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35696U - 一种导流圈、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流圈、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35696U
CN220135696U CN202321480236.0U CN202321480236U CN220135696U CN 220135696 U CN220135696 U CN 220135696U CN 202321480236 U CN202321480236 U CN 202321480236U CN 220135696 U CN220135696 U CN 2201356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ffle
guide
guide plate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8023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必平
高旭
余明养
王昆
王子涛
李泳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8023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356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356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356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流圈、新风模块及空调器,所述导流圈包括第一导流板、与所述第一导流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导流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导流板与所述第二导流板之间的导流腔;所述第一导流板上设有与所述导流腔连通的若干第一导流气道,所述第二导流板上设有与所述导流腔连通的若干第二导流气道。本申请通过使气流依次经第一导流板、导流腔、以及第二导流板时,被多次打散后形成多束小尺度流体,从而抑制其形成大尺度涡流造成风量损耗以及降低气流冲击蜗壳壁面而导致的碰撞损耗,有利于提高新风模块工作时的风量,降低噪音。此外,导流圈呈多孔双层结构,能形成双层空气柱,具有引射消音效果,进一步降低新风模块的工作时的噪音。

Description

一种导流圈、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流圈、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新风空调器作为目前市面上越来越火的空调机型,受到广大消费者青昧,也逐渐成为空调行业的标配。由于普通空调只能换热循环室内空气,当用户关门窗的时候,随着时间推移,空气质量会越来越差,导致用户体验下降;而新风空调针对室内循环导致的空气越来越差问题,直接解决用户体验这一痛点;在不开门窗的情况下实现室内外空气循环。
但现有的新风模块在工作时,进入离心风机的气流与壁面发生较大冲击导致风量损失,减小新风模块的出风量,且会形成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导流圈、新风模块及空调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新风模块的出风量小,且存在较大噪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导流圈,包括:第一导流板、与所述第一导流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导流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导流板与所述第二导流板之间的导流腔;
所述第一导流板上设有与所述导流腔连通的若干第一导流气道,所述第二导流板上设有与所述导流腔连通的若干第二导流气道。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流气道与所述第二导流气道的错位设置。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流气道的截面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田字型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与所述第二导流气道的截面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田字型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气流经第一导流板流入所述导流圈,并经所述第二导流板流出所述导流圈,所述第一导流气道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导流气道的截面面积。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气流经第一导流板流入所述导流圈,并经所述第二导流板流出所述导流圈,所述第二导流板的周缘设有多个扰流齿,所述扰流齿朝背离所述第一导流板的方向延伸,沿所述导流圈的进风方向,多个所述扰流齿的齿尖位于同一平面上。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气流经所述第一导流板流入所述导流圈,并经所述第二导流板流出所述导流圈;
所述第一导流气道为锥形孔,沿所述第一导流板指向所述第二导流板的方向,所述第一导流气道的面积逐渐变大;和/或,所述第二导流气道为锥形孔,沿所述第一导流板指向所述第二导流板的方向,所述第一导流气道的面积逐渐变大。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流板呈平面圆环型;
和/或,所述第二导流板呈平面圆环形。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圈的中间形成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的截面呈圆形或方形。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新风模块,所述新风模块包括离心风机以及所述的导流圈;
