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69981U - 辅助抬升装置及抬升设备 - Google Patents

辅助抬升装置及抬升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69981U
CN219669981U CN202321300192.9U CN202321300192U CN219669981U CN 219669981 U CN219669981 U CN 219669981U CN 202321300192 U CN202321300192 U CN 202321300192U CN 219669981 U CN219669981 U CN 2196699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plug
rod
base
lif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0019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吉盛
赵银辉
王红军
李明
张启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Zhongche New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Lan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Lan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Lan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0019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699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699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699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辅助抬升装置及抬升设备,该辅助抬升装置包括安装底座、支撑机构和安装机构。安装底座包括底座主体和可供叉车插入的插接机构,插接机构设置为允许安装底座可拆卸连接叉车,底座主体连接于插接机构。安装机构的一端设置于底座主体,安装机构的另一端用于可拆卸连接待提升件。支撑机构设置于底座主体,且支撑机构背离底座主体的一端连接安装机构,以使安装机构上用于可拆卸连接待提升件的一端相对高于安装机构设置于底座主体上的一端。本申请提供的辅助抬升装置能够增加待提升件的提升高度,便于风电塔筒的装配,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辅助抬升装置及抬升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抬升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辅助抬升装置及抬升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风力发电产业的迅猛发展,海上风电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海上风电塔筒为海上风电的主要发电设备。
在风电塔筒的装配过程中,由于构成海上风电塔筒的相关部件的体积和重量均较大,不利于工作人员对相关部件进行的移动和组装,从而导致风电塔筒的装配较为困难。相关技术中,通过配合使用叉车将风电塔筒上将要被提升的待提升件提升至离地面一定高度后,然后再进行安装,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部件进行移动。
然而,相关技术中的待提升件被抬升的高度较低,不利于风电塔筒的装配,影响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辅助抬升装置及抬升设备,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待提升件被抬升的高度较低,不利于风电塔筒的装配,影响工作效率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辅助抬升装置,包括安装底座、支撑机构和安装机构;
安装底座包括底座主体和可供叉车插入的插接机构,插接机构设置为允许安装底座可拆卸连接叉车,底座主体连接于插接机构;
安装机构的一端设置于底座主体,安装机构的另一端用于可拆卸连接待提升件;
支撑机构设置于底座主体,且支撑机构背离底座主体的一端连接安装机构,以使安装机构上用于可拆卸连接待提升件的一端相对高于安装机构设置于底座主体上的一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申请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安装机构包括安装杆和连接组件,安装杆设置于底座主体,安装杆相对于底座主体倾斜向上延伸;
连接组件活动连接于安装杆背离底座主体的一端,连接组件用于可拆卸连接待提升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安装杆为直杆,安装杆与底座主体所在平面的夹角大于等于0度且小于90度;
安装杆上用于连接连接组件的一端的正投影落于安装底座外。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组件包括连接环、连接杆和连接绳;
安装杆背离底座主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部,连接杆被配置为能够使连接环与连接部活动连接;
连接绳的一端连接连接环,连接绳的另一端用于可拆卸连接待提升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环为金属环;连接绳具有两根,连接绳为钢丝绳。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支撑机构为支撑杆,支撑杆设置于底座主体,且支撑杆背离底座主体的一端连接于安装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插接机构包括第一插接管和第二插接管;
第一插接管与第二插接管平行且间隔设置,底座主体位于第一插接管和第二插接管之间,且第一插接管与第二插接管通过底座主体连接;
叉车通过插入第一插接管和第二插接管,以抬升底座主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底座主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
第一横杆的一端连接第一插接管,第一横杆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插接管,第二横杆的一端连接第一插接管,第二横杆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插接管;
支撑机构设置于第一横杆上,安装机构设置于第二横杆上;第一横杆与第二横杆相互平行且共面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安装杆转动连接于底座主体,以调节安装杆与底座主体之间的夹角;
