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86781U - 一种后浇带模板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浇带模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86781U
CN219586781U CN202320760961.7U CN202320760961U CN219586781U CN 219586781 U CN219586781 U CN 219586781U CN 202320760961 U CN202320760961 U CN 202320760961U CN 219586781 U CN219586781 U CN 2195867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t
template
formwork
cast strip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6096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雄杰
陈敏
方文宗
刘汝华
顾宇
何凯
方自飞
龚照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6096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867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867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867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后浇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浇带模板结构。包括外模板、若干第一连接件和若干第二连接件;外模板左右两边适于分别搭设在相邻的两个墙体的外侧,并与两侧的墙体分别固定连接;若干第一连接件间隔固定在所述外模板的内侧,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通孔;若干第二连接件,相邻的两个所述墙体之间为墙体钢筋,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过所述通孔绑扎固定在所述墙体钢筋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后浇带模板结构将后浇带处提前封闭,使外墙防水工程、地下室回填可提前插入施工,缩短施工工期。

Description

一种后浇带模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后浇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浇带模板结构。
背景技术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领域,建筑物超过一定的尺寸时,为避免建筑不均匀沉降出现结构开裂,需设置沉降后浇带或施工后浇带。后浇带的施工时间一般在其两侧混凝土浇筑完成后60天,或主体结构封顶后45天,但是地下室结构封顶后,通常需进行地下室肥槽回填施工。因此,后浇带混凝土的后浇,导致地下室外墙防水卷材和地下室肥槽回填的施工不连续,进而对地上结构外脚手架的搭设也存在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后浇带混凝土的后浇,导致地下室外墙防水卷材和地下室肥槽回填的施工不连续,进而对地上结构外脚手架的搭设也存在影响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将后浇带处提前封闭,使外墙防水工程、地下室回填可提前插入施工,缩短施工工期的后浇带模板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浇带模板结构,包括外模板、若干第一连接件和若干第二连接件;外模板左右两边适于分别搭设在相邻的两个墙体的外侧,并与两侧的墙体分别固定连接;若干第一连接件间隔固定在所述外模板的内侧,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通孔;若干第二连接件,相邻的两个所述墙体之间为墙体钢筋,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过所述通孔绑扎固定在所述墙体钢筋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浇带模板结构,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拆卸地绑扎固定在所述墙体钢筋上;和/或,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螺母,所述通孔为所述螺母的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浇带模板结构,所述外模板由若干块钢板沿墙体的高度方向拼接而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浇带模板结构,相邻两块钢板之间通过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浇带模板结构,还包括垫块,设置在所述外模板与墙体钢筋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浇带模板结构,还包括两条止水带,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墙体与外模板的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浇带模板结构,还包括防水加强层,设置在所述外模板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浇带模板结构,还包括内模板和止水螺杆;内模板左右两边适于分别搭设在相邻的两个墙体的内侧;止水螺杆一端与所述外模板内侧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墙体钢筋与内模板可拆卸连接,所述止水螺杆与所述墙体钢筋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浇带模板结构,还包括弯钩,与止水螺杆靠近外模板的一端固定连接,适于与墙体钢筋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浇带模板结构,所述内模板为木模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浇带模板结构,包括外模板、若干第一连接件和若干第二连接件;外模板左右两边适于分别搭设在相邻的两个墙体的外侧,并与两侧的墙体分别固定连接;若干第一连接件间隔固定在所述外模板的内侧,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通孔;若干第二连接件,相邻的两个所述墙体之间为墙体钢筋,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过所述通孔绑扎固定在所述墙体钢筋上。
