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48857U - 一种排线绕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排线绕线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148857U CN220148857U CN202321530411.2U CN202321530411U CN220148857U CN 220148857 U CN220148857 U CN 220148857U CN 202321530411 U CN202321530411 U CN 202321530411U CN 220148857 U CN220148857 U CN 22014885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nding
- fixedly connected
- motor
- flat cable
- gro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3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Unwinding Of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线绕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排线绕线装置,包括旋转盘,所述旋转盘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臂。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工作人员启动旋转盘内的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带动丝杆进行旋转,移动块在丝杆上做直线运动,并通过连接臂带动绕线底板进行上下移动,通过控制上下两个绕线底板之间的距离,来控制缠绕线圈的大小,调整完成后工作人员将螺栓穿过绕线顶板,并进行旋转与连接轴一端的螺纹槽进行螺纹连接,使绕线顶板与连接轴固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线绕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排线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排线绕线装置是把线状的物体缠绕到特定的工件上的设备,通常用于铜线缠绕,凡是电器产品大多需要用漆包铜线(简称漆包线)绕制成电感线圈,可以使用排线绕线装置完成这一道或多道加工。
在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7972029U公开了一种排线绕线机,包括机座、旋转机构、缠线机构,缠线机构和设置在机座上的排线机构,排线机构包括导向部件和拉线组件,拉线组件设置在机座上且位于旋转机构的一侧,导向组件用于对铜线进行引导使铜线能耦合在定子骨架的排线槽上,在旋转机构由于需要保持后续绕线柱位置与缠线机构对应而不能过度转动时,作用面能转动一定角度使其旋转路径上的铜线能绕过换向柱进行换向,不需要操作人员手动干预,提高了生产效率。
但是该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时,线圈缠绕的大小比较固定,不能自由调整缠绕线圈的大小,且装置的结构比较复杂,不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拆卸携带,因此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线绕线装置,具有线圈缠绕的大小不固定,可以自由调整缠绕线圈的大小,且装置的结构比较简单,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拆卸携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排线绕线装置,包括旋转盘,所述旋转盘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绕线底板,所述绕线底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外表面插接有绕线顶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启动旋转盘内的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带动丝杆进行旋转,移动块在丝杆上做直线运动,并通过连接臂带动绕线底板进行上下移动,通过控制上下两个绕线底板之间的距离,来控制缠绕线圈的大小,调整完成后工作人员将螺栓穿过绕线顶板,并进行旋转与连接轴一端的螺纹槽进行螺纹连接,使绕线顶板与连接轴固定,将线体的头部放在绕线底板与绕线顶板之间,绕过上下两个连接轴,进行旋转缠绕。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转盘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开设有螺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臂在旋转盘的滑槽内进行滑动调整,螺栓通过连接轴一端的螺纹槽与其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转盘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内部卡接有方形卡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形卡柱的一端与旋转盘一侧的第一卡槽卡接,能够自由安装拆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方形卡柱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底盘,所述底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通过方形卡柱带动旋转盘进行旋转,使线体进行自动缠绕。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盘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的内部卡接有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块与底盘的第二卡槽卡接,能够自由安装和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块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脚架,所述脚架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脚架底面覆盖防滑垫,使装置在工作中站立的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盘、固定板、第一电机、丝杆、移动块、连接臂、绕线底板、连接轴、螺栓和绕线顶板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启动旋转盘内的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带动丝杆进行旋转,移动块在丝杆上做直线运动,并通过连接臂带动绕线底板进行上下移动,通过控制上下两个绕线底板之间的距离,来控制缠绕线圈的大小,调整完成后工作人员将螺栓穿过绕线顶板,并进行旋转与连接轴一端的螺纹槽进行螺纹连接,使绕线顶板与连接轴固定,将线体的头部放在绕线底板与绕线顶板之间,绕过上下两个连接轴,进行旋转缠绕。
2、本实用新型,通过滑槽、螺纹槽、第一卡槽、方形卡柱、底盘、第二电机、第二卡槽、卡块、脚架和防滑垫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时,连接臂在旋转盘的滑槽内进行滑动调整,螺栓通过连接轴一端的螺纹槽与其螺纹连接,方形卡柱的一端与旋转盘一侧的第一卡槽卡接,能够自由安装拆装,工作人员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通过方形卡柱带动旋转盘进行旋转,使线体进行自动缠绕,卡块与底盘的第二卡槽卡接,能够自由安装和拆卸,脚架底面覆盖防滑垫,使装置在工作中站立的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丝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卡槽结构示意图。
