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03987U - 热管理集成系统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热管理集成系统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03987U
CN219903987U CN202321727058.7U CN202321727058U CN219903987U CN 219903987 U CN219903987 U CN 219903987U CN 202321727058 U CN202321727058 U CN 202321727058U CN 219903987 U CN219903987 U CN 2199039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refrigerant
assembly
integrated system
thermal mana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2705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添
程浩楠
林建新
吴飞
方建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Anhui Welling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Anhui Welli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Anhui Welling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2705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039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039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039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管理集成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所述热管理集成系统,包括:支撑组件、冷媒侧组件、水侧组件、水加热器,所述冷媒侧组件配置成利用冷媒相变换热,并与所述支撑组件相连;所述水侧组件配置成利用水换热,并与所述冷媒侧组件相连;所述水加热器与水侧组件连通,并安装于所述支撑组件上。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管理集成系统,通过在支撑组件上连接冷媒侧组件和水加热器,且冷媒侧组件与水侧组件相连,水加热器与水侧组件连通,可以将冷媒侧组件、水侧组件和水加热器集成布置,且利于提高热管理集成系统的结构紧凑性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热管理集成系统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热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管理集成系统和具有该集成系统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车辆热管理系统的水侧系统和冷媒侧系统一般都是独立集成的,两套系统独立存在需要的系统空间、系统管路等会大大占用车体空间,不利于空间布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热管理集成系统,可以将冷媒侧组件、水侧组件和水加热器集成布置,且利于提高热管理集成系统的结构紧凑性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包括前述的热管理集成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管理集成系统,包括:支撑组件、冷媒侧组件、水侧组件、水加热器,所述冷媒侧组件配置成利用冷媒相变换热,并与所述支撑组件相连;所述水侧组件配置成利用水换热,并与所述冷媒侧组件相连;所述水加热器与水侧组件连通,并安装于所述支撑组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管理集成系统,通过在支撑组件上连接冷媒侧组件和水加热器,且冷媒侧组件与水侧组件相连,水加热器与水侧组件连通,可以将冷媒侧组件、水侧组件和水加热器集成布置,且利于提高热管理集成系统的结构紧凑性和稳定性。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热管理集成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冷媒侧组件相连,所述第二支撑架与所述第一支撑架相连,所述水加热器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沿所述冷媒侧组件的周向排布的多个安装部,所述第二支撑架与多个所述安装部中的至少一个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冷媒侧组件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多个安装部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连接于所述冷媒侧组件的第一侧部,所述第二支撑架设于所述冷媒侧组件的第一侧部外侧,并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中的至少一个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多个安装部还包括第三安装部和第四安装部,所述第三安装部和所述第四安装部连接于所述冷媒侧组件的第二侧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安装部上设有