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98725U - 一种储能一体化预装式变电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能一体化预装式变电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498725U CN219498725U CN202320656551.8U CN202320656551U CN219498725U CN 219498725 U CN219498725 U CN 219498725U CN 202320656551 U CN202320656551 U CN 202320656551U CN 219498725 U CN219498725 U CN 21949872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bin
- energy storage
- voltage
- transformation
- cabin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2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7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7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4698 Poly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1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20000573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108010066278 cabin-4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3
- 208000028659 discharg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8
- 108010066114 cabin-2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2806 monitoring devi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529 body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Gas-Insulated Switchgea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能一体化预装式变电站,包括底座、高压舱、变电舱、储能单元舱及通讯柜单元柜,所述高压舱、所述变电舱、所述储能单元舱及所述通讯柜单元柜均为单独的柜体且均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高压舱相邻设于所述变电舱的一侧,所述储能单元舱间隔设于所述变电舱背离所述高压舱的一侧,所述通讯柜单元柜设于所述高压舱的一端。本实用新型在设置高压受电的舱室的基础上能够保证各个柜体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变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能一体化预装式变电站。
背景技术
箱变的全称为箱式变压器,其是将高压受电、变压器降压和低压配电功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安装在一个舱室内的变电站,已成为新兴的成套配电装置;如今,随着用电量的逐步增加,负荷峰谷差逐年加大,配电网实际利用率却在下降,箱变中便加入储能系统解决这个问题。
公共号为CN21692939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分体预制舱式储能箱变”,其包括底座、舱室框架、顶板、隔板、侧壁、光伏系统;所述舱室框架固定安装于底座上,所述顶板安装于舱室框架的顶部,顶板上设置有顶板通孔,所述侧壁固定安装于舱室框架的四周,侧壁上设置有电缆接口,所述隔板上设置有隔板通孔,隔板竖直安装于舱室框架内部,将舱室框架的内部划分为电池舱与系统舱,所述光伏系统安装于顶板的上表面。其在实际运用中,存在以下问题:其未设置高压受电的舱室,若仅是在变压器的舱室旁用隔板隔设出一高压受电的舱室,那变压器的舱室仅能够有两侧及顶部的散热,这将使得变压器的散热不足。因此,怎样在设置高压受电的舱室的基础上保证变压器的舱室的散热效果为主要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储能一体化预装式变电站,其在设置高压受电的舱室的基础上能够保证各个柜体散热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储能一体化预装式变电站,包括底座、高压舱、变电舱、储能单元舱及通讯柜单元柜,所述高压舱、所述变电舱、所述储能单元舱及所述通讯柜单元柜均为单独的柜体且均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高压舱相邻设于所述变电舱的一侧,所述储能单元舱间隔设于所述变电舱背离所述高压舱的一侧,所述通讯柜单元柜设于所述高压舱的一端。
