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57086U - 换热器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换热器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57086U
CN219757086U CN202320778861.7U CN202320778861U CN219757086U CN 219757086 U CN219757086 U CN 219757086U CN 202320778861 U CN202320778861 U CN 202320778861U CN 219757086 U CN219757086 U CN 2197570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section
heat exchange
pipe
coll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7886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美
吴俊鸿
马玉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Xiaomi Technology Wu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Xiaomi Technology Wu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Xiaomi Technology Wu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7886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570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570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570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换热器和空调器,所述换热器包括两个换热芯体、两个第一集流管、两个第一连接管和第一三通,两个所述换热芯体呈V形布置;两个所述第一集流管分别与两个所述换热芯体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管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集流管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管分别与所述第一三通的其中两个接口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管为弯折设置的柔性管,以便两个所述换热芯体呈V形布置。本公开实施例的换热器具有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Description

换热器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空气调节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热器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换热器多为直排式换热器,迎风面积小、换热效率低,具有其的空调器能效也较低。为了提高换热器的换热面积,提高空调器的能效,部分换热器设置为V形,即换热器为V形换热器。相关技术中,V形换热器在制造过程中,芯体整体呈V形,一方面,在进行管路焊接等操作时,需要操作人员移动较大距离,导致换热器的制造效率低,制造成本高;另一方面,在制造过程中对换热器进行转运时,由于换热芯体的体积较大,不方便换热器的转运,导致制造过程中转运成本高,进一步增加了换热器的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换热器,以降低换热器的制造成本。
本公开实施例的换热器包括两个换热芯体、两个第一集流管、两个第一连接管和第一三通,两个所述换热芯体呈V形布置;两个所述第一集流管分别与两个所述换热芯体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管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集流管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管分别与所述第一三通的其中两个接口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管为弯折设置的柔性管,以便两个所述换热芯体呈V形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管整体呈曲线形或折线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芯体具有沿所述换热器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两个所述换热芯体的所述第一端相互连接,两个所述换热芯体的所述第二端沿所述换热器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管在所述换热器的宽度方向上设于所述换热芯体和所述第一三通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集流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集流段和第二集流段,所述第一集流段与所述换热芯体连接,所述第二集流段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所述第二集流段在所述换热器的宽度方向上设于所述换热芯体和所述第一连接管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集流段在所述换热器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为10mm~150mm;和/或所述第一集流管的所述第一集流段平行于所述第二集流段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一集流管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段与所述第一三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延伸方向平行于与其连接的所述第一集流管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三连接段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换热器的宽度方向,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管的所述第二连接段沿远离所述换热芯体的方向逐渐相互靠近。