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87855U - 一种军工异形工件多头同步抛光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军工异形工件多头同步抛光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87855U
CN219787855U CN202321299080.6U CN202321299080U CN219787855U CN 219787855 U CN219787855 U CN 219787855U CN 202321299080 U CN202321299080 U CN 202321299080U CN 219787855 U CN219787855 U CN 2197878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ishing
head
special
blind hole
workbe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9908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福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Cheny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Cheny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Cheny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Cheny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9908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878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878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878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军工机械抛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军工异形工件多头同步抛光设备,该设备旨在解决人工通过抛光机械对附图所示异形件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依次进行抛光,且每次只能对一个工件进行操作,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底面四角分别设有支腿,工作台上表面中央位置内外嵌有圆形盲孔和环形盲孔,圆形盲孔和环形盲孔右侧嵌有半圆柱形的卡槽,所述圆形盲孔内侧的工作台侧面向内旋拧有第一限位螺栓,环形盲孔外侧的工作台侧面向内旋拧有第二限位螺栓;所述卡槽中设有供异形件旋转的驱动机构;所述圆形盲孔、环形盲孔和卡槽上方设有可上下滑动的抛光机构。它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提高异形件的抛光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军工异形工件多头同步抛光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军工机械领域,具体为一种军工异形工件多头同步抛光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军工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军工机械生产制造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工件进行打磨抛光,以达到生产标准和外观的美观度,军工机械中有些工件属于异形件,这就对打磨抛光设备提出了更高要求。
申请号为202111334434.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异形件打磨抛光机,本实用新型使打磨抛光装置靠近或者伸入到异形件内部,使得打磨抛光装置具有适配的直径从而对异形件进行打磨,还可以只转动打磨抛光装置对异形件的外部结构或者规则结构进行打磨抛光。申请号为202210583985.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异形工件的抛光设备,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块转动调节底部装配的装配环和抛光辊调节相对倾斜角度,通过挤压齿环和支撑齿轮的啮合实现对底部转动块的充分限位,并且角度倾斜的抛光辊能够在顶部驱动电机转动的情况下对异形件表面进行异形面的抛光处理。申请号为202222033480.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弯曲类异形件表面抛光设备,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调节夹持机构分别实现分别对弯曲类管状零件的外侧面及内侧面进行抛光,夹持稳定且抛光精度高。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军工机械中的异形件1,包括上下开口的圆柱筒11,所述圆柱筒11下端焊接固定有弧形底板12。