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37458U - 雾化胶囊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雾化胶囊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37458U
CN219537458U CN202223251419.3U CN202223251419U CN219537458U CN 219537458 U CN219537458 U CN 219537458U CN 202223251419 U CN202223251419 U CN 202223251419U CN 219537458 U CN219537458 U CN 2195374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erosol
air passage
capsule
sealing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5141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国
褚庆臣
周宏明
刘滔文
王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dway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dway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dway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filed Critical Wadway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5141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374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374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374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雾化胶囊及气溶胶生成装置,雾化胶囊具有用于容纳气溶胶生成基质的容置腔,雾化胶囊还开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分别连通容置腔和外部大气。上述雾化胶囊,在气溶胶生成基质用尽后,可将雾化胶囊从壳体上整体拆卸并与吸嘴分离以更换新的雾化胶囊,而无需对雾化胶囊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手动添加,从而精确控制了气溶胶生成基质的用量,保证了气溶胶生成基质的品质。

Description

雾化胶囊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雾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雾化胶囊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气溶胶是一种由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由于气溶胶可通过呼吸系统被人体吸收,因此可为用户提供一种新型的替代吸收方式。雾化装置是指将存储的可雾化的介质通过加热或超声等方式形成气溶胶的装置。可雾化的介质包括液体、凝胶、膏体或固体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将这些介质雾化,可为用户递送可供吸入的气溶胶,替代常规的产品形态及吸收方式。
当可雾化的介质为膏体、固体的气溶胶生成基质时,通常需要用户在使用前自行填充气溶胶生成基质,但这样会导致基质的填充量和品质不可控,亦或带来其他雾化颗粒,从而影响气溶胶生成基质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气溶胶生成基质填充量和品质不可控的问题,提供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雾化胶囊,用于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包括:
管体,具有一端开口的容置腔;
密封盖,安装于所述管体的开口端,所述密封盖上开设有分别连通所述容置腔和外部大气的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
中心管,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其一端配接于所述密封盖且连通所述第一气孔,另一端与所述管体的管底间隔设置,所述中心管与管体之间的间隙与所述第二气孔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体和所述中心管同轴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体和所述密封盖为不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盖包括密封盖顶壁及密封盖侧壁,所述密封盖侧壁自所述密封盖顶壁的边缘朝同一方向延伸,所述密封盖侧壁远离所述密封盖顶壁的一端与所述管体配接,所述第一气孔和所述第二气孔均开设于所述密封盖顶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胶囊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管体的开口端与所述密封盖的连接处,且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对应的连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体的开口端的边缘向外翻折形成胶囊卡接部,所述密封盖的侧壁开设卡槽,所述胶囊卡接部卡接在所述卡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体的容置腔内填装有气溶胶生成基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体内还设有发热体,所述发热体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发热体可用于在磁场中被感应加热。