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01406U - 一种防髋外旋的下肢抬高垫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髋外旋的下肢抬高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01406U
CN219501406U CN202222907756.7U CN202222907756U CN219501406U CN 219501406 U CN219501406 U CN 219501406U CN 202222907756 U CN202222907756 U CN 202222907756U CN 219501406 U CN219501406 U CN 2195014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ot
leg
pad
pad body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0775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太阳
姚加佳
郭祎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anzhi Rehabilitation Hospital Shanghai Sunshine Rehabilitation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anzhi Rehabilitation Hospital Shanghai Sunshine Rehabilitation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anzhi Rehabilitation Hospital Shanghai Sunshine Rehabilitation Center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anzhi Rehabilitation Hospital Shanghai Sunshine Rehabilitation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22290775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014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014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014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防髋外旋的下肢抬高垫,其包括腿托和足托,所述腿托包括腿部垫体和腿部侧挡板,所述腿部侧挡板有两个,分别设置在腿部垫体宽度方向的两侧,两个腿部侧挡板之间形成对腿部进行支撑的腿部凹槽;所述足托包括足部垫体和足部侧挡板,所述足部侧挡板有两个,分别设置在足部垫体宽度方向的两侧,两个足部侧挡板之间形成对足部进行支撑的足部凹槽;所述腿部垫体与足部垫体相抵接。本申请具有可防止髋外旋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防髋外旋的下肢抬高垫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辅助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髋外旋的下肢抬高垫。
背景技术
目前,脑卒中、脊髓损伤患者常因下肢静脉血液循环障碍而出现下肢水肿,下肢骨损伤术后早期也会出现下肢肿胀;为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减轻肿胀,抬高下肢是一种简单有效且易行的方法,根据治疗要求,需要将下肢抬高 20cm~30cm。常规的方法是用枕头或衣物垫于患者的下肢,但是使用时很难达到有效支撑高度且下肢容易滑落,治疗效果不佳,所以抬高垫就应用而生。
现有授权公开号为CN202761590U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下肢抬高垫,包括垫体,垫体为梯形设计,包括顶面,垫体的一侧设置有斜面,斜面为倒S型,顶面和斜面一体成型;该下肢抬高垫可使患者下肢自然抬高,无悬空感。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患者的腿部放置在垫体上时,由于垫体侧边没有支撑,患者的脚部和腿部会旋转,对于下肢有难度障碍或者骨折术后制动的患者,长期使用造成髋外旋肌的紧张短缩,对后期的康复不利,故而需要一种可防髋外旋的下肢抬高垫。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患者腿部放置在垫体上时脚部没有支撑,脚部和脚部发生旋转易造成髋外旋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可防髋外旋的下肢抬高垫。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防髋外旋的下肢抬高垫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髋外旋的下肢抬高垫,包括腿托和足托,所述腿托包括腿部垫体和腿部侧挡板,所述腿部侧挡板有两个,分别设置在腿部垫体宽度方向的两侧,两个腿部侧挡板之间形成对腿部进行支撑的腿部凹槽;所述足托包括足部垫体和足部侧挡板,所述足部侧挡板有两个,分别设置在足部垫体宽度方向的两侧,两个足部侧挡板之间形成对足部进行支撑的足部凹槽;所述腿部垫体与足部垫体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患者腿部放置在腿部垫体上,腿部凹槽内,两侧的腿部侧挡板对腿部进行支撑,从而防止腿部的旋转;足部放置在足部垫体上,足部凹槽内,两侧的足部侧挡板对足部进行支撑,从而防止足部的旋转;这样,本申请中,通过腿部侧挡板和足部侧挡板分别对腿部和足部进行支撑,限制了腿、足部的转动,从而限制整个下肢的旋转,有效防止髋外旋。
优选的,两个所述腿部侧挡板分别挡板一和挡板二,所述挡板一靠近挡板二方向的一侧设置有斜面一,所述挡板二靠近挡板一方向的一侧设置有斜面二,所述斜面一和斜面二的倾斜度不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腿部放置在腿部凹槽内,使得腿部内侧贴合在斜面一与斜面二中倾斜度较小的一侧,腿部外侧贴合在倾斜度较大的一侧,这样,由于腿部两侧挡板上的斜面面倾斜度不同,腿部外侧的挡板陡峭一些,进而产生内旋力,起到防止腿部滑落和髋外旋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挡板一和挡板二相互靠近对方方向的一侧均开设有圆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一和挡板二上均设有圆弧面,当患者腿部放置在腿部凹槽内时,其腿部侧面贴合在圆弧面上,舒适度更高。
优选的,所述足部凹槽内设置有用于足部放置的软垫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软垫块用于足部放置,舒适度更高。