所述离心风机设有进风口,所述导流圈靠近所述进风口设置,用于整流进入所述离心风机的气流。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所述的导流圈,或着所述的一种新风模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流圈,通过在导流圈上设置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以及导流腔,且第一导流板上的第一导流气道和第二导流板上的第二导流气道均与导流腔连通,从而使经过导流圈的气流依次经第一导流板、导流腔以及第二导流板时,被多次打散后形成多束小尺度流体,从而抑制其形成大尺度涡流造成风量损耗以及降低气流冲击蜗壳壁面而导致的碰撞损耗,有利于提高新风模块工作时的风量,降低噪音。此外,本申请中的导流圈呈多孔双层结构,能形成双层空气柱,具有引射消音效果,进一步降低新风模块的工作时的噪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风空调的一个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新风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新风模块的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新风模块的一个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新风模块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流圈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导流圈的局部剖视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流圈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流圈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
100、新风空调;11、壳体;12、底座组件;13、风机组件;14、电控组件;15、换热器组件;16、过滤网;17、导风组件;20、新风模块;21、第一蜗壳;22、第二蜗壳;23、离心风机;25、对接管;26、新风管;27、滤网支架;28、导流圈组件;281、安装板;2811、贯通孔;282、导流圈;2821、第一导流板;2822、第一导流气道;2823、第二导流板;2824、第二导流气道;2825、导流腔;2826、分隔部;283、扰流齿;284、气流通道;285、侧板;291、第一泡沫;292、第二泡沫;30、风口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风空调100包括空调本体和新风模块20。新风模块20设置于所述空调本体内,用于向所述空调本体内引入室外空气。
需要说明的是,空调本体也即空气调节器(room air conditioner),其用于给空间区域(一般为密闭)提供处理空气温度变化的机组。它的功能是对该房间(或封闭空间、区域)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空气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以满足人体舒适或工艺过程的要求。
其中,空调本体一般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在本申请中,室内机可以是挂机,也可以是柜机,还可以是风管机,在此不做限定。下面以风管机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地,室内机包括壳体11,壳体11整体沿左右方向延伸。壳体11大体呈长方体结构,其内形成有安装腔,以安装空调器室内机的底座组件12、换热器组件15、风机组件13、导风组件17、电控组件14、过滤网16等元器件。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壳体11为钣金壳体。壳体1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室内进风口和室内出风口。底座组件12用于安装换热器组件15、风机组件13、电控组件14等。风机组件13包括贯流风机。贯流风机沿壳体11的长度方向设置。室内空气经室内进风口进入空调壳体11内,经空调壳体11内的过滤网16过滤后,再经换热器组件15换热后进入贯流风道,后经室内出风口吹出室内,从而实现室内空气的制冷或制热。导风组件17设置于壳体11的室内出风口处,用于调节室内出风方向。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底座组件12,换热器组件15,风机组件13,导风组件17,电控组件14、过滤网16不属于本申请的改进点,其具体结构可以参考现有技术的内容,在此不做限定。
新风模块20设置于贯流风机的一端,且靠近室内进风口所在的一侧设置。新风模块20的出风口可与室内进风口连通,用于向空调本体引入室外空气。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的新风模块在工作时,由于室外空气经新风管进入新风模块时速度分布范围较大,存在较大湍流度,导致新风模块的运行噪音较大,新风风量较小。
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运行噪音小,新风风量大的新风模块。请参阅图2和图3,本申请中的新风模块20包括蜗壳、离心风机23以及导流圈组件28。离心风机23和导流圈组件28设置在蜗壳内。
具体地,蜗壳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蜗壳21和第二蜗壳22。第一蜗壳21为上蜗壳,第二蜗壳22为下蜗壳,第一蜗壳21和第二蜗壳22拼接可形成完整的新风风道,以及与新风通道连通的新风进风口和新风出风口。离心风机23设置在第二蜗壳22上,导流圈组件28设置于离心风机23的进风侧,用于整流进入第二蜗壳22的气流。示例性地,第一蜗壳21和第二蜗壳22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
具体地,请参阅图3至图5,导流圈组件28包括安装板281和导流圈282。安装板固定在离心风机23的进风侧,安装版的中间设有贯通孔2811。贯通孔2811与离心风机的风叶正对设置。第一蜗壳内的气流在离心风机作用下经贯通孔进入第二蜗壳内做功。导流圈282固定在安装板281上,且位于贯通孔2811内。导流圈282的大小与贯通孔2811的形状和大小相适配,示例性地,导流圈282与贯通孔2811均为圆形,导流圈282与贯通孔2811的内壁密封连接,从而使第一蜗壳21内的气流全部经导流圈282流入第二蜗壳22内。导流圈282与安装板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卡接、焊接、粘接、或螺纹连接等,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中,请参阅图6和图7,导流圈282包括第一导流板2821、与所述第一导流板2821相对设置的第二导流板2823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导流板2821与所述第二导流板2823之间的导流腔2825。所述第一导流板2821上设有与所述导流腔2825连通的若干第一导流气道2822,所述第二导流板2823上设有与所述导流腔连通的若干第二导流气道2824。
