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65622U - 贴膜装置 - Google Patents

贴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65622U
CN219565622U CN202320443708.9U CN202320443708U CN219565622U CN 219565622 U CN219565622 U CN 219565622U CN 202320443708 U CN202320443708 U CN 202320443708U CN 219565622 U CN219565622 U CN 2195656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pressing
base
jig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4370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荣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bil Circuit Singapore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bil Circuit Singapore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bil Circuit Singapore Pte Ltd filed Critical Jabil Circuit Singapore Pte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4370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656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656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656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贴膜装置,其包括:第一治具、第二治具和第一推压机构;所述第一治具用于设置待贴膜件,所述第二治具用于设置膜体,所述第二治具包括间隔预设距离设置的第一承载件和第二承载件,所述膜体包括相连接的底膜和侧膜,所述第一承载件的第一承载面用于承载所述底膜,所述第二承载件的第二承载面用于承载所述侧膜,所述第一承载面能够从与所述第二承载面平齐的位置,移动至低于所述第二承载面的位置;在所述待贴膜件的底面与所述底膜相对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推压机构用于朝靠近所述底膜的方向推压所述待贴膜件,以使所述底面与所述底膜粘接,并进一步使所述底膜从与所述侧膜平齐的位置移动至低于所述侧膜的位置,以弯折所述膜体。

Description

贴膜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贴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贴膜装置。
背景技术
贴膜保护是一种较常见的保护方案。示例性地,对于一些表面质量要求较高的零件,在加工完毕后,需要对相应表面贴设保护膜,以利用贴设的保护膜防止零件表面划伤。在相关技术中,保护膜的粘贴由人工进行,存在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贴膜装置,以解决如何降低贴膜工人的劳动强度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贴膜装置包括:第一治具、第二治具和第一推压机构;
所述第一治具用于设置待贴膜件,所述第二治具用于设置膜体,其中,所述膜体包括相连接的底膜和侧膜,
所述第二治具包括间隔预设距离设置的第一承载件和第二承载件,所述第一承载件的第一承载面用于承载所述底膜,所述第二承载件的第二承载面用于承载所述侧膜,所述第一承载面能够从与所述第二承载面平齐的位置,移动至低于所述第二承载面的位置;
在所述待贴膜件的底面与所述底膜相对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推压机构用于朝靠近所述底膜的方向推压所述待贴膜件,以使所述底面与所述底膜粘接,并进一步使所述底膜从与所述侧膜平齐的位置移动至低于所述侧膜的位置,以弯折所述膜体。
可选地,所述第一推压机构包括第一直线驱动器和第一按压件,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与所述第一按压件驱动连接,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用于在所述底面与所述底膜相对的情况下,驱动所述第一按压件朝靠近所述底膜的方向推压所述待贴膜件。
可选地,所述贴膜装置还包括基座和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承载件滑动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第一弹性件分别连接所述基座和所述第一承载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向所述第一承载件施加使得所述第一承载面从低于所述第二承载面的位置移动至与所述第二承载面平齐的位置的作用力。
