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09126U - 电池包的底部防护组件和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电池包的底部防护组件和电池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09126U
CN220209126U CN202321213334.8U CN202321213334U CN220209126U CN 220209126 U CN220209126 U CN 220209126U CN 202321213334 U CN202321213334 U CN 202321213334U CN 220209126 U CN220209126 U CN 2202091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ack
guard
plate
protective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1333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成传胜
曲凡多
赵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1333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091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091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091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的底部防护组件和电池包,底部防护组件包括:底护板;防护件,防护件设于底护板上方且与底护板固定连接;支撑板,支撑板位于防护件远离底护板的一侧且与防护件连接,支撑板用于支撑电池包的电池单体,防护件限定出排气通道。由此,通过设置支撑板以及防护件,并且使得底护板、防护件以及支撑板固定连接,以提高底部防护组件的结构强度,保证底部防护组件的防护效果,气体可以通过排气通道排出电池包,保证电池包的安全性,并且排气通道不占用电池包内部设置电池单体的空间,有利于提高电池包的能量密度。

Description

电池包的底部防护组件和电池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包的底部防护组件和电池包。
背景技术
电池包的结构设计直接影响电池包的安全性能。
相关技术中,电池包的底护板的结构强度差,导致底护板的防护效果差,从而导致电池包的安全性差,同时电池包内部的空间形成有排气通道,导致用于安装电池单体的空间小,导致电池包的能量密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电池包的底部防护组件,以提高底部防护组件的结构强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池包的底部防护组件,包括:底护板;防护件,所述防护件设于所述底护板上方且与所述底护板固定连接;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防护件远离所述底护板的一侧且与所述防护件连接,所述支撑板用于支撑所述电池包的电池单体,所述防护件限定出排气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包的底部防护组件还包括:第一弹性支撑件,所述第一弹性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底护板和所述防护件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防护件具有朝向所述底护板凹陷的第一槽体以在所述防护件靠近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形成所述排气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排气通道内设置有第一绝缘件,所述第一绝缘件设于所述排气通道的底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板具有与所述排气通道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适于与所述电池单体的防爆部对应;所述排气通道内设置有第二绝缘件,所述第二绝缘件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且与所述排气通道的侧壁抵接,所述第二绝缘件具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防护件具有朝向所述支撑板凹陷的凹陷部以在所述防护件靠近所述底护板的一侧形成第二槽体,所述第一弹性支撑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槽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沿所述底部防护组件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弹性支撑件的正投影和所述排气通道的正投影错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部防护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支撑件,所述第二弹性支撑件设于所述支撑板和所述防护件之间,且沿所述底部防护组件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二弹性支撑件的正投影和所述排气通道的正投影错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部防护组件还包括:支撑梁,所述支撑梁设于所述底护板且位于所述底护板靠近所述防护件的表面,所述支撑梁用于支撑所述电池单体。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包的底部防护组件具有以下优势:
