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21622U - 一种盖梁施工用支撑体系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盖梁施工用支撑体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21622U
CN219621622U CN202321258206.5U CN202321258206U CN219621622U CN 219621622 U CN219621622 U CN 219621622U CN 202321258206 U CN202321258206 U CN 202321258206U CN 219621622 U CN219621622 U CN 2196216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bent cap
anchor ear
connecting pieces
co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5820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晓松
王海龙
王晓文
李欢
尚彩霞
王永江
程畅
王冰
吴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Seventh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Seventh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Seventh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Seventh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5820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216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216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216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盖梁施工用支撑体系,包括抱箍,其包括两块半圆弧形钢板,两块半圆弧形钢板通过端部的连接件连接于桥墩外周面上,所述连接件为箱型结构并通过螺栓连接为一体,所述连接件内部设置有调节块,其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连接件垂直设置且连接于所述调节块上以使得所述调节块形成为偏心轮结构,所述转轴通过驱动机构驱动转动,所述调节块沿着其外周面设置一圈滑道,两块半圆弧形钢板相邻的连接件正上方设置有U型的支撑块,其用于支撑连接底模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块的两个下端设置有万向滑轮,其分别滑动配合于两个连接件内均设置的调节块的滑道内。本实用新型能在施工过程中实时调节高度,具有操作简单,施工效率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盖梁施工用支撑体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盖梁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盖梁施工用支撑体系。
背景技术
目前桥梁盖梁施工过程中,包括支架施工法和无支架施工法,支架施工法存在搭设周期长、受地面交通限制、基础处理成本高、高墩施工不经济等缺点;无支架法施工在盖梁施工会经常被采用,更符合绿色环保的施工要求。无支架法施工过程中需要在桥墩上设置支撑体系,一般采用固定式,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底模等标高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则需要调节高度,固定式支撑体系无法调节标高,或者需要将支撑体系全部拆除后再调节标高,存在操作复杂,施工效率低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盖梁施工用支撑体系,能在施工过程中实时调节高度,具有操作简单,施工效率高的优点。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盖梁施工用支撑体系,包括抱箍,其包括两块半圆弧形钢板,两块半圆弧形钢板通过端部的连接件连接于桥墩外周面上,所述连接件为箱型结构并通过螺栓连接为一体,所述连接件内部设置有调节块,其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连接件垂直设置且连接于所述调节块上以使得所述调节块形成为偏心轮结构,所述转轴通过驱动机构驱动转动,所述调节块沿着其外周面设置一圈滑道,两块半圆弧形钢板相邻的连接件正上方设置有U型的支撑块,其用于支撑连接底模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块的两个下端设置有万向滑轮,其分别滑动配合于两个连接件内均设置的调节块的滑道内。
优选的是,所述支撑平台包括设置于抱箍支撑块上的纵向主梁,设置于纵向主梁上的多个分布梁,铺设在分布梁上的施工平台,底模支撑于施工平台上,所述纵向主梁与分布梁之间,所述分布梁与施工平台之间均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调节块外周面设置为正多边形结构或圆形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抱箍为双抱箍且相邻的连接件上下对应紧贴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转轴通过电机驱动转动。
优选的是,所述抱箍内侧面设置有橡胶垫层,所述抱箍的内径小于桥墩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支撑体系设置为能调整高度,能解决常规的抱箍安装后调节高度还需要拆除抱箍的缺陷,并且在装置安装完成后,还能进行整体高度的调整;另外支撑体系的高度调节还能辅助盖梁底模的拆除,通过降低支撑体系的高度从而带动底模向下移动,进而实现底模的顺利拆除,可以减小人工操作,提高施工安全性,提高拆除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抱箍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抱箍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桥墩,2、抱箍,3、盖梁,4、纵向主梁,5、分布梁,6、施工平台,7、连接件,8、调节块,9、转轴,10、支撑块,11、万向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盖梁3施工用支撑体系,包括抱箍2,其包括两块半圆弧形钢板,两块半圆弧形钢板通过端部的连接件7连接于桥墩1外周面上,所述连接件7为箱型结构并通过螺栓连接为一体,所述连接件7内部设置有调节块8,其连接有转轴9,所述转轴9与所述连接件7垂直设置且连接于所述调节块8上以使得所述调节块8形成为偏心轮结构,所述转轴9通过驱动机构驱动转动,所述调节块8沿着其外周面设置一圈滑道,两块半圆弧形钢板相邻的连接件7正上方设置有U型的支撑块10,其用于支撑连接底模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块10的两个下端设置有万向滑轮11,其分别滑动配合于两个连接件7内均设置的调节块8的滑道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同一侧的两个连接件7调节块8位置始终保持相同且转轴9同步转动,使得支撑块10顶面始终保持水平;抱箍2相对两侧的支撑块10根据实际情况同步动作或者略有不同,调节上方支撑平台及底模的标高和水平度。抱箍2通过连接件7螺栓连接从而稳固地连接于桥墩1上。在安装底模时,抱箍2连接完成后,如果底模或者底模支撑平台在安装过程中高度不符合设计要求,则需要解除抱箍2再重新安装,一方面不能支撑上述已经部分施工的底模支撑平台等结构,另一方面拆除抱箍2再重新安装施工繁琐,因此通过抱箍2内安装的调节块8以及支撑块10进行高度的调节能更好地满足实际施工需求,调节更为便捷,通过转轴9的转动驱动调节块8转动至不同高度实现调节。在盖梁3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后,需要拆除底模,常规的拆除方式是通过砂箱进行,拆除困难,安全性较低,而通过本申请的调节块8以及支撑块10的调节带动整个支撑平台降低,底模与支撑平台的施工平台6预先螺栓连接,进而可带动底模向下下落,从而方便拆卸,易于脱模。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平台包括设置于抱箍2支撑块10上的纵向主梁4,设置于纵向主梁4上的多个分布梁5,铺设在分布梁5上的施工平台6,底模支撑于施工平台6上,所述纵向主梁4与分布梁5之间,所述分布梁5与施工平台6之间均通过螺栓连接,抱箍2支撑块10与纵向主梁4可以焊接也可以螺栓连接。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调节块8外周面设置为正多边形结构或圆形结构,圆形结构可以调节高度更为精细,而正多边形结构调节高度后对上述的支撑块10支撑面积更大。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抱箍2为双抱箍2且相邻的连接件7上下对应紧贴设置。下抱箍2紧箍在桥墩1标高线上为上抱箍2进行辅助定位,上抱箍2紧箍在桥墩1上产生摩擦力提供上部结构的支承反力,是盖梁3支撑系统主要的支承受力结构。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转轴9通过电机驱动转动,也可通过其它驱动方式进行驱动,能满足两侧同步驱动即可。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抱箍2内侧面设置有橡胶垫层,所述抱箍2的内径小于桥墩1的外径。为了保证抱箍2与桥墩1连接牢固,在抱箍2的内侧设置有橡胶垫层,同时抱箍2包括的半圆弧形钢板直径小于桥墩1的外径。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6)

