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29889U - 一种防移位的腹部疝护理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移位的腹部疝护理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629889U CN219629889U CN202320492780.0U CN202320492780U CN219629889U CN 219629889 U CN219629889 U CN 219629889U CN 202320492780 U CN202320492780 U CN 202320492780U CN 219629889 U CN219629889 U CN 21962988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e device
- hernia
- abdominal
- waist
- fixedly connec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06010060954 Abdominal Hernia Diseas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06010019909 Hernia Diseas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3187 abdomin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0474 nur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508 mig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0
- 239000004677 Nyl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5
- 229920001778 nylon Polymers 0.000 claims 5
- 230000002146 bilat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29940079593 drug Drug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10000001015 abdomen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2084 abdominal surgery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08000029836 Inguinal Hern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902 le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0689 upper leg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2414 leg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54 cor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57 dru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13 elas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414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148 non-surgical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081 physical ac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356 surgical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25 therapeu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移位的腹部疝护理器,包括:疝护理器本体,所述疝护理器本体由腹面布、第一腰部绑带以及第二腰部绑带构成;延伸固定结构,所述延伸固定结构设有左右对称的两个,且每个所述延伸固定结构均设于所述疝护理器本体下方;调节带,每个所述调节带上均设有调节扣。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腹面布、第一腰部绑带以及第二腰部绑带,解除了患者腹部术后不敢活动的顾虑,改善了患者的舒适度;设置加热片,提高药物的利用率;设置延伸固定结构,防止疝护理器下移及左右移动;调节带,防止患者翻身,导致疝护理器上移和掉落,增加疝护理器和腹部的贴合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移位的腹部疝护理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疝气是一种常见病,多发于新生婴儿。腹股沟疝分为斜疝气和直疝,而斜疝为最常见的腹外疝,而腹股沟疝以男性发病率为高,治疗疝气包括传统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
申请号为201120039472.X公开的一种疝气治疗带,该疝气治疗带包括:压迫部、压迫带、腰带和束带;其中压迫带构成上述疝气治疗带的主体部分,上述压迫带为蝶形结构,在压迫带内侧即在使用时朝向人体的一侧设置压迫部,压迫部内形成药物腔,并在药物腔内填充药芯,压迫部上设置多个散发孔,在压迫带上固定设置腰带,远离压迫带的腰带两端通过连接扣相互连接,压迫带与腰带组合构成围绕使用者腰部的环状结构,束带分为左右两条,每条束带的两端分别与压迫带和腰带相连接;该疝气治疗带在压迫带上设置压迫部,并根据患者实际的病灶位置调整压迫部在压迫带上的固定位置,通过腰带和束带的约束使压迫部直接准确作用于病灶部位,从而使药物直达患处,便于药物的吸收,以获得更加迅速的治疗效果。在实际使用中可以将带有药芯的压迫部以及不带有药芯的辅助压迫部针对不同患处配合使用,从而使药力作用更加集中,避免了药物的浪费,同时也提高了患者佩戴的舒适度。佩戴疝气治疗带对患者身体活动的影响较小,在患者的日常生活中即可逐渐完成对病灶处的治疗;