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上述的雾化胶囊,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壳体、加热组件和吸嘴,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雾化通道,所述雾化胶囊可更换地设置在所述雾化通道内,所述吸嘴可拆卸地配接于所述密封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嘴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所述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分别与所述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道包括相互连通的排气通道和边缘气道,所述第二气道包括相互连通的中心气道和侧向气道,所述侧向气道的进气端开设于所述吸嘴的侧壁,所述中心气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气孔,所述排气通道设置在所述吸嘴与大气连通的一端,所述边缘气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气孔,所述边缘气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气通道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边缘气道间隔设置在所述中心气道的外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嘴的侧壁开有辅助气流孔,所述辅助气流孔与所述边缘气道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道包括相互连通的排气通道和中心气道,所述排气通道的与大气相通,所述排气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中心气道的一端相连,所述中心气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气孔相连;所述第二气道包括边缘气道,所述边缘气道的进气端开设于所述吸嘴的侧壁,所述边缘气道的出气端连通所述第二气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气通道与中心气道同轴设置,所述边缘气道间隔设置在所述中心气道的外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气通道或中心气道的内壁设有阻隔部分所述第一气道的阻流挡片,用于防止气溶胶生成基质受热飞溅出所述吸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心气道的气道壁开设有连通所述边缘气道的通气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道的气道内壁至少部分设置成阻尼结构,所述阻尼结构用于阻碍气溶胶生成基质滑落至所述容置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尼结构为形成于所述第一气道的气道内壁的台阶、弧面、粗糙面、环形槽以及环形挡条中的至少一者。
上述雾化胶囊,在气溶胶生成基质用尽后,可将雾化胶囊从壳体上整体拆卸并与吸嘴分离以更换新的雾化胶囊,吸食者不用自行添加气溶胶生成基质,从而精确控制了气溶胶生成基质的用量和品质,而且避免了在手动添加气溶胶生成的过程中引入其他杂质,保证了气溶胶生成基质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壳体、雾化胶囊、吸嘴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雾化胶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雾化胶囊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雾化胶囊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气溶胶生成装置;20、壳体;40、雾化胶囊;40a、容置腔;40b、第一通道;40c、第二通道;41、管体;412、胶囊卡接部;42、密封盖;421、密封盖顶壁;421a、第一气孔;421b、第二气孔;423、密封盖侧壁;43、密封件;46、气溶胶生成基质;44、中心管;60、加热组件;80、吸嘴;81、排气通道;82、边缘气道;83、中心气道;84、侧向气道;90、阻流挡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100用于对气溶胶生成基质46进行加热以产生气溶胶供用户使用。其中,加热方式可以为热传导、红外辐射、超声、微波、等离子或者其组合。所述气溶胶产生基质包括但不限于是用于医疗、养生、健康、美容目的的材料,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46的形态可以是凝胶、膏体或固体等。当气溶胶生成基质46为固体时,其可以是粉碎状、颗粒化、粉末状、粒状、条状或片状形式的固体,当所述气溶胶产生基质为植物类材料,其可以是植物的根、茎、叶、花、芽、种子等。
如图1至图3所示,气溶胶生成装置100包括壳体20、雾化胶囊40、加热组件60以及吸嘴80。加热组件60设置在壳体20内,壳体20的一端设有容置雾化胶囊40的雾化通道,雾化胶囊40可更换地设置在雾化通道内,雾化胶囊40内储存有用于产生气溶胶的气溶胶生成基质46。吸嘴80可拆卸地配接于雾化胶囊40并与雾化胶囊40连通。加热组件60可加热雾化胶囊40中的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46以产生气溶胶,气溶胶可通过吸嘴80流出以供使用者取用。
当雾化胶囊40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46用尽后,可将雾化胶囊40从壳体20上整体拔出并与吸嘴80分离以更换新的雾化胶囊40,而无需对雾化胶囊40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46进行手动添加,从而精确控制了气溶胶生成基质46的用量和品质,而且避免了在手动添加气溶胶生成的过程中引入其他杂质。
请结合图4至图6所示,壳体20呈柱状结构,壳体20的一轴向端开设有用于容置雾化胶囊40的雾化通道,加热组件60收容于壳体20的另一轴向端内。可以理解,壳体20的形状不限,壳体20和加热组件60的内部构造不属于本申请的主要发明点,故不在此赘述。
雾化胶囊40的一端插设于壳体20的雾化通道内,雾化胶囊40的另一端伸出壳体20以与吸嘴80配接。雾化胶囊40包括管体41、密封盖42以及中心管44。管体41呈圆管状结构,具有一端开口的容置腔40a。密封盖42安装于管体41的开口端,密封盖42上开设有分别连通容置腔40a和外部大气的第一气孔421a和第二气孔421b。中心管44的外径小于管体41的内径而设置于容置腔40a内,中心管44的一轴向端配接于密封盖42并连通第一气孔421a,中心管44的另一轴向端朝管体41的管底延伸而与管底间隔设置,中心管44与管体41之间的间隙与第二气孔421b相连通。
