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71544U - 吊装施工设备 - Google Patents

吊装施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71544U
CN219771544U CN202320895554.7U CN202320895554U CN219771544U CN 219771544 U CN219771544 U CN 219771544U CN 202320895554 U CN202320895554 U CN 202320895554U CN 219771544 U CN219771544 U CN 2197715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isting
platform
support
climbing
construction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9555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佳丽
沈晓林
苏彬
吴曦
邓兵
孙小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Huashi Enterpris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Huashi Enterpris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Huashi Enterpris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Huashi Enterpris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9555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715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715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715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吊装施工设备,其包括支撑架、吊装装置和攀爬梯,支撑架上设置有起吊部、作业平台和动力平台,起吊部、作业平台和动力平台沿竖直方向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吊装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吊装绳索和吊装头,驱动机构安装于动力平台上,吊装绳索搭设于起吊部上,一端连接于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于吊装头;攀爬梯设置于支撑架上,从支撑架的底部延伸至作业平台,使得ALC隔墙板在吊装过程中可以到达任意高度,解决了以往吊装困难、高度受限的问题,便于施工人员高空作业,在吊装施工过程中上下作业更加安全、可靠,满足了吊装和施工的同步进行。

Description

吊装施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吊装施工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装配式的发展,整个建筑业处于现代化和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ALC隔墙板(蒸压轻质混凝土隔墙板)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装配式材料,同时因其有质轻高强、易隔断、难燃、降噪效果好、重量轻、成本低廉、易安装成型、加工周期短、生产工艺标准规范、安装产业化等优点,目前在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和低层、多层、高层都有广泛的应用。
现有的ALC隔墙板在装配时,往往面临着吊装困难、高度受限以及施工人员无法在高空安全作业等问题,现有的ALC隔墙板的吊装设备,多用于厂房等大空间板材安装,而对于高层建筑、酒店、公寓以及其他施工场区空间较为狭小的区域,仅能单独吊装,无法满足吊装和高空安全作业同时进行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装施工设备,能够满足吊装和高空安全作业同时进行的需求。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吊装施工设备,其包括: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起吊部、作业平台和动力平台,所述起吊部、所述作业平台和所述动力平台沿竖直方向自上而下依次设置;
吊装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吊装绳索和吊装头,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动力平台上,所述吊装绳索搭设于所述起吊部上,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吊装头;
攀爬梯,所述攀爬梯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从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延伸至所述作业平台。
可选地,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一支架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支架的高度,所述起吊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的顶部。
