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69345U - 一种稳定的钢结构横梁 - Google Patents
一种稳定的钢结构横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569345U CN219569345U CN202320560000.1U CN202320560000U CN219569345U CN 219569345 U CN219569345 U CN 219569345U CN 202320560000 U CN202320560000 U CN 202320560000U CN 219569345 U CN219569345 U CN 21956934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aring plate
- plate
- lower bearing
- upper bearing
- reinforc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Rod-Shaped Construction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稳定的钢结构横梁,包括横梁主体,所述横梁主体包括上承压板以及下承压板,其中所述上承压板与下承压板之间设置有支撑体,所述下承压板顶部且远离支撑体的两侧均安装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一侧设置有连接孔,所述上承压板以及下承压板之间且位于连接块两侧设置有可有效提高稳定性的加强支撑组件,所述下承压板底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两侧顶部且位于下承压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加强筋,且所述连接板一侧开设有安装孔,通过设置加强支撑组件,使得该钢结构横梁的稳定性可以被有效的提高,同时可有效提高该横梁的承载力,且能有效减小发生侧向弯曲的可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稳定的钢结构横梁。
背景技术
横梁是指横向的梁,就是垂直于纵梁的梁,沿建筑物短轴方向布置,钢结构横梁由于其优越的性能广泛的出现在各种建筑中,钢结构因其可以工厂化制作、现场安装、可重复利用、减少建筑垃圾,更加绿色环保,而被建筑行业广泛使用,钢结构多为工型结构,常用于横梁的支撑。
经检索,已公开授权公告号CN208251450U所公开的一种钢结构横梁,包括主梁,所述主梁由上承压板、下承压板、支撑体三部分构成,支撑体内部为蜂窝状结构,下承压板下表面焊接有连接板,下承压板与连接板之间设有加强筋,下承压板上表面的两侧沿长度的方向各设有一排连接块,檩条通过隔撑与连接块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采用蜂窝状的支撑体,设计合理,强度高,支撑体宽度大,不易发生侧向弯曲,提高了钢结构横梁的承载力;下承压板的上表面设有多个连接块,方便连接檩条。
上述中的一种钢结构横梁虽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但仍然存在以下不足:通过在上承压板与下承压板之间设置蜂窝状支撑体,且增加支撑体的宽度,但上承压板与下承压板之间仍然存在悬空部位,从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有可能发生侧向弯曲的可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的钢结构横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稳定的钢结构横梁,包括横梁主体,所述横梁主体包括上承压板以及下承压板,其中所述上承压板与下承压板之间设置有支撑体,所述下承压板顶部且远离支撑体的两侧均安装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一侧设置有连接孔,所述上承压板以及下承压板之间且位于连接块两侧设置有可有效提高稳定性的加强支撑组件,所述下承压板底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两侧顶部且位于下承压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加强筋,且所述连接板一侧开设有安装孔;
所述加强支撑组件包括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上承压板底部以及下承压板顶部的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远离支撑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延伸板,所述支撑体两侧均通过螺栓连接安装有两个第二安装板,且所述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板,所述上承压板以及下承压板之间远离支撑体的一侧安装有弹力支撑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加强板在支撑体与上承压板以及下承压板之间倾斜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弹力支撑杆在两个延伸板之间连接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连接块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连接块在下承压板顶部沿长度方向等距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加强筋通过焊接的方式在下承压板与连接板之间连接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支撑体内部为蜂窝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钢结构横梁中设置加强支撑组件,通过第一安装板以及第二安装板将加强板固定安装在上承压板、支撑体以及下承压板之间,使加强板与支撑体、上承压板以及下承压板之间形成三角形,由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从而可以有效提高横梁的稳定性,同时在弹力支撑杆的作用下可以进一步提高上承压板与下承压板之间的支撑强度,使得该钢结构横梁的稳定性可以被有效的提高,同时可有效提高该横梁的承载力,且能有效减小发生侧向弯曲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强支撑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横梁主体;101、上承压板;102、支撑体;103、下承压板;104、连接板;105、加强筋;106、连接块;107、连接孔;108、安装孔;2、加强支撑组件;201、第一安装板;202、延伸板;203、弹力支撑杆;204、加强板;205、第二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稳定的钢结构横梁,包括横梁主体1,横梁主体1包括上承压板101以及下承压板103,其中上承压板101与下承压板103之间设置有支撑体102,下承压板103顶部且远离支撑体102的两侧均安装连接块106,连接块106一侧设置有连接孔107,上承压板101以及下承压板103之间且位于连接块106两侧设置有可有效提高稳定性的加强支撑组件2,下承压板103底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安装有连接板104,连接板104两侧顶部且位于下承压板103底部固定连接有加强筋105,且连接板104一侧开设有安装孔108。
具体的,加强支撑组件2包括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上承压板101底部以及下承压板103顶部的第一安装板201,第一安装板201远离支撑体1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延伸板202,支撑体102两侧均通过螺栓连接安装有两个第二安装板205,且第一安装板201与第二安装板205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板204,加强板204在支撑体102与上承压板101以及下承压板103之间倾斜设置,上承压板101以及下承压板103之间远离支撑体102的一侧安装有弹力支撑杆203,弹力支撑杆203在两个延伸板202之间连接安装,通过第一安装板201以及第二安装板205将加强板204固定安装在上承压板101、支撑体102以及下承压板103之间,使加强板204与支撑体102、上承压板101以及下承压板103之间形成三角形,由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从而可以有效提高横梁的稳定性,同时在弹力支撑杆203的作用下可以进一步提高上承压板101与下承压板103之间的支撑强度。
