仅转动连接,两组所述支撑块(4)均与所述支撑板(14)滑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组件同步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切换组件分设于所述升降底座(1)的四角。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718103.2U CN220296214U (zh) | 2023-07-03 | 2023-07-03 | 一种移动底座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718103.2U CN220296214U (zh) | 2023-07-03 | 2023-07-03 | 一种移动底座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296214U true CN220296214U (zh) | 2024-01-05 |
Family
ID=89372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718103.2U Active CN220296214U (zh) | 2023-07-03 | 2023-07-03 | 一种移动底座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296214U (zh) |
-
2023
- 2023-07-03 CN CN202321718103.2U patent/CN22029621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20296214U (zh) | 一种移动底座 | |
CN211594891U (zh) | 结构稳定的汽车举升设备 | |
CN118125344A (zh) | 一种用于更换井下皮带架托辊的辅助装置 | |
CN218744047U (zh) | 一种校平机校平辊调节机构 | |
CN216066297U (zh) | 一种重负载顶升定位机构 | |
CN213997334U (zh) | 一种异形附件折弯工装 | |
CN115596225A (zh) | 一种空间管桁架安装定位工具及施工方法 | |
CN210065051U (zh) | 一种汽车举升机装置 | |
CN211056662U (zh) | 一种基于千斤顶用稳固装置 | |
CN108640021B (zh) | 一种移动式举升机 | |
CN216525209U (zh) | 全焊接阀门装配试压一体机 | |
CN220240467U (zh) | 后支架点焊装置 | |
CN222407364U (zh) | 一种框式液压机的承载装置 | |
CN218696331U (zh) | 一种无油气压复式真空泵电机底座高效定位的铣削工装 | |
CN219297071U (zh) | 一种双斜楔升降机构 | |
CN219261833U (zh) | 一种混凝土框架梁柱加固结构 | |
CN216606899U (zh) | 一种冲床模具安装滑台车 | |
CN219444322U (zh) |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定位装置 | |
CN216005063U (zh) | 一种具有增高结构的单柱液压移动式举升机 | |
CN220406747U (zh) | 一种路灯臂折弯装置 | |
CN221773990U (zh) | 一种钢轨加工用顶紧装置 | |
CN221625728U (zh) | 万向千斤顶及移动装置 | |
CN221582087U (zh) | 一种具备多功能的工程用板材钻孔装置 | |
CN212330831U (zh) | 一种拖拉机后桥总成装配线用便于安装的夹具 | |
CN118954322B (zh) | 底座可调型门座式起重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