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84052U - 前灯框架结构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前灯框架结构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84052U
CN219584052U CN202321022982.5U CN202321022982U CN219584052U CN 219584052 U CN219584052 U CN 219584052U CN 202321022982 U CN202321022982 U CN 202321022982U CN 219584052 U CN219584052 U CN 2195840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lamp
section
end plate
head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2298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浩
乔显波
王豹军
刘健坤
刘雷
赵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2298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840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840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840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灯框架结构和车辆,所述前灯框架结构,包括:轮罩边梁前段、前纵梁外侧端板、组合灯前支架和组合灯侧支架,所述轮罩边梁前段与所述组合灯前支架沿上下方向间隔开相对分布,所述前纵梁外侧端板与所述组合灯侧支架沿前后方向间隔开相对分布,所述轮罩边梁前段、所述前纵梁外侧端板、所述组合灯前支架和所述组合灯侧支架相对固定且共同限定出用于安装前灯结构的前灯安装空间。本实用新型的前灯框架结构,通过设置轮罩边梁前段、前纵梁外侧端板、组合灯前支架和组合灯侧支架的配合使用,可形成一个框架结构,可保证前灯的安装精度,且可为前灯形成保护结构,其结构稳定、强度高,可减小碰撞时前灯损坏的风险。

Description

前灯框架结构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前灯框架结构和具有该前灯框架结构的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汽车前灯框架都是冲压件焊接为前灯安装提供支架安装点,框架不能对前灯形成保护结构,且强度弱,安装精度不足,当车辆受到碰撞时,会使前灯出现损坏的风险,存在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前灯框架结构,可保证前灯的安装精度,且可为前灯形成保护结构,其结构稳定、强度高,可减小碰撞时前灯损坏的风险。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灯框架结构,包括:轮罩边梁前段、前纵梁外侧端板、组合灯前支架和组合灯侧支架,所述轮罩边梁前段与所述组合灯前支架沿上下方向间隔开相对分布,所述前纵梁外侧端板与所述组合灯侧支架沿前后方向间隔开相对分布,所述轮罩边梁前段、所述前纵梁外侧端板、所述组合灯前支架和所述组合灯侧支架相对固定且共同限定出用于安装前灯结构的前灯安装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灯框架结构,通过设置轮罩边梁前段、前纵梁外侧端板、组合灯前支架和组合灯侧支架的配合使用,可形成一个框架结构,可保证前灯的安装精度,且可为前灯形成保护结构,其结构稳定、强度高,可减小碰撞时前灯损坏的风险。