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88342U - 管路修复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管路修复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588342U CN219588342U CN202320102922.8U CN202320102922U CN219588342U CN 219588342 U CN219588342 U CN 219588342U CN 202320102922 U CN202320102922 U CN 202320102922U CN 219588342 U CN219588342 U CN 21958834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ling
- pipeline
- original
- sealing sleeve
-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3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698 Poly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01018 Cast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45 co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943 hotmel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573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Pip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管路修复连接领域,提供一种管路修复连接装置,包括密封套管、一对相对设置的密封端盖、密封件和压紧组件。将原管路中损坏部位的管段切割掉,将密封套管放在原管路断裂处,然后在连接位置套上密封端盖,并安装好密封件,最后通过压紧组件夹紧一对密封端盖,从而进一步挤压密封件,保证密封套管与原管段密封良好。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降低成本,延长了管路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矿井管路修复较为困难,操作不便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管路修复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路修复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管路在矿井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而管路修复及连接是管路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煤矿供风、供水及排水管路一般采用铸铁管、钢管,近年来新建矿井大都采用PE(Polyethylene,聚乙烯)管。
但是目前,若管路投入使用后,出现断裂损坏等情况时,对管路的修复非常困难。一方面在井下铸铁管等的焊接操作困难,而PE管热熔焊接时受到空间限制。另一方面修复地点一般离施工电源较远,操作不便。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矿井管路修复较为困难,操作不便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路修复连接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矿井管路修复较为困难,操作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路修复连接装置,包括:
密封套管,安装在原管路的断裂处,所述原管路包括断开的两段原管段,所述密封套管设置在两段所述原管段之间;
一对相对设置的密封端盖,所述密封端盖套装在所述原管段与所述密封套管的连接处;
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原管段与所述密封套管的连接处,且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密封端盖的内壁相接触;
压紧组件,用于连接并夹紧一对所述密封端盖。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路修复连接装置,所述原管路还包括新配用管段,所述新配用管段设置在两段所述原管段之间,两段所述原管段与所述新配用管段之间均设有所述密封套管,
且所述新配用管段与所述密封套管的连接处套设有所述密封端盖,所述密封件还用于密封所述新配用管段与所述密封套管的连接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路修复连接装置,所述密封套管的中心线与所述原管路的中心线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路修复连接装置,所述密封套管的承压等级与所述原管路的承压等级一致。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路修复连接装置,所述密封件设置为盘根。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路修复连接装置,所述密封端盖的内壁设有限位台阶,所述密封套管的管径大于所述原管路的管径,所述密封件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台阶相抵、另一端与所述密封套管相抵。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路修复连接装置,所述压紧组件包括:
连杆,用于连接一对所述密封端盖,一对所述密封端盖对应设有供所述连杆穿过的通孔;
至少两个锁紧螺母,分别螺纹连接在所述连杆的两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路修复连接装置,所述密封端盖的外壁设有环形凸缘,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环形凸缘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路修复连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密封套管上的预留接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路修复连接装置,所述新配用管段的管径与所述原管段的管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路修复连接装置,包括:密封套管,安装在原管路的断裂处,原管路包括断开的两段原管段,密封套管设置在两段原管段之间;一对相对设置的密封端盖,密封端盖套装在原管段与密封套管的连接处;密封件,用于密封原管段与密封套管的连接处,且密封件与密封端盖的内壁相接触;压紧组件,用于连接并夹紧一对密封端盖。如此设置,将原管路中损坏部位的管段切割掉,将密封套管放在原管路断裂处,然后在连接位置套上密封端盖,并安装好密封件,最后通过压紧组件夹紧一对密封端盖,从而进一步挤压密封件,保证密封套管与原管段密封良好。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降低成本,延长了管路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矿井管路修复较为困难,操作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路修复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路修复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附图标记:
1:原管段;2:断裂处;3:密封件;4:密封套管;5:密封端盖;6:连杆;7:锁紧螺母;8:新配用管段;9:限位台阶;10:环形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一致”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与原部件一样的一致,也可以是与原部件类似的一致。此外,对于损坏管路的“长”、“短”而言,可根据实际情况去理解,所以由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至图2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管路修复连接装置。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路修复连接装置,包括密封套管4,一对相对设置的密封端盖5,密封件3,以及压紧组件。当原管路出现断裂损坏时,将原管路中损坏部位的管段切割掉,从而形成原管路的断裂处2。具体地,将密封套管4安装在原管路的断裂处2,原管路包括断开的两段原管段1,密封套管4设置在两段原管段1之间。其中,密封套管4的长度可根据切除的管段长度确定,以使密封套管4刚好放入原管路切割部位之间。密封端盖5套装在原管段1与密封套管4的连接处,从而将原管段1和密封套管4连接在一起。密封件3用于密封原管段1与密封套管4的连接处,且密封件3与密封端盖5的内壁相接触,以将原管段1和密封套管4连接部位密封,防止整体管路泄漏。压紧组件用于连接并夹紧一对密封端盖5,使得整个装置与原管路紧密连接,并且在夹紧过程中,密封件3也会被挤压,直至试压后无渗漏现象为止,从而进一步提高连接处的密封效果,保证管路可靠工作。
如此设置,切割掉原管路中损坏部位的管段,将密封套管4放在原管路断裂处,然后在两端连接位置套上密封端盖5,并安装好密封件3,最后通过压紧组件夹紧一对密封端盖5,同时进一步挤压密封件3,保证密封套管4与原管段1密封良好。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无需进行焊接操作,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降低成本,延长了管路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矿井管路修复较为困难,操作不便的问题。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原管路还包括新配用管段8,新配用管段8设置在两段原管段1之间,两段原管段1与新配用管段8之间均设有密封套管4。而且,新配用管段8与密封套管4的连接处还套设有密封端盖5,密封件3还用于密封新配用管段8与密封套管4的连接处。这样当原管路中损坏部位的管段较长时,可增加一段新配用管段8,密封套管4刚好放入原管段1与新配用管段8之间。而且将新配用管段8与密封套管4连接后装入密封端盖5内,并安装密封件3,使得密封件3与原管段1、密封套管4及新配用管段8密封接触。由此可知,该装置可用于不同损坏长度的管路修复,实用性强,操作灵活。当然,该装置不仅限于修补后期修复较为困难的管路,也可作为铸铁管路、PE管路或钢管管路等不同材质管路之间的过渡连接结构,从而扩大该装置的使用范围,提高其实用性。
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新配用管段8的管径与原管段1的管径相同,从而与原管段1相匹配,使得新配用管段8与原管段1配合使用,保障整体管路可靠工作。此外,新配用管段8的长度可根据原管路的损坏长度等确定。
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密封套管4的中心线与原管路的中心线重合。具体地,如图1所示,密封套管4的中心线与两端原管段1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此外,如图2所示,若增设有新配用管段8,则密封套管4的中心线与两端原管段1的中心线、新配用管段8的中心线均位于同一直线上。这样使得修复后的管路各处始终同心设置,保证管路整体质量,延长管路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密封套管4的承压等级应与原管路的承压等级一致,从而确保修补处压力管路的设计质量,提高整体管路的质量可靠性和使用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密封件3设置为盘根。盘根作为密封填料,可用于压力管路的密封。其来源广泛,加工容易,且价格低廉,密封可靠,操作简单。具体地,可在连接位置缠绕多圈盘根,例如可绕上3-5圈,使得盘根和原管段1、密封套管4及新配用管段8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密封端盖5的内壁设有限位台阶9,密封套管4的管径大于原管路的管径。密封件3的一端与限位台阶9相抵,另一端与密封套管4相抵。这样设置,在压紧两端密封端盖5时,不会导致管路弯曲变形,而且还可挤压密封件3,使得密封件3可靠密封,防止管路内的气体或液体渗漏。
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压紧组件包括连杆6和至少两个锁紧螺母7。具体地,连杆6用于连接一对密封端盖5,一对密封端盖5对应设有供连杆6穿过的通孔,连杆6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7。连杆6可为螺杆,使用时,将螺杆插入两侧密封端盖5的通孔中,并在螺杆两端安装锁紧螺母7进行固定。向内拧紧两端锁紧螺母7,起到挤压作用。从而通过紧固螺杆,来实现两侧密封端盖5的连接,以及挤压密封件3,以此增加管路的密封性,进而可有效避免连接后的管路出现泄漏现象,且安装方便,实用性高。
进一步地,密封端盖5的外壁设有环形凸缘10,通孔设置在环形凸缘10上,这样便于加工制造,以及安装压紧组件。此外,沿密封端盖5的周向可间隔均布有多个通孔,且通孔与压紧组件一一对应设置,从而使得连接更加牢固、稳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管路修复连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密封套管4上的预留接口。这样在实际应用时,可根据需要连接分支管路,从而为装置的应用增加更多的可能性,使用更加灵活多变。不用时,用丝堵将预留接口堵住即可。
结合上述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管路修复连接装置进行具体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路修复连接装置,包括盘根,密封套管4,密封端盖5,螺杆,锁紧螺母7以及新配用管段8等。当原管路损坏长度较短时,如图1所示,工作人员采用手锯将原管路中损坏部位的管段切割掉,使密封套管4正好放入两端原管路的断裂处2之间,将两个密封端盖5分别套在两端原管段1上。密封套管4要与原管路的承压等级相一致,然后将密封套管4装入密封端盖5中,密封套管4的中心线要与原管段1的中心线重合,且密封套管4端部与原管段1端部之间的间隙小于2毫米,使密封套管4与原管段1相吻合。最后在密封套管4的两端绕上3-5圈盘根,进行密封处理,在密封端盘5外侧凸缘上的通孔中插上螺杆,再将锁紧螺母7安装在螺杆两端,通过拧紧锁紧螺母7挤压盘根,增加管路的密实性,直至试压后无渗漏为止。
当原管路损坏长度较长时,如图2所示,可增设一段新配用管段8,并与两套密封套管4、密封端盖5等配合使用。先将原管路中损坏部位的管段切割掉,使两个密封套管4分别正好放入原管段1与新配用管段8之间,将四个密封端盖5分别套在两端原管段1和新配用管段8的两端。密封套管4要与原管路的承压等级相一致,然后将密封套管4装入密封端盖5中,密封套管4的中心线要与原管段1和新配用管段8的中心线重合。最后在密封套管4的端部绕上3-5圈盘根,进行密封处理,在密封端盘5外侧凸缘上的通孔中插上螺杆,再将锁紧螺母7安装在螺杆两端,通过拧紧锁紧螺母7挤压盘根,增加管路的密封性,直至试压后无渗漏为止。另外,可根据需要在密封套管4上设置预留接口,预留接口可连接其他分支管路来实现更多的可能性,实用性高。
