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27551U - 一种防冰冻泄洪闸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冰冻泄洪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27551U
CN219527551U CN202320471459.4U CN202320471459U CN219527551U CN 219527551 U CN219527551 U CN 219527551U CN 202320471459 U CN202320471459 U CN 202320471459U CN 219527551 U CN219527551 U CN 2195275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te
water
hot water
branch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7145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天来
刘国平
刘刚
张晓东
董继宏
张建云
康少龙
王志强
张永鹏
善亚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eng Gansu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eng Gansu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eng Gansu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eng Gansu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7145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275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275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275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r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冰冻泄洪闸,其包括泄洪闸本体,所述泄洪闸本体包括至少两个闸墩及至少一闸门,各个所述闸墩并排浇筑于河床上、并用于分隔出至少一闸孔,各个所述闸孔两侧的所述闸墩的墩壁上均开设有一闸槽,各个所述闸墩内均开设有密闭的第一热水腔,所述闸墩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热水腔连通的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热水腔内的热水用于向所述闸槽提供热量,各个所述闸门的两侧分别滑动连接于相对应的所述闸槽内。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保证了所述闸槽及所述闸门在冬季寒冷的季节不会结冰,避免了所述闸槽以及所述闸门因为结冰而弯曲变形,进而保证了所述闸门的正常启闭,保证了整个泄洪闸的正常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防冰冻泄洪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电站泄洪闸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冰冻泄洪闸。
背景技术
泄洪闸是用以宣泄洪水并调节控制泵站水位的工作闸门,具有承受各种静、动载荷的能力,能在动水中启闭,并具备良好的结构和水力学特性,另外泄洪闸具有防洪排涝、拒咸蓄淡、灌溉供水、通航养殖、景观娱乐和生态保护的功能。
申请号201922127894.1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泄洪闸结构,包括坝体渠道、工作室、支撑台、铸铁闸门、升降凹槽、升降驱动装置、U形槽座和支撑橡胶块;工作室设于坝体渠道的上方,升降凹槽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设于坝体渠道的两内侧壁,两个升降凹槽之间竖向滑动装配有铸铁闸门,支撑台设于工作室内,升降驱动装置安装于支撑台上;坝体渠道的内底壁预埋固定有U形槽座,U形槽座由钢铁材质制成,U形槽座位于铸铁闸门的正下方,U形槽座内安装有支撑橡胶块,支撑橡胶块的上表面与坝体渠道的内底壁相齐平,铸铁闸门关闭时,铸铁闸门的底部与支撑橡胶块相抵接。
上述水电站若位于高寒高海拔地区,由于气候寒冷,冬季泄洪闸的闸槽以及闸门容易结冰,结冰会造成闸槽以及闸门弯曲变形,导致闸门不能正常启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防冰冻泄洪闸,解决现有技术中位于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水电站,冬季泄洪闸的闸槽以及闸门容易结冰,结冰会造成闸槽以及闸门弯曲变形,导致闸门不能正常启闭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防冰冻泄洪闸,包括泄洪闸本体,所述泄洪闸本体包括至少两个闸墩及至少一闸门,各个所述闸墩并排浇筑于河床上、并用于分隔出至少一闸孔,各个所述闸孔两侧的所述闸墩的墩壁上均开设有一闸槽,各个所述闸墩内均开设有密闭的第一热水腔,所述闸墩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热水腔连通的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热水腔内的热水用于向所述闸槽提供热量,各个所述闸门的两侧分别滑动连接于相对应的所述闸槽内,所述闸门内具有密闭的第二热水腔,所述闸门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热水腔连通的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二热水腔内的热水用于向所述闸门表面提供热量。