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前灯框架结构,所述轮罩边梁前段、所述前纵梁外侧端板、所述组合灯前支架和所述组合灯侧支架中的至少一个设有前灯连接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前灯框架结构,所述前纵梁外侧端板设有所述前灯连接部,所述前灯连接部为多个且沿上下方向间隔开分布于所述前纵梁外侧端板;和/或,所述组合灯侧支架设有所述前灯连接部,所述前灯连接部为多个且沿上下方向间隔开分布于所述组合灯侧支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前灯框架结构,所述前纵梁外侧端板设有所述前灯连接部,所述前灯连接部构造为前连接孔,所述前连接孔用于穿设与所述前灯的前部相连的第一连接件;和/或,所述组合灯侧支架设有所述前灯连接部,所述前灯连接部构造为侧连接孔,所述侧连接孔用于穿设与所述前灯的侧部相连的第二连接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前灯框架结构,所述前纵梁外侧端板设有减重孔,所述减重孔与所述前连接孔沿横向间隔开分布于所述前纵梁外侧端板,且所述前连接孔位于所述减重孔的横向外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前灯框架结构,还包括吸能支架,所述吸能支架位于所述前纵梁外侧端板的前侧且与所述前纵梁外侧端板间隔开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前灯框架结构,所述组合灯侧支架包括支架上段和支架前段,所述支架上段的前端与所述支架前段的上端相连,所述支架上段的后端与轮罩边梁本体的前端通过第一连接座可拆卸地相连,和/或所述支架前段的下端与所述组合灯前支架通过第二连接座可拆卸地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前灯框架结构,所述组合灯前支架包括前侧段、中间段和后侧段,所述前侧段和所述后侧段平行间隔开且分别与所述中间段弯折相连,所述前侧段连接于所述前纵梁外侧端板的前侧,所述后侧段与所述组合灯侧支架的底部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前灯框架结构,所述轮罩边梁前段、所述前纵梁外侧端板、所述组合灯前支架和所述组合灯侧支架中的至少一个为型材挤压成型。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前灯框架结构。
所述车辆和上述的前灯框架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灯框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灯框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灯框架结构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
前灯框架结构100,
轮罩边梁前段1,前纵梁外侧端板2,前灯连接部21,前连接孔211,减重孔22,组合灯前支架3,前侧段31,中间段32,后侧段33,组合灯侧支架4,侧连接孔41,支架上段42,支架前段43,前灯安装空间5,轮罩边梁本体6,第一连接座7,第二连接座8,吸能支架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无特殊的说明,本申请中的前后方向为车辆的纵向,即X向;左右方向为车辆的横向,即Y向;上下方向为车辆的竖向,即Z向。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灯框架结构100,可保证前灯的安装精度,且可为前灯形成保护结构,其结构稳定、强度高,可减小碰撞时前灯损坏的风险。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灯框架结构100,包括:轮罩边梁前段1、前纵梁外侧端板2、组合灯前支架3和组合灯侧支架4。
具体的,轮罩边梁前段1与组合灯前支架3沿上下方向间隔开相对分布,即轮罩边梁前段1位于组合灯前支架3的上方,且轮罩边梁前段1和组合灯前支架3间隔且相对分布。同时,前纵梁外侧端板2与组合灯侧支架4沿前后方向间隔开相对分布,即前纵梁外侧端板2位于组合灯侧支架4的前方,且前纵梁外侧端板2和组合灯侧支架4间隔且相对分布。
其中,轮罩边梁前段1、前纵梁外侧端板2、组合灯前支架3和组合灯侧支架4相对固定且共同限定出用于安装前灯结构的前灯安装空间5,也就是说,可将轮罩边梁前段1、前纵梁外侧端板2、组合灯前支架3和组合灯侧支架4依次固定在一起,可实现前灯框架结构100的安装连接,形成一个口字形的前灯安装空间5,可用于安装前灯结构,前灯框架结构100为呈口字形的框架结构,使得框架结构的结构强度较高,利于实现前灯结构的稳定安装,且安装精度高,可为前灯结构的四周起到保护作用,在车辆遭到碰撞后,减小前灯损坏的风险,可提高前灯结构的使用寿命。
