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48004U - 一种电力通信保障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力通信保障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48004U
CN219948004U CN202321312083.9U CN202321312083U CN219948004U CN 219948004 U CN219948004 U CN 219948004U CN 202321312083 U CN202321312083 U CN 202321312083U CN 219948004 U CN219948004 U CN 2199480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ssis
lifting
optical fiber
power communication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1208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永华
黄建祥
姜威威
高建晔
杨顺
黄裕
詹晓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gyan Helios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Xin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Urumqi Power Supply Co
Longyan Helios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Xin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Urumqi Power Supply Co, Longyan Helios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Xin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Urumqi Power Supply Co
Priority to CN20232131208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480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480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480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通信保障车,用于在两个待通信铁塔之间应急通信保障,包括底盘车;所述底盘车的前端设置有驾驶室,所述底盘车的后端设置有厢体;所述底盘车设置有升降支撑杆,所述升降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底盘车,所述升降支撑杆可收缩收纳于所述驾驶室和所述厢体之间,所述升降支撑杆升起后可与所述底盘车共同组成一个光纤支撑座;所述底盘车内可停靠若干履带车,每个所述履带车设置有可伸缩的升降杆,所述履带车驶出所述厢体后,所述升降杆升起可与所述履带车共同形成一个光纤支撑座;所述底盘车设置有光纤;所述底盘车内设置有无人机,所述光纤的一端固接到所述无人机。