可选地,所述贴膜装置还包括承载机构和第二弹性件,所述承载机构滑动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第二弹性件分别连接所述基座和所述承载机构,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向所述承载机构施加使得所述承载机构朝远离所述基座的方向移动的作用力;所述第一治具设置于所述承载机构。
可选地,所述承载机构包括第二直线驱动器、以及相互滑动连接的底座和滑座;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与所述滑座驱动连接,所述第一治具设置于所述滑座,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待贴膜件随所述滑座移动至使所述底面与所述底膜相对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治具设置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用于对设置于所述第一治具的所述待贴膜件进行定位。
可选地,所述第一治具的与所述待贴膜件相对的部位设置有第一吸附部,所述第一吸附部用于将所述待贴膜件吸附连接于所述第一定位部。
可选地,所述第二治具设置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用于对设置于所述第二治具的所述膜体进行定位。
可选地,所述第一承载件的与所述底膜相对的部位设置有第二吸附部,所述第二吸附部用于将所述底膜吸附连接于所述第一承载面。
可选地,所述第二承载件的与所述侧膜相对的部位设置有第三吸附部,所述第三吸附部用于将所述侧膜吸附连接于所述第二承载面。
可选地,所述贴膜装置还包括第二推压机构,所述第二推压机构用于在所述膜体处于弯折状态的情况下,朝向所述侧膜移动以将所述侧膜粘接于所述待贴膜件的侧面,其中,所述待贴膜件的侧面与所述侧膜相对。
可选地,所述第二推压机构包括第三直线驱动器、座体和第二按压件;所述第三直线驱动器与所述座体驱动连接,所述第二按压件与所述座体连接,所述第三直线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按压件随所述座体朝向所述侧膜移动。
可选地,所述第二推压机构还包括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二按压件滑动连接于所述座体,所述第二按压件能够沿与所述待贴膜件的侧面垂直的方向相对所述座体滑动,所述第三弹性件分别连接所述座体与所述第二按压件,所述第三弹性件用于向所述第二按压件施加朝远离所述座体的方向伸出的作用力。
可选地,所述第二推压机构还包括第三按压件、第四按压件和第四弹性件,所述第三按压件和所述第四按压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按压件两相对侧,所述第三按压件和所述第四按压件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座体,所述第四弹性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三按压件和所述第四按压件,所述第四弹性件用于向所述第三按压件和所述第四按压件施加使得两者相互靠拢的作用力。
可选地,所述预设距离大于所述膜体的厚度。
可选地,所述预设距离为所述膜体的厚度的一倍至三倍。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可以将待贴膜件设置于第一治具,将膜体的底膜设置于第二治具的第一承载件,将膜体的侧膜设置于第二治具的第二承载件。进一步地,可以使得待贴膜件的底面与底膜相对。进一步地,可以利用第一推压机构朝靠近底膜的方向推压待贴膜件,以使底面与底膜粘接。
进一步地,第一推压机构可继续朝靠近底膜的方向推压待贴膜件,以使得底膜从与侧膜平齐的位置移动至低于侧膜的位置。这样,第一承载件可以与第二承载件相错开,进而,在第一承载件与第二承载件错开的过程中,膜体会发生弯折,侧膜会逐渐“翘起”至与待贴膜件的侧面相对的位置。进一步地,可以通过按压侧膜的方式,将侧膜粘贴于侧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贴膜装置可用于辅助操作人员进行贴膜操作,能够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待贴膜件和膜体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膜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示出的贴膜装置的靠近第二按压件的区域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示出的贴膜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示出的贴膜装置拆去了第二治具等结构后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示出的贴膜装置的靠近第一按压件的区域的局部示意图;