如图1、图3所示,轮罩边梁前段1位于上侧,组合灯前支架3位于下侧,前纵梁外侧端板2位于轮罩边梁前段1的下方,且靠近内前侧安装,组合灯侧支架4位于横向外侧,且位于前纵梁外侧端板2的后侧,轮罩边梁前段1、前纵梁外侧端板2、组合灯前支架3和组合灯侧支架4彼此连接,限定出一个口字形的前灯安装空间5,可将前灯结构安装于前灯安装空间5内,前灯安装空间5为口字形框架结构,框架结构的四周将前灯结构包围着,对前灯结构起到保护作用,使得安装前灯结构的稳定性高。由此,通过将前灯安装空间5设为一个口字形框架结构,可提高前灯结构的安装强度和稳定性,可保证前灯结构的安装精度,且安装结构简单、成本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灯框架结构100,通过设置轮罩边梁前段1、前纵梁外侧端板2、组合灯前支架3和组合灯侧支架4的配合使用,可形成一个框架结构,可保证前灯的安装精度,且可为前灯形成保护结构,其结构稳定、强度高,可减小碰撞时前灯损坏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轮罩边梁前段1、前纵梁外侧端板2、组合灯前支架3和组合灯侧支架4中的至少一个设有前灯连接部21,也就是说,可在轮罩边梁前段1、前纵梁外侧端板2、组合灯前支架3和组合灯侧支架4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设置前灯连接部21,可用于前灯结构的安装连接,可使得前灯结构的安装强度提高。
具体的,在轮罩边梁前段1、前纵梁外侧端板2、组合灯前支架3和组合灯侧支架4这四个结构中,可选择其中一个结构设置前灯连接部21,即通过其中一个结构的前灯连接部21与前灯结构连接,可完成前灯结构的安装,也可选择多个结构设置前灯连接部21,即通过多个结构的前灯连接部21与前灯结构连接,可完成前灯结构的安装,采用上述的设置方式均可实现前灯结构的连接固定,但在多个结构设置前灯连接部21,可实现多个结构的组合,再与前灯结构连接在一起,可实现前灯结构在多处位置的连接固定,使得前灯结构的连接强度更高,具体设计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定,满足前灯结构好安装且能保证安装强度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纵梁外侧端板2设有前灯连接部21,前灯连接部21为多个且沿上下方向间隔开分布于前纵梁外侧端板2,具体的,可在前纵梁外侧端板2的横向外侧设置前灯连接部21,前灯连接部21为多个,多个前灯连接部21沿上下方向间隔开分布,多个前灯连接部21的中心为一条线且靠近前纵梁外侧端板2的外侧分布,通过设置多个前灯连接部21,可使前纵梁外侧端板2与前灯结构多点位连接,可实现前纵梁外侧端板2与前灯结构的连接固定,且连接强度高。
和/或,组合灯侧支架4设有前灯连接部21,前灯连接部21为多个且沿上下方向间隔开分布于组合灯侧支架4,具体的,如图2所示,可在组合灯侧支架4的后侧设置前灯连接部21,前灯连接部21为多个,多个前灯连接部21沿上下方向间隔开分布,多个前灯连接部21的中心为一条线且沿着组合灯侧支架4的中部分布,通过设置多个前灯连接部21,可使组合灯侧支架4与前灯结构多点位连接,可实现组合灯侧支架4与前灯结构的连接固定,且连接强度高。
由此,通过在前纵梁外侧端板2和组合灯侧支架4分别设置多个前灯连接部21,可分别实现前灯结构与前纵梁外侧端板2和组合灯侧支架4的连接固定,通过前纵梁外侧端板2和组合灯侧支架4的组合,即在框架结构中位于左右侧的两个结构上设置前灯连接部21,可使前灯结构的左右侧同时与框架结构连接,提高了前灯结构的安装强度,且稳定性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纵梁外侧端板2设有前灯连接部21,前灯连接部21构造为前连接孔211,前连接孔211用于穿设与前灯的前部相连的第一连接件。
具体的,前纵梁外侧端板2设有多个前灯连接部21,多个前灯连接部21构造为多个前连接孔211,多个前连接孔211用于穿设多个第一连接件,通过设置多个前连接孔211,可使前纵梁外侧端板2和前灯结构的左侧位置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可实现前纵梁外侧端板2与前灯结构的连接固定,且多点位连接强度高,且方便对前灯结构进行拆卸和维护,且前灯结构连接方式简单、成本低。其中,前连接孔211可为三个,可通过在三个前连接孔211穿设三个第一连接件,可使前纵梁外侧端板2和前灯结构连接在一起,且可将其中一个前连接孔211设为可调节孔,使得前灯结构的连接具备可调节性,以提高前灯结构的安装精度,且安装方便,其中,前连接孔211的个数也可根据实际安装位置具体设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组合灯侧支架4设有前灯连接部21,前灯连接部21构造为侧连接孔41,侧连接孔41用于穿设与前灯的侧部相连的第二连接件。