如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外界空气可依次经过第二气孔421b进入容置腔40a内,然后携带气溶胶生成基质46雾化产生的气溶胶经过中心管44和第一气孔421a流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外界空气可依次经过第一气孔421a、中心管44进入容置腔40a内,然后携带气溶胶生成基质46雾化产生的气溶胶经过第二气孔421b流出。
具体地,密封盖42呈一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包括密封盖顶壁421及密封盖侧壁423,密封盖侧壁423自密封盖顶壁421的边缘朝同一方向延伸并沿周向围绕密封盖顶壁421,密封盖侧壁423远离密封盖顶壁421的一端与管体41卡接,因此密封盖42与管体41形成一个不可拆卸的整体。第一气孔421a和第二气孔421b均开设于密封盖顶壁421,以便于与吸嘴80对接。作为一较佳的实施方式,管体41的开口端的边缘向外翻折形成环形的胶囊卡接部412,密封盖42的侧壁开设有卡槽以卡接胶囊卡接部412。
可以理解,密封盖42与管体41的配接方式不限于此,还可采用旋扣连接、焊接等不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进行装配,从而避免雾化胶囊40被使用者拆卸而自行添加气溶胶生成基质46导致引入杂质,保证了气溶胶生成基质46的品质。需要说明的是,不可拆卸是指在不被破坏的情况下不能拆卸,主要为了防止雾化胶囊40被二次添加气溶胶生成基质46,做到强制的整体更换。
雾化胶囊40还包括环形的密封件43,密封件43设置于密封盖顶壁421与管体41的开口端的连接处,并形成与第一气孔421a、第二气孔421b对应连通的连通孔。如此,密封件43可封闭密封盖42与管体41之间的间隙,有效防止容置腔40a内的气流从密封盖42与管体41之间的间隙泄漏,同时保持第一气孔421a、第二气孔421b的气流通畅。
可以理解,管体41与密封盖42的密封方式不限,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采用端面过盈配合、径向过盈配合的方式进行密封。
具体在一实施例中,密封盖42的密封盖顶壁421上开设有一个第一气孔421a与三个第二气孔421b,第一气孔421a位于密封盖顶壁421的中心位置,三个第二气孔421b沿周向围绕于第一气孔421a外。可以理解,第一气孔421a和第二气孔421b的数量及位置关系不限,可根据需要设置以满足不同的雾化要求。
中心管44呈两端开口的中空圆管状结构,中心管44采用金属、耐高温塑料(例如聚醚醚酮(PEEK))等耐高温材料形成,从而避免其在雾化过程中被高温烧熔。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气孔421a位于密封盖顶壁421的中心位置,因此连接于第一气孔421a的中心管44与管体41同轴设置,中心管44与管体41的侧壁之间的空隙沿周向围绕中心管44。
可以理解,中心管44插入容置腔40a内的长度不限,可根据需要设置以使气流可充分裹挟位于容置腔40a的底部的气溶胶生成基质46产生的气溶胶流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胶囊40还包括发热体(图未示),发热体容置于容置腔40a内,壳体20中设有可产生磁场的部件,发热体可用于在磁场中被感应加热,从而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46。
可以理解,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雾化胶囊40中也可不设置发热体,而通过红外、微波、等离子体等方式对气溶胶生成基质46进行加热。
吸嘴80配接于雾化胶囊40的密封盖42,与雾化胶囊40的结构相对应,吸嘴80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当雾化胶囊40配接于壳体20时,雾化胶囊40未设有密封盖42的一端插设于雾化通道内,雾化胶囊40设有密封盖42的一端伸出雾化通道以与吸嘴80对接,吸嘴80的第一气道连通第一气孔421a与外部大气,第二气道连通第二气孔421b与外部大气。
具体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与第一气孔421a和第二气孔421b的位置相匹配,吸嘴80的第一气道沿轴向贯穿吸嘴80,且第一气道的中心轴线与吸嘴80的中心轴线重合,第二气道则沿周向围绕第一气道。
如此,当使用者抽吸时,在负压作用下,外界环境中的气流从第二气道流入吸嘴80,然后通过第二气孔421b到达容置腔40a的底部。之后,携带气溶胶生成基质46雾化产生的气溶胶经过中心管44、第一气孔421a、第一气道流出吸嘴80以供使用者取用。
请结合图7所示,在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中,吸嘴80的第一气道包括相互连通的排气通道81和边缘气道82,第二气道包括相互连通的中心气道83和侧向气道84,侧向气道84的进气端开设于吸嘴80的侧壁,中心气道83的一端连通第一气孔421a,排气通道81设置在吸嘴80与大气连通的一端,边缘气道82间隔设置在中心气道83的外周,边缘气道82的一端连通第二气孔421b,边缘气道82的另一端与排气通道81连通。
如此,外界环境中的空气依次经过侧向气道84、中心气道83、第一气孔421a、中心管44流入容置腔40a,之后携带气溶胶生成基质46雾化产生的气溶胶依次经过边缘气道82、第二气孔421b以及排气通道81流出吸嘴80。
在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吸嘴80的第一气道包括相互连通的排气通道81和边缘气道82,第二气道包括相互连通的中心气道83和侧向气道84,侧向气道84的进气端开设于吸嘴80的侧壁,中心气道83的一端连通第一气孔421a,排气通道81设置在吸嘴80与大气连通的一端,边缘气道82间隔设置在中心气道83的外周,边缘气道82的一端连通第二气孔421b,边缘气道82的另一端与排气通道81连通。
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一实施例中,吸嘴80的侧壁开有辅助气流孔,辅助气流孔与边缘气道82相连通。如此,外界环境中的空气依次经过侧向气道84、中心气道83、第一气孔421a、中心管44流入容置腔40a,之后携带气溶胶生成基质46雾化产生的气溶胶依次经过边缘气道82、第二气孔421b以及排气通道81流出吸嘴80。与此同时,外界环境中的空气还可从辅助气流孔流入边缘气道82内,然后与边缘气道82内的气溶胶混合以降低气溶胶的浓度,使气溶胶生成基质46低氧雾化,并调节流出吸嘴80的气流的温度。