图7为图2中示出的贴膜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8为图2中示出的贴膜装置的俯视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膜体和基材层的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示出的贴膜装置的靠近第二按压件的区域的局部示意图,其示出了未去除基材层的情形;
图11为图8中示出的贴膜装置的靠近第二按压件的区域的局部示意图,其示出了去除基材层的情形;
图12为图8中示出的贴膜装置的靠近第二按压件的区域的局部示意图,其示出了去除基材层和膜体的情形;
图13为图2中示出的贴膜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其示出了待贴膜件的底面处于与底膜错开的位置的情形;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治具和承载机构的示意图,其示出了第一治具随承载机构的滑座移动至上料工位的情形;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治具和承载机构的示意图,其示出了待贴膜件设置于第一治具的情形;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治具和承载机构的示意图,其示出了待贴膜件随第一治具和滑座移动至贴膜工位的情形。
附图标记说明:
100-贴膜装置;110-第一治具;111-第一定位部;112-第一吸附部;120-第二治具;121-第一承载件;1211-第一承载面;1212-第二吸附部;122-第二承载件;1221-第二承载面;1222-第三吸附部;123-第二定位部;130-第一推压机构;131-第一直线驱动器;132-第一按压件;140-基座;141-第一弹性件;150-承载机构;151-第二弹性件;152-第二直线驱动器;153-底座;154-滑座;160-第二推压机构;161-第三直线驱动器;162-座体;163-第二按压件;164-第三弹性件;165-第三按压件;166-第四按压件;167-第四弹性件;200-待贴膜件;210-底面;220-侧面;300-膜体;310-底膜;320-侧膜;410-基材层;411-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尽管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是从公知公用的术语中选择的,但是本申请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一些术语可能是申请人按他或她的判断来选择的,其详细含义在本文的描述的相关部分中说明。
此外,要求不仅仅通过所使用的实际术语,而是还要通过每个术语所蕴含的意义来理解本申请。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为了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有必要先简要介绍待贴膜件和膜体构造及贴膜方案。
参考图1,待贴膜件200设置有底面210和侧面220。示例性地,底面210与侧面220相互垂直。当然,在其它的示例中,底面210与侧面220也可呈其它角度。对应地,膜体300包括相连接的底膜310和侧膜320。底膜310的外轮廓可与底面210的轮廓相匹配,侧膜320的外轮廓可与侧面220的轮廓相匹配。当然,在其它示例中,若对膜体300的外观要求不高,则只需使得底膜310能够覆盖住底面210即可,侧面220能够覆盖住侧面220即可。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可先使得底面210朝向底膜310。进一步地,可以驱动底面210朝向底膜310移动,从而使得底膜310粘接于底面210。进一步地,可以使得底膜310相对侧膜320下移,从而,可以使得侧膜320相对底膜310“翘起”。这样,可以使得“翘起”的侧膜320与侧面220相对。进一步地,示例性地,可以通过人工和机械手等方式按压侧膜320的方式,使得侧膜320粘接于侧面22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贴膜装置,贴膜装置可基于上文描述的贴膜方式,进行贴膜操作。
参考图1至图1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贴膜装置100可包括:第一治具110、第二治具120和第一推压机构130。
第一治具110用于设置待贴膜件200,第二治具120用于设置膜体300,其中,膜体300可包括相连接的底膜310和侧膜320。第二治具120可包括间隔预设距离设置的第一承载件121和第二承载件122,第一承载件121的第一承载面1211用于承载底膜310,第二承载件122的第二承载面1221用于承载侧膜320。第一承载面1211能够从与第二承载面1221平齐的位置,移动至低于第二承载面1221的位置。
在待贴膜件200的底面210与底膜310相对的情况下,第一推压机构130用于朝靠近底膜310的方向推压待贴膜件200,以使底面210与底膜310粘接,并进一步使底膜310从与侧膜320平齐的位置移动至低于侧膜320的位置,以弯折膜体300。从而,可以通过弯折膜体300的方式,使得侧膜320“翘起”至与侧面220相对的位置。
以此方式,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贴膜装置100,可以将待贴膜件200设置于第一治具110,将膜体300的底膜310设置于第二治具120的第一承载件121,将膜体300的侧膜320设置于第二治具120的第二承载件122。进一步地,可以使得待贴膜件200的底面210与底膜310相对。进一步地,可以利用第一推压机构130朝靠近底膜310的方向推压待贴膜件200,以使底面210与底膜310粘接。