上述疝气治疗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存在以下两个缺陷:第一,虽然该疝气治疗带通过腰带和束带的约束使压迫部直接准确作用于病灶部位,但在患者使用时,可能会因为患者肢体的移动容易发生移位,导致对疝气部位治疗的效果不佳,且也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第二,该疝气治疗带上的药芯只能通过环境温度或者人体的温度向人体内散发,这个过程相对缓慢且由于温度有限会导致药物的药力无法充分的释放作用于疝气部位,使得药物利用率不高。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防移位的腹部疝护理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移位的腹部疝护理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移位的腹部疝护理器,包括:
疝护理器本体,所述疝护理器本体由腹面布、第一腰部绑带以及第二腰部绑带构成;
延伸固定结构,所述延伸固定结构设有左右对称的两个,且每个所述延伸固定结构均设于所述疝护理器本体下方;
调节带,所述调节带设有左右对称的两个,且每个所述调节带均设于所述疝护理器本体上方,且每个所述调节带上均设有调节扣。
优选的,所述腹面布内部设有气囊以及沙袋,且气囊设于沙袋的前侧,所述腹面布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的充气口,所述充气口和气囊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腹面布后侧中部固定安装有加热片,所述加热片后侧固定连接有药物放置袋。
优选的,所述第一腰部绑带前端和腹面布右端固定连接,且第一腰部绑带上设有若干个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呈等距分布,所述第一腰部绑带后端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上下对称的第一尼龙搭扣。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尼龙搭扣之间设有若干个钩眼,每个所述钩眼均固定连接于第一腰部绑带上,且所述钩眼呈等距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二腰部绑带前端和腹面布左端固定连接,且第二腰部绑带上设有若干个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二通气孔呈等距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二腰部绑带后端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上下对称的第二尼龙搭扣,每个所述第二尼龙搭扣均和每个第一尼龙搭扣相互粘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腰部绑带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挂钩,所述挂钩呈等距分布,且挂钩的高度和钩眼的高度一致。
优选的,每个所述延伸固定结构包括:
弹力带,所述弹力带设有对称的两个,每个所述弹力带上端均和腹面布下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弹力带下方固定连接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带,每个所述固定带上均设有魔术贴。
优选的,右侧所述调节带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腹面布以及第一腰部绑带上,左侧所述调节带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腹面布以及第二腰部绑带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腹面布、第一腰部绑带以及第二腰部绑带,使得腹药物更加紧实贴合于疝气部位,解除了患者腹部术后不敢活动的顾虑,改善了患者的舒适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加热片,对药物进行加热,经过加热后的药物药力可以很快的发挥,作用于疝气部位,提高药物的利用率。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延伸固定结构,将两侧的固定带缠绕于左右大腿上,粘上固定带的魔术贴,防止疝护理器下移及左右移动,进一步加强固定疝护理器。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调节带,将其套于患者的肩部,防止患者翻身,导致疝护理器上移和掉落,增加疝护理器和腹部的贴合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后视视角);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疝护理器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腹面布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腰部绑带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腰部绑带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延伸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疝护理器本体;11、腹面布;111、充气口;112、加热片;113、药物放置袋;12、第一腰部绑带;121、第一通气孔;122、第一尼龙搭扣;123、钩眼;13、第二腰部绑带;131、第二通气孔;132、第二尼龙搭扣;133、挂钩;
2、延伸固定结构;21、弹力带;22、连接带;23、固定带;
3、调节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防移位的腹部疝护理器,包括:
疝护理器本体1,疝护理器本体1由腹面布11、第一腰部绑带12以及第二腰部绑带13构成;腹面布11内部设有气囊以及沙袋,且气囊设于沙袋的前侧,腹面布1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的充气口111,充气口111和气囊相连通;腹面布11后侧中部固定安装有加热片112,加热片112后侧固定连接有药物放置袋113;第一腰部绑带12前端和腹面布11右端固定连接,且第一腰部绑带12上设有若干个第一通气孔121,第一通气孔121呈等距分布,第一腰部绑带12后端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上下对称的第一尼龙搭扣122;两个第一尼龙搭扣122之间设有若干个钩眼123,每个钩眼123均固定连接于第一腰部绑带12上,且钩眼123呈等距分布;第二腰部绑带13前端和腹面布11左端固定连接,且第二腰部绑带13上设有若干个第二通气孔131,第二通气孔131呈等距分布;第二腰部绑带13后端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上下对称的第二尼龙搭扣132,每个第二尼龙搭扣132均和每个第一尼龙搭扣122相互粘接;第二腰部绑带13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挂钩133,挂钩133呈等距分布,且挂钩133的高度和钩眼123的高度一致。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腹面布11采用皮质的材质制成,且第一腰部绑带12以及第二腰部绑带13采用弹性材质制成;还需要补充说明是,加热片112上连接有导线,导线的一端连接有控制开关,用于控制加热片112的温度,且加热片112为硅胶发热片。
术后,先在药物放置袋113内放上药物,再将腹面布11贴合患者腹部,进而可以将沙袋以及气囊贴合患者腹部的疝气部位,再同时拉动第一腰部绑带12以及第二腰部绑带13,将其缠绕于患者的腰部,再将挂钩133勾住钩眼123上,完成初步固定后,再利用第一尼龙搭扣122和第二尼龙搭扣132的粘接,使得药物更加紧实贴合于疝气部位,解除了患者腹部术后不敢活动的顾虑,改善了患者的舒适度;此时根据手术情况,可以通过充气口111对气囊充气,直至气囊为合适的大小,使得气囊可以连同沙袋对疝气部位作用,再打开控制开关,向加热片112供电,加热片112对药物进行加热,经过加热后的药物药力可以很快的发挥,作用于疝气部位,提高药物的利用率。
延伸固定结构2,延伸固定结构2设有左右对称的两个,且每个延伸固定结构2均设于疝护理器本体1下方;每个延伸固定结构2包括:弹力带21,弹力带21设有对称的两个,每个弹力带21上端均和腹面布11下端固定连接,两个弹力带21下方固定连接有连接带22,连接带22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带23,每个固定带23上均设有魔术贴。
腹部固定好后,再拉动两侧的弹力带21,而弹力带21可以结合患者自身情况随意调节长度,方便实用;进而弹力带21使得连接带22贴合患者的腿部,再将两侧的固定带23缠绕于左右大腿上,粘上固定带23的魔术贴,防止疝护理器下移及左右移动,进一步加强固定疝护理器。
调节带3,调节带3设有左右对称的两个,且每个调节带3均设于疝护理器本体1上方,且每个调节带3上均设有调节扣;右侧调节带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腹面布11以及第一腰部绑带12上,左侧调节带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腹面布11以及第二腰部绑带13上。
先将两个调节带3分别套于患者的肩部,再根据患者的身高,进而调整调节带3上的调节扣,使得两个调节带3正好满足患者使用疝护理器的长度,防止患者翻身,导致疝护理器上移和掉落,增加疝护理器和腹部的贴合度。
具体使用时,首先将两个调节带3分别套于患者的肩部,再根据患者的身高,进而调整调节带3上的调节扣,使得两个调节带3正好满足患者使用疝护理器的长度,防止患者翻身,导致疝护理器上移和掉落,增加疝护理器和腹部的贴合度;
其次在药物放置袋113内放上药物,再将腹面布11贴合患者腹部,进而可以将沙袋以及气囊贴合患者腹部的疝气部位,再同时拉动第一腰部绑带12以及第二腰部绑带13,将其缠绕于患者的腰部,再将挂钩133勾住钩眼123上,完成初步固定后;
接着再利用第一尼龙搭扣122和第二尼龙搭扣132的粘接,使得药物更加紧实贴合于疝气部位,解除了患者腹部术后不敢活动的顾虑,改善了患者的舒适度;此时根据手术情况,可以通过充气口111对气囊充气,直至气囊为合适的大小,使得气囊可以连同沙袋对疝气部位作用,再打开控制开关,向加热片112供电,加热片112对药物进行加热,经过加热后的药物药力可以很快的发挥,作用于疝气部位,提高药物的利用率;
最后再拉动两侧的弹力带21,而弹力带21可以结合患者自身情况随意调节长度,方便实用;进而弹力带21使得连接带22贴合患者的腿部,再将两侧的固定带23缠绕于左右大腿上,粘上固定带23的魔术贴,防止疝护理器下移及左右移动,进一步加强固定疝护理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防移位的腹部疝护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疝护理器本体(1),所述疝护理器本体(1)由腹面布(11)、第一腰部绑带(12)以及第二腰部绑带(13)构成;
延伸固定结构(2),所述延伸固定结构(2)设有左右对称的两个,且每个所述延伸固定结构(2)均设于所述疝护理器本体(1)下方;
调节带(3),所述调节带(3)设有左右对称的两个,且每个所述调节带(3)均设于所述疝护理器本体(1)上方,且每个所述调节带(3)上均设有调节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移位的腹部疝护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腹面布(11)内部设有气囊以及沙袋,且气囊设于沙袋的前侧,所述腹面布(1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的充气口(111),所述充气口(111)和气囊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移位的腹部疝护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腹面布(11)后侧中部固定安装有加热片(112),所述加热片(112)后侧固定连接有药物放置袋(11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移位的腹部疝护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腰部绑带(12)前端和腹面布(11)右端固定连接,且第一腰部绑带(12)上设有若干个第一通气孔(121),所述第一通气孔(121)呈等距分布,所述第一腰部绑带(12)后端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上下对称的第一尼龙搭扣(12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移位的腹部疝护理