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53696U - 骨架结构以及预制墙 - Google Patents

骨架结构以及预制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53696U
CN219753696U CN202321179602.9U CN202321179602U CN219753696U CN 219753696 U CN219753696 U CN 219753696U CN 202321179602 U CN202321179602 U CN 202321179602U CN 219753696 U CN219753696 U CN 2197536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component
longitudinal
mounting box
bolt
prefabricated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7960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单军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117960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536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536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536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装配式建筑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预制墙的骨架结构以及预制墙。本申请中,左连接组件通过左纵向件、左横向件形成稳固结构,右连接组件通过右纵向件、右横向件形成稳固结构,左连接组件、右连接组件通过中间连接组件连接为一体,提高了骨架结构的整体结构强度。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中空件的设置不但减轻了预制墙的重量而且能够起到保温作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螺栓安装盒的开口方向朝外,方便拧紧螺母,螺杆的底部弯折,可以增强与下建筑连接的牢固性。

Description

骨架结构以及预制墙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装配式建筑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预制墙的骨架结构以及预制墙。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指将传统建造方式中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再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这种装配式建筑可以节约建造时间,因此迅速在世界各地推广开来。预制墙是装配式建筑的一种重要构件,在浇筑前需要在模具中放置骨架结构,骨架结构不但对预制墙的强度有重要影响,还决定了与周围建筑之间连接的便利性和牢固性,现有的骨架结构在这些方面仍有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骨架结构以及预制墙,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或为技术问题的解决提供技术支持,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骨架结构,骨架结构包括:
左连接组件,位于骨架结构的一侧;
右连接组件,位于骨架结构的另一侧;以及
中间连接组件,将所述左连接组件与所述右连接组件连接;
其中,所述左连接组件、所述右连接组件、所述中间连接组件围成中间填充区域,所述中间填充区域用于充入填充物;
所述左连接组件包括:
多个左纵向件,多个所述左纵向件分散布置;以及
左横向件,所述左横向件将多个所述左纵向件连接,所述左横向件的数量为多个且沿纵向方向排列;各所述左纵向件与各所述左横向件围成左填充区域,所述左填充区域用于充入所述填充物;
所述右连接组件包括:
多个右纵向件,多个所述右纵向件分散布置;以及
右横向件,所述右横向件将多个所述右纵向件连接,所述右横向件的数量为多个且沿纵向方向排列;各所述右纵向件与各所述右横向件围成右填充区域,所述右填充区域用于充入所述填充物;
所述骨架结构用于与充入的所述填充物形成预制墙。
在一些实施例中,骨架结构还包括:中空件,安装于以下至少一个区域内:
所述中间填充区域内;
所述左填充区域内;
所述右填充区域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纵向件的上端具有左伸出头,所述左伸出头用于与上建筑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栓安装盒,位于所述左连接组件或/和所述右连接组件的下部;所述螺栓安装盒具有朝外的开口,所述螺栓安装盒底部开设有通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栓安装盒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螺帽位于所述螺栓安装盒内,所述螺栓的螺杆伸出所述通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杆的底部弯折,以增强与下建筑连接的牢固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横向件具有两个端头,每个所述端头均形成有凸起段,一个所述左纵向件分别与两个所述端头以及两个所述凸起段相抵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间连接组件包括前连接件与后连接件,所述前连接件与靠近所述中间填充区域的一个所述左纵向件及一个所述右纵向件连接,所述后连接件与靠近所述中间填充区域的另一个所述左纵向件及另一个所述右纵向件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连接件的端部具有弯折段,所述弯折段分别伸入所述左填充区域内以及所述右填充区域内。
