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91490U - 一种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591490U CN219591490U CN202223422706.6U CN202223422706U CN219591490U CN 219591490 U CN219591490 U CN 219591490U CN 202223422706 U CN202223422706 U CN 202223422706U CN 219591490 U CN219591490 U CN 21959149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 liquid cooling
- battery pack
- cell assembly
- coo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5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0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110 cooling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26 adhesive bo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池包,包括:电芯组件,包括壳体和收容于壳体内的多个电芯,壳体包括顶壁、底壁、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以及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多个电芯沿第一方向堆叠在一起,且第一侧壁沿第一方向延伸;液冷件,液冷件包括液冷流道,液冷件至少贴合在壳体的底面和第一侧壁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将液冷件设置在电芯组件的多个面上,实现电芯组件的多面冷却,使其冷却工况的效率得到提高;且液冷件侧面的高度与电芯组件的高度相适应,以降低电芯高度方向温差,提高电芯温度均匀性;通过液冷件与电芯组件的接触,使其能够实现对电芯组件的均匀冷却,以起到均温作用,以及将液冷件设置于电芯组件的外侧,使其水电分离,从而更加安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电池包。
背景技术
混合动力及纯电动汽车通常需要高效率的动力电池系统提供能量。电池组作为动力系统的关键部件,直接影响混合动力及纯电动汽车的性能。由于动力系统所需电池数目较大,电池均需紧密排列连接。当以高功率运行时,电池会产生大量热量,为了保证电池包内的温度一致性,以避免较大热量影响电池的寿命和性能,以及避免因为温度过高而引起电池包热失控,都会在电池包内布置冷却系统,而运用最多的就是液冷,液冷系统的作用是通过冷却液的循环,将电池包内的热量源源不断的带走,而对于方壳电芯,由于方壳电芯模组高度较高,在对其进行加热或冷却时,存在整体温差较大,以及加热冷却速率慢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种电池包,以改善由于方壳电芯模组高度较高,在对其进行加热或冷却时,整体温差较大,加热冷却速率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池包,包括:
电芯组件,所述电芯组件包括壳体和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多个电芯,所述壳体包括顶壁、底壁、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以及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其中,多个所述电芯沿第一方向堆叠在一起,且所述第一侧壁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液冷件,所述液冷件包括液冷流道,所述液冷件至少贴合在所述壳体的底面和所述第一侧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冷件为液冷板,在所述液冷板内设置有冷却流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冷板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相对地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两侧上,所述底板与所述底壁的底面接触,所述侧板与所述第一侧壁贴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冷件包括多根扁平液冷流道,多根所述扁平液冷流道并列设置,且依次绕设在所述电芯组件的底壁和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的外表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冷件包括集流管道,在多根并列设置的所述扁平液冷流道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集流管道,且所述扁平液冷流道与所述集流管道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壁的长度大于所述顶壁的长度,在所述底壁突出于所述顶壁的一端上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分别与所述液冷流道的两端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电芯的侧面均与所述第一侧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冷件与所述壳体之间通过焊接或导热胶粘接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还包括导热结构,所述导热结构设置在所述液冷件与所述电芯组件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池包,液冷件设置于电芯组件的外侧,使其水电分离,从而更加安全。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池包,通过在将液冷件设置在电芯组件的多个面上,且在液冷件内设置液冷流道,使其经过电芯组件的多个面,实现对电芯组件的多面冷却,使其冷却工况的效率得到提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池包,通过设置液冷件,使其包裹在电芯组件的侧面上,且与电芯组件的高度相适应,以降低电芯高度方向温差,提高电芯温度均匀性,提升电芯使用寿命;同时,通过液冷件与电芯组件的接触,使其能够实现对电芯组件的均匀冷却,以起到均温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于一实施例中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于一实施例中电池包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于一实施例中液冷板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于一实施例中扁平液冷流道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电池包100;电芯组件10;液冷件20;壳体11;电芯101;顶壁110;底壁111;第一侧壁112;第二侧壁113;进液口23;出液口24;通孔25;液冷板21;底板211;侧板212;扁平液冷流道22;集流管道22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池包,通过在电芯组的外侧设置液冷板以包裹在电芯组的多个面上,且液冷板高度与电芯组的高度相匹配,解决由于方壳电芯模组高度较高,在对其进行加热或冷却时,整体温差较大,加热冷却速率慢的问题,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100包括电芯组件10和液冷件20,所述液冷件20设置在所述电芯组件10的外侧,以实现对所述电芯组件10的冷却作用。