进一步的,所述泄洪闸本体还包括至少一胸墙、交通桥、至少两个支撑架、工作桥及至少一螺杆式启闭机,各个所述胸墙分别浇筑于相对应的所述闸孔内,所述胸墙的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闸墩固定连接,所述胸墙上开设有一供所述闸门穿过的第一通槽,所述交通桥浇筑于各个所述闸墩上,所述交通桥上开设有至少一第二通槽,各个所述第二通槽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通槽一一对应并连通,各个所述支撑架分别浇筑于所述交通桥上,且各个所述支撑架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闸墩一一对应,所述工作桥浇筑于各个所述支撑架上,各个所述螺杆式启闭机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工作桥上,所述螺杆式启闭机的螺杆下端依次穿过所述工作桥、所述第二通槽及所述第一通槽并与所述闸门的顶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各个所述闸槽均延伸至所述第一通槽和所述第二通槽内。
进一步的,各个所述第一热水腔分别沿着相对应的所述闸槽的外围开设,每个所述闸槽均对应一个所述第一热水腔。
进一步的,所述闸墩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热水腔连通的第一出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闸门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二热水腔连通的第二出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防冰冻泄洪闸,还包括水泵,所述水泵的进口端与各个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均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防冰冻泄洪闸,还包括热水供应机构,所述热水供应机构包括热水箱及电热丝,所述热水箱固定安装于所述工作桥上,所述热水箱具有一排水口、回水口及注水口,所述排水口与各个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第二进水口均连通,所述回水口与所述水泵的出口端连通,所述电热丝设置于所述热水箱内。
进一步的,所述防冰冻泄洪闸,还包括供水管路,所述供水管路包括主供水管路、若干个第一分支供水管路及若干个第二分支供水管路,所述主供水管路的进口端与所述排水口连通,且所述主供水管路上设置有一阀门,各个所述第一分支供水管路分别与所述主供水管路连通,各个所述第一分支供水管路的出口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进水口连通,各个所述第二分支供水管路分别与所述主供水管路连通,各个所述第二分支供水管路的出口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二进水口连通,各个所述第二分支供水管路均为可伸缩性软管。
进一步的,所述防冰冻泄洪闸,还包括回水管路,所述回水管路包括主回水管路、若干个第一分支回水管路及若干个第二分支回水管路,所述主回水管路的出口端与所述水泵的进口端连通,各个所述第一分支回水管路分别与所述主回水管路连通,各个所述第一分支回水管路的进口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各个所述第二分支回水管路分别与所述主回水管路连通,各个所述第二分支回水管路的进口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各个所述第二分支回水管路均为可伸缩性软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第一进水口向第一热水腔内提供热水,第一热水腔内的热水可以向闸槽提供热量,使得闸槽在冬季寒冷的季节不会结冰,并通过第二进水口向第二热水腔内提供热水,第二热水腔内的热水可以向闸门表面提供热量,使得闸门表面在冬季寒冷的季节不会结冰,避免了闸槽以及闸门因为结冰而弯曲变形,进而保证了闸门的正常启闭,保证了整个泄洪闸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冰冻泄洪闸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一种防冰冻泄洪闸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闸墩和交通桥的连接关系的立体结构图;
图4是图3中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的A处的放大图;
图6是图1中的闸门的立体结构图;
图7是图6中的闸门的剖视图;
图8是图1中的热水供应机构、供水管路及回水管路在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图;
图9是图8中的热水供应机构、供水管路及回水管路的侧视图;
图中:100-泄洪闸本体、110-闸墩、111-闸孔、112-闸槽、113-第一热水腔、114-第一进水口、115-第一出水口、120-闸门、121-第二热水腔、122-第二进水口、123-第二出水口、130-胸墙、131-第一通槽、140-交通桥、141-第二通槽、150-支撑架、160-工作桥、170-螺杆式启闭机、200-水泵、300-热水供应机构、310-热水箱、311-排水口、312-回水口、313-注水口、320-电热丝、400-供水管路、410-主供水管路、411-阀门、420-第一分支供水管路、430-第二分支供水管路、500-回水管路、510-主回水管路、520-第一分支回水管路、530-第二分支回水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冰冻泄洪闸,其结构如图1-图7所示,包括泄洪闸本体100,所述泄洪闸本体100包括至少两个闸墩110及至少一闸门120,各个所述闸墩110并排浇筑于河床上、并用于分隔出至少一闸孔111,各个所述闸孔111两侧的所述闸墩110的墩壁上均开设有一闸槽112,各个所述闸墩110内均开设有密闭的第一热水腔113,所述闸墩110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热水腔113连通的第一进水口114,所述第一热水腔113内的热水用于向所述闸槽112提供热量,各个所述闸门120的两侧分别滑动连接于相对应的所述闸槽112内,所述闸门120内具有密闭的第二热水腔121,所述闸门120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热水腔121连通的第二进水口122,所述第二热水腔121内的热水用于向所述闸门120表面提供热量。