第二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制墙,预制墙包括:
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骨架结构;以及
布置于所述骨架结构内以及所述骨架结构外的填充物;
其中,所述左纵向件的上端具有左伸出头,所述左伸出头伸出预制墙的上表面,所述左伸出头用于与上建筑连接;
其中,所述左连接组件或/和右连接组件的下部布置有螺栓安装盒,所述螺栓安装盒具有朝外的开口,所述螺栓安装盒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螺栓安装盒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螺帽位于所述螺栓安装盒内,所述螺栓的螺杆伸出所述通孔且伸出所述预制墙的下表面以与下建筑连接。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中,左连接组件通过左纵向件、左横向件形成稳固结构,右连接组件通过右纵向件、右横向件形成稳固结构,左连接组件、右连接组件通过中间连接组件连接为一体,提高了骨架结构的整体结构强度。
本申请中,左连接组件及右连接组件自身为稳固结构,左连接组件及右连接组件之间可以形成较大的中间填充区域而不影响骨架结构整体的结构强度,较大的中间填充区域为中空件提供了充足的安装空间。
本申请中,中空件的设置不但减轻了预制墙的重量而且能够起到保温作用。
本申请中,螺栓安装盒的开口方向朝外,方便拧紧螺母。螺栓安装盒的设置方便对螺栓进行操作。螺杆的底部弯折,可以增强与下建筑连接的牢固性。
本申请中,前连接件的端部具有弯折段,弯折段分别伸入左填充区域内以及右填充区域内,从而增加前连接件与左填充区域内填充物、右填充区域内填充物连接的牢固性,进而增加骨架结构的结构强度。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其他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方案,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预制墙与上建筑及下建筑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设置斜撑来调节预制墙的水平垂直度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预制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预制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预制墙的透视图;
图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左横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间连接组件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部分骨架结构的示意图,用于示意性示出左纵向件与左横向件的连接关系、右纵向件与右横向件的连接关系、以及中间连接组件与左连接组件及右连接组件的连接关系;
图9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预制墙上部的透视图;
图10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预制墙下部的透视图,仅示意性的示意出连接的一个螺栓。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1-预制墙;
02-上建筑;
03-下建筑;
10-骨架结构;
11-左连接组件,111-左纵向件,111a-左伸出头,112-左横向件,112a-凸起段,113-左填充区域;
12-右连接组件,121-右纵向件,121a-右伸出头,122-右横向件,123-右填充区域;
13-中间连接组件,131-前连接件,132-后连接件;
14-中间填充区域;
15-中空件;
16-螺栓安装盒;
17-螺栓;
20-填充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其中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的许多细节以助于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可能的技术实现,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并非全部实现可能。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部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本申请中“上”、“下”、“前”、“后”、“竖向”、“横向”、“高”、“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多个”指两个及以上。
示例性应用场景
在介绍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之前,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应用场景进行介绍。