通过设置支撑板以及防护件,并且使得底护板、防护件以及支撑板固定连接,以提高底部防护组件的结构强度,提高底部防护组件的防撞击能力,保证底部防护组件的防护效果,电池单体内的气体以及物质可以从排气通道排出电池包,保证电池包的安全性,同时,排气通道设置在底部防护组件内,排气通道不占用电池包内部设置电池单体的空间,可以增加安装电池单体的空间,提高电池包的能量密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池包,包括:电池单体;侧边框和底部防护组件,所述底部防护组件设于所述侧边框下方且与所述侧边框固定,所述侧边框和所述底部防护组件共同限定出安装空间,所述电池单体安装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底部防护组件为上述的电池包的底部防护组件。
所述电池包与上述电池包的底部防护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底部防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球击防爆部区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底部防护组件100、底护板10、配合孔11、防护件20、排气通道21、第一槽体22、第二槽体23、支撑板30、第一通孔31、第一弹性支撑件40、第一绝缘件51、第二绝缘件52、第二通孔521、第二弹性支撑件60、支撑梁70、护板涂层80、
电池包1000、电池模组200、侧边框300、电池包上盖400、结构胶500、密封条600、导热结构胶700、
钢球2000。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结合图1、图2和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1000的底部防护组件100,包括:底护板10、防护件20和支撑板30,防护件20设于底护板10上方且与底护板10固定连接,支撑板30位于防护件20远离底护板10的一侧且与防护件20连接,支撑板30用于支撑电池包1000的电池单体,防护件20限定出排气通道21。
具体地,防护件20设置在底护板10与电池单体相对的一侧表面上,并且防护件20与底护板10固定连接,防护件20与底护板10可以通过胶粘或焊接的方式固定,支撑板30可以通过胶粘或焊接的方式固定在防护件20背离底护板10的一侧表面上,通过将底护板10、防护件20以及支撑板30固定连接,以提高底部防护组件100的结构强度,提高底部防护组件100的防撞击能力。
进一步地,电池单体通过结构胶500粘接在支撑板30背离防护件20的一侧表面,防护件20背离底护板10的一侧表面限定出排气通道21,排气通道21与电池包1000外部相连通,电池单体产生的高温气体、废弃排泄物可以通过排气通道21排入外界,以与电气分离,并且便于电池单体的泄压,保证电池包1000的安全性。
由此,通过设置支撑板30以及防护件20,并且使得底护板10、防护件20以及支撑板30固定连接,以提高底部防护组件100的结构强度,电池单体与支撑板30固定连接,提高底部防护组件100的防撞击能力,保证底部防护组件100的防护效果,电池单体内的气体以及物质可以通过排气通道21排出电池包1000,保证电池包1000的安全性,同时,排气通道21设置在底部防护组件100内,排气通道21不占用电池包1000内部设置电池单体的空间,可以增加安装电池单体的空间,提高电池包1000的能量密度。
相关技术中,电池包的底护板的结构强度差,导致底护板的防护效果差,从而导致电池包的安全性差,同时电池包内部的空间形成有排气通道,导致用于安装电池单体的空间小,导致电池包的能量密度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1000的底部防护组件100,通过设置支撑板30以及防护件20,并且使得底护板10、防护件20以及支撑板30固定连接,以提高底部防护组件100的结构强度,提高底部防护组件100的防撞击能力,保证底部防护组件100的防护效果,电池单体内的气体以及物质可以通过排气通道21排出电池包1000,保证电池包1000的安全性,同时,排气通道21设置在底部防护组件100内,排气通道21不占用电池包1000内部设置电池单体的空间,可以增加安装电池单体的空间,提高电池包1000的能量密度。
进一步地,底护板10可以由高强钢(HC340/590DP)或热成型钢等材料制成,以保证底护板10结构强度;或底护板10也可以局部采用高强度钢或辊压钢,其余部分采用普通钢构成,以降低底护板10的生产成本。
防护件20可以由普通钢、高强钢(HC340/590DP)、热成型钢(如B1500HS)以及辊压钢等材料构成,以使得防护件20具有良好的抗冲击以及吸能效果,提高防护件20的防护能力;防护件20也可以由多种材料优选组合,以降低防护件20的成本,同时可以保证防护件20的刚度。
底护板10与防护件20之间可以通过点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以保证底护板10与防护件20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底护板10与防护件20之间还可以通过高强度胶粘接,便于二者固定加工装配,底护板10与防护件20的具体固定连接方式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电池单体依次排列并构成电池模组200,支撑板30可以采用铝板等类似材质,电池模组200可以通过胶粘的方式与支撑件固定连接,以便于电池包1000的加工装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板30具有与排气通道21连通的第一通孔31,第一通孔31适于与电池单体的防爆部对应。
具体地,电池单体与支撑板30相对的一侧设置有防爆部,防爆部可以配置为防爆阀,第一通孔31与防爆部对应设置,并且第一通孔31可以对防爆部避让,以便于防爆部与排气通道21连通。当电池单体内部的压强达到防爆部的泄压阈值时,电池单体产生的高温气体、废弃排泄物可以通过排气通道21排入外界,以与电气分离,并且便于电池单体的泄压,保证电池包1000的安全性。