通过所述第一进水口114向所述第一热水腔113内提供热水,所述第一热水腔113内的热水可以向所述闸槽112提供热量,使得所述闸槽112在冬季寒冷的季节不会结冰,并通过所述第二进水口122向所述第二热水腔121内提供热水,所述第二热水腔121内的热水可以向所述闸门120表面提供热量,使得所述闸门120表面在冬季寒冷的季节不会结冰,避免了所述闸槽112以及所述闸门120因为结冰而弯曲变形,进而保证了所述闸门120的正常启闭,保证了整个泄洪闸的正常运行。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1和图3,所述泄洪闸本体100还包括至少一胸墙130、交通桥140、至少两个支撑架150、工作桥160及至少一螺杆式启闭机170,各个所述胸墙130分别浇筑于相对应的所述闸孔111内,所述胸墙130的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闸墩110固定连接,所述胸墙130可以起到挡水、并降低所述闸门120高度的作用,所述胸墙130上开设有一供所述闸门120穿过的第一通槽131,以使所述闸门120在向上滑动的过程中,可以进入所述第一通槽131内并使得所述闸孔111可以正常开启,所述交通桥140浇筑于各个所述闸墩110上,用以连接两岸交通,所述交通桥140上开设有至少一第二通槽141,各个所述第二通槽141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通槽131一一对应并连通,以使所述闸门120在开启的过程中,可以穿过所述第一通槽131、并深入所述第二通槽141内,提高了所述闸门120开启的高度,各个所述支撑架150分别浇筑于所述交通桥140上,且各个所述支撑架150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闸墩110一一对应,用以支撑所述工作桥160,所述工作桥160浇筑于各个所述支撑架150上,各个所述螺杆式启闭机170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工作桥160上,所述螺杆式启闭机170的螺杆下端依次穿过所述工作桥160、所述第二通槽141及所述第一通槽131并与所述闸门120的顶部固定连接,管理人员站在所述工作桥160上操作所述螺杆式启闭机170,以使所述闸门120开启或者关闭。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3,各个所述闸槽112均延伸至所述第一通槽131和所述第二通槽141内,以使所述闸门120可以沿着所述闸槽112滑动、并穿过所述第一通槽131伸入所述第二通槽141内。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5,各个所述第一热水腔113分别沿着相对应的所述闸槽112的外围开设,每个所述闸槽112均对应一个所述第一热水腔113,在提高所述第一热水腔113内的热水对所述闸槽112的供热效果的基础上,降低所述闸墩110内空腔的体积,保证所述闸墩110的强度。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3,所述闸墩110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热水腔113连通的第一出水口115,以使所述第一出水口115与所述水泵200的进口端连通。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6,所述闸门120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二热水腔121连通的第二出水口123,以使所述第二出水口123与所述水泵200的进口端连通。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3-图9,所述防冰冻泄洪闸,还包括水泵200,所述水泵200的进口端与各个所述第一出水口115和所述第二出水口123均连通,以使所述水泵200通过各个所述第一出水口115和所述第二出水口123将所述第一热水腔113和所述第二热水腔121内的水抽回至所述热水箱310内重新加热。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1和图8,所述防冰冻泄洪闸,还包括热水供应机构300,所述热水供应机构300包括热水箱310及电热丝320,所述热水箱310固定安装于所述工作桥160上,所述热水箱310具有一排水口311/回水口312及注水口313,所述排水口311与各个所述第一进水口114和所述第二进水口122均连通,所述回水口312与所述水泵200的出口端连通,所述电热丝320设置于所述热水箱310内,用于对所述热水箱310内的水加热,所述热水箱310内的热水通过所述排水口311以及各个所述第一进水口114和所述第二进水口122分别流入所述第一热水腔113和所述第二热水腔121内,同时所述第一热水腔113和所述第二热水腔121内的热水再沿着所述第一出水口115和所述第二出水口123被所述水泵200抽回至所述热水箱310内重新加热,以使各个所述第一热水腔113和所述第二热水腔121内的热水形成一个循环,以提高对所述闸槽112以及所述闸门120表面的供热效果。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8和图9,所述防冰冻泄洪闸,还包括供水管路400,所述供水管路400包括主供水管路410、若干个第一分支供水管路420及若干个第二分支供水管路430,所述主供水管路410的进口端与所述排水口311连通,且所述主供水管路410上设置有一阀门411,各个所述第一分支供水管路420分别与所述主供水管路410连通,各个所述第一分支供水管路420的出口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进水口114连通,各个所述第二分支供水管路430分别与所述主供水管路410连通,各个所述第二分支供水管路430的出口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二进水口122连通,各个所述第二分支供水管路430均为可伸缩性软管,以使所述闸门120在沿着所述闸槽112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不受干扰,通过开启所述阀门411,可以使得所述热水箱310内的热水沿着所述主供水管路410分别流入各个所述第一分支供水管路420和各个所述第二分支供水管路430内,并分别流入所述第一热水腔113和所述第二热水腔121内。