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39077U - 一种新型输液预充针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输液预充针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539077U CN219539077U CN202320258864.8U CN202320258864U CN219539077U CN 219539077 U CN219539077 U CN 219539077U CN 202320258864 U CN202320258864 U CN 202320258864U CN 219539077 U CN219539077 U CN 21953907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gative pressure
- infusion
- needle
- medicine bag
- bott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输液预充针,包括真空负压软药袋装置和药液瓶,所述的真空负压软药袋装置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导管接头、输液导管、排液阀、真空负压软药袋、圆形输液贴以及负压接头,所述输液导管的一端连接有导管接头,另一端则通过排液阀与真空负压软药袋连接,所述真空负压软药袋的下方还连接有负压接头,其所述负压接头的一端与真空负压软药袋相通,且在负压接头的另一端上则连接有药液瓶;其优点表现在:本装置可以预混药液完成注射给药步骤,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医护人员的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能连接普通输液装置完成注射和输液步骤的完美连接,不仅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和交叉感染风险,也减少患者疼痛和增加依从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输液预充针。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有些在输液过程常存在给药的先后顺序,如:皮下大输液,其过程需要皮下先注射透明质酸酶,两分钟后方可进行皮下大输液过程,否则皮下无法输注大量液体,目前临床上配药输注过程一般为粉剂或冻干粉类的药物装在西林瓶内,溶解药物的溶媒装于注射器内,用针尖刺穿西林瓶,将溶媒打入瓶内,而后吸出混合药液,先进行注射给药,而后再进行输液过程,这种过程较为繁琐,不仅医护人员工作量较大,且反复穿刺可能增加交叉感染风险。
现多种组分预混预充针主要有三种类型,如申请专利号为201780009897.6,公开了一种多腔室注射器单元,包括本体、分隔元件和旁路装置。本体具有远端侧、与远端侧相对的近端侧、在远端侧与近端侧之间由侧壁限制的内部空间以及从远端侧到近端侧穿过本体居中延伸的纵向轴线。以及申请专利号为201910904624.9,公开一种溶药用预灌封注射器,包括推杆、活塞、针筒和护帽,针筒设有溶药接头,溶药接头用于与注射用预灌封注射器的外圆锥接头配合连接,护帽密封连接于溶药接头的开口。其次申请号为202120141886.7公开了一种双腔预充注射器,包括注射器主体,所述注射器主体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注射器主体的顶部连通有注射端,所述注射端的顶部连通有聚流管,所述注射器主体的底部贯穿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推板。此外申请号为200510096467.1公开了一种预灌水粉药物即混型自动注射器,其特征是包围在溶质瓶外的套体上固连有一根中轴,包围着溶媒瓶的溶媒瓶外套与注射装置外套之间由轴套连接,中轴穿入轴套内,目前关于上述的多组分预混预充针,主要装置主体都为硬质针筒,不易随意扭曲,且无连接输液管道接头,这些专利中的预充针都只设计为注射给药,没有考虑后续连接输液管道完成输液过程,若要进行输液步骤就会增加患者针刺次数,增加患者痛苦,也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所以,综上所述,现亟需要一种能够填充预混药液完成注射给药步骤,也能连接普通输液装置完成注射和输液步骤完美连接的新型输液预充针,但是关于这种新型输液预充针,目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中所存在的问题,对于此特提供一种新型输液预充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输液预充针,包括真空负压软药袋装置和药液瓶,所述的真空负压软药袋装置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导管接头、输液导管、排液阀、真空负压软药袋、圆形输液贴以及负压接头,在所述输液导管的一端连接有导管接头,另一端则通过排液阀与真空负压软药袋连接,所述真空负压软药袋的下方还连接有负压接头,其所述负压接头的一端与真空负压软药袋相通,且在负压接头的另一端上则连接有药液瓶;所述的药液瓶包括凸型瓶身、以及塑料凹槽和穿刺针,且所述的药液瓶通过凸型瓶身前端的凸型前嘴与所述真空负压软药袋装置上的负压接头进行连接。
在上述所述的新型输液预充针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负压接头上还设置有圆形输液贴。
在上述所述的新型输液预充针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塑料凹槽位于凸型瓶身的内部,其整体呈胶囊状,一端为中空,另一端为封口设置,且封口端处采用塑料薄膜类的材质制成。
在上述所述的新型输液预充针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塑料凹槽的腔室中放置有穿刺针,所述的穿刺针一端与负压接头连接,另一端则紧贴塑料凹槽的尾端。
