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26972U - 一种注塑模具新型分型面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塑模具新型分型面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726972U CN219726972U CN202320800975.7U CN202320800975U CN219726972U CN 219726972 U CN219726972 U CN 219726972U CN 202320800975 U CN202320800975 U CN 202320800975U CN 219726972 U CN219726972 U CN 21972697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acing
- groove
- mould
- operation panel
- wel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新型分型面结构,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顶部焊接有支撑架,所述操作台底部设有抬升装置,所述操作台底部焊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部设有电动推杆,所述操作台底部贯穿开设有第二限位孔,所述操作台顶部焊接有限位模具,所述限位模具底部贯穿开设有第三限位孔,所述电动推杆贯穿第二限位孔和第三限位孔,所述电动推杆顶部焊接有放置板,该一种注塑模具新型分型面结构,在注塑模具后对模具进行按压成型,通过电动推杆将模具内部的放置板抬升,从而将放置板上的成型模具带起,避免了用力拿取造成刚刚塑性成功的模具受到损坏的现象,从而操作起来更加的方便,且塑模速度更快,使用效果更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注塑模具新型分型面结构。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模具的结构虽然由于塑料品种和性能、塑料制品的形状和结构以及注射机的类型等不同而可能千变万化,但是基本结构是一致的,模具主要由浇注系统、调温系统、成型零件和结构零件组成,其中浇注系统和成型零件是与塑料直接接触部分,并随塑料和制品而变化,是塑模中最复杂,变化最大,要求加工光洁度和精度最高的部分。
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号为CN208773981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新型分型面结构,当需要进行工作时,通过下压板和上压板的配合,通过该装置可以在注射后方便进行取出材料,避免不方便取出,影响整体工作效率,但依然存在的问题是,目前常有的注塑模具新型分型面结构单一,在注塑模具后对模具进行按压成型,但是固定的模具一般比较深,不方便对成型之后的模具进行用力拿取,容易造成刚刚塑性成功的模具受到损坏,从而操作起来更加的困难,且塑模速度更慢,使用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新型分型面结构,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新型分型面结构,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顶部焊接有支撑架,所述操作台底部设有抬升装置,所述抬升装置包括固定架、电动推杆、第二限位孔、第三限位孔和放置板,所述操作台底部焊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部设有电动推杆,所述操作台底部贯穿开设有第二限位孔,所述操作台顶部焊接有限位模具,所述限位模具底部贯穿开设有第三限位孔,所述电动推杆贯穿第二限位孔和第三限位孔,所述电动推杆顶部焊接有放置板。
优选的,所述操作台顶部焊接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模具、第一限位槽、放置槽、第二限位槽、第一限位孔、第一输送管和控制阀,所述限位模具顶部分别开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限位模具顶部对称开设有放置槽,所述第一限位槽一侧开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内部焊接有第一输送管,所述第一输送管外壁活动安装有控制阀,所述第二限位槽内部滑动安装有放置板。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顶部设有冲压装置,所述冲压装置包括液压缸、冲压模具和限位板,所述支撑架顶部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底部焊接有冲压模具,所述冲压模具底部对称焊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滑动安装在放置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一侧设有注塑装置,所述注塑装置包括安装板、储液桶、第二输送管、注塑头、限位块和卡槽,所述支撑架外壁一侧焊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部设有储液桶。