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8和图9,所述防冰冻泄洪闸,还包括回水管路500,所述回水管路500包括主回水管路510、若干个第一分支回水管路520及若干个第二分支回水管路530,所述主回水管路510的出口端与所述水泵200的进口端连通,各个所述第一分支回水管路520分别与所述主回水管路510连通,各个所述第一分支回水管路520的进口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出水口115连通,各个所述第二分支回水管路530分别与所述主回水管路510连通,各个所述第二分支回水管路530的进口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二出水口123连通,各个所述第二分支回水管路530均为可伸缩性软管,以使所述闸门120在沿着所述闸槽112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不受干扰,通过开启所述水泵200,可以使得所述第一热水腔113和所述第二热水腔121内的水分别沿着各个所述第一分支回水管路520及各个所述第二分支回水管路530流入所述主回水管路510,并经过所述水泵200最终流回所述热水箱310内,通过开启所述阀门411以及所述水泵200可以使得所述第一热水腔113和所述第二热水腔121内的热水形成一个循环。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结合图1-图9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通过所述电热丝320对所述热水箱310内的水加热,并开启所述阀门411,可以使得所述热水箱310内的热水沿着所述主供水管路410分别流入各个所述第一分支供水管路420和各个所述第二分支供水管路430内,并分别流入所述第一热水腔113和所述第二热水腔121内,再通过开启所述水泵200,可以使得所述第一热水腔113和所述第二热水腔121内的水分别沿着各个所述第一分支回水管路520及各个所述第二分支回水管路530流入所述主回水管路510,并经过所述水泵200最终流回所述热水箱310内,以使各个所述第一热水腔113和所述第二热水腔121内的热水形成一个循环,保证了所述第一热水腔113和所述第二热水腔121内热水的水温,提高对所述闸槽112以及所述闸门120表面的供热效果,使得所述闸槽112及所述闸门120表面在冬季寒冷的季节不会结冰,避免了所述闸槽112以及所述闸门120因为结冰而弯曲变形,进而保证了所述闸门120的正常启闭,保证了整个泄洪闸的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冰冻泄洪闸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每个所述闸槽112均对应一个所述第一热水腔113,在提高所述第一热水腔113内的热水对所述闸槽112的供热效果的基础上,降低所述闸墩110内空腔的体积,保证所述闸墩110的强度,各个所述第二分支供水管路430及各个所述第二分支回水管路530均为可伸缩性软管,以使所述闸门120在沿着所述闸槽112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不受干扰;
(2)通过开启所述阀门411,可以使得所述热水箱310内的热水沿着所述主供水管路410分别流入各个所述第一分支供水管路420和各个所述第二分支供水管路430内,并分别流入所述第一热水腔113和所述第二热水腔121内,通过开启所述水泵200,可以使得所述第一热水腔113和所述第二热水腔121内的水分别沿着各个所述第一分支回水管路520及各个所述第二分支回水管路530流入所述主回水管路510,并经过所述水泵200最终流回所述热水箱310内,使得所述第一热水腔113和所述第二热水腔121内的热水形成一个循环,提高对所述闸槽112以及所述闸门120表面的供热效果;
(3)所述第一热水腔113内的热水可以向所述闸槽112提供热量,使得所述闸槽112在冬季寒冷的季节不会结冰,所述第二热水腔121内的热水可以向所述闸门120表面提供热量,使得所述闸门120表面在冬季寒冷的季节不会结冰,避免了所述闸槽112以及所述闸门120因为结冰而弯曲变形,进而保证了所述闸门120的正常启闭,保证了整个泄洪闸的正常运行。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防冰冻泄洪闸,其特征在于,包括泄洪闸本体,所述泄洪闸本体包括至少两个闸墩及至少一闸门,各个所述闸墩并排浇筑于河床上、并用于分隔出至少一闸孔,各个所述闸孔两侧的所述闸墩的墩壁上均开设有一闸槽,各个所述闸墩内均开设有密闭的第一热水腔,所述闸墩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热水腔连通的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热水腔内的热水用于向所述闸槽提供热量,各个所述闸门的两侧分别滑动连接于相对应的所述闸槽内,所述闸门内具有密闭的第二热水腔,所述闸门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热水腔连通的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二热水腔内的热水用于向所述闸门表面提供热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冰冻泄洪闸,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洪闸本体还包括至少一胸墙、交通桥、至少两个支撑架、工作桥及至少一螺杆式启闭机,各个所述胸墙分别浇筑于相对应的所述闸孔内,所述胸墙的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闸墩固定连接,所述胸墙上开设有一供所述闸门穿过的第一通槽,所述交通桥浇筑于各个所述闸墩上,所述交通桥上开设有至少一第二通槽,各个所述第二通槽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通槽一一对应并连通,各个所述支撑架分别浇筑于所述交通桥上,且各个所述支撑架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闸墩一一对应,所述工作桥浇筑于各个所述支撑架上,各个所述螺杆式启闭机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工作桥上,所述螺杆式启闭机的螺杆下端依次穿过所述工作桥、所述第二通槽及所述第一通槽并与所述闸门的顶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冰冻泄洪闸,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闸槽均延伸至所述第一通槽和所述第二通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