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芯组件10包括壳体11和电芯堆叠体,所述电芯堆叠体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X堆叠在一起的电芯101,且多个所电芯101收容于所述壳体11内,所述壳体11包括顶壁110、底壁111、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12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113,即所述顶壁110、所述底壁111、所述第一侧壁112和所述第二侧壁113相互围合形成一个收容空间,所述电芯堆叠体收容与所述收容空间内。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侧壁112沿所述第一方向X延伸,以使得多个所述电芯101的侧面均与所述第一侧壁112接触,以使得每一个电芯101的侧面均得到冷却。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液冷件20设置在所述电芯组件10的外侧,具体的,所述液冷件20可通过焊接或导热胶粘接的方式与所述壳体11固定连接,且所述液冷件20至少贴合在所述壳体11的底面和所述第一侧壁112上,即所述液冷件20与所述壳体11中底壁111和第一侧壁112的外表面接触,且所述液冷件20内设置有液冷流道,以实现对每个电芯101的冷却作用。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壁111的长度大于所述顶壁110的长度,在所述底壁111突出于所述顶壁110的一端上设置有进液口23和出液口24,所述进液口23和所述出液口24分别与所述液冷流道的两端连通,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底壁111突出于所述顶壁110的一端上设置有两个通孔25,所述进液口23和所述出液口24安装在所述通孔25处,并穿过所述底壁111与所述液冷件20中的液冷流道连通。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液冷件20为液冷板21,所述液冷板21内设置有液冷流道,且所述液冷板21贴合在所述壳体11的外表面上,具体的,所述液冷板21包括底板211和侧板212,所述侧板212设置在所述底板211相对的两侧上,且所述底板211与所述底壁111的底面接触,所述侧板212与所述第一侧壁112贴合,所述进液口23和所述出液口24穿过所述底壁111以和所述底板211中的液冷流道连通,以实现对电芯组件10的多面冷却,从而提高其冷却效率。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侧板212相对于所述底板211为折弯结构,即所述底板211和侧板212例如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例如,所述液冷板21为U型铝板,其包裹在电芯组件10的多个面上,通过在将液冷板21包裹在电芯组件10的多个面上,且在液冷板21上设置液冷流道,使其经过电芯组件10的多个面,实现对电芯组件10的多面冷却,使其冷却工况的效率得到提高。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侧板212的高度与所述电芯组件10的高度相同,即所述侧板212的高度与电芯101的高度相同,以降低电芯高度方向温差,提高电芯温度均匀性,提升电芯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211例如设置为可承重底板,在起到对电芯组件10的冷却作用的同时,还起到支撑所述电芯组件10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可根据所述电芯组件10的高度来调整液冷板21中侧板212的高度,以及根据其重量来调整液冷板21的厚度及材质。
请参阅图1、图2及图4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液冷件20为多根扁平液冷流道22,且多根所述扁平液冷流道22并列设置,且所述扁平液冷流道221依次绕设在所述电芯组件10的底壁111和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的外表面上,具体的,所述扁平液冷流道22可依次绕设在所述壳体11中的底壁111的底面和第一侧壁112的外表面上,使得冷却液进入该扁平液冷流道22时,依次流经所述电芯组件10的底面和侧面,以实现液冷件20对电芯组件10的多面冷却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平液冷流道22与所述壳体11之间通过焊接或导热胶粘接在一起,以实现对电芯组件10的冷却作用,通过将平液冷流道22设置在所述壳体11上,并且所述壳体11与多个所述电芯接触,使其能够实现对电芯组件10的均匀冷却,以起到均温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多根扁平流道22在第一侧壁112上的布置高度与所述电芯组件10的高度相同,以降低电芯高度方向温差,提高电芯温度均匀性,提升电芯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1、图2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液冷件20还包括集流管道221,在多根并列设置的所述扁平液冷流道22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集流管道221,所述集流管道221与所述底壁111同样通过焊接或导热胶粘接在一起,且每一根所述扁平液冷流道22的两端分别与其两端的所述集流管道221连通,且在所述集流管道221上设置有水冷接头,即在所述扁平液冷流道221两端的集流管道221上均设置有所述水冷接头,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集流管道221同样为扁平状管道,其两端为封闭结构,在其侧面与多根所述扁平液冷流道22连通,以起到分流的作用,从而使得冷却水均匀的流入各个扁平液冷流道221内。
请参阅图1、图2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位于所述扁平液冷流道22一端的集流管道221上的水冷接头为进液口23,位于所述扁平液冷流道22另一端的集流管道221上的水冷接头为出液口24,冷却水从所述进液口23流入所述集流管道221内,经过所述集流管道221的分流作用,使得冷却水均匀的流入各个扁平液冷流道22内,以经过所扁平液冷流道22流向另一端的集流管道221内,并从所述出液口24流出,从而使得所述液冷件20实现对所述电芯组件10的均匀散热。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当所述电芯组件10的温度过低时,还可以通过向所述扁平液冷流道221内通入热水,以起到对电芯组件10加热的作用,以提高其电芯组件10的温度,且能够提高其加热升温时的效率,以及保证加热升温过程中电芯组件10的温度均匀性,从而保证其正常工作,即可以通过所述液冷件20实现对电芯组件10的快速且均匀的冷却或升温,以保证电芯组件10的温度均匀性,提升电芯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芯组件100还包括导热结构,所述导热结构设置在所述液冷件20与所述电芯组件10之间,所述导热结构例如为导热垫或导热胶。