具体的,组合灯侧支架4设有多个前灯连接部21,多个前灯连接部21构造为多个侧连接孔41,多个侧连接孔41用于穿设多个第二连接件,通过设置多个侧连接孔41,可使组合灯侧支架4和前灯结构的右侧位置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可实现组合灯侧支架4与前灯结构的连接固定,且多点位连接强度高,且方便对前灯结构进行拆卸和维护,且前灯结构连接方式简单、成本低。其中,如图2所示,侧连接孔41可为两个,可通过在两个侧连接孔41穿设两个第二连接件,可使组合灯侧支架4和前灯结构连接在一起,且前灯结构的左侧通过前连接孔211与前纵梁外侧端板2连接,可提高前灯结构的连接强度,且连接稳定性好,可减小车辆受到碰撞时,对前灯结构的损坏。其中,侧连接孔41的个数也可根据实际安装位置具体设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纵梁外侧端板2设有减重孔22,减重孔22与前连接孔211沿横向间隔开分布于前纵梁外侧端板2,且前连接孔211位于减重孔22的横向外侧。
具体的,如图1所示,前纵梁外侧端板2设有减重孔22,减重孔22可为两个,两个减重孔22可为方形,其大小相同且贯穿于前纵梁外侧端板2,两个减重孔22沿前纵梁外侧端板2的上下方向间隔开分布,且两个减重孔22与多个前连接孔211沿横向间隔开分布,且多个前连接孔211位于两个减重孔22的横向外侧,间隔开设置可避免与前连接孔211干涉,影响前连接孔211的强度,设置减重孔22,可减轻前纵梁外侧端板2的重量,降低车身的重量,达到轻量化的效果,也可用于避免与其他结构件干涉。其中,减重孔22的数量可根据前纵梁外侧端板2的大小以及安装需求设计,能满足降低前纵梁外侧端板2的重量和不影响前纵梁外侧端板2的强度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灯框架结构100还包括吸能支架9,吸能支架9位于前纵梁外侧端板2的前侧且与前纵梁外侧端板2间隔开分布。
具体的,如图1、图2所示,吸能支架9可设于前纵梁外侧段板2的前侧,且吸能支架9与前纵梁外侧端板2间隔开设置,吸能支架9沿着上下方向延伸,且在吸能支架9的上端可与轮罩边梁前段1连接固定,可实现吸能支架9的连接固定,其连接方式可为焊接,提高两者的连接强度。具体设计中,吸能支架9内部形成有空腔结构,可用于吸收、缓冲受到的撞击力,即可在车辆受到前侧碰撞时,吸能支架9可保护前灯结构,且吸能支架9的重量轻,可减轻车身的重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组合灯侧支架4包括支架上段42和支架前段43,支架上段42的前端与支架前段43的上端相连,支架上段42的后端与轮罩边梁本体6的前端通过第一连接座7可拆卸地相连,和/或支架前段43的下端与组合灯前支架3通过第二连接座8可拆卸地相连。
具体的,组合灯侧支架4包括支架上段42和支架前段43,支架上段42的前端与支架前段43的上端通过直角弯折连接,可实现支架上段42和支架前段43的连接,且支架上段42与支架前段43的连接处可通过圆弧过渡连接,可使支架上段42与支架前段43的连接处过渡圆滑,且不易断裂,增加了组合灯侧支架4的结构强度。
其中,组合灯侧支架4位于前纵梁外侧端板2的右侧,且与前纵梁外侧端板2间隔开分布,支架上段42的后端与第一连接座7可拆卸地连接,第一连接座7与轮罩边梁本体6的前端可固定地连接在一起,连接方式可为焊接,可提高第一连接座7与轮罩边梁本体6的连接强度,即支架上段42的后端可与轮罩边梁本体6的前端可拆卸地连接,且方便拆卸、维修,可实现组合灯侧支架4与轮罩边梁本体6的连接,且前纵梁外侧端板2与轮罩边梁本体6固定连接,即可实现组合灯侧支架4与前纵梁外侧端板2的间接连接;和/或,支架前段43的下端与组合灯前支架3可拆卸地连接,具体的,支架前段43的下端与第二连接座8连接,连接方式可为焊接,可提高第二连接座8与支架前段43的下端的连接强度,且第二连接座8与组合灯前支架3可拆卸地连接,即通过第二连接座8可使组合灯侧支架4与组合灯前支架3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且方便拆卸、维修。
在一些实施例中,组合灯前支架3包括前侧段31、中间段32和后侧段33,前侧段31和后侧段33平行间隔开且分别与中间段32弯折相连,前侧段31连接于前纵梁外侧端板2的前侧,后侧段33与组合灯侧支架4的底部相连。
具体的,组合灯前支架3包括三部分,分别为前侧段31、中间段32和后侧段33,其中,如图1所示,前侧段31和后侧段33平行间隔开分布,且中间段32的两端分别与前侧段31和后侧段33斜向弯折连接,可完成前侧段31、中间段32和后侧段33的连接,即可完成组合灯前支架3的连接,具体设计中,可将前侧段31和后侧段33的长度设为相同,中间段32的长度相比前侧段31和后侧段33较短,且前侧段31的右端斜向弯折形成中间段32,中间段32的右端朝远离前侧段31的方向弯折形成右侧段33,且中间段32与前侧段31和后侧段33的连接处分别设置过渡圆弧连接,使得连接处更加顺滑,且连接处的强度也高,其中,中间段32的长度需根据前纵梁外侧端板2和组合灯侧支架4的前后距离进行设计。