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隔振垫和衬套,所述隔振垫套接于所述衬套外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冷媒侧组件包括冷媒板,所述水侧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层叠连接于所述冷媒板上,且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冷媒板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冷媒侧组件包括冷媒板,所述冷媒板在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水加热器设于所述冷媒板的第一侧的外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水加热器与所述冷媒板层叠设置或并排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水侧组件包括水壶、水板,所述水板上设有水流道,所述水流道与所述水壶连通以形成水回路;所述冷媒侧组件包括冷媒板、换热器,冷媒板上具有设有冷媒流道,所述冷媒流道与所述换热器连通以形成冷媒回路,其中,所述冷媒回路与所述水回路相连以进行热交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水侧组件还包括水阀组件和水泵,所述水阀组件和所述水泵均与所述水板连接,其中,所述水阀组件和所述水泵设于所述水壶的相对两侧或分列到同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水流道中设有第一传感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水壶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之间设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设有液位传感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冷媒流道中设有第二传感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热管理集成系统还包括线束组件,所述线束组件包括主路和多个支路,多个所述支路均汇集于所述主路上,多个所述支路分别与所述水侧组件和所述冷媒侧组件相连,所述主路用于与控制器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前述的热管理集成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在车辆上设置前述的热管理集成系统,热管理集成系统集成度较高,可以直接安装于车内,利于优化车内空间布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热管理集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热管理集成系统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热管理集成系统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热管理集成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示出了支撑组件、冷媒板和水加热器);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线束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车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示出了车架、支撑组件、冷媒板和水加热器)。
附图标记:
100、热管理集成系统;11、冷媒侧组件;113、冷媒板;115、换热器;1151、第一换热器;1152、第二换热器;1153、第三换热器;1154、第四换热器;1155、第五换热器;116、阀装置;117、储液器;118、第二传感器;12、水侧组件;121、水壶;122、水板;126、水阀组件;1261、第一水阀;1262、第二水阀;125、水泵;127、第一传感器;13、水加热器;14、支撑组件;141、第一支撑架;1411、第一安装部;1412、第二安装部;1413、第三安装部;1414、第四安装部;142、第二支撑架;143、缓冲结构;1431、衬套;1432、隔振垫;144、紧固件;15、线束组件;151、主路;152、支路;200、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结合图1至图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管理集成系统100,包括:冷媒侧组件11、水侧组件12和水加热器13,冷媒侧组件11配置成利用冷媒相变换热,以实现调温功能;水侧组件12配置成利用水换热,并与冷媒侧组件11相连;以实现液冷换热;水加热器13与水侧组件12连通,用于将电能转化为水的热能,从而利于提高换热效果。也就是说,热管理集成系统100可以将冷媒侧组件11、水侧组件12和水加热器13连接集成到一起,可以便于水加热器13与水侧组件12连接,便于水侧组件12与冷媒侧组件11连接,利于简化连接管路,提高结构紧凑性,且便于在车辆中布置,便于维护热管理集成系统100。