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换热芯体之间的夹角为20°~60°,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管的所述第二连接段之间的夹角为100°~15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段在所述换热器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为100mm~150mm;和/或所述第三连接段在所述换热器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为20mm~3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管为波纹管;和/或所述第一连接管为供气态制冷剂流过的气管;和/或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外径为9mm~19mm;和/或两个所述换热芯体沿所述换热器的厚度方向对称布置,两个所述第一集流管沿所述换热器的厚度方向对称布置,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管沿所述换热器的厚度方向对称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还包括两个第二集流管、两个第二连接管和第二三通,两个所述第二集流管分别与两个所述换热芯体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管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集流管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管分别与所述第二三通的其中两个接口连接;其中,所述第二连接管弯折设置,以便两个所述换热芯体呈V形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管为刚性管;和/或所述第二连接管为供液态制冷剂流过的液管;和/或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外径为6mm~9mm。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
本公开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换热器。
本公开实施例的换热器在工作时,两个换热芯体内的制冷剂可以分别依次通过第一集流管、第一连接管和第一三通的接口流出,或者,制冷剂可以分别依次通过第一三通的接口、第一连接管和第一集流管进入两个换热芯体内。通过将第一连接管设为可以弯折的柔性管,在进行换热器的制造时,可以先将两个第一连接管保持为直管状态,使得两个换热芯体并排平行布置。待换热器上的管件等焊接完成后,再对柔性管进行弯折,使得两个换热芯体呈V形布置。由此,在进行管路焊接等操作时,两个换热芯体之间的间距较小,操作人员不需要移动较大距离即可以实现对两个换热芯体的操作,有利于提高换热器的制造效率,降低换热器的制造成本。两个换热芯体之间的间距较小,还可以减小换热器制造过程中的整体体积,从而方便换热器的转运,有利于降低换热器制造过程中的成本,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换热器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第一连接管弯折前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图2的俯视图。
图5是图2中换热芯体的主视图。
图6是图5的左视图。
图7是图5的后视图。
图8是图2中第一三通和两个第一连接管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左视图。
图10是图8的俯视图。
图11是图2中第二三通和两个第二连接管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左视图。
图13是图11的俯视图。
图14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
换热器100;
换热芯体1;第一端11;第二端12;
第一集流管2;第一集流段21;第二集流段22;
第一连接管3;第一连接段31;第二连接段32;第三连接段33;
第一三通4;
第二集流管5;第三集流段51;第四集流段52;
第二连接管6;第四连接段61;第五连接段62;第六连接段63;
第二三通7;
风道200;
风机300;
出风部件4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公开,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如图1至图13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换热器100包括两个换热芯体1、两个第一集流管2、两个第一连接管3和第一三通4,两个换热芯体1呈V形布置。两个第一集流管2分别与两个换热芯体1连接,两个第一连接管3分别与两个第一集流管2连接,两个第一连接管3分别与第一三通4的其中两个接口连接,第一三通4的另一个接口用于与其他部件连接。其中,第一连接管3为弯折设置的柔性管,以便两个换热芯体1呈V形布置。
本公开实施例的换热器100在工作时,两个换热芯体1内的制冷剂可以分别依次通过第一集流管2、第一连接管3和第一三通4的接口流出,或者,制冷剂可以分别依次通过第一三通4的接口、第一连接管3和第一集流管2进入两个换热芯体1内。通过将第一连接管3设为可以弯折的柔性管,在进行换热器100的制造时,可以先将两个第一连接管3保持为直管状态,使得两个换热芯体1并排平行布置(如图2所示)。待换热器100上的管件等焊接完成后,再对柔性管进行弯折,使得两个换热芯体1呈V形布置。
由此,在进行管路焊接等操作时,两个换热芯体1之间的间距较小,操作人员不需要移动较大距离即可以实现对两个换热芯体1的操作,有利于提高换热器100的制造效率,降低换热器100的制造成本。两个换热芯体1之间的间距较小,还可以减小换热器100制造过程中的整体体积,从而方便换热器100的转运,有利于降低换热器100制造过程中的成本,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换热器100的制造成本。
因此,本公开实施例的换热器100具有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此外,与将第一连接管3设为刚性管相比,不仅方便对第一连接管3进行弯折,以有效提高换热器100的制造效率;而且可以有效减小第一连接管3弯折后截面的变形,以提高换热器100的可靠性。
可选地,换热器100为蒸发器或冷凝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管3整体呈曲线形或折线形。
通过将第一连接管3弯折为曲线形或折线形,方便对第一连接管3进行弯折操作。
由此,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换热器100的制造成本。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管3也可以整体呈弧形。
换热芯体1具有沿换热器100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两个换热芯体1的第一端11相互连接,两个换热芯体1的第二端12沿换热器100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其中,换热器100的宽度方向与A方向一致,换热器100的厚度方向与B方向一致。
例如,如图1所示,换热芯体1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沿A方向相对设置,两个换热芯体1的第一端11相互连接,两个换热芯体1的第二端12在B方向上具有预设间距,使得两个换热芯体1呈V形布置。