进一步地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吸嘴80还设有阻流挡片90,阻流挡片90设于排气通道81或中心气道83的内壁以阻隔部分第一气道,用于防止气溶胶生成基质46受热飞溅出吸嘴80。
具体在一实施例中,阻流挡片90包括阻流顶壁及自阻流顶壁朝同一方向延伸形成的阻流侧壁,阻流侧壁远离阻流顶壁的一端插设于中心气道83的出口端。阻流顶壁遮蔽中心气道83的出口端,阻流侧壁开设有连通中心气道83和排气通道81的侧向出气口。
如此,中心气道83中直径较大的气溶胶颗粒撞击黏附在中心气道83的出口端的内侧或者阻流挡片90上,而不会进入使用者的口腔影响抽吸口感。而且,阻流挡片90可遮蔽中心气道83的出口端,以防止使用者通过中心气道83添加气溶胶生成基质46。
请结合图8所示,具体在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中,吸嘴80的第一气道包括相互连通且同轴设置的排气通道81和中心气道83,排气通道81的一端与外部大气相通,排气通道81的另一端与中心气道83的一端相连,中心气道8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气孔421a相连。第二气道包括边缘气道82,边缘气道82间隔设置在中心气道83的外周,边缘气道82的进气端开设于吸嘴80的侧壁,边缘气道82的出气端连通第二气孔421b。
如此,外界环境中的空气从边缘气道82进入吸嘴80,然后经过第二气孔421b到达容置腔40a底部,之后携带气溶胶生成基质46雾化产生的气溶胶依次经过中心管44、第一气孔421a、中心气道83以及排气通道81流出吸嘴80。
在本申请的第四实施例中,与第三实施例中的吸嘴80相同,第四实施例中的吸嘴80的第一气道包括相互连通且同轴设置的排气通道81和中心气道83,排气通道81的与外部大气相通,排气通道81的另一端与中心气道83的一端相连,中心气道8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气孔421a相连。第二气道包括边缘气道82,边缘气道82间隔设置在中心气道83的外周,边缘气道82的进气端开设于吸嘴80的侧壁,边缘气道82的出气端连通第二气孔421b。
与第三实施例的区别在于,中心气道83的气道壁开设有连通边缘气道82的通气孔,如此,外界环境中的空气从边缘气道82进入吸嘴80,然后经过第二气孔421b到达容置腔40a底部,之后携带气溶胶生成基质46雾化产生的气溶胶依次经过中心管44、第一气孔421a、中心气道83以及排气通道81流出吸嘴80。与此同时,流入边缘气道82的部分气流可部分通过通气孔流入中心气道83中,与中心气道83中的气溶胶混合以较少气溶胶的浓度,使得气溶胶生成基质46低氧雾化,并调节流出吸嘴80的气流的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气道的气道内壁至少部分设置成用于阻碍气溶胶生成基质46滑落至容置腔40a的阻尼结构,具体地,阻尼结构为形成于第一气道的气道内壁的台阶、弧面、粗糙面、环形槽以及环形挡条中的至少一者。如此,如果使用者往第一气道中添加气溶胶生成基质46,阻尼结构将阻挡气溶胶生成基质46滑落至容置腔40a。
上述雾化胶囊40及气溶胶生成装置100,预装有气溶胶生成基质46的雾化胶囊40中可拆卸地安装于壳体20,通过更换雾化胶囊40实现气溶胶生成基质46的更新,而无需使用者手动添加气溶胶生成基质46,从而精确控制了气溶胶生成基质46的用量,保证了气溶胶生成基质46的品质。此外,由于气溶胶生成装置100的吸嘴80可重复利用,因此提高降低了气溶胶生成装置100的使用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9)

1.一种雾化胶囊,用于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体,具有一端开口的容置腔;
密封盖,安装于所述管体的开口端,所述密封盖上开设有分别连通所述容置腔和外部大气的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
中心管,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其一端配接于所述密封盖且连通所述第一气孔,另一端与所述管体的管底间隔设置,所述中心管与管体之间的间隙与所述第二气孔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和所述中心管同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和所述密封盖为不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包括密封盖顶壁及密封盖侧壁,所述密封盖侧壁自所述密封盖顶壁的边缘朝同一方向延伸,所述密封盖侧壁远离所述密封盖顶壁的一端与所述管体配接,所述第一气孔和所述第二气孔均开设于所述密封盖顶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胶囊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管体的开口端与所述密封盖的连接处,且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对应的连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开口端的边缘向外翻折形成胶囊卡接部,所述密封盖的侧壁开设卡槽,所述胶囊卡接部卡接在所述卡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容置腔内填装有气溶胶生成基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内还设有发热体,所述发热体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发热体可用于在磁场中被感应加热。