在上述所述的新型输液预充针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药液瓶的凸型瓶身整体采用塑料材质制成,且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
在上述所述的新型输液预充针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排液阀包括阀帽和阀芯,且所述的阀帽置于阀芯上。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预混药液完成注射给药步骤,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医护人员的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能连接普通输液装置完成注射和输液步骤的完美连接,不仅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和交叉感染风险,同时也减少患者疼痛和增加依从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新型输液预充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新型输液预充针上排液阀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真空负压软药袋装置 | 11.导管接头 | 12.输液导管 |
13.排液阀 | 14.真空负压软药袋 | 15.圆形输液贴 |
16.负压接头 | 2.药液瓶 | 21.凸型瓶身 |
22.塑料凹槽 | 23.穿刺针 | 131.阀帽 |
132.阀芯 |
实施例
请参见附图1-2所示,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新型输液预充针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新型输液预充针上排液阀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本装置主要是在现有的预充针的基础上,完美的将注射给药和输液给药两种给药步骤连接在一起,不仅可以完成将两种彼此分隔储存的成分组合或混合在一起进行注射给药的第一步骤,还可以在注射给药的基础上连接输液管道直接进行输液的第二步骤,例如皮下大输液,其必须将透明质酸酶预混后进行皮下注射给药,完成第一步骤后才能连接输液管道完成皮下大输液的第二步骤;其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将两种给药步骤连接在一起,直接一次性完成两个步骤的给药,可以使配药过程更安全便捷,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也减少患者的针刺疼痛,增加依从性;对此本装置主要提供一种新型输液预充针,包括真空负压软药袋装置1和药液瓶2,所述的真空负压软药袋装置1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导管接头11、输液导管12、排液阀13、真空负压软药袋14、圆形输液贴15以及负压接头16,在所述输液导管12的一端连接有导管接头11,所述的导管接头11可以连接普通的输液器,用于对患者输液操作;其另一端则通过排液阀13与真空负压软药袋14连接,所述真空负压软药袋14的下方还连接有负压接头16,其所述负压接头16的一端与真空负压软药袋14相通,且在负压接头16的另一端上则连接有药液瓶2;所述的药液瓶21包括凸型瓶身21、以及塑料凹槽22和穿刺针23,且所述的药液瓶2通过凸型瓶身21前端的凸型前嘴与所述真空负压软药袋装置1上的负压接头16进行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的负压接头16上还设置有圆形输液贴15,该设置能够在转化为输液装置后,将其固定在患者的身体上,避免发生活动,影响正常的输液操作。
在本实例中,优选所述的塑料凹槽22位于凸型瓶身21的内部,其整体呈胶囊状,一端为中空,另一端为封口设置,且封口端处采用塑料薄膜类的材质制成。所述塑料凹槽22的腔室中放置有穿刺针23,所述的穿刺针23一端与负压接头16连接,另一端则紧贴塑料凹槽22的尾端。其当进行对洗液瓶的凸型瓶身进行挤压时(其洗液瓶内的液体不是完全灌满的),里面的液体会带动凸型瓶身内部的塑料凹槽,使塑料凹槽前端的胶囊薄膜与穿刺针进行接触,进而将塑料凹槽前端的胶囊薄膜进行刺破,使液体通过穿刺针逐步流入至负压接头和真空负压软药袋,从而使真空负压软药袋内的透明质酸酶进行溶解,以代替传统注射器反复与西林瓶进行吸附注射的混合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的药液瓶2的凸型瓶身21整体采用塑料材质制成,且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该设置能够便于对药液瓶进行挤压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的排液阀13包括阀帽131和阀芯132,且所述的阀帽131置于阀芯132上,所述的排液阀设置在所述的输液导管上,用于对输液导管的正常引流。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使用时,对带有生理盐水的药液瓶进行一个向前的挤压操作,使液体带动凸型瓶身内部的塑料凹槽进行与穿刺针的接触,在冲击力的作用下,塑料凹槽前端的胶囊膜会被刺破,刺破后的塑料凹槽能够使药液瓶内的液体在负压作用下,逐步向真空负压软药袋内移动,从而与真空负压软药袋内的透明质酸酶进行溶解,进而可代替注射器和西林瓶完成两种药物的预混,接着拔下药液瓶,进行注射给药;若需要进行输液,可将输液接头连接普通输液导管进行输液,按下排液阀门即可进行输液过程,期间也可与市售的正压输液装置联合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预混药液完成注射给药步骤,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医护人员的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能连接普通输液装置完成注射和输液步骤的完美连接,不仅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