进一步地,热管理集成系统100还包括支撑组件14,其中,冷媒侧组件11与支撑组件14相连,水加热器13安装于支撑组件14上。也就是说,支撑组件14可以用于安装和支撑冷媒侧组件11和水加热器13,这样,可以便于将冷媒侧组件11、水侧组件12和水加热器13通过支撑组件14连接起来,并且利于提高热管理集成系统100的整体结构紧凑性和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管理集成系统100,通过在支撑组件14上连接冷媒侧组件11和水加热器13,且冷媒侧组件11与水侧组件12相连,水加热器13与水侧组件12连通,可以将冷媒侧组件11、水侧组件12和水加热器13集成布置,且利于提高热管理集成系统100的结构紧凑性和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时,当热管理集成系统100应用与车辆中时,水侧组件12可以利用水与车辆中的部件进行换热,以利于提高换热效果且环境友好,水侧组件12与冷媒侧组件11相连,可以利用冷媒相变换热与水侧组件12进行热交换,从而起到温度调节效果。装配时,冷媒侧组件11与支撑组件14相连,可以便于定位冷媒侧组件11,且支撑组件14可以提高结构稳定性,此外,水加热器13与水侧组件12连通,可以便于对水进行加热,缩短水加热器13与水侧组件12之间的距离,利于简化连接结构。水加热器13可以直接安装于支撑组件14上,以便于将水加热器13集成于热管理集成系统100上,且便于装配,利于提高结构性。
可选地,水加热器13也可以不与支撑组件14相连,而直接与冷媒侧组件11相连,或水侧组件12相连。
结合图1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支撑组件14包括第一支撑架141和第二支撑架142,第一支撑架141与冷媒侧组件11相连,第二支撑架142与第一支撑架141相连,水加热器13安装于第二支撑架142。换言之,第一支撑架141和第二支撑架142可以分别用于连接热管理集成系统100的不同组件,以便于安装和定位,并且第一支撑架141和第二支撑架142相连,利于提高结构紧凑性,且利于分散受力,提高热管理集成系统100的结构稳定性和抗冲击能力。其中,第一支撑架141和第二支撑架142的轴线之间具有大于0°的夹角,这样设置,可在多个方向进行安装,以提高热管理集成系统100的抗冲击能力。
可选地,水加热器13也可以安装于第一支撑架141上,第二支撑架142与第一支撑架141相连,第二支撑架142用于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为第一支撑架141提供支撑作用。换言之,第二支撑架142可以仅用于提高支撑组件14的稳定性,也可以将水加热器13安装于第二支撑架142上,以便于装配水加热器13。
可选地,第一支撑架141和第二支撑架142可以为分体式结构,可减少两个支撑架之间的振动叠加,避免振动叠加传递至冷媒侧组件11时产生更大的振动,并且可以起到一定的减震效果,同时,还可避免加工误差,造成支撑架的装配精度不足。
结合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第一支撑架141包括沿冷媒侧组件11的周向排布的多个安装部,以在冷媒侧组件11的周向上提供支撑,可以提高第一支撑架141与冷媒侧组件11连接的稳定性,利于提高热管理集成系统100的抗冲击能力。具体地,第二支撑架142与多个安装部中的至少一个相连,以利于分散受力,提高整体结构强度。也就是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一个或多个安装部与第二支撑架142相连,以提高结构强度。
结合图4和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冷媒侧组件11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多个安装部包括第一安装部1411和第二安装部1412,第一安装部1411和第二安装部1412连接于冷媒侧组件11的第一侧部,可以提高冷媒侧组件11一侧的平衡性和稳定性,其中,第二支撑架142设于冷媒侧组件11的第一侧部外侧,可以充分利用冷媒侧组件11侧边的空间,利于提高空间利用率,且第二支撑架142与第一安装部1411和第二安装部1412中的至少一个相连,可以提高整体结构强度,还可以便于在第二支撑架142上布置水加热器13。具体地,结合图4,第一安装部1411和第二安装部1412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第二支撑架142设于第一安装部1411和第二安装部1412之间,且第二支撑架142可以与第一安装部1411和第二安装部1412相连,由此,既可以充分利用第一安装部1411和第二安装部1412之间的间隙,还可以通过连接第二支撑架142和安装部,实现加强结构,分散受力的效果。例如,当第二支撑架142受力时,冲击力可以向第一安装部1411和第二安装部1412传递,以利于快速分散受力。其中,水加热器13可以通过紧固件144固定安装于第二支撑架142上。更为具体地,第二支撑架142也可以与冷媒侧组件11相连,以提高结构稳定性,以及支撑组件14与冷媒侧组件11的整体配合效果。
结合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多个安装部还包括第三安装部1413和第四安装部1414,第三安装部1413和第四安装部1414连接于冷媒侧组件11的第二侧部,以提高冷媒侧组件11第二侧部的结构稳定性。结合前述,通过设置第一安装部1411、第二安装部1412、第三安装部1413和第四安装部1414,可以在冷媒侧组件11的相对两侧均提供支撑,利于提高热管理集成系统100的整体结构强度,可以沿冷媒侧组件11的周向保护冷媒侧组件11,从而提高热管理集成系统100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地,第一安装部1411、第二安装部1412、第三安装部1413和第四安装部1414的一端与冷媒侧组件11相连,另一端适于与车辆的车架200相连,从而可以将热管理集成系统100稳定安装于车辆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热管理集成系统100,第一支撑架141包括四个支架用于将热管理集成系统100和车架200连接起来,第二支撑架142包括一个用于将水加热器13连接于热管理集成系统100上,其中,第一支撑架141和第二支撑架142均与冷媒侧组件11相连,且第一支撑架141和第二支撑架142相连构成一个大的支撑结构,可以提高热管理集成系统100的结构紧凑性和整体结构强度。
结合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安装部上设有缓冲结构143,缓冲结构143包括隔振垫1432和衬套1431,隔振垫1432套接于衬套1431外侧,可以起到保护作用。更为具体地,衬套1431的轴向尺寸可以小于隔振垫1432的轴向尺寸,这样,可使隔振垫1432处于可恢复的形变范围内,以减少缓冲结构143的损坏。使用时,缓冲结构143穿过安装部的安装孔,并由穿过隔振垫1432、衬套1431的螺钉一体固定于车架200上。
