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22272U - 一种过滤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过滤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22272U
CN219922272U CN202223605131.1U CN202223605131U CN219922272U CN 219922272 U CN219922272 U CN 219922272U CN 202223605131 U CN202223605131 U CN 202223605131U CN 219922272 U CN219922272 U CN 2199222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nd
annular
shell
filter
inne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60513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建东
寿梁通
张艳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Cobetter Filt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Cobetter Filt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Cobetter Filt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Cobetter Filt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60513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222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222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222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包括:内壳,其限定有出液通道、上表面设有连通所述出液通道的导流部件;压盖,其设于所述内壳上方,且限定有进液通道;过滤介质,其设于所述内壳和所述压盖之间并且支承于所述导流部件上;所述内壳的外周壁具有第一螺纹;所述过滤器还包括外壳,其上表面开设有通孔、下表面开设有连通所述通孔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以将所述内壳螺纹连接于所述安装槽内。通过外壳的第二螺纹与内壳的第一螺纹的螺纹可拆连接后,外壳往下旋拧中在轴向上挤压压盖,可拆的外壳可以将压盖和内壳进行分开从而可以更换过滤介质,从而提供过滤器的过滤效率和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过滤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过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过滤器。
背景技术
实验室级过滤器一般指得是是用于实验室内的小型过滤器,实验室级过滤器中有一款过滤器结构,其基本上主要包括上壳、下壳和将上下壳的连为一体的包胶体,上壳带有进液通道、下壳带有出液通道。
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CN212758055U的“一种用于去除病毒的过滤器及包含该过滤器的过滤系统”,公开了该去除病毒的过滤器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和密封固定于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的滤膜5,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在外边沿处形成密封连接,滤膜5与第一壳体1的内表面之间具有空间。其中,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在外边沿处通过包边3包绕密封,滤膜5的边缘被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压紧,形成密封。