需要说明的是,发明人了解到目前一些环形结构的导流圈,其迎风面和背风面之间具体多个相互独立的气流通道,但其存在风阻较大或气流分散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导致新风模块仍存在出风量小,且存在较大噪音的技术问题。本申请通过在导流圈282上设置第一导流板2821、第二导流板2823以及导流腔2825,且第一导流板上的第一导流气道2822和第二导流板上的第二导流气道2824均与导流腔2825连通,从而使经过导流圈的气流依次经第一导流板、导流腔以及第二导流板时,被多次打散后形成多束小尺度流体,从而抑制其形成大尺度涡流造成风量损耗以及降低气流冲击蜗壳壁面而导致的碰撞损耗,有利于提高新风模块工作时的风量,降低噪音。此外,本申请中的导流圈呈多孔双层结构,能形成双层空气柱,具有引射消音效果,进一步降低新风模块的工作时的噪音。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流气道2822与所述第二导流气道2824的错位设置。示例性地,以第一导流板位于第二导流板远离离心风机的一侧为例。具体地,第一导流气道的出气口(也即第一导流气道靠近导流腔的一端)在第二导流气道的进气口(也即第二导流气道靠近导流腔的一端)所在的平面的正投影不完全重合。该结构设置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导流圈的整流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导流圈为一体式注塑结构。具体地,第一导流板2821和第二导流板2823平行设置,且第一导流板2821和第二导流板2823的边缘处通过侧板285密封连接。该结构设置有利于增加导流圈的结构强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流板2821的厚度在2mm至3mm之间,第一导流气道2822的孔径在2mm至3mm之间。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导流板的厚度太大,利于大于3mm,第一导流气道的孔径太小,例如小于2mm,容易产生较大的风阻。第一导流板的厚度太小,例如小于2mm,第一导流气道的孔径太大,例如大于3mm,容易导致对气流的分散效果不理想。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若第一气流通道或第二气流通道的截面为圆形,孔径指第一气流通道或第二气流通道的截面的半径。若第一气流通道或第二气流通道的截面不为圆形,孔径指与第一气流通道或第二气流通道的截面面积大致相等的圆的半径。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第一导流气道2822之间的距离在1mm至1.5mm之间。也即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导流气道之间的分隔部2826的宽度在1mm至1.5mm之间。可以理解的是,相邻两个第一导流气道之间的距离太大,例如大于1.5mm,容易导致气流经过第一导流板的分散效果不理想,相邻两个第一导流气道之间的距离太小,例如大于1mm,容易导致气流经过第一导流板的阻力太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流板2823的厚度在3mm至4mm之间,第二导流气道2824的孔径在2mm至3mm之间。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导流板的厚度太大,利于大于4mm,第二导流气道的孔径太小,例如小于2mm,容易产生较大的风阻。第二导流板的厚度太小,例如小于3mm,第二导流气道的孔径太大,例如大于3mm,容易导致对气流的分散效果不理想。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第二导流气道2824之间的距离在1mm至1.5mm之间。也即位于相邻两个第二导流气道之间的分隔部2826的宽度在1mm至1.5mm之间。可以理解的是,相邻两个第二导流气道之间的距离太大,例如大于1.5mm,容易导致气流经过第二导流板的分散效果不理想,相邻两个第二导流气道之间的距离太小,例如大于1mm,容易导致气流经过第二导流板的阻力太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流板2821与第二导流板2823之间的间距为1mm至4mm之间。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流板2821的厚度在2mm至3mm之间,第一导流气道2822的孔径在2mm至3mm之间,相邻两个第一导流气道之间的距离在1mm至1.5mm之间;第二导流板2823的厚度在3mm至4mm之间,第二导流气道的孔径在2mm至3mm之间,相邻两个第一导流气道之间的距离在1mm至1.5mm之间;所述第一导流板与第二导流板之间的间距为1mm至4mm之间。发明人通过实验发现,该结构设置的导流圈用于新风模块中,能够明显改善新风模块的风量和噪音。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至图9,第一导流板2821上阵列设有多个第一导流气道2822,每个第一导流气道的结构均相同,示例性地,所述第一导流气道的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或田字型。在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流板上阵列设有多个第一导流气道,多个第一导流气道的结构均相同,示例性地,部分所述第一导流气道的截面为三角形,另一部分所述第一导流气道的截面为圆形。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流板2821上阵列设有多个第一导流气道2822。第一导流气道的截面呈三角形。三角形结构的尖角能够实现扰流作用,抑制大尺度涡流的形成,进一步提高导流圈的整流效果。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流板2823上阵列设有多个第二导流气道2824,每个第二导流气道的结构均相同,示例性地,所述第二导流气道的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或田字型。在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流板上阵列设有多个第二导流气道,多个第二导流气道的结构均相同,示例性地,部分所述第二导流气道的截面为三角形,另一部分所述第二导流气道的截面为圆形。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流板2823上阵列设有多个第二导流气道2824。第二导流气道的截面呈三角形。三角形结构的尖角能够实现扰流作用,抑制大尺度涡流的形成,进一步提高导流圈的整流效果。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气流经第一导流板2821流入所述导流圈282,并经所述第二导流板2823流出所述导流圈282,也即,第一导流板位于第二导流板背离离心风机的一侧。