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02095U - 取件治具 - Google Patents
取件治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902095U CN219902095U CN202321356866.7U CN202321356866U CN219902095U CN 219902095 U CN219902095 U CN 219902095U CN 202321356866 U CN202321356866 U CN 202321356866U CN 219902095 U CN219902095 U CN 21990209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orkbench
- base
- mounting plate
- block
- workpie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治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取件治具,包括工作台和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基座、定位块、安装板、电推杆、顶块和夹持构件,基座与工作台固定连接,并位于工作台的一侧,定位块与工作台固定连接,并位于工作台远离基座的一侧,安装板与工作台固定连接,并位于工作台靠近定位板的一侧,电推杆安装在安装板上,并位于安装板靠近定位板的一侧,顶块安装在电推杆的输出端上,夹持构件安装在基座上,解决了现有技术由于是通过夹持对工件进行固定的,可以方便装取,但是只能对工件的两个面进行夹持,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治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取件治具。
背景技术
治具的主要作用是将工件进行固定,以便于后续组装或者加工,现有的治具大多通过人工手动旋拧多个螺丝来固定工件,降低了固定效率,同时当工件加工完毕,需要将工件取下时,还需要人工反向旋拧大量的螺丝进行取件,费时费力,进而降低了工件加工效率。
现有技术CN212892568U公开了一种工件快速取件治具,包括工作台,工作台内腔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螺杆,螺杆的后端与工作台转动连接,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套,螺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架,工作台内腔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机构,工作台的内腔活动连接有两个活动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工件放置在放置台的顶部,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最终带动两个夹板相向移动,直至夹板的一侧与工件接触,进而完成对工件定位作业,该治具具备快速取件的优点,当需要取件时,只需启动电机反向转动即可,无需人工手动操作,方便快捷,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件加工效率。
针对现有技术的工件快速取件治具,由于是通过夹持对工件进行固定的,可以方便装取,但是只能对工件的两个面进行夹持,稳定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件治具,解决了现有技术由于是通过夹持对工件进行固定的,可以方便装取,但是只能对工件的两个面进行夹持,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取件治具,包括工作台和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基座、定位块、安装板、电推杆、顶块和夹持构件,所述基座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一侧,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工作台远离所述基座的一侧,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工作台靠近所述定位块的一侧,所述电推杆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并位于所述安装板靠近所述定位块的一侧,所述顶块安装在所述电推杆的输出端上,所述夹持构件安装在所述基座上。
其中,所述夹持构件包括螺杆、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所述螺杆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基座内侧;所述第一夹块套设在所述螺杆外侧,并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夹块套设在所述螺杆外侧,并位于所述螺杆远离所述第一夹块的一端,且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
其中,所述螺杆具有正螺纹和反螺纹,所述正螺纹与所述反螺纹方向相反,所述正螺纹和所述反螺纹分别对称分布在所述螺杆的两端。
其中,所述夹持构件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基座外侧,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螺杆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固定筒和移动杆,所述固定筒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安装板靠近所述电推杆的一侧;所述移动杆与所述固定筒滑动连接,并与所述顶块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取件治具,包括工作台和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基座、定位块、安装板、电推杆、顶块和夹持构件,所述基座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一侧,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工作台远离所述基座的一侧,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工作台靠近所述定位块的一侧,所述电推杆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并位于所述安装板靠近所述定位块的一侧,所述顶块安装在所述电推杆的输出端上,所述夹持构件安装在所述基座上,解决了现有技术由于是通过夹持对工件进行固定的,可以方便装取,但是只能对工件的两个面进行夹持,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取件治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夹持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取件治