可选地,第一连接管3在换热器100的宽度方向上设于换热芯体1和第一三通4之间。
例如,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管3在A方向上设于换热芯体1和第一三通4之间。也就是说,在A方向上,换热芯体1和第一三通4分别位于第一连接管3的两侧。
由此,使得第一连接管3的弯折角度不至过大,一方面,方便对第一连接管3进行弯折,从而进一步提高换热器100的制造效率;另一方面,在对第一连接管3进行弯折时,可以有效减小第一连接管3的截面的变形,有利于提高换热器100的可靠性。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管3的一部分在换热器100的宽度方向上可以与换热芯体1重合,或者,第一连接管3的一部分在换热器100的宽度方向上可以与第一三通4重合。
可选地,如图1所示,第一集流管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集流段21和第二集流段22,第一集流段21的远离第二集流段22的一端与换热芯体1连接,第二集流段22的远离第一集流段21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管3连接。第二集流段22在换热器100的宽度方向上设于换热芯体1和第一连接管3之间。
例如,如图1所示,换热芯体1和第一连接管3在A方向上分别设于第二集流段22的两侧。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管3与第一集流管2之间通过采用焊接方式连接,若第一连接管3与换热芯体1之间的距离较近,则在进行第一连接管3和第一集流管2的焊接时,焊料或焊接过程的高温可能会对换热芯体1造成不良影响,影响换热芯体1的换热性能。
通过将第二集流段22在换热器100的宽度方向上设于换热芯体1和第一连接管3之间,使得第一连接管3与换热芯体1之间被第二集流段22隔开,从而使得第一连接管3与第一集流管2的连接处距离换热芯体1较远,从而可以避免在进行第一连接管3与第一集流管2的连接时,对换热芯体1造成不良影响。由此,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换热器100的可靠性。
可选地,第二集流段22在换热器100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为10mm~150mm。
例如,如图1所示,在A方向上,第二集流段22的尺寸为L1,L1为15mm。
通过将第二集流段22在换热器100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设为10mm~150mm,可以有效避免在进行第一连接管3与第一集流管2的连接时,对换热芯体1造成不良影响,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换热器100的可靠性。
可选地,如图1所示,第一集流管2的第一集流段2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第二集流段22的延伸方向。
例如,如图1所示,相互连接的第一换热芯体1和第一集流管2中,第一集流管2的第一集流段21和第二集流段22均平行于换热芯体1的宽度方向,即第一集流管2整体呈一字型布置。
由此,可以避免对第一集流管2进行弯折,从而避免因第一集流管2弯折导致的第一集流管2的截面发生变形,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换热器100的可靠性。
可选地,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管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31、第二连接段32和第三连接段33。第一连接段31的远离第二连接段32的一端与第一集流管2连接,第三连接段33的远离第二连接段32的一端与第一三通4连接。第一连接段3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与其连接的第一集流管2的延伸方向,第三连接段33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换热器100的宽度方向,两个第一连接管3的第二连接段32沿远离换热芯体1的方向逐渐相互靠近。
例如,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段31平行于与其连接的第一集流管2的延伸方向,第三连接段31平行于A方向。两个第一连接管3的第二连接段32沿B方向间隔设置,且其中一个第一连接管3的第二连接段32沿远离换热芯体1的方向逐渐向靠近另一个第一连接管3的第二连接段32的方向设置,使得两个第二连接管3的第二连接段32呈V形布置,且该V形的开口朝向换热芯体1。
由此,方便对第一连接管3进行弯折,以及有效减小第一连接管3弯折后的截面的变形,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换热去100的制造效率和可靠性。
可选地,两个换热芯体1之间的夹角为20°~60°,两个第一连接管3的第二连接段32之间的夹角为100°~150°。
例如,如图1所示,两个换热芯体1之间的夹角为α,α为30°。两个第一连接管3的第二连接段32之间的夹角为β,β为120°。
通过将两个换热芯体1之间的夹角设为20°~60°,可以在保证换热器100具有较大迎风面积的同时,便于换热器100与风机匹配。通过将两个第一连接管3的第二连接段32之间的夹角设为100°~150°,进一步方便对第一连接管3进行弯折,以及有效减小第一连接管3弯折后的截面的变形,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换热去100的制造效率和可靠性。
可选地,第一连接段31在换热器100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为100mm~150mm。
例如,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段31在A方向上的尺寸为L2,L2为120mm。
可以理解的是,在对第一连接管3进行弯折时,第一连接段31和第二连接段32连接处因弯折变形存在较大的应力,该应力会传递至第一连接段31与第一集流管2的连接处,影响第一连接管3与第一集流管2的连接可靠性。且第一连接段31的长度越短,第一连接管3与第一集流管2的连接可靠性越差,第一连接段31的长度越长,则第一连接管3的材料用量越多。
通过将第一连接段31在换热器100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设为100mm~150mm,在有效保证第一连接管3与第一集流管2的连接可靠性的同时,可以有效缩短第一连接管3的整体长度,从而降低换热器100的材料成本。
可选地,第三连接段33在换热器100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为20mm~30mm。
例如,如图1所示,第三连接段33在A方向上的尺寸为L3,例如,L3为25mm。
可以理解的是,在对第一连接管3进行弯折时,第三连接段33和第二连接段32连接处因弯折变形存在较大的应力,该应力会传递至第三连接段33与第一三通4的连接处,影响第一连接管3与第一三通4的连接可靠性。且第三连接段33的长度越短,第一连接管3与第一三通4的连接可靠性越差,第三连接段33的长度越长,则第一连接管3的材料用量越多。