生产时需要对该工件的内外表面进行抛光,目前的操作是人工通过抛光机械对该异形件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依次进行抛光,且每次只能对一个工件进行操作,工作效率低下。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对多个附图所示异形件进行多头同步抛光的装置,以提高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军工异形工件多头同步抛光设备,该装置旨在解决人工通过抛光机械对附图所示异形件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依次进行抛光,且每次只能对一个工件进行操作,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军工异形工件多头同步抛光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底面四角分别设有支腿,工作台上表面中央位置内外嵌有圆形盲孔和环形盲孔,圆形盲孔和环形盲孔右侧嵌有半圆柱形的卡槽,所述圆形盲孔内侧的工作台侧面向内旋拧有第一限位螺栓,环形盲孔外侧的工作台侧面向内旋拧有第二限位螺栓;
所述卡槽中设有供异形件旋转的驱动机构;
所述圆形盲孔、环形盲孔和卡槽上方设有可上下滑动的抛光机构;
所述抛光机构上侧与竖向电动液压缸的油缸杆下端部固定连接,油缸杆可滑动竖向嵌于第一横板中,油缸杆周围的第一横板上设有竖向的导向机构,第一横板四角底面与工作台之间固定设有第一立柱;
所述电动液压缸顶部与第二横板底面固定连接,第二横板四角底面与第一横板之间固定设有第二立柱;
所述工作台右侧面固定设有配电箱,抛光机构和驱动机构分别通过连接线路与配电箱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抛光机构包括三个竖向的抛光电机,抛光电机底部分别夹持有与异形件内表面、弧形底板外表面和圆柱筒外周面配合的第一抛光件、第二抛光件和第三抛光件,抛光电机顶部共同固定于圆盘底面,圆盘上表面中心位置与电动液压缸油缸杆底部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抛光件包括下凸半球形的第一抛光头,第一抛光头上表面中心位置设有第一立杆,第一立杆顶部通过第一弹簧与第二立杆底部固定连接,第二立杆与抛光电机的夹持部相连接,第一抛光头外可拆卸包裹有半球壳型的第一抛光体,第一抛光体上表面均布有四个固定带,固定带分别通过螺栓与第一抛光头上表面的螺孔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抛光件包括内凹半球壳形的第二抛光头,第二抛光头上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设有第三立杆,第三立杆顶部通过第二弹簧与竖向的第四立杆底部固定连接,第四立杆与抛光电机的夹持部相连接,第二抛光头内设有内凹半球壳型的第二抛光体,第二抛光体外表面与第二抛光头内表面通过粘扣带粘接固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抛光件包括扁平圆柱形的第三抛光头,第三抛光头上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设有第五立杆,第五立杆顶部通过第三弹簧与竖向的第六立杆底部固定连接,第六立杆与抛光电机的夹持部相连接,第三抛光头底部设有圆片型的第三抛光体,第三抛光体上表面与第三抛光头底面通过粘扣带粘接固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设于卡槽底部内外纵向的驱动轴,驱动轴两端部分别与卡槽侧壁转动连接,驱动轴外端部向外延伸并与固定于工作台侧面的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卡槽上开口左右边沿还设有内外纵向的旋转轴,旋转轴两端部分别与卡槽侧壁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向机构包括竖向的导向杆,导向杆底部固定于圆盘上表面,上端部可滑动插入下开口的套筒中,套筒下端部固定嵌于第一横板中。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轴左右两侧的卡槽内嵌有竖向的条形通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工作台上方设有可拆卸的透明罩体,透明罩体呈下开口的长方体状,透明罩体底面边沿均匀设有竖向的柱形凸起,工作台边沿设有与柱形凸起配合的插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军工异形工件多头同步抛光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圆形盲孔和环形盲孔右侧嵌有半圆柱形的卡槽,所述圆形盲孔内侧的工作台侧面向内旋拧有第一限位螺栓,环形通孔外侧的工作台侧面向内旋拧有第二限位螺栓,卡槽中设有供异形件旋转的驱动机构,使用时,圆形盲孔可以卡置竖向放置的异形件,并可旋拧第一限位螺栓进行限位,环形盲孔可以卡置倒置的异形件,并可通过旋拧第二限位螺栓进行限位,卡槽可以放入躺卧的异形件,驱动机构可以驱动异形件躺卧旋转。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圆形盲孔、环形盲孔和卡槽上方设有可上下滑动的抛光机构,使用时,抛光机构可以同时对放入圆形盲孔、环形盲孔和卡槽内的工件同时进行抛光,卡槽内的异形件呈现边旋转边抛光的效果,三个异形件本次抛光结束可以依次更换位置,当每个异形件在三个位置轮流一遍后,即完成对三个异形件外表面和内表面的整体抛光,整体实现了对多个异形件的多头同步抛光,提高了工作效率。