支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底座主体,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安装杆可拆卸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抬升设备,包括叉车,以及上述的辅助抬升装置;
叉车具有叉车臂,叉车臂与辅助抬升装置的插接机构可拆卸连接,以使叉车与辅助抬升装置可拆卸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辅助抬升装置及抬升设备,该辅助抬升装置包括安装底座、支撑机构和安装机构。安装底座包括相互连接的底座主体和可供叉车插入的插接机构,通过设置插接机构使安装底座可拆卸连接叉车。安装机构的一端设置于底座主体,安装机构的另一端用于可拆卸连接待提升件,通过设置于底座主体的支撑机构支撑安装机构,并使安装机构上用于可拆卸连接待提升件的一端相对高于安装机构设置于底座主体上的一端,从而能够增加待提升工件的提升高度,便于风电塔筒的装配,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辅助抬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辅助抬升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图1中的辅助抬升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图1中的辅助抬升装置的右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安装底座;
110-底座主体;120-插接机构;
111-第一横杆;112-第二横杆;121-第一插接管;
122-第二插接管;1211-第一插接口;1221-第二插接口;
200-支撑机构;
300-安装机构;
310-安装杆;320-连接组件;
311-连接部;321-连接环;322-连接杆;323-连接绳。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背景技术所述,相关技术中,通过配合使用叉车将风电塔筒上将要被提升的待提升工件提升至离地面一定高度后,然后再进行安装,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部件进行移动。
然而,相关技术中的待提升件被抬升的高度较低,不利于风电塔筒的装配,影响工作效率。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海上风电塔筒直径较大,往往在6米以上,内部附件结构也较为复杂,附件长度、体积和重量也较大,尤其是平台梁平台板等大体积附件安装时,需要使用叉车将附件抬升至脱离地面,从而便于操作人员对附近进行移动和组装。但是,虽然使用叉车能够将附件抬升至一定高度,但是叉车的太升高有限,不能达到较好的附件装配高度。例如叉车的抬升高度上限是2米,但是某些附件的装配高度需要达到2.5米,则只用叉车抬升发达到附件的装配需求,从而不利于风电塔筒的装配,影响风电塔筒的装配效率。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辅助抬升装置及抬升设备,该辅助抬升装置包括安装底座、支撑机构和安装机构。安装底座包括相互连接的底座主体和可供叉车插入的插接机构,通过设置插接机构使安装底座可拆卸连接叉车。安装机构的一端设置于底座主体,安装机构的另一端用于可拆卸连接待提升件,通过设置于底座主体的支撑机构支撑安装机构,并使安装机构上用于可拆卸连接待提升件的一端相对高于安装机构设置于底座主体上的一端,从而能够增加待提升工件的提升高度,便于风电塔筒的装配。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辅助抬升装置,可以包括安装底座100、支撑机构200和安装机构300。安装底座100可以用于安装支撑机构200和安装机构300,并且安装底座100还用于与叉车可拆卸连接。
参考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底座100可以包括底座主体110和可供叉车插入的插接机构120,插接机构120设置为允许安装底座100可拆卸连接叉车,底座主体110连接于插接机构120。在具体实现时,叉车具有用于叉车臂,叉车能够控制叉车臂上升和下降。若使用辅助抬升装置抬升待提升件,则需要将叉车臂按照图1中箭头的方向与抬升装置的插接机构120进行连接,之后通过叉车将辅助抬升装置抬升至目标高度。底座主体110可以与插接机构120连接,且底座主体110还用于与安装机构300和支撑机构200进行连接。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底座主体110与插接机构120均可以通过金属材料制备得到,底座主体110与插接机构120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底座主体110与插接机构120还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通过将底座主体110与插接机构120进行连接。
参考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机构300的一端设置于底座主体110,安装机构300的另一端用于可拆卸连接待提升件。安装机构300也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备得到,安装机构300与底座主体110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以提高安装机构300与底座主体110的连接稳定性,避免因安装机构300连接的待提升件过重而导致安装机构300与底座主体110脱离,提高了辅助抬升装置的使用安全性。安装机构300与底座主体110之间的连接方式还可以为可拆卸连接,例如,安装机构300与底座主体110能够通过螺栓、螺钉等连接件进行可拆卸连接。
参考图1,在具体实现时,支撑机构200设置于底座主体110,且支撑机构200背离底座主体110的一端连接安装机构300,以使安装机构300上用于可拆卸连接待提升件的一端相对高于安装机构300设置于底座主体110上的一端,从而能够通过使用辅助抬升装置增加待提升件的提升高度。通过设置支撑机构200,还可以提高安装机构300的安装稳定性,降低安装机构300在抬升待提升件时的失效几率。可以理解的是,支撑机构200与底座主体110可以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支撑机构200与安装机构300也可以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例如,支撑机构200与底座主体110通过螺栓进行可拆卸连接,支撑机构200与安装机构300也可以通过螺栓进行可拆卸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辅助抬升装置及抬升设备,该辅助抬升装置包括安装底座100、支撑机构200和安装机构300。安装底座100包括相互连接的底座主体110和可供叉车插入的插接机构120,通过设置插接机构120使安装底座100可拆卸连接叉车。安装机构300的一端设置于底座主体110,安装机构300的另一端用于可拆卸连接待提升件,通过设置于底座主体110的支撑机构200支撑安装机构300,并使安装机构300上用于可拆卸连接待提升件的一端相对高于安装机构300设置于底座主体110上的一端,从而能够增加待提升工件的提升高度,便于风电塔筒的装配。