通过外模板将相邻的两个墙体之间未浇筑的后浇带的外侧封闭,可以立即在外模板上进行防水施工,接着进行回填土施工,节省了等待后浇带浇筑后再进行回填土施工的时间,缩短了施工周期,可以最大程度地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人员的作业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地下室防水、肥槽回填可连续施工,无需因后浇带而留置,避免了后浇带位置未回填对外脚手架搭设的影响;并且由于加快了回填土的回填,减短了地下室外墙在空气中的裸露时间,可以大幅度减少墙体裂缝的出现,提高了抗渗效果。
外模板安装完成后,对外模板以及两侧的墙体表面统一刷水泥浆做基面处理,可将外模板更好的与两侧墙体粘接牢固,且干净、平整的基面能够大大提高施工效率,使后续施工涂刷起来容易,缩短工时,节约成本。
外模板的宽度大于相邻的两个墙体之间的距离,使外模板能够将后浇带与两侧墙体之间的施工缝封闭,增强了防水效果。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浇带模板结构,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拆卸地绑扎固定在所述墙体钢筋上;和/或,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螺母,所述通孔为所述螺母的螺纹孔。
外模板外侧的回填土回填完毕后,后浇带未浇筑之前,需将拉结固定外模板的第二连接件拆除,从而隔绝地下水从第二连接件渗透到墙体钢筋,降低漏水风险。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浇带模板结构,所述外模板由若干块钢板沿墙体的高度方向拼接而成。
外模板安装后不再拆除,与相邻的两个墙体及后浇带连成一体成为永久结构,采用一定厚度的钢板作为外模板,使外模板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可抵抗回填土的作用力。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浇带模板结构,相邻两块钢板之间通过焊接固定。
钢板安装到位后,相邻的两块钢板拼接的水平接缝处焊接固定,防止钢板发生错位,造成掉落的现象,且焊接的密封效果好。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浇带模板结构,还包括垫块,设置在所述外模板与墙体钢筋之间。
在回填土回填之前,在外模板与墙体钢筋之间按间距200mm垫混凝土垫块,防止回填土时钢板被回填土挤压变形,发生侧挠,可保证墙体的厚度。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浇带模板结构,所述内模板为木模板。
内模板采用传统木模板,在后浇带浇筑成型之后,将内模板进行拆除,可重复利用,节约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后浇带支模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外模板与第一连接件连接的侧视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外模板与第一连接件连接的正视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钢板安装结构正视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钢板安装结构剖面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防水层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垫块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后浇带;2、外模板;3、墙体;31、墙体钢筋;4、第一连接件;5、第二连接件;6、垫块;7、止水带;8、防水加强层;9、内模板;10、止水螺杆;11、弯钩;12、焊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后浇带模板结构,包括外模板2、若干第一连接件4和若干第二连接件5;外模板2左右两边适于分别搭设在相邻的两个墙体3的外侧,并与两侧的墙体3分别固定连接;若干第一连接件4间隔固定在所述外模板2的内侧,所述第一连接件4上设有通孔;若干第二连接件5,相邻的两个所述墙体3之间为墙体钢筋31,所述第二连接件5穿过所述通孔绑扎固定在所述墙体钢筋31上。
通过外模板2将相邻的两个墙体3之间未浇筑的后浇带1的外侧封闭,可以立即在外模板2上进行防水施工,接着进行回填土施工,节省了等待后浇带1浇筑后再进行回填土施工的时间,缩短了施工周期,可以最大程度地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人员的作业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地下室防水、肥槽回填可连续施工,无需因后浇带1而留置,避免了后浇带1位置未回填对外脚手架搭设的影响;并且由于加快了回填土的回填,减短了地下室外墙在空气中的裸露时间,可以大幅度减少墙体3裂缝的出现,提高了抗渗效果。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根据设计图纸中后浇带1的尺寸,确定好所需外模板2的尺寸,并将第一连接件4预先焊接固定到外模板2的内侧,且第一连接件4之间相隔一定的间距;当相邻的两个墙体3养护完成并拆模后,对两个墙体3相邻的一侧修理平整,将第二连接件5的一端穿过第一连接件4上的通孔之后,再将第二连接件5的两端均绑扎固定在墙体钢筋31上,将外模板2拉结牢固。
