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67137U - 一种机加工用斜侧固定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加工用斜侧固定工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967137U CN219967137U CN202320456129.8U CN202320456129U CN219967137U CN 219967137 U CN219967137 U CN 219967137U CN 202320456129 U CN202320456129 U CN 202320456129U CN 219967137 U CN219967137 U CN 21996713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orkpiece
- block
- machining
- fixing
- clamp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29910000975 Carbon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62 carbon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748 scra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93 scratch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工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加工用斜侧固定工装。工件设置于机床工作台上,挡板设置于卡槽内部,挡板抵接在工件的一端面上;卡槽间隔开设于机床工作台的表面上,定位挡块设置于其中一个卡槽内,固定螺栓向下倾斜设置于定位挡块上,固定螺栓的端面抵接在工件的另一端面上,实现工件的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简单,操作便捷,固定螺栓紧固时,因工件右侧有挡板限位,所以固定螺栓将受到工件向左的反作用力,带动定位挡块呈逆时针方向转动趋势,卡块随之向上活动,抵住卡槽限位壁面的上侧面,形成稳定的相互作用结构。固定螺栓支紧时对加工件既有向右的支紧力,亦有向下的压紧力,使得此装夹状态更为牢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工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加工用斜侧固定工装。
背景技术
机加工是指通过一种机械设备对工件的外形尺寸或性能进行改变的过程。按加工方式上的差别可分为切削加工和压力加工。在机加工前,需要对工件进行固定,现有的技术中,通常在工件的两端采用螺栓固定的方式将限位工具安装在工作台面上,通过限位工具对工件的两端进行固定。
但是现有的限位工具通常为平面的测支装夹,需要使用二外的紧固螺栓固定在工作台面上,装夹时较为不便。同时采用通用的侧支装夹,只有水平方向的压紧力,仅依靠侧向夹紧力保证工件保持稳定,在作业过程中工件易向上弹起,引发质量问题,并且还伴随有危险。
上述问题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机加工用斜侧固定工装,从而能够对工件进行有效的固定装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是:一种机加工用斜侧固定工装,包括机床工作台、卡槽、定位挡块和固定螺栓,工件设置于机床工作台上,挡板设置于卡槽内部,挡板抵接在工件的一端面上;
卡槽间隔开设于机床工作台的表面上,定位挡块设置于其中一个卡槽内,固定螺栓向下倾斜设置于定位挡块上,固定螺栓的端面抵接在工件的另一端面上,实现工件的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卡槽倒“T”状,包括槽和限位壁面,限位壁面设置于槽的底部,限位壁面卡住定位挡块的下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定位挡块包括固定块,固定块上向下倾斜设置有供固定螺栓穿设的螺纹孔;固定块底部设置有延伸块,延伸块两侧面分别为引导斜面和竖直面,延伸块底部设置有卡块,卡块与卡槽卡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卡块一端角处设置有圆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螺纹孔倾斜的角度为4°-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固定块上还向下倾斜开设有辅助螺纹孔,辅助螺纹孔开设于螺纹孔的上方;辅助螺纹孔的倾斜角度大于等于螺纹孔的倾斜角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固定螺栓与工件抵接的端面上设置有垫片,垫片包括斜面和平面,斜面与固定螺栓进行连接,平面与工件抵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垫片采用软金属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定位挡块采用碳钢一体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卡块与卡槽卡接的长度与圆角半径比值为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简单,操作便捷,固定螺栓紧固时,因工件右侧有挡板限位,所以固定螺栓将受到工件向左的反作用力,带动定位挡块呈逆时针方向转动趋势,卡块随之向上活动,抵住卡槽限位壁面的上侧面,形成稳定的相互作用结构。