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54013U - 除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除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54013U
CN219854013U CN202321417589.6U CN202321417589U CN219854013U CN 219854013 U CN219854013 U CN 219854013U CN 202321417589 U CN202321417589 U CN 202321417589U CN 219854013 U CN219854013 U CN 2198540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filter element
dust removing
filter
box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1758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俊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ming Shenb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ming Shenb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ming Shenb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ming Shenb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1758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540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540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540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除尘装置,包括吸尘部和两个除尘部;箱体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用于过滤粉尘的过滤件;过滤件的两侧处均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靠近过滤件的一端面安装有刷毛,固定板的另一端面安装有两个与箱体固定连接的连杆;一方面,风机引导气流流动,打磨时产生的金属粉尘经多个气孔被吸附至壳体内,并经排气管进入至箱体内,在过滤件的过滤下,即可对金属粉尘进行过滤处理;另一方面,马达可驱动过滤件转动,而过滤件的两侧设置有刷毛,当过滤件转动时,在刷毛的清扫下,可以将过滤件表面的粉尘刷除,保证了过滤件的过滤效果;该设计既满足了对金属粉尘的除尘需求,也保证了除尘的效果。

Description

除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金属工件的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打磨设备对工件进行打磨抛光处理,而在打磨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金属粉尘,其对工作人员的危害较大,因此需要对其进行除尘处理。
授权公告号为CN210473438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打磨粉尘用粉尘处理装置,该打磨粉尘用粉尘处理装置包括操作台和集灰箱,所述的操作台上有置于操作台和集灰箱之间的灰斗,灰斗的上端与操作台的台面连接,灰斗的下端与集灰箱连接,操作台的台面上有与灰斗内侧连通的若干竖向通孔;所述的操作台上有置于操作台上方的轴线竖向设置的弧形立板,所述的若干竖向通孔置于弧形立板的内缘侧,弧形立板为弧形空腔结构,所述弧形空腔与灰斗内侧连通,弧形立板的内缘面上有与所述弧形空腔连通的若干吸尘孔;还包括风机,所述的风机与灰斗经管道连通,管道沿灰斗的切线方向向下倾斜设置,当风机运行时,管道内的吸力使灰斗内形成自上而下的涡流,所述管道与灰斗的连接部有一级滤网;该实用新型可对打磨操作区域周围的粉尘进行各个方向的全方位收集,有效提高了粉尘的收集效果,减轻打磨工位周围的清扫难度;同时,粉尘经过重力沉降和滤网过滤两次净化,使最终排放的气体更加清洁环保。
虽然该打磨粉尘用粉尘处理装置通过设置的操作台和集灰箱,方便对打磨产生的粉尘进行吸附,但该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该装置通过设置的滤网对粉尘进行过滤,而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滤网上会堆积越来越多的粉尘,其会导致滤网的过滤能力下降,对除尘效果产生了不利影响,鉴于此,我们提出除尘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除尘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除尘装置,包括吸尘部和两个除尘部;
所述吸尘部用于吸附打磨工件产生的金属粉尘;包括中空式的壳体,壳体的前端面上开设有多个气孔,壳体的后端面安装有两个排气管;