进一步地,还包括穿墙套管及铜排通道,所述穿墙套管用于规整贯穿所述高压舱及所述变电舱的线路,所述铜排通道的相对两端连接所述变电舱及所述储能单元舱。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舱上设有高压散热口及高压平开门;所述变电舱上设有变电散热口及变电平开门;所述储能单元舱的壁体上设有储能散热口。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装设有吊装勾。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舱、变电舱、所述储能单元舱及所述通讯柜单元柜的壳体均采用钢板壳体,且所述壳体的内部镶嵌A级防火保温层。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舱、变电舱、所述储能单元舱及所述通讯柜单元柜的壳体均采用集装箱外壳,且所述壳体的内部镶嵌A级防火保温层。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舱、所述变电舱、所述储能单元舱及所述通讯柜单元柜的壳体内设有绝缘板。
进一步地,所述A级防火保温层的材质为改性聚乙烯。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有人井口。
进一步地,所述储能单元舱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储能单元舱均间隔设于所述变电舱背离所述高压舱的一侧,两个储能单元舱沿所述底座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监控系统,所述监控系统包括高压监控单元、变压监控单元、低压监控单元、环境监测单元及智能通信终端;
所述高压监控单元包括高压设备状态采集部及高压智能操显装置,所述高压智能操显装置与所述高压设备状态采集部通讯连接,所述高压设备状态采集部用于采集所述高压舱内设备的工作状态数据并输出至所述高压智能操显装置;
所述变压监控单元包括变压设备状态采集部、温控部及变压智能采集运维终端,所述变压设备状态采集部与所述温控部均与所述变压智能采集运维终端通讯连接,所述变压设备状态采集部用于采集所述变电舱内设备的工作状态数据并输出至所述变压智能采集运维终端,所述温控部用于采集所述变电舱内设备的温度数据并输出至所述变压智能采集运维终端;
所述低压监控单元包括低压设备状态采集部及低压智能采集运维终端,所述低压智能采集运维终端与所述低压设备状态采集部通讯连接,所述低压设备状态采集部用于采集所述储能单元舱内设备的工作状态数据并输出至所述低压智能采集运维终端;
所述环境监测单元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及烟雾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及所述烟雾传感器与所述智能通信终端通讯连接;
所述高压智能操显装置、所述变压智能采集运维终端及所述低压智能采集运维终端均与所述智能通信终端通讯连接。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上述储能一体化预装式变电站,由于高压舱、变电舱、储能单元舱及通讯柜单元柜均独立地设于底座上,使其具备至少三个用于散热的侧壁,因此,本实用新型在设置高压受电的舱室的基础上能够保证各个柜体散热效果。
2.高压舱、变电舱、储能单元舱及通讯柜单元柜的连接整体呈“一”字并排,使得各电力部件之间的电力传输更流畅。
3.由于高压舱、变电舱、储能单元舱及通讯柜单元柜均为独立设置,能够在箱变内部不停电的情况下实现单独对任一舱体拆卸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实施方式中储能一体化预装式变电站的正视图。
图2为在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为第二实施方式中储能一体化预装式变电站的剖视图。
图4为监控系统的布置图。
附图中,1-底座、2-高压舱、21-高压散热口、22-高压平开门、3-变电舱、31-人井口、32-变电散热口、33-变电平开门、4-储能单元舱、41-铜排通道、42-储能散热口、43-储能平开门、5-穿墙套管、6-通讯柜单元柜、7-吊装勾、8-监控系统、811-高压智能操显装置、814-第一放电监测传感器、815-第一无线温度传感器、816-第一断路器、821-变压智能采集运维终端、824-干变表面放电监测装置、825-第二无线温度传感器、826-变压器温控器、827-风机、828-温度探头、831-低压智能采集运维终端、832-第三无线温度传感器、833-智能电表、834-进线柜断路器、84-智能通信终端、85-环境监测单元、812-第一温湿度传感器、822-第二温湿度传感器、813-第一烟雾传感器、823-第二烟雾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储能一体化预装式变电站,包括底座1、高压舱2、变电舱3、储能单元舱4及通讯柜单元柜6。高压舱2、变电舱3、储能单元舱4及通讯柜单元柜6均为单独的柜体且均设置于底座1上。高压舱2相邻设于变电舱3的一侧。储能单元舱4间隔设于变电舱3背离高压舱2的一侧。通讯柜单元柜6设于高压舱2的一端,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讯柜单元柜6独立设置于高压舱2内。