当然,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也可以在外边沿处由粘接剂粘接形成密封,而滤膜5也通过粘接剂密封固定于二者之间。或者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及滤膜5的密封固定也可以通过焊接来实现。由该现有技术专利可知,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之间的密封固定要么由包边3通过粘接剂来实现,要么由包边3通过焊接的方式来实现,因而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和包边3之间是不可拆卸的连为一体,不便于拆卸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来更换滤膜5。
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CN215876542U的“一种囊式过滤器”,该囊式过滤器包括壳体和深层过滤介质,深层过滤介质由低精度纸板4和高精度纸板5层叠设置后压合成型,壳体具有入口流道11、出口流道31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空腔,壳体包括第一端板1、第二端板3和筒体2,筒体2、第一端板1和第二端板3围设形成空腔。筒体2上设有与第一端板1外周形状相适配的第一卡部21,第一端板1设置在第一卡部21的内侧;且筒体2上还设置有与第二端板3外周形状相适配的第二卡部22,第二端板3设置在第二卡部22的内侧。壳体组装工艺为,将第一端板1、第二端板3分别设置在过滤介质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再将以上组装的整体放入模具中进行筒体2的包胶注塑,以使第一端板1、第二端板3的分别设置于第一卡部21、第二卡部22的内侧,在模具内包胶时,浆料流入该凹槽内并形成第一卡部21和第二卡部22。由该现有技术专利可知,第一端板1、第二端板3放到放入模具中进行筒体2的包胶注塑从而组装成一体的壳体,第一端板1、第二端板3和筒体2也是不可轻易拆卸的。
综上所知,上述的现有的过滤器上壳、下壳和包胶体在连为一体形成过滤器后就不可轻易拆卸,从而无法更换设置在过滤器内的滤膜或纸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过滤器,通过外壳的第二螺纹与内壳的第一螺纹的螺纹可拆连接,能够将压盖、内壳和外壳可拆地组装一体后过滤介质边缘被密封,拆卸外壳可以将过滤器分开而更换过滤介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包括:
内壳,其限定有出液通道、上表面设有连通所述出液通道的导流部件;
压盖,其设于所述内壳上方,且限定有进液通道;
过滤介质,其设于所述内壳和所述压盖之间并且支承于所述导流部件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壳的外周壁具有第一螺纹;
所述过滤器还包括外壳,其上表面开设有通孔、下表面开设有连通所述通孔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以将所述内壳螺纹连接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压盖的所述进液通道穿设于所述通孔内;
所述外壳在相对于所述内壳的向下旋转过程中可施压于所述压盖上表面,以使得所述压盖和所述内壳相对接压紧所述过滤介质的边缘从而在该边缘形成密封。
如此设置,通过内壳的第一螺纹和外壳的第二螺纹进行螺纹连接以将内壳和压盖均容纳于安装槽内,在外壳向下旋拧的过程中会挤压压盖,从而将压盖和内壳进行有效接合并使得设于压盖和内壳之间的过滤介质的边缘被有效压紧密封,让待过滤的液体由进液通道进入到过滤介质而被过滤后滤液进入到出液通道,液体很难从过滤介质密封的边缘外溢,充分地保证了液体被过滤介质过滤以及过滤后滤液全都进入到出液通道。并且螺纹拆装的方式使得压盖、内壳和外壳快速组装一体后也可以快速拆开,便于将旧的过滤介质取出更换新的过滤介质,从而提高过滤器的过滤效率和能力。此外过滤介质支承在导流部件上,一方面对经过过滤介质的滤液进行导流并快速汇集到出液通道内,另一面防止过滤介质坍塌在内壳上而影响过滤介质有效面积的情况出现。
进一步的,所述内壳上表面位于所述导流部件的外侧具有向上延伸的第一环形压筋,所述压盖下表面向下延伸设有与所述第一环形压筋对位设置的第二环形压筋,所述第一环形压筋和所述第二环形压筋相对接挤压所述过滤介质的边缘以在该边缘形成密封。