举例而言,当车架200受到冲击和振动时,可与第一安装部1411发生相对位移,此时第一安装部1411上的缓冲结构143的隔振垫1432会沿自身的轴向发生挤压变形,其中,缓冲结构143中隔振垫1432的轴向可与前后方向同向,当隔振垫1432沿轴向变形预定距离时,车架200可与衬套1431的端部抵接,从而阻止隔振垫1432继续挤压变形,以避免隔振垫1432变形程度过高无法恢复;同样的,当车架200受到冲击和振动时,可与第二安装部1412发生相对位移,此时第二安装部1412上的缓冲结构143中的隔振垫1432会沿自身的轴向发生变形,其中,缓冲结构143中隔振垫1432的轴向可与上下方向同向,当隔振垫1432沿轴向变形预定距离时,车架200可与衬套1431的端部抵接,从而阻止隔振垫1432继续挤压变形,以避免隔振垫1432变形程度过高无法恢复。
结合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冷媒侧组件11包括冷媒板113,水侧组件12的至少一部分层叠连接于冷媒板113上,可以便于水侧组件12与冷媒板113进行热交换,利于简化结构且利于空间布置。具体地,由于冷媒板113位于热管理集成系统100的中间区域,且冷媒板113的面积相对较大,因此将第一支撑架141与冷媒板113相连,可以为冷媒板113提供支撑,进而为水侧组件12提供支撑,避免受力时,冷媒板113产生振动,从而影响热管理集成系统100的工作。
更为具体地,结合图4,第一安装部1411和第三安装部1413沿左右方向并排布置,第一安装部1411和第三安装部1413的结构可以相同。其中,第一安装部1411和第三安装部1413均包括中间段,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中间段可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上下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举例而言,中间段的下端可与第一连接部相连,中间段的上端可与第二连接部相连;第一连接部可连接冷媒板113,第二连接部可用于连接车架200,缓冲结构143可以设于第二连接部上,以在车架200和支撑组件14之间形成缓冲,因此,通过第一安装部1411和第三安装部1413提高热管理集成系统100在前后方向上的抗冲击能力,以满足抗冲击以及振动的可靠性需求。
结合图1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可垂直于前后方向,且中间段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可具有大于90°的夹角,这样设置,可极大地减少热管理集成系统100受到的冲击力,以满足抗冲击以及振动的可靠性需求。
进一步地,第三安装部1413和第四安装部1414沿左右方向并排设置,第三安装部1413和第四安装部1414均包括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其中,第三连接部可以通过紧固件144与冷媒板113固定连接,第四连接部可用于连接车架200,缓冲结构143可设于第四连接部上,以在车架200和支撑组件14之间形成缓冲,第三安装部1413沿上下方向延伸,第四连接部连接于第三连接部的下端,以使第三安装结构和第四安装结构可以和车架200可沿上下方向相连,因此,通过设置第三安装部1413和第四安装部1414可以提高热管理集成系统100在上下方向上的抗冲击能力,以满足抗冲击以及振动的可靠性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管理集成系统100,支撑组件14的一侧与冷媒侧组件11固定连接,另一侧将冷媒侧组件11通过缓冲结构143固定于车身安装架上。其中缓冲结构143,包含隔振垫1432及衬套1431,隔振垫1432穿过支撑架或安装部的安装孔,并由穿过隔振垫1432衬套1431的螺钉一体固定于车架上,以同时满足热管理集成系统100的安装及缓冲设计需求。
结合图1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冷媒侧组件11包括冷媒板113,冷媒板113在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水加热器13设于冷媒板113的第一侧的外侧。具体地,冷媒板113沿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延伸,水加热器13可以设于冷媒板113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的外侧,以利于空间布置,且水加热器13与冷媒板113之间的距离较近,便于与冷媒板113上的水侧组件12连通。
也就是说,在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实际布置情况将水加热器13设于冷媒板113的前侧、后侧、左侧或右侧,以利于空间布置。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1,水加热器13设于冷媒板113的左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水加热器13与可以与冷媒板113层叠设置或并排设置。也就是说,可以将水加热器13设置于层叠于冷媒板113上部或冷媒板113下部,还可以与冷媒板113并排设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结合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水侧组件12包括水壶121、水板122,水板122上设有水流道,水壶121与水加热器13可以与水流道相连,水流道与水壶121连通以形成水回路;冷媒侧组件11包括冷媒板113、换热器115,冷媒板113上具有设有冷媒流道,冷媒流道与换热器115连通以形成冷媒回路,其中,冷媒回路与水回路相连以进行热交换,从而可以实现车辆的温度控制。例如,水回路可与车辆内部的功能部件进行热量传递,以使功能部件处于适合的温度范围内,随后水回路中的水可与冷媒回路中的冷媒进行热量传递,使得水回路中的水可恢复至原来的温度,并继续与功能部件进行热量传递,从而实现车辆的温度控制。