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尼龙搭扣(122)之间设有若干个钩眼(123),每个所述钩眼(123)均固定连接于第一腰部绑带(12)上,且所述钩眼(123)呈等距分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移位的腹部疝护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腰部绑带(13)前端和腹面布(11)左端固定连接,且第二腰部绑带(13)上设有若干个第二通气孔(131),所述第二通气孔(131)呈等距分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移位的腹部疝护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腰部绑带(13)后端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上下对称的第二尼龙搭扣(132),每个所述第二尼龙搭扣(132)均和每个第一尼龙搭扣(122)相互粘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移位的腹部疝护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腰部绑带(13)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挂钩(133),所述挂钩(133)呈等距分布,且挂钩(133)的高度和钩眼(123)的高度一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移位的腹部疝护理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延伸固定结构(2)包括:
弹力带(21),所述弹力带(21)设有对称的两个,每个所述弹力带(21)上端均和腹面布(11)下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弹力带(21)下方固定连接有连接带(22),所述连接带(22)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带(23),每个所述固定带(23)上均设有魔术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移位的腹部疝护理器,其特征在于:右侧所述调节带(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腹面布(11)以及第一腰部绑带(12)上,左侧所述调节带(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腹面布(11)以及第二腰部绑带(13)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492780.0U CN219629889U (zh) | 2023-03-15 | 2023-03-15 | 一种防移位的腹部疝护理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492780.0U CN219629889U (zh) | 2023-03-15 | 2023-03-15 | 一种防移位的腹部疝护理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629889U true CN219629889U (zh) | 2023-09-05 |
Family
ID=87817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492780.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9629889U (zh) | 2023-03-15 | 2023-03-15 | 一种防移位的腹部疝护理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629889U (zh) |
-
2023
- 2023-03-15 CN CN202320492780.0U patent/CN21962988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545336U (zh) | 腮腺术后包扎用可调控加压面罩 | |
CN212662070U (zh) | 一种防治打鼾的矫正器 | |
CN219629889U (zh) | 一种防移位的腹部疝护理器 | |
CN211835122U (zh) | 便携式俯卧位睡垫 | |
CN215840071U (zh) | 一种俯卧位调节垫 | |
CN206007530U (zh) | 一种外科手术垫 | |
CN209734248U (zh) | 一种可精确调节头位的气管肿瘤术后恢复装置 | |
CN209847548U (zh) | 阴茎术后综合治疗装置 | |
CN211382593U (zh) | 一种产后子宫加压按摩装置 | |
CN203815770U (zh) | 一种椭圆形头面部垫圈组合 | |
CN204121104U (zh) | 头颈部多功能止血装置 | |
CN209984531U (zh) | 一种折刀位俯卧垫 | |
CN209695481U (zh) | 脖颈护理装置 | |
CN207940376U (zh) | 气囊式护理服 | |
CN221963869U (zh) |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束缚带 | |
CN220572345U (zh) | 一种骨折患者用防压力损伤固定器 | |
CN221308547U (zh) | 一种用于躁动病患护理的胸臂约束带 | |
CN111202641A (zh) | 后路手术用搬运固定装置 | |
CN207125838U (zh) |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约束装置 | |
CN219307224U (zh) | 一种防止脱位颈托枕 | |
CN215131659U (zh) | 一种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压迫带 | |
CN221904646U (zh) | 一种肩关节复位辅助装置 | |
CN217339058U (zh) | 一种改良的造口腹带 | |
CN213250283U (zh) | 一种调节恢复腰椎形态的腰枕 | |
CN210812001U (zh) | 一种剖宫产术后专用收腹加压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