如此设置,在压盖压在内壳上时,第二环形压筋和第一环形压筋相对准在两者之间形成容纳过滤介质的空间,外壳向下旋拧过程中施压于压盖,第二环形压筋挤压过滤介质的上表面使其被压缩,第一环形压筋挤压过滤介质的下表面使其被压缩,过滤介质的两侧在两个环形压筋的分别挤压下被压缩预定量后形成密封面,可以有效防止液体从过滤介质的边缘外溢。第二环形压筋和第一环形压筋分别具有适合的宽度和厚度,通过适合宽厚度的环形压筋挤压容易在过滤介质的边缘形成大小适合的密封面,也使在外壳施压于压盖的过程中仅需适合大小的力即可对过滤介质的边缘形成有效密封,无需过大或过小的压力。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环形压筋和所述第二环形压筋的纵截面形状均呈锥形,所述第一环形压筋的锥形部分和所述第二环形压筋的锥形部分相对接挤压所述过滤介质的边缘以在该边缘形成密封。
如此设置,第一环形压筋的锥形部分和所述第二环形压筋的锥形部分相对接形成线接触,从而在过滤介质的边缘形成线密封,过滤介质的边缘线密封所需来自压盖的压力小,因而外壳螺纹于内壳在向下旋拧的过程中对压盖施加的压力很小即可容易实现过滤介质的边缘密封,便于工作人员操作控制外壳的旋拧。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内形成有向下延伸的辅助环形筋,所述辅助环形筋可压接于所述压盖位于所述进液通道外侧的上表面,且所述辅助环形筋与所述第二环形压筋对位设置;所述辅助环形筋的下表面为平面,所述压盖位于所述进液通道外侧的上表面为平面,以使得所述外壳在旋转时所述压盖不跟随旋转。
如此设置,外壳在向下旋拧过程通过合适宽度的辅助环形筋率先接触压盖并施压于它,辅助环形筋与所述第二环形压筋对准使得压力大部分传递至第二环形压筋,有利于第二环形压筋压缩过滤介质的边缘形成良好密封。在外壳在向下旋拧过程中,由于辅助环形筋下表面和压盖上表面与辅助环形筋接触的部分也是平面,从而辅助环形筋下表面和压盖上表面之间大致平行,因而在辅助环形筋下表面随外壳旋转过程中不易被压盖上表面干涉,也就是辅助环形筋在轴向上施压给压盖的同时,不会在周向上碰撞压盖也不会带动压盖偏转或旋转,从而防止了压盖压盖偏转或旋转会使得第二环形压筋的锥形部分拧皱过滤介质的情况出现,保证了过滤介质的完整性和良好使用性。
进一步的,所述压盖的边缘和所述内壳的边缘之间形成止转配合的定向部和配合部。
如此设置,在压盖安装到内壳上方时,先完成压盖和内壳之间的预连接,这样的目的是通过定向部和配合部使得压盖和内壳完成预安装后,压盖和内壳之间始终无法相对旋转,比如压盖无法相对内壳旋转。如此一来,即使压盖对外壳的旋拧造成一定的干涉,比如在辅助环形筋下表面和压盖上表面各自的平不够水平时,外壳旋拧过程中在周向上碰触压盖的话也不会推动压盖偏转或旋转,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压盖的稳定性,防止了过滤介质被拧皱的情况出现。
进一步的,所述内壳上表面具有容纳所述导流部件的第一凹陷,所述第一凹陷与所述出液通道连通,所述压盖下表面具有与所述进液通道连通的第二凹陷,所述第二凹陷内也设有所述导流部件。
如此设置,第一凹陷的内凹中心收拢于出液通道入口端,便于从第一凹陷内导流部件导流的滤液快速汇集到出液通道中,从而快速出液。第二凹陷的内凹中心收拢于进液通道的出口端,便于从进液通道出来的带过滤液体由第二凹陷的内的导流部件快速扩散充满过滤介质,从而提高过滤的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内壳上表面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压筋的外侧具有支撑环筋,所述支撑环筋的轴向高度大于所述第一环形压筋的轴向高度,所述支撑环筋支撑所述压盖的边缘,所述过滤介质限位于所述支撑环筋的内侧。
如此设置,压盖在压到内壳上时,向上突出的第一环形压筋承受向下突出的第二环形压筋对接密封过滤介质的边缘,而压盖的边缘则搭接到支撑环筋顶端,能够吸收来自于压盖的力并对压盖进行支撑可限制压盖进一步往下移动,从而保证第一环形压筋和第二环形压筋形成良好的对接密封。而过滤介质被限制在支撑环筋的内侧以防止在过滤介质的边缘被压缩过程中过滤介质发生偏移,一定高度的支撑环筋的内侧也给一定厚度过滤介质提供足够的容置空间,方便将过滤介质组装到压盖和内壳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内壳上位于所述支撑环筋的外侧开设有环形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所述压盖下表面的边缘可压接于所述密封圈以形成密封。
如此设置,为了避免过滤介质的边缘密封的不够牢靠,在压盖下表面的边缘压到支撑环筋顶端时也压缩密封圈以在过滤介质的外侧形成第二重密封,该第二重密封可以防止液体从牢靠密封的过滤介质外溢出来。