进一步地,第一推压机构130可继续朝靠近底膜310的方向推压待贴膜件200,以使得底膜310从与侧膜320平齐的位置移动至低于侧膜320的位置。这样,第一承载件121可以与第二承载件122相错开,进而,在第一承载件121与第二承载件122错开的过程中,膜体300会发生弯折,侧膜320会逐渐“翘起”至与待贴膜件200的侧面220相对的位置。进一步地,可以通过按压侧膜320的方式,将侧膜320粘贴于侧面22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贴膜装置100可用于辅助或取代操作人员进行贴膜操作,能够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需说明的是,前文说明了第二治具120的第一承载件121和第二承载件122间隔预设距离设置,为了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实施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这里给出了预设距离的参考范围。预设距离可大于膜体300的厚度。在较优的实施例中,预设距离可为膜体300的厚度的一倍至三倍。例如,在一示例中,膜体300的厚度为0.1毫米,第一承载件121和第二承载件122的间距为0.2毫米。
参考图2、图4至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推压机构130可包括第一直线驱动器131和第一按压件132。第一直线驱动器131与第一按压件132驱动连接,第一直线驱动器131用于在底面210与底膜310相对的情况下,驱动第一按压件132朝靠近底膜310的方向推压待贴膜件200。
需说明的是,第一推压机构130不仅可用于驱动待贴膜件200朝靠近底膜310的方向移动,以使得底膜310粘接于底面210,而且可用于驱动第一承载面1211与第二承载面1221相互错开,进而使得设置于第一承载面1211的底膜310与设置于第二承载面1221的侧膜320相互错开。进而,使得侧膜320相对底膜310“翘起”至与侧面220相对的位置。
还需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待贴膜件200的底面210可能为弧面,则对应地,可以使得第一承载面1211的承载底膜310的部位为与待贴膜件200的底面210相适配的弧面。或者,可以使得第一承载件121的承载底膜310的部位由柔性材料制成。从而,在朝向底膜310推压待贴膜件200的过程中,第一承载件121的承载底膜310的部位可发生弹性形变,可以变形为与待贴膜件200的底面210相适配的弧面。这样,可以使得底膜310与待贴膜件200的底面210能够更好地进行粘合。
这里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膜体300可以为静电吸附膜,可以基于静电吸附原理,使得膜体300粘接于待贴膜件200。或者,膜体300可设置有粘接材料层,膜体300可通过粘接材料层粘接于待贴膜件200。
参考图5和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贴膜装置100还可包括基座140和第一弹性件141,第一承载件121滑动连接于基座140,第一弹性件141分别连接基座140和第一承载件121,第一弹性件141用于向第一承载件121施加使得第一承载面1211从低于第二承载面1221的位置移动至与第二承载面1221平齐的位置的作用力。
这样,在第一承载件121在第一推压机构130的作用下朝靠近基座140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弹性件141可以储存弹性势能。进一步地,在第一推压机构130停止工作后,第一弹性件141可以释放其所储存的能量,可以驱动第一承载件121复位,从而使得第一承载件121的第一承载面1211与第二承载件122的第二承载面1221平齐。
示例性地,参考图5和图6,第一承载件121可连接有竖向设置的第一滑柱,基座140上开设有第一滑孔,第一滑孔与第一滑柱滑动配合连接。这样,可以通过第一滑孔与第一滑柱滑动配合的方式,使得第一承载件121滑动连接于基座140。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以参照相关技术中的其它方案,使得第一承载件121滑动连接于基座140,这里不再一一例举。
参考图7和图13,在一些实施例中,贴膜装置100还可包括承载机构150和第二弹性件151。承载机构150滑动连接于基座140,第二弹性件151分别连接基座140和承载机构150,第二弹性件151用于向承载机构150施加使得承载机构150朝远离基座140的方向移动的作用力。第一治具110设置于承载机构150。
示例性地,参考图7和图13,承载机构150可连接有竖向设置的第二滑柱,基座140上开设有第二滑孔,第二滑孔与第二滑柱滑动配合连接。这样,可以通过第二滑孔与第二滑柱滑动配合的方式,使得承载机构150滑动连接于基座140。例如,承载机构150可相对基座140进行升降滑动。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以参照相关技术中的其它方案,使得承载机构150滑动连接于基座140,这里不再一一例举。