上述储能一体化预装式变电站,高压柜布置于高压舱2内,变压器布置于变电舱3内,储能变流器及储能电池布置于储能单元舱4内,低压通讯柜及小变压器布置于通讯柜单元柜6内。由于高压舱2、变电舱3、储能单元舱4及通讯柜单元柜6均独立地设于底座上,使其具备至少三个用于散热的侧壁,因此,其在设置高压受电的舱室的基础上能够保证各个柜体散热效果。此外,由于高压舱2、变电舱3、储能单元舱4及通讯柜单元柜6均为独立设置,不仅布局分布紧凑,且能够实现单独对任一舱体的拆卸及维护。
小变压器与高压柜及低压通讯柜电性连接,其线路在底座1中布置。小变压器为低压通讯柜供电,低压通讯柜中的监控系统控制各舱室内电力部件的工作:在电网用电量较少的时候,多余的电量通过高压柜受电,高压电经变电器转变为低压电,低压电经储能变流器处理后为储能电池充电,以起到储存电量的作用;在电网需电量较高时,储能变流器把储能电池中的电量转变为交流电,交流电再经变电器及高压柜输入电网。上述电力转变的过程中,由于高压舱2、变电舱3、储能单元舱4及通讯柜单元柜6的连接整体呈“一”字并排,使得各电力部件之间的电力传输更流畅。
在本实施方式中,高压舱2上设有高压散热口21及高压平开门22,具体的,高压舱2背离变电舱3的一侧设有高压散热口21,高压舱2的相对两端均设有高压平开门22,高压散热口21的设置有助于高压舱2的散热,高压平开门22的设置能够方便进入到高压舱2进行检修与维护。变电舱3上设有变电散热口32及变电平开门33,具体的,变电舱3的两端及背离高压舱2的一侧均设有变电散热口32,变电舱3的相对两端均设有变电平开门33,变电散热口32的设置能够有助于变电舱3的散热,变电平开门33的设置能够方便进入到变电舱3进行检修。储能单元舱4的壁体上设有储能散热口42,储能散热口42的设置能够有助于储能单元舱4的散热。
在本实施方式中,储能一体化预装式变电站还包括穿墙套管5及铜排通道41。穿墙套管5用于规整线路后再贯穿高压舱2及变电舱3,具体的,穿墙套管5连接高压柜的输出线路的一端,线路经穿墙套管5后再贯穿高压舱2及变电舱3的相邻壳体后与变压器连接,穿墙套管5的设置能够使高压柜与变电器的线路布置更规整,以方便单独对高压舱2或者变电舱3的检修及维护。铜排通道41的相对两端连接变电舱3及储能单元舱4,储能变流器与变压器的铜排设置在铜排通道41中;铜排通道41的设计,能够在保证变电舱3及储能单元舱4具有足够散热面的情况下使得储能变流器与变压器得以连接,且方便对铜排、储能变流器及变压器的维护。
在本实施方式中,储能单元舱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储能单元舱4间隔设于变电舱3背离高压舱2的一侧,两个储能单元舱4沿底座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具体的:两个储能单元舱4背离变电舱3的一侧上开设有储能平开门43,储能单元舱4的其余三个侧壁以及储能单元舱4的底部均设有储能散热口42。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讯柜单元柜6的内部装设有低压通讯柜及小变压器,且低压通讯柜与小变压器间隔设置。小变压器与低压通讯柜均单独设立,能够避免不同柜体之间的散热干扰。
在本实施方式中,高压舱2、变电舱3、储能单元舱4及通讯柜单元柜6的壳体均采用钢板壳体,且壳体的内部镶嵌A级防火保温层,A级防火保温层的材质为改性聚乙烯。
在本实施方式中,底座1上设有人井口31,便于底座1连通地面接线部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底座1上装设有吊装勾7,具体的,吊装勾7装设于底座1的相对两侧,吊装勾7能够用于起吊装置将整个箱变进行吊装。底座1的相对两端装设有接地端子,接地端子为变电站的常规设置,在此不再赘述其安装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储能一体化预装式变电站还包括监控系统8,监控系统8包括高压监控单元、变压监控单元、低压监控单元、环境监测单元及智能通信终端84。
环境监测单元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及烟雾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及烟雾传感器与智能通信终端84通讯连接。
高压监控单元装设于高压舱2内,高压监控单元包括高压设备状态采集部及高压智能操显装置811。高压智能操显装置811与高压设备状态采集部通讯连接,高压设备状态采集部用于采集高压舱2内设备的工作状态数据并输出至高压智能操显装置811。具体的,高压设备状态采集部包括第一无线温度传感器815及第一断路器816;第一无线温度传感器815装设于高压柜上,其用于对抽屉柜接插件触头的温度进行触点状态采集;第一断路器816用于控制高压柜的电流回路,第一断路器816与高压智能操显装置811通讯连接,第一无线温度传感器815与高压智能操显装置811无线连接。高压监控单元还包括第一放电监测传感器814,第一放电监测传感器814与智能通信终端84通讯连接,第一放电监测传感器814利用紫外光传感器,通过检测放电产生的紫外线,判断开关柜早期放电情况并传送至智能通信终端84供监控人员监控。高压智能操显装置811收集到第一无线温度传感器815的数据后进行整合并处理,同时根据整理得到的数据对第一断路器816进行控制。
温湿度传感器包括第一温湿度传感器812,烟雾传感器包括第一烟雾传感器813,第一温湿度传感器812与第一烟雾传感器813均装设于高压舱2内且与智能通信终端84通讯连接。第一温湿度传感器812用于监测高压舱2内环境的温度及湿度,第一烟雾传感器813用于判断高压舱2内是否存在烟雾,前述两个传感器获得的数据传送至智能通信终端84供监控人员监控。