结合图3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底部防护组件100还包括:第一弹性支撑件40,第一弹性支撑件40设置在底护板10和防护件20之间。
具体地,第一弹性支撑件40与底护板10和防护件20之间可以通过胶粘或等效工艺固定连接,以保证第一弹性支撑件40与底护板10和防护件20的连接可靠性,以进一步提高底部防护组件100的结构强度和刚度,并且第一弹性支撑件40具有弹性,当底护板10受到撞击时第一弹性支撑件40可以发生变形,以起到缓冲吸能的作用,从而对电池模组200以及防爆部进行防护,提高底部防护组件100的防护能力,提高电池包1000的耐振动性能,从而可以提高电池包1000的安全性以及使用寿命。
可选地,第一弹性支撑件40可以采用蜂窝状的高吸能材料,例如:第一弹性支撑件40可以由软质PP(PP为聚丙烯材料的简称)或微孔PP(如:EPP45、EPP60、EPP90、5倍MPP或140倍MPP,其中:EPP指的是发泡聚丙烯材料,MPP指的是微孔发泡聚丙烯材料)等构成,第一弹性支撑件40可以构造为MPP方形微孔泡棉或MPP蜂窝泡棉,以进一步提高第一弹性支撑件40的缓冲吸能效果,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弹性支撑件40也可以构造为椭圆形,第一弹性支撑件40的具体形状在此不做限定。
结合图3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防护件20具有朝向底护板10凹陷的第一槽体22以在防护件20靠近支撑板30的一侧形成排气通道21。
具体地,防护件20构造为弯折板,并且弯折板上形成有向底护板10一侧凹陷的第一槽体22,第一槽体22可以构造为U形,并且第一槽体22的U形开口向支撑板30一侧敞开,以使得第一槽体22形成为排气通道21,排气通道21构造为U形,并且排气通道21与电池包1000外界的大气相连通,防爆部通过第一通孔31与排气通道21相连通,有利于电池包1000内产生的气体自电池包1000内快速排出,提高电池包1000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防护件20构造为弯折板可以有效提高防护件20的结构强度以及刚度,并且排气通道21具有缓冲吸能的作用,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底部防护组件100的防护效果。
结合图1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防护件20在第一方向上形成有多个第一槽体22,即防护件20上形成有多个第一槽体22,由于第一槽体22的结构强度大,多个第一槽体22可以进一步提高防护件20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底部防护组件100的防护效果,并且防护件20可以限定出排气通道21,排气通道21不会占用电池包1000内部用于设置电池单体的空间,有利于提高电池包1000的能量密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方向”为底护板10的宽度方向,“第二方向”为底护板10的长度方向,“第三方向”为电池包1000的高度方向,具体方向示意可以参照图1所示。
相应地,结合图2和图4,当防护件20上形成有多个第一槽体22时,支撑板30上形成有多个第一通孔31,并且多个第一通孔31在第二方向上依次间隔排布,多个沿第二方向依次间隔排布的第一通孔31与一个第一槽体22对应设置,每个防爆部与一个第一通孔31相对设置,以便于多个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布的防爆部可以共用一个排气通道21。
结合图4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排气通道21内设置有第一绝缘件51,第一绝缘件51设于排气通道21的底壁,排气通道21内设置有第二绝缘件52,第二绝缘件52与支撑板30固定连接且与排气通道21的侧壁抵接,第二绝缘件52具有与第一通孔31对应的第二通孔521。
需要说明的是,“底壁”指的是排气通道21在第三方向上的壁面,“侧壁”指的是排气通道21在第一方向上的两壁面。
具体地,第二绝缘件52上形成有与第一通孔31相对设置的第二通孔521,第二通孔521可以对防爆部进行避让,以便于防爆部与排气通道21相连通,从而便于电池单体在热失控时将气体排入排气通道21中。
进一步结合图1,第一绝缘件51可以与排气通道21的底壁粘接相连,第二绝缘件52粘接在支撑板30背离电池单体的一侧,并且第二绝缘件52与排气通道21的侧壁抵接,以提高第二绝缘件52的固定效果,第二绝缘件52与第一绝缘件51在第三方向上相对且间隔设置,防止第一绝缘件51和第二绝缘件52占用排气通道21的中部空间而导致排气通道21的尺寸过小,保证气体在排气通道21内的流动效率,从而保证电池包1000内的气体排出的效率。
此外,第一绝缘件51和第二绝缘件52具有绝缘保护的作用,通过设置第一绝缘件51和第二绝缘件52可以在电池包1000内形成两级防护,以充分防止电池包1000在热失控时发生拉弧放电或短路现象,提高电池包1000的安全性能。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绝缘件51和第二绝缘件52均可以构造为绝缘片。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防护件20具有朝向支撑板30凹陷的凹陷部以在防护件20靠近底护板10的一侧形成第二槽体23,第一弹性支撑件40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槽体23内。
具体地,防护件20上形成有自底护板10向支撑板30一侧凹入的第二槽体23,第二槽体23沿第二方向延伸,并且第二槽体23可以构造为倒U形,由于U形槽的结构强度大,以进一步提高防护件20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第二槽体23的U形开口向底护板10一侧敞开,第二槽体23与底护板10之间形成有空腔结构,第一弹性支撑件40可以支撑在防护件20与底护板10之间,并且第一弹性支撑件40可以在防护件20与底护板10之间起到缓冲吸能的作用,同时第一弹性支撑件40、防护件20以及底护板10之间固定连接,以提升底部防护组件100的结构刚度,并且防护件20与支撑板30以及底护板10之间形成有空腔结构,提高底部防护组件100的吸能效果,从而提高底部防护组件100对电池单体以及防爆部的防护效果。