参考图14至图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承载机构150可包括第二直线驱动器152、以及相互滑动连接的底座153和滑座154。第二直线驱动器152设置于底座153,第二直线驱动器152与滑座154驱动连接,第一治具110设置于滑座154,第二直线驱动器152用于驱动待贴膜件200随滑座154移动至使底面210与底膜310相对的位置。
示例性地,第二直线驱动器152可用于驱动滑座154水平移动,以带动第一治具110水平移动。这样,参考图13和图14,例如,第二直线驱动器152可驱动第一治具110水平移动至与第一推压机构130错开的位置,以消除第一推压机构130对第一治具110的遮挡。从而便于将待贴膜件200设置于第一治具110。
进一步地,参考图15和图16,在待贴膜件200设置于第一治具110后,第二直线驱动器152可驱动第一治具110水平移动至使得待贴膜件200的底面210与底膜310相对的位置。例如,第二直线驱动器152可驱动第一治具110水平移动至使得待贴膜件200的底面210位于底膜310上方的位置。进而,可以利用第一推压机构130下压待贴膜件200,从而进行贴膜操作。
参考图1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治具110设置有第一定位部111。第一定位部111用于对设置于第一治具110的待贴膜件200进行定位。示例性地,可以利用与待贴膜件200上的凹槽定位配合的凸起部对待贴膜件200进行定位。
第一治具110的与待贴膜件200相对的部位设置有第一吸附部112,第一吸附部112用于将待贴膜件200吸附连接于第一定位部111。示例性地,第一吸附部112可以为真空吸附部。换言之,第一吸附部112可与真空源连接,从而,可以基于真空吸附的原理将待贴膜件200吸附连接于第一定位部111。
此外,示例性地,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治具110可设置有夹持部,可以利用夹持部对待贴膜件200进行夹持限位,这样,也可以将待贴膜件200定位设置于第一治具110。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只需使得第一治具110能够对待贴膜件200限位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治具110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不进行限制。
参考图3、图9至图1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治具120设置有第二定位部123。第二定位部123用于对设置于第二治具120的膜体300进行定位。
示例性地,膜体300可设置于基材层410上。基材层410可设置有定位孔411。第二定位部123可为定位凸起部,定位凸起部可用于与定位孔411定位连接。这样,可以通过定位凸起部与定位孔411定位连接的方式,对膜体300进行定位。
需说明的是,示例性地,在基材层410和膜体300设置于第二治具120后,可以将基材层410去除。此外,示例性地,也可以不设置基材层410。例如,可以直接在膜体300上设置与第二定位部123定位配合的定位孔。或者,在对膜体300的设置位置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对膜体300进行定位。
参考图12,第一承载件121的与底膜310相对的部位设置有第二吸附部1212,第二吸附部1212用于将底膜310吸附连接于第一承载面1211。第二吸附部1212的分布方式与底膜310的形状相适配。第二承载件122的与侧膜320相对的部位设置有第三吸附部1222,第三吸附部1222用于将侧膜320吸附连接于第二承载面1221。第三吸附部1222的分布方式与侧膜320的形状相适配。
示例性地,第二吸附部1212和第三吸附部1222可以为真空吸附部。换言之,第二吸附部1212和第三吸附部1222可与真空源连接,从而,可以基于真空吸附的原理将膜体300吸附连接于第二治具120。当然,在其它的示例中,第二吸附部1212和第三吸附部1222也可以为静电吸附部。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二吸附部1212和第三吸附部1222的具体形式和工作原理不进行限制。
还需说明的是,图10示出了基材层410和膜体300设置于第二治具120的情形。结合图10,在膜体300设置于基材层410上的情况下,可以先将基材层410和膜体300设置于第二治具120,且使得基材层410位于背离第二治具120的一侧。
图11示出了基材层410被去除的情形,图12示出了第二治具120未设置基材层410和膜体300的情形。结合图11和图12,可以利用第二吸附部1212将底膜310吸附连接于第一承载面1211,可以利用第三吸附部1222将侧膜320吸附连接于第二承载面1221。进一步地,可以利用机械手或人工等方式,将基材层410去除。从而可以得出膜体300的粘接层暴露在外。进而,便于将膜体300粘接于待贴膜件200。
参考图2至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贴膜装置100还可包括第二推压机构160。第二推压机构160用于在膜体300处于弯折状态的情况下,朝向侧膜320移动以将侧膜320粘接于待贴膜件200的侧面220。其中,待贴膜件200的侧面220与侧膜320相对。这样,可以通过第二推压机构160朝向待贴膜件200的侧面220按压侧膜320的方式,使得侧膜320粘接于待贴膜件200的侧面220。可以进一步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参考图2至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推压机构160可包括第三直线驱动器161、座体162和第二按压件163。第三直线驱动器161与座体162驱动连接,第二按压件163与座体162连接,第三直线驱动器161用于驱动第二按压件163随座体162朝向侧膜320移动。这样,可以利用第三直线驱动器161驱动第二按压件163移动,进而利用第二按压件163按压侧膜320,以使得侧膜320粘接于待贴膜件200的侧面220。