变压监控单元设置于变电舱3内。变压监控单元包括变压设备状态采集部、温控部及变压智能采集运维终端821,变压设备状态采集部与温控部均与变压智能采集运维终端821通讯连接,变压设备状态采集部用于采集变电舱3内设备的工作状态数据并输出至变压智能采集运维终端821,温控部用于采集变电舱3内设备的温度数据并输出至变压智能采集运维终端821。具体的,变压设备状态采集部包括干变表面放电监测装置824及第二无线温度传感器825;干变表面放电监测装置824利用紫外光传感器,通过检测线圈表面放电产生的紫外线,判断变压器早期放电情况;第二无线温度传感器825装设于变压器上,其用于高压侧及低压侧电缆连接点的温度监测;干变表面放电监测装置824与变压智能采集运维终端821通讯连接,第二无线温度传感器825与变压智能采集运维终端821通过温度接收装置通讯连接。变压智能采集运维终端821收集到干变表面放电监测装置824、第二无线温度传感器825的数据后进行整合并处理。
温控部包括变压器温控器826及温度探头828,温度探头828用于感应变压器内部运行的温度,温度探头828与变压器温控器826连接,变压器温控器826与变压智能采集运维终端821通讯连接。变压器温控器826与变压器上的风机827连接。温度探头828感应到的温度传送至变压器温控器826,当温度过高,变压器温控器826控制风机827启动。
温湿度传感器包括第二温湿度传感器822,烟雾传感器包括第二烟雾传感器823,第二温湿度传感器822用于监测变电舱3内环境的温度及湿度,第二烟雾传感器823用于判断变电舱3内是否存在烟雾,第二温湿度传感器822与第二烟雾传感器823均装设于变电舱3内且与智能通信终端84连接,前述两个传感器获得的数据传送至智能通信终端84供监控人员监控。
低压监控单元设置于储能单元舱4内。低压监控单元包括低压设备状态采集部及低压智能采集运维终端831,低压智能采集运维终端831与低压设备状态采集部通讯连接,低压设备状态采集部用于采集储能单元舱4内设备的工作状态数据并输出至低压智能采集运维终端831。具体的,低压设备状态采集部包括第三无线温度传感器832、智能电表833及进线柜断路器834,第三无线温度传感器832通过温度接收装置与低压智能采集运维终端831通讯连接,第三无线温度传感器832监测到储能单元舱4内的温度后通过温度接收装置传输至低压智能采集运维终端831;智能电表833用于记录输入储能电池的电流,进线柜断路器834对智能电表833进行触点状态采集,当发现异常,则切断电流的输入。
智能通信终端84装设于低压通讯柜中。高压智能操显装置811、变压智能采集运维终端821及低压智能采集运维终端831均与智能通信终端84通讯连接,以将各个舱室内的数据进行整合,供监控人员监控。
在上述硬件中,第一无线温度传感器815及第二无线温度传感器825均采用上海升泰电气公司的ST-MK-B无源在线无线测温传感器。第三无线温度传感器832采用上海升泰电气公司的ST-MK-B无线温度传感器。干变表面放电监测装置824采用宁波阿贝尼红外技术有限公司的GZT-SP30干式变放电监测装置。第一放电监测传感器814采用宁波阿贝尼红外技术有限公司的GZT-SP18高压柜放电监测装量。高压智能操显装置811采用上海升泰电气公司的ST-CK600D智能操显主机。温度接收装置采用上海升泰电气公司的ST-800C接收器。智能通信终端84为现有技术,其可以参考公告号为CN21287547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一种智能配电房管理系统”。变压智能采集运维终端821及低压智能采集运维终端831均为现有技术,其可以参考公开号为CN110009525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所公开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及使用方法”。第一断路器816及进线柜断路器834均采用江苏斯菲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SFM3-250M塑料外壳式断路器。第一温湿度传感器812及第二温湿度传感器822均采用北京鸿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风管型温湿度传感器,第一烟雾传感器813及第二烟雾传感器823均采用深圳市普达多科技有限公司的PT01的光电烟雾探测器,温度探头828采用恒浩的3950K温度探头,智能电表833采用江苏斯菲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PD194Z-9S7A多功能电能表,变压器温控器826采用浙江台泉电气有限公司的BAWK-700干变风机智能温度控器。即,智能通信终端84、温湿度传感器等及其连接控制技术均采用既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高压舱2、变电舱3、储能单元舱4及通讯柜单元柜6的壳体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中的采用钢板壳体,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高压舱2、变电舱3、储能单元舱4及通讯柜单元柜6的壳体可以采用集装箱外壳,且壳体的内部镶嵌A级防火保温层,A级防火保温层的材质为改性聚乙烯。