可选地,所述支撑架还包括斜撑架,所述斜撑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的顶端。
可选地,所述作业平台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斜撑架之间,所述动力平台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
可选地,所述攀爬梯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斜撑架上。
可选地,所述攀爬梯包括多个攀爬杆,所述攀爬杆沿水平方向延伸,多个所述攀爬杆相互平行且依次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斜撑架包括两个斜撑杆,夹设于两个所述斜撑杆之间的所述攀爬杆包括两个攀爬支杆,同一所述攀爬杆的两个所述攀爬支杆一一对应的连接于两个所述斜撑杆,且在水平方向上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吊装施工设备还包括配重块,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还设置有配重平台,所述配重块设置于所述配重平台。
可选地,所述吊装装置还包括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所述第一滑轮设置于所述动力平台上,所述第二滑轮设置于所述起吊部,所述吊装绳索搭设于所述第二滑轮上,一端绕过所述第一滑轮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
可选地,所述吊装施工设备还包括防护栏,所述防护栏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位于所述作业平台的一侧。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装施工设备中,支撑架上的起吊部、作业平台和动力平台沿竖直方向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安装于动力平台上的吊装装置和起吊部相配合,提升了ALC隔墙板的吊装高度,使得ALC隔墙板在吊装过程中能够达到任意高度,作业平台位于起吊部和动力平台之间,使得ALC隔墙板在吊装过程中能够经过作业平台,从而便于施工作业人员在作业平台上对ALC隔墙板进行高空的搬运和相应的施工作业,在作业平台的基础上,于支撑架上配置攀爬梯,使得施工作业人员可以通过攀爬梯从支撑架底部安全攀爬至作业平台,有效增加了施工人员上下作业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吊装施工设备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吊装施工设备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吊装施工设备的后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斜撑架和防护栏相配合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斜撑杆和攀爬支杆的正视图。
图中:
1、支撑架;11、起吊部;12、作业平台;13、动力平台;14、第一支架;15、第二支架;16、斜撑架;161、斜撑杆;17、配重平台;
2、吊装装置;21、驱动机构;22、吊装绳索;23、吊装头;24、第一滑轮;25、第二滑轮;
3、攀爬梯;31、攀爬杆;311、攀爬支杆;
4、配重块;
5、防护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提供一种吊装施工设备,其包括支撑架1、吊装装置2和攀爬梯3,支撑架1上设置有起吊部11、作业平台12和动力平台13,起吊部11、作业平台12和动力平台13沿竖直方向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吊装装置2包括驱动机构21、吊装绳索22和吊装头23,驱动机构21安装于动力平台13上,吊装绳索22搭设于起吊部11上,一端连接于驱动机构21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于吊装头23,攀爬梯3设置于支撑架1上,从支撑架1的底部延伸至作业平台12。
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吊装装置2通过驱动机构21带动搭设于起吊部11的吊装绳索22和吊装头23,进而实现对ALC隔墙板的吊装作业,而施工人员则位于作业平台12上,负责对吊升起来的ALC隔墙板进行搬运和施工作业。本申请通过起吊部11、作业平台12和动力平台13沿竖直方向自上而下依次设置,起吊部11配合动力平台13上的驱动机构21,进而提升了吊装装置2的吊装高度,使得ALC隔墙板在吊装过程中能够达到任意高度,解决了以往高度受限的问题,而作业平台12在起吊部11和动力平台13之间,使得ALC隔墙板在吊装过程中能够经过作业平台12,从而便于施工作业人员在作业平台12上对ALC隔墙板进行高空搬运和相应的施工作业,在作业平台的基础上,攀爬梯3设置于支撑架1上,从支撑架1的底部延伸至作业平台12,使得施工作业人员可以通过攀爬梯3从支撑架1底部安全攀爬至作业平台12,有效增加了施工人员上下作业的安全性。可见,本申请通过上述设置解决了以往ALC隔墙板吊装困难、高度受限以及高空作业不安全的问题,进而实现了ALC隔墙板吊装和施工的同步进行。
在本实施例中,本设备采用方钢、角钢、钢板、万向轮、定滑轮、卷扬机、螺栓以及配套螺帽所组成,通过采用型钢标准化形式,使得施工人员可以在加工场地依据本设备现场制作成型。
具体地,支撑架1包括第一支架14和第二支架15,在竖直方向上,第一支架14的高度大于第二支架15的高度,起吊部11设置于第一支架14的顶部。通过支撑架1的一高一低设置,使得支撑架1的重心更稳,在此基础上,一方面能够提供足够的高度以适应不同的建筑物高度,另一方面,也能使得整体结构所需耗材减少,避免材料浪费。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支架14和第二支架15也可以高度一致,或者在竖直方向上,第一支架14的高度小于第二支架15的高度,只要能够实现整体设备的结构稳定性即可,在此不做过多限定。