结合图3和图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推压机构160还可包括第三弹性件164。第二按压件163滑动连接于座体162,第二按压件163能够沿与待贴膜件200的侧面220垂直的方向相对座体162滑动,第三弹性件164分别连接座体162与第二按压件163,第三弹性件164用于向第二按压件163施加朝远离座体162的方向伸出的作用力。
这样,可以通过使得第二按压件163弹性连接于座体162的方式,使得第二推压机构160施加至侧膜320的力量较为柔和,可以防止第二推压机构160在按压侧膜320的过程中,使得侧膜320或待贴膜件200受损。
结合图3和图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推压机构160还可包括第三按压件165、第四按压件166和第四弹性件167。第三按压件165和第四按压件166分别设置于第二按压件163两相对侧,第三按压件165和第四按压件166分别转动连接于座体162。第三按压件165和第四按压件166朝向侧膜320开口增大。换言之,第三按压件165和第四按压件166朝向侧膜320处于张开状态。第四弹性件167分别连接第三按压件165和第四按压件166,第四弹性件167用于向第三按压件165和第四按压件166施加使得两者相互靠拢的作用力。
这样,结合图3,在第三直线驱动器161驱动第二按压件163、第三按压件165和第四按压件166朝向侧膜320运动的过程中,第二按压件163可先将侧膜320的与第二按压件163相对的部位压接于待贴膜件200的侧面220。进一步地,在第三按压件165和第四按压件166将侧膜320抵接于待贴膜件200的侧面220后,随着第三直线驱动器161继续驱动第三按压件165和第四按压件166移动,第三按压件165和第四按压件166可以朝相互远离的方向打开,从而可以将侧膜320的位于第二按压件163两侧的部位压接于待贴膜件200的侧面220。
进一步地,在撤去第三直线驱动器161的驱动力后,或者,在利用第三直线驱动器161驱动第二按压件163、第三按压件165和第四按压件166朝远离侧膜320的方向移动后,第二按压件163可在第三弹性件164的作用下相对座体162凸伸出,第三按压件165和第四按压件166可在第四弹性件167的作用下朝相互靠拢的方向移动。
需说明的是,示例性地,第一直线驱动器131可以为直线电机、气缸或液压缸等能够输出直线驱动力的器件。或者,第一直线驱动器131也可以包括旋转电机、气马达或液压马达等能够输出旋转驱动力的器件,以及丝杠螺纹传动机构或齿轮齿条机构等能够将旋转运动转动为直线驱动的传动机构。第二直线驱动器152和第三直线驱动器161也可以类似设置,这里不再展开说明。
为了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贴膜装置100的工作方式,以下,提供了较为详细的贴膜装置100的工作流程供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参考。
结合图13和图14,在第一治具110向右侧移动至上料工位的情况下,可以由机械手或操作人员将待贴膜件200设置于第一治具110的第一定位部111。进而,可以通过经第一吸附部112形成真空吸附区的方式,基于真空吸附的原理将待贴膜件200吸附连接于第一定位部111。
结合图9至图10,可以通过使得基材层410的定位孔411与第二治具120的第二定位部123定位配合的方式,将基材层410和膜体300设置于第二治具120,且使得基材层410位于背离第二治具120的一侧。
结合图11和图12,可以利用第二吸附部1212将底膜310吸附连接于第一承载面1211,可以利用第三吸附部1222将侧膜320吸附连接于第二承载面1221。进一步地,可以利用机械手或人工等方式,将基材层410去除。从而可以得出膜体300的粘接层暴露在外。
结合图7,承载机构150的第二直线驱动器152可驱动滑座154水平向左移动,进而使得待贴膜件200随第一治具110移动至使待贴膜件200的底面210位于与底膜310上方的位置。
结合图3和图4,第一推压机构130可驱动待贴膜件200朝靠近底膜310的方向下移,以使得底膜310粘接于底面210。进一步地,第一推压机构130可继续驱动待贴膜件200下移,以使得承载机构150和第一承载件121同步下移。这样,会使得第一承载件121相对第二承载件122下移。从而使得承载于第二承载面1221的侧膜320相对底膜310“翘起”至与侧面220相对的位置。
结合图2、图5和图6,在侧膜320“翘起”至与侧面220相对的位置后,可以撤去第一推压机构130的驱动力。第一承载件121可以在第一弹性件141的作用下上升回位。