可以理解,当本实用新型用于海拔大于2000米的区域时,高压舱2、变电舱3、储能单元舱4及通讯柜单元柜6的壳体内设有绝缘板。
可以理解,监控系统8中的各个硬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品牌与型号,在此举例仅是提供一能够实现本实施方式的举例,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要选择所需的品牌与型号。
实施例二:
如图3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储能一体化预装式变电站,包括底座1、高压舱2、变电舱3、储能单元舱4及通讯柜单元柜6。高压舱2、变电舱3、储能单元舱4及通讯柜单元柜6均为单独的柜体且均设置于底座1上。高压舱2相邻设于变电舱3的一侧。储能单元舱4间隔设于变电舱3背离高压舱2的一侧。通讯柜单元柜6设于高压舱2的一端,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讯柜单元柜6独立设置于高压舱2一端的外部。
上述储能一体化预装式变电站,高压柜布置于高压舱2内,变压器布置于变电舱3内,储能变流器及储能电池布置于储能单元舱4内,低压通讯柜布置于通讯柜单元柜6内,低压通讯柜还搭配小变压器使用。由于高压舱2、变电舱3、储能单元舱4及通讯柜单元柜6均独立地设于底座上,使其具备至少三个用于散热的侧壁,因此,其在设置高压受电的舱室的基础上能够保证各个柜体散热效果。此外,由于高压舱2、变电舱3、储能单元舱4及通讯柜单元柜6均为独立设置,不仅布局分布紧凑,且能够实现单独对任一舱体的拆卸及维护。
小变压器与高压柜及低压通讯柜电性连接,其线路在底座1中布置。小变压器为低压通讯柜供电,低压通讯柜中的监控系统控制各舱室内电力部件的工作:在电网用电量较少的时候,多余的电量通过高压柜受电,高压电经变电器转变为低压电,低压电经储能变流器处理后为储能电池充电,以起到储存电量的作用;在电网需电量较高时,储能变流器把储能电池中的电量转变为交流电,交流电再经变电器及高压柜输入电网。上述电力转变的过程中,由于高压舱2、变电舱3、储能单元舱4及通讯柜单元柜6的连接整体呈“一”字并排,使得各电力部件之间的电力传输更流畅。
在本实施方式中,高压舱2上设有高压散热口21及高压平开门22,具体的,高压舱2的两端及背离变电舱3的一侧均设有高压散热口21,高压散热口21为百叶格栅式,高压舱2的一端设有高压平开门22,高压散热口21的设置有助于高压舱2的散热,高压平开门22的设置能够方便进入到高压舱2进行检修与维护。变电舱3上设有变电散热口32及变电平开门33,具体的,变电舱3的两端及背离高压舱2的一侧均设有变电散热口32,变电散热口32为百叶格栅式,变电舱3的一端设有变电平开门33,变电散热口32的设置能够有助于变电舱3的散热,变电平开门33的设置能够方便进入到变电舱3进行检修。储能单元舱4的壁体上设有储能散热口42,储能散热口42为百叶格栅式,储能散热口42的设置能够有助于储能单元舱4的散热。
在本实施方式中,储能一体化预装式变电站还包括穿墙套管5及铜排通道41。穿墙套管5贯穿高压舱2及变电舱3,高压柜与变电器的线路连接通过贯穿穿墙套管5实现,穿墙套管5的设置能够使高压柜与变电器的线路布置更规整,以方便单独对高压舱2或者变电舱3的检修及维护。铜排通道41的相对两端连接变电舱3及储能单元舱4,储能变流器与变压器的铜排设置在铜排通道41中;铜排通道41的设计,能够在保证变电舱3及储能单元舱4具有足够散热面的情况下使得储能变流器与变压器得以连接,且方便对铜排、储能变流器及变压器的维护。
在本实施方式中,储能单元舱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储能单元舱4间隔设于变电舱3背离高压舱2的一侧,两个储能单元舱4沿底座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具体的:两个储能单元舱4背向设置,储能单元舱4背离另一储能单元舱4的一侧上开设有储能平开门43,储能单元舱4的其余三个侧壁以及储能单元舱4的底部均设有储能散热口42。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讯柜单元柜6内部设有低压通讯柜,小变压器间隔设于通讯柜单元柜6旁。小变压器与通讯柜单元柜6均单独设立且不与其他舱室相接触,能够避免不同舱室之间的散热干扰。
在本实施方式中,高压舱2、变电舱3、储能单元舱4及通讯柜单元柜6的壳体均采用钢板壳体,且壳体的内部镶嵌A级防火保温层,A级防火保温层的材质为改性聚乙烯。
在本实施方式中,底座1上设有人井口31,便于底座1连通地面接线部件。底座1的相对两端装设有接地端子,接地端子为变电站的常规设置,在此不再赘述其安装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储能一体化预装式变电站还包括监控系统8,其布置方式与实施例一种的布置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高压舱2、变电舱3、储能单元舱4及通讯柜单元柜6的壳体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中的采用钢板壳体,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高压舱2、变电舱3、储能单元舱4及通讯柜单元柜6的壳体可以采用集装箱外壳,且壳体的内部镶嵌A级防火保温层,A级防火保温层的材质为改性聚乙烯。
可以理解,当本实用新型用于海拔大于2000米的区域时,高压舱2、变电舱3、储能单元舱4及通讯柜单元柜6的壳体内设有绝缘板。