进一步的,所述压盖包括设置所述第二环形压筋的盖体和形成于所述盖体上表面的设置所述进液通道的定位柱,所述安装槽内位于所述通孔的外侧形成有环形的圆角部分,所述定位柱和所述圆角部分相配合以使得所述定位柱穿设于所述通孔内。
如此设置,在对压盖和外壳进行安装时,圆角部分便于带有进液通道的定位柱快速伸入到通孔内,因而在压盖可定位安装到外壳的安装槽内,定位后的压盖便于第二环形压筋与第一环形压筋相对准,同时外壳也不会遮挡进液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介质下表面设有环形的密封垫片,所述第一环形压筋压接于该密封垫片,所述过滤介质上表面也设有环形的密封垫片,所述第二环形压筋压接于该密封垫片。
如此设置,在过滤介质上下表面分别设置密封垫片,第一环形压筋和第二环形压筋均通过密封垫片与过滤介质接触密封,在可以提高过滤介质边缘密封性能的基础上,密封垫片还可以保护过滤介质不易被第一环形压筋或第二环形压筋压坏或拧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首先,通过外壳的第二螺纹与内壳的第一螺纹的螺纹可拆连接后,外壳往下旋拧中在轴向上挤压压盖,将压盖和内壳对接安装并且挤压密封设在两者中间的过滤介质的边缘,可拆的外壳可以将压盖和内壳进行分开从而可以更换过滤介质,从而提供过滤器的过滤效率和能力。其次,通过内壳的第一环形压筋和压盖的第二环形压筋对接挤压过滤介质的边缘形成面密封或线密封,当第一环形压筋和压盖的第二环形压筋均为锥形时使得过滤介质的边缘挤压形成线密封,线密封所需来自压盖的轴向压力要小且密封效果良好。最后,通过外壳的辅助环形筋的下平面与压盖的上平面接触,使得外壳向下旋拧中在轴向上施压给压盖的同时在周向上不会带动压盖偏转或旋转;或者,通过止转配合的定向部和配合部使得压盖和内壳预安装后,压盖和内壳之间不可相对旋转;都能避免压盖旋转拧皱过滤介质破环其边缘密封的情况出现,从而保证了过滤介质的完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滤器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滤器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滤器的外壳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滤器的内壳和压盖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滤器的内壳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滤器的压盖的立体图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滤器的压盖的立体图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滤器的剖视分解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滤器的剖视立体图。
其中,1、内壳;11、第一凹陷;12、出液通道;121、出液孔;122、第一螺孔;13、第一环形压筋;14、支撑环筋;15、环形密封槽;17、第一螺纹;2、外壳;21、通孔;22、圆角部分;23、辅助环形筋;24、限位环筋;25、安装槽;26、第二螺纹;3、压盖;31、盖体;311、第二凹陷;312、第二环形压筋;32、定位柱;321、进液通道;3211、进液孔;3212、第二螺孔;4、密封圈;5、过滤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过滤器,过滤器包括内壳1、设于内壳1上方的压盖3、设于内壳1和压盖3之间的过滤介质5以及与内壳1螺纹连接的外壳2。以下再分别对上述结构做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6,内壳1,其限定有出液通道12、上表面设有连通出液通道12的导流部件,内壳1的外周壁具有第一螺纹17。其中,第一螺纹17可以是外螺纹或内螺纹。内壳1可以为实心的圆柱体,出液通道12可以贯通圆柱体内壳1且位于内壳1的中心轴线上。需要说明的时,内壳1的下表面边缘开始有若干便于与工具配合操作的操作孔(图中未展示),工具与操作孔配合时便于内壳1旋转,从而便于与外壳2进行螺纹拆装。
导流部件(图中未展示)可以是导流网或导流筋,用以对已过滤的液体进行导流。当为导流网时,其铺设在内壳1的上表面,当为导流筋时,其凸出形成与内壳1的上表面。导流部件也可以有一定的坡度或凹度,坡度设置为向出液通道12倾斜,凹度设置为向出液通道12内凹,从而便于已过滤的液体经由导流部件快速收集至出液通道12中。