进一步的,前侧段31的后侧面与前纵梁外侧端板2的前侧连接,可实现前侧段31与前纵梁外侧端板2的连接固定,即可实现组合灯前支架3与前纵梁外侧端板2的连接固定,其连接方式可为焊接,提高了连接强度,后侧段33与组合灯侧支架4的底部连接固定,可实现后侧段33与组合灯侧支架4的连接固定,即可实现组合灯前支架3与组合灯侧支架4的连接固定,其连接方式可为连接件连接,使得组合灯前支架3与组合灯侧支架4为可拆卸地连接,便于后期进行拆卸、维修。
由此,通过前纵梁外侧端板2的下端与组合灯前支架3的固定连接,前纵梁外侧端板2的上端与轮罩边梁前段1固定连接,轮罩边梁前段1的后端与组合灯侧支架4的后端可拆卸地间接连接,组合灯侧支架4的下端与组合灯前支架3可拆卸地连接,可完成前灯框架结构100的连接,可形成一个口字形的框架结构,此框架结构强度高,将前灯结构连接于此框架结构内,可提高前灯结构的安装强度,且框架结构可对前灯结构四周起到保护,避免车辆碰撞后前灯结构受到损坏,且前灯结构安装方式简单、成本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轮罩边梁前段1、前纵梁外侧端板2、组合灯前支架3和组合灯侧支架4中的至少一个为型材挤压成型。
具体的,在轮罩边梁前段1、前纵梁外侧端板2、组合灯前支架3和组合灯侧支架4四个结构中,可将其中一个或多个设为型材挤压成型,型材挤压件的强度高、重量轻,且耐腐蚀、耐用,可保证前灯框架结构100的强度,可减小碰撞时前灯损坏的风险,且可使前灯框架结构100的结构更加轻量化,降低车身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前灯框架结构100,通过设置轮罩边梁前段1、前纵梁外侧端板2、组合灯前支架3和组合灯侧支架4的配合使用,可形成一个框架结构,可保证前灯的安装精度,且可为前灯形成保护结构,其结构稳定、强度高,可减小碰撞时前灯损坏的风险。
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前灯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轮罩边梁前段、前纵梁外侧端板、组合灯前支架和组合灯侧支架,所述轮罩边梁前段与所述组合灯前支架沿上下方向间隔开相对分布,所述前纵梁外侧端板与所述组合灯侧支架沿前后方向间隔开相对分布,所述轮罩边梁前段、所述前纵梁外侧端板、所述组合灯前支架和所述组合灯侧支架相对固定且共同限定出用于安装前灯结构的前灯安装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灯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罩边梁前段、所述前纵梁外侧端板、所述组合灯前支架和所述组合灯侧支架中的至少一个设有前灯连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灯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外侧端板设有所述前灯连接部,所述前灯连接部为多个且沿上下方向间隔开分布于所述前纵梁外侧端板;
和/或,所述组合灯侧支架设有所述前灯连接部,所述前灯连接部为多个且沿上下方向间隔开分布于所述组合灯侧支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灯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外侧端板设有所述前灯连接部,所述前灯连接部构造为前连接孔,所述前连接孔用于穿设与所述前灯的前部相连的第一连接件;
和/或,所述组合灯侧支架设有所述前灯连接部,所述前灯连接部构造为侧连接孔,所述侧连接孔用于穿设与所述前灯的侧部相连的第二连接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灯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外侧端板设有减重孔,所述减重孔与所述前连接孔沿横向间隔开分布于所述前纵梁外侧端板,且所述前连接孔位于所述减重孔的横向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灯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能支架,所述吸能支架位于所述前纵梁外侧端板的前侧且与所述前纵梁外侧端板间隔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灯