3.本实用新型通过抛光机构上侧与竖向电动液压缸的油缸杆下端部固定连接,油缸杆可滑动竖向嵌于第一横板中,油缸杆周围的第一横板上设有竖向的导向机构,第一横板四角底面与工作台之间固定设有第一立柱,电动液压缸可以实现抛光机构的上下滑动,导向机构对抛光机构上下滑动时起到导向作用,利于整体工作的稳定性。
4.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驱动轴左右两侧的卡槽内嵌有竖向的条形通孔,使用时,条形通孔利于抛光时碎屑的排出,利于工件滚动的流畅性。
5.本实用新型通过三个抛光件上侧的立杆上均嵌有弹簧的结构,利于抛光件下压式自行调节角度,避免抛光头与异形件的刚性接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异形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异形件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工作台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工作台放上异形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中抛光机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一抛光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第一抛光头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第二抛光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第二抛光头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第三抛光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为第三抛光头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导向机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2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第3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
1.异形件;11.圆柱筒;12.弧形底板;
2.工作台;20.支腿;21.圆形盲孔;22.环形盲孔;23.卡槽;231.驱动轴;232.旋转轴;233.驱动电机;234.条形通孔;24.第一限位螺栓;25.第一立柱;26.配电箱;27.第二限位螺栓;
3.抛光机构;31.圆盘;32.油缸杆;33.抛光电机;34.第一抛光件;341.第一抛光头;342.第一抛光体;343.固定带;344.螺栓;345.螺孔;346.第一立杆;347.第一弹簧;348.第二立杆;35.第二抛光件;351.第二抛光头;352.第二抛光体;353.第三立杆;354.第二弹簧;355.第四立杆;36.第三抛光件;361.第三抛光头;362.第三抛光体;363.第五立杆;364.第三弹簧;365.第六立杆;
4.第一横板;
5.电动液压缸;
6.导向机构;61.导向杆;62.套筒;
7.第二横板;
8.透明罩体;81.柱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2至图14所示,一种军工异形工件多头同步抛光设备,包括工作台2,工作台2底面四角分别设有支腿20,工作台2上表面中央位置内外嵌有圆形盲孔21(内径大于圆柱筒11内径1毫米)和环形盲孔22(宽度大于圆柱筒11侧壁1毫米),圆形盲孔21和环形盲孔22右侧嵌有半圆柱形的卡槽23,圆形盲孔21内侧的工作台1侧面向内旋拧有第一限位螺栓24(内端部伸入圆形盲孔21),环形盲孔22外侧的工作台2侧面向内旋拧有第二限位螺栓27(内端部伸入环形盲孔22)。卡槽23中设有供异形件1旋转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设于卡槽23底部内外纵向的驱动轴231,驱动轴231两端部分别与卡槽23侧壁转动连接,驱动轴231外端部向外延伸并与固定于工作台2侧面的驱动电机233的电机轴固定连接。卡槽23上开口左右边沿还设有内外纵向的旋转轴232,旋转轴232两端部分别与卡槽23侧壁转动连接。异形件1旋转时在两侧起到辅助旋转作用。
圆形盲孔21、环形盲孔22和卡槽23上方设有可上下滑动的抛光机构3。抛光机构3上侧与竖向电动液压缸5的油缸杆32下端部固定连接,油缸杆32可滑动竖向嵌于第一横板4中,油缸杆32周围的第一横板4上设有竖向的导向机构6,第一横板4四角底面与工作台2之间固定设有第一立柱25。
电动液压缸5顶部与第二横板7底面固定连接,第二横板7四角底面与第一横板4之间固定设有第二立柱41。工作台2右侧面固定设有配电箱26,抛光机构3(抛光电机33)和驱动机构(驱动电机233)分别通过连接线路与配电箱26电性连接。
