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89019U - 一种可升降移动的地埋式充电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升降移动的地埋式充电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989019U CN219989019U CN202320476160.8U CN202320476160U CN219989019U CN 219989019 U CN219989019 U CN 219989019U CN 202320476160 U CN202320476160 U CN 202320476160U CN 219989019 U CN219989019 U CN 21998901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ried
- charging pile
- lifting
- liftable
- fixed moun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81 potential ener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Placing Or Removing Of Piles Or Sheet Piles, Or Accessori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升降移动的地埋式充电桩,涉及地埋式充电桩技术领域,包括地埋壳体和设置在地埋壳体内部的充电桩本体,充电桩本体下方设置有提升框,提升框后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地埋壳体后侧内壁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座,并且每侧的两个连接座之间均转动安装有螺纹杆,两根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移动块,两根螺纹杆底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地埋壳体底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架一,连接架一上转动安装有传动杆,传动杆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升降移动的地埋式充电桩,在两根钢丝绳和连接板的共同作用下,稳定地实现了升降移动,充分保证了充电桩本体在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埋式充电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升降移动的地埋式充电桩。
背景技术
充电桩的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如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随着经济发展,电动汽车的使用量日益增长,汽车充电桩也逐渐成为现代社区中不可或缺的电力设备。
现有的充电桩大多是设置于地面上,而安装在地面上的充电桩在风吹日晒下容易老坏,大大降低了使用寿命,并且安装在地面上的充电桩容易被来往的车辆所剐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发明了本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升降移动的地埋式充电桩,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升降移动的地埋式充电桩,包括地埋壳体和设置在地埋壳体内部的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下方设置有提升框,所述提升框后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地埋壳体后侧内壁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座,并且每侧的两个连接座之间均转动安装有螺纹杆,两根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移动块,两个所述移动块与连接板固定连接,两根所述螺纹杆底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地埋壳体底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架一,所述连接架一上转动安装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轮,所述传动杆一侧设置有第一步进电机,并且第一步进电机输出端与传动杆连接。
可选地,所述地埋壳体呈“T”字形结构。
可选地,所述充电桩本体顶端固定安装有密封盖。
可选地,所述地埋壳体上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架二,并且连接架二上转动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架二外侧设置有第二步进电机,并且第二步进电机输出端与连接杆连接。
可选地,所述地埋壳体左右两侧的转角处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架三,所述连接架三上转动安装有滚轮。
可选地,所述提升框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吊环,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钢丝绳,并且钢丝绳末端与吊环连接。
可选地,两个所述第二步进电机外侧均固定安装有护板。
可选地,所述地埋壳体底端固定安装有四个连接套筒,每个连接套筒内均固定安装有弹簧,四个所述连接套筒内均设置有连接柱,并且弹簧顶端与连接柱底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可升降移动的地埋式充电桩采用第一步进电机、传动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螺纹杆、移动块和连接板,从后侧实现了对提升框和充电桩本体的提升,实现了充电桩本体的升降移动,采用第二步进电机、传动杆、钢丝绳和吊环,从左右两侧实现了对提升框和充电桩本体的提升,充电桩本体在两根钢丝绳和连接板的共同作用下,稳定地实现了升降移动,充分保证了充电桩本体在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该可升降移动的地埋式充电桩通过设置连接套筒、弹簧和连接柱,实现了缓冲效果,避免了充电桩本体和提升框与其它零件发生刚性碰撞而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可升降移动的地埋式充电桩提供的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可升降移动的地埋式充电桩提供的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后视图;
图3为一种可升降移动的地埋式充电桩提供的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4为一种可升降移动的地埋式充电桩提供的实施例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地埋壳体;2、充电桩本体;3、提升框;4、连接板;5、连接座;6、螺纹杆;7、移动块;8、第一锥齿轮;9、连接架一;10、传动杆;11、第二锥齿轮;12、第一步进电机;13、连接架二;14、连接杆;15、第二步进电机;16、连接架三;17、吊环;18、滚轮;19、钢丝绳;20、密封盖;21、护板;22、连接套筒;23、弹簧;24、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参照附图1-图3,该实施例的一种可升降移动的地埋式充电桩,包括地埋壳体1和设置在地埋壳体1内部的充电桩本体2,其中地埋壳体1呈“T”字形结构,充电桩本体2顶端固定安装有密封盖20。
具体参见附图2,充电桩本体2下方设置有提升框3,充电桩本体2底端设置在提升框3内,提升框3后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4,地埋壳体1后侧内壁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座5,同侧的两个连接座5设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并且每侧的两个连接座5之间均转动安装有螺纹杆6,两根螺纹杆6上螺纹连接有移动块7,两个移动块7与连接板4固定连接,两根螺纹杆6底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8。
具体参见附图1,地埋壳体1底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架一9,连接架一9上转动安装有传动杆10,传动杆10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轮11,两个第一锥齿轮8的位置与两个第二锥齿轮11的位置相对应,并且第一锥齿轮8与第二锥齿轮11啮合连接,传动杆10一侧设置有第一步进电机12,并且第一步进电机12输出端与传动杆10连接。
在使用时启动第一步进电机12,第一步进电机12输出端将会带动传动杆10进行转动,即带动传动杆10上的两个第二锥齿轮11进行转动,由于第二锥齿轮11与第一锥齿轮8啮合连接,因此两个第一锥齿轮8将会同步转动,即两根螺纹杆6同步转动,在两根螺纹杆6转动的过程中,每根螺纹杆6上连接的移动块7将会发生纵向移动,从而带动连接板4以及提升框3进行纵向移动,实现充电桩本体2的升降移动。