结合图2和图3,在第三直线驱动器161驱动第二按压件163、第三按压件165和第四按压件166朝向侧膜320运动的过程中,第二按压件163可先将侧膜320的与第二按压件163相对的部位压接于待贴膜件200的侧面220。进一步地,在第三按压件165和第四按压件166将侧膜320抵接于待贴膜件200的侧面220后,随着第三直线驱动器161继续驱动第三按压件165和第四按压件166移动,第三按压件165和第四按压件166可以朝相互远离的方向打开,从而可以将侧膜320的位于第二按压件163两侧的部位压接于待贴膜件200的侧面22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贴膜装置100可用于辅助或取代操作人员进行贴膜操作,能够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治具(110)、第二治具(120)和第一推压机构(130);
所述第一治具(110)用于设置待贴膜件(200),所述第二治具(120)用于设置膜体(300),其中,所述膜体(300)包括相连接的底膜(310)和侧膜(320),
所述第二治具(120)包括间隔预设距离设置的第一承载件(121)和第二承载件(122),所述第一承载件(121)的第一承载面(1211)用于承载所述底膜(310),所述第二承载件(122)的第二承载面(1221)用于承载所述侧膜(320),所述第一承载面(1211)能够从与所述第二承载面(1221)平齐的位置,移动至低于所述第二承载面(1221)的位置;
在所述待贴膜件(200)的底面(210)与所述底膜(310)相对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推压机构(130)用于朝靠近所述底膜(310)的方向推压所述待贴膜件(200),以使所述底面(210)与所述底膜(310)粘接,并进一步使所述底膜(310)从与所述侧膜(320)平齐的位置移动至低于所述侧膜(320)的位置,以弯折所述膜体(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压机构(130)包括第一直线驱动器(131)和第一按压件(132),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131)与所述第一按压件(132)驱动连接,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131)用于在所述底面(210)与所述底膜(310)相对的情况下,驱动所述第一按压件(132)朝靠近所述底膜(310)的方向推压所述待贴膜件(2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膜装置还包括基座(140)和第一弹性件(141),所述第一承载件(121)滑动连接于所述基座(140),所述第一弹性件(141)分别连接所述基座(140)和所述第一承载件(121),所述第一弹性件(141)用于向所述第一承载件(121)施加使得所述第一承载面(1211)从低于所述第二承载面(1221)的位置移动至与所述第二承载面(1221)平齐的位置的作用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膜装置还包括承载机构(150)和第二弹性件(151),所述承载机构(150)滑动连接于所述基座(140),所述第二弹性件(151)分别连接所述基座(140)和所述承载机构(150),所述第二弹性件(151)用于向所述承载机构(150)施加使得所述承载机构(150)朝远离所述基座(140)的方向移动的作用力;所述第一治具(110)设置于所述承载机构(15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150)包括第二直线驱动器(152)、以及相互滑动连接的底座(153)和滑座(154);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152)设置于所述底座(153),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152)与所述滑座(154)驱动连接,所述第一治具(110)设置于所述滑座(154),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152)用于驱动所述待贴膜件(200)随所述滑座(154)移动至使所述底面(210)与所述底膜(310)相对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治具(110)设置有第一定位部(111),所述第一定位部(111)用于对设置于所述第一治具(110)的所述待贴膜件(200)进行定位;
所述第一治具(110)的与所述待贴膜件(200)相对的部位设置有第一吸附部(112),所述第一吸附部(112)用于将所述待贴膜件(200)吸附连接于所述第一定位部(1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治具(120)设置有第二定位部(123),所述第二定位部(123)用于对设置于所述第二治具(120)的所述膜体(300)进行定位;
所述第一承载件(121)的与所述底膜(310)相对的部位设置有第二吸附部(1212),所述第二吸附部(1212)用于将所述底膜(310)吸附连接于所述第一承载面(1211);
