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59337U - 一种计算机电缆集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计算机电缆集线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659337U CN219659337U CN202320881689.8U CN202320881689U CN219659337U CN 219659337 U CN219659337 U CN 219659337U CN 202320881689 U CN202320881689 U CN 202320881689U CN 219659337 U CN219659337 U CN 21965933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ssing plate
- plate
- positioning groove
- supporting plate
- compu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TVEXGJYMHHTVKP-UHFFFAOYSA-N 6-oxabicyclo[3.2.1]oct-3-en-7-one Chemical compound C1C2C(=O)OC1C=CC2 TVEXGJYMHHTVK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电缆集线装置,涉及到线路排布技术领域,包括托板和压板;所述托板和压板均呈长条状结构且相互对称,所述压板的一端与托板转动连接,所述压板的另外一端穿设有第一固定螺栓,所述第一固定螺栓与托板螺纹插接;所述托板和压板相向的一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相互对齐且沿托板和压板宽度方向开设。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可将多根计算机电缆在电气机房内并排集束,有利于多根计算机电缆的疏导以及与机房设备的连接,尽量避免多根计算机电缆散乱容易打结的问题,且每根计算机电缆均可单独加固,适用于多根不同规格尺寸的多根线缆共同集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排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计算机电缆集线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是一种电能或信号传输装置,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组成,分为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等等,它们都是由单股或多股导线和绝缘层组成,用来连接电路、电器等。
其中,计算机电缆属于电气装备用电缆,在电气机房中,往往需要若干根计算机电缆连接不同的电气设备,确保电气机房内的众多电气设备能够正产运作,然而,电气机房内计算机电缆数量的繁多,便容易出现电缆缠绕打结的现象,例如,连接同一设备的多条计算机电缆,首先需要多条计算机电缆共同连接集线器,通过集线器把收到的数字信号经过再生或放大,再从集线器的所有端口传输提交,在该多条计算机电缆共同连接集线器的实际操作中,由于每条计算机电缆所传输的信号以及使用功能不同,因此采用不同的规格尺寸,这就导致多条连接集线器的电缆难以集中排布,使得多条计算机电缆散乱分布,便容易出现电缆缠绕打结的现象,不利于后续的设备维护,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电缆集线装置来满足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电缆集线装置,可将多根计算机电缆在电气机房内并排集束,有利于多根计算机电缆的疏导以及与机房设备的连接,尽量避免多根计算机电缆散乱容易打结的问题,且每根计算机电缆均可单独加固,适用于多根不同规格尺寸的多根线缆共同集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电缆集线装置,包括托板和压板;
所述托板和压板均呈长条状结构且相互对称,所述压板的一端与托板转动连接,所述压板的另外一端穿设有第一固定螺栓,所述第一固定螺栓与托板螺纹插接;
所述托板和压板相向的一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相互对齐且沿托板和压板宽度方向开设,所述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并排等间距开设有多道;
所述压板上与第二定位槽对应的位置固定穿设有套筒,所述套筒上螺纹穿设有加固螺栓,所述第二定位槽内活动镶嵌有扣片,所述加固螺栓伸入第二定位槽内与扣片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以及扣片均呈圆弧状,所述扣片拱起的一面设置有供加固螺栓转动连接的凸台。
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槽和扣片相向的一面均粘合有衬垫。
优选地,所述托板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安装通孔。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朝向远离压板的一侧弯折,所述安装通孔呈扁平状。