其中,水流道可以与需要换热的流道(例如驾驶舱换热流道、电池换热流道等)连接成水循环回路,冷媒流道可以通过依次串接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组合形成冷媒回流,冷媒回流与水循环回路换热配合。
结合图1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水侧组件12还包括水阀组件126和水泵125,水阀组件126和水泵125均与水板122连接,水阀组件126和水泵125可以用于控制水壶121与水板122之间的连通状态或运行模式,其中,水阀组件126和水泵125设于水壶121的相对两侧或分列到同侧,以便于空间布置,便于提高结构紧凑性。
具体地,结合图3,水侧组件12上,水壶121连接于水板122上部,水阀组件126和水泵125与水板122相对固定或密封连接,其中,水阀组件126可以包括多个水阀,例如第一水阀1261和第二水阀1262,第一水阀1261、第二水阀1262和水泵125可以根据冷媒侧组件11的结构,通过将第一水阀1261、第二水阀1262和水泵125设于水壶121的相对两侧或分列到同侧的方式将水泵125和水阀组件126布置与冷媒侧组件11的间隙处,从而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结合图2,水流道中设有第一传感器127,第一传感器127可以用于监测水流道中流体温度或者压力,以便于根据检测数值进行调节和控制。当然,第一传感器127也可以不在流道中,可以单独开设传感器通道用于测量该点温度或者压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水壶121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设有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设有液位传感器,以用于检测液位。具体地,通过设置用于放置液位传感器的容置空间,使得传感器可以同时检测两个腔体内的液体,两个腔体内的水位均可以通过容置空间内的液位传感器进行检测,利于简化结构,且检测位置相同,利于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结合图1和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管理集成系统100,水侧组件12包括水壶121、水板122,水阀组件126、水泵125、换热装置和第一传感器127中的两个及以上部件。具体地,水壶121部件居于上部,水板122位于水壶121底部,水板122与水壶121底板相对一体固定或密封连接,其中,水板122位于水壶121下部最省空间,也可以错位布置,放置于侧面。水阀组件126、水泵125与水板122相对固定或密封连接。优选地,水阀组件126与水壶121相对位于水板122两侧,以节省空间,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分列到同侧,同时水泵125的位置也同样,优选与水阀同侧,但不限定同侧。进一步地,换热装置与水板122相对固定或密封连接,可以保证换热装置内的水侧流道能够与水侧组件12流道连通,由水壶121、水板122、水阀组件126、水泵125、换热装置及车辆其余热管理组件共同组成整个水回路。
具体地,水壶121作为储存冷却液和补充冷却液的装置同时兼顾回液的气液分离功能,在水侧回路缺水时,可以及时补充冷却液至水泵125入口。水阀组件126作为流量分配组件,其有连接水板122的接口,可以实现不同模式下开闭或比例调节连接不同接口以实现各个模式下不同的流体通路。而水泵125可以至少设有1个,用于连接采暖回路的采暖水泵125、电池回路的电池水泵125或连接电驱回路的电驱水泵125,水泵125作为水侧流道的动力驱动装置,负责提供流道内流体的动力,驱动流体以一定的流量在流道内循环。水板122具有水流道及接口,用于连接水阀组件126、水阀组件126和集成模块外部车辆各个温度控制部件以形成循环流路。换热装置可以对水流路中高、低温流体进行换热,以实现能量回收提升系统性能。其中,第一传感器127至少包含1个,第一传感器127可以安装在换热装置出口流道处,以便能够精确的检测到该流道的温度,从而进行相应模式的切换和控制。
结合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冷媒流道中设有第二传感器118。第二传感器118可以是温度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可以监测所需流道中流体温度或者压力。当然,第二传感器118也可以不设在流道中,单独开设传感器通道用于测量该点温度或者压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管理集成系统100,冷媒侧组件11包括冷媒板113、阀装置116、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气液分离器、储液器117及换热器115等中两个及以上部件。冷媒侧组件11以冷媒板113为基体,阀装置116、储液器117或气液分离器及换热器115与冷媒板113的流道相连,并均相对固定并密封连接在冷媒板113上。冷媒板113内部还开设有冷媒流道,用于连通各阀装置116及其余车辆热管理组件(如压缩机、前端模块、空调箱等),同时冷媒板113、换热器115上包含与车辆其余热管理部件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间接连接指通过冷媒管短管与外部转接相连)的接口,通过冷媒侧组件11的各接口、通道、阀装置116、储液器117或气液分离器、换热器115及车辆其余热管理组件共同构成冷媒回路。
需要说明的是,结合图3,冷媒侧组件11中可以包含多个不同功能的换热器115,如第一换热器1151、第二换热器1152、第三换热器1153、第四换热器1154和第五换热器1155,其中,第一换热器1151、第二换热器1152、第三换热器1153、第四换热器1154和第五换热器1155可以是电池冷却换热器、电池加热换热器、水水换热器、热泵换热器、水冷冷却器等换热器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车辆其余热管理部件可以包括电池、电驱、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热敏电阻)、空调箱、前端模块、压缩机等。