冰冻泄洪闸,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第一热水腔分别沿着相对应的所述闸槽的外围开设,每个所述闸槽均对应一个所述第一热水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冰冻泄洪闸,其特征在于,所述闸墩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热水腔连通的第一出水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冰冻泄洪闸,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二热水腔连通的第二出水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冰冻泄洪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泵,所述水泵的进口端与各个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均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冰冻泄洪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水供应机构,所述热水供应机构包括热水箱及电热丝,所述热水箱固定安装于所述工作桥上,所述热水箱具有一排水口、回水口及注水口,所述排水口与各个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第二进水口均连通,所述回水口与所述水泵的出口端连通,所述电热丝设置于所述热水箱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防冰冻泄洪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水管路,所述供水管路包括主供水管路、若干个第一分支供水管路及若干个第二分支供水管路,所述主供水管路的进口端与所述排水口连通,且所述主供水管路上设置有一阀门,各个所述第一分支供水管路分别与所述主供水管路连通,各个所述第一分支供水管路的出口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进水口连通,各个所述第二分支供水管路分别与所述主供水管路连通,各个所述第二分支供水管路的出口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二进水口连通,各个所述第二分支供水管路均为可伸缩性软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防冰冻泄洪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水管路,所述回水管路包括主回水管路、若干个第一分支回水管路及若干个第二分支回水管路,所述主回水管路的出口端与所述水泵的进口端连通,各个所述第一分支回水管路分别与所述主回水管路连通,各个所述第一分支回水管路的进口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各个所述第二分支回水管路分别与所述主回水管路连通,各个所述第二分支回水管路的进口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各个所述第二分支回水管路均为可伸缩性软管。
CN202320471459.4U 2023-03-13 2023-03-13 一种防冰冻泄洪闸 Active CN2195275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71459.4U CN219527551U (zh) 2023-03-13 2023-03-13 一种防冰冻泄洪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71459.4U CN219527551U (zh) 2023-03-13 2023-03-13 一种防冰冻泄洪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27551U true CN219527551U (zh) 2023-08-15

Family

ID=87586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71459.4U Active CN219527551U (zh) 2023-03-13 2023-03-13 一种防冰冻泄洪闸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275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84793A (zh) 一种可自动清理的水利工程用闸门装置
CN213926161U (zh) 一种可变坡度的组装式鱼道
CN106930246B (zh) 无动力自动充、排水配重闸门
CN219527551U (zh) 一种防冰冻泄洪闸
CN207846352U (zh) 一种水利水电闸门门槽防冻装置
CN106320284A (zh) 一种重力启闭的双扉水工闸门
CN204570625U (zh) 水力升降堰
CN220414118U (zh) 一种自动水压驱动的防洪防涝装置
CN105221499B (zh) 一种水利液压控制多用途坝的液压控制系统
CN213086725U (zh) 一种气动式升降坝
CN210684857U (zh) 一种使用单向贯流泵的双向贯流泵站
CN213114535U (zh) 一种具有抽排水功能的水景钢坝闸门
CN211690225U (zh) 一种水坝闸门
CN110468796B (zh) 一种通过闸门平移切换实现双向抽水的多功能水闸
CN210482455U (zh) 一种泵站引水和排水相结合的立交涵闸
CN211172343U (zh) 一种鱼腹式可调堰
CN213625486U (zh) 一种用于河道生态补水的闸泵垂直布置结构
CN213571818U (zh) 一种水工闸室封水结构
CN208167669U (zh) 一种高强度防腐蚀的水利闸门
CN209277122U (zh) 泵闸结合排水结构
CN207392412U (zh) 一种排洪、排涝泵站结构
CN208121705U (zh) 一种自动支撑双面液压升降坝
CN211773393U (zh) 一种新型溢流堰上橡胶坝充排水系统
CN217204539U (zh) 一种浮筒控制雨污分流井
CN219825451U (zh) 一种随水位变化的河道取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