请参阅图7,压盖3,其设于内壳1上方,且限定有进液通道321。其中,压盖3可以为实心的圆柱体,其厚度小于内壳1的厚度,进液通道321可以贯通压盖3且位于压盖3的中心轴线上,待过滤的液体由进液通道321进入到压盖3下表面的区域。
请参阅图9或10,过滤介质5,其设于内壳1和压盖3之间并且支承于导流部件上。过滤介质5接收来自于进液通道321内输出的待过滤的液体,过滤介质5可以是过滤膜或过滤纸板。过滤膜具体可以是改性的PES膜,改性的PES膜具有离子交换能力,从而可以吸附待过滤液体中的带电分子如蛋白质、DNA和病毒等,比如改性的PES膜已经吸附液体中的蛋白质后,再将该过滤器去进行洗脱工艺,也就是将盐溶液从进液通道321注入,进入到过滤器内的盐溶液将吸附在改性的PES膜上的蛋白质交换下来,跟随盐溶液一起由出液通道12排出。过滤膜具体还可以是其它的可有效截留、去除原料液流体中的病毒,以便得到洁净滤液的膜。过滤纸板具体是可以用于深层过滤的深层过滤纸板,深层过滤纸板包括硅藻土和纤维素。上述只是对过滤介质5的有限举例,因而并不具体限定过滤介质5的种类。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过滤介质5由28层厚度小的改性的PES膜或16层厚度大的改性的PES膜所堆叠而成,但总厚度均大约是2.5mm。
请参阅图4、9或10,过滤器还包括外壳2,其上表面开设有通孔21、下表面开设有连通通孔21的安装槽25。其中,通孔21为圆柱形孔,安装槽25为圆柱形槽,安装槽25的直径尺寸可以略大于等于内壳1和压盖3的直径尺寸,以将内壳1和压盖3容纳于安装槽25内。外壳2呈大致的圆柱形状且在其外周壁上设置有便于其进行旋转的凹槽部分,相邻凹槽之间形成突棱部分(见图4)。
安装槽25内设有与第一螺纹17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26,第二螺纹26可以是外螺纹或内螺纹,以将内壳1螺纹连接于安装槽25内,压盖3的进液通道321穿设于通孔21内,这样的设置,使得外壳2包裹在压盖2的外侧也不会遮挡进液通道321,进液通道321借由通孔21与外界连通,便于外界待过滤的液体从进液通道321输入。在外壳2和内壳1通过第一螺纹17和第二螺纹26螺纹连接后,此时压盖3也位于安装槽25内且压在内壳1的上表面。换句话说,在外壳2旋拧预定量后,外壳2向下逐渐运动直到外壳20内顶壁开始贴合在压盖3上。
重点需要说明的是,外壳2在相对于内壳1的向下旋转过程中可施压于压盖3上表面,以使得压盖3和内壳1相对接压紧过滤介质5的边缘从而在该边缘形成密封。也就是说,外壳2旋拧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旋拧超过预定量后,外壳2向下挤压压盖3,压盖3挤压支承在导流部件上的过滤介质5的边缘使该边缘变形,过滤介质5的边缘被压缩预定量后形成有效密封。
因此,被压缩的过滤介质5的边缘形成密封区,过滤介质5除其被压边缘以外的部分(也就是过滤介质5未被压的部分)为过滤区,待过滤的液体在充满过滤介质5后流动至其边缘的密封区被阻挡,使得所有的待过滤的液体穿过过滤介质5的过滤区而被过滤。
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过滤器,在使用时,待过滤的液体由压盖3上的进液通道321进入后,充满到过滤介质5上后被过滤后产生滤液,滤液由内壳1上的导流部件导流汇入到内壳1的出液通道12中。所以,通过外壳2与内壳1螺纹旋拧配合,外壳2施力于压盖3将其压在内壳1上从而使得内壳1、外壳2和压盖3之间组装为一体,但是旋拧下外壳2后,可以将内壳1、外壳2和压盖3拆成分体的,可以更换新的过滤介质5,从而避免过滤介质5因长时间使用其过滤效果下降的情况出现。
请参阅图2,如何实现过滤介质5的边缘被压缩进行有效密封的,具体的,内壳1上表面位于导流部件的外侧具有向上延伸的第一环形压筋13,压盖3下表面向下延伸设有与第一环形压筋13对位设置的第二环形压筋312,第一环形压筋13和第二环形压筋312相对接挤压过滤介质5的边缘以在该边缘形成密封。