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灯侧支架包括支架上段和支架前段,所述支架上段的前端与所述支架前段的上端相连,所述支架上段的后端与轮罩边梁本体的前端通过第一连接座可拆卸地相连,和/或所述支架前段的下端与所述组合灯前支架通过第二连接座可拆卸地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灯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灯前支架包括前侧段、中间段和后侧段,所述前侧段和所述后侧段平行间隔开且分别与所述中间段弯折相连,所述前侧段连接于所述前纵梁外侧端板的前侧,所述后侧段与所述组合灯侧支架的底部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灯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罩边梁前段、所述前纵梁外侧端板、所述组合灯前支架和所述组合灯侧支架中的至少一个为型材挤压成型。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前灯框架结构。
CN202321022982.5U 2023-04-28 2023-04-28 前灯框架结构和车辆 Active CN2195840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22982.5U CN219584052U (zh) 2023-04-28 2023-04-28 前灯框架结构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22982.5U CN219584052U (zh) 2023-04-28 2023-04-28 前灯框架结构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84052U true CN219584052U (zh) 2023-08-25

Family

ID=87666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22982.5U Active CN219584052U (zh) 2023-04-28 2023-04-28 前灯框架结构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840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488617T3 (es) Estructura de porción trasera de motocicleta
CN209150176U (zh) 电池护板以及包括该电池护板的车辆电池防护结构
US20110221213A1 (en) Motor vehicle front face with a rigid beam inserted between the impact absorbers and the main longitudinal members
CN210122060U (zh) 座椅横梁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KR101198600B1 (ko) 차량용 스티프너 유닛
CN216833939U (zh) 车身前端结构及汽车车身
CN219584052U (zh) 前灯框架结构和车辆
CN112622746A (zh) 车辆的前大灯安装总成及车辆
CN103359170A (zh) 车架及具有该车架的车辆
CN209008520U (zh) 液罐车及其后保险杠
KR20120040548A (ko) 차량용 카울크로스바
CN217146138U (zh) 一种车架前端铸造组合支架
CN106828375B (zh) 一种前碰撞横梁
CN106274769B (zh) 用于车辆的保险杠支架
CN212921737U (zh) 一种汽车导流罩支架
CN211076084U (zh) 车辆后地板及车辆
KR100820478B1 (ko) 차량의 전방 차체구조
CN219584304U (zh) 纵梁前端板、机舱框架和车辆
CN218750680U (zh) 一种行人保护下支撑结构及汽车
CN220076506U (zh) 前纵梁加强部件、前纵梁总成、车身及车辆
CN220009542U (zh) 横梁结构及车辆
CN219277354U (zh) 前照灯总成及车辆
CN218929403U (zh) 车身端部结构及汽车
CN219428066U (zh) 保险杠及车辆
CN217100172U (zh) 后防撞梁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