所述第二承载件(122)的与所述侧膜(320)相对的部位设置有第三吸附部(1222),所述第三吸附部(1222)用于将所述侧膜(320)吸附连接于所述第二承载面(1221)。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膜装置还包括第二推压机构(160),所述第二推压机构(160)用于在所述膜体(300)处于弯折状态的情况下,朝向所述侧膜(320)移动以将所述侧膜(320)粘接于所述待贴膜件(200)的侧面(220),其中,所述待贴膜件(200)的侧面(220)与所述侧膜(320)相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压机构(160)包括第三直线驱动器(161)、座体(162)和第二按压件(163);所述第三直线驱动器(161)与所述座体(162)驱动连接,所述第二按压件(163)与所述座体(162)连接,所述第三直线驱动器(161)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按压件(163)随所述座体(162)朝向所述侧膜(320)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压机构(160)还包括第三弹性件(164),所述第二按压件(163)滑动连接于所述座体(162),所述第二按压件(163)能够沿与所述待贴膜件(200)的侧面(220)垂直的方向相对所述座体(162)滑动,所述第三弹性件(164)分别连接所述座体(162)与所述第二按压件(163),所述第三弹性件(164)用于向所述第二按压件(163)施加朝远离所述座体(162)的方向伸出的作用力。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压机构(160)还包括第三按压件(165)、第四按压件(166)和第四弹性件(167),所述第三按压件(165)和所述第四按压件(166)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按压件(163)两相对侧,所述第三按压件(165)和所述第四按压件(166)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座体(162),所述第四弹性件(167)分别连接所述第三按压件(165)和所述第四按压件(166),所述第四弹性件(167)用于向所述第三按压件(165)和所述第四按压件(166)施加使得两者相互靠拢的作用力。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距离为所述膜体(300)的厚度的一倍至三倍。
CN202320443708.9U 2023-03-09 2023-03-09 贴膜装置 Active CN2195656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43708.9U CN219565622U (zh) 2023-03-09 2023-03-09 贴膜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43708.9U CN219565622U (zh) 2023-03-09 2023-03-09 贴膜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65622U true CN219565622U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55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43708.9U Active CN219565622U (zh) 2023-03-09 2023-03-09 贴膜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656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93951A1 (en) Bonding device and bonding method for special-shaped curved cover plate and flexible screen
JP5155859B2 (ja) 金属板の接合方法
CN219565622U (zh) 贴膜装置
CN110978738A (zh) 贴合设备及其贴合方法
CN113042898A (zh) 一种贴膜镭雕一体机
JP4017033B2 (ja) タッチパネル、フィルム貼付け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CN112919085A (zh) 一种自动贴石墨片机
CN114084454B (zh) 撕膜头、撕膜机构及胶带贴附设备
CN210456891U (zh) 显示模组的包边治具
WO2016186192A1 (ja) フィルムを貼り合せる装置
CA2331292A1 (en) Polisher and ground paper for polishers
CN211278891U (zh) 一种板材封边机
CN213655378U (zh) 一种贴合组装治具
CN215393185U (zh) 一种贴膜镭雕一体机
CN209130002U (zh) 一种前挡风玻璃装配工装
CN218254834U (zh) 装配装置
CN114233729B (zh) 贴合治具及贴合系统
CN220944789U (zh) 一种高速加工中心曲面模的工装夹具
CN113153874A (zh) 一种粘胶系统及粘胶方法
CN114536784B (zh) 一种用于在包边玻璃总成上装配亮饰条的工装
CN215093059U (zh) 组立保压装置
CN220680832U (zh) 一种自动剥离的胶贴合机械手
CN217047491U (zh) 贴膜治具
JP4454385B2 (ja) ホールシール貼付け装置
CN220841783U (zh) 膜片贴合装置及贴合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