所述第一导流气道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导流气道的截面面积,该结构设置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导流圈的整流效果,并降低气流阻力。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流板2823的周缘设有多个扰流齿283,所述扰流齿283朝背离所述第一导流板2821的方向延伸,沿所述导流圈的进风方向,多个所述扰流齿的齿尖位于同一平面上。该结构设置能够进一步抑制进风气流生成的大尺度涡流,降低气流旋涡和腔体壁面的相互作用,减小流动分离,达到减噪的目的,同时能够提高风机性能。此外,通过控制齿尖角能够实现对扰流强度的控制。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图8和图9,所述导流圈282的中间形成气流通道284,所述气流通道的截面呈圆形或方形。具体地,气流通道的截面大小可根据需要进行设定,示例性地,气流通道的截面大小与离心风机的进风口大小相适配。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流气道2822为锥形孔,沿所述第一导风板指向所述第二导流板的方向,所述第一导流气道的面积逐渐变大,该结构设置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第一导流板的整流效果,并降低气流阻力。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流气道2824为锥形孔,沿所述第一导风板指向所述第二导流板的方向,所述第二导流气道的面积逐渐变大,该结构设置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第二导流板的整流效果,并降低气流阻力。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流板2821呈平面圆环型,该结构设置有利于增加第一导流件板上第一导流气道的密度,提高第一导流板的整流效果。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流板2823呈平面圆环形,该结构设置有利于增加第二导流件板上第二导流气道的密度,提高第二导流板的整流效果。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新风模块20还包括新风管26。第一蜗壳21上设有对接管(对接管与新风管连接的一端为新风进风口),新风管26的一端与对接管25远离第一蜗壳21的一端连接,新风管26的另一端与室外连通。室外空气经新风管26进入对接管25,再经对接管25进入进风腔215。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新风模块20还包括滤网支架27和滤网(图中未示出),滤网固定在滤网支架27上。示例性地,滤网用于过滤从进风腔215进入第二蜗壳22的室外空气(也即新风)。具体地,滤网与第一蜗壳21的顶壁间隔设置,示例性地,滤网所在平面与第一蜗壳21的顶壁所在的平面大体平行。可以理解的是,滤网与导流圈282背离顶壁的一端也存在一定的间隙,该间隙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新风模块20还包括泡沫组件。示例性地,泡沫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泡沫291和第二泡沫292。泡沫组件设置在第一蜗壳21和第二蜗壳22之间。滤网支架27、导流圈组件28通过泡沫组件固定在新风模块20内。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新风模块20还包括风口盖30。风口盖30设置在新风模块20的新风出风口处,也即第二蜗壳22的出风口处,用于控制新风出风口的打开或关闭。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上文针对其他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上文已对基本概念做了描述,显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上述详细披露仅仅作为示例,而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虽然此处并没有明确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能会对本申请进行各种修改、改进和修正。该类修改、改进和修正在本申请中被建议,所以该类修改、改进、修正仍属于本申请示范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
同理,应当注意的是,为了简化本申请披露的表述,从而帮助对一个或多个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理解,前文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有时会将多种特征归并至一个实施例、附图或对其的描述中。但是,这种披露方法并不意味着本申请对象所需要的特征比权利要求中提及的特征多。实际上,实施例的特征要少于上述披露的单个实施例的全部特征。
一些实施例中使用了描述成分、属性数量的数字,应当理解的是,此类用于实施例描述的数字,在一些示例中使用了修饰词“大约”、“近似”或“大体上”来修饰。除非另外说明,“大约”、“近似”或“大体上”表明数字允许有±20%的变化。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数值参数均为近似值,该近似值根据个别实施例所需特点可以发生改变。在一些实施例中,数值参数应考虑规定的有效数位并采用一般位数保留的方法。尽管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用于确认其范围广度的数值域和参数为近似值,在具体实施例中,此类数值的设定在可行范围内尽可能精确。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导流圈、新风模块以及空调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导流圈,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导流板、与所述第一导流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导流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导流板与所述第二导流板之间的导流腔;