Description

一种电力通信保障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急保障领域,具体指有一种电力通信保障车。
背景技术
当地震、洪水、泥石流、冰雪等自然灾害发生时,短期内会造成通信设备损毁,灾区往往面临着大面积通讯中断、电力中断、道路中断的情况。输电线路铁塔主要用于电网建设,输电线路铁塔的通信光缆作为电网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显得十分重要。现有的通信铁塔之间一般通过光缆技术进行通信。光缆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光缆成本的不断降低,我国通信业大量使用光缆建设网络,当光缆受到自然灾害断开后,需要在通信铁塔之间临时搭设通信链路。
现有的应急通信保障是在通信铁塔之间,沿着其之间地面上的路径进行布设通信线缆,但是临时搭设通信线缆的过程中需要跨越公路、河塘、水沟、围栏,造成其通信线缆布设难度大,需要绕过或穿过多个障碍物,还需要在地面上在通信线缆设置保护,防止线缆被损坏。
针对上述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电力通信保障车是本实用新型研究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电力通信保障车,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力通信保障车,用于在两个待通信铁塔之间应急通信保障,包括底盘车;
所述底盘车的前端设置有驾驶室,所述底盘车的后端设置有厢体;
所述底盘车设置有升降支撑杆,所述升降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底盘车,所述升降支撑杆可收缩收纳于所述驾驶室和所述厢体之间,所述升降支撑杆升起后可与所述底盘车共同组成一个光纤支撑座;
所述底盘车内可停靠若干履带车,每个所述履带车设置有可伸缩的升降杆,所述履带车驶出所述厢体后,所述升降杆升起可与所述履带车共同形成一个光纤支撑座;
所述底盘车设置有光纤;
所述底盘车内设置有无人机,所述光纤的一端固接到所述无人机。
进一步地,所述履带车固定设置有底架,所述升降杆的中间位置铰接于所述底架的顶端,所述底架的底端和所述升降杆之间铰接有电动撑杆,所述电动撑杆用于控制所述升降杆倒伏或立起。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杆和所述升降支撑杆的顶端设置有云台,所述云台连接有支撑架,所述云台可调节所述支撑架的角度和方向,以满足对光纤的支撑角度和方向;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导向滚轮,以便于光纤经过。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杆的中间位置连接有若干拉紧绳,所述升降杆升起后,所述拉紧绳被拉紧并通过相应的和固定钢钎固定到地面,从而提高所述升降杆和所述履带车的抗风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杆设置有手摇把。
进一步地,所述厢体的底面设置有链轮滚筒,所述链轮滚筒突出所述厢体的底端面设置,所述厢体的前端设置有停车楔,所述厢体的后端在所述链轮滚筒的两侧设置有和所述链轮滚筒平行的驱动缸,所述驱动缸的活塞缸连接有顶起装置,所述顶起装置顶起后在所述驱动缸的驱动下可朝向所述停车楔运动,从而推动所述履带车朝向所述停车楔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底盘车设置有线盘,所述线盘收卷设置有光纤。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光纤支撑座设置在两个待通信铁塔之间后,所述无人机用于将光纤牵拉出并牵拉经过若干所述光纤支撑座,从而在两个所述待通信铁塔间搭设光纤。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二
本申请通过履带车和底盘车分别作为光纤支撑座的一部分,通过底盘车可以行驶较远的距离到达预定的目的地,通过履带车较强的爬坡能力,以及于重心低、附着系数大,具有良好的抵抗翻倾和下滑的坡地稳定性性,同时还具有转弯半径小的机动性、爬坡能力强的越野性等特点,在底盘车载着履带车到达或者靠近预先设定需要设置光纤支撑座的位置,如果需要设置光纤支撑座的位置附近的地形、地质等适合底盘车通过,则通过底盘车直接到达需要设置光纤支撑座的位置,如果需要设置光纤支撑座的位置附近的地形、地质等不适合底盘车通过,例如存在沼泽、泥潭等,则可以用底盘车在靠近需要设置光纤支撑座的位置下放履带车,再控制履带车到达相应的位置,充分利用履带车的特点。
本申请的厢体内配备线盘将通信光缆的收纳,也可以在通信光缆架起后再拉紧,从而实现通信光缆的快速布线,防止弧形下垂的光纤随风摇动从而脱离光纤支撑座或者与周围的电线缠绕。
本申请通过无人机可以在若干所述光纤支撑座到达并设置在两个待通信铁塔之间之后,牵拉光纤经过各个光纤支撑座,最终到达另一个待通信铁塔。这样就能在两个待通信铁塔之间架起光纤。避免了现有方法无法到达各个位置,需要根据地形设置等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底盘车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底盘车升起升降支撑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履带车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履带车升起升降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底盘车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将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参考图1,一种分布式应急通信保障系统,用于在两个待通信铁塔100之间应急通信保障,包括底盘车;
所述底盘车的前端设置有驾驶室1,所述底盘车的后端设置有厢体4;
本实施例中,底盘车、驾驶室1、厢体4均为现有技术的直接采用。