建筑外的围护结构,“一”字型短肢砌体结构一般采用砖砌、端部设置构造柱的方式。施工流程为:主体结构施工-拆模清理-测量放线-砌体砌筑-钢筋绑扎-封模-浇筑端部构造柱混凝土-凿除砼浇筑口-拆模-结构表面清理分层抹灰-成型,施工工艺较复杂,湿作业施工,影响构件的质量因素较多,如:砌体质量差、砌筑工艺水平参差不齐难把控、模板制安操作困难、浇筑口凿除费时费工又浪费材料,施工完成后外观质量也较差,此外这类构件又往往临空作业,安全措施难以保证。
示例性技术方案
基于以上考虑,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骨架结构10,如图所示,骨架结构10包括:
左连接组件11,位于骨架结构10的一侧;
右连接组件12,位于骨架结构10的另一侧;以及
中间连接组件13,将所述左连接组件11与所述右连接组件12连接;
其中,所述左连接组件11、所述右连接组件12、所述中间连接组件13围成中间填充区域14,所述中间填充区域14用于充入填充物20;
所述左连接组件11包括:
多个左纵向件111,多个所述左纵向件111分散布置;以及
左横向件112,所述左横向件112将多个所述左纵向件111连接,所述左横向件112的数量为多个且沿纵向方向排列;各所述左纵向件111与各所述左横向件112围成左填充区域113,所述左填充区域113用于充入所述填充物20;
所述右连接组件12包括:
多个右纵向件121,多个所述右纵向件121分散布置;以及
右横向件122,所述右横向件122将多个所述右纵向件121连接,所述右横向件122的数量为多个且沿纵向方向排列;各所述右纵向件121与各所述右横向件122围成右填充区域123,所述右填充区域123用于充入所述填充物20;
所述骨架结构10用于与充入的所述填充物20形成预制墙01,例如填充物20为混凝土。
本申请中,左连接组件11通过左纵向件111、左横向件112形成稳固结构,右连接组件12通过右纵向件121、右横向件122形成稳固结构,左连接组件11、右连接组件12通过中间连接组件13连接为一体,提高了骨架结构10的整体结构强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中空件15。在一些实施例中,中空件15安装于以下至少一个区域内:中间填充区域14内、左填充区域113内、右填充区域123内,填充物20充塞在中空件15的外部。中空件15不但减轻了预制墙01的重量而且能够起到保温作用。随着中空件15在预制墙01内所占面积的增加,保温性能增加。在一些实施例中,中空件15安装于中间填充区域14内,各中空件15的规格可以选择为相同或不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中间填充区域14内、左填充区域113内、右填充区域123内均安装有中空件15。在图示实施例中,左填充区域113内、右填充区域123小于中间填充区域14内,可以设置左填充区域113内、右填充区域123内的中空件15尺寸较小,中间填充区域14内的中空件15尺寸较大。
在图示实施例中,中空件15为圆形。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需要将中空件15设置为其他形状。例如为减少预制墙01前后方向的厚度,可以将中空件15设置为长方形或椭圆形。
本申请中,左连接组件11及右连接组件12自身为稳固结构,左连接组件11及右连接组件12之间可以形成较大的中间填充区域14而不影响骨架结构10整体的结构强度,较大的中间填充区域14为中空件15提供了充足的安装空间。
在图9所示实施例中,所述左纵向件111的上端具有左伸出头111a,所述左伸出头111a用于与上建筑02连接。右纵向件121的上端具有右伸出头121a,同样地,右伸出头121a用于与上建筑02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建筑02上设置有安装孔,左伸出头111a、右伸出头121a伸入安装孔内,再封堵安装孔。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预制墙01的上表面铺设隔离垫,在隔离垫上浇筑混凝土形成上建筑02,左伸出头111a、右伸出头121a直接锚接于上建筑02内。
可选择地,所述左纵向件111的下端、右纵向件121的下端也具有下端伸出头,下端伸出头用于与下建筑03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下建筑03上设置有预埋孔,下端伸出头伸入预埋孔内,再封堵预埋孔,完成下端伸出头与下建筑03的连接。
在图10所示实施例中,螺栓安装盒16位于所述左连接组件11和所述右连接组件12的下部;所述螺栓安装盒16具有朝外的开口,所述螺栓安装盒16底部开设有通孔。还可以在通孔外设置中空圆柱件,一部分螺杆穿过中空圆柱件,中空圆柱件与中间连接组件13连接。螺栓安装盒16的开口方向朝外,方便拧紧螺母。螺栓安装盒16的设置避免了后续注浆时对螺栓17的影响,方便注浆后对螺栓17进行操作。所述螺栓17的螺帽位于所述螺栓安装盒16内,所述螺栓17的螺杆穿过中空圆柱件伸入螺栓安装盒16内。在图中,螺杆的底部弯折,可以增强与下建筑03连接的牢固性。
在图6所示实施例中,所述左横向件112具有两个端头,每个所述端头均形成有凸起段112a,一个所述左纵向件111分别与两个所述端头以及两个所述凸起段112a相抵触,以增加该左纵向件111与左横向件112连接的牢固性。右横向件122的结构类似,不再赘述。
在图7所示实施例中,所述中间连接组件13包括前连接件131与后连接件132,所述前连接件131与靠近所述中间填充区域14的一个所述左纵向件111及一个所述右纵向件121连接,所述后连接件132与靠近所述中间填充区域14的另一个所述左纵向件111及另一个所述右纵向件121连接。前连接件131与后连接件132为中间填充区域14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并且能为中空件15提供一定的限位作用。
在图7及图8所示实施例中,所述前连接件131的端部具有弯折段,所述弯折段分别伸入所述左填充区域113内以及所述右填充区域123内,从而增加前连接件131与左填充区域113内填充物20、右填充区域123内填充物20连接的牢固性,进而增加骨架结构10的结构强度。同样地,所述后连接件132的端部具有弯折段,所起作用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构思,本申请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预制墙01,参考图3-图4、图9-图10,预制墙01包括:
第一方面中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骨架结构10;以及
布置于所述骨架结构10内以及所述骨架结构10外的填充物20;
其中,所述左纵向件111的上端具有左伸出头111a,所述左伸出头111a伸出预制墙01的上表面,所述左伸出头111a用于与上建筑02连接;
其中,所述左连接组件11或/和右连接组件12的下部布置有螺栓安装盒16,所述螺栓安装盒16具有朝外的开口,所述螺栓安装盒16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螺栓安装盒16连接有螺栓17,所述螺栓17的螺帽位于所述螺栓安装盒16内。所述螺栓17的螺杆伸出所述通孔且伸出所述预制墙01的下表面以与下墙体建筑03连接。在具体安装时,螺杆的下端可以预先埋设于下建筑03内,螺杆的上端伸入通孔且伸入螺栓安装盒16内,并与螺栓安装盒16内的螺母连接。预制墙01同样具有第一方面骨架结构10的技术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各实施例及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申请示意性的给出一些组合的实施例来说明可能的组合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骨架结构10,骨架结构10包括位于两侧的左连接组件11、右连接组件12,以及位于中间的中间连接组件13,中间连接组件13将左连接组件11与右连接组件12连接,左连接组件11、右连接组件12、中间连接组件13围成中间填充区域14;左连接组件11包括:多个左纵向件111,多个左纵向件111分散布置;以及左横向件112,左横向件112将多个左纵向件111连接,左横向件112的数量为多个且沿纵向方向排列;各左纵向件111与各左横向件112围成左填充区域113。右连接组件12包括多个右纵向件121,多个右纵向件121分散布置;以及右横向件122,右横向件122将多个右纵向件121连接,右横向件122的数量为多个且沿纵向方向排列;各右纵向件121与各右横向件122围成右填充区域123。骨架结构10用于与充入的填充物20形成预制墙01。
在本实施例中,上建筑02为上结构梁,下建筑03为下结构梁。
圆形的中空件15安装于中间填充区域14内,填充物20充塞在中空件15的外部。中空件15不但减轻了预制墙01的重量而且能够起到保温作用。
左纵向件111的上端具有左伸出头111a、右纵向件121的上端具有右伸出头121a,用于与上建筑02连接。在预制墙01的上表面铺设隔离垫,在隔离垫上浇筑混凝土形成上建筑02,左伸出头111a、右伸出头121a直接锚接于上建筑02内。
螺栓安装盒16位于左连接组件11和右连接组件12的下部;螺栓安装盒16具有朝外的开口,螺栓安装盒16底部开设有通孔,通孔外设置中空圆柱件,一部分螺杆穿过中空圆柱件,中空圆柱件与中间连接组件13连接。螺栓17的螺帽位于螺栓安装盒16内,螺栓17的螺杆伸入通孔,并穿过中空圆柱件。一个左纵向件111分别与两个端头以及两个凸起段112a相抵触,以增加该左纵向件111与左横向件112连接的牢固性。中间连接组件13包括前连接件131与后连接件132,前连接件131与靠近中间填充区域14的一个左纵向件111及一个右纵向件121连接,后连接件132与靠近中间填充区域14的另一个左纵向件111及另一个右纵向件121连接。前连接件131的端部具有弯折段,弯折段分别伸入左填充区域113内以及右填充区域123内,从而增加前连接件131与左填充区域113内填充物20、右填充区域123内填充物20连接的牢固性,进而增加骨架结构10的结构强度。
本实施例具有如下效果:
本申请中,左连接组件11通过左纵向件111、左横向件112形成稳固结构,右连接组件12通过右纵向件121、右横向件122形成稳固结构,左连接组件11、右连接组件12通过中间连接组件13连接为一体,提高了骨架结构10的整体结构强度。
本申请中,左连接组件11及右连接组件12自身为稳固结构,左连接组件11及右连接组件12之间可以形成较大的中间填充区域14而不影响骨架结构10整体的结构强度,较大的中间填充区域14为中空件15提供了充足的安装空间。
本申请中,中空件15不但减轻了预制墙01的重量而且能够起到保温作用。
本申请中,螺栓安装盒16的开口方向朝外,方便拧紧螺母。螺栓安装盒16的设置避免了后续注浆时对螺栓17的影响,方便注浆后对螺栓17进行操作。螺杆的底部弯折,可以增强与下建筑03连接的牢固性。
本申请中,前连接件131的端部具有弯折段,弯折段分别伸入左填充区域113内以及右填充区域123内,从而增加前连接件131与左填充区域113内填充物20、右填充区域123内填充物20连接的牢固性,进而增加骨架结构10的结构强度。
实施例2:
一种代替砖砌结构非承重的预制墙01,预制墙01为预制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左右两侧的左连接组件11、右连接组件12可以如图中均采用4根竖向钢筋及一个横向钢筋框制成,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竖向钢筋来改变左连接组件11、右连接组件12的形状和强度。骨架结构10整体呈钢筋骨架笼的形状。
左连接组件11、右连接组件12之间采用为水平筋(中间连接组件13)拉结,中间埋设两端封闭的中空件15,以起到保温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中空件15为空心管,例如可以为PVC材质或其他材质。空心管并排布置,图中空心管的数量为五个,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为其他数量。空心管与预制墙01的外表面之间的外侧保持层存在一定的厚度,以提高预制墙01的结构强度以及保温效果,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外侧保持层厚度例如可以为50mm。