具体参见附图1和图3,地埋壳体1上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架二13,并且连接架二13上转动安装有连接杆14,连接架二13外侧设置有第二步进电机15,并且第二步进电机15输出端与连接杆14连接,在使用时启动第二步进电机15,即可实现连接杆14的转动,地埋壳体1左右两侧的转角处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架三16,连接架三16上转动安装有滚轮18,提升框3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吊环17,连接杆14上设置有钢丝绳19,并且钢丝绳19末端与吊环17连接,钢丝绳19与滚轮18接触。
其中,两个第二步进电机15外侧均固定安装有护板21,护板21实现了对第二步进电机15的防护。
在使用时,操作人员在启动第一步进电机12的同时启动两个第二步进电机15,第二步进电机15带动传动杆10进行转动,传动杆10在转动的过程中对钢丝绳19进行收卷,在钢丝绳19的收卷过程中,提升框3在吊环17的连接下逐渐向上移动,即充电桩本体2在两根钢丝绳19和连接板4的共同作用下,稳定地实现了升降移动,充分保证了充电桩本体2在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实施例
参照附图4,该实施例的一种可升降移动的地埋式充电桩,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设了用于对充电桩本体2实现缓冲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地埋壳体1底端固定安装有四个连接套筒22,每个连接套筒22内均固定安装有弹簧23,四个所述连接套筒22内均设置有连接柱24,连接柱24的直径与连接套筒22的内径尺寸相同,并且弹簧23顶端与连接柱24底端连接,当充电桩本体2和提升框3向下移动时,提升框3底端与连接柱24顶端接触,并对弹簧23进行挤压,使得弹簧23受力压缩,增加了弹簧23的弹性势能,实现了缓冲效果,避免了充电桩本体2和提升框3与其它零件发生刚性碰撞而造成损坏。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可升降移动的地埋式充电桩,包括地埋壳体(1)和设置在地埋壳体(1)内部的充电桩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2)下方设置有提升框(3),所述提升框(3)后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4),所述地埋壳体(1)后侧内壁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座(5),并且每侧的两个连接座(5)之间均转动安装有螺纹杆(6),两根所述螺纹杆(6)上螺纹连接有移动块(7),两个所述移动块(7)与连接板(4)固定连接,两根所述螺纹杆(6)底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8),所述地埋壳体(1)底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架一(9),所述连接架一(9)上转动安装有传动杆(10),所述传动杆(10)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轮(11),所述传动杆(10)一侧设置有第一步进电机(12),并且第一步进电机(12)输出端与传动杆(1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升降移动的地埋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埋壳体(1)呈“T”字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升降移动的地埋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2)顶端固定安装有密封盖(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升降移动的地埋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埋壳体(1)上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架二(13),并且连接架二(13)上转动安装有连接杆(14),所述连接架二(13)外侧设置有第二步进电机(15),并且第二步进电机(15)输出端与连接杆(1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升降移动的地埋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埋壳体(1)左右两侧的转角处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架三(16),所述连接架三(16)上转动安装有滚轮(18)。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升降移动的地埋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框(3)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吊环(17),所述连接杆(14)上设置有钢丝绳(19),并且钢丝绳(19)末端与吊环(17)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升降移动的地埋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步进电机(15)外侧均固定安装有护板(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升降移动的地埋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埋壳体(1)底端固定安装有四个连接套筒(22),每个连接套筒(22)内均固定安装有弹簧(23),四个所述连接套筒(22)内均设置有连接柱(24),并且弹簧(23)顶端与连接柱(24)底端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476160.8U CN219989019U (zh) | 2023-03-14 | 2023-03-14 | 一种可升降移动的地埋式充电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476160.8U CN219989019U (zh) | 2023-03-14 | 2023-03-14 | 一种可升降移动的地埋式充电桩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989019U true CN219989019U (zh) | 2023-11-10 |
Family
ID=88609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476160.8U Active CN219989019U (zh) | 2023-03-14 | 2023-03-14 | 一种可升降移动的地埋式充电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989019U (zh) |
-
2023
- 2023-03-14 CN CN202320476160.8U patent/CN21998901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909476B (zh) | 地埋式可升降双充充电桩 | |
CN209963610U (zh) | 一种户外挂壁式预装式箱式变电站 | |
CN109808535A (zh) | 高防护的新能源充电桩及其使用方法 | |
CN219989019U (zh) | 一种可升降移动的地埋式充电桩 | |
CN211765039U (zh) | 一种户外充电桩 | |
CN115534724A (zh) | 一种地埋式充电基站 | |
CN109488065B (zh) | 一种二元机械停车设备的存取车方法 | |
CN113715658A (zh) | 一种物联网充电桩 | |
CN110341520B (zh) | 一种能源充电设施用配套防护装置 | |
CN108708600B (zh) | 一种停车设备用地坑钢丝绳传动机构 | |
CN208515407U (zh) | 一种充电桩结构 | |
CN218702803U (zh) | 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器 | |
CN218381176U (zh) | 水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观测装置 | |
CN212921191U (zh) | 一种可调式室外收费的充电桩 | |
CN214083914U (zh) | 一种有序充电电动汽车充电桩 | |
CN109488072B (zh) | 一种二元立体车库 | |
CN215060894U (zh) | 一种基于交通大数据的危险预警装置 | |
CN114348289A (zh) | 一种垂直封闭式物流无人机停放装置 | |
CN212171977U (zh) | 一种具有升降防护结构的充电桩 | |
CN213619426U (zh) | 一种基于移动式充电桩的便捷式服务系统 | |
CN215360994U (zh) | 一种升降式充电桩 | |
CN102086708A (zh) | 立体车库链式升降传动系统 | |
CN216332139U (zh) | 一种充电桩转运装置 | |
CN212979937U (zh) | 一种可具有升降功能的智能停车位充电桩 | |
CN217259621U (zh) | 一种便于移动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