进一步的,连接块106设置有多个,且多个连接块106在下承压板103顶部沿长度方向等距分布,通过连接块106的设置,能在连接块106与连接孔107的作用下方便的对檩条进行安装,且连接块106设置有多个,则加强支撑组件2设置有多个,从而可以进一步保证横梁的强度。
进一步的,加强筋105通过焊接的方式在下承压板103与连接板104之间连接安装,在加强筋105的作用下可以保证连接板104与下承压板103之间的强度,进而保证横梁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支撑体102内部为蜂窝状结构,从而提高了钢结构横梁的承载力。
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使用该钢结构横梁时,通过连接板104与安装孔108的作用对横梁主体1与立柱进行安装固定,随后通过螺栓对第一安装板201以及第二安装板205进行安装固定,通过第一安装板201以及第二安装板205将加强板204固定安装在上承压板101、支撑体102以及下承压板103之间,使加强板204与支撑体102、上承压板101以及下承压板103之间形成三角形,由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从而可以有效提高横梁的稳定性,同时在弹力支撑杆203的作用下可以进一步提高上承压板101与下承压板103之间的支撑强度,且能在连接块106与连接孔107的作用下方便的对檩条进行安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稳定的钢结构横梁,包括横梁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主体(1)包括上承压板(101)以及下承压板(103),其中所述上承压板(101)与下承压板(103)之间设置有支撑体(102),所述下承压板(103)顶部且远离支撑体(102)的两侧均安装连接块(106),所述连接块(106)一侧设置有连接孔(107),所述上承压板(101)以及下承压板(103)之间且位于连接块(106)两侧设置有可有效提高稳定性的加强支撑组件(2),所述下承压板(103)底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安装有连接板(104),所述连接板(104)两侧顶部且位于下承压板(103)底部固定连接有加强筋(105),且所述连接板(104)一侧开设有安装孔(108);
所述加强支撑组件(2)包括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上承压板(101)底部以及下承压板(103)顶部的第一安装板(201),所述第一安装板(201)远离支撑体(1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延伸板(202),所述支撑体(102)两侧均通过螺栓连接安装有两个第二安装板(205),且所述第一安装板(201)与第二安装板(205)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板(204),所述上承压板(101)以及下承压板(103)之间远离支撑体(102)的一侧安装有弹力支撑杆(2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的钢结构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204)在支撑体(102)与上承压板(101)以及下承压板(103)之间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的钢结构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支撑杆(203)在两个延伸板(202)之间连接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的钢结构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106)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连接块(106)在下承压板(103)顶部沿长度方向等距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的钢结构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105)通过焊接的方式在下承压板(103)与连接板(104)之间连接安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的钢结构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102)内部为蜂窝状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560000.1U CN219569345U (zh) | 2023-03-21 | 2023-03-21 | 一种稳定的钢结构横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560000.1U CN219569345U (zh) | 2023-03-21 | 2023-03-21 | 一种稳定的钢结构横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569345U true CN219569345U (zh) | 2023-08-22 |
Family
ID=87656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560000.1U Active CN219569345U (zh) | 2023-03-21 | 2023-03-21 | 一种稳定的钢结构横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569345U (zh) |
-
2023
- 2023-03-21 CN CN202320560000.1U patent/CN21956934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173227U (zh) | 一种建筑用具有加固机构的钢结构支架 | |
CN219569345U (zh) | 一种稳定的钢结构横梁 | |
CN211816942U (zh) | 一种建筑钢结构简易安装连接加固结构 | |
CN210238788U (zh) | 一种稳定型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 |
CN211341419U (zh) |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横梁结构 | |
CN214456269U (zh) | 一种重型工作制吊车梁系统连接结构 | |
CN216275189U (zh) | 基于钢桥面板的v形带翼承托式集成纵肋结构 | |
CN215670412U (zh) | 一种高强度的钢筋桁架楼承板 | |
CN212715644U (zh) | 一种钢结构桁架梁节点 | |
CN212866332U (zh) | 一种钢结构厂房 | |
CN211646721U (zh) | 一种钢结构异形柱框架支撑结构 | |
CN211080762U (zh) | 一种抗弯弧形钢梁 | |
CN217629380U (zh) | 一种一体式贝雷片连接结构 | |
CN219429566U (zh) | 一种工字型玻璃钢支撑梁 | |
CN220666590U (zh) | 一种具有抗震能力的冷弯薄壁型钢承重墙体结构 | |
CN222759221U (zh) | 一种钢梁腹板的方孔补强结构 | |
CN220747227U (zh) | 一种具有波浪板立柱的立面 | |
CN216587341U (zh) | 一种单坡式钢结构人字梁 | |
CN213837016U (zh) | 一种具有高刚度的支撑梁钢结构 | |
CN220014206U (zh) | 一种下承式钢桁架 | |
CN214246727U (zh) | 一种横梁加固结构 | |
CN210177740U (zh) | 一种具有抗震作用的超厚剪力墙 | |
CN211646761U (zh) | 一种装配式钢混框架节点的结构 | |
CN211572243U (zh) |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梁板 | |
CN219711073U (zh) | 一种新型的用于门式刚架厂房框架钢梁的加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