可以理解,监控系统8中的各个硬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品牌与型号,在此举例仅是提供一能够实现本实施方式的举例,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要选择所需的品牌与型号。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储能一体化预装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高压舱(2)、变电舱(3)、储能单元舱(4)及通讯柜单元柜(6),所述高压舱(2)、所述变电舱(3)、所述储能单元舱(4)及所述通讯柜单元柜(6)均为单独的柜体且均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所述高压舱(2)相邻设于所述变电舱(3)的一侧,所述储能单元舱(4)间隔设于所述变电舱(3)背离所述高压舱(2)的一侧,所述通讯柜单元柜(6)设于所述高压舱(2)的一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一体化预装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穿墙套管(5)及铜排通道(41),所述穿墙套管(5)用于规整贯穿所述高压舱(2)及所述变电舱(3)的线路,所述铜排通道(41)的相对两端连接所述变电舱(3)及所述储能单元舱(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一体化预装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舱(2)上设有高压散热口(21)及高压平开门(22);所述变电舱(3)上设有变电散热口(32)及变电平开门(33);所述储能单元舱(4)的壁体上设有储能散热口(4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一体化预装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装设有吊装勾(7)。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储能一体化预装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舱(2)、变电舱(3)、所述储能单元舱(4)及所述通讯柜单元柜(6)的壳体均采用钢板壳体,且所述壳体的内部镶嵌A级防火保温层。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储能一体化预装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舱(2)、变电舱(3)、所述储能单元舱(4)及所述通讯柜单元柜(6)的壳体均采用集装箱外壳,且所述壳体的内部镶嵌A级防火保温层。
7.如权利要求5或者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储能一体化预装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舱(2)、所述变电舱(3)、所述储能单元舱(4)及所述通讯柜单元柜(6)的壳体内设有绝缘板。
8.如权利要求5或者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储能一体化预装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A级防火保温层的材质为改性聚乙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一体化预装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单元舱(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储能单元舱(4)均间隔设于所述变电舱(3)背离所述高压舱(2)的一侧,两个储能单元舱(4)沿所述底座(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一体化预装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监控系统(8),所述监控系统(8)包括高压监控单元、变压监控单元、低压监控单元、环境监测单元及智能通信终端(84);
所述高压监控单元包括高压设备状态采集部及高压智能操显装置(811),所述高压智能操显装置(811)与所述高压设备状态采集部通讯连接,所述高压设备状态采集部用于采集所述高压舱(2)内设备的工作状态数据并输出至所述高压智能操显装置(811);
所述变压监控单元包括变压设备状态采集部、温控部及变压智能采集运维终端(821),所述变压设备状态采集部与所述温控部均与所述变压智能采集运维终端(821)通讯连接,所述变压设备状态采集部用于采集所述变电舱(3)内设备的工作状态数据并输出至所述变压智能采集运维终端(821),所述温控部用于采集所述变电舱(3)内设备的温度数据并输出至所述变压智能采集运维终端(821);
所述低压监控单元包括低压设备状态采集部及低压智能采集运维终端(831),所述低压智能采集运维终端(831)与所述低压设备状态采集部通讯连接,所述低压设备状态采集部用于采集所述储能单元舱(4)内设备的工作状态数据并输出至所述低压智能采集运维终端(831);