通过将第三连接段33在换热器100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设为100mm~150mm,在有效保证第一连接管3与第一三通4的连接可靠性的同时,可以有效缩短第一连接管3的整体长度,从而降低换热器100的材料成本。
可选地,如图1所示,两个换热芯体1沿换热器100的厚度方向对称布置,两个第一集流管2沿换热器100的厚度方向对称布置,两个第一连接管3沿换热器100的厚度方向对称布置。
例如,如图1所示,在B方向上,两个换热芯体1对称布置,两个第一集流管2对称布置,两个第一连接管3对称布置。
由此,使得两个换热芯体1之间的一致性较好,有利于换热器100与风机匹配。
可选地,第一连接管3为波纹管。
通过将第一连接管3设为波纹管,可以有效减小第一连接管3弯折后截面的变形,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换热器100的可靠性和两个换热芯体1的一致性。
可选地,第一连接管3的外径为9mm~19mm。
例如,第一连接管3的外径为12mm。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管3的管径越大越不易弯折,且在弯折过程中截面越容易发生变形。
通过将外径为9mm~19mm的第一连接管3设为柔性管,方便对管径较大的第一连接管3进行弯折,以及减小弯折后截面的变形量。
如图1至图7所示,换热器100还包括两个第二集流管5、两个第二连接管6和第二三通7,两个第二集流管5分别与两个换热芯体1连接,两个第二连接管6分别与两个第二集流管5连接;两个第二连接管6分别与第二三通7的其中两个接口连接,第二三通7的另一个接口用于与其他部件连通。其中,第二连接管6弯折设置,以便两个换热芯体1呈V形布置。
本公开实施例的换热器100在工作时,两个换热芯体1内的制冷剂可以分别依次通过第二集流管5、第二连接管6和第二三通7的接口流出,或者,制冷剂可以分别依次通过第二三通7的接口、第二连接管6和第二集流管5进入两个换热芯体1内。在进行换热器100的制造时,可以先将两个第二连接管6保持为直管状态,使得两个换热芯体1并排平行布置(如图2所示)。待换热器100上的管件等焊接完成后,再对柔性管进行弯折,使得两个换热芯体1呈V形布置。
可选地,第一连接管3为供气态制冷剂流过的气管,第二连接管6为供液态制冷剂流过的液管。
可以理解的是,液管的管径通常小于气管的管径,当液管和气管的材质相同时,液管相对于气管更易弯折,且在弯折后液管相对于气管截面发生的变形更小。通过将气管设为柔性管,可以有效提高气管的弯折便捷性,以及减小气管弯折后截面的变形。
可选地,第二连接管6为刚性管。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二连接管6设为柔性管。
可选地,第二连接管6的外径为6mm~9mm。
可选地,如图1所示,第二集流管5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集流段51和第四集流段52,第三集流段51的远离第四集流段52的一端与换热芯体1连接,第四集流段52的远离第三集流段51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管6连接。第四集流段52在换热器100的宽度方向上设于换热芯体1和第二连接管6之间。
例如,如图1所示,换热芯体1和第二连接管6在A方向上分别设于第四集流段52的两侧。
由此,使得第二连接管6与第二集流管5的连接处距离换热芯体1较远,从而可以避免在进行第二连接管6与第二集流管5的连接时,对换热芯体1造成不良影响。由此,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换热器100的可靠性。
可选地,如图1所示,第三集流段5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第四集流段52的延伸方向。
例如,如图1所示,第二集流管5整体呈一字形。
可选地,第二连接管6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连接段61、第五连接段62和第六连接段63,第四连接段61和第六连接段63的延伸方向均与第五连接段62的延伸方向相交。第四连接段61的远离第五连接段62的一端与第二集流管5连接,第六连接段63的远离第五连接段6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三通7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的换热器100,不仅可以完美匹配双吸离心风机,换热效率和迎风面积得到大幅提升;而且解决了V形换热器生产效率低的难题。
本公开实施例的换热器100在两个换热芯体1处于平行状态时,完成包含插U管、烧焊小弯头、烧焊配管、烧焊第一集流管2、烧焊第一连接管3、烧焊第一三通4、烧焊第二集流管5、烧焊第二连接管6和烧焊第二三通7的工艺。之后,将组装完成的换热器100转移到总装生产,生产过程中通过对第一连接管3和第二连接管6进行弯折,将换热器100的两个换热芯体1分开成V形,然后转到空调器上。
如图14和图15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换热器100。
由于换热器100具有制造成本低等优点,因此,本公开实施例的空调器具有成本低等优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换热器100。也就是说,换热器100为蒸发器。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也可以为冷凝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还包括风道200、风机300和出风部件400,换热器100设于风道200内,风机300与风道200的进风口连通,出风部件400与风道200的出风口连通。
由此,在风机300的驱动作用下,外部气流经风道200的进风口进入风道200内并与风道200内的换热器100换热,之后经风道200的出风口和出风部件400流出。
可选地,风机300为双吸离心风机。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上述实施例进行的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均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换热芯体,两个所述换热芯体呈V形布置;和
两个第一集流管,两个所述第一集流管分别与两个所述换热芯体连接;
两个第一连接管,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管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集流管连接;和
第一三通,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管分别与所述第一三通的其中两个接口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管为弯折设置的柔性管,以便两个所述换热芯体呈V形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整体呈曲线形或折线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芯体具有沿所述换热器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两个所述换热芯体的所述第一端相互连接,两个所述换热芯体的所述第二端沿所述换热器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连接管在所述换热器的宽度方向上设于所述换热芯体和所述第一三通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集流段和第二集流段,所述第一集流段与所述换热芯体连接,所述第二集流段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