更为具体地,冷媒侧组件11中,阀装置116至少包含电磁阀、电子膨胀阀、单向阀中的一种或几种,电磁阀负责流道的通断以配合各模式流路的切换,电子膨胀阀负责对流道中的流体流量及压力、进行节流控制,以实现不同模式下的温度需求,单向阀则是作为流体流动方向的控制阀,只允许单向流通,以便在特定模式下起到防逆流的作用,保证模式的正常运行。冷媒侧组件11中具有第二传感器118,传感器至少包含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者温压一体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几种,传感器可以选择性的安装在换热器115出口、储液器117或气液分离器入口处,检测对应位置流体的压力和温度。其中,冷媒侧组件11中的换热器115可以同时实现冷媒与水或冷媒与冷媒之间的能量交换。储液器117包含储液腔、回液管和干燥剂,用于储存系统中不参与循环的多余制冷剂液体,保证系统正常运行。气液分离器包含进口、回气管、气液分离腔、安装固定组件,将进压缩机之前的冷媒进行气液分离的作用,防止压缩机吸液产生液击等可靠性风险。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管理集成系统100,包括冷媒回路和水回路,水回路和冷媒回路各自闭环流通,并通过换热器115进行热交换,进而实现整车电池、电驱及乘员舱的有效温度控制。热管理集成系统100内部各部件可以选择性的采用带/不带电控的解决方案,组合集成控制器,实现更低成本的整体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管理集成系统100,大大缩小了系统的整体尺寸,实现了系统的小型化、轻量化,同时由于两侧回路存在热交换,还可以提高整车的能源利用率。
结合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热管理集成系统100还包括线束组件15,线束组件15包括主路151和多个支路152,多个支路152均汇集于主路151上,多个支路152分别与水侧组件12和冷媒侧组件11相连,主路151用于与控制器相连。线束组件15包含与冷媒侧组件11、水侧组件12中泵、阀、传感器等电气设备相连接的接插件,及将各个接插件相连接的线束组件15,最终汇合至一个统一的接插件与集成控制器相连接,以便于管理线束,提高控制效果。具体地,线束组件15与前述组件中的带电元件相连,即线束组件15与支撑组件14、冷媒侧组件11、水侧组件12和水加热器13中的带电元件相连,并固定安装于上述组件中的多个或全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前述的热管理集成系统100,通过在车辆上设置前述的热管理集成系统100,热管理集成系统100集成度较高,可以直接安装于车内,利于优化车内空间布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轴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3)

1.一种热管理集成系统(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组件(14);
冷媒侧组件(11),所述冷媒侧组件(11)配置成利用冷媒相变换热,并与所述支撑组件(14)相连;
水侧组件(12),所述水侧组件(12)配置成利用水换热,并与所述冷媒侧组件(11)相连;
水加热器(13),所述水加热器(13)与水侧组件(12)连通,并安装于所述支撑组件(1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4)包括第一支撑架(141)和第二支撑架(142),所述第一支撑架(141)与所述冷媒侧组件(11)相连,所述第二支撑架(142)与所述第一支撑架(141)相连,所述水加热器(13)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架(1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41)包括沿所述冷媒侧组件(11)的周向排布的多个安装部,所述第二支撑架(142)与多个所述安装部中的至少一个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侧组件(11)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多个安装部包括第一安装部(1411)和第二安装部(1412),所述第一安装部(1411)和所述第二安装部(1412)连接于所述冷媒侧组件(11)的第一侧部,所述第二支撑架(142)设于所述冷媒侧组件(11)的第一侧部外侧,并与所述第一安装部(1411)和所述第二安装部(1412)中的至少一个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管理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安装部还包括第三安装部(1413)和第四安装部(1414),所述第三安装部(1413)和所述第四安装部(1414)连接于所述冷媒侧组件(11)的第二侧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上设有缓冲结构(143),所述缓冲结构(143)包括隔振垫(1432)和衬套(1431),所述隔振垫(1432)套接于所述衬套(1431)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侧组件(11)包括冷媒板(113),所述水侧组件(12)的至少一部分层叠连接于所述冷媒板(113)上,且所述第一支撑架(141)与所述冷媒板(113)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侧组件(11)包括冷媒板(113),所述冷媒板(113)在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水加热器(13)设于所述冷媒板(113)的第一侧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管理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加热器(13)与所述冷媒板(113)层叠设置或并排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侧组件(12)包括水壶(121)、水板(122),所述水板(122)上设有水流道,所述水流道与所述水壶(121)连通以形成水回路;