参考图1,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安装机构300可以包括安装杆310和连接组件320,安装杆310设置于底座主体110,安装杆310相对于底座主体110倾斜向上延伸。安装杆310长度延伸方向上的一端为连接端,该连接端用于连接底座主体110,安装杆310长度延伸方向上的另一端为安装端,该安装端用于与连接组件320连接。连接组件320活动连接于安装杆310背离底座主体110的一端,连接组件320用于可拆卸连接待提升件。
参考图1至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杆310在其长度方向上倾斜向上延伸,叉车与插接机构120上远离连接组件320的一侧可拆卸连接,从而能够避免叉车影响连接组件320与待提升件的连接,提高了辅助抬升装置的实用性。
参考图1,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安装杆310为直杆,安装杆310与底座主体110所在平面的夹角大于等于0度且小于90度。直杆在长度延伸方向上的一端连接于底座主体110,直杆在长度延伸方向上的另一端与连接组件320连接。直杆相对于底座主体110倾斜,且直杆与底座主体110所在的平面具有夹角,该夹角越大,直杆上用于与连接组件320连接的一端与底座主体110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越大,从而能够增加辅助抬升装置对待提升件的抬升高度。
参考图3,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杆310上用于连接连接组件320的一端的正投影落于安装底座100外。以图3中的辅助抬升装置的相对位置为依据,安装杆310上用于与连接组件320连接的左端延伸至安装底座100外。通过将安装杆310上用于与连接组件320连接的一端的正投影落于安装底座100外,能够使连接组件320在连接待提升件后,降低待提升件与安装底座100发生碰撞的几率,且降低待提升件的损坏几率。
参考图1和图4,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连接组件320可以包括连接环321、连接杆322和连接绳323。安装杆310背离底座主体110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部311,连接杆322被配置为能够使连接环321与连接部311活动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杆322依次穿过连接环321和安装机构300上的连接部311,以将连接环321和连接部311活动连接。可以理解的是,连接环321可以是不完全封闭的环形结构,连接环321的未封闭处具有开口,连接部311设置于开口处,且该开口处两侧的连接环321上具有连接结构,连接杆322依次穿过连接结构和连接部311,以使连接环321活动连接于连接部311。连接绳323的一端连接连接环321,连接绳323的另一端用于可拆卸连接待提升件。
继续参考图1和图4,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连接环321为金属环,连接环321采用金属材料制备得到,能够提高连接环321的强度,降低连接环321在提升待提升件时发生断裂的几率,能够提高辅助抬升装置的使用稳定性。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连接环321的形状可以为“Ω”型的金属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绳323具有两根,通过同时使用两根连接绳323连接待提升件,能够提高连接绳323与待提升件的连接平衡性以及连接稳定性。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更多根连接绳323,例如3根、4根、5根甚至更多根。可以理解的是,连接绳323可以为钢丝绳,通过将连接绳323设置为钢丝绳,钢丝绳是先由多层钢丝捻成股,再以绳芯为中心,由一定数量股捻绕成螺旋状的绳,能够提高连接绳323的拉伸强度和强韧性,从降低连接绳323在抬升待提升件时的断裂几率,进而提高连接绳323的使用寿命。
参考图1和图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支撑机构200为支撑杆,支撑杆设置于底座主体110,且支撑杆背离底座主体110的一端连接于安装杆310。支撑杆设置于底座主体110上靠近连接组件320的一侧,且支撑杆上背离底座主体110的一端用于与安装杆310在长度方向上靠近中部的位置连接。通过将支撑机构200设置为支撑杆,能够在保证对安装杆310具有足够的支撑性的基础上,降低支撑机构200的制备成本,从而能够降低辅助抬升装置的制备成本。
参考图1、图3和图4,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插接机构120可以包括第一插接管121和第二插接管122,若需要使用辅助对待提升件进行提升,则叉车上的叉车臂可以按照图1中的箭头方向插入第一插接管121和第二插接管122,叉车控制叉车臂向上提升,以实现安装底座100的抬升,从而能够将辅助抬升装置和待提升件同时提升。
参考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插接管121与第二插接管122平行且间隔设置,底座主体110位于第一插接管121和第二插接管122之间,且第一插接管121与第二插接管122通过底座主体110连接。
参考图4,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插接管121和第二插接管122均可以为金属材料制成的金属管,在底座主体110也采用金属材料制备时,底座主体110分别与第一插接管121和第二插接管122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第一插接管121背离连接组件320的一端具有第一插接口1211,第二插接管122上背离连接组件320的一端具有第二插接口1221。叉车的两个叉车臂分别通过第一插接口1211和第二插接口1221插入第一插接管121和第二插接管122内。
参考图1和图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底座主体110可以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横杆111和第二横杆112。第一横杆111、第二横杆112、第一插接件以及第二插接件可以共同处于同一平面内。通过将底座主体110设置为第一横杆111和第二横杆112,能够减少底座主体110的使用材料,从而能够降低辅助抬升装置的制备成本。
参考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横杆111的一端连接第一插接管121,第一横杆11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插接管122,第二横杆112的一端连接第一插接管121,第二横杆11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插接管122。第一横杆111和第二横杆112均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备得到,若第一插接管121和第二插接管122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则第一横杆111可以与第一插接管121和第二插接管122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同理,第二横杆112与第一插接管121和第二插接管122也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横杆111、第二横杆112、第一插接管121以及第二插接管122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撑机构200设置于第一横杆111上,安装机构300设置于第二横杆112上,第一横杆111与第二横杆112相互平行且共面设置。
