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09040U - 一种隧道施工用防尘换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隧道施工用防尘换气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809040U CN219809040U CN202320896326.1U CN202320896326U CN219809040U CN 219809040 U CN219809040 U CN 219809040U CN 202320896326 U CN202320896326 U CN 202320896326U CN 219809040 U CN219809040 U CN 21980904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ly connected
- dust
- water
- dust collector
- tunnel constru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用防尘换气装置,包括导向杆和底座,所述导向杆外表面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外表面侧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轮;所述导向杆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表面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螺纹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吸盘,所述转轴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该隧道施工用防尘换气装置,通过扶手杆、转轴、移动轮、螺纹柱和吸盘的设置,在不需要使用装置的时候,无法对装置进行固定放置,容易滑走,导致人受伤,转动把手,使螺纹柱转动,在利用吸盘贴紧地面进行固定,可以使装置抬起,在不使用的时候,进行固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隧道施工用防尘换气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隧道施工的过程中,为了保证隧道内工人的身体健康以及隧道内能见度,需要进行施工通风,而对于在隧道开挖过程中,粉尘扬尘的防治在我国的隧道施工过程中尚不完备,只限于高压水喷淋降尘等方法,虽然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受到一定的限制,我国已成为隧道座数和总里程最多的国家,而钻爆法是主要应用的技术,在钻爆法施工中会产生大量的游离二氧化硅粉尘,长期吸入粉尘易引起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性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病,隧道施工用除尘装置是一种用于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其产生的粉尘进行处理,保护工人安全的辅助装置,其在隧道施工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隧道施工用除尘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顶部石子的坠落而撞击损坏,且无法对除尘装置进行保护,影响除尘效率。
现有除尘装置中,大多风力除尘,当隧道爆破开挖粉尘一般采用压入通风将粉尘稀释,再通过流动空气原理将洞内浑浊的空气排至洞外,或者配合喷水降尘将粉尘液化成泥浆,但是上述的除尘效果比较差,因为空气流动新进入的控制依然可以造成扬尘,而喷雾的泥浆除尘对作业的环境极差的时候效果明显,而较少的扬尘时,往往不明显,不会使用,且整环境局限性,喷雾降尘距离作业位置过远没有效果,过紧影响作业;而且整个装置在使用装置的时候,往往因为隧道的地面坡度会因为固定不好,结合作业的振动而导致装置随着坡度会进行移动,导致工人受伤,因此设计一种隧道施工用防尘换气装置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施工用防尘换气装置,可以通过室内的集尘来收集尘土,适应作业环境,快速降尘的同时不影响作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隧道施工用防尘换气装置,包括导向杆和底座,所述导向杆外表面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外表面侧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轮;所述导向杆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表面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螺纹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吸盘,所述转轴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
为了使得达到可以进行吸尘的目的,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施工用防尘换气装置,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地面吸尘机,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一侧固定横梁架,所述横梁架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空气吸尘器,所述地面吸尘机和空气吸尘器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软管。
为了使得达到可以进行处理灰尘的目的,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施工用防尘换气装置,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烟尘处理箱,所述烟尘处理箱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烟尘处理箱上表面的一侧设置有盖板。
为了使得达到储存水的目的,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施工用防尘换气装置,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水箱一,所述水箱一上表面的一侧开设有进水口一,所述水箱一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输送管。
为了使得达到处理喷洒的目的,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施工用防尘换气装置,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一侧设置有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输送管,所述雾化器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雾化喷管。