抛光机构3包括三个竖向的抛光电机33,抛光电机33底部分别夹持有与异形件1内表面、弧形底板12外表面和圆柱筒11外周面配合的第一抛光件34、第二抛光件35和第三抛光件36,抛光电机33顶部共同固定于圆盘31底面,圆盘31上表面中心位置与电动液压缸5油缸杆32底部固定连接。第一抛光件34包括下凸半球形的第一抛光头341,第一抛光头341上表面中心位置设有第一立杆346,第一立杆346顶部通过第一弹簧347与第二立杆348底部固定连接,第二立杆348与抛光电机33的夹持部相连接,第一抛光头341外可拆卸包裹有半球壳型的第一抛光体342(可选砂纸,弧度与弧形底板12内表面弧度一致,直径与圆柱筒11内径相同,旋转时可对圆柱筒11内表面和弧形底板12内表面抛光),第一抛光体342上表面均布有四个固定带343,固定带343分别通过螺栓344与第一抛光头341上表面的螺孔345固定连接。第二抛光件35包括内凹半球壳形的第二抛光头351,第二抛光头351上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设有第三立杆353,第三立杆353顶部通过第二弹簧354与竖向的第四立杆355底部固定连接,第四立杆355与抛光电机33的夹持部相连接,第二抛光头351内设有内凹半球壳型的第二抛光体352(可选砂纸,弧度与圆形底板12外表面弧度一致,旋转时可对圆形底板12外表面抛光),第二抛光体352外表面(粘接粘扣带粘钩)与第二抛光头352内表面(粘接粘扣带基座)通过粘扣带粘接固定。第三抛光件36包括扁平圆柱形的第三抛光头361,第三抛光头361上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设有第五立杆363,第五立杆363顶部通过第三弹簧364与竖向的第六立杆365底部固定连接,第六立杆365与抛光电机33的夹持部相连接,第三抛光头361底部设有圆片型的第三抛光体362(可选砂纸,直径大于圆柱筒11高度),第三抛光体362上表面(粘接有粘扣带基座)与第三抛光头361底面(粘接有粘扣带粘钩)通过粘扣带粘接固定。
参阅图1、图2和图14,导向机构6包括竖向的导向杆61,导向杆61底部固定于圆盘31上表面,上端部可滑动插入下开口的套筒62中,套筒62下端部固定嵌于第一横板4中。
使用时,准备三个异形件,第一个竖向置于圆形通孔21中,第二个倒置置于环形盲孔22中,第三个躺卧置于卡槽23中,然后通过配电箱26启动抛光电机33,随后控制电动液压缸5,使得抛光机构3下降,则三个抛光头可以分别对圆柱筒11内表面、弧形底板12外侧面和圆柱筒11外侧面起到打磨抛光作用,起到多头同时对异形件1同步抛光的效果;卡槽23中的异形件1可以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旋转,具体为:驱动电机233带动驱动轴231旋转,从而带动上侧的异形件1旋转,两侧的旋转轴232起到减小摩擦力辅助旋转的作用。第三抛光头36接触圆柱筒12侧面,呈现圆柱筒12边旋转边抛光的效果。三个异形件1本次抛光结束可以依次更换位置,当每个异形件1在三个位置轮流一遍后,即完成对三个异形件1外表面和内表面的整体抛光。
实施例2
如图15所示,驱动轴231左右两侧的卡槽23内分别嵌有竖向的条形通孔234。
使用时,抛光产生的碎屑可以通过条形通孔234滑落,避免碎屑影响驱动轴231旋转的问题。
实施例3
如图16所示,工作台2上方设有可拆卸的透明罩体8,透明罩体8呈下开口的长方体状,透明罩体8底面边沿均匀设有竖向的柱形凸起81,工作台2边沿设有与柱形凸起81配合的插孔(图中未示出)。
使用时,当三个异形件1分别放到工作台2相应位置之后,启动设备之前可以将透明罩体8盖上(柱形凸起81与插孔配合),可以避免抛光的碎屑外溅,利于保护车间环境。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军工异形工件多头同步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底面四角分别设有支腿,工作台上表面中央位置内外嵌有圆形盲孔和环形盲孔,圆形盲孔和环形盲孔右侧嵌有半圆柱形的卡槽,所述圆形盲孔内侧的工作台侧面向内旋拧有第一限位螺栓,环形盲孔外侧的工作台侧面向内旋拧有第二限位螺栓;
所述卡槽中设有供异形件旋转的驱动机构;
所述圆形盲孔、环形盲孔和卡槽上方设有可上下滑动的抛光机构;
所述抛光机构上侧与竖向电动液压缸的油缸杆下端部固定连接,油缸杆可滑动竖向嵌于第一横板中,油缸杆周围的第一横板上设有竖向的导向机构,第一横板四角底面与工作台之间固定设有第一立柱;
所述电动液压缸顶部与第二横板底面固定连接,第二横板四角底面与第一横板之间固定设有第二立柱;
所述工作台右侧面固定设有配电箱,抛光机构和驱动机构分别通过连接线路与配电箱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军工异形工件多头同步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机构包括三个竖向的抛光电机,抛光电机底部分别夹持有与异形件内表面、弧形底板外表面和圆柱筒外周面配合的第一抛光件、第二抛光件和第三抛光件,抛光电机顶部共同固定于圆盘底面,圆盘上表面中心位置与电动液压缸油缸杆底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军工异形工件多头同步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抛光件包括下凸半球形的第一抛光头,第一抛光头上表面中心位置设有第一立杆,第一立杆顶部通过第一弹簧与第二立杆底部固定连接,第二立杆与抛光电机的夹持部相连接,第一抛光头外可拆卸包裹有半球壳型的第一抛光体,第一抛光体上表面均布有四个固定带,固定带分别通过螺栓与第一抛光头上表面的螺孔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军工异形工件多头同步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抛光件包括内凹半球壳形的第二抛光头,第二抛光头上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设有第三立杆,第三立杆顶部通过第二弹簧与竖向的第四立杆底部固定连接,第四立杆与抛光电机的夹持部相连接,第二抛光头内设有内凹半球壳型的第二抛光体,第二抛光体外表面与第二抛光头内表面通过粘扣带粘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军工异形工件多头同步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抛光件包括扁平圆柱形的第三抛光头,第三抛光头上