优选地,所述托板远离第一固定螺栓的一端竖直设置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并排设置有一对,一对所述连接条相向的一面均竖向开设有滑槽,所述压板朝向连接条的一端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嵌入一对连接条之间,且所述凸块的两侧均设置有嵌入滑槽的凸柱。
优选地,所述压板靠近凸块的一端穿设有第二固定螺栓,所述第二固定螺栓与托板螺纹插接。
优选地,所述托板和压板的一侧均水平设置有辅助条板,两块所述辅助条板相向的一面均为圆弧面。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通过在托板和压板的两端设置第一固定螺栓和第二固定螺栓,当托板固定在电气机房内后,将计算机电缆穿过托板和压板之间,通过拧动第一固定螺栓和第二固定螺栓,即可将多根计算机电缆集束在托板和压板之间,其中多根计算机电缆能够分别嵌入多个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之间,使多根计算机电缆并排定位夹持固定在托板和压板之间,有利于多根计算机电缆的疏导以及与机房设备的连接,尽量避免多根计算机电缆散乱容易打结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每个第二定位槽内设置扣片,并在压板与第二定位槽对应的位置穿设与扣片转动连接的加固螺栓,当夹持在托板和压板之间的多根计算机电缆规格尺寸不同时,只需拧动加固螺栓推动扣片下压,即可对位于对应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之间的单根较细的计算机电缆进行抵紧,使每根计算机电缆都得以固定,提高对计算机电缆的束线效果,同时增强了该结构的适用性。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托板和压板的一侧设置辅助条板,在计算机电缆集束在托板和压板之间后,辅助条板朝向远离计算机电缆的接线一端,利用一对辅助条板相向一面的圆弧面,能够扩大计算机电缆的弯折角度,可尽量避免计算机电缆在排布过程中弯折受损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压板端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扣片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条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托板;2、压板;3、第一固定螺栓;4、第一定位槽;5、第二定位槽;6、第二固定螺栓;7、连接条;8、辅助条板;9、安装板;10、安装通孔;11、滑槽;12、连接片;13、连接螺栓;14、凸块;15、凸柱;16、扣片;17、套筒;18、加固螺栓;19、衬垫;20、连接块;21、凸台。
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参考图1-图5所示的一种计算机电缆集线装置,包括托板1和压板2,具体的,托板1和压板2均呈长条状结构且相互对称,压板2的一端与托板1转动连接,压板2的另外一端穿设有第一固定螺栓3,第一固定螺栓3与托板1螺纹插接,通过该技术方案,当多条计算机电缆穿过托板1和压板2之间后,只需拧动第一固定螺栓3与托板1螺纹插接,即可将多条计算机电缆集束在托板1和压板2之间,此时对托板1固定,即可实现对多条计算机电缆的束缚;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托板1和压板2相向的一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定位槽4和第二定位槽5,第一定位槽4和第二定位槽5相互对齐且沿托板1和压板2宽度方向开设,第一定位槽4和第二定位槽5并排等间距开设有多道;通过该技术方案,托板1和压板2之间的多根计算机电缆能够分别嵌入多个第一定位槽4和第二定位槽5之间,使多根计算机电缆独立的夹持固定在托板1和压板2之间,有利于多根计算机电缆的疏导以及与机房设备的连接,尽量避免多根计算机电缆散乱容易打结的问题。
具体的,托板1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板9,安装板9上开设有安装通孔10,利用螺钉穿过安装通孔10即可将托板1固定在计算机机房内,其中安装板9朝向远离压板2的一侧弯折,能够使托板1和压板2悬空固定,为线路的排布提供便利,且安装通孔10呈扁平状,方便与安装空位对齐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压板2上与第二定位槽5对应的位置固定穿设有套筒17,套筒17上螺纹穿设有加固螺栓18,第二定位槽5内活动镶嵌有扣片16,加固螺栓18伸入第二定位槽5内与扣片16转动连接,通过该技术方案,当夹持在托板1和压板2之间的多根计算机电缆规格尺寸不同时,只需拧动加固螺栓18推动扣片16下压,即可对位于对应第一定位槽4和第二定位槽5之间的单根较细的计算机电缆进行抵紧,使每根计算机电缆都得以固定,提高对计算机电缆的束线效果。
更进一步的,第一定位槽4、第二定位槽5以及扣片16均呈圆弧状,能够更好的贴合计算机电缆,提高对计算机电缆的限位效果。扣片16拱起的一面设置有供加固螺栓18转动连接的凸台21,确保加固螺栓18的拧动能够顺利推动扣片16对计算机电缆加固。