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01-工作台、102-基座、103-定位块、104-安装板、105-电推杆、106-顶块、107-螺杆、108-第一夹块、109-第二夹块、110-正螺纹、111-反螺纹、112-驱动电机、201-固定筒、202-移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为: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取件治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夹持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取件治具,包括工作台101、基座102、定位块103、安装板104、电推杆105、顶块106、螺杆107、第一夹块108、第二夹块109、正螺纹110、反螺纹111、驱动电机112,解决了现有技术由于是通过夹持对工件进行固定的,可以方便装取,但是只能对工件的两个面进行夹持,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可以理解的是,前述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只能对工件的两个面进行夹持,稳定性较差的问题,还可以用于方便快速的装取工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台101为矩形体,所述固定组件安装在所述工作台101上,通过所述固定组件,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由于是通过夹持对工件进行固定的,可以方便装取,但是只能对工件的两个面进行夹持,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其中,所述基座102与所述工作台10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工作台101的一侧,所述定位块103与所述工作台10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工作台101远离所述基座102的一侧,所述安装板104与所述工作台10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工作台101靠近所述定位块103的一侧,所述电推杆105安装在所述安装板104上,并位于所述安装板104靠近所述定位块103的一侧,所述顶块106安装在所述电推杆105的输出端上,所述夹持构件安装在所述基座102上,所述基座102为U形框架,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工作台101底部,所述定位块103固定安装在所述工作台101的顶部,所述安装板104同样安装在所述工作台101的顶部,用于固定和支撑所述电推杆105,所述电推杆105的底座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安装板104上,所述电推杆105的输出端朝向所述定位块103的一侧,所述顶块106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推杆105的输出端上,所述电推杆105可以带动所述顶块106朝所述定位块103方向移动,所述夹持构件安装在所述基座102上,用于对工件进行夹持固定,通过所述电推杆105驱动所述顶块106朝所述定位块103方向移动,配合所述定位块103,从而对工件的前后进行夹持固定,再通过所述夹持构件对工件的左右进行夹持固定,从而实现对工件的周向固定,解决了现有技术由于是通过夹持对工件进行固定的,可以方便装取,但是只能对工件的两个面进行夹持,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其次,所述螺杆107与所述基座102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基座102内侧;所述第一夹块108套设在所述螺杆107外侧,并与所述螺杆107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夹块109套设在所述螺杆107外侧,并位于所述螺杆107远离所述第一夹块108的一端,且与所述螺杆107螺纹连接,所述螺杆107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基座102上,使得所述螺杆107可以转动,所述第一夹块108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第一夹块108通过所述螺纹孔套设在所述螺杆107上,所述第二夹块109同样设置有螺纹孔,通过所述螺纹孔套设在所述螺杆107上,所述第一夹块108与所述第二夹块109以所述螺杆107的中点为中心,对称的设在所述螺杆107上,通过所述螺杆107的转动,同时带动所述第一夹块108和所述第二夹块109进行移动,从而实现对工件的夹持。
同时,所述正螺纹110与所述反螺纹111方向相反,所述正螺纹110和所述反螺纹111分别对称分布在所述螺杆107的两端,所述第一夹块108套设在所述正螺纹110的一端,所述第二夹块109套设在所述反螺纹111的一端,所述工作台101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可以对所述第一夹块108和所述第二夹块109进行限位,防止所述第一夹块108和所述第二夹块109随所述螺杆107的转动而转动,通过正螺纹110和所述反螺纹111,从而使得所述螺杆107转动时,所述第一夹块108和所述第二夹块109只能同时相向或者相反进行移动,从而实现对工件的夹持。
另外,所述驱动电机112安装在所述基座102外侧,所述驱动电机112的输出轴与所述螺杆107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12采用1FK7032-5AK71-1HA0型伺服电机,所述驱动电机112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基座102的侧面,所述螺杆107通过联轴器与所述驱动电机112的输出轴连接,通过所述驱动电机112动作,从而带动所述螺杆107进行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将工件放置在所述工作台101上,工件的一侧与所述定位块103贴紧,然后启动所述电推杆105,所述电推杆105推动所述顶块106朝所述工件移动,直至抵接,同时,所述驱动电机112动作,驱动所述螺杆107转动,使得所述第一夹块108与所述第二夹块109相向移动,直至分别与工件抵接,从而实现对工件的周向固定,解决了现有技术由于是通过夹持对工件进行固定的,可以方便装取,但是只能对工件的两个面进行夹持,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为: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取件治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所述取件治具还包括固定筒201和移动杆20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固定筒201和移动杆202,通过前述方案可以提升所述顶块106的稳定性。