所述底盘车设置有升降支撑杆3,所述升降支撑杆3的底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底盘车,所述升降支撑杆3可收缩收纳于所述驾驶室1和所述厢体4之间,所述升降支撑杆3升起后可与所述底盘车共同组成一个光纤支撑座;
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支撑杆3升起后可与所述底盘车共同组成一个光纤支撑座如图2所示,该光纤支撑座以底盘车作为底座,以升起的升降支撑杆3作为支撑杆,以升降支撑杆3的顶端作为架设光纤的座体,从而实现在待通信铁塔的高度位置支撑光纤。
另外,本实施例还在所述厢体4设置工具架可放置无人机12,也可携带防震鞭、抱箍、安全带、梯子、围栏等安全和施工工具,可进行抢险、检修和施工作业。以及,还设置有升降照明灯2、工具架5、场地照明灯6、UPS电源7、液压尾板11。其中,工具架5可以放置各种应急工具,例如携带防震鞭、抱箍、安全带、梯子、围栏等安全和施工工具,可进行抢险、检修和施工作业。升降照明灯2和场地照明灯6可以对施工环境进行照明。UPS电源7用于对可以实现对履带车的充电,也可为无人机充电,进一步提高履带车和无人机的续航时间。
所述底盘车内可停靠若干履带车9,每个所述履带车9设置有可伸缩的升降杆9.6,所述履带车9驶出所述厢体4后,所述升降杆9.6升起可与所述履带车9共同形成一个光纤支撑座;
本实施例中,所述履带车9可以固定于厢体4内,也可以驶出所述厢体4成为一个单独的个体。所述履带车9驶出所述厢体4后,参考图3-4,其升降杆9.6可以向上升起形成光纤支撑座,该光纤支撑座以履带车9作为底座,以升起的升降杆9.6作为支撑杆,以升降杆9.6的顶端作为架设光纤的座体,从而实现在待通信铁塔的高度位置支撑光纤。
本实施例通过履带车9和底盘车分别作为光纤支撑座的一部分,通过底盘车可以行驶较远的距离到达预定的目的地,通过履带车9较强的爬坡能力,以及于重心低、附着系数大,具有良好的抵抗翻倾和下滑的坡地稳定性性,同时还具有转弯半径小的机动性、爬坡能力强的越野性等特点,在底盘车载着履带车9到达或者靠近预先设定需要设置光纤支撑座的位置,如果需要设置光纤支撑座的位置附近的地形、地质等适合底盘车通过,则通过底盘车直接到达需要设置光纤支撑座的位置,如果需要设置光纤支撑座的位置附近的地形、地质等不适合底盘车通过,例如存在沼泽、泥潭等,则可以用底盘车在靠近需要设置光纤支撑座的位置下放履带车9,再控制履带车9到达相应的位置,充分利用履带车9的特点。
所述底盘车设置有光纤,具体地,底盘车设置有线盘10,所述线盘10收卷设置有光纤。
本实施例的厢体4内配备线盘10将通信光缆的收纳。同时,光纤在铁塔两端的固定后,在重力的作用下以及无人机的牵引下,光纤会呈现弧形下垂,此时可以通过线盘10将光纤拉紧,从而实现通信光缆的快速布线,防止弧形下垂的光纤随风摇动从而脱离光纤支撑座或者与周围的电线缠绕。
底盘车内设置有无人机12,若干所述光纤支撑座设置在两个待通信铁塔之间后,所述无人机12用于将线盘10上的光纤牵拉出并牵拉经过若干所述光纤支撑座,从而在两个所述待通信铁塔间搭设光纤。
通过无人机12,可以在若干所述光纤支撑座到达并设置在两个待通信铁塔之间之后,在其中一个待通信铁塔附近,将光纤的一端固定到无人机12。若干所述光纤支撑座的高度相同。然后通过控制无人机12飞到与若干所述光纤支撑座顶端相同的高度,然后再通过无人机12牵拉光纤经过各个光纤支撑座,最终到达另一个待通信铁塔。这样就能在两个待通信铁塔之间架起光纤。
履带车9通过设置在车辆尾部的液压尾板11进行装卸。
进一步地,所述履带车9固定设置有底架9.2,所述升降杆9.6的中间位置铰接于所述底架9.2的顶端,所述底架9.2的底端和所述升降杆9.6之间铰接有电动撑杆9.3,所述电动撑杆9.3用于控制所述升降杆9.6倒伏或立起。
参考图3,所述履带底盘9.1采用锂电池供电,底盘采用独立悬挂设计,更好的做到重载避震。内部搭载高扭矩减速电机,为底盘提供强劲动力。精准的底盘高度搭配合理功率的电机,使得该车型具有低重心,通过性强、重载避震运行平稳等优点。履带底盘9.1可360度原地旋转。
所述底架9.2通过螺栓固定在履带底盘9.1上。
所述底架9.2安装有升降杆9.6、电动撑杆9.3、电机及控制系统94。升降杆9.6用于调节支撑高度。电动撑杆9.3可以调节升降杆9.6的角度,可以用于升降杆9.6收缩后,实现升降杆倒伏,从而最大程度减小履带车9的大小。电机及控制系统9.4可实现升降杆电动升降控制。并且,由于履带车9可能停靠的位置不同,履带车9停靠后会根据地势等出现不同程度的偏角,通过电动撑杆9.3可以控制升降杆9.6的角度,使升降杆9.6实现在竖直方向上升起。
当升降杆9.6直立后,通过插销将升降杆9.6与底架9.2固定,从而减小倒伏电动撑杆9.3的受力,从而提高升降杆9.6的稳定性,也能保证倒伏电动撑杆9.3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杆设置有手摇把9.5。所述电机及控制系统9.4配备有升降杆手摇把9.5,用于升降杆9.6的手动控制升降。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杆9,6和所述升降支撑杆3的顶端设置有云台9.8,所述云台9.8连接有支撑架9.7,所述云台9.8可调节所述支撑架9.7的角度和方向,以满足对光纤的支撑角度和方向;所述支撑架9.7上设置有导向滚轮9.10,以便于光纤经过。
所述升降杆9.6上端安装云台9.8,云台采用X、Y轴双电机驱动设计,可实现云台水平和垂直360°无死角旋转,满足通信光缆的支撑角度调节要求。所述云台9.8上设置支撑架9.7,用于通信光缆支撑和限位。所述支撑架9.7设置C型的导向滚轮,导向滚轮采用碳纤维材质,从而减小通信光缆拉动过程中的摩擦力。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9.7设置有风速传感罪9.11、测高仪9.9、控制系统(未画出),可以检测支撑架9.7所升起的高度和其周围的风速。
云台9.8可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控制角度和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杆9.6的中间位置连接有若干拉紧绳9.13,所述升降杆9.6升起后,所述拉紧绳9.13被拉紧并通过相应的和固定钢钎9.12固定到地面,从而提高所述升降杆9.6和所述履带车9的抗风能力。