综上所述,该装置可用于管路修补,也可作为铸铁管路、PE管路或钢管管路等不同材质管路之间过渡连接使用。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人工花费少,成本较低,可以修补后期修复困难的管路,延长管路的使用寿命,实用性高,易于推广。而且在该装置中,通过在密封套管4与原管路的连接位置缠绕盘根,增加了修补管路的密封性,并且可通过拧紧锁紧螺母7继续挤压盘根,防止管路内的气体或液体渗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管路修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密封套管,安装在原管路的断裂处,所述原管路包括断开的两段原管段,所述密封套管设置在两段所述原管段之间;
一对相对设置的密封端盖,所述密封端盖套装在所述原管段与所述密封套管的连接处;
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原管段与所述密封套管的连接处,且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密封端盖的内壁相接触;
压紧组件,用于连接并夹紧一对所述密封端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修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管路还包括新配用管段,所述新配用管段设置在两段所述原管段之间,两段所述原管段与所述新配用管段之间均设有所述密封套管,
且所述新配用管段与所述密封套管的连接处套设有所述密封端盖,所述密封件还用于密封所述新配用管段与所述密封套管的连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路修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套管的中心线与所述原管路的中心线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路修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套管的承压等级与所述原管路的承压等级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路修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设置为盘根。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路修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端盖的内壁设有限位台阶,所述密封套管的管径大于所述原管路的管径,所述密封件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台阶相抵、另一端与所述密封套管相抵。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路修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组件包括:
连杆,用于连接一对所述密封端盖,一对所述密封端盖对应设有供所述连杆穿过的通孔;
至少两个锁紧螺母,分别螺纹连接在所述连杆的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路修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端盖的外壁设有环形凸缘,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环形凸缘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路修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密封套管上的预留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路修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配用管段的管径与所述原管段的管径相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102922.8U CN219588342U (zh) | 2023-02-02 | 2023-02-02 | 管路修复连接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102922.8U CN219588342U (zh) | 2023-02-02 | 2023-02-02 | 管路修复连接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588342U true CN219588342U (zh) | 2023-08-25 |
Family
ID=87698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102922.8U Active CN219588342U (zh) | 2023-02-02 | 2023-02-02 | 管路修复连接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588342U (zh) |
-
2023
- 2023-02-02 CN CN202320102922.8U patent/CN21958834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439374B (zh) | 一种管道修补器 | |
CN202852326U (zh) | 一种隔离式带压密封夹具 | |
CN206754660U (zh) | 一种承插式管道抗震接口 | |
CN219588342U (zh) | 管路修复连接装置 | |
CN110847037A (zh) | 一种防雨密封装置 | |
CZ19559U1 (cs) | Objímka pro opravy potrubí | |
CN108386629A (zh) | 管道连接器二次密封的方法 | |
CN102878383A (zh) | 一种隔离式带压密封夹具 | |
CN215215314U (zh) | 护壁哈夫节 | |
CN215807147U (zh) | 燃气快速连接管 | |
CN211599811U (zh) | 一种承插伸缩式闭合节装置 | |
CN214889726U (zh) | 一种对开式三通管道带压抢修卡具 | |
CN215215315U (zh) | 护壁式哈夫节 | |
CN116398725A (zh) | 插装式活法兰管道的密封结构及其密封性测试方法 | |
CN211599920U (zh) | 一种内衬管连接接头 | |
CN211599847U (zh) | 一种伸缩式绝缘接头装置 | |
RU17592U1 (ru) | Приспособление для уплотнения раструбного соединения труб | |
CN208381562U (zh) | 一种燃气管道非开挖内衬修复用接头 | |
CN222209529U (zh) | 绝缘接头堵漏器 | |
CN207514466U (zh) | 一种塑料管与钢管用异径弯头 | |
RU169897U1 (ru) | Муфта для ремонта раструбных соединений | |
CN219013688U (zh) | 一种管道非开挖修复内置套管安装结构 | |
RU109823U1 (ru) | Приспособление для устранения порывов чугунных труб | |
CN213839992U (zh) | 一种机械三通 | |
CN221592108U (zh) | 一种管道非开挖修复用的软管接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