更为具体地,支撑架1选用方钢焊接而成,由于方钢具有多个连接平面,从而便于施工人员对其进行组装固定,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选择圆管等其他具体结构,只要满足支撑架1的结构整体稳定性即可,在此不作进一步的限定。在实际作业过程中,第一支架14用于靠拢建筑物,而第二支架15的一侧则主要用于提供施工人员上下的通道,而为了更方便施工人员进行上下作业,第二支架15的高度小于第一支架14的高度,使得施工人员上下作业所需要的距离更短,便于施工作业。
具体地,支撑架1还包括斜撑架16,斜撑架16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支架14,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支架15的顶端。斜撑架16的设置增加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也提供了施工人员上下作业的通道。上述结构的连接可采用高强度螺栓和螺帽实现可拆卸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选用销钉等其他具体结构,只要能够实现上述可拆卸连接即可,在此不做过多限定。除上述连接方式外,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使斜撑架16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支架14的顶端,而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支架15,只要保证第一支架14和第二支架15在斜撑架16的连接下,结构更加稳定可靠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作业平台12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架14和斜撑架16之间,动力平台13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架14和第二支架15之间。在本实施例中,作业平台12和动力平台13均可以采用方钢,焊接为相应的框型结构或者板状结构,并通过高强度螺栓和螺母实现上述结构的固定连接。在加工现场,方钢相对易于取材和加工处理。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然也可以选用如角钢、圆管等其他具体结构,只要能够便于现场施工人员搭建形成动力平台13和作业平台12即可,其无需进一步限定。
具体地,攀爬梯3设置于第二支架15和斜撑架16上。从而便于施工作业人员从第二支架15的一侧经过斜撑架16攀爬至作业平台12上,从而实现对ALC隔墙板的高空施工,而攀爬梯3的设置有效增加了施工作业人员在上下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
具体地,攀爬梯3包括多个攀爬杆31,攀爬杆31沿水平方向延伸,多个攀爬杆31相互平行且依次间隔设置,在竖直方向上依次布设于第二支架15和斜撑架16上,从而使得施工作业人员在吊装时能够脚踩攀爬杆31进行上下作业,且攀爬杆31的上述设置也使得施工人员步伐均匀、更加安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4上也可以设置类似于攀爬杆31的横梁,以辅助人员作业,或者便于加装其他零部件。
更为具体地,斜撑架16包括两个斜撑杆161,夹设于两个斜撑杆161之间的攀爬杆31包括两个攀爬支杆311,同一攀爬杆31的两个攀爬支杆311一一对应的连接于两个斜撑杆161,且在水平方向上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于斜撑杆161之间的攀爬杆31为中间断开设置,即把攀爬杆31分成两个攀爬支杆311,从而便于施工人员对两个斜撑杆161进行组装和拆卸,在将本设备移动至其他吊装现场时,或者需要穿过建筑门洞时,可以及时拆卸本设备上部的斜撑架16和第一支架14,使得本设备易于转运。
具体地,吊装施工设备还包括配重块4,支撑架1的底部还设置有配重平台17,配重块4设置于配重平台17。通过设置配重平台17,进一步增加了吊装高度和作业平台12的高度,在此基础上,通过在配重平台17设置配重块4,使得吊装施工设备的重心更加稳定可靠,使得本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会由于吊装ALC隔墙板和作业平台12施工,而造成“头重脚轻”的问题,避免发生施工安全事故。进一步地,配重块4可以现场取材,直接采用ALC隔墙板或者其他配重物,并将其设置于配重平台17靠近第二支架15的一侧,从而平衡本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重心,使其更加安全可靠。
更为具体地,配重平台17上设有万向轮,从而方便施工人员对本设备进行转运,万向轮上还具有自锁功能,从而避免本设备因外力而发生移位,更加安全可靠。
具体地,吊装装置2还包括第一滑轮24和第二滑轮25,第一滑轮24设置于动力平台13上,第二滑轮25设置于起吊部11,吊装绳索22搭设于第二滑轮25上,一端绕过第一滑轮24连接于驱动机构21的输出端。上述设置,使得吊装绳索22进入至第一滑轮24和第二滑轮25的滑轮槽中,以方便对吊装绳索22进行限位和导向,避免发生错位和偏移。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轮24可直接焊接于动力平台13靠近第一支架14的一侧,而第二滑轮25焊接于第一支架14的顶部,使得整个吊装装置2更加稳定可靠,吊升的空间更大,不会在吊装ALC隔墙板过程中发生错位和偏移。
更为具体地,在第一支架14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横梁,第二滑轮25固定连接于横梁的中间,使得吊装绳索22位居中间,施力更加平衡。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滑轮25的具体位置和连接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只要能够实现吊装绳索22搭设于第二滑轮25上并实现吊装即可,在此不做过多限定。