参考图4,本实施例通过拉紧绳9.13的作用,拉紧绳9.13的一端固定连接到升降杆9.6的中间部分,在所述升降杆9.6升起后,通过向四周等角度间距拉紧拉紧绳9.13,从而增加升降杆9.6的抓地面积,提高抗风能力,防止在大风情况下升降杆9.16偏离竖直方向,防止履带车9在大风的情况下被升降杆9.16带动偏离原位置。其中,固定钢钎9.12通过固定在拉紧绳9.13的一端从而固定连接到地面。
进一步地,所述厢体4的底面设置有链轮滚筒4.1,所述链轮滚筒4.1突出所述厢体4的底端面设置,所述厢体4的前端设置有停车楔8,所述厢体4的后端在所述链轮滚筒4.1的两侧设置有和所述链轮滚筒4.1平行的驱动缸(未显示),所述驱动缸的活塞缸连接有顶起装置4.2,所述顶起装置4.2顶起后在所述驱动缸的驱动下可朝向所述停车楔8运动,从而推动所述履带车9朝向所述停车楔8运动。
参考图5,本实施例中,通过链轮滚筒4.1可以对履带车9提供滑动力,并且,链轮滚筒4.1的后端和厢体4的后端间距设置,用于在厢体4的后端提供履带车9可行驶的一段距离,并且链轮滚筒4.1的分布与履带车9的履带的分布相适配,当履带车9行驶到链轮滚筒4.1上时,顶起装置4.2下降至厢体4底面以下,履带车9的两条履带可以以滑动的方式在链轮滚筒4.1上进行推进,此时可以通过人工对履带车9进行推进,使其朝向停车楔8运动。当履带车9靠近停车楔8时,顶起装置4.2升起至厢体4以上,此时在驱动缸的带动下,顶起装置4.2朝向停车楔8运动,该过程中,顶起装置4.2可以驱动履带车9朝向停车楔8继续运动,同时在到达位置后,顶起装置4.2和停车楔8相配合共同夹持在履带车9的履带的前后两侧,从而定位履带车9。
工作时,参考图6,首先通过履带车9和底盘车带着相应的升降杆或者升降支撑杆到达河流120或者马路110的两端,其中,河流120或者马路110位于两个待通信铁塔100的路径上,通过无人机12将线盘10的光纤拉出,然后经过第一个待通信铁塔100,再经过每一个履带车9和底盘车升起的升降杆或者升降支撑杆,最终将光纤架设到另一个待通信铁塔100,从而在两个待通信铁塔100之间搭建光纤,并且该光纤假设在一定高度上,从而可以避开建筑、电力铁塔130、树木等。
应当注意的是,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部件或步骤。位于部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部件。本实用新型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部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电力通信保障车,其特征在于二用于在两个待通信铁塔之间应急通信保障,包括底盘车;
所述底盘车的前端设置有驾驶室,所述底盘车的后端设置有厢体;
所述底盘车设置有升降支撑杆,所述升降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底盘车,所述升降支撑杆可收缩收纳于所述驾驶室和所述厢体之间,所述升降支撑杆升起后可与所述底盘车共同组成一个光纤支撑座;
所述底盘车内可停靠若干履带车,每个所述履带车设置有可伸缩的升降杆,所述履带车驶出所述厢体后,所述升降杆升起可与所述履带车共同形成一个光纤支撑座;
所述底盘车设置有光纤;
所述底盘车内设置有无人机,所述光纤的一端固接到所述无人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通信保障车,其特征在于二所述履带车固定设置有底架,所述升降杆的中间位置铰接于所述底架的顶端,所述底架的底端和所述升降杆之间铰接有电动撑杆,所述电动撑杆用于控制所述升降杆倒伏或立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通信保障车,其特征在于二所述升降杆和所述升降支撑杆的顶端设置有云台,所述云台连接有支撑架,所述云台可调节所述支撑架的角度和方向,以满足对光纤的支撑角度和方向;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导向滚轮,以便于光纤经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通信保障车,其特征在于二所述升降杆的中间位置连接有若干拉紧绳,所述升降杆升起后,所述拉紧绳被拉紧并通过相应的和固定钢钎固定到地面,从而提高所述升降杆和所述履带车的抗风能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通信保障车,其特征在于二所述升降杆设置有手摇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通信保障车,其特征在于二所述厢体的底面设置有链轮滚筒,所述链轮滚筒突出所述厢体的底端面设置,所述厢体的前端设置有停车楔,所述厢体的后端在所述链轮滚筒的两侧设置有和所述链轮滚筒平行的驱动缸,所述驱动缸的活塞缸连接有顶起装置,所述顶起装置顶起后在所述驱动缸的驱动下可朝向所述停车楔运动,从而推动所述履带车朝向所述停车楔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通信保障车,其特征在于二所述底盘车设置有线盘,所述线盘收卷设置有光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通信保障车,其特征在于二若干所述光纤支撑座设置在两个待通信铁塔之间后,所述无人机用于将光纤牵拉出并牵拉经过若干所述光纤支撑座,从而在两个所述待通信铁塔间搭设光纤。
CN202321312083.9U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电力通信保障车 Active CN2199480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12083.9U CN219948004U (zh)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电力通信保障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12083.9U CN219948004U (zh)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电力通信保障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48004U true CN219948004U (zh) 2023-11-03

