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21720U - 一种水利闸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利闸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621720U CN219621720U CN202320489234.1U CN202320489234U CN219621720U CN 219621720 U CN219621720 U CN 219621720U CN 202320489234 U CN202320489234 U CN 202320489234U CN 219621720 U CN219621720 U CN 21962172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ate
- bevel gear
- transmission
- special
- transmission scre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Bar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利闸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易损坏、稳定性差的问题,包括两个坝体和大闸门,坝体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架,大闸门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布置的支撑杆,两个支撑杆上共同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连接板,大闸门上滑动装配有两个对称布置的小闸门,小闸门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传动板;通过传动板、小闸门等结构的设置,转动主动斜齿轮带动传动螺杆一和传动螺杆二同步转动,由于传动螺杆一和传动螺杆二与两个传动板之间的螺纹推进原理使得两个传动板运动,进而打开两个小闸门,实现初步放水,避免较长的开闸时间对大闸门造成损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闸门。
背景技术
目前,闸门是用于关闭和开放泄(放)水通道的控制设施,水工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以拦截水流,控制水位、调节流量、排放泥沙和飘浮物等。
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11773413U的一种水利闸门,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利闸门,属于水利闸门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堤坝本体、闸门、第一上拉杆、第二上拉杆、从动杆、驱动杆、支撑架和机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利闸门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可控性强,安全性高,工作运行稳定,便于操作,具有操作灵活,降低了成本投入,工作效率高的特点;然而该实用新型通过驱动杆和第一上拉杆等部件实现闸门的开合,但在闸门打开时速度较慢,闸门受到水的较大的冲击力,容易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闸门,解决了易损坏、稳定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闸门,包括两个坝体和大闸门,所述坝体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大闸门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布置的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上共同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大闸门上滑动装配有两个对称布置的小闸门,所述小闸门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传动板;
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上分别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传动螺杆一、传动螺杆二以及转轴,所述传动螺杆一、所述传动螺杆二以及所述转轴的外周面上分别固定套设有从动斜齿轮一、从动斜齿轮二以及主动斜齿轮,两个所述传动板分别螺纹套设在所述传动螺杆一和传动螺杆二的外周面上。
优选的,所述大闸门的两侧均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异形块,两个所述坝体上均开设有异形槽,所述异形块滑动连接在所述异形槽的内部。
优选的,两个所述传动板上均开设有螺纹槽,所述传动螺杆一和所述传动螺杆二分别螺纹连接在两个所述螺纹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大闸门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小闸门滑动连接在所述凹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两个对称布置且与所述滑槽相连通的直槽,所述传动板滑动连接在所述直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主动斜齿轮分别与所述从动斜齿轮一和所述从动斜齿轮二相啮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传动板、小闸门等结构的设置,转动主动斜齿轮带动传动螺杆一和传动螺杆二同步转动,由于传动螺杆一和传动螺杆二与两个传动板之间的螺纹推进原理使得两个传动板运动,进而打开两个小闸门,实现初步放水,避免较长的开闸时间对大闸门造成损坏。
2、本实用新型通过异形块、异形槽等结构的设置,大闸门向上运动时,较大的冲击力对大闸门进行冲击,异形块和异形槽对大闸门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使得闸门上升时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标号A处放大图。
图中:1、坝体;2、支撑架;3、大闸门;4、小闸门;5、支撑杆;6、连接板;7、传动板;8、传动螺杆一;9、从动斜齿轮一;10、传动螺杆二;11、从动斜齿轮二;12、转轴;13、主动斜齿轮;14、异形块;15、异形槽;16、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水利闸门,包括两个坝体1和大闸门3,坝体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大闸门3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布置的支撑杆5,两个支撑杆5上共同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大闸门3上滑动装配有两个对称布置的小闸门4,小闸门4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传动板7;连接板6上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壁上分别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传动螺杆一8、传动螺杆二10以及转轴12,传动螺杆一8、传动螺杆二10以及转轴12的外周面上分别固定套设有从动斜齿轮一9、从动斜齿轮二11以及主动斜齿轮13,两个传动板7分别螺纹套设在传动螺杆一8和传动螺杆二10的外周面上,通过传动板7、小闸门4等结构的设置,转动主动斜齿轮13带动传动螺杆一8和传动螺杆二10同步转动,由于传动螺杆一8和传动螺杆二10与两个传动板7之间的螺纹推进原理使得两个传动板7运动,进而打开两个小闸门4,实现初步放水,避免较长的开闸时间对大闸门3造成损坏。