其中,所述固定筒201与所述安装板104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安装板104靠近所述电推杆105的一侧;所述移动杆202与所述固定筒201滑动连接,并与所述顶块106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筒201为内部空腔的圆柱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104上,所述移动杆202同样为圆柱体,所述移动杆202的一端伸入所述固定筒201内,另一端与所述顶块106固定连接,通过所述固定筒201和所述移动杆202,从而使得所述顶块106移动时更加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筒201的数量为两个,对称的设在所述电推杆105的左右两侧,所述移动杆202的数量与所述固定筒201的数量相应,通过所述固定筒201和所述移动杆202对所述顶块106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从而提升所述顶块106的稳定性。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一种或多种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取件治具,包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固定组件;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基座、定位块、安装板、电推杆、顶块和夹持构件,所述基座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一侧,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工作台远离所述基座的一侧,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工作台靠近所述定位块的一侧,所述电推杆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并位于所述安装板靠近所述定位块的一侧,所述顶块安装在所述电推杆的输出端上,所述夹持构件安装在所述基座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件治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构件包括螺杆、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所述螺杆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基座内侧;所述第一夹块套设在所述螺杆外侧,并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夹块套设在所述螺杆外侧,并位于所述螺杆远离所述第一夹块的一端,且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件治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杆具有正螺纹和反螺纹,所述正螺纹与所述反螺纹方向相反,所述正螺纹和所述反螺纹分别对称分布在所述螺杆的两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件治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构件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基座外侧,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螺杆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件治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固定筒和移动杆,所述固定筒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安装板靠近所述电推杆的一侧;所述移动杆与所述固定筒滑动连接,并与所述顶块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356866.7U CN219902095U (zh) | 2023-05-31 | 2023-05-31 | 取件治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356866.7U CN219902095U (zh) | 2023-05-31 | 2023-05-31 | 取件治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902095U true CN219902095U (zh) | 2023-10-27 |
Family
ID=88429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356866.7U Active CN219902095U (zh) | 2023-05-31 | 2023-05-31 | 取件治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902095U (zh) |
-
2023
- 2023-05-31 CN CN202321356866.7U patent/CN21990209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153752B (zh) | 一种可快速拆卸的大型轴类零件加工装夹设备 | |
CN210413626U (zh) | 一种数控机床加工用夹具 | |
CN219902095U (zh) | 取件治具 | |
CN211102831U (zh) | 一种滑台座加工治具 | |
CN216442086U (zh) | 一种电机端盖孔加工用的工装夹具 | |
CN216730770U (zh) | 一种齿轮零部件的气动工装 | |
CN215617925U (zh) | 一种便于钳工使用的工作台 | |
CN212946602U (zh) | 一种快速固定夹具 | |
CN211589264U (zh) | 一种后套加工夹具 | |
CN221047865U (zh) | 一种机械加工定位装置 | |
CN217513230U (zh) | 一种机电设备零件焊接用夹具 | |
CN217619101U (zh) | 用于新能源换电站的自定心夹具 | |
CN220259897U (zh) | 一种汽车车门用激光焊夹具 | |
CN220074514U (zh) | 一种传感器零件装夹治具 | |
CN219665795U (zh) | 车床铣削夹具 | |
CN217292024U (zh) | 一种机械加工用固定夹具 | |
CN219131497U (zh) | 一种铝框加工工装 | |
CN218016224U (zh) | 一种精密螺丝攻丝装置 | |
CN218503902U (zh) | 一种门窗加工定位治具 | |
CN221495620U (zh) | 一种大型环模外表面打磨用夹持工装 | |
CN216421205U (zh) | 一种便捷定位端面加工机 | |
CN220388773U (zh) | 一种应用于机床上下料的双头抓手 | |
CN215617497U (zh) | 一种球墨铸铁毛坯自定心工装 | |
CN213319681U (zh) | 一种定位夹具 | |
CN222344774U (zh) | 一种高精度钻孔攻丝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