Family

ID=88546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12083.9U Active CN219948004U (zh)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电力通信保障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480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78094B1 (en) Multi-purpose load lifting working platform or/and composite bridge structure
US20160344330A1 (en) Portable Solar Power System with Prefabricated Solar Racking
CN101809248A (zh) 陆上钻机
KR100907727B1 (ko) 송전탑 설치용 무한궤도 주행식 크레인
CN110886229A (zh) 一种架桥机的轨道铺设装置及实施方法
JP4264470B2 (ja) 橋桁部材の架設方法および架設装置
CN210366808U (zh) 一种用于轨道行走的升降拆除装置
CN112209313A (zh) 一种自行走式快速跨越吊装一体机的跨越支撑作业方法
CN211908208U (zh) 一种多功能高压电缆起重敷设导向臂
EP0680540B1 (en) Scaffolding system
CN111455854B (zh) 跨越铁路的高架桥施工时用的半自动防护棚架及搭设方法
CN219948004U (zh) 一种电力通信保障车
CN111608081A (zh) 一种运输架设一体化设备
CN206815943U (zh) 一种抱杆倒装组立提升装置
CN116599586A (zh) 一种分布式应急通信保障系统搭建方法
JP2004176486A (ja) 作業台車
CN112897353B (zh) 一种道路桥梁施工用工具快速提升装置
CN213565914U (zh) 一种土木工程新材料转运装置
CN211472166U (zh) 高速公路桥梁施工简易移动吊篮车
RU2362868C1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бурения, испытания и ремонта нефтяных и газовых скважин упа-80
CN210915021U (zh) 一种桥梁用大吨位吊装装置
CN220116166U (zh) 一种电力通信保障用履带车升降系统
CN212128685U (zh) 一种适用地铁地下线狭小空间和高架线跨线轨排组装机
CN109235952B (zh) 自行车停车库
CN114086471A (zh) 一种桥梁附件安装简易移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13

Address after: No.9, Jinlong Road, Chikeng village, xipi street, Xinluo District, Longyan City, Fujian Province, 364000

Patentee after: LONGYAN HELIOS AUTOMOBILE Co.,Ltd.

Address before: No.9, Jinlong Road, Chikeng village, xipi street, Xinluo District, Longyan City, Fujian Province, 364000

Patentee before: LONGYAN HELIOS AUTOMOBILE Co.,Ltd.

Patentee before: STATE GRID XIN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URUMQI POWER SUPPLY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