其中,第一环形压筋13和第二环形压筋312相对接后两者在轴向上形成的空间用于容置过滤介质5。并且一般地,过滤介质5的边缘被压缩为原来的60%以下时在其边缘可形成有效密封。例如当过滤介质5为28层厚度小的改性的PES膜堆叠而成的总厚度为2.5mm的过滤膜时,此时过滤介质5中单个膜的层数多,过滤膜总厚度也较大,此时要想保证该过滤膜在边缘能够被有效地压缩密封,过滤膜的可被压缩量要大,当过滤膜的边缘厚度被压缩到1.5mm时,此时第一环形压筋13和第二环形压筋312在过滤膜的边缘可形成有效密封。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环形压筋13的上表面和第二环形压筋312的下表面均是平面,因而第一环形压筋13的上平面和第二环形压筋312的下平面对接挤压过滤介质5的边缘,此时过滤介质5的边缘压接密封所需的力大,因此外壳2对压盖3所施压力要求大,但是一旦外壳2对压盖3施加足够的力以使得第一环形压筋13和第二环形压筋312将过滤介质5的边缘密封后,过滤介质5的边缘具有较大的面密封面积。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环形压筋13和第二环形压筋312的纵截面形状均呈锥形,第一环形压筋13的锥形部分和第二环形压筋312的锥形部分相对接挤压过滤介质5的边缘以在该边缘形成密封。第一环形压筋13的锥形部分和第二环形压筋312的锥形部分相对接形成线接触密封,此时压过滤介质5的边缘被压接密封所需的力小,因此外壳2对压盖3所施压力要求小,便于操作人员简单地旋拧压盖3一定量后即可实现过滤介质5的边缘密封。
为了尽量避免外壳2在旋拧过程中带动压盖3旋转,安装槽25内形成有向下延伸的辅助环形筋23,辅助环形筋23可压接于压盖3位于进液通道321外侧的上表面,且辅助环形筋23与第二环形压筋312对位设置。辅助环形筋23的下表面为平面,压盖3位于进液通道321外侧的上表面为平面,以使得外壳2在旋转时压盖3不跟随旋转。
在外壳2向下旋拧过程中,辅助环形筋23率先与压盖3上表面接触,在外壳2的进一步向下旋动中,由于辅助环形筋23的下平面与压盖3上平面接触配合作用,辅助环形筋23仅在轴向上施力于压盖3的同时,不会在周向施力于压盖3,因此在外壳2向下旋动中,压盖3在轴向上受到压力且在周向上不跟随旋转,从而避免压盖3旋转带动第二环形压筋312的锥形部分拧皱甚至破环过滤介质5的情况,防止第二环形压筋312的锥形部分旋转破坏过滤介质5的边缘的密封面。需要说明的是,辅助环形筋23具有合适的宽度,优选其宽度在2-4mm之间。
为了尽量避免外壳2在旋拧过程中带动压盖3旋转,压盖3的边缘和内壳1的边缘之间形成止转配合的定向部和配合部。定向部可以是设置在压盖3边缘下表面的卡块,而配合部为对应设置在内壳1边缘上表面的卡槽,卡块和卡槽相卡合以将压盖3限位设置在内壳1上方。反过来,定向部可以是设置在压盖3边缘下表面的卡槽,而配合部为对应设置在内壳1边缘上表面的卡块。此外,定向部和配合部还可以是凹凸互锁结构、螺纹互连结构、磁力互吸结构、互相粘接结构等,在此并不具体限定定向部和配合部的具体结构,只要是能够实现压盖3和内壳1预安装互连后并使得压盖3不再旋转的结构即可。
请参阅图9,另外,内壳1上表面具有容纳导流部件的第一凹陷11,第一凹陷11与出液通道12连通,压盖3下表面具有与进液通道321连通的第二凹陷311,第二凹陷311内也设有导流部件。
其中,第一凹陷11微凹,第一凹陷11的内凹中心收拢于出液通道12的入口端,第一凹陷11的设置便于已过滤的液体快速汇集到出液通道12中。其中,第二凹陷311可以和第一凹陷11结构一致,第二凹陷311微凹,第二凹陷311的内凹中心收拢于进液通道321的出口端,第一凹陷11的设置便于待过滤的液体从进液通道321出来后快速扩散到导流部件上进行导流。第一凹陷11内导流部件的具体结构和第二凹陷311内导流部件的具体结构可以是一致的,也可以不一致,例如第一凹陷11内导流部件为导流网,第二凹陷311内导流部件也是导流网。
此外,内壳1上表面位于第一环形压筋13的外侧具有支撑环筋14,支撑环筋14的轴向高度大于第一环形压筋13的轴向高度,支撑环筋14支撑压盖3的边缘,过滤介质5限位于支撑环筋14的内侧。在压盖3的第二环形压筋312压在过滤介质5的边缘形成密封面时,压盖3的边缘压在支撑环筋14顶端,支撑环筋14可以在防止压盖3进一步往下运动的同时,又可吸收来自于压盖3的一部分力。
为了避免过滤介质5的边缘的挤压密封不够牢靠以及防止第一环形压筋13和第二环形压筋312压坏或拧皱过滤介质5,在第一环形压筋13和过滤介质5下表面之间填充有密封垫片,在第二环形压筋312和过滤介质5上表面之间填充有密封垫片,因此第一环形压筋13挤压在过滤介质5边缘的密封垫片上使其变形,第二环形压筋312挤压在过滤介质5边缘的密封垫片上使其变形,密封垫片增强第二环形压筋312和第二环形压筋312分别和过滤介质5的密封性,从而提高过滤介质5在其边缘的密封性。