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池包,通过在将液冷件设置在电芯组件的多个面上,且在液冷件内设置液冷流道,使其经过电芯组件的多个面,实现对电芯组件的多面冷却,使其冷却工况的效率得到提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池包,通过设置液冷件,使其包裹在电芯组件的侧面上,且与电芯组件的高度相适应,以降低电芯高度方向温差,提高电芯温度均匀性,提升电芯使用寿命;同时,通过液冷件与电芯组件的接触,使其能够实现对电芯组件的均匀冷却,以起到均温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池包,液冷件设置于电芯组件的外侧,使其水电分离,从而更加安全。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为突出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特点,其余技术特征在此不再赘述。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芯组件,所述电芯组件包括壳体和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多个电芯,所述壳体包括顶壁、底壁、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以及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其中,多个所述电芯沿第一方向堆叠在一起,且所述第一侧壁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液冷件,所述液冷件包括液冷流道,所述液冷件至少贴合在所述壳体的底面和所述第一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件为液冷板,在所述液冷板内设置有冷却流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相对地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两侧上,所述底板与所述底壁的底面接触,所述侧板与所述第一侧壁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件包括多根扁平液冷流道,多根所述扁平液冷流道并列设置,且依次绕设在所述电芯组件的底壁和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的外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件包括集流管道,在多根并列设置的所述扁平液冷流道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集流管道,且所述扁平液冷流道与所述集流管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的长度大于所述顶壁的长度,在所述底壁突出于所述顶壁的一端上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分别与所述液冷流道的两端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芯的侧面均与所述第一侧壁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件与所述壳体之间通过焊接或导热胶粘接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还包括导热结构,所述导热结构设置在所述液冷件与所述电芯组件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422706.6U CN219591490U (zh) | 2022-12-19 | 2022-12-19 | 一种电池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422706.6U CN219591490U (zh) | 2022-12-19 | 2022-12-19 | 一种电池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591490U true CN219591490U (zh) | 2023-08-25 |
Family
ID=87696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422706.6U Active CN219591490U (zh) | 2022-12-19 | 2022-12-19 | 一种电池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59149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638304A (zh) * | 2023-12-04 | 2024-03-01 | 巢湖学院 | 一种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快充的混合热管理系统 |
-
2022
- 2022-12-19 CN CN202223422706.6U patent/CN21959149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638304A (zh) * | 2023-12-04 | 2024-03-01 | 巢湖学院 | 一种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快充的混合热管理系统 |
CN117638304B (zh) * | 2023-12-04 | 2024-07-02 | 巢湖学院 | 一种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快充的混合热管理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629259U (zh) | 电池包的冷却系统 | |
CN110676421B (zh) | 电池模组及电动汽车 | |
TW202224250A (zh) | 液冷電池模組 | |
CN217522115U (zh) | 一种刀片动力电池液冷相变复合式冷却装置 | |
CN108155311A (zh) |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液冷模组 | |
CN110085787A (zh) | 一种软包模组结构 | |
CN219591490U (zh) | 一种电池包 | |
CN116544547A (zh) | 一种三面液冷的大圆柱电池系统 | |
CN115954576A (zh) | 一种液冷储能电池包 | |
WO2024082591A1 (zh) | 一种框架散热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动力电池模组 | |
CN209658275U (zh) | 一种软包模组结构 | |
WO2022143409A1 (zh) | 一种电池单体及其电池模块 | |
CN219476788U (zh) |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 |
CN211980684U (zh) | 一种电池模组和车辆 | |
CN210142702U (zh) | 电池模组换热结构、电池模组、电池包以及汽车 | |
CN110137616A (zh) | 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 | |
CN219476784U (zh) | 一种三面液冷的大圆柱电池系统 | |
CN222507714U (zh) | 电芯模组及电池包 | |
CN217239572U (zh) | 液冷板、电池模组、电池包和车辆 | |
CN221885197U (zh) | 一种集成内部液冷结构的电芯配组结构 | |
CN220544006U (zh) | 一种电池模组 | |
CN218783174U (zh) | 电池包 | |
CN220934225U (zh) | 一种动力电池复合热管理系统 | |
CN220796877U (zh) | 一种液冷电池模组 | |
CN221102214U (zh) | 一种集成多流道的液冷电池模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