可选地,第一弹性支撑件40可以部分设置在第二槽体23内,例如:第一弹性支撑件40的端部可以设置在第二槽体23内;或第一弹性支撑件40可以全部设置在第二槽体23内,以保证第一弹性支撑件40对防护件20和底护板10的支撑效果,减小传递至防护件的撞击力,从而减小传递至电池模组的撞击力,提高底部防护组件100的防护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防护件20的弯折处(即排气通道21的底壁与侧壁的连接位置处或第二槽体23的侧壁面和顶壁之间的连接位置处)可以采用大圆角过渡,以提高防护件20的结构强度,同时当底部防护组件100受到撞击时,采用大圆角过渡的结构可以分散自底护板10处传递的撞击力,提高防护件20对电池单体以及防爆部的防护效果。
其中,排气通道21的侧壁可以垂直于底壁设置,保证侧壁对第二槽体23的顶壁的支撑效果,提高防护件20的结构强度;排气通道21的侧壁还可以与底壁之间呈夹角布置,沿底护板10向支撑板30延伸的方向,排气通道21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以增大排气通道21的面积,提高电池单体产生的高温气体或废弃排泄物的排出效率。
结合图3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沿底部防护组件100的高度方向,第一弹性支撑件40的正投影和排气通道21的正投影错开。
具体地,第二槽体23沿第一方向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二槽体23在第一方向上间隔排布,每两个相邻的第二槽体23之间可以设置有一个第一槽体22,第一弹性支撑件40设置在第二槽体23内,第一弹性支撑件40可以对排气通道21避让,防止第一弹性支撑件40占用排气通道21的空间,有利于电池单体产生的气体在排气通道21内流动。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弹性支撑件40的数量可以与第二槽体23的数量相同,以提高底部防护组件100的吸能效果;第一弹性支撑件40的数量也可以少于第二槽体23的数量,以降低底部防护组件100的生产成本,第一弹性支撑件40的具体数量设置可以结合电池包1000的实际工况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结合图3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包1000的底部防护组件100还包括:第二弹性支撑件60,第二弹性支撑件60设于支撑板30和防护件20之间,且沿底部防护组件100的高度方向,第二弹性支撑件60的正投影和排气通道21的正投影错开。
具体地,底部防护组件100还可以设置有第二弹性支撑件60,第二弹性支撑件60分别与支撑板30和防护件20固定连接,并且第二弹性支撑件60支撑在支撑板30和防护件20之间,以在支撑板30和防护件20之间起到缓冲吸能的作用。
进一步地,第二弹性支撑件60与第二槽体23在第三方向上相对设置,第二弹性支撑件60可以对排气通道21避让,防止第二弹性支撑件60占用排气通道21的空间。其中,第二弹性支撑件60可以设置有多个,第二弹性支撑件60的数量可以与第二槽体23的数量相同或不同,第二弹性支撑件60的具体数量设置可以结合电池包1000的实际工况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如图3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底部防护组件100可以同时设置有第一弹性支撑件40和第二弹性支撑件60,第二弹性支撑件60与第一弹性支撑件40在第三方向上相对设置,并且第一弹性支撑件40和第二弹性支撑件60共同形成二级弹性支撑,以进一步提高底部防护组件100的缓冲吸能效果,从而提高底部防护组件100的防护能力。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弹性支撑件40和第二弹性支撑件60的设置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优选,例如:当电池包1000内部空间充足时,电池包1000内可以同时设置有第一弹性支撑件40和第二弹性支撑件60,以提高底部防护组件100的防护效果,当电池包1000的内部空间较小时,底部防护组件100可以仅设置有第一弹性支撑件40。
其中,第二弹性支撑件60的数量可以与第一弹性支撑件40的数量相同或不同,第一弹性支撑件40和第二弹性支撑件60的具体数量设置可以结合电池包1000的实际工况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结合图1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底部防护组件100还包括:支撑梁70,支撑梁70设于底护板10且位于底护板10靠近防护件20的表面,支撑梁70用于支撑电池单体。
具体地,支撑梁70沿第二方向延伸,并且支撑梁70可以通过双面泡棉粘接在底护板10靠近防护件20一侧的表面上,支撑板30与电池模组200粘接相连,并且支撑板30可以在第三方向上对电池模组200起到支撑作用,提高电池模组200的装配可靠性。
图5所示为底部防护组件100仅设置有第一弹性支撑件40时,采用能量120J、直径25mm的钢球2000模拟路面石子对底部防护组件100进行冲击分析,通过将对相关技术的方案和本申请的防爆部区域和其余区域进行球击实验。根据下表1所示的数据可以看出:在相关技术中,当刚去2000撞击防爆部区域时,实验结果为1.426mm,而钢球2000在撞击本申请的底部防护组件100的防爆部区域时,钢球2000并未挤压到防爆部,因此本申请的底部防护组件100的防护效果较好。
表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的底部防护组件100可以根据不同的电池包1000进行匹配选择,保证本申请的底部防护组件100的适配性。