为了避免过滤介质5的边缘的挤压密封不够牢靠,内壳1上位于支撑环筋14的外侧开设有环形密封槽15,密封槽15内设有密封圈4,压盖3下表面的边缘可压接于密封圈4以形成密封。压盖3下表面的边缘在压接支撑环筋14顶端时,也压接密封圈4从而在压盖3下表面和内壳1上端之间且位于过滤介质5外侧形成第二重密封,第二重密封可以防止由于过滤介质5的边缘密封不牢靠而外溢的液体进入到内壳1和外壳2的螺纹连接处。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压盖3包括设置第二环形压筋312的盖体31和形成于盖体31上表面的设置进液通道321的定位柱32,安装槽25内位于通孔21的外侧形成有环形的圆角部分22,定位柱32和圆角部分22相配合以使得定位柱32穿设于通孔21内,圆角部分22提供一定的弧度便于定位柱32插入到通孔21内。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出液通道12包括连通第一凹陷11的出液孔121和连通于出液孔121下方的第一螺孔122,第一螺孔122用于螺纹连接出液接头。进液通道321可以与出液通道12结构一致,进液通道321包括连通第二凹陷311的进液孔3211和连通于进液孔3211上方的第二螺孔3212,第二螺孔3212用于螺纹连接进液接头。
最后,安装槽25内的边缘位置形成有限位环筋24,盖体31限位于限位环筋24的内侧。盖体31位于限位环筋24的内侧不会发生偏移盖体31,方便盖体31上的第二环形压筋312对接内壳1上的第一环形压筋13。并且,盖体31与外壳2的内周壁之间形成一定的缝隙空间,因此盖体31的直径要略小于外壳2的直径设置,从而避免盖体31安装槽25直径大致相同时、在将盖体31装入到外壳2的安装槽25时可能会磨损安装槽25内的第二螺纹26。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包括:
内壳(1),其限定有出液通道(12)、上表面设有连通所述出液通道(12)的导流部件;
压盖(3),其设于所述内壳(1)上方,且限定有进液通道(321);
过滤介质(5),其设于所述内壳(1)和所述压盖(3)之间并且支承于所述导流部件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壳(1)的外周壁具有第一螺纹(17);
所述过滤器还包括外壳(2),其上表面开设有通孔(21)、下表面开设有连通所述通孔(21)的安装槽(25);所述安装槽(25)内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17)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26),以将所述内壳(1)螺纹连接于所述安装槽(25)内,所述压盖(3)的所述进液通道(321)穿设于所述通孔(21)内;
所述外壳(2)在相对于所述内壳(1)的向下旋转过程中可施压于所述压盖(3)上表面,以使得所述压盖(3)和所述内壳(1)相对接压紧所述过滤介质(5)的边缘从而在该边缘形成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1)上表面位于所述导流部件的外侧具有向上延伸的第一环形压筋(13),所述压盖(3)下表面向下延伸设有与所述第一环形压筋(13)对位设置的第二环形压筋(312),所述第一环形压筋(13)和所述第二环形压筋(312)相对接挤压所述过滤介质(5)的边缘以在该边缘形成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压筋(13)和所述第二环形压筋(312)的纵截面形状均呈锥形,所述第一环形压筋(13)的锥形部分和所述第二环形压筋(312)的锥形部分相对接挤压所述过滤介质(5)的边缘以在该边缘形成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25)内形成有向下延伸的辅助环形筋(23),所述辅助环形筋(23)可压接于所述压盖(3)位于所述进液通道(321)外侧的上表面,且所述辅助环形筋(23)与所述第二环形压筋(312)对位设置;所述辅助环形筋(23)的下表面为平面,所述压盖(3)位于所述进液通道(321)外侧的上表面为平面,以使得所述外壳(2)在旋转时所述压盖(3)不跟随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3)的边缘和所述内壳(1)的边缘之间形成止转配合的定向部和配合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1)上表面具有容纳所述导流部件的第一凹陷(11),所述第一凹陷(11)与所述出液通道(12)连通,所述压盖(3)下表面具有与所述进液通道(321)连通的第二凹陷(311),所述第二凹陷(311)内也设有所述导流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1)上表面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压筋(13)的外侧具有支撑环筋(14),所述支撑环筋(14)的轴向高度大于所述第一环形压筋(13)的轴向高度,所述支撑环筋(14)支撑所述压盖(3)的边缘,所述过滤介质(5)限位于所述支撑环筋(14)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1)上位于所述支撑环筋(14)的外侧开设有环形密封槽(15),所述密封槽(15)内设有密封圈(4),所述压盖(3)下表面的边缘可压接于所述密封圈(4)以形成密封。