和交叉感染风险,同时也减少患者疼痛和增加依从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新型输液预充针,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负压软药袋装置和药液瓶,所述的真空负压软药袋装置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导管接头、输液导管、排液阀、真空负压软药袋、圆形输液贴以及负压接头,在所述输液导管的一端连接有导管接头,另一端则通过排液阀与真空负压软药袋连接,所述真空负压软药袋的下方还连接有负压接头,其所述负压接头的一端与真空负压软药袋相通,且在负压接头的另一端上则连接有药液瓶;所述的药液瓶包括凸型瓶身、以及塑料凹槽和穿刺针,且所述的药液瓶通过凸型瓶身前端的凸型前嘴与所述真空负压软药袋装置上的负压接头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输液预充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压接头上还设置有圆形输液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输液预充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凹槽位于凸型瓶身的内部,其整体呈胶囊状,一端为中空,另一端为封口设置,且封口端处采用塑料薄膜类的材质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输液预充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凹槽的腔室中放置有穿刺针,所述的穿刺针一端与负压接头连接,另一端则紧贴塑料凹槽的尾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输液预充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液瓶的凸型瓶身整体采用塑料材质制成,且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输液预充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液阀包括阀帽和阀芯,且所述的阀帽置于阀芯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258864.8U CN219539077U (zh) | 2023-02-20 | 2023-02-20 | 一种新型输液预充针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258864.8U CN219539077U (zh) | 2023-02-20 | 2023-02-20 | 一种新型输液预充针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539077U true CN219539077U (zh) | 2023-08-18 |
Family
ID=87728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258864.8U Active CN219539077U (zh) | 2023-02-20 | 2023-02-20 | 一种新型输液预充针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539077U (zh) |
-
2023
- 2023-02-20 CN CN202320258864.8U patent/CN21953907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A2539813C (en) | Flush syringe having anti-reflux features | |
AU2017239596B2 (en) | Single use delivery device having primer element | |
MX2014015701A (es) | Jeringa de clip. | |
EP2347780A1 (en) | Flush syringe having anti-reflux stopper | |
CN109620721A (zh) | 一种无菌自动配药器及其使用方法 | |
CN219539077U (zh) | 一种新型输液预充针 | |
CN204636998U (zh) | 一种静脉留置针用抗凝剂注射器 | |
CN203235096U (zh) | 一种组合式注射器 | |
CN213252065U (zh) | 一次性使用化疗药物专用注射器 | |
CN213077222U (zh) | 一次性预充式封管器 | |
CN109432554A (zh) | 无针注射器的注射头、注射头组件和无针注射器 | |
CN212756454U (zh) | 一种无菌型配制药品用输液软袋 | |
CN108721730B (zh) | 用于粘稠药液的注射器 | |
CN111840068A (zh) | 一种安全便捷型配制药品用输液软袋 | |
CN2678670Y (zh) | 贮药式粉针剂组合加药注射器 | |
CN110917445A (zh) | 一种赫赛汀专用储存与注射容器及其使用方法 | |
CN219983605U (zh) | 一种可帮助减少穿刺瓶塞次数的穿刺针头工具 | |
CN215082804U (zh) | 一种肝素钠帽及含肝素钠帽的预冲注射器 | |
CN2678664Y (zh) | 内压贮药式粉针剂组合加药注射器 | |
CN214679592U (zh) | 无针加药接头及留置针 | |
CN216456337U (zh) | 加药转换头及其集液袋 | |
CN215230877U (zh) | 动脉压力监测y型回血侧管 | |
CN221105962U (zh) | 关节腔穿刺注射针头 | |
CN217793820U (zh) | 一种分段式储药型无菌注射器 | |
CN217391170U (zh) | 预装有粉体和溶媒的双组份自救注射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