图中,1、旋转盘;2、固定板;3、第一电机;4、丝杆;5、移动块;6、连接臂;7、绕线底板;8、连接轴;9、螺栓;10、绕线顶板;11、滑槽;12、螺纹槽;13、第一卡槽;14、方形卡柱;15、底盘;16、第二电机;17、第二卡槽;18、卡块;19、脚架;20、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4,一种排线绕线装置,包括旋转盘1,旋转盘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固定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杆4,丝杆4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移动块5,移动块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臂6,连接臂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绕线底板7,绕线底板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轴8,连接轴8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栓9,螺栓9的外表面插接有绕线顶板10,工作人员启动旋转盘1内的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带动丝杆4进行旋转,移动块5在丝杆4上做直线运动,并通过连接臂6带动绕线底板7进行上下移动,通过控制上下两个绕线底板7之间的距离,来控制缠绕线圈的大小,调整完成后工作人员将螺栓9穿过绕线顶板10,并进行旋转与连接轴8一端的螺纹槽12进行螺纹连接,使绕线顶板10与连接轴8固定,将线体的头部放在绕线底板7与绕线顶板10之间,绕过上下两个连接轴8,进行旋转缠绕,旋转盘1的一侧开设有滑槽11,连接轴8的一端开设有螺纹槽12,连接臂6在旋转盘1的滑槽11内进行滑动调整,螺栓9通过连接轴8一端的螺纹槽12与其螺纹连接,旋转盘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卡槽13,第一卡槽13的内部卡接有方形卡柱14,方形卡柱14的一端与旋转盘1一侧的第一卡槽13卡接,能够自由安装拆装,方形卡柱14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底盘15,底盘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6,工作人员启动第二电机16,第二电机16通过方形卡柱14带动旋转盘1进行旋转,使线体进行自动缠绕,底盘15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卡槽17,第二卡槽17的内部卡接有卡块18,卡块18与底盘15的第二卡槽17卡接,能够自由安装和拆卸,卡块18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脚架19,脚架19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20,脚架19底面覆盖防滑垫20,使装置在工作中站立的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旋转盘1、固定板2、第一电机3、丝杆4、移动块5、连接臂6、绕线底板7、连接轴8、螺栓9和绕线顶板10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启动旋转盘1内的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带动丝杆4进行旋转,移动块5在丝杆4上做直线运动,并通过连接臂6带动绕线底板7进行上下移动,通过控制上下两个绕线底板7之间的距离,来控制缠绕线圈的大小,调整完成后工作人员将螺栓9穿过绕线顶板10,并进行旋转与连接轴8一端的螺纹槽12进行螺纹连接,使绕线顶板10与连接轴8固定,将线体的头部放在绕线底板7与绕线顶板10之间,绕过上下两个连接轴8,进行旋转缠绕,通过滑槽11、螺纹槽12、第一卡槽13、方形卡柱14、底盘15、第二电机16、第二卡槽17、卡块18、脚架19和防滑垫20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时,连接臂6在旋转盘1的滑槽11内进行滑动调整,螺栓9通过连接轴8一端的螺纹槽12与其螺纹连接,方形卡柱14的一端与旋转盘1一侧的第一卡槽13卡接,能够自由安装拆装,工作人员启动第二电机16,第二电机16通过方形卡柱14带动旋转盘1进行旋转,使线体进行自动缠绕,卡块18与底盘15的第二卡槽17卡接,能够自由安装和拆卸,脚架19底面覆盖防滑垫20,使装置在工作中站立的更加稳定。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排线绕线装置,包括旋转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盘(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杆(4),所述丝杆(4)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移动块(5),所述移动块(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臂(6),所述连接臂(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绕线底板(7),所述绕线底板(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轴(8),所述连接轴(8)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栓(9),所述螺栓(9)的外表面插接有绕线顶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线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盘(1)的一侧开设有滑槽(11),所述连接轴(8)的一端开设有螺纹槽(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线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盘(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卡槽(13),所述第一卡槽(13)的内部卡接有方形卡柱(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排线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卡柱(14)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底盘(15),所述底盘(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排线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5)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卡槽(17),所述第二卡槽(17)的内部卡接有卡块(1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排线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18)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脚架(19),所述脚架(19)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2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530411.2U CN220148857U (zh) | 2023-06-15 | 2023-06-15 | 一种排线绕线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530411.2U CN220148857U (zh) | 2023-06-15 | 2023-06-15 | 一种排线绕线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148857U true CN220148857U (zh) | 2023-12-08 |
Family
ID=89008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530411.2U Active CN220148857U (zh) | 2023-06-15 | 2023-06-15 | 一种排线绕线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148857U (zh) |
-
2023
- 2023-06-15 CN CN202321530411.2U patent/CN22014885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321996B (zh) | 一种电机转子绕线方法 | |
CN112809150B (zh) | 自动绕线机 | |
CN109110568A (zh) | 一种绕线机 | |
CN220148857U (zh) | 一种排线绕线装置 | |
CN109052032B (zh) | 一种新型绕线机 | |
CN108336876B (zh) | 一种电机转子绕线设备 | |
CN208802688U (zh) | 一种绕线机 | |
CN218050722U (zh) | 一种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 | |
CN216290613U (zh) | 立绕机 | |
CN206149114U (zh) | 一种自动绕线机 | |
CN114142694B (zh) | 一种限位定型滑动的电机定子绕线机 | |
CN213005182U (zh) | 一种便于调试机械加工的工作台 | |
CN210780464U (zh) | 一种带有双立柱升降机构的包带机 | |
CN102794340B (zh) | 一种毛细管缠绕装置 | |
CN220760850U (zh) | 一种购物车框钢丝折弯装置 | |
CN220591150U (zh) | 一种能够调节的铜线压紧装置 | |
CN107370314B (zh) | 一种绕线机 | |
CN220578601U (zh) | 一种电缆自动成盘设备 | |
CN219636622U (zh) | 一种提高效率的自动绕线装置 | |
CN219669815U (zh) | 一种用于拉丝机的张力调节装置 | |
CN205004916U (zh) | 一种小型拉入式嵌线机 | |
CN208539755U (zh) | 一种绕嵌一体机用绕线机构 | |
CN219458864U (zh) | 一种电机定子加工用绕线机构 | |
CN210682762U (zh) | 一种便于收线的收线装置 | |
CN220942974U (zh) | 一种绕线机切线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