9.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胶囊,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壳体、加热组件和吸嘴,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雾化通道,所述雾化胶囊可更换地设置在所述雾化通道内,所述吸嘴可拆卸地配接于所述密封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所述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分别与所述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相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道包括相互连通的排气通道和边缘气道,所述第二气道包括相互连通的中心气道和侧向气道,所述侧向气道的进气端开设于所述吸嘴的侧壁,所述中心气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气孔,所述排气通道设置在所述吸嘴与大气连通的一端,所述边缘气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气孔,所述边缘气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气通道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气道间隔设置在所述中心气道的外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的侧壁开有辅助气流孔,所述辅助气流孔与所述边缘气道相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道包括相互连通的排气通道和中心气道,所述排气通道的与大气相通,所述排气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中心气道的一端相连,所述中心气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气孔相连;所述第二气道包括边缘气道,所述边缘气道的进气端开设于所述吸嘴的侧壁,所述边缘气道的出气端连通所述第二气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与中心气道同轴设置,所述边缘气道间隔设置在所述中心气道的外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或中心气道的内壁设有阻隔部分所述第一气道的阻流挡片,用于防止气溶胶生成基质受热飞溅出所述吸嘴。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气道的气道壁开设有连通所述边缘气道的通气孔。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道的气道内壁至少部分设置成阻尼结构,所述阻尼结构用于阻碍气溶胶生成基质滑落至所述容置腔。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结构为形成于所述第一气道的气道内壁的台阶、弧面、粗糙面、环形槽以及环形挡条中的至少一者。
CN202223251419.3U 2022-12-01 2022-12-01 雾化胶囊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Active CN2195374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51419.3U CN219537458U (zh) 2022-12-01 2022-12-01 雾化胶囊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51419.3U CN219537458U (zh) 2022-12-01 2022-12-01 雾化胶囊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37458U true CN219537458U (zh) 2023-08-18

Family

ID=87705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51419.3U Active CN219537458U (zh) 2022-12-01 2022-12-01 雾化胶囊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374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61695A (en) Nebulizing assembly with heating equipment
CN112971217A (zh)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2741370B (zh) 一种雾化装置以及电子烟
EP4298927A1 (en) Atomizer
CN110881690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WO2019214281A1 (zh) 医用雾化器
CN115813034A (zh) 雾化胶囊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16158561A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12493550A (zh)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CN219537458U (zh) 雾化胶囊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2590242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3549686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20157574U (zh) 雾化胶囊、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9578291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9593687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09475710B (zh) 雾化装置和雾化药物输送装置
US11964096B2 (en) Integrated sealed micro-mesh nebulization module
CN214340112U (zh) 雾化组件及设有其的雾化装置
CN217162790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器
US8439030B2 (en) Nebulizer device
KR20230103934A (ko) 에어로졸 향미 조절 장치 및 무화 장치
CN212911663U (zh) 一种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CN115226957A (zh) 加热组件及雾化装置
TWI653064B (zh) 霧化器及其噴嘴組件
CN213486877U (zh) 雾化组件及设有其的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