如图1和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1000,包括:电池单体、侧边框300和底部防护组件100,底部防护组件100设于侧边框300下方且与侧边框300固定,侧边框300和底部防护组件100共同限定出安装空间,电池单体安装于安装空间内,底部防护组件100为上述的电池包1000的底部防护组件100。
具体地,侧边框300的下方形成有多个螺纹连接孔,底护板10上形成有与多个螺纹连接孔对应设置的配合孔11,螺纹连接件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孔和配合孔11将底护板10与侧边框300固定连接,电池模组200安装在侧边框300与底部防护组件100限定出的安装空间内。
进一步地,支撑梁70在第二方向上的两端形成有螺纹孔结构,并且侧边框300的下方形成有过孔结构,支撑梁70与侧边框300可以通过螺钉等连接件固定连接,并且便于侧边框300与底部防护组件100的加工装配。
结合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底护板10上可以设置有护板涂层80,护板涂层80的材质可以配置为猿金刚,以提高底部防护组件100的耐腐蚀性能,提高底部防护组件100的使用寿命,同时护板涂层80可以具有防火阻燃的效果,提高电池包1000的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1000,通过设置底部防护组件100,以提高电池包1000底部的缓冲吸能效果,提高电池包1000底部的防撞击能力,并且通过设置本申请的底部防护组件100,有利于提高电池包1000的能量密度,同时可以保证电池包1000的安全性,并且无需在电池包1000内设置横梁或纵梁即可提高电池包1000底部的结构强度,提高电池包1000整体的振动性能,同时可以降低电池包1000的重量,降低电池包1000的生产成本,简化电池包1000的制作工艺,有利于缩短电池包1000性能的验证周期。
结合图1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包1000还包括电池包上盖400,电池包上盖400与底部防护组件100在第三方向上相对设置,并且电池包上盖400可以与侧边框300相连,以将底部防护组件100与侧边框300共同限定出的安装空间封闭,电池包上盖400可以与侧边框300固定相连,从而实现电池包上盖400、侧边框300和底部防护组件100的固定连接,电池模组200设置在底部防护组件100与电池包上盖400之间。
此外,电池包上盖400与电池模组200之间设置有换热装置,换热装置可以构造为液冷板,液冷板可以与电池模组200进行换热,以对电池模组200进行降温冷却或均温,保证电池模组200温度的一致性,同时液冷板可以用于支撑电池模组200,以提高电池包1000的结构强度,导热结构胶700具有导热作用,以保证电池模组200与液冷板之间的换热效果。
结合图1、与2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底护板10的外周沿处设置有密封条600,并且密封条600夹设在底护板10与侧边框300之间,以防止侧边框300和底护板10之间形成间隙,防止或灰尘等杂物进入电池包1000,提高电池包1000的密封效果。其中,密封条600可以配置为硅胶材质,防止电池包1000充放电时产生的高温将密封条600破坏,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密封条600也可以配置为其他材质,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电池包的底部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护板;
防护件,所述防护件设于所述底护板上方且与所述底护板固定连接;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防护件远离所述底护板的一侧且与所述防护件连接,所述支撑板用于支撑所述电池包的电池单体,所述防护件限定出排气通道;
第一弹性支撑件,所述第一弹性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底护板和所述防护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的底部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件具有朝向所述底护板凹陷的第一槽体以在所述防护件靠近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形成所述排气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的底部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内设置有第一绝缘件,所述第一绝缘件设于所述排气通道的底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的底部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具有与所述排气通道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适于与所述电池单体的防爆部对应;