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设有第五立杆,第五立杆顶部通过第三弹簧与竖向的第六立杆底部固定连接,第六立杆与抛光电机的夹持部相连接,第三抛光头底部设有圆片型的第三抛光体,第三抛光体上表面与第三抛光头底面通过粘扣带粘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军工异形工件多头同步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设于卡槽底部内外纵向的驱动轴,驱动轴两端部分别与卡槽侧壁转动连接,驱动轴外端部向外延伸并与固定于工作台侧面的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军工异形工件多头同步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上开口左右边沿还设有内外纵向的旋转轴,旋转轴两端部分别与卡槽侧壁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军工异形工件多头同步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竖向的导向杆,导向杆底部固定于圆盘上表面,上端部可滑动插入下开口的套筒中,套筒下端部固定嵌于第一横板中。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军工异形工件多头同步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左右两侧的卡槽内嵌有竖向的条形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军工异形工件多头同步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方设有可拆卸的透明罩体,透明罩体呈下开口的长方体状,透明罩体底面边沿均匀设有竖向的柱形凸起,工作台边沿设有与柱形凸起配合的插孔。
CN202321299080.6U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军工异形工件多头同步抛光设备 Active CN2197878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99080.6U CN219787855U (zh)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军工异形工件多头同步抛光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99080.6U CN219787855U (zh)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军工异形工件多头同步抛光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87855U true CN219787855U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51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99080.6U Active CN219787855U (zh)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军工异形工件多头同步抛光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878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45314U (zh) 一种柱状工件雕刻机的自动夹装装置
CN113664697A (zh) 一种轴承内外圈制造智能抛光机
CN108789058A (zh) 汽车轴类零件的端部自动打磨设备
CN217433852U (zh) 一种轴承套圈的打磨装置
CN111872807A (zh) 一种轮毂加工用夹具及其打磨装置
CN108789057A (zh) 汽车轴类零件的端部打磨装置
CN219787855U (zh) 一种军工异形工件多头同步抛光设备
CN110238738B (zh) 一种办公椅椅脚打磨方法
CN216883078U (zh) 一种筒体用多面式打磨装置
CN114074018B (zh) 一种美术用具有旋转研磨机构的涂料台及其方法
CN215318032U (zh) 一种脆性模具精密抛光用夹持翻转工装
CN212824378U (zh) 一种设备生产用打磨平台
CN115922294A (zh) 一种带轮与轴承的压装设备
CN210550258U (zh) 一种办公椅椅脚的打磨流水线
CN110900430A (zh) 一种钢材生产加工用抛光装置
CN218556656U (zh) 一种五金配件生产用数控抛光装置
CN217914690U (zh) 一种轮毂轴承外圈端面抛光机构
CN218312789U (zh) 一种研磨丸生产加工用抛光装置
CN213765124U (zh) 压力容器筒体校圆装置
CN114505734B (zh) 一种机床刀具制造成型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CN217800981U (zh) 一种不锈钢管加工用表面抛光装置
CN111975569B (zh) 一种用于圆饼木料外圆面抛光用砂带抛光机
CN220944792U (zh) 一种大型环模外表面打磨用夹持工装
CN114833603B (zh) 一种轮毂加工用自动旋转夹具
CN220993883U (zh) 一种可调节的新型轴承打磨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