参考图1至图4,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安装杆310转动连接于底座主体110,以调节安装杆310与底座主体110之间的夹角。支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底座主体110,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安装杆310可拆卸连接。通过将安装杆310设置为能够相对于底座主体110进行转动的连接方式,能够调节安装杆310与底座主体110之间的夹角,从而能够调节安装杆310上用于与连接组件320连接的一端到底座主体110之间的高度,以便于根据实际的装配需求进行抬升高度的调节,提高了辅助抬升装置的使用灵活性。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操作人员确定待提升件需要抬升的目标高度,操作人员根据目标高度转动安装杆310,以调节安装杆310与底座主体110之间的夹角,然后转动支撑杆,并使支撑杆上背离安装底座100的一端连接安装杆310,以便于支撑杆用于支撑安装杆310。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抬升设备,可以包括叉车,以及上述的辅助抬升装置。叉车具有叉车臂,叉车臂与辅助抬升装置的插接机构120可拆卸连接,以使叉车与辅助抬升装置可拆卸连接。通过将叉车与辅助抬升装置配合使用,能够进一步提升待提升件的提升高度,以便于风电塔筒的装配,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本说明书中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
应当指出,在说明书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等表示所述的实施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但未必每个实施例都包括该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此外,这样的短语未必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在结合实施例描述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时,结合明确或未明确描述的其他实施例实现这样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处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之内。
一般而言,应当至少部分地由语境下的使用来理解术语。例如,至少部分地根据语境,文中使用的术语“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于描述单数的意义的任何特征、结构或特性,或者可以用于描述复数的意义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的组合。类似地,至少部分地根据语境,还可以将诸如“一”或“所述”的术语理解为传达单数用法或者传达复数用法。
应当容易地理解,应当按照最宽的方式解释本公开中的“在……上”、“在……以上”和“在……之上”,以使得“在……上”不仅意味着“直接处于某物上”,还包括“在某物上”且其间具有中间特征或层的含义,并且“在……以上”或者“在……之上”不仅包括“在某物以上”或“之上”的含义,还可以包括“在某物以上”或“之上”且其间没有中间特征或层(即,直接处于某物上)的含义。
此外,文中为了便于说明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例如,“下面”、“以下”、“下方”、“以上”、“上方”等,以描述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其他元件或特征的如图所示的关系。空间相对术语意在包含除了附图所示的取向之外的处于使用或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装置可以具有其他取向(旋转90度或者处于其他取向上),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词可以同样被相应地解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辅助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座、支撑机构和安装机构;
所述安装底座包括底座主体和可供叉车插入的插接机构,所述插接机构设置为允许所述安装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叉车,所述底座主体连接于所述插接机构;
所述安装机构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底座主体,所述安装机构的另一端用于可拆卸连接待提升件;
所述支撑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主体,且所述支撑机构背离所述底座主体的一端连接所述安装机构,以使所述安装机构上用于可拆卸连接所述待提升件的一端相对高于所述安装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主体上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安装杆和连接组件,所述安装杆设置于所述底座主体,所述安装杆相对于所述底座主体倾斜向上延伸;
所述连接组件活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杆背离所述底座主体的一端,所述连接组件用于可拆卸连接所述待提升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为直杆,所述安装杆与所述底座主体所在平面的夹角大于等于0度且小于90度;
所述安装杆上用于连接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端的正投影落于所述安装底座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环、连接杆和连接绳;
所述安装杆背离所述底座主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杆被配置为能够使所述连接环与所述连接部活动连接;