为了使得达到储存水的目的,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施工用防尘换气装置,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水箱二,所述水箱二上表面的一侧开设有进水口二。
为了使得达到清理的目的,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施工用防尘换气装置,所述水箱二下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滴管,所述转轴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水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扶手杆、转轴、移动轮、螺纹柱和吸盘的设置,在不需要使用装置的时候,无法对装置进行固定放置,容易滑走,导致人受伤,转动把手,使螺纹柱转动,在利用吸盘贴紧地面进行固定,可以使装置抬起,在不使用的时候,进行固定。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烟尘处理箱、滤网、盖板、雾化器和雾化喷管的设置,当灰尘进入到烟尘处理箱13中,通过滤网14的设置,可以对灰尘一定程度上进行过滤,同时可以利用盖板15的设置,达到隔绝的目的,再利用雾化器19将水箱一16中的水进行抽取,并通过雾化器19的转换能力,将水转化为雾气,并通过雾化喷管20进行喷出,最后喷洒到烟尘处理箱13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清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吸尘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灰尘处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向杆;2、底座;3、转轴;4、移动轮;5、固定块;6、螺纹柱;7、吸盘;8、电机;9、地面吸尘机;10、横梁架;11、空气吸尘器;12、软管;13、烟尘处理箱;14、滤网;15、盖板;16、水箱一;17、进水口一;18、输送管;19、雾化器;20、雾化喷管;21、水箱二;22、进水口二;23、滴管;24、吸水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一种隧道施工用防尘换气装置,包括底座2、导向杆1和设置在底座上的除尘装置,所述导向杆1两端横向分别转动连接有转轴3,所述转轴3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移动轮4;所述导向杆1外表面的一侧两端部分别水平固定设置有固定块5,所述固定块5上开设有上下的螺纹通孔,螺纹通孔内配合连接有螺纹柱6,所述螺纹柱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螺纹柱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吸盘7,所述其中一个转轴3一端侧面移动轮外侧固定连接有电机8,电极电机8的输出轴与转轴3固定连接。
所述防尘装置包括地面吸尘机9和空气吸尘器,地面吸尘机9固定设置在底座2上,所述底座2上固定设置有横梁架10,所述空气吸尘器11固定设置在横梁架10上方,所述地面吸尘机9固定设置在横梁架10下方,所述地面吸尘机9和空气吸尘器11之间通过软管12连接。
还包括有烟尘处理箱13,所述烟尘处理箱13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滤网14,所述烟尘处理箱13上表面的一侧设置有盖板15,所述烟尘处理箱(13)进气口与软管12连通。
具体使用时,当不需要使用装置时,由于无法固定,会导致装置不稳定,转动把手,使螺纹柱6转动,利用吸盘7贴紧地面进行固定,在移动的时候,可以通过电机8带动转轴3进行转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力。通过地面吸尘机9和空气吸尘器11对隧道中的灰尘进行吸收,并通过软管12的设置,可以将灰尘输送到烟尘处理箱13中。灰尘进入到烟尘处理箱13中,通过滤网14的设置,可以对灰尘一定程度上进行过滤,同时可以利用盖板15的设置,达到隔绝的目的。避免了尘土进入隧道外后,再次通过外部进入隧道的问题,
还包括有雾化除尘装置。所述的雾化除尘装置包括雾化器19水箱一16,所述的水箱一16固定在所述底座2的一侧,所述水箱一16上表面的一侧开设有进水口一17,所述水箱一16出水口通过输送管18与雾化器19进水口连通,所述雾化器19一侧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有雾化喷管20。通过水箱一16的设置进行储存水,并且将水从进水口一17倒入水箱一16中。雾化器19将水箱一16中的水进行抽取,并通过雾化器19的转换能力,将水转化为雾气,并通过雾化喷管20进行喷出,最后喷洒到烟尘处理箱13中。通过雾化器对烟尘处理箱内的灰尘进行喷淋,避免了大范围喷淋的盲目性以及对环境带来的不适应,即在通过粉尘收集的前提下把环境内的粉尘集中在除尘装置中进行喷淋,效果显著,节约能源,而且装置实现喷淋降尘的同时仍可以放置到作业区进行除尘,不影响正常作业的影响。
还包括有吸水棉24和滴灌23,所述的吸水棉24固定包覆设置在转轴3外部,且包覆厚度与移动轮外径相同,所述滴管23的一端与水箱一16连通,另一端设置在吸水棉24上方,用于对吸水棉加试。
还包括有水箱二21,所述水箱二21上表面的一侧开设有进水口二22所述水箱二21下表面的出水口用于与滴管23的一端连接。
实际使用时通过水箱二21的设置进行储存水,并且将水从进水口二22倒入水箱二21中。在工作时,利用滴管23的设置,将水箱二21里面的水进行滴洒,并通过吸水棉24进行拖地,达到可以清理地面的目的。
工作原理:在使用中,通过地面吸尘机9和空气吸尘器11对隧道中的灰尘进行吸收,并通过软管12的设置,可以将灰尘输送到烟尘处理箱13中当灰尘进入到烟尘处理箱13中,通过滤网14的设置,可以对灰尘一定程度上进行过滤,同时可以利用盖板15的设置,达到隔绝的目的,再利用雾化器19将水箱一16中的水进行抽取,并通过雾化器19的转换能力,将水转化为雾气,并通过雾化喷管20进行喷出,最后喷洒到烟尘处理箱13中,在工作时,利用滴管23的设置,将水箱二21里面的水进行滴洒,并通过吸水棉24进行拖地,达到可以清理地面的目的,当不需要使用装置时,由于无法固定,会导致装置不稳定,转动把手,使螺纹柱6转动,利用吸盘7贴紧地面进行固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 中心”,“ 横向”、“ 纵向”、“ 长度”、“ 宽度”、“厚度”、“ 上”、“ 下”、“ 前”、“ 后”、“ 左”、“ 右”、 竖直”、“ 水平”、“ 顶”、“ 底”、“ 内”、“ 外”、“ 顺时针”、“ 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具体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 包括”和“ 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较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6)