所述环境监测单元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及烟雾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及所述烟雾传感器与所述智能通信终端(84)通讯连接;
所述高压智能操显装置(811)、所述变压智能采集运维终端(821)及所述低压智能采集运维终端(831)均与所述智能通信终端(84)通讯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656551.8U CN219498725U (zh) | 2023-03-28 | 2023-03-28 | 一种储能一体化预装式变电站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656551.8U CN219498725U (zh) | 2023-03-28 | 2023-03-28 | 一种储能一体化预装式变电站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498725U true CN219498725U (zh) | 2023-08-08 |
Family
ID=87483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656551.8U Active CN219498725U (zh) | 2023-03-28 | 2023-03-28 | 一种储能一体化预装式变电站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498725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674224A (zh) * | 2023-11-17 | 2024-03-08 | 西安奇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组串式变流升压一体机及电化学储能系统 |
CN118399238A (zh) * | 2024-06-28 | 2024-07-26 |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构网型小容量风冷模块化箱变一体机 |
-
2023
- 2023-03-28 CN CN202320656551.8U patent/CN21949872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674224A (zh) * | 2023-11-17 | 2024-03-08 | 西安奇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组串式变流升压一体机及电化学储能系统 |
CN118399238A (zh) * | 2024-06-28 | 2024-07-26 |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构网型小容量风冷模块化箱变一体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9498725U (zh) | 一种储能一体化预装式变电站 | |
CN203312656U (zh) | 智能节能型户外开闭所 | |
CN202231318U (zh) | 一种多功能低压配电箱 | |
CN210337621U (zh) | 一种集成式新型配充一体大功率直流充电堆 | |
CN201802090U (zh) | 天然气工程站场电控设备撬装房 | |
CN216530442U (zh) | 数据中心小母线智能插接箱 | |
CN214900308U (zh) | 一种混合能源供电装置及5g基站能源机柜 | |
CN203588057U (zh) | 风电监控装置 | |
CN211743826U (zh) | 环境监控设备及箱式牵引变电所 | |
CN208299283U (zh) | 一种全兼容在线监控电力箱 | |
CN213906387U (zh) | 一种新型智能备电终端 | |
CN201629565U (zh) | 结构紧凑的开关柜电弧光保护系统 | |
CN208862421U (zh) | 一种模块化设计的低压综合配电箱 | |
CN207925997U (zh) | 一种品字型布置箱变结构 | |
CN219779593U (zh) | 一种数字化椭圆形智能预装式变电站 | |
CN211126719U (zh) | 一种测调一体化配电终端 | |
CN207625514U (zh) | 一种智能型光伏并网升压箱变 | |
CN201374591Y (zh) | 数字化低压综合配电箱 | |
CN207664490U (zh) | 一种智能型高压开关柜 | |
CN222915720U (zh) | 一种分布式电源接入低压配电网的智能接口设备 | |
CN216872634U (zh) | 一种智慧型10kv户外高压开闭所 | |
CN220272984U (zh) | 一种船用集装箱式电源的综合控制柜 | |
CN220321056U (zh) | 一种输气管道工程阀室电控一体撬 | |
CN222720965U (zh) | 一种箱式隔离型变电站 | |
CN219980172U (zh) | 一种应用于箱式变电站的控制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