更进一步的,第一定位槽4和扣片16相向的一面均粘合有衬垫19,能够对计算机电缆进行防护,尽量避免夹持固定过程中对计算机电缆造成损坏,其中衬垫19采用橡胶材质。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实施方式,托板1远离第一固定螺栓3的一端竖直设置有连接条7,连接条7并排设置有一对,一对连接条7相向的一面均竖向开设有滑槽11,压板2朝向连接条7的一端设置有凸块14,凸块14嵌入一对连接条7之间,且凸块14的两侧均设置有嵌入滑槽11的凸柱15,利用凸柱15嵌入滑槽11的设置,使得压板2与托板1远离第一固定螺栓3的一端为转动连接,其中,凸柱15能够沿滑槽11滑动,当第一固定螺栓3拆离托板1后,即可转动压板2脱离托板1,此时可便于将计算机电缆排布在托板1上,然后再次旋转压板2朝向托板1贴合,使第一固定螺栓3与托板1螺纹插接,即可将计算机电缆限位在托板1和压板2之间,该过程中,凸柱15沿滑槽11滑动,能够根据计算机电缆的规格尺寸自适应调节,进一步的,压板2靠近凸块14的一端穿设有第二固定螺栓6,第二固定螺栓6与托板1螺纹插接,同时拧动第二固定螺栓6和第一固定螺栓3,可使托板1和压板2相互靠近,从而将计算机电缆集束在托板1和压板2之间,使得对电缆的集束更加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一对连接条7底部之间设置有连接片12,连接片12上穿设有与托板1端部螺纹插接的连接螺栓13,以便于连接条7的拆装。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托板1和压板2的一侧均水平设置有辅助条板8,两块辅助条板8相向的一面均为圆弧面,通过该技术方案,当计算机电缆集束定位后,辅助条板8朝向远离计算机电缆的接线一端(远离集线器的一侧),利用一对辅助条板8相向一面的圆弧面,能够扩大计算机电缆的弯折角度,可尽量避免计算机电缆在排布过程中弯折受损的问题,其中,辅助条板8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块20,连接块20与对应的托板1和压板2使用螺钉连接,托板1和压板2的两侧均设置有供连接块20连接的螺纹孔,可便于辅助条板8安装在托板1和压板2的任何一侧。
本实用工作原理:
使用时,利用螺钉穿过安装通孔10将托板1固定在计算机机房内,然后将计算机电缆穿过托板1和压板2之间,通过拧动第一固定螺栓3和第二固定螺栓6,即可将多根计算机电缆集束在托板1和压板2之间,其中多根计算机电缆能够分别嵌入多个第一定位槽4和第二定位槽5之间,使多根计算机电缆并排定位夹持固定在托板1和压板2之间,有利于多根计算机电缆的疏导以及与机房设备的连接,尽量避免多根计算机电缆散乱容易打结的问题;进一步的,当夹持在托板1和压板2之间的多根计算机电缆规格尺寸不同时,只需拧动加固螺栓18推动扣片16下压,即可对位于对应第一定位槽4和第二定位槽5之间的单根较细的计算机电缆进行抵紧,使每根计算机电缆都得以固定,提高对计算机电缆的束线效果,其中扣片16与第一定位槽4表面的衬垫19能够对计算机电缆进行防护,尽量避免夹持固定过程中对计算机电缆造成损坏。进一步的,计算机电缆集束在托板1和压板2之间后,使辅助条板8朝向远离计算机电缆的接线一端,利用一对辅助条板8相向一面的圆弧面,能够扩大计算机电缆的弯折角度,可尽量避免计算机电缆在排布过程中弯折受损的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计算机电缆集线装置,包括托板(1)和压板(2),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板(1)和压板(2)均呈长条状结构且相互对称,所述压板(2)的一端与托板(1)转动连接,所述压板(2)的另外一端穿设有第一固定螺栓(3),所述第一固定螺栓(3)与托板(1)螺纹插接;
所述托板(1)和压板(2)相向的一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定位槽(4)和第二定位槽(5),所述第一定位槽(4)和第二定位槽(5)相互对齐且沿托板(1)和压板(2)宽度方向开设,所述第一定位槽(4)和第二定位槽(5)并排等间距开设有多道;
所述压板(2)上与第二定位槽(5)对应的位置固定穿设有套筒(17),所述套筒(17)上螺纹穿设有加固螺栓(18),所述第二定位槽(5)内活动镶嵌有扣片(16),所述加固螺栓(18)伸入第二定位槽(5)内与扣片(16)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电缆集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槽(4)、第二定位槽(5)以及扣片(16)均呈圆弧状,所述扣片(16)拱起的一面设置有供加固螺栓(18)转动连接的凸台(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电缆集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槽(4)和扣片(16)相向的一面均粘合有衬垫(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电缆集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1)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板(9),所述安装板(9)上开设有安装通孔(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电缆集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9)朝向远离压板(2)的一侧弯折,所述安装通孔(10)呈扁平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电缆集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1)远离第一固定螺栓(3)的一端竖直设置有连接