所述第二集流段在所述换热器的宽度方向上设于所述换热芯体和所述第一连接管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流段在所述换热器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为10mm~150mm;和/或
所述第一集流管的所述第一集流段平行于所述第二集流段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一集流管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段与所述第一三通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延伸方向平行于与其连接的所述第一集流管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三连接段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换热器的宽度方向,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管的所述第二连接段沿远离所述换热芯体的方向逐渐相互靠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换热芯体之间的夹角为20°~60°,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管的所述第二连接段之间的夹角为100°~15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在所述换热器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为100mm~150mm;和/或
所述第三连接段在所述换热器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为20mm~3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为波纹管;和/或
所述第一连接管为供气态制冷剂流过的气管;和/或
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外径为9mm~19mm;和/或
两个所述换热芯体沿所述换热器的厚度方向对称布置,两个所述第一集流管沿所述换热器的厚度方向对称布置,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管沿所述换热器的厚度方向对称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还包括:
两个第二集流管,两个所述第二集流管分别与两个所述换热芯体连接;
两个第二连接管,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管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集流管连接;和
第二三通,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管分别与所述第二三通的其中两个接口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管弯折设置,以便两个所述换热芯体呈V形布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管为刚性管;和/或
所述第二连接管为供液态制冷剂流过的液管;和/或
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外径为6mm~9mm。
12.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
CN202320778861.7U 2023-04-10 2023-04-10 换热器和空调器 Active CN2197570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78861.7U CN219757086U (zh) 2023-04-10 2023-04-10 换热器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78861.7U CN219757086U (zh) 2023-04-10 2023-04-10 换热器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57086U true CN219757086U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71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78861.7U Active CN219757086U (zh) 2023-04-10 2023-04-10 换热器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570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50033789A1 (en) Heat exchanger and air conditioner provided with heat exchanger
CN208579665U (zh) 热交换器以及具备该热交换器的空调机
CN101093038A (zh) 家用空调系统室内、外机组间的连接管路
CN203869386U (zh) 一种集气管部件
CN219757086U (zh) 换热器和空调器
CN101614455A (zh) 一种换热器
CN107957202B (zh) 一种翅片及微通道换热器
CN210978893U (zh) 制冷设备用管件
WO2022048251A1 (zh) 组合式换热器
CN214371085U (zh) 换热器和空调系统
WO2022156545A1 (zh) 集气管组件
KR100803774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설치배관
CN2937740Y (zh) 家用空调系统室内、外机组间的连接管路
CN212644776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
CN210688819U (zh) 换热器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1177543U (zh) 冷媒充注件及空调器
CN201628426U (zh) 三折蒸发器及具有其的壁挂式空调器
CN218627927U (zh) 集气管及具有其的换热器组件
CN114076546B (zh) 换热器和空调器
CN219932400U (zh) 压缩机和空调器
CN215372706U (zh) 空调室外机、空调室内机和空调系统
CN219589076U (zh) 空调器室外机
CN218627928U (zh) 集气管及具有其的换热器组件
CN212204797U (zh) 换热器、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0180229U (zh) 一种换热器同心管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