外模板2安装完成后,对外模板2以及两侧的墙体3表面统一刷水泥浆做基面处理,可将外模板2更好的与两侧墙体3粘接牢固,且干净、平整的基面能够大大提高施工效率,使后续施工涂刷起来容易,缩短工时,节约成本。
外模板2的宽度大于相邻的两个墙体3之间的距离,使外模板2能够将后浇带1与两侧墙体3之间的施工缝封闭,增强了防水效果。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后浇带1预留施工时严格控制后浇带1宽度,针对不同的项目,后浇带1尺寸设计的要求,调整外模板2的宽度和厚度,外模板2在后浇带1两侧混凝土的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且根据地下室埋深,调整外模板2的厚度,以保证外模板2有足够的强度抵抗回填土的作用力。
本实施例中的后浇带模板结构,所述第二连接件5可拆卸地绑扎固定在所述墙体钢筋31上;和/或,所述第一连接件4为螺母,所述通孔为所述螺母的螺纹孔。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外模板2外侧的回填土回填完毕后,后浇带1未浇筑之前,需将拉结固定外模板2的第二连接件5拆除,从而隔绝地下水从第二连接件5渗透到墙体钢筋31,降低漏水风险。
具体的,第二连接件5可以为铁丝,螺母为M10螺母,且螺母焊接的横向间距为50cm,竖向间距为50cm。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为第一连接件4为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通孔,第二连接件5穿过通孔绑扎固定在墙体钢筋31上。
本实施例中的后浇带模板结构,所述外模板2由若干块钢板沿墙体3的高度方向拼接而成。
外模板2安装后不再拆除,与相邻的两个墙体3及后浇带1连成一体成为永久结构,采用一定厚度的钢板作为外模板2,使外模板2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可抵抗回填土的作用力。
本实施例中的后浇带模板结构,相邻两块钢板之间通过焊接固定。
钢板安装到位后,相邻的两块钢板拼接的水平接缝处焊接固定,防止钢板发生错位,造成掉落的现象,且焊接的密封效果好。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钢板拼接处按照100mm间距跳焊,焊缝12长度为50mm;焊接钢板时,避免焊机电流过大使钢板被焊穿的现象发生。
本实施例中的后浇带模板结构,还包括垫块6,设置在所述外模板2与墙体钢筋31之间。
在回填土回填之前,在外模板2与墙体钢筋31之间按间距200mm垫混凝土垫块6,防止回填土时钢板被回填土挤压变形,发生侧挠,可保证墙体3的厚度。
本实施例中的后浇带模板结构,还包括两条止水带7,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墙体3与外模板2的连接处。
止水带7沿墙体3的高度方向设置,一侧搭接在墙体3上,另一侧位于后浇带1所在的位置。止水带7的设置,可阻挡地下水的直接渗入,使得防水及混凝土防漏浆效果大大提高。
本实施例中的后浇带模板结构,还包括防水加强层8,设置在所述外模板2的外侧。
外模板2以及两侧的墙体3表面统一刷水泥浆做基面处理之后,在迎水面设置防水卷材附加层作为防水加强层8,防水加强层8的两侧在相邻的两个墙体3上的搭接长度均不小于300mm,可有效增强后浇带1的防水效果。
本实施例中的后浇带模板结构,还包括内模板9和止水螺杆10;内模板9左右两边适于分别搭设在相邻的两个墙体3的内侧;止水螺杆10一端与所述外模板2内侧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墙体钢筋31与内模板9可拆卸连接,所述止水螺杆10与所述墙体钢筋31固定连接。
通过止水螺杆10把外模板2和内模板9连成一个整体,可将后浇带模板结构进行固定,控制后浇带1的混凝土浇筑厚度;且止水螺杆10中间焊有止水片或套有膨胀止水圈,用以阻止水穿过地下室墙体3,起到一定的止水作用。
所述止水螺杆10与墙体钢筋31的水平分布筋及外模板2内侧均焊接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后浇带模板结构,还包括弯钩11,与止水螺杆10靠近外模板2的一端固定连接,适于与墙体钢筋31固定连接。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在相邻的两个墙体3之间居中布置两道止水螺杆10,止水螺杆10的靠近外模板2的一端焊接一个“7”字型钢筋头做成弯钩11,勾住墙体钢筋31进行固定。
优选地,内模板9的两侧在相邻的两个墙体3上的搭接长度均大于外模板2的两侧在相邻的两个墙体3上的搭接长度,当相邻的两个墙体3拆模时,不拆除相邻的两个墙体3靠近后浇带1两侧的止水螺杆10室内部分,将其保留到后浇带1支模时再次使用;将相邻的两个墙体3原保留的止水螺杆10的室内部分与内模板9进行可拆卸连接,通过原保留的止水螺杆10与相邻的两个墙体3之间居中布置的止水螺杆10来同时进行内模板9和外模板2的连接,使后浇带模板结构更加紧固。
在后浇带1施工前按施工要求将相邻的两个墙体3与后浇带1的接触面清理、凿毛,使相邻的两个墙体3与后浇带1的结合处的混凝土密实,结合牢固。
本实施例中的后浇带模板结构,所述内模板9为木模板。
内模板9采用传统木模板,在后浇带1浇筑成型之后,将内模板9进行拆除,可重复利用,节约施工成本。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后浇带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模板(2),左右两边适于分别搭设在相邻的两个墙体(3)的外侧,并与两侧的墙体(3)分别固定连接;
若干第一连接件(4),间隔固定在所述外模板(2)的内侧,所述第一连接件(4)上设有通孔;
若干第二连接件(5),相邻的两个所述墙体(3)之间为墙体钢筋(31),所述第二连接件(5)穿过所述通孔绑扎固定在所述墙体钢筋(3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浇带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5)可拆卸地绑扎固定在所述墙体钢筋(31)上;