条(7),所述连接条(7)并排设置有一对,一对所述连接条(7)相向的一面均竖向开设有滑槽(11),所述压板(2)朝向连接条(7)的一端设置有凸块(14),所述凸块(14)嵌入一对连接条(7)之间,且所述凸块(14)的两侧均设置有嵌入滑槽(11)的凸柱(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电缆集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2)靠近凸块(14)的一端穿设有第二固定螺栓(6),所述第二固定螺栓(6)与托板(1)螺纹插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电缆集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1)和压板(2)的一侧均水平设置有辅助条板(8),两块所述辅助条板(8)相向的一面均为圆弧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881689.8U CN219659337U (zh) | 2023-04-19 | 2023-04-19 | 一种计算机电缆集线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881689.8U CN219659337U (zh) | 2023-04-19 | 2023-04-19 | 一种计算机电缆集线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659337U true CN219659337U (zh) | 2023-09-08 |
Family
ID=87861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881689.8U Active CN219659337U (zh) | 2023-04-19 | 2023-04-19 | 一种计算机电缆集线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659337U (zh) |
-
2023
- 2023-04-19 CN CN202320881689.8U patent/CN21965933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715738U (zh) |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钢丝绳紧固装置 | |
CN219659337U (zh) | 一种计算机电缆集线装置 | |
CN209913851U (zh) | 一种路由器连接端口的防松动保护装置 | |
CN210182937U (zh) | 多芯电缆分线装置 | |
CN220553691U (zh) | 一种电缆生产用对接装置 | |
CN217133443U (zh) | 一种耐压固定装置 | |
CN114336212A (zh) | 一种采用并沟线夹的线束搭接方法 | |
CN208608677U (zh) | 一种电力电缆分类固定装置 | |
CN211088756U (zh) | 一种电器柜排线装置 | |
CN113595003A (zh) | 一种多条电缆间距可控型电缆夹具 | |
CN108365560B (zh) | 一种架空输电线路跳线并钩线夹半自动更换工具 | |
CN218352144U (zh) | 一种耐拉伸的线束 | |
CN210111553U (zh) | 一种电力系统用电线夹 | |
CN221651870U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铝排线束连接组件 | |
CN223066737U (zh) | 一种线缆分布固定夹 | |
CN213658896U (zh) | 一种多线束电缆耐压试验连接装置 | |
CN213990069U (zh) | 一种电线杆用线夹 | |
CN220412520U (zh) | 一种电梯主板安装结构 | |
CN215497104U (zh) | 一种多角度设备线夹 | |
CN210824960U (zh) | 一种组合式电梯电气用操纵箱 | |
CN222721024U (zh) | 一种电源连接线用固定器 | |
CN216750669U (zh) | 一种机柜组合式埋线夹 | |
CN210576498U (zh) | 一种线夹 | |
CN216013448U (zh) | 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测试夹具 | |
CN216624823U (zh) | 一种线束加工用贴合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No. 206 Tiancha Road, Tianchang City, Chuzhou City, Anhui Province, 239300 Patentee after: Anhui Dingho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39300 Between Jing'er Road and Jingsan Road, North of Tianchu Road, Tianch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Chuzho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nhui Tuoding Technology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