固定螺栓支紧时对加工件既有向右的支紧力,亦有向下的压紧力,使得此装夹状态更为牢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定位挡块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定位挡块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床工作台;2、卡槽;3、定位挡块;301、固定块;302、螺纹孔;303、延伸块;304、引导斜面;305、竖直面;306、卡块;307、圆角;308、辅助螺纹孔;4、固定螺栓;5、工件;6、挡板;7、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包括机床工作台1,在机床工作台1的表面上间隔开设有卡槽2,卡槽2开设的位置通常需要根据常用的工件5的尺寸进行设计,将工件5平放在机床工作台1的表面上,将挡板6插在其中的一个卡槽2内,并将工件5进行移动,使得挡板6抵接在工件5的一端面上,之后再将定位挡块3设置在卡槽2内,并且使用固定螺栓4向下倾斜穿设在定位挡块3上,使得固定螺栓4的端面抵接在工件5的另一端面上,从而实现对工件5的固定。
在对工件5的固定中,通过挡板6和定位挡块3的配合,进而能够对工件5的两端进行限位,再配合固定螺栓4,从而实现对工件5的限位固定作用。并且将固定螺栓4倾斜向下进行设置,从而能够对工件5的一端施加一个斜向下的作用力,相较于水平方向的力,斜向下的力对工件5的固定效果更好。在对工件5的作业过程中,工件5时常会出现向上弹起的现象发生,通过斜向下的作用力,能够有效避免工件5的弹起,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
同时,采用侧面固定螺栓4倾斜固定的方式对工件5进行固定,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工件5,无需再考虑工件5的尺寸。
当无需对工件5进行固定时,只需要将定位挡块3的底部从卡槽2内取出即可,无需使用螺栓进行固定,极大地提高了安装的便捷性。
如图1所示,卡槽2呈倒“T”状,包括槽和限位壁面,限位壁面设置于槽的底部,限位壁面卡住定位挡块3的下部。
如图3,定位挡块3包括固定块301,固定块301上设置有一个倾斜向下的螺纹孔302,固定螺栓4穿设在螺纹孔302上。同时在固定块301的底部延伸设置有延伸块303,延伸块303的两侧面为引导斜面304和竖直面305,其中引导斜面304为斜面,竖直面305为垂直的平面。延伸块305的底部延伸设置有卡块306,卡块306能够与卡槽2上的限位壁面进行卡接。
定位挡块3在安装在卡槽2内时,引导斜面304抵在卡槽2上的槽上,沿着槽壁下移,使得延伸块303位于槽内,使得卡块306与限位壁面接触。由于定位挡块3时沿着引导斜面304下移的,因此卡块306的顶部能够卡在限位壁面上,使得定位挡块3能够卡在卡槽2内。当需要取出时,只需要将定位挡块3倾斜一定角度,即可取出。
如图3所示,卡块306的一端角上设置为圆角307,通过圆角307的作用,使得卡块306更加顺畅地移动至卡槽2内部。
本实施例中,螺纹孔302倾斜的角度设置在4°-6°,最佳的角度为5°。
如图2所示,固定螺栓4与工件5抵接的端面上设置有垫片7,垫片7包括斜面和平面,斜面与固定螺栓4进行连接,平面与工件5抵接。通过垫片7的作用能够保证装夹的稳固及防止对工件5的压划伤。同时垫片7采用软金属制成,例如铝、铜,能够有效避免一些可能会在加工过程中导致的工件5表面压、划伤等缺陷。
本实施例中,定位挡块3采用碳钢一体制成,在节约成本的条件下,还保证了定位挡块3整体的强度。卡块306与卡槽2卡接的长度与圆角半径比值为1.5,避免圆角过大造成的卡块306无法卡在卡槽2内的情况发生。
如图4所示,为实施例二中定位挡块3的结构示意图,在固定块301上位于螺纹孔302的上方还开设有一个向下倾斜的辅助螺纹孔308,并且辅助螺纹孔308的倾斜角度大于等于螺纹孔302的倾斜角度。通过再增设一个辅助螺纹孔308,使用螺栓穿设辅助螺纹孔308,螺栓的一端抵接在工件5上对工件5进行固定,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对工件5的固定,同时将辅助螺纹308的角度大于等于螺纹孔302的倾斜角度,能够提供角度更加向下的作用力,进一步地避免工件5在加工时的弹起。
实际工作时,在固定螺栓4紧固时,因工件5右侧有挡板6限位,所以固定螺栓4将受到工件5向左的反作用力,带动定位挡块3呈逆时针方向转动趋势,卡块306随之向上活动,抵住卡槽2限位壁面的上侧面,形成稳定的相互作用结构。固定螺栓4支紧时对加工件5既有向右的支紧力,亦有向下的压紧力,使得此装夹状态更为牢靠。
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如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机加工用斜侧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床工作台(1)、卡槽(2)、定位挡块(3)和固定螺栓(4),工件(5)设置于所述机床工作台(1)上,挡板(6)设置于所述卡槽(2)内部,所述挡板(6)抵接在所述工件(5)的一端面上;
所述卡槽(2)间隔开设于所述机床工作台(1)的表面上,所述定位挡块(3)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卡槽(2)内,所述固定螺栓(4)向下倾斜设置于所述定位挡块(3)上,所述固定螺栓(4)的端面抵接在所述工件(5)的另一端面上,实现所述工件(5)的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加工用斜侧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2)倒“T”状,包括槽和限位壁面,限位壁面设置于槽的底部,限位壁面卡住所述定位挡块(3)的下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加工用斜侧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定位挡块(3)包括固定块(301),所述固定块(301)上向下倾斜设置有供所述固定螺栓(4)穿设的螺纹孔(302);所述固定块(301)底部设置有延伸块(303),所述延伸块(303)两侧面分别为引导斜面(304)和竖直面(305),所述延伸块(303)底部设置有卡块(306),所述卡块(306)与所述卡槽(2)卡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加工用斜侧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306)一端角处设置有圆角(307)。