纵向钢筋向上的外露部分为左伸出头111a、右伸出头121a,外露长度例如可以为300mm,与上方的上建筑02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上建筑02为上结构梁,下建筑03为下结构梁。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例如上建筑02为现浇筑结构,上建筑02与左伸出头111a、右伸出头121a可靠锚接;在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上建筑02预设有安装孔,预制墙01通过左伸出头111a、右伸出头121a与上建筑02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纵向钢筋向下伸出预制墙01的下表面,与下建筑03进行浆锚搭接。在图示实施例中,骨架结构10底部四角连接有四个螺栓17,螺杆的底部弯折,螺杆相对于预制墙01的下表面外露例如300mm,以增强预制墙01与下建筑03连接的牢固性。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中不冲突的技术效果不再赘述,本实施例还具有如下效果:
预制墙01采用工厂流水线生产而非现场浇筑,有助于保证质量、节省人工。
预制墙01吊装操作简便,安装速度快与周围建筑连接方便、连接可靠。
中空件15既能节省混凝土用量,也能减轻自重,起到一定的保温隔热的效果。
示意性安装方法
在下建筑03位置设置预埋孔;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埋设4根波纹管。
浇筑混凝土形成下建筑03。
预埋孔内灌浆,螺栓17或纵向钢筋的下端坐设到预埋孔内。
螺栓17顶部穿过螺栓安装盒16、拧紧螺帽、封堵螺栓安装盒16在预制墙01表面的开口。
如图2所示,设置斜撑,调节预制墙01的水平垂直度。
预制墙01的上表面铺设隔离垫,以与形成的上建筑02断开。
浇筑混凝土形成上建筑02。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正文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均为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并未进行详细说明。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并非对本申请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他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也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骨架结构(10),其特征在于,包括:
左连接组件(11),位于骨架结构(10)的一侧;
右连接组件(12),位于骨架结构(10)的另一侧;以及
中间连接组件(13),将所述左连接组件(11)与所述右连接组件(12)连接;
其中,所述左连接组件(11)、所述右连接组件(12)、所述中间连接组件(13)围成中间填充区域(14),所述中间填充区域(14)用于充入填充物(20);
所述左连接组件(11)包括:
多个左纵向件(111),多个所述左纵向件(111)分散布置;以及
左横向件(112),所述左横向件(112)将多个所述左纵向件(111)连接,所述左横向件(112)的数量为多个且沿纵向方向排列;各所述左纵向件(111)与各所述左横向件(112)围成左填充区域(113),所述左填充区域(113)用于充入所述填充物(20);
所述右连接组件(12)包括:
多个右纵向件(121),多个所述右纵向件(121)分散布置;以及
右横向件(122),所述右横向件(122)将多个所述右纵向件(121)连接,所述右横向件(122)的数量为多个且沿纵向方向排列;各所述右纵向件(121)与各所述右横向件(122)围成右填充区域(123),所述右填充区域(123)用于充入所述填充物(20);
所述骨架结构(10)用于与充入的所述填充物(20)形成预制墙(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架结构(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中空件(15),安装于以下至少一个区域内:
所述中间填充区域(14)内;
所述左填充区域(113)内;
所述右填充区域(123)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架结构(10),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纵向件(111)的上端具有左伸出头(111a),所述左伸出头(111a)用于与上建筑(0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架结构(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螺栓安装盒(16),位于所述左连接组件(11)或/和所述右连接组件(12)的下部;所述螺栓安装盒(16)具有朝外的开口,所述螺栓安装盒(16)底部开设有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骨架结构(10),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栓安装盒(16)连接有螺栓(17),所述螺栓(17)的螺帽位于所述螺栓安装盒(16)内,所述螺栓(17)的螺杆伸出所述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骨架结构(10),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杆的底部弯折,以增强与下建筑(03)连接的牢固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架结构(10),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横向件(112)具有两个端头,每