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82469U - 平移插板机 - Google Patents
平移插板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282469U CN220282469U CN202321536572.2U CN202321536572U CN220282469U CN 220282469 U CN220282469 U CN 220282469U CN 202321536572 U CN202321536572 U CN 202321536572U CN 220282469 U CN220282469 U CN 22028246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
- plate
- inserting machine
- moving mechanism
- machine accor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8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移插板机,包括前后移动机构、支架、两个输送带和两块支撑板上均设有若干个夹持臂,前后移动机构的输出端上设有升降移动机构,升降移动机构的输出端上设有第一旋转驱动机构;支架包括两块左右分布的支撑板,支撑板与第一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旋转驱动机构驱动支撑板以左右方向为旋转轴向转动;两个输送带分设于两块支撑板上且处于同一平面上;夹持臂上设有转轮,转轮用于将板材抵在输送带上。板材的两端被两个输送带支撑,使得板材受力平衡且分散,降低板材破损的风险;且两个输送带均可驱使板材移动,使得板材在平移插板机上的受到的驱动力平衡且分散,可实现板材的平稳抓取和放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CB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平移插板机。
背景技术
制作PCB的工序较多,所使用的设备也较多,板材在各设备之间转移的时候,需要将板材收集起来再进行转运,插板机是一种将板材按照规律插在收板装置上的设备。现阶段的插板机一般是机械手臂等自动化设备,执行端为夹持机构或者吸附机构,夹持机构通过夹持板材的边沿进行实现抓取板材,但夹持机构容易造成板材边沿的破损,吸附机构通过吸附板材的侧面抓取板材,但吸附机构的机构尺度较大,容易与其他机构发生干涉而造成不便于将板材放置进收板装置,且板材经过部分工艺加工后,也不便于吸附机构将板材吸附起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平移插板机,能够降低板材破损的风险,平稳地抓取和放置板材。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移插板机,包括前后移动机构、支架、两个输送带和两块所述支撑板上均设有若干个夹持臂,所述前后移动机构的输出端上设有升降移动机构,所述升降移动机构的输出端上设有第一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支架包括两块左右分布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支撑板以左右方向为旋转轴向转动;两个所述输送带分设于两块所述支撑板上且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夹持臂上设有转轮,所述转轮用于将板材抵在所述输送带上。
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夹持臂带动转轮移动,若干个转轮将板材的一端抵在输送带上,板材的两端被两个输送带支撑,使得板材受力平衡且分散,降低板材破损的风险;且两个输送带均可驱使板材移动,使得板材在平移插板机上的受到的驱动力平衡且分散,可实现板材的平稳抓取和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两块所述支撑板上均设有若干个转角气缸,所述夹持臂的一端与所述转角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夹持臂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转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两块所述支撑板上均设有若干个第二旋转驱动机构,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夹持臂连接,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夹持臂转动以使所述转轮靠近或者远离所述述输送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两块所述支撑板中的至少一块通过第一滑移机构沿左右方向滑移地设于所述连接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两个第一驱动组件和两个所述第一滑移机构,两块所述支撑板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滑移机构的第一滑块连接,两个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分别与两块所述支撑板或两块所述第一滑块转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两个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均为第一丝杠或第一螺杆,两个所述第一丝杠或所述第一螺杆均与所述连接板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第一丝杠或所述第一螺杆上均设有第一手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设于所述前后移动机构旁并与所述支架对应设置,所述支撑台用于支撑收板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台上设有两个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中的至少一个可沿左右方向滑移地设于所述连接板上,两个所述支撑架分别支撑起所述收板装置的两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台上设有两个第二滑移机构和两个第二驱动组件,两个所述支撑架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滑移机构的第二滑块连接,两个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架或两块所述第二滑块转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两个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均为第二丝杠或第二螺杆,两个所述第二丝杠或所述第二螺杆均与所述支撑台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第二丝杠或所述第二螺杆上均设有第二手轮。