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3)包括设置所述第二环形压筋(312)的盖体(31)和形成于所述盖体(31)上表面的设置所述进液通道(321)的定位柱(32),所述安装槽(25)内位于所述通孔(21)的外侧形成有环形的圆角部分(22),所述定位柱(32)和所述圆角部分(22)相配合以使得所述定位柱(32)穿设于所述通孔(21)内。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介质(5)下表面设有环形的密封垫片,所述第一环形压筋(13)压接于该密封垫片,所述过滤介质(5)上表面也设有环形的密封垫片,所述第二环形压筋(312)压接于该密封垫片。
CN202223605131.1U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过滤器 Active CN2199222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5131.1U CN219922272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过滤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5131.1U CN219922272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过滤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22272U true CN219922272U (zh) 2023-10-31

Family

ID=88486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605131.1U Active CN219922272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过滤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222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79669B2 (en) Filter unit with thermoplastic overmold seal member
CN104843892B (zh) 复合滤芯和具有其的净水机
CN219922272U (zh) 一种过滤器
CN217829191U (zh) 一种过滤装置及外泌体提取设备
CN212309012U (zh) 过滤片、层叠式过滤器与过滤装置
CN217773598U (zh) 一种拼接式滤筒结构
CN202136841U (zh) 一种压滤机挤压板
CN212504675U (zh) 一种淀粉推压装置的轨道外壳体
CN213313735U (zh) 一种双联过滤器
CN210583932U (zh) 滤芯过滤器的滤芯固定结构及该滤芯过滤器
CN211383964U (zh) 密闭镶嵌滤板
CN211935738U (zh) 一种高效隔膜滤板
CN210645276U (zh) 压滤机
CN219308043U (zh) 一种深层过滤器
CN201735220U (zh) 层叠式板框过滤器
CN217431012U (zh) 一种深层过滤器
CN217257558U (zh) 挤压机干燥器滤网
CN216170190U (zh) 一种过滤组件及过滤器
US5759351A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filter having longitudinal channels by molding from a slurry using thermosetting resin
CN221131366U (zh) 一种深层过滤单元及过滤器
CN220309931U (zh) 一种过滤组件
CN216692144U (zh) 一种密封效果好的滤芯
CN211536851U (zh) 一种便于滤芯拆装的六甲基二硅氮烷生产用聚结器
CN217854745U (zh) 一种单板外进料滤板组合单元
CN221131350U (zh) 一种过滤组件及过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