所述第一导流板上设有与所述导流腔连通的若干第一导流气道,所述第二导流板上设有与所述导流腔连通的若干第二导流气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气道与所述第二导流气道的错位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气道的截面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田字型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与所述第二导流气道的截面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田字型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圈,其特征在于,气流经所述第一导流板流入所述导流圈,并经所述第二导流板流出所述导流圈,所述第一导流气道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导流气道的截面面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圈,其特征在于,气流经所述第一导流板流入所述导流圈,并经所述第二导流板流出所述导流圈,所述第二导流板的周缘设有多个扰流齿,所述扰流齿朝背离所述第一导流板的方向延伸,沿所述导流圈的进风方向,多个所述扰流齿的齿尖位于同一平面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圈,其特征在于,气流经所述第一导流板流入所述导流圈,并经所述第二导流板流出所述导流圈;
所述第一导流气道为锥形孔,沿所述第一导流板指向所述第二导流板的方向,所述第一导流气道的面积逐渐变大;和/或,所述第二导流气道为锥形孔,沿所述第一导流板指向所述第二导流板的方向,所述第一导流气道的面积逐渐变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板呈平面圆环型;
和/或,所述第二导流板呈平面圆环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圈的中间形成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的截面呈圆形或方形。
9.一种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模块包括离心风机以及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导流圈;
所述离心风机设有进风口,所述导流圈靠近所述进风口设置,用于整流进入所述离心风机的气流。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导流圈;或着,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风模块。
CN202321480236.0U 2023-06-09 2023-06-09 一种导流圈、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Active CN2201356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80236.0U CN220135696U (zh) 2023-06-09 2023-06-09 一种导流圈、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80236.0U CN220135696U (zh) 2023-06-09 2023-06-09 一种导流圈、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35696U true CN220135696U (zh) 2023-12-05

Family

ID=88952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80236.0U Active CN220135696U (zh) 2023-06-09 2023-06-09 一种导流圈、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356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47460B (zh) 壁挂式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11575291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板
CN112880026B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
CN106287989B (zh) 贯流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20135696U (zh) 一种导流圈、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CN216591949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6693886U (zh) 新风设备
CN215112934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7334911U (zh) 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CN21511293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20017607U (zh) 一种新风模块及新风空调
CN220453806U (zh) 一种进风组件、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CN220135694U (zh) 一种进风接头、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CN220453859U (zh) 一种新风模块及新风空调
CN220135709U (zh) 一种新风模块及新风空调
CN220355566U (zh)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17685371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329987U (zh) 一种导流圈、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CN219083268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20624202U (zh)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12005930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951651U (zh) 一种用于双向流全热交换吊顶新风机的整流降速结构
CN221763666U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CN213514136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CN212408847U (zh) 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