具体地,吊装施工设备还包括防护栏5,防护栏5设置于支撑架1上,位于作业平台12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两个防护栏5,两个防护栏5与两个斜撑杆161一一对应,防护栏5为L型,并采用现场易于找到的角钢制成,同一个防护栏5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同一个斜撑杆161上,使得施工作业人员在上下作业过程中,能够手扶防护栏5,更加安全可靠,另一方面,也能便于施工人员对其进行组装和拆卸,易于转运。而在其他实施例中,防护栏5的具体数量、形状和材质可以依据现有技术做适当调整,只要能够起到防护作用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针对本设备的具体加工组装过程做具体说明:
首先将方钢焊接成框架,进而形成配重平台17,在框架的底部四角固定连接有万向轮(具有自锁功能),并在框架上部四角焊接连接件(方钢冲孔制成),用于连接第一支架14和第二支架15。
采用方钢焊接形成第一支架14和第二支架15,并在第二支架15顶部外侧分别焊接连接件(钢板冲孔制成),用于连接斜撑杆161;再将第一支架14和第二支架15用高强螺栓通过连接件(方钢冲孔制成)固定在配重平台17上。
在第一支架14和第二支架15之间,用方钢和角钢焊接动力平台13。驱动机构21为卷扬机,卷扬机安装于动力平台13上,即通过高强螺栓固定在动力平台13上的角钢横梁上,将第一滑轮24焊接在动力平台13上的角钢横梁上。
在第一支架14上部外侧分别焊接连接件(钢板冲孔制成),用于连接斜撑杆161,第一支架14中下部内侧分别焊接连接件(短角钢冲孔制成),用于连接作业平台12,第二滑轮25焊接在第一支架14上的顶端横梁上。
用方钢和角钢焊接两根斜撑杆161,并在两个斜撑杆161的中下部分别焊接连接件(钢板焊接、冲孔制成),用于连接作业平台12。
在第一支架14和第二支架15之间,用角钢焊接作业平台12所需的框架,并铺设压型钢板于框架上,焊接冲孔以形成作业平台12。
用角钢冲孔做防护栏5,并将防护栏5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同一个斜撑杆161,该可拆卸连接可采用螺栓、螺母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连接件皆可通过高强螺栓实现连接,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选择销钉、螺钉等具体结构,只要实现整体结构的稳固可靠,便于技术人员加工组装即可,在此不做过多限定。同样地,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各种部件所采用的方钢、角钢等可以依据现有技术和现场加工的需求,进而调整为圆管等其他常见施工管材,只要能够组装为本设备即可,在此不做过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设备已制作成型,并投入建筑施工中使用,是临时建筑设施的一种,其减少了人工搬运材料费时费工的问题,并且解决了安装人员登高无操作平台,操作平台移动困难,以及没有防护设施的问题。本吊装施工设备具有施工方便、支撑简单、易于掌握的施工优势,因而能够缩短工程施工周期、加快工程施工速度、节约开支,在拆卸后也能循环利用,不仅如此,其拆卸后现场垃圾较少,同时也达到了绿色施工的目的,并具备着广泛的施工前景。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吊装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上设置有起吊部(11)、作业平台(12)和动力平台(13),所述起吊部(11)、所述作业平台(12)和所述动力平台(13)沿竖直方向自上而下依次设置;
吊装装置(2),包括驱动机构(21)、吊装绳索(22)和吊装头(23),所述驱动机构(21)安装于所述动力平台(13)上,所述吊装绳索(22)搭设于所述起吊部(11)上,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21)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吊装头(23);
攀爬梯(3),所述攀爬梯(3)设置于所述支撑架(1)上,从所述支撑架(1)的底部延伸至所述作业平台(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包括第一支架(14)和第二支架(15),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一支架(14)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支架(15)的高度,所述起吊部(11)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14)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装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还包括斜撑架(16),所述斜撑架(16)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14),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15)的顶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装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平台(12)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14)和所述斜撑架(16)之间,所述动力平台(13)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14)和所述第二支架(15