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平移插板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平移插板机中的支架、支撑板、输送带、转角气缸和转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平移插板机中的支撑台、支撑架和第二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前后移动机构100、升降移动机构200、第一旋转驱动机构300、支架400、支撑板410、夹持臂411、转角气缸412、连接板420、第一滑移机构421、第一手轮422、输送带500、转轮600、支撑台700、支撑架710、第二滑移机构720、第二驱动组件730、第二手轮73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移插板机,包括前后移动机构100、升降移动机构200、第一旋转驱动机构300、支架400、两个输送带500和若干个夹持臂411,夹持臂411上设有转轮600,转轮600用于将板材抵在输送带500上。输送带500可与外部设备对接,如与传送轨对接,将传送轨和输送带500同步工作,板材即可转移至输送带500上,然后转轮600将板材抵在输送带500上,当输送带500继续工作的时候,输送带500可将输送带500上板材输送至其他设备上,如收板设备上。
前后移动机构100驱使升降移动机构200、第一旋转驱动机构300、支架400、两个输送带500和若干个夹持臂411沿前后方向移动,进而驱使输送带500上的板材沿前后方向移动,第一旋转驱动机构300驱动支架400、两个输送带500和若干个夹持臂411转动,就可以驱动输送带500携带着板材转动,进而使得板材在平躺和竖直状态之间转换,升降移动机构200驱使第一旋转驱动机构300、支架400、两个输送带500和若干个夹持臂411升降,即可实现驱动输送带500上的板材进行升降运动。板材可实现沿前后方向移动、沿上下方向移动以及实现板材平躺与竖直状态之间转换的转动,即可实现将外部设备上的板材提起以及将板材转移至其他设备上,也就是完成插板的工作。
参见图1和图3,前后移动机构100的输出端上设有升降移动机构200,升降移动机构200的输出端上设有第一旋转驱动机构300;支架400包括两块左右分布的支撑板410,支撑板410与第一旋转驱动机构300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旋转驱动机构300驱动支撑板410以左右方向为旋转轴向转动;两个输送带500分设于两块支撑板410上且处于同一平面上;两块支撑板410上均设有若干个夹持臂411,夹持臂411上设有转轮600,转轮600用于将板材抵在输送带500上。
夹持臂411带动转轮600移动,若干个转轮600将板材的一端抵在输送带500上,板材的两端被两个输送带500支撑,使得板材受力平衡且分散,降低板材破损的风险;且两个输送带500均可驱使板材移动,使得板材在平移插板机上的受到的驱动力平衡且分散,可实现板材的平稳抓取和放置。
参见图3,一些实施例中,两块支撑板410上均设有若干个转角气缸412,转角气缸412的活塞杆可以进行转动和伸缩运动,夹持臂411的一端与转角气缸412的活塞杆连接,夹持臂411的另一端连接转轮600,转角气缸412驱动夹持臂411和转轮600转动时,可使得夹持臂411和转轮600与输送带500正对或者错位,转角气缸412驱动夹持臂411和转轮600移动时,可使得转轮600靠近或远离输送带500,实现板材的抵压或松开。
具体的,转角气缸412驱动夹持臂411转动和移动,夹持臂411携带着转轮600转动和移动,当转角气缸412驱动夹持臂411和转轮600转动的时候,夹持臂411和转轮600可与输送带500正对,此时转角气缸412驱动夹持臂411和转轮600移动,转轮600朝向输送带500移动,转轮600就可以将板材抵在输送带500上;而转轮600朝向远离输送带500的方向移动,转轮600松开板材且转轮600与输送带500之间的间隙增大,此时转角气缸412驱动夹持臂411和转轮600反向转动,夹持臂411和转轮600均避开输送带500,从而避免夹持臂411和转轮600干涉板材移动至输送带500上,下一板材实现进入转轮600与输送带500之间的间隙。
转角气缸412是常见的部材,转角气缸412的具体结构在此不做冗余的介绍。本实施例中,每块支撑板410上均设有两个转角气缸412,转角气缸412的缸体与支撑板410固定连接,转角气缸412的活塞杆与支撑板410的长度、输送带500的长度/运输方向相互垂直。
一些实施例中,两块支撑板410上均设有若干个第二旋转驱动机构,第二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夹持臂411连接,第二旋转驱动机构驱动夹持臂411转动,使得夹持臂411可进行摆动运动,当夹持臂411进行摆动运动时,可使得转轮600靠近或者远离述输送带500,从而使得转轮600可将板材抵在输送带500上或者松开输送带500上的板材。第二旋转驱动机构可为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支撑板410的长度、输送带500的长度/运输方向相互平行。
参见图2,一些实施例中,支架400还包括连接板420,连接板420的一端与第一旋转驱动机构300的输出端连接,两块支撑板410均与连接板420的另一端连接,两块支撑板410通过连接板420实现与第一旋转驱动机构300的输出端连接。其中,两块支撑板410中的至少一块通过第一滑移机构421可沿左右方向滑移地设于连接板420上,支撑板410在连接板420上沿左右方向滑移,也就是实现两块支撑板410/两个输送带500之间间距的调整,从而使得两个输送带500可以承载不同尺寸的板材,提高平移插板机的适用性。