1.一种隧道施工用防尘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2)、导向杆(1)和设置在底座上的除尘装置,所述导向杆(1)两端横向分别转动连接有转轴(3),所述转轴(3)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移动轮(4);
所述导向杆(1)外表面的一侧两端部分别水平固定设置有固定块(5),所述固定块(5)上开设有上下的螺纹通孔,螺纹通孔内配合连接有螺纹柱(6),所述螺纹柱(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螺纹柱(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吸盘(7),所述其中一个转轴(3)一端侧面移动轮外侧固定连接有电机(8),电极电机(8)的输出轴与转轴(3)固定连接;
所述防尘装置包括地面吸尘机(9)和空气吸尘器,地面吸尘机(9)固定设置在底座(2)上,所述底座(2)上固定设置有横梁架(10),所述空气吸尘器(11)固定设置在横梁架(10)上方,所述地面吸尘机(9)固定设置在横梁架(10)下方,所述地面吸尘机(9)和空气吸尘器(11)之间通过软管(1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用防尘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烟尘处理箱(13),所述烟尘处理箱(13)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滤网(14),所述烟尘处理箱(13)上表面的一侧设置有盖板(15),所述烟尘处理箱(13)进气口与软管(1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用防尘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雾化除尘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用防尘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雾化除尘装置包括雾化器(19)水箱一(16),所述的水箱一(16)固定在所述底座(2)的一侧,所述水箱一(16)上表面的一侧开设有进水口一(17),所述水箱一(16)出水口通过输送管(18)与雾化器(19)进水口连通,所述雾化器(19)一侧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有雾化喷管(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用防尘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吸水棉(24)和滴灌(23),所述的吸水棉(24)固定包覆设置在转轴(3)外部,且包覆厚度与移动轮外径相同,所述滴管(23)的一端与水箱一(16)连通,另一端设置在吸水棉(24)上方,用于对吸水棉加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用防尘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水箱二(21),所述水箱二(21)上表面的一侧开设有进水口二(22)所述水箱二(21)下表面的出水口用于与滴管(23)的一端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896326.1U CN219809040U (zh) | 2023-04-20 | 2023-04-20 | 一种隧道施工用防尘换气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896326.1U CN219809040U (zh) | 2023-04-20 | 2023-04-20 | 一种隧道施工用防尘换气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809040U true CN219809040U (zh) | 2023-10-10 |
Family
ID=88214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896326.1U Active CN219809040U (zh) | 2023-04-20 | 2023-04-20 | 一种隧道施工用防尘换气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809040U (zh) |
-
2023
- 2023-04-20 CN CN202320896326.1U patent/CN21980904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634865A (zh) | 一种纺织车间用吸尘装置 | |
CN220495869U (zh) | 一种道路施工粉尘过滤设备 | |
CN208786042U (zh) | 一种建筑施工清洁除尘装置 | |
CN219809040U (zh) | 一种隧道施工用防尘换气装置 | |
CN211799668U (zh) | 一种用于建筑工地的扬尘抑制设备 | |
CN219682105U (zh) | 一种土建施工用降尘加湿装置 | |
CN221656159U (zh) | 一种建筑施工除尘装置 | |
CN110359399A (zh) | 一种施工工地降尘装置 | |
CN210699239U (zh) | 一种施工现场用降尘装置 | |
CN208649968U (zh) | 一种建筑施工防尘装置 | |
CN206655166U (zh) | 一种大跨度桥梁伸缩缝清理装置 | |
CN208927851U (zh) |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除尘装置 | |
CN109772073A (zh) | 一种建材车间用具有移动循环处理功能的除尘装置 | |
CN213571730U (zh) | 一种清扫大街的吸尘车 | |
CN209302418U (zh) | 施工现场道路扬尘防控装置 | |
CN209771730U (zh) |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除尘装置 | |
CN219399524U (zh) | 一种土建施工的粉尘清理器 | |
CN211690132U (zh) | 一种土木工程作业清扫除尘装置 | |
CN211612135U (zh) |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除尘装置 | |
CN209770238U (zh) | 一种印刷环保吸尘装置 | |
CN209308545U (zh) | 一种便于清理的防尘围挡 | |
CN218322289U (zh) | 一种市政道路施工用切缝机 | |
CN210473447U (zh) | 一种绿色建筑外部施工除尘装置 | |
CN218553517U (zh) | 一种室内装修用除尘机 | |
CN222677576U (zh) | 一种房建施工除尘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