请参阅图1-3,大闸门3的两侧均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异形块14,两个坝体1上均开设有异形槽15,异形块14滑动连接在异形槽15的内部,通过异形块14、异形槽15等结构的设置,大闸门3向上运动时,较大的冲击力对大闸门3进行冲击,异形块14和异形槽15对大闸门3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使得闸门上升时更加稳定。
请参阅图2-4,两个传动板7上均开设有螺纹槽,传动螺杆一8和传动螺杆二10分别螺纹连接在两个螺纹槽的内部。
请参阅图2,大闸门3上开设有凹槽16,小闸门4滑动连接在凹槽16的内部。
请参阅图2,连接板6上开设有两个对称布置且与滑槽相连通的直槽,传动板7滑动连接在直槽的内部。
请参阅图4,主动斜齿轮13分别与从动斜齿轮一9和从动斜齿轮二11相啮合。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过程如下:转动转轴12带主动斜齿轮13转动,主动斜齿轮13带从动斜齿轮一9和从动斜齿轮二11转动,从动斜齿轮一9和从动斜齿轮二11打的传动螺杆一8和传动螺杆二10转动,以此使得两个传动板7同步相对运动,进而实现两个小闸门4的开合;
进一步的,闸门向上运动时,较大的冲击力对大闸门3进行冲击,异形块14和异形槽15对大闸门3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使得闸门上升时更加稳定。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水利闸门,包括两个坝体(1)和大闸门(3),其特征在于:所述坝体(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所述大闸门(3)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布置的支撑杆(5),两个所述支撑杆(5)上共同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所述大闸门(3)上滑动装配有两个对称布置的小闸门(4),所述小闸门(4)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传动板(7);
所述连接板(6)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上分别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传动螺杆一(8)、传动螺杆二(10)以及转轴(12),所述传动螺杆一(8)、所述传动螺杆二(10)以及所述转轴(12)的外周面上分别固定套设有从动斜齿轮一(9)、从动斜齿轮二(11)以及主动斜齿轮(13),两个所述传动板(7)分别螺纹套设在所述传动螺杆一(8)和传动螺杆二(10)的外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闸门(3)的两侧均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异形块(14),两个所述坝体(1)上均开设有异形槽(15),所述异形块(14)滑动连接在所述异形槽(15)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闸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传动板(7)上均开设有螺纹槽,所述传动螺杆一(8)和所述传动螺杆二(10)分别螺纹连接在两个所述螺纹槽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闸门(3)上开设有凹槽(16),所述小闸门(4)滑动连接在所述凹槽(16)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6)上开设有两个对称布置且与所述滑槽相连通的直槽,所述传动板(7)滑动连接在所述直槽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斜齿轮(13)分别与所述从动斜齿轮一(9)和所述从动斜齿轮二(11)相啮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489234.1U CN219621720U (zh) | 2023-03-14 | 2023-03-14 | 一种水利闸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489234.1U CN219621720U (zh) | 2023-03-14 | 2023-03-14 | 一种水利闸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621720U true CN219621720U (zh) | 2023-09-01 |
Family
ID=87792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489234.1U Active CN219621720U (zh) | 2023-03-14 | 2023-03-14 | 一种水利闸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621720U (zh) |
-
2023
- 2023-03-14 CN CN202320489234.1U patent/CN21962172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562037U (zh) | 一种水利工程用升降式闸门 | |
CN220414153U (zh) | 一种水利工程防汛闸门 | |
CN219621720U (zh) | 一种水利闸门 | |
CN211228388U (zh) |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的挡水闸门 | |
CN218969926U (zh) | 一种水利闸门启闭装置 | |
CN214530551U (zh) | 一种节能型水坝开关装置 | |
CN212956447U (zh) | 一种坝顶闸门双向门式启闭机 | |
CN113622373A (zh) | 一种水利工程防汛挡水装置及使用方法 | |
CN209040062U (zh) |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排水装置 | |
CN216765782U (zh) | 一种水利水电闸门提升装置 | |
CN209082445U (zh) | 一种具有翻转式联动机构的截流闸门 | |
CN216339368U (zh) | 一种水利工程水闸结构 | |
CN219386165U (zh) | 一种水工模型试验闸门启闭装置 | |
CN219992378U (zh) | 一种水利工程用的升降式闸门结构 | |
CN215801464U (zh) | 一种用于水利泄洪闸门启闭装置 | |
CN215758887U (zh) | 一种水利闸板提拉装置 | |
CN216586425U (zh) | 一种水利工程用升降式水利闸门 | |
CN221029994U (zh) | 一种水利工程环保过滤垃圾的闸门 | |
CN206530193U (zh) | 一种新型的闭门器 | |
CN221461117U (zh) | 一种具有清理结构的水利水电工程闸门 | |
CN221627012U (zh) | 一种水利引水渠道闸门 | |
CN221510313U (zh) | 一种水利清藻装置 | |
CN220284748U (zh) | 一种水利工程用升降式水利闸门 | |
CN220644131U (zh) | 一种水闸启闭装置 | |
CN220666141U (zh) | 一种泄洪闸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