连接板420的长度方向沿左右方向延伸,使得两块支撑板410/两个输送带500处于前后移动机构100的左方或者右方。
参见图2,连接板420上设有两个第一驱动组件和两个第一滑移机构421,两块支撑板410分别与两个第一滑移机构421的第一滑块连接,两块支撑板410之间以及两个输送带500之间的位置可调,也就是两块支撑板410、两个输送带500以及两个输送带500上的板材在连接板420上的位置以及重心可调,保证两个输送带500与外部设备或其他设备的对接位置准确。两个第一驱动组件均与连接板420可转动地连接,两个第一驱动组件分别与两块支撑板410或两块第一滑块螺纹连接,通过两个第一驱动组件即可调整两块支撑板410和两个输送带500在连接板420上的位置。
第一滑移机构421包括第一滑轨以及可滑移地设置在第一滑轨上的第一滑块,第一滑轨设于连接板420上并与连接板420相互平行。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滑移机构421包括一根第一滑轨和两个均设于第一滑轨上的两个第一滑块,两块支撑板410分设于两个第一滑块上。第一滑块可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在第一滑轨上。
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第一驱动组件均为第一丝杠或第一螺杆,两个第一丝杠或第一螺杆均与连接板420可转动地连接,第一丝杠或第一螺杆通过第一丝杠螺母与支撑板410或第一滑块连接,两个第一丝杠或第一螺杆上均设有第一手轮422,通过第一手轮422可方便快捷地转动第一丝杠或第一螺杆,第一丝杠或第一螺杆驱动支撑板410或第一滑块在连接板420上沿左右方向滑移。
参见图1和图4,一些实施例中,平移插板机还包括支撑台700,支撑台700设于前后移动机构100旁并与支架400对应设置,支撑台700用于支撑收板装置。当需要完成板材的插板时,将收板装置固定在支撑台700上,由于支撑台700设于前后移动机构100旁并与支架400对应设置,所以支架400上的两个输送带500和若干个夹持臂411/转轮600正好可与收板装置位置对应,平移插板机可有序地将多块板材插进收板装置。
参见图4,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台700上设有两个支撑架710,两个支撑架710中的至少一个可沿左右方向滑移地设于连接板420上,两个支撑架710分别支撑起收板装置的两端。两个支撑架710的间距可调,也就是两个支撑架710可支撑起不同尺寸大小的收板装置,从而使得平移插板机可对不同尺寸大小的板材进行插板,
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台700上设有两个第二滑移机构720和两个第二驱动组件730,两个支撑架710分别与两个第二滑移机构720的第二滑块连接,两个支撑架710通过两个第二滑移机构可方便快捷地调整其在支撑台700上的位置。两个第二驱动组件730均与支撑台700可转动地连接,两个第二驱动组件730分别与两个支撑架710或两块第二滑块螺纹连接,通过两个第二驱动组件730分别调整两个支撑架710在支撑台700上的位置。
第二滑移机构720包括第二滑轨以及可滑移地设置在第二滑轨上的第二滑块,第二滑轨设于支撑台700上并与左右方向相互平行。第二滑块可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在第二滑轨上。
参见图4,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第二驱动组件730均为第二丝杠或第二螺杆,两个第二丝杠或第二螺杆均与支撑台700可转动地连接,第二丝杠或第二螺杆通过第二丝杠螺母与支撑架710或第二滑块连接,两个第二丝杠或第二螺杆上均设有第二手轮731。通过第二手轮731可方便快捷地转动第二丝杠或第二螺杆,第二丝杠或第二螺杆驱动支撑架710或第二滑块在支撑台700上沿左右方向滑移。
前后移动机构100和升降移动机构200均可为丝杠副或气缸或油缸。进一步的,升降移动机构200的输出端朝上设有空心的固定架,固定架设有可转动的转轴,转轴的轴向为左右方向,支撑板410与转轴的一端传动连接。第一旋转驱动机构300设于固定架内,第一旋转驱动机构300的输出端通过涡轮蜗杆机构或者锥齿轮机构与转轴的另一端传动连接。第一旋转驱动机构300可为第一电机。进一步的,连接板420的一端与转轴的一端传动连接。支撑板410处于前后移动机构100/升降移动机构200的左方或者右方。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平移插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后移动机构,所述前后移动机构的输出端上设有升降移动机构,所述升降移动机构的输出端上设有第一旋转驱动机构;
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两块左右分布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支撑板以左右方向为旋转轴向转动;
两个输送带,两个所述输送带分设于两块所述支撑板上且处于同一平面上;
两块所述支撑板上均设有若干个夹持臂,所述夹持臂上设有转轮,所述转轮用于将板材抵在所述输送带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移插板机,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支撑板上均设有若干个转角气缸,所述夹持臂的一端与所述转角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夹持臂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转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移插板机,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支撑板上均设有若干个第二旋转驱动机构,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夹持臂连接,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夹持臂转动以使所述转轮靠近或者远离所述述输送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