优选的,所述软垫块与足部垫体之间设置有尼龙搭扣,通过尼龙搭扣将软垫块可拆卸固定在足部垫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软垫块通过尼龙搭扣固定,便于拆卸清洗。
优选的,所述软垫块朝向上方的一侧设置有环形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患者足部放置的环形凹槽内,足部的侧边贴合在环形凹槽的内侧壁上,这样,舒适度更高。
优选的,所述腿部垫体靠近足部垫体方向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第一固定孔,所述足部垫体上贯穿设置有与第一固定孔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内共同插设有固定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杆插入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对腿部垫体和足部垫体进行固定,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患者的活动导致腿部垫体与足部垫体相对位置发生偏移造成患者下肢不适。
优选的,所述腿部垫体和足部垫体均采用海绵制成;所述固定杆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环形固定凸起,两侧的环形固定凸起分别对腿部垫体和足部垫体进行挤压,并抵紧在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的内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侧的环形固定凸起分别对腿部垫体和足部垫体进行挤压,并抵紧在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的内侧壁上,从而加强了腿部垫体与足部垫体之间的连接。
优选的,所述环形固定凸起宽度方向上的截面为半球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固定凸起宽度方向上的截面为半球形,从而便于环形固定凸起进出第一、二固定孔,便于固定杆的进出。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患者腿部放置在腿部垫体上,腿部凹槽内,两侧的腿部侧挡板对腿部进行支撑,从而防止腿部的旋转;足部放置在足部垫体上,足部凹槽内,两侧的足部侧挡板对足部进行支撑,从而防止足部的旋转;这样,本申请中,通过腿部侧挡板和足部侧挡板分别对腿部和足部进行支撑,限制了腿、足部的转动,从而限制整个下肢的旋转,有效防止髋外旋;
2.在使用时,腿部放置在腿部凹槽内,使得腿部内侧贴合在斜面一与斜面二中倾斜度较小的一侧,腿部外侧贴合在倾斜度较大的一侧,这样,由于腿部两侧挡板上的斜面面倾斜度不同,腿部外侧的挡板陡峭一些,进而产生内旋力,起到防止腿部滑落和髋外旋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防髋外旋的下肢抬高垫。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脚部垫体与足部垫体之间连接关系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腿托;11、腿部垫体;111、第一固定孔;12、腿部侧挡板;121、挡板一;1211、斜面一;122、挡板二;1221、斜面二;2、足托;21、足部垫体;211、第二固定孔;22、足部侧挡板;3、腿部凹槽;4、足部凹槽;5、软垫块;51、环形凹槽;6、尼龙搭扣;7、固定杆;71、环形固定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防髋外旋的下肢抬高垫。参照图1,下肢抬高垫包括腿托1和足托2,腿托1包括腿部垫体11和腿部侧挡板12,腿部侧挡板12有两个,分别设置在腿部垫体11宽度方向的两侧,两个腿部侧挡板12之间形成对腿部进行支撑的腿部凹槽3;足托2包括足部垫体21和足部侧挡板22,足部侧挡板22有两个,分别设置在足部垫体21宽度方向的两侧,两个足部侧挡板22之间形成对足部进行支撑的足部凹槽4;腿部垫体11与足部垫体21相抵接;腿部垫体11上设置有斜坡面,该斜坡面为倒S型,从而将腿部垫体11分隔为小腿放置部和大腿放置部;使用时,患者腿部放置在腿部垫体11上,并卡在腿部凹槽3内,两侧的腿部侧挡板12对腿部进行支撑,从而防止腿部的旋转;足部放置在足部垫体21上,并卡在足部凹槽4内,两侧的足部侧挡板22对足部进行支撑,从而防止足部的旋转;通过腿部侧挡板12和足部侧挡板22限制了腿、足部的转动,从而限制整个下肢的旋转,有效防止髋外旋。
参照图1,两个腿部侧挡板12分别挡板一121和挡板二122,挡板一121靠近挡板二122方向的一侧设置有斜面一1211,挡板二122靠近挡板一121方向的一侧设置有斜面二1221,斜面一1211和斜面二1221的倾斜度不同;以右腿为例,斜面二1221的倾斜度大于斜面一1211的倾斜度,斜面二1221更为陡峭,患者右腿放置在腿部凹槽3内,其右腿外侧贴合在斜面二1221上,内侧贴合在斜面一1211上,进而产生内旋力,起到防止腿部滑落和髋外旋的效果;挡板一121和挡板二122相互靠近对方方向的一侧均设有圆弧面,当患者腿部放置在腿部凹槽3内时,其腿部侧面贴合在圆弧面上,舒适度更高。
参照图1,足部凹槽4内设置有用于足部放置的软垫块5,软垫块5与足部垫体21之间设置有尼龙搭扣6,通过尼龙搭扣6将软垫块5可拆卸固定在足部垫体21上,以便于对软垫块5进行清洗消毒。软垫块5朝向上方的一侧设置有环形凹槽51,当患者足部放置的环形凹槽51内,足部的侧边贴合在环形凹槽51的内侧壁上,这样,舒适度更高。
参照图2,腿部垫体11靠近足部垫体21方向的一侧开设有两个第一固定孔111,足部垫体21上贯穿设置有与第一固定孔111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固定孔211,第一固定孔111和第二固定孔211内共同插设有固定杆7;通过固定杆7插入第一固定孔111和第二固定孔211,对腿部垫体11和足部垫体21进行固定,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患者的活动导致腿部垫体11与足部垫体21相对位置发生偏移造成患者下肢不适。腿部垫体11和足部垫体21均采用高密度海绵制成;固定杆7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一体成型有环形固定凸起71,两侧的环形固定凸起71分别对腿部垫体11和足部垫体21进行挤压,并抵紧在第一固定孔111和第二固定孔211的内侧壁上,从而加强了腿部垫体11与足部垫体21之间的连接;环形固定凸起71宽度方向上的截面为半球形,从而便于环形固定凸起71进出第一、二固定孔111、211,便于固定杆7的进出,减少了环形固定凸起71在进出第一、二固定孔111、211对腿部垫体11和足部垫体21造成的刮损。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防髋外旋的下肢抬高垫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患者腿部放置在腿部垫体11上,并卡在腿部凹槽3内,两侧的腿部侧挡板12对腿部进行支撑,从而防止腿部的旋转;足部放置在足部垫体21上,并卡在足部凹槽4内,两侧的足部侧挡板22对足部进行支撑,从而防止足部的旋转;通过腿部侧挡板12和足部侧挡板22限制了腿、足部的转动,从而限制整个下肢的旋转。