1.一种盖梁施工用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抱箍,其包括两块半圆弧形钢板,两块半圆弧形钢板通过端部的连接件连接于桥墩外周面上,所述连接件为箱型结构并通过螺栓连接为一体,所述连接件内部设置有调节块,其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连接件垂直设置且连接于所述调节块上以使得所述调节块形成为偏心轮结构,所述转轴通过驱动机构驱动转动,所述调节块沿着其外周面设置一圈滑道,两块半圆弧形钢板相邻的连接件正上方设置有U型的支撑块,其用于支撑连接底模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块的两个下端设置有万向滑轮,其分别滑动配合于两个连接件内均设置的调节块的滑道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梁施工用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包括设置于抱箍支撑块上的纵向主梁,设置于纵向主梁上的多个分布梁,铺设在分布梁上的施工平台,底模支撑于施工平台上,所述纵向主梁与分布梁之间,所述分布梁与施工平台之间均通过螺栓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梁施工用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块外周面设置为正多边形结构或圆形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梁施工用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为双抱箍且相邻的连接件上下对应紧贴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梁施工用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通过电机驱动转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梁施工用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内侧面设置有橡胶垫层,所述抱箍的内径小于桥墩的外径。
CN202321258206.5U 2023-05-23 2023-05-23 一种盖梁施工用支撑体系 Active CN2196216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58206.5U CN219621622U (zh) 2023-05-23 2023-05-23 一种盖梁施工用支撑体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58206.5U CN219621622U (zh) 2023-05-23 2023-05-23 一种盖梁施工用支撑体系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21622U true CN219621622U (zh) 2023-09-01

Family

ID=87770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58206.5U Active CN219621622U (zh) 2023-05-23 2023-05-23 一种盖梁施工用支撑体系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216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78371B (zh) 一种特大型钢结构支撑骨架
CN1799983A (zh) 大型门式起重机横向平移转场的方法和它的旋转装置
CN219621622U (zh) 一种盖梁施工用支撑体系
CN113106871A (zh) 钢板组合梁桥面施工用不落地动态调高支架及施工方法
CN212714579U (zh) 桥梁转体施工装置
CN210797883U (zh) 一种特大型钢结构支撑骨架
CN115749364B (zh) 一种建筑物增加层高改扩建施工设备及其改扩建施工方法
CN108000139B (zh) 一种大型混凝土管桩装配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4573352U (zh) 桥梁模板的支撑装置
CN113944103B (zh) 应用于钢箱梁跨路桥安装的组装式支架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10644761B (zh) 一种建筑施工防护平台
CN2771382Y (zh) 筒模中心伸缩机构及伞式集中操作电梯井筒模
CN210216165U (zh) 盖梁调节装置
CN222782403U (zh) 一种用于大悬臂装配式建筑结构安装的可移动胎架
CN220414960U (zh) 一种消除既有涵洞内搭设支架荷载沉降的工具
CN116657495A (zh) 一种绿色环保桥梁盖梁施工方法
CN219175961U (zh) 一种钢结构稳定装置
CN217870009U (zh) 一种桥墩盖梁施工用临时钢桁架支撑装置
CN111206507A (zh) 骑挂式支承结构及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方法
CN219972976U (zh) 一种跨铁路连续刚构桥转体拆除装置
CN220503668U (zh) 一种贝雷梁栈桥可调承重结构
CN218346228U (zh) 一种钢管桩预制扩展基础
CN220565061U (zh) 一种贝雷架搭设辅助装置
CN216864835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t梁端部台座装置
CN222412651U (zh) 盖梁施工可调整横坡度的支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