所述排气通道内设置有第二绝缘件,所述第二绝缘件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且与所述排气通道的侧壁抵接,所述第二绝缘件具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的底部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件具有朝向所述支撑板凹陷的凹陷部以在所述防护件靠近所述底护板的一侧形成第二槽体,所述第一弹性支撑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槽体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的底部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底部防护组件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弹性支撑件的正投影和所述排气通道的正投影错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的底部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弹性支撑件,所述第二弹性支撑件设于所述支撑板和所述防护件之间,且沿所述底部防护组件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二弹性支撑件的正投影和所述排气通道的正投影错开。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的底部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梁,所述支撑梁设于所述底护板且位于所述底护板靠近所述防护件的表面,所述支撑梁用于支撑所述电池单体。
9.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单体;
侧边框和底部防护组件,所述底部防护组件设于所述侧边框下方且与所述侧边框固定,所述侧边框和所述底部防护组件共同限定出安装空间,所述电池单体安装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底部防护组件为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的底部防护组件。
CN202321213334.8U 2023-05-18 2023-05-18 电池包的底部防护组件和电池包 Active CN2202091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13334.8U CN220209126U (zh) 2023-05-18 2023-05-18 电池包的底部防护组件和电池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13334.8U CN220209126U (zh) 2023-05-18 2023-05-18 电池包的底部防护组件和电池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09126U true CN220209126U (zh) 2023-12-19

Family

ID=89141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13334.8U Active CN220209126U (zh) 2023-05-18 2023-05-18 电池包的底部防护组件和电池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0912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260389A1 (zh) * 2023-06-19 2024-12-26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底护板组件和电池包
WO2025026460A1 (zh) * 2024-03-28 2025-02-06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箱及电池包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260389A1 (zh) * 2023-06-19 2024-12-26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底护板组件和电池包
WO2025026460A1 (zh) * 2024-03-28 2025-02-06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箱及电池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209126U (zh) 电池包的底部防护组件和电池包
CN219892291U (zh) 电池包的底部防护组件和电池包
CN219892290U (zh) 电池包的底部防护组件和电池包
CN107134557B (zh) 电池模块及电池模组
CN112117400A (zh) 动力电池包和车辆
CN220368052U (zh) 底板总成和具有其的电池
CN219371200U (zh) 电池包
CN116093515B (zh) 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9677483U (zh) 电池包
CN210123769U (zh) 双层壳体及锂电池组件
CN114361683A (zh) 一种电池托盘及具有其的电池组件
CN220628073U (zh) 电池包
WO2024120079A1 (zh)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20652235U (zh) 电池包
CN220652265U (zh) 电池包总成及动力装置
CN220492064U (zh) 电池包及用电装置
CN219937215U (zh)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18448284U (zh) 电池包
CN218182411U (zh) 电池装置
CN218731297U (zh) 电池装置及用电设备
CN213845406U (zh) 锂电池电芯模组的安全防护结构
CN211238316U (zh) 模组、动力电池包以及车辆
CN116073067A (zh) 一种电池及电池包
CN221861796U (zh) 一种方形电池集成装置
CN220821782U (zh) 电池箱及电池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