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防髋外旋的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包括腿托(1)和足托(2),所述腿托(1)包括腿部垫体(11)和腿部侧挡板(12),所述腿部侧挡板(12)有两个,分别设置在腿部垫体(11)宽度方向的两侧,两个腿部侧挡板(12)之间形成对腿部进行支撑的腿部凹槽(3);所述足托(2)包括足部垫体(21)和足部侧挡板(22),所述足部侧挡板(22)有两个,分别设置在足部垫体(21)宽度方向的两侧,两个足部侧挡板(22)之间形成对足部进行支撑的足部凹槽(4);所述腿部垫体(11)与足部垫体(21)相抵接;两个所述腿部侧挡板(12)分别为挡板一(121)和挡板二(122),所述挡板一(121)靠近挡板二(122)方向的一侧设置有斜面一(1211),所述挡板二(122)靠近挡板一(121)方向的一侧设置有斜面二(1221),所述斜面一(1211)和斜面二(1221)的倾斜度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髋外旋的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一(121)和挡板二(122)相互靠近对方方向的一侧均开设有圆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髋外旋的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足部凹槽(4)内设置有用于足部放置的软垫块(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髋外旋的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垫块(5)与足部垫体(21)之间设置有尼龙搭扣(6),通过尼龙搭扣(6)将软垫块(5)可拆卸固定在足部垫体(21)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髋外旋的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垫块(5)朝向上方的一侧设置有环形凹槽(5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髋外旋的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垫体(11)靠近足部垫体(21)方向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第一固定孔(111),所述足部垫体(21)上贯穿设置有与第一固定孔(111)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固定孔(211),所述第一固定孔(111)和第二固定孔(211)内共同插设有固定杆(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髋外旋的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垫体(11)和足部垫体(21)均采用海绵制成;所述固定杆(7)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环形固定凸起(71),两侧的环形固定凸起(71)分别对腿部垫体(11)和足部垫体(21)进行挤压,并抵紧在第一固定孔(111)和第二固定孔(211)的内侧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髋外旋的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固定凸起(71)宽度上的截面为半球形。
CN202222907756.7U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防髋外旋的下肢抬高垫 Active CN2195014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07756.7U CN219501406U (zh)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防髋外旋的下肢抬高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07756.7U CN219501406U (zh)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防髋外旋的下肢抬高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01406U true CN219501406U (zh) 2023-08-11

Family

ID=87526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07756.7U Active CN219501406U (zh)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防髋外旋的下肢抬高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014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134739A (en) Therapeutic and preventive device for giving a set position to lower limbs
US6968585B2 (en) Antidecubitus heel pad
US11154447B2 (en) Orthoped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lower limb elevation and stabilization
CN205144956U (zh) 一种下肢多功能体位垫
CN109806050A (zh) 一种多功能骨科治疗康复用牵引床
CN219501406U (zh) 一种防髋外旋的下肢抬高垫
CN219662139U (zh) 下肢抬高枕
CN206852737U (zh) 一种下肢抬高装置
CN205569230U (zh) 一种用于髋部骨折患者康复的搁腿枕
CN2764326Y (zh) 下肢垫高凹槽垫
CN210494464U (zh) 一种新型桡动脉穿刺术后臂托
CN208989291U (zh) 一种带有防护座的下肢牵引器
KR20100080974A (ko) 척추 치료 장치
CN215307684U (zh) 一种抬腿架辅助装置
CN213525957U (zh) 监护护理担架
CN213465745U (zh) 下肢抬高垫
CN215994422U (zh) 一种髋部骨折搁脚垫
CN219579300U (zh) 一种下肢抬高垫
CN220757900U (zh) 髋关节术后患者腿部抬高辅助训练器
CN221130272U (zh) 一种下肢垫
CN211434037U (zh) 髋部手术后促进功能锻炼体位垫
CN210185924U (zh) 动静脉内瘘功能垫
CN214968131U (zh) 一种可防足下垂的减压垫
CN222130445U (zh) 一种用于腿部抬高的护理装置
CN216754109U (zh) 一种辅助侧卧位防压疮专用一体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