个所述端头均形成有凸起段(112a),一个所述左纵向件(111)分别与两个所述端头以及两个所述凸起段(112a)相抵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架结构(10),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连接组件(13)包括前连接件(131)与后连接件(132),所述前连接件(131)与靠近所述中间填充区域(14)的一个所述左纵向件(111)及一个所述右纵向件(121)连接,所述后连接件(132)与靠近所述中间填充区域(14)的另一个所述左纵向件(111)及另一个所述右纵向件(12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骨架结构(10),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连接件(131)的端部具有弯折段,所述弯折段分别伸入所述左填充区域(113)内以及所述右填充区域(123)内。
10.一种预制墙(01),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骨架结构(10);以及
布置于所述骨架结构(10)内以及所述骨架结构(10)外的填充物(20);
其中,所述左纵向件(111)的上端具有左伸出头(111a),所述左伸出头(111a)伸出预制墙(01)的上表面,所述左伸出头(111a)用于与上建筑(02)连接;
其中,所述左连接组件(11)或/和右连接组件(12)的下部布置有螺栓安装盒(16),所述螺栓安装盒(16)具有朝外的开口,所述螺栓安装盒(16)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螺栓安装盒(16)连接有螺栓(17),所述螺栓(17)的螺帽位于所述螺栓安装盒(16)内,所述螺栓(17)的螺杆伸出所述通孔且伸出所述预制墙(01)的下表面以与下建筑(03)连接。
CN202321179602.9U 2023-05-16 2023-05-16 骨架结构以及预制墙 Active CN2197536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79602.9U CN219753696U (zh) 2023-05-16 2023-05-16 骨架结构以及预制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79602.9U CN219753696U (zh) 2023-05-16 2023-05-16 骨架结构以及预制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53696U true CN219753696U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86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79602.9U Active CN219753696U (zh) 2023-05-16 2023-05-16 骨架结构以及预制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536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70778A1 (en) Prefabricated frame
KR101903628B1 (ko) 내진 성능이 강화된 더블 pc벽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pc벽체 구조물의 시공방법
CN113529956A (zh) 一种剪力墙盒式装配式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KR101263370B1 (ko) 거더연결재가 형성된 프리캐스트블록 및 이를 이용한 교량시공방법
KR101765334B1 (ko) 이음 부분이 숨겨진 커플 리브형 프리캐스트 콘크리트 슬래브의 시공방법 및, 이러한 시공방법에 이용되는 프리캐스트 콘크리트 슬래브
KR101277752B1 (ko) 건물 보-기둥 골조 내부구간에 외벽 프리캐스트 콘크리트 패널을 끼움형으로 설치하는 리모델링 시공방법 및 그 프리캐스트 콘크리트 패널
CN210002551U (zh) 一种装配式房屋框架结构
US7124545B1 (en) Tilt-up panel and method
CN219753696U (zh) 骨架结构以及预制墙
CN214833491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
CN1329589C (zh) 地下梁结构框架和使用该结构框架的地下梁构造方法
KR101036177B1 (ko) 피알씨 복합화 공법을 이용한 건축 구조물의 시공방법
CN210316179U (zh) 一种装配式砌块及装配式砌块锁锚墙体建筑体系
KR102493976B1 (ko) 내진보강용 pc 보강블록 조립체 및 이의 시공 방법
CN216076471U (zh) 一种加固填充墙体结构
KR20100113940A (ko) 조립식 라멘 구조물 시공방법
CN214884632U (zh) 一种装配式型钢复合墙
JP2017014713A (ja) 既存コンクリート構造物補強構造
CN110725441B (zh) 装配式建筑大型木丝水泥墙板与建筑框架结构的钢砼铸接结构
CN210459515U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
KR100626326B1 (ko) 콘크리트 구조물
CN107795038B (zh) 一种预制构件及连接结构、安装方法
CN220768145U (zh) 一种预制地基梁及预制基础
CN219471275U (zh) 一种高大预制外墙板安装结构
CN220521751U (zh) 一种曲变截面混凝土双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