优选的,所述储液桶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二输送管,所述第二输送管一侧螺纹连接有注塑头,所述支撑架外壁焊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一侧贯穿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输送管活动伸入卡槽内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新型分型面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一种注塑模具新型分型面结构,通过抬升装置的设置,增加了目前常有的注塑模具新型分型面结构,使其功能上更加完善,在注塑模具后对模具进行按压成型,通过电动推杆将模具内部的放置板抬升起来,从而将放置板上的成型模具带起,避免了用力拿取造成刚刚塑性成功的模具受到损坏的现象,从而操作起来更加的方便,且塑模速度更快,使用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抬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注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操作台;2、支撑架;3、限位装置;31、限位模具;32、第一限位槽;33、放置槽;34、第二限位槽;35、第一限位孔;36、第一输送管;37、控制阀;4、抬升装置;41、固定架;42、电动推杆;43、第二限位孔;44、第三限位孔;45、放置板;5、冲压装置;51、液压缸;52、冲压模具;53、限位板;6、注塑装置;61、安装板;62、储液桶;63、第二输送管;64、注塑头;65、限位块;66、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模具新型分型面结构,包括操作台1,所述操作台1顶部焊接有支撑架2,所述操作台1底部设有抬升装置4,所述抬升装置4包括固定架41、电动推杆42、第二限位孔43、第三限位孔44和放置板45,所述操作台1底部焊接有固定架41,所述固定架41内部设有电动推杆42,所述操作台1底部贯穿开设有第二限位孔43,所述操作台1顶部焊接有限位模具31,所述限位模具31底部贯穿开设有第三限位孔44,所述电动推杆42贯穿第二限位孔43和第三限位孔44,所述电动推杆42顶部焊接有放置板45。
通过电动推杆42推动顶部的放置板45在限位模具的第二限位槽34内部向上滑动,将放置板45上的成型模具带起,避免了用力拿取造成刚刚塑性成功的模具受到损坏的现象,从而操作起来更加的方便,且塑模速度更快,使用效果更佳。
所述操作台1顶部焊接有限位装置3,所述限位装置3包括限位模具31、第一限位槽32、放置槽33、第二限位槽34、第一限位孔35、第一输送管36和控制阀37,所述限位模具31顶部分别开设有第一限位槽32和第二限位槽34,所述限位模具31顶部对称开设有放置槽33,所述第一限位槽32一侧开设有第一限位孔35,所述第一限位孔35内部焊接有第一输送管36,所述第一输送管36外壁活动安装有控制阀37,所述第二限位槽34内部滑动安装有放置板45。
通过第一限位槽32、第一限位孔35、第一输送管36和控制阀37的组合设置,有效地将挤压出来的溶液收集到第一限位槽32内部,再通过第一输送管36输送出去,避免溶液的堆积影响模具的形成,以及通过第二限位槽34的开设,方便将溶液注塑进去,更好的形成模具。
所述支撑架2顶部设有冲压装置5,所述冲压装置5包括液压缸51、冲压模具52和限位板53,所述支撑架2顶部设有液压缸51,所述液压缸51底部焊接有冲压模具52,所述冲压模具52底部对称焊接有限位板53,所述限位板53滑动安装在放置槽33内部。
通过液压缸51推动冲压模具52向下移动,冲压模具52贴合限位模具31的第二限位槽34上,从而实现模具的冲压成型,以及通过限位板53插入放置槽33内部,使其冲压模具53可以有效地与限位模具31贴合。
所述支撑架2一侧设有注塑装置6,所述注塑装置6包括安装板61、储液桶62、第二输送管63、注塑头64、限位块65和卡槽66,所述支撑架2外壁一侧焊接有安装板61,所述安装板61顶部设有储液桶62,所述储液桶62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二输送管63,所述第二输送管63一侧螺纹连接有注塑头64,所述支撑架2外壁焊接有限位块65,所述限位块65一侧贯穿开设有卡槽66,所述第二输送管63活动伸入卡槽66内部。
通过限位块65和卡槽66的设置,方便将注塑头64限位在支撑架2的外壁,避免对其造成损坏。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通过第二输送管63将储液桶62内部的液体通过第二输送管63输送至注塑头64内部,再输送至第二放置槽34内部,其次通过液压缸51推动冲压模具52向下移动,冲压模具52贴合限位模具31的第二限位槽34上,从而实现模具的冲压成型,以及通过限位板53插入放置槽33内部,使其冲压模具53可以有效地与限位模具31贴合,接着通过第一限位槽32、第一限位孔35、第一输送管36和控制阀37的组合设置,有效地将挤压出来的溶液收集到第一限位槽32内部,然后再通过第一输送管36输送出去,避免溶液的堆积影响模具的形成,以及通过第二限位槽34的开设,方便将溶液注塑进去,更好的形成模具,最后通过电动推杆42推动顶部的放置板45在限位模具的第二限位槽34内部向上滑动,将放置板45上的成型模具带起,避免了用力拿取造成刚刚塑性成功的模具受到损坏的现象,从而操作起来更加的方便,且塑模速度更快,使用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的1、操作台;2、支撑架;3、限位装置;31、限位模具;32、第一限位槽;33、放置槽;34、第二限位槽;35、第一限位孔;36、第一输送管;37、控制阀;4、抬升装置;41、固定架;42、电动推杆;43、第二限位孔;44、第三限位孔;45、放置板;5、冲压装置;51、液压缸;52、冲压模具;53、限位板;6、注塑装置;61、安装板;62、储液桶;63、第二输送管;64、注塑头;65、限位块;66、卡槽,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注塑模具新型分型面结构,包括操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顶部焊接有支撑架(2),所述操作台(1)底部设有抬升装置(4),所述抬升装置(4)包括固定架(41)、电动推杆(42)、第二限位孔(43)、第三限位孔(44)和放置板(45),所述操作台(1)底部焊接有固定架(41),所述固定架(41)内部设有电动推杆(42),所述操作台(1)底部贯穿开设有第二限位孔(43),所述操作台(1)顶部焊接有限位模具(31),所述限位模具(31)底部贯穿开设有第三限位孔(44),所述电动推杆