所述除尘部用于过滤和回收打磨工件产生的金属粉尘,设置于排气管末端;包括呈中空式且与排气管相连通的箱体,箱体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用于过滤粉尘的过滤件;过滤件的两侧处均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靠近过滤件的一端面安装有刷毛,连接板的另一端面安装有两个与箱体固定连接的连杆;过滤件的顶端处同轴安装有蜗轮,蜗轮的一侧啮合有蜗杆,箱体的外壁安装有用于驱动蜗杆转动的马达,箱体的顶端面开设有排气孔,且排气孔处安装有风机。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件包括两个相对称的固定板,两个固定板之间安装有两个呈同心设置的环状滤网,两个环状滤网之间的间隙内安装有滤纸层;上方的固定板上安装有连接管,连接管的顶端与排气孔处转动连接,蜗轮与连接管同轴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底面两侧处均安装有支架,支架的底端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的顶端处转动安装有顶块。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内部上方处安装有隔板,隔板位于蜗轮下方处,且连接管与隔板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气孔呈矩阵式分布,且气孔的孔径为0.5cm。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截面形状呈U型,且壳体为不锈钢材质的制成品。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后端面下方开设有插槽,插槽内插设有用于盛接粉尘的灰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的吸尘部和除尘部:一方面,风机引导气流流动,打磨时产生的金属粉尘经多个气孔被吸附至壳体内,并经排气管进入至箱体内,在过滤件的过滤下,即可对金属粉尘进行过滤处理;另一方面,马达可驱动过滤件转动,而过滤件的两侧设置有刷毛,当过滤件转动时,在刷毛的清扫下,可以将过滤件表面的粉尘刷除,保证了过滤件的过滤效果;该设计既满足了对金属粉尘的除尘需求,也保证了除尘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吸尘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除尘部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除尘部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件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
1、吸尘部;10、壳体;101、气孔;11、排气管;12、支架;13、调节螺栓;14、顶块;
2、除尘部;20、箱体;201、插槽;21、灰盒;22、连接板;221、刷毛;222、连杆;23、过滤件;231、固定板;232、环状滤网;233、滤纸层;234、连接管;24、蜗轮;25、蜗杆;26、马达;27、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1-图6,除尘装置,包括吸尘部1和两个除尘部2。吸尘部1用于吸附打磨工件产生的金属粉尘;包括中空式的壳体10,壳体10的前端面上开设有多个气孔101,壳体10的后端面安装有两个排气管11,排气管11的两端分别与箱体20和壳体1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除尘部2用于过滤和回收打磨工件产生的金属粉尘,设置于排气管11末端;包括呈中空式且与排气管11相连通的箱体20,箱体20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用于过滤粉尘的过滤件23;箱体20的顶端面开设有排气孔,且排气孔处安装有风机27。
通过上述设置,风机27引导气流流动,打磨时产生的金属粉尘经多个气孔101被吸附至壳体10内,并经排气管11进入至箱体20内,在过滤件23的过滤下,即可对金属粉尘进行过滤处理;
进一步的,过滤件23的两侧处均安装有连接板22,连接板22靠近过滤件23的一端面安装有刷毛221,刷毛221与连接板22紧密粘接,连接板22的另一端面安装有两个与箱体20固定连接的连杆222,连杆222的两端分别与箱体20和连接板2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过滤件23的顶端处同轴安装有蜗轮24,蜗轮24的一侧啮合有蜗杆25,箱体20的外壁安装有用于驱动蜗杆25转动的马达26;过滤件23包括两个相对称的固定板231,两个固定板231之间安装有两个呈同心设置的环状滤网232,环状滤网232通过铆钉与固定板231固定连接,两个环状滤网232之间的间隙内安装有滤纸层233;上方的固定板231上安装有连接管234,连接管234与固定板23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连接管234的顶端与排气孔处转动连接,蜗轮24与连接管234同轴键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马达26可驱动过滤件23转动,而过滤件23的两侧设置有刷毛221,当过滤件23转动时,在刷毛221的清扫下,可以将过滤件23表面的粉尘刷除,保证了过滤件23的过滤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的底面两侧处均安装有支架12,支架12的底端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13,调节螺栓13的顶端处转动安装有顶块14,当需要在工件打磨的工作台处固定装置时,将壳体10置于工作台顶面边缘处,并使得支架12穿过工作台的边缘,然后转动调节螺栓13,即可使得顶块14抵紧工作台的底面,即可对壳体10进行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箱体20的内部上方处安装有隔板28,隔板28位于蜗轮24下方处,且连接管234与隔板28转动连接,隔板28的设置既对连接管234起到了支撑的作用,也隔绝了隔板28下方的粉尘,避免粉尘堆积至蜗杆25和蜗轮24上。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气孔101呈矩阵式分布,且气孔101的孔径为0.5cm,该设计利于吸附打磨工件时产生的金属粉尘,且吸附效果好。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的截面形状呈U型,且壳体10为不锈钢材质的制成品,该设计利于从多个方向同时吸附打磨时产生的金属粉尘,且吸附效果好。
在本实施例中,箱体20的后端面下方开设有插槽201,插槽201内插设有用于盛接粉尘的灰盒21,该设计方便通过灰盒21回收落下的金属粉末。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马达26为现有的常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使用时,使用人员首先接通风机27的电源,风机27开始工作并带动气流流动,此时打磨产生的金属粉尘经多个气孔101进入至壳体10内,并经两个排气管11进入至箱体20内,同时粉尘经过环状滤网232和滤纸层233,气流中的粉尘即被环状滤网232和滤纸层233拦截,最后过滤后的气体经风机27排出至外界;