)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装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攀爬梯(3)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15)和所述斜撑架(16)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吊装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攀爬梯(3)包括多个攀爬杆(31),所述攀爬杆(31)沿水平方向延伸,多个所述攀爬杆(31)相互平行且依次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吊装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架(16)包括两个斜撑杆(161),夹设于两个所述斜撑杆(161)之间的所述攀爬杆(31)包括两个攀爬支杆(311),同一所述攀爬杆(31)的两个所述攀爬支杆(311)一一对应的连接于两个所述斜撑杆(161),且在水平方向上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重块(4),所述支撑架(1)的底部还设置有配重平台(17),所述配重块(4)设置于所述配重平台(1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装置(2)还包括第一滑轮(24)和第二滑轮(25),所述第一滑轮(24)设置于所述动力平台(13)上,所述第二滑轮(25)设置于所述起吊部(11),所述吊装绳索(22)搭设于所述第二滑轮(25)上,一端绕过所述第一滑轮(24)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21)的输出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吊装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施工设备还包括防护栏(5),所述防护栏(5)设置于所述支撑架(1)上,位于所述作业平台(12)的一侧。
CN202320895554.7U 2023-04-20 2023-04-20 吊装施工设备 Active CN2197715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95554.7U CN219771544U (zh) 2023-04-20 2023-04-20 吊装施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95554.7U CN219771544U (zh) 2023-04-20 2023-04-20 吊装施工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71544U true CN219771544U (zh) 2023-09-29

Family

ID=88134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95554.7U Active CN219771544U (zh) 2023-04-20 2023-04-20 吊装施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715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25483B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外加电梯井道结构顶升施工的设备
CN114412158A (zh) 一种铝合金-钢组合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及其安装方法
CN109653484B (zh) 一种屋面超高临空幕墙工程外挂吊篮安装结构
CN214195484U (zh) 一种全钢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CN210798252U (zh) 一种装配式外防护架体系
CN219771544U (zh) 吊装施工设备
CN210342719U (zh) 一种快速安装装配式内墙板的移动操作架
CN218912194U (zh) 一种高层建筑电梯井便捷式安全操作平台
CN110552495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组合工具式外防护架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16141160U (zh) 一种组装式塔吊操作平台
CN212404902U (zh) 一种轻型拼装式桥梁底面施工平台
CN110080115B (zh) 装配式墩身施工防护系统
CN210561720U (zh) 一种墩柱养护修补操作平台
CN209942195U (zh) 一种高层中空区的施工操作平台
CN221590350U (zh) 一种应用于预制式剪刀楼梯的楼梯间多功能操作平台
CN111962957A (zh) 一种电力线路钢管杆架设用组装工具
CN221001902U (zh) 一种用于建筑物的施工挂架
CN111851980A (zh) 电梯井道附着升降防护平台及其应用方法
CN206126696U (zh) 一种用于屈曲约束支撑的可拆卸式室内起重机
CN216428961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升降式拼接脚手架
CN222435828U (zh) 一种应用于高层建筑的施工集成平台系统
CN218988724U (zh) 大型钢结构厂房屋面檩条集成安装平台
CN214220558U (zh) 一种通过起重设备提升的模块化外防护设施
CN219044810U (zh) 一种井道内简易物料提升装置
CN222390955U (zh) 一种塔吊安装附着框用定型化操作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