和/或,所述第一连接件(4)为螺母,所述通孔为所述螺母的螺纹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浇带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板(2)由若干块钢板沿所述墙体(3)的高度方向拼接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浇带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块钢板之间通过焊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后浇带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块(6),设置在所述外模板(2)与所述墙体钢筋(3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后浇带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条止水带(7),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墙体(3)与所述外模板(2)的连接处。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后浇带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水加强层(8),设置在所述外模板(2)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后浇带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内模板(9),左右两边适于分别搭设在相邻的两个墙体(3)的内侧;
止水螺杆(10),一端与所述外模板(2)内侧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墙体钢筋(31)与所述内模板(9)可拆卸连接,所述止水螺杆(10)与所述墙体钢筋(31)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后浇带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弯钩(11),与所述止水螺杆(10)靠近所述外模板(2)的一端固定连接,适于与所述墙体钢筋(31)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后浇带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板(9)为木模板。
CN202320760961.7U 2023-04-03 2023-04-03 一种后浇带模板结构 Active CN2195867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60961.7U CN219586781U (zh) 2023-04-03 2023-04-03 一种后浇带模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60961.7U CN219586781U (zh) 2023-04-03 2023-04-03 一种后浇带模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86781U true CN219586781U (zh) 2023-08-25

Family

ID=87666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60961.7U Active CN219586781U (zh) 2023-04-03 2023-04-03 一种后浇带模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867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77983A (zh) 一种混凝土填充墙与现浇结构同步施工结构及方法
CN110761322B (zh) 一种现浇管廊侧墙水平施工缝处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8005387A (zh) 一种装配式墙板与短肢剪力墙现浇主体同步施工方法
CN216810024U (zh) 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混凝土预制板施工结构
CN112112265A (zh) 一种干式连接的预制梁柱的连接节点和施工方法
CN108951840B (zh) 基于定型支架单侧支模地下室弧形外墙施工方法
CN211499326U (zh) 一种混凝土填充墙与现浇结构同步施工结构
CN112900854B (zh) 一种斜坡底板施工用模板系统及施工方法
CN100467820C (zh) 环形曝气池整体支模工艺
CN219586781U (zh) 一种后浇带模板结构
CN113373977A (zh) 一种地下室外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12411627A (zh) 消除地下结构外墙内侧施工缝接茬的施工方法
CN216787229U (zh) 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装配式封堵钢板结构
CN217758964U (zh) 地库外墙后浇带封闭结构
CN108130889B (zh) 泵闸主体底板与流道层侧墙台阶式施工缝制做方法
CN114457953B (zh) 一种装配式保温结构一体化窗下填充墙及其制作方法
CN213979911U (zh) 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模板结构
CN212452765U (zh) 一种二墙合一式地下管廊结构
CN211058144U (zh) 塔机预埋件与核心筒钢筋网整体预制成型结构
CN204570997U (zh)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水平拼缝连接装置
CN210887323U (zh) 一种接建工程地下结构施工缝防水装置
CN209975560U (zh) 一种预制防水挡土墙板结构
CN218597230U (zh) 一种竖向预制后浇带盖板结构
CN217974502U (zh) 地下室后浇带挡墙构造
CN213979900U (zh) 一种地铁工程型钢桁架单侧支撑侧墙模架体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