(42)贯穿第二限位孔(43)和第三限位孔(44),所述电动推杆(42)顶部焊接有放置板(45);所述操作台(1)顶部焊接有限位装置(3),所述限位装置(3)包括限位模具(31)、第一限位槽(32)、放置槽(33)、第二限位槽(34)、第一限位孔(35)、第一输送管(36)和控制阀(37),所述限位模具(31)顶部分别开设有第一限位槽(32)和第二限位槽(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新型分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模具(31)顶部对称开设有放置槽(33),所述第一限位槽(32)一侧开设有第一限位孔(35),所述第一限位孔(35)内部焊接有第一输送管(36),所述第一输送管(36)外壁活动安装有控制阀(37),所述第二限位槽(34)内部滑动安装有放置板(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新型分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顶部设有冲压装置(5),所述冲压装置(5)包括液压缸(51)、冲压模具(52)和限位板(53),所述支撑架(2)顶部设有液压缸(51),所述液压缸(51)底部焊接有冲压模具(52),所述冲压模具(52)底部对称焊接有限位板(53),所述限位板(53)滑动安装在放置槽(33)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新型分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一侧设有注塑装置(6),所述注塑装置(6)包括安装板(61)、储液桶(62)、第二输送管(63)、注塑头(64)、限位块(65)和卡槽(66),所述支撑架(2)外壁一侧焊接有安装板(61),所述安装板(61)顶部设有储液桶(6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新型分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桶(62)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二输送管(63),所述第二输送管(63)一侧螺纹连接有注塑头(64),所述支撑架(2)外壁焊接有限位块(65),所述限位块(65)一侧贯穿开设有卡槽(66),所述第二输送管(63)活动伸入卡槽(66)内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800975.7U CN219726972U (zh) | 2023-04-12 | 2023-04-12 | 一种注塑模具新型分型面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800975.7U CN219726972U (zh) | 2023-04-12 | 2023-04-12 | 一种注塑模具新型分型面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726972U true CN219726972U (zh) | 2023-09-22 |
Family
ID=88060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800975.7U Active CN219726972U (zh) | 2023-04-12 | 2023-04-12 | 一种注塑模具新型分型面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726972U (zh) |
-
2023
- 2023-04-12 CN CN202320800975.7U patent/CN21972697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591158U (zh) | 一种抽芯距可调的内抽芯注塑模具 | |
CN219726972U (zh) | 一种注塑模具新型分型面结构 | |
CN208197421U (zh) | 一种快拆式注塑模具 | |
CN214239377U (zh) | 一种方便工件取出的车灯塑料件加工用注塑模具 | |
CN210308757U (zh) | 一种连接器的锁式护套上盖精密模具 | |
CN210257087U (zh) | 一种便于脱料的注塑模具 | |
CN211440939U (zh) | 一种新型快速成型注塑模具 | |
CN112757562A (zh) | 一种方便模具安装的注塑模具 | |
CN214448012U (zh) | 一种注塑模具定位装置 | |
CN212795663U (zh) | 一种可快速拆卸的汽车配件注塑模具 | |
CN219486464U (zh) | 一种可降解材料专用注塑机 | |
CN218906139U (zh) | 一种具有冲压出模结构的注塑模具 | |
CN217573943U (zh) | 一种便于快速脱料的注塑模具 | |
CN219044096U (zh) | 一种后盖开关盖板加工用注塑模具 | |
CN217944118U (zh) | 一种便于脱模的外壳注塑模具 | |
CN214820471U (zh) | 一种树脂定型用注塑模具 | |
CN210910962U (zh) | 一种方便出模的注塑模具 | |
CN215746364U (zh) | 一种便于脱模的汽车零配件制造用浇筑模具 | |
CN219543879U (zh) | 一种显示器中框注塑模具 | |
CN215791507U (zh) | 一种注塑模具用延长顶出行程装置 | |
CN215472540U (zh) | 一种拉丝轮成型机 | |
CN217729510U (zh) | 一种具有快速冷却功能的注塑模具 | |
CN214926216U (zh) | 一种塑胶模具用具有辅助定位结构的快速成型装置 | |
CN210046981U (zh) | 一种打印机的盖体塑件注塑模具的辅助脱模装置 | |
CN212242310U (zh) | 一种铁路垫板的新型加工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