移插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两块所述支撑板中的至少一块通过第一滑移机构沿左右方向滑移地设于所述连接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移插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两个第一驱动组件和两个所述第一滑移机构,两块所述支撑板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滑移机构的第一滑块连接,两个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分别与两块所述支撑板或两块所述第一滑块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移插板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均为第一丝杠或第一螺杆,两个所述第一丝杠或所述第一螺杆均与所述连接板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第一丝杠或所述第一螺杆上均设有第一手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移插板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设于所述前后移动机构旁并与所述支架对应设置,所述支撑台用于支撑收板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移插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上设有两个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中的至少一个可沿左右方向滑移地设于所述连接板上,两个所述支撑架分别支撑起所述收板装置的两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移插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上设有两个第二滑移机构和两个第二驱动组件,两个所述支撑架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滑移机构的第二滑块连接,两个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架或两块所述第二滑块转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平移插板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均为第二丝杠或第二螺杆,两个所述第二丝杠或所述第二螺杆均与所述支撑台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第二丝杠或所述第二螺杆上均设有第二手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536572.2U CN220282469U (zh) | 2023-06-15 | 2023-06-15 | 平移插板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536572.2U CN220282469U (zh) | 2023-06-15 | 2023-06-15 | 平移插板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282469U true CN220282469U (zh) | 2024-01-02 |
Family
ID=89328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536572.2U Active CN220282469U (zh) | 2023-06-15 | 2023-06-15 | 平移插板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282469U (zh) |
-
2023
- 2023-06-15 CN CN202321536572.2U patent/CN22028246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419030U (zh) | 一种新型自动上料设备 | |
CN108878949A (zh) | 新能源电池自动贴胶机 | |
CN203624558U (zh) | 电容上料装置 | |
CN110732868A (zh) | 工件自动打螺丝设备 | |
CN209970754U (zh) | 一种基于机械手夹取结构的自动取放装置 | |
CN220282469U (zh) | 平移插板机 | |
CN108247343B (zh) | 一种拨盘电位器自动组装机 | |
CN221190607U (zh) | 一种板材加工用上料装置 | |
CN108878985A (zh) | 一种锂电池生产设备 | |
CN219484812U (zh) | 一种液晶显示屏自动打螺丝以及翻转装置 | |
CN219859413U (zh) | 电路板下板机 | |
CN219714308U (zh) | 一种导轨平直度检测装置 | |
CN218428187U (zh) | 一种具有限位功能的机电设备检测工作台 | |
CN106044208B (zh) | 一种电脑主板自动测试装置 | |
CN210848268U (zh) | 一种铸造取件自动化设备 | |
CN212126730U (zh) | 一种芯体抓取输送装置 | |
CN109693165B (zh) | 一种滚筒型全自动研磨抛光机 | |
CN209870889U (zh) | 一种旋转移料机构 | |
CN112739195A (zh) | 一种电源线路板智能制造设备 | |
CN111900453A (zh) | 一种软包模组的入壳装置 | |
CN214030797U (zh) | 旋转上料爪 | |
CN221021291U (zh) | 一种内衬板切割装置 | |
CN222096132U (zh) | 变距旋转取料机构、取料机械手及电路板加工设备 | |
CN221598566U (zh) | Pcb板自动化贴片机 | |
CN216945250U (zh) | 玻璃送料装置及玻璃转运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