所述冷媒侧组件(11)包括冷媒板(113)、换热器(115),冷媒板(113)上具有设有冷媒流道,所述冷媒流道与所述换热器(115)连通以形成冷媒回路,其中,所述冷媒回路与所述水回路相连以进行热交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管理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侧组件(12)还包括水阀组件(126)和水泵(125),所述水阀组件(126)和所述水泵(125)均与所述水板(122)连接,其中,所述水阀组件(126)和所述水泵(125)设于所述水壶(121)的相对两侧或分列到同侧;和/或
所述水流道中设有第一传感器(127);和/或
所述水壶(121)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之间设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设有液位传感器;和/或
所述冷媒流道中设有第二传感器(118)。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集成系统(100)还包括线束组件(15),所述线束组件(15)包括主路(151)和多个支路(152),多个所述支路(152)均汇集于所述主路(151)上,多个所述支路(152)分别与所述水侧组件(12)和所述冷媒侧组件(11)相连,所述主路(151)用于与控制器相连。
13.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集成系统。
CN202321727058.7U 2023-07-03 2023-07-03 热管理集成系统和车辆 Active CN2199039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27058.7U CN219903987U (zh) 2023-07-03 2023-07-03 热管理集成系统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27058.7U CN219903987U (zh) 2023-07-03 2023-07-03 热管理集成系统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03987U true CN219903987U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22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27058.7U Active CN219903987U (zh) 2023-07-03 2023-07-03 热管理集成系统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039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086563A1 (en) Integrated thermal management unit, integrated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vehicle
US9356328B2 (en) Apparatus for voltage supply
CN113212104B (zh) 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车辆
CN113232487B (zh) 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和车辆
CN113232488A (zh) 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车辆
CN218577453U (zh) 热管理集成模块、热管理集成系统及车辆
CN211764903U (zh) 一种纯电动车的冷却模块
CN219903987U (zh) 热管理集成系统和车辆
CN113246687A (zh) 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和车辆
JP2014175156A (ja) バッテリユニット
CN217553638U (zh) 一种空调系统及汽车
CN118046710A (zh) 热管理集成模块、热管理集成系统及车辆
CN114851835A (zh) 车端热管理系统、热管理总成、车辆及热管理控制方法
CN116461284A (zh) 热管理模块
CN219903986U (zh) 热管理集成装置、热管理集成系统和车辆
US20230147150A1 (en) Electric valve and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CN114619833B (zh) 热管理系统及汽车
CN220053437U (zh) 热管理模块和车辆
CN118089274B (zh) 热管理装置和车辆
CN220053440U (zh) 水壶、水侧组件、热管理模块和车辆
CN218367333U (zh) 水箱和换热器集成组件、热管理集成模块及其系统和车辆
CN221605592U (zh) 热管理模块、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CN220053439U (zh) 冷媒侧组件、热管理集成装置和车辆
CN221292875U (zh) 一种嵌入式电池冷却模块
CN220527012U (zh) 电池热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