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加工用斜侧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孔(302)倾斜的角度为4°-6°。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加工用斜侧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301)上还向下倾斜开设有辅助螺纹孔(308),辅助螺纹孔(308)开设于所述螺纹孔(302)的上方;所述辅助螺纹孔(308)的倾斜角度大于等于所述螺纹孔(302)的倾斜角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加工用斜侧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栓(4)与所述工件(5)抵接的端面上设置有垫片(7),垫片(7)包括斜面和平面,所述斜面与所述固定螺栓(4)进行连接,所述平面与所述工件(5)抵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机加工用斜侧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7)采用软金属制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加工用斜侧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挡块(3)采用碳钢一体制成。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机加工用斜侧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306)与所述卡槽(2)卡接的长度与圆角半径比值为1.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456129.8U CN219967137U (zh) | 2023-03-07 | 2023-03-07 | 一种机加工用斜侧固定工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456129.8U CN219967137U (zh) | 2023-03-07 | 2023-03-07 | 一种机加工用斜侧固定工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967137U true CN219967137U (zh) | 2023-11-07 |
Family
ID=88587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456129.8U Active CN219967137U (zh) | 2023-03-07 | 2023-03-07 | 一种机加工用斜侧固定工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967137U (zh) |
-
2023
- 2023-03-07 CN CN202320456129.8U patent/CN21996713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823158B1 (ko) | 파이프 및 플랜지의 가접 지그, 그리고 그를 이용한 가접방법 | |
CN219967137U (zh) | 一种机加工用斜侧固定工装 | |
CN206263304U (zh) | 一种管件连接法兰钻孔夹具 | |
CN212761288U (zh) | 一种用于节叉加工的钻床夹具 | |
CN211248554U (zh) | 一种管材切割夹具 | |
CN210413694U (zh) | 翻转治具 | |
CN212496495U (zh) | 一种铣床工作台 | |
CN211565162U (zh) | 工件侧向顶紧装置 | |
CN218657862U (zh) | 一种导嶙板加工用夹具 | |
CN219665798U (zh) | 一种两个角度面孔顶面的同心铣夹具 | |
CN221313921U (zh) | 一种用于工件加工的装夹装置 | |
CN220534002U (zh) | 一种圆形桶类件定位治具 | |
CN222327348U (zh) | 一种承压条倒角工装 | |
CN213053700U (zh) | 一种直斜顶工件装夹治具 | |
CN220560758U (zh) | 一种钢管焊接快速固定装置 | |
CN222449302U (zh) | 工装夹具、组件及钻孔设备 | |
CN217453024U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铣床夹具 | |
CN211387322U (zh) | 一种等离子切割用夹具 | |
CN221621503U (zh) | 一种双面铣床快速定位夹具 | |
CN205520580U (zh) | 一种用于牵引电机吊杆座的钻孔夹具 | |
CN218396256U (zh) | 一种带式锯床加工斜铁定位夹具 | |
CN217890684U (zh) | 一种五轴台钳加长硬爪 | |
CN220782818U (zh) | 一种管件焊接夹持装置 | |
CN213135883U (zh) | 一种耦合架铣夹具 | |
CN221871085U (zh) | 一种角钢开角工装夹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