所述连接绳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环,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用于可拆卸连接所述待提升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助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为金属环;所述连接绳具有两根,所述连接绳为钢丝绳。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为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置于所述底座主体,且所述支撑杆背离所述底座主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杆。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辅助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机构包括第一插接管和第二插接管;
所述第一插接管与所述第二插接管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底座主体位于所述第一插接管和所述第二插接管之间,且所述第一插接管与所述第二插接管通过所述底座主体连接;
所述叉车通过插入所述第一插接管和第二插接管,以抬升所述底座主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辅助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主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
所述第一横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插接管,所述第一横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插接管,所述第二横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插接管,所述第二横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插接管;
所述支撑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杆上,所述安装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横杆上;所述第一横杆与所述第二横杆相互平行且共面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辅助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主体,以调节所述安装杆与所述底座主体之间的夹角;
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主体,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杆可拆卸连接。
10.一种抬升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叉车,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辅助抬升装置;
所述叉车具有叉车臂,所述叉车臂与所述辅助抬升装置的插接机构可拆卸连接,以使所述叉车与所述辅助抬升装置可拆卸连接。
CN202321300192.9U 2023-05-25 2023-05-25 辅助抬升装置及抬升设备 Active CN2196699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00192.9U CN219669981U (zh) 2023-05-25 2023-05-25 辅助抬升装置及抬升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00192.9U CN219669981U (zh) 2023-05-25 2023-05-25 辅助抬升装置及抬升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69981U true CN219669981U (zh) 2023-09-12

Family

ID=87893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00192.9U Active CN219669981U (zh) 2023-05-25 2023-05-25 辅助抬升装置及抬升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699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669981U (zh) 辅助抬升装置及抬升设备
CN119018774A (zh) 辅助抬升装置及抬升设备
CN214495412U (zh) 柔性电缆终端头吊装装置
CN216662188U (zh) 穿墙套管吊装平衡工装
CN113998605B (zh) 一种穿墙套管吊装平衡工装
CN216413741U (zh) 一种架空地线提升器
CN212609006U (zh) 一种用于柔性直流换流阀冷却管路的吊装工装
CN202226567U (zh) 升降机
CN110848089B (zh) 安装治具、安装塔筒附件和塔筒设备的方法
CN110002354B (zh) 复杂空间重型管道设备吊装系统和吊装方法
CN109941900B (zh) 一种声屏障插板简易安装设备
KR101586606B1 (ko) 러핑 집 플레이싱 붐 장치
CN207686391U (zh) 一种可移动式塔房一体化基站
CN114856212A (zh) 斜柱横梁结构安装方法
CN215673894U (zh) 一种城镇集中供热狭小空间移动式上管装置
CN216785283U (zh) 一种多规格电缆卷盘放线装置
CN218780855U (zh) 一种可移动式管道顶升托运装置
CN221644347U (zh) 一种多吊点平衡吊
CN215626359U (zh) 臂头结构及起重机
CN112695645B (zh) 一种大跨度悬索桥加劲梁架设方法
CN114069476B (zh) 导线提线装置
CN218542143U (zh) 一种风电塔筒爬梯的多功能支架、塔筒及风力发电机组
CN215711306U (zh) 导轮架、副臂以及起重机
CN116715137B (zh) 一种输电线路杆塔牵引卡具和起重机
CN220950818U (zh) 一种钢索塔专用吊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607

Address after: 839000 Guangdong Industrial Park, Yizhou District, Hami City,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Xinjiang Zhongche new energy equi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446 Yuantaizi, Anning District, Lanzhou City, Gansu Province 730070

Patentee before: CRRC LANZHOU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