当需要清理环状滤网232表面时,使用人员首先接通马达26的电源,马达26开始工作,马达26的输出轴转动带动蜗杆25转动,蜗杆25带动蜗轮24转动,蜗轮24转动带动连接管234转动,此时过滤件23即同步转动,与此同时,转动的环状滤网232往复摩擦刷毛221,环状滤网232上的粉尘即掉落并落入至灰盒21内,环状滤网232上的积灰即被清理。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除尘装置,包括吸尘部(1)和两个除尘部(2),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尘部(1)用于吸附打磨工件产生的金属粉尘;包括中空式的壳体(10),壳体(10)的前端面上开设有多个气孔(101),壳体(10)的后端面安装有两个排气管(11);
所述除尘部(2)用于过滤和回收打磨工件产生的金属粉尘,设置于排气管(11)末端;包括呈中空式且与排气管(11)相连通的箱体(20),箱体(20)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用于过滤粉尘的过滤件(23);过滤件(23)的两侧处均安装有连接板(22),连接板(22)靠近过滤件(23)的一端面安装有刷毛(221),连接板(22)的另一端面安装有两个与箱体(20)固定连接的连杆(222);过滤件(23)的顶端处同轴安装有蜗轮(24),蜗轮(24)的一侧啮合有蜗杆(25),箱体(20)的外壁安装有用于驱动蜗杆(25)转动的马达(26),箱体(20)的顶端面开设有排气孔,且排气孔处安装有风机(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23)包括两个相对称的固定板(231),两个固定板(231)之间安装有两个呈同心设置的环状滤网(232),两个环状滤网(232)之间的间隙内安装有滤纸层(233);上方的固定板(231)上安装有连接管(234),连接管(234)的顶端与排气孔处转动连接,蜗轮(24)与连接管(234)同轴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的底面两侧处均安装有支架(12),支架(12)的底端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13),调节螺栓(13)的顶端处转动安装有顶块(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0)的内部上方处安装有隔板(28),隔板(28)位于蜗轮(24)下方处,且连接管(234)与隔板(28)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气孔(101)呈矩阵式分布,且气孔(101)的孔径为0.5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的截面形状呈U型,且壳体(10)为不锈钢材质的制成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0)的后端面下方开设有插槽(201),插槽(201)内插设有用于盛接粉尘的灰盒(21)。
CN202321417589.6U 2023-06-06 2023-06-06 除尘装置 Active CN2198540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17589.6U CN219854013U (zh) 2023-06-06 2023-06-06 除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17589.6U CN219854013U (zh) 2023-06-06 2023-06-06 除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54013U true CN219854013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38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17589.6U Active CN219854013U (zh) 2023-06-06 2023-06-06 除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540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09130U (zh) 一种半脆刚玉生产用脉冲袋式除尘器
CN212680494U (zh) 一种便于内部清理的空气净化除尘装置
CN222056726U (zh) 一种板材生产的布袋除尘器
CN219854013U (zh) 除尘装置
CN112169471B (zh) 一种用于玻璃窖废气处理的除尘器
CN213873044U (zh) 一种室内环保型除尘设备
CN210383760U (zh) 一种专用于电气盘柜吸尘器
CN217887330U (zh) 一种带压缩功能的环保除尘设备
CN216897695U (zh) 一种无尘室用空气净化装置
CN213527958U (zh) 一种旋风加振打布袋一体式除尘装置
CN215085656U (zh) 一种涂料生产用的除尘装置
CN213313869U (zh) 一种新型高效振打清灰装置
CN213555919U (zh) 一种危废物处理中使用的新型袋式除尘设备
CN210024777U (zh) 防爆砂轮机烟尘吸尘装置
CN107726470A (zh) 一种公共场所异味清洁器
CN207771600U (zh) 一种减小噪音的可移动磨床吸尘机
CN218339235U (zh) 一种大气污染用袋式粉尘排放治理设备
CN221359187U (zh) 一种环保除尘过滤装置
CN220736728U (zh) 一种节能环保风机高效除尘装置
CN217163540U (zh) 一种除尘设备滤筒用自动清灰机
CN216320610U (zh) 一种喷砂机用的脉冲袋式多级除尘器
CN221155895U (zh) 一种无水扬尘处理装置
CN219462860U (zh) 一种移动式烟尘净化机
CN214233200U (zh) 